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山枣-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往往是大闺女前脚刚给送来点好吃的孝敬,贵宝娘后脚这里就会立马给宝贝儿子送上一份来。

    这,也就难怪会有人背地里这么道她:

    “这满脑子糨糊的老娘们,管教儿子不地道,倒行孝却是一个顶俩。”

    下一章节的标题是:一地鸡毛。

五十一地鸡毛() 
这天,早饭后,丁贵宝又骑车出门当逛鬼去了。

    由于实在没胃口,姚玲勉强吃了两口也就作罢。

    姚玲刚把饭桌收拾了一下,一位婶子辈份、同住一条街上的青年妇女,抱着孩子过来串门,姚玲也便陪着那位婶子坐了一阵,一边聊天一边还逗弄着孩子。

    送走婶子后,姚玲觉得身上很是懒散无力,便想到床上躺一会——近来她一直有这种感觉,加之本已该来的月经这都拖后多久了还没来,这让她不禁寻思到自己是不是怀孕了。

    不过,姚玲至今并未出现人们常说的恶心呕吐之类的怀孕反应,这让她一下子也不敢肯定自己到底是咋回事。

    姚玲进了里间,刚在床上躺了才不多会,弟弟小江就上门看她来了。

    姚玲的心情顿时就变得喜悦了起来。

    自打姚玲结了婚,她的弟弟小江抽空就会来看望她。她的二姑也来过几回。今天,她二姑知道小江要来看她,还让小江给她带来了一些自家园子里种的黄瓜青菜之类。

    弟弟小江来了,这本来就让姚玲的心里感到了高兴。而在听到小江有点不好意思地透露了自己的一个秘密——跟二姑家那村的一个叫春梅的姑娘谈上了恋爱,这更是让姚玲喜出望外,并且心情激动不已,心底里霎时涌起了父母对待子女那般心肠的一种欢欣快慰的情愫,甚至还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起来、、、、、、

    是啊,姚玲如何能不激动非常呢?她和弟弟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弟弟自小就像一根尾巴似的跟随着她,是她拉扯着弟弟,姐弟俩一起携手相依地度过了他们那并非金色灿烂、花季飘香的童年与少年、、、、、、那时候,有时她带着弟弟去邻村看电影,不等散场,弟弟就犯困,偎在她的怀里便睡着了。而她宁愿自己累个满头大汗把弟弟背回家来,也不想把弟弟叫醒,让弟弟自己走——她觉得:弟弟小啊,东跑西跳地蹦跶一天,肯定是玩耍累了,那就让他睡吧、、、、、、

    如今,弟弟长大了,还有了自己的爱情——以后弟弟还会有自己的家庭,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的、、、、、、

    直到送走了小江回来家,姚玲一时还泪眼不干,仍然沉浸在喜悦兴奋的情绪之中、、、、、、

    再次听得院门响动,姚玲从屋里往外一看,顿时不由地又是喜上眉梢,高兴地在心里说道:

    “嘻嘻,今天这是咋的了?啥日子?”

    来人是她自幼最要好的朋友——红菱。

    自打姚玲结了婚,红菱只是在她刚结婚时专程来玩过一次。再就是前些日子,听说娘家那边的二叔病了,姚玲便去看望了一趟,顺便也跟红菱会了一面。

    除此之外,两人难再相聚过。

    今见红菱突然登门,姚玲自然是高兴得很。

    但是,在不年不节的当口,红菱这猛顶地上门来,这也让姚玲不免觉得红菱此来也许会有别的什么事情。

    不过,看上去,红菱的情绪倒还不错。

    果不其然,这对自小要好的姐妹,在乍一想见时不可避免地一番亲热过去之后,红菱也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敢情是她给哥哥转亲的事情有了眉目。并且她要嫁给的人家不在别处,就是姚玲所在的这丁家庄,那青年人的名字叫丁玉亭、、、、、、

    且说红菱。

    对自己要跟上的这位小伙子丁玉亭,以前的时候,红菱就曾经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过,对其相貌颇为中意——也就不免早有了不错的印象。只是当时她对丁玉亭及其家庭的一些具体情况还无从得知罢了。

    现在,因为转亲的事情,红菱从媒人的嘴里,对丁玉亭及其家里的情况倒也算是有了些了解。但与此同时,红菱也从旁听到了一些有关丁玉亭家的风言风语,这让红菱的心里,既感到不美气,又觉得不踏实,因此就特意前来向姚玲打探一下情况。

    当然,红菱此番前来,顺便想看望一下姚玲,姐妹俩凑一堆好好说些知心话的心意,自然也是有的。

    对丁玉亭家的情况,姚玲由于嫁过来的时间还短,她平时又不热衷于东院出西院进的去串门子,所以至今除了同住一条街上的这附近几户人家,她差不多都还不熟悉。更谈不上有多少了解。

    但是,姚玲对丁玉亭家的了解却是个例外。因为丁玉亭家在村里实属一个“话题人家”,“知名度”较高。姚玲虽说嫁到这村时间不久,但对有关丁玉亭家的闲言碎语,她也已经听说了一些。

    面对前来打探情况的要好姐妹红菱,姚玲也就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更不想哼呀哈的装迷糊,而是尽量把自己所能知道的情况都说给了红菱听。

    丁玉亭的父辈共兄弟四人,这可是村里人们津津乐道的哥四个。要按外号来排列的话,那就是:大叫驴、二邪古、三嘟嘟、四迷糊。

    先说老大。因为他脾气太驴性,无论与谁,动不动就好横鼻子尥蹶子,言行无状,所以人送外号大叫驴。而他的儿子猛子,跟他难怪是父子,真乃“老子英雄儿好汉”——那言语作派与他相比,真算得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提起这对奇葩父子的雷人言行,说来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就说他们父子分家那会;本来嘛,孩子长大成人,立业分家,这也是家庭开枝散叶、兴旺发达的大好事。可事情到了他们父子这里,竟就演变成了你争我夺,翻脸无情、让外人笑掉大牙的一场“理不论”的大混战。

    具体情况是:当时,大叫驴见儿媳竟然敢撸胳膊挽袖子地跟他这当公爹的较量——动手争夺家里唯一的一头猪崽,顿时便火冒三丈地发威道:

    “操蛋的玩意!你到底是哪里痒痒?欠棍了你!滚一边去!”

    面对大叫驴的黑着脸打雷打闪,猛子媳妇可是毫不畏缩,并不理会他那套“里格楞”,照样跟大叫驴争夺猪崽。

    况且,猛子媳妇抓住的是两只猪耳朵,争夺起来自然也就容易使得上劲。

    再看大叫驴这边可就不行了,明显处于劣势——仅是抓住了一条猪尾巴;

    谁都会明白,猪尾巴那玩意可是即不易抓得住,更是难以使得上劲!

    就这么着,大叫驴跟儿媳妇你拉我扯地较量了没几个回合,眼看着猪崽就要被儿媳拉走,自己完败的结局凸显。如此一来,大叫驴这厢可就急了眼;只见他气充斗牛,恶胆陡生,在这情势危急之际,二话不说,伸手就来了个左右开弓,啪啪几个大耳光子便打在了儿媳那长着不少“荞麦皮”的脸上!直打得猛子媳妇一个鬼哭狼嚎,身形一趔歪,差点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不光一下子撒开了拉猪的手,甚至还屁滚尿流地惊恐而逃!

    嗨!大叫驴就是大叫驴——一个小试牛刀,效果之显著,那是没说的!

    就这样,大叫驴的一头猪崽似乎是保住了。可哪里知道,功夫不大,只见儿子猛子就一股旋风般闯上了门来。

    猛子一进得院子,但见母亲正站在磨沟那儿守着篮子择捡韭菜,他二话没说,三步并做两步走,上前一把抓过母亲,窝倒在地就挥起拳头一顿胖揍,把个母亲大人揍得在磨沟里嗷嗷大叫,简直比当年生下他的那阵子还要疼得蝎虎!

    岂有此理!

    大叫驴闻声从屋里跑出来,一见此状,环眼冒火,厉声喝道:

    “你他娘的疯啦?你凭啥打你娘?”

    猛子毫无怯色、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你打我老婆,我就打你老婆!这叫一报还一报!”

    再说老二。

    真是人如其名,老二这人,人送外号二邪古,本人也确实是邪古得不轻。

    譬如,他从来挑水吃,每次都是只把前面桶里的水倒进水缸,身后的那桶水倒掉不吃。理由是身后的那桶水容易让人放屁给熏了,不干净!

    再就是,他每次在吃饭的过程中,不管是去拿了点东西,或是擤了把鼻涕,毫无例外——一律得把手重新洗过之后才能继续吃饭。

    而要是他赶上得了点感冒啥的,鼻涕喷嚏不断,需要不时地就得擦嘴擤鼻涕,那他肯定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去洗手,往往是:一顿本来热呼呼地饭菜,直到冰凉了他还没吃完!

    从这些上面来看,他似乎是一个很爱干净、甚至有洁癖的人。但邪门的是,他既是如此爱干净,可在洗脸时,又常常是放着脸盆不用,而是直接用水瓢来洗脸、、、、、、

    就这样,他光棍了一辈子,也邪古了一辈子。

    话说到了临死的那年,他自觉得身上不好,于是便自己去给自己选好了一块“风水宝地”。尔后就未雨绸缪,来了个亲自披挂上阵,提前动手给自己挖掘起了坟墓来。

    等到他真正埋进去的时候,那坟坑已是初具规模!

    老三,人称“三嘟嘟”。说起来,他应该算是兄弟四人中最出息的一个了;他本人不光当过兵,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而他在那场血肉对抗钢铁的战争中,虽然没能荣幸地成为载入史册的战斗英雄,但那场战争却也给他留下了终生的纪念——被炮弹把神经震得出了毛病,不仅脑袋老是一天到晚地微微颤动不止,而且还总是嘴里断不了乱嘟囔,自说自话,俗称“说鬼话”。

    有一年的秋天,他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小地瓜,便高兴地说道“又是一口食”。就是这句话,让他不停不住地一直嘟念了老半天。直到他回了家,老婆问他是咋回事,这才把他的这句话给打断,不再说了。

    “四迷糊”——也就是红菱要跟上的青年丁玉亭的父亲,他跟上面的三位老兄皆有不同;他似乎是瞌睡虫转世,从年轻时就没点儿精气神。一年四季,一天到头,他总是一副迷迷糊糊、老也睡不醒的样子;

    你看看他:无论是跟人们一起凑堆晒太阳,还是在地头上歇息、啦闲片,或者是村里开个大会小会,他只要是找个旮旯一蹲下,最好背后再有点啥东西让他依靠上,得!你就等着看吧:不等你数完十个数,他那里恐怕就已经“过去”了!

    这,也就难怪每次村里开个会,他几乎都是最后一个离场,因为差不多每次都是走在最后面的人见他还睡着,便把他踢上一脚,他这才醒来回家去。

    可以说,在他们兄弟四个人当中,他算得是最软弱无能、最窝里窝囊的一个。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与世无争、与人无害,不会去冒犯谁、也不可能冒犯谁的老实人,却是因为在村子里人缘差、名声臭,导致得儿子丁玉亭,尽管一表人材,可就是说不上个媳妇,急得拍掉了腚也不中用,最后不得不采取转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问题就出在他老婆身上!

    下一章节的标题是:好事成双。

五十一好事成双() 
书接上回。

    与四迷糊的整天蔫儿吧唧、走路老像抬不起脚步、显得有气无力恰恰相反,他的老婆绝对是一个精力过剩之人;不光走路一阵风,脚下的小碎步一走起来显得特溜,而且每天起来,只要一得点闲,她就像遛门子狗似的,以到处去串门子为第一要务,仿佛她在家里要是安稳地呆上一会,那一准就会憋出毛病来!

    再看她的那模样——尖尖嘴薄薄唇,一说话就带着一股俏说卖乖的样子,语言艺术甚是了得——从她嘴里说出的话,真就宛如刚从枝上采来的带露花朵一般鲜活而生动。

    并且,她说着说着,她那嘴角边上往往还极容易起白沫,让人不禁联想到老母猪发情时的那种一个劲地嘎达嘴、嘴角泛白沫的样子!

    这还不算,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当说话的时候,她的嘴巴与眼睛,老像是较劲比赛,看谁更灵活似的——嘴巴说得越快,那眼神也就越发滴溜溜直转——

    这等等的一切,让人一望之下,不难判断出她是一个多嘴撩舌的“口舌精”。

    的确,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老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她那嘴巴就是一个十足的是非坑。

    一年到头,她整天乐此不疲的一件事情,便是张家长李家短地去拌弄舌头。常常是挑拨得前街起火,后院冒烟,四邻八舍不得安生。而她好像从中还很得乐趣似的!

    可事实上,被她挑拨离间上了当的人家,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往往谁人都想撕她一顿解解恨。

    也正因此,她时不时地就被人家兴师问罪找上门来,让她的家门口变成了戏台子一般的热闹,这对她而言属于正常现象,毫不奇怪。

    她这个人,要是仅仅如此这般热衷于搬弄点是非也就罢了,可她偏偏兴趣广泛、多有涉猎——还是个喜欢去给人家戳戳媒使使坏的这麽一个角色;

    这不,要是谁家的闺女儿子要说婆家、说媳妇了,她不得知便罢,一旦要是让她得了信,那可就难免有点大事不妙了。其结果恐怕不亚于原本好好的一锅汤,却突然掉进去了一只死老鼠——别看事情与她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可她恐怕还就非得去给你使使这个坏不可!

    都说“不图三分小利,谁人早起五更天”,但她就是邪性得很,对于戳媒下绊子这种损人又不利己的事情,她还总就是乐此不疲!

    也就是因为这些,她在村里的人缘和名声会是咋样,那就可想而知了。

    常言道:行下春风才能下秋雨。一报还一报。她的这些臭毛病所导致的恶果,不仅使自己在村子里有名却无誉,惹人烦气招人恨,无形之中也不免就祸及到了她儿女们的身上。

    这不,当她的闺女儿子们到了该说婆家、要说媳妇的时候,自然也就少不了有对她怀恨在心之人闻风而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宁抢一分,不慢半秒,趁早不赶晚,忙不迭地也去给她来个戳媒使坏!

    有人甚至直接了当地就这样放言道:

    “她想让自己的儿女顺顺当当成家立业?哼,没那麽容易!老子就是豁上三天不睡觉也得去给她搅黄了!”

    就这麽着,由于她这招惹了众怒的好德行,不光闺女们的婚姻大事办得不顺利,就是她唯一的儿子丁玉亭,尽管小伙本人相貌出众,看上去也安然本分,个人在村里亦无恶名,可婚事照样也是一波三折;往往是眼看着好端端的一门亲事,在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一顿三板斧之下,那亲事不可避免地也就被挑散搅黄了。

    到了这最后,万般无奈之下,她也就只剩了走转亲这条路。

    然而,即使她想走这条路,也还会有人想要给她使绊子——跑到了红菱家里去给她说坏话。这也就是红菱跑来姚玲这里想亲自打听一番的根本原因、、、、、、

    通过姚玲的介绍,了解到自己要去跟上的丁玉亭,个人在村里并没有啥劣迹恶名,红菱也就放心、轻松了下来。

    对自己转亲的事情,红菱现在的思想是:婚姻本来就难说上能十全十美,转换亲的婚姻更是不敢指望这些。既然求全办不到,作为自己,眼下能跟上一个自己颇为中意的漂亮青年,自己也就该感觉知足才是。

    至于其他的问题,红菱现在随遇而安、自我宽慰地想法是:将来自己又不是跟婆婆来过一辈子,干屎抹不到别人的身上——她是她,我是我,各过各的日子,不必去太计较、在乎一些。

    一当得知丁玉亭家的新房子就在姚玲家屋后的这条胡同里,红菱不由地就多了几分高兴劲——这意味着:她结婚后不仅能够跟姚玲在一个村里生活,而且还是前后胡同的邻居!

    对此,姚玲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姚玲甚至还觉得,今天可算是她结婚以来最为高兴的一天——来了两个她非常高兴见到的人,得知了两件让她非常高兴的事,真的是好事成双!

    这是设在村落前面河滩上的一处乡下集市。

    以前,市场管理得严紧之时,这处集市的规模甚小,一眼看到两头还绰绰有余。如今这几年可就不同了;随着上边政策的放宽搞活,集市的规模也便扩大了许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甚至,就连曾被视为牛鬼蛇神、封建迷信的那一套东西,现在也都像惊蛰过后的千虫万物,陆陆续续地又出头露面了。

    这样一来,看看现如今的这市面上,似乎才是真正有了那么点“百花齐放”的意思——不光说古书唱小戏的又能拉场子亮相,重打锣鼓又开台,就连打卦算命——这个昔日老鼠过街一般不敢光明正大的行当,现在也是老太太摸电门——抖起来了,又可以堂而皇之的赶集摆摊,以此糊口谋生。

    假如你有兴趣,那你就去瞧好吧:面对着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求签问卦之人,但见那指点迷津者,往往一个个都是神气活现的,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说什么“今年白虎当头坐,不是有灾就有祸”;“隔层肚皮隔层山,隔墙烟筒不冒烟”;“金衰必在火上死,火死必在水上亡”、、、、、、

    就在如此这般地一通巧转舌簧、故弄玄虚之下,再看那毕恭毕敬的求签问卦者,哪个不是被唬得云天雾罩,一愣一愣的?而求问者的点头应诺,也就等同于给那些“活半仙”们打上了鸡血,让他们越发来了精神头!

    并且,他们嘴上尽管不说出来,心里却是美不滋的,不免洋洋得意地暗道:

    “哼,想叫你们俯首贴耳,多掏两个钱,那就是神医圣手开药方——一帖药的事!”

    、、、、、、丁贵宝和他的把兄弟大将、猴子出现在一处集头上。

    他们先在看车处寄存了自行车,尔后游逛着朝集市里边走去。

    走了没几步远,丁贵宝他们便看见姚铁匠爷儿两个已是在老地方——一棵树冠形状像把大雨伞似的紫槐树底下,炉火正红、锤声叮当地忙活了起来。

    因为打铁这生意总是少不了炭火烟熏的,不便在集市中心经营,所以干这行的,一般都是会把摊位设在靠集市边缘的地方。

    隔远里,丁贵宝朝正在忙活着的姚铁匠父子那儿扫了一眼,他心里并没打算怎样,旁边的猴子倒是玩笑地提醒他道:

    “我说二哥,怎么,不过去给你泰山老大人和大舅哥打个招呼,表示一下子?”

    丁贵宝不满地:

    “我那才叫闲得蛋疼呢!你没注意到吗?他们跟前我也是去过两回,可你看他们那神情、、、、、、妈的,老子才懒得拿热脸去碰他们那凉腚、、、、、、”

    “这是二哥你多意了吧?人都说——‘丈人门上好亲戚’、、、、、、”

    “狗屁!啥好不好的。要不是姚玲成了老子的女人,老子知道他们到底是谁的老丈人和大舅哥。是不是?”

    “那倒也是。”

    三个人一起笑了起来。

    耳听着姚铁匠父子那颇有节奏感的铁锤击打声,丁贵宝似乎一下来了啥灵感,再仔细地把那铁锤击打声品味一番后,未曾开口,他自己倒先失笑了。

    猴子好奇地问:

    “二哥,你咋了?想起啥可乐的事了?”

    丁贵宝忍着笑对大将和猴子道:

    “你们听听看,我老丈人他们打铁的声音像是在说啥?仔细听听。”

    大将和猴子莫名其妙地上耳一听,一下也都没听出个啥名堂,便疑惑地追问丁贵宝,丁贵宝忍俊不禁地道:

    “你们没听出来吗?我老丈人他们打铁的声音,那是很有规律的;你们听:刚开始时,那锤声是不是好像在说:‘当鳖?当鳖?’,接着就像是说:‘不当!不当!’,再接着就好像在说:‘不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最后好像是说:‘当就当!当就当!’——你们好好听听,是不是这样!哈哈。”

    在丁贵宝自我得意地这番解释之下,大将和猴子再去一品味那打铁的声音——嗨!真别说,还确实是有点像丁贵宝所说的那么点意思!

    大将和猴子不由得都大笑起来。大将还指点着对丁贵宝道:

    “可真有你的!恐怕你老丈人和大舅哥做梦也不会想到你会动这种歪才来作践他们。亏你想得出来!哈哈。”

    三个人一齐笑了起来。

    这时,一个二十多岁、样子小头蟹眼,精灵鬼怪的男子,笑脸迎了上前。

    他是这一带集市上的贼头,外号“神手”。

    神手与贵宝他们一见面便招呼道:

    “三位哥们来了?来,抽一支。”

    嘴里说着,神手动作娴熟的给他们递烟、点火。

    当给丁贵宝点烟时,丁贵宝顺嘴悄声问了神手一句:

    “怎样哥们,今天来了多少?”

    神手低声答道:

    “今天不算多,才来了四个、、、、、、不过哥们尽管放心,既然哥们来捧场了,怎么说还能没有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