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凶宅笔录-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沐晓颜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啊。就是自从他回了家,就好几天都没有联系。我爸给他打电话也不接,也没见他去学校。于是我爸爸就去他家里找他,他家的房门还从里面反锁着。后来我们怕他出事,就找了个开锁的,把他家给打开了。结果进去之后,就看到他躺在地板上,气息很弱,于是我们就把他给送到医院了。我想到是不是上次的事没解决彻底,就给你们打了电话。”
沐凯分也说,“双七啊,叔叔知道你本事高,你看看能不能再救救他。他也没什么亲人,只有我这个朋友来帮他了。”
我点点头,说道:“沐叔叔你先别急,我看看再说。”
我回身看了看躺在床上的李铭凯。此时他双眼紧闭,脸色惨白,气息十分虚弱。
我再一次抹上了守宫泪,这时我意外地发现,原本缠绕在李铭凯身上的邪气和怨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前两天更多更重了。现在通过抹了守宫泪的眼睛看去,他的全身几乎都被怨气缠满了。
我估计这种情况,李铭凯呼吸都成问题了。而我知道他这种情况,医院的这些仪器和药品一点作用都没有。要想救他,还得从根源找原因。
我把情况跟张真仁说了说,张真仁直摇头,“不可能的。大哥,你相信我,我肯定是把杜雨娟他们都超度了,一个都没留下。不可能还有怨气外泄的。”
我摆摆手:“我当然相信你。我现在怀疑,李铭凯身上的怨气,会不会另有源头,而被我们给疏忽了?”
张真仁摇头说道:“不可能的啊。他家里从佛堂里散出来的怨气,明明就是从那佛像里发出来的。这还有错,而且杜雨娟他们也没有否认啊?”
“也许那只是表面,现在李铭凯的状况,就说明了一切。我决定再去一趟李铭凯家里,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我说道。
“好,我跟你一起去。”张真仁说道。
我们告别了沐凯丰和沐晓颜,拿着钥匙再一次去了李铭凯的家里。
当我们打开了房门,进到里面的时候,依然是那般阴冷,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感觉依然存在。这就很不正常了,按说杜雨娟她们已经都去投胎了,现在是上午的时间,这屋子里为什么还会如此阴冷?
而且我的守宫泪还没失效,我看到有一缕缕的黑气从那佛堂里散发出来。
这就更奇怪了,我知道这佛堂里,肯定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秘密。
我几步跨过去,一把推开了佛堂的门。
我看到在那几尊佛像上,的确是没有了杜雨娟他们的身影,这说明她们的确是被张真仁给超度了。但是那黑气依然从佛像身上不断地散发出来,我知道就是这黑气导致了李铭凯再次晕倒。而且深受其害,现在他身上的生气已经很少了,如果不能解决,恐怕也没几天活头了。
我来到那佛像的近前,仔细观察。
结果我突然发现,那些黑气是从佛像的身上发出来的不假,但是却是从佛像的身体各个部位散发出来的。按照常理,邪气应该是从佛像的头顶散出来才对。
我低头去看那佛龛,这一下让我看出了问题。
原来那些邪气,居然不是从佛像身上发出来的,而是从佛龛下面的底座里面散发出来。像是水蒸气一样蒸腾着那几尊佛像,所以才从佛像的各个部位散出去。
显然,这些黑气的根源在佛龛下面的底座里面。
四个佛龛共用一个底座,那底座很长,中间有一道门,上面挂着一个铜锁。
我抽出巨吃剑,一剑将那锁给劈开了。
那扇小门咣当一声被打开,借着佛堂里的烛光,我看到在那底座的里面,出现了一个狭长的盒子。
而那些黑气居然就是从这盒子里面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
我伸手就将那盒子从里面拿了出来,摆在了地上。
那盒子看起来古色古香,能闻到一股异香。
张真仁低下头看了一会,说道:“大哥,这好像是一个紫檀盒子,很名贵的。”
“哦?为什么李铭凯会将这盒子摆到佛龛下面,而且这里面发出来的黑气又是怎么回事?”我带着疑问,伸手准备去打开那盒子。
张真仁一把拦住我,“大哥。我来。”
说着,张真仁伸手去掀那盒子的盖子。我知道他是怕这盒子里面有古怪,所以自己去开。
张真仁一下子就把那盒子给掀开了。
我和张真仁同时后退了一步,生怕里面出现什么意外的东西发动袭击。
但是我们的想法显然是多余的,里面只是摆着一个画轴,上面好像是卷着羊皮一样的画卷。
又是画卷?
我第一时间想到这会不会又是鬼画师所画的鬼画?
我将那羊皮卷拿出来,铺展开在地上。
等到那画卷展开,我看到那画卷上的内容,当即就排除了这是鬼画师所为的可能。
因为那画卷上的内容,和鬼画师的手笔完全不同。因为上面并不是什么国画,而是一幅有着异域风情的画作。
画卷的中间,好像也是一尊佛,只是这佛不像是中原的佛,更像是电视上看到的西藏等地的活佛打扮。
在那佛的周围,还有很多人物和动物,画得形态各异,仪态万千,煞是逼真。
更重要的是,整幅画卷十分精美,上面金线银线密布,在烛光的映衬下,发着瑰丽的光。而且那画卷的材质也与众不同,摸起来极其柔软,而且上面很光滑,只是颜色有些发黄了。
张真仁盯着那画,说道:“这是什么画?我怎么从来都没见过?”
我摇摇头:“我也没见过,我想这东西被放在佛龛下面,一定是李铭凯的心爱之物。而且是十分珍贵的东西。我觉得这东西,沐凯丰也许能认识。一方面他知识比较渊博,也许能认得此物,另一方面他和李铭凯是好友,也许知道这东西的来历。”
第416章 人皮唐卡()
我们找了个床单,把那个紫檀盒子包了起来,并拿着那东西,又驱车返回了医院。
沐凯丰和沐晓颜正等在那里,见到我们回来,都上来问情况。
我看了一眼李铭凯,死人一样躺在床上。好像现在医院方面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每天也只是输给一些营养液,并建议转院治疗。
可是我们都知道,他这个病不是转到大医院就能治的,所以就一直赖在医院里。
我见他们问起,便点了点头,说有发现。
说着我带着他们来到一处楼梯拐角,那里经过的人比较少。
沐晓颜看着用床单包起来的东西比较好奇,问是什么东西。
我点头说着就是我们发现的东西,但是我们不知道那是什么,想请沐叔叔看一下,能否知道这东西的来历。
沐凯丰点头,和我们一起把那床单解开,把那紫檀盒子露了出来。
看到那紫檀,沐凯丰就是一阵唏嘘,说这是个好东西,看着有些年代了,相信放到市场上也是价值不菲。
我摆摆手,说:“我说的可不是这个盒子,而是盒子里面的东西。您再看看。”
说着,我把那盒子打开,将里面的那个羊皮画轴拿了出来。
我和张真仁一人拿着一头,将那画展开来。
这个时候,借助这阳光的照射,画上面更是金线银丝绽放着光芒,异彩纷呈,光滑缭绕。
沐凯丰和沐晓颜同时发出一声惊呼,因为这画简直是太华丽了,绝对是我们这边见不到的。
我是抱着希望来的,认为沐凯丰学识渊博,也许识得此物。而事实上,沐凯丰也的确是眼睛发直,死死盯着那画轴,那架势像是要吃了那画一样。
从他的表情来看,应该是知道这东西的。
我轻声叫了一声沐叔叔,沐凯丰这才像是如梦方醒,他指着那画,“这……这是唐卡……”
“汤什么卡……”我们从来没听过那个名词,一时间怔住了。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是藏文的一种音译,一般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的作品。”
沐凯丰果然有学识,见识多,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个东西叫唐卡。
我点点头,“也就是说,这唐卡是藏族特有的一种画呗?”
沐凯丰点头,“是,但是不像是你说的那么简单。唐卡在藏族文化中,占有很特殊的地位,也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一般会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也比较特殊,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
张真仁听了,发出一声惊叹,“这么说,这唐卡岂不是很值钱?”
沐晓颜嗤了一声,“就知道钱?这东西应该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是不是算是藏传佛教中的圣物?”
沐凯丰点头说道:“不光是藏传佛教,在整个藏族文化,甚至是华夏文化中都算是圣物。由于使用了这些天然原料,从而就保证了所绘制的唐卡色泽鲜艳,璀璨夺目,虽经几百年的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因此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我指着手里的唐卡,问沐凯丰,“那沐叔叔,你认识这幅唐卡吗?李铭凯有没有跟你提起过?”
沐凯丰说道:“我知道他去了一次西藏,也摆放了藏传佛教中几个有名的寺院,回来之后也听他提起过唐卡。但是他并没有跟我说他也有一幅唐卡。你看这唐卡上面是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中间的应该是一尊活佛。”
说着,沐凯丰将那唐卡转了过去,仔细观察那唐卡画卷的背面。
看了一会,沐晓颜问道:“爸你看啥呢?”
沐凯丰抬起头,指着那背面说道:“你们仔细看,我知道一般以佛教为主的唐卡,都会在那活佛的首、颈、心口处用红笔写上梵文,是唵、阿、哞三字。这样的唐卡在完成以来,会被寺院或私人清活佛等装藏并开光供奉。那些藏传佛教的信徒相信通过装藏、开光的唐卡佛像与真佛无二,将其供奉和修持,同样能得到佛的加持。不过这个唐卡背面并没有字,应该是没有经过加持的,也就是没有在寺院里开过光,不知道铭凯是从哪里得到这个?”
说着,沐凯丰就用手摩挲着那唐卡的表面,结果摸着摸着,他的脸色突然凝重起来。
“沐叔叔,怎么了?”我见他脸色不对,问道。
沐凯丰没回话,而是让我们帮着,捧着那唐卡来到了窗户边上。
他将那唐卡举了起来,迎着太阳看过去。
透过那唐卡,我看到阳光变得温煦,不再刺眼,而且透过唐卡,光线变成了七彩的颜色,和那唐卡上面的金银线融合在一起,真的是美轮美奂。
不过沐凯丰却一脸严峻,放下了那画后,说了一句,“如果我没看错,这应该是一幅……人皮唐卡……”
“人皮唐卡?是……用人皮做的?”沐晓颜吓了一跳,问道。
“唐卡的底料有用缎的,也有用纸、布、牛皮、羊皮的。这些都算的上是普通的唐卡,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就是人皮唐卡。因为制作这种人皮唐卡,需要在人活着的时候,剥皮下来,进行制作,所以略显残忍。现在流传的多半是在以前制作完成的,近年很少用人皮做材质的。但是这个我看不像是牛羊皮,摸起来细腻光滑,我怀疑是人皮。”沐凯丰推测道。
“李铭凯居然收藏了一个人皮唐卡?而且这人皮唐卡还没经过开光,这么说就也许就是这张人皮的主人产生的怨气。唉,都怪我们当时没有好好检查那个佛龛的底座。”我有些懊恼。
沐凯丰仔细想了想,突然说道:“我想起来了。当时铭凯从藏区回来,好像跟我说起过,他见到了一个活佛,还想拜那个活佛为师来着,但是那个活佛并没有同意,也许这个唐卡就是那时候从藏区带回来的。”
我点点头,现在这件事有些错综复杂,唯一的当事人李铭凯还昏迷不醒。而沐凯丰所知的也很凌乱,这让我有些摸不清头绪。
沐凯丰看着那唐卡,又说道:“唐卡一般中心位置描绘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主体,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幅唐卡画一般描绘了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我想这个唐卡也是如此,你有空的话,可以去研究一下。”
我心说哪有空研究什么故事啊,便上前将那人皮唐卡准备放回那个紫檀盒子。
可是就在我打开了盒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在那盒子的盖子的里层,竟然画着极其复杂的纹路,在中间的位置,竟然镶嵌着一枚铜钱。
我心里一惊,凑上去观看,竟然惊愕地发现,那是一枚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是五帝钱中的一种,我曾经得到过开元通宝的后钱,对于王钱却一直都没有摸到线索。
而且开元通宝和秦半两,也是我现在没有得到的五帝钱中的两枚。
所以看到了开元通宝,我顿时大喜。
我将那铜钱用力抠了下来,仔细观察。结果很失望,这只不过是一枚普通的开元通宝,里面没有金线,也没有龙纹。
我沮丧地把那铜钱又嵌了上去。
张真仁看在眼里,凑过来问我怎么了。
我把情况告诉了他,张真仁说道:“大哥。这里出现了普通的铜钱,相信一定和王钱有关。也许我们追查下去,就会有开元通宝王钱的消息了。”
张真仁说的也有道理,只不过这都是猜测。而且我们现在追查的线索几乎没有了,我还真的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这时张真仁说道:“大哥,那佛像里面的冤魂,咱们通过对话了解了事情的缘由。这个人皮唐卡,里面是不是也应该有魂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和她交流一下?”
我听了点点头,这也是眼下唯一的办法了。这唐卡能够散发邪气,说明冤魂还在,如果能和她交流一下,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样我们捧着紫檀盒子,驱车离开了医院。
临走的时候,我特意让沐凯丰和沐晓颜可以试着煮一些五谷米汤给李铭凯灌下去,或者是在米汤尚热的时候,用那米汤来刺激李铭凯的手心和脚心,激发他身体里的阳气。这样也许能延缓一下他阳气消失的速度。
第417章 卜楞寺()
沐凯丰点头。
说来可怜,这个李铭凯没什么亲人,现在这个状态,竟然要沐凯丰来照看了。
我们回到了公司,到房间里后,我把那人皮唐卡,挂了起来。
我和张真仁坐下来仔细欣赏,抛开这唐卡的材质不说,这的确是一幅艺术瑰宝,怪不得被称为圣物。
这人皮唐卡在光线的映衬下,让我们越看越喜欢,不由得便沉浸在那画中的世界里了。
我和张真仁看的出神,突然我感觉到不对劲。这种感觉怎么和看那种鬼画似的,不会我们一会也会被吸到画中吧?
这还真是个神奇的唐卡。
我赶紧回过神来,上前将那人皮唐卡收到了紫檀盒子中。
张真仁看的意犹未尽,我警告他,以后看这唐卡不能超过十分钟,我怕其中有玄机。
到了晚上,我重新将那画挂了上去。
我和张真仁都抹了守宫泪,并且在屋子里点了几根拉住,并燃起了大叶石龙尾。
总之,该准备的我都准备好了。
我们紧紧盯着那人皮唐卡,瑰宝的确是瑰宝,即便是在蜡烛光下,那唐卡依然不失其神韵。上面的活佛栩栩如生,法相庄严。
只是我除了看到那画依然在散发着黑气之外,并没有看到魂魄出现。
我试着对那唐卡说了几句话,想请那魂魄现身。
但是我试了几次都没有人回应我,那唐卡上的人物也都如平常一般,并没有发现有附身的迹象。
这时,我突然发现张真仁盯着那唐卡有些发呆,目光死死盯着画中。
我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这货不会是入了迷,魂魄入画了吧?我被前一阶段经历的鬼画吓怕了,赶紧推了一把张真仁。
结果张真仁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依然死死盯着那画。
这可把我吓坏了,我赶紧使劲掐了一把张真仁的手指肚。这下张真仁疼的嗷了一声,问道:“大哥你干嘛掐我?”
我松了一口气,骂道:“卧槽。我不是告诉你别死盯着那画吗?小心你的魂魄被吸走。”
张真仁摆摆手,“不是,大哥你误会了。我有了个发现……”
我一愣,问道:“什么发现?”
张真仁几步走到了那画前面,指着上面说道:“大哥,你记得不记得,白天的时候,沐教授说过,这种人物唐卡,一般都是以中心的活佛为背景,在周围画上与之相关的故事背景和活动场所。”
我点点头,“这又说明什么?”
张真仁一拍脑门:“我靠。大哥你挺聪明个人,今天怎么这么糊涂。你想啊,这幅画是李铭凯进藏区拿回来的,而且是个人皮唐卡,也许这上面的故事就说的是李铭凯进藏之后,或者是与这个人皮有关的事呢?也许能从这些故事里找到线索,找到这张人皮的来历呢。”
我听了张真仁的话,也是灵机一动,现在我们看不到人皮的主人魂魄,那么这唐卡上的故事,也许真的是唯一的线索了。
我为张真仁的发现,暗中赞叹了一下。
我拿着一根蜡烛,凑上去,仔细观察那围绕在活佛周围的景物和人物。
虽然这是一幅佛教唐卡,但是除了中间的活佛之外,其他的景物和人物并没有太多的佛教特色,而是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上面的人物都身穿藏族的特殊民族服饰,建筑也是藏区的建筑风格,整体有着鲜明的异域风情。
我看着那周围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看了一会也没太明白。但是从那故事里,我看到了两个信息,一个是上面画着一座寺庙,整个寺庙的风格都是藏传佛教中的风格。还有就是在那画上有几个人物,除了中间披着袈裟的活佛,就还有一个同样披着袈裟的年轻的喇嘛,还有一个穿着藏族服饰的女孩。
所有的故事情节,似乎都是围绕着那座寺院完成的。那个年轻的喇嘛和女孩在一起,经过发展之后,最后只剩下了女孩一个人,而女孩最后的情节,是站在一个高台上,天空有秃鹫在盘旋,而女孩眼望苍穹,若有所思。
图画到了这里就没有后续了,我看得是稀里糊涂,最终也没弄明白剧情是怎么发展的。
张真仁也在看,但是他似乎观察的比我细致。他几乎贴到了那人皮唐卡上面,突然,他冲我招手,“大哥。你看这里。”
我看到他手指着那座寺院,在那寺院的下面有一行藏文,我们都不认识,但是我估计应该是那座寺院的名字。
但是张真仁指的不是那个字,而是那寺院外围白色的墙壁上。
我注意到,在那墙壁上,有一个图案。原本我没注意到,以为那只是这所寺院围墙上的花纹,但是张真仁就这么指着那里,我也集中精神看过去。
结果让我也看出了端倪,那图案看着像是铜钱的形状,外圆内方。
“大哥,你看,这铜钱上面是不是写着开元通宝几个字?”张真仁指着那铜钱说道。
“啊?怎么可能?”在我想来,这开元通宝,是李世民时期的货币,一般是在中原流通。这寺院是藏区寺院,按说不会将中原的货币,印到那寺院的围墙上才对啊?
但是我经过辨认,发现那围墙上的图案依稀可辨,还真的像是开元通宝几个字。
先是在那紫檀盒子上发现了开元通宝的普通五帝钱,而后又在这唐卡上面发现了开元通宝的印记。
这么说起来,这个人皮唐卡似乎跟开元通宝又有了联系了。而且出现的如此频繁,让我不由不相信,开元通宝的王钱也是在这寺院之中。
我看着那寺院的文字,跟张真仁说道:“真仁,你把那寺院的藏文抄下来,求沐凯丰帮忙找个通藏文的人辨认一下,看看那到底是什么字?”
张真仁点头,拿出纸来,按照那藏文照猫画虎地描了下来。
我将那唐卡收好,第二天拿着那纸去找沐凯丰。
沐凯丰一个电话,找来一个助手,让那助手去学校找人辨认。我们等了几个小时,那助手的电话才打过来了。
沐凯丰接听了电话,嗯了几声,就放下了。
我急着问沐凯丰,“那到底是什么字?是不是那寺院的名字?”
沐凯丰点头说道:“你说的很对,那的确是一个寺院的名字,叫卜楞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