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诱妻成欢:娘子,求撩!-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仲益趁着四周没人,拿起一块大石头朝着小女孩的脑袋就敲了下去,他把昏过去的小女孩抱进了他家的柴房,就要行不轨之事,可这时他才发现,他那宝贝软塌塌的,一点都不精神。

    萧仲益不停地用手去碰触那宝贝,可是没用,还是那样耷拉着。萧仲益想起这些天经历的事,打了个寒颤,穿上裤子,也不管那小女孩了,急忙去找他娘,请大夫看病要紧。萧仲益走后,从外面闪进一人,将昏迷的小女孩抱离了柴房。

    村子里就有一个老大夫,请来给萧仲益诊断后,长篇大论了一番医理药理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使用过度,要休养生息,或许还有恢复的那天。

    原诚王妃连忙问道:“可有碍子嗣?”

    老大夫沉默不语,这问的不是废话吗?那玩意一团烂泥似的,不能用,还怎么让女子有孕?

    萧仲益的情况,暗卫通报给了姚敦臻。姚敦臻的表情有瞬间的呆滞,片刻后,哈哈大笑,对一色中饿鬼用这法子,简直太绝妙。

    姚敦臻觉得绝妙,那是因为萧仲益觊觎的人是姚心萝;有的人却觉得这招太阴损,杀人不过头点地,行事干脆利落比较好,这种阴招莫不是女人使出来的?

    远离京都的李恒不知道旁人是怎么想这事的,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自从父亲战死,母亲被人毒杀,他又无数次从死亡边缘逃出来,他就发誓不管是明招,还是阴招,只要管用,他都会用。

    原诚王家发生的事,因姚敦臻的阻拦,冬林没能打听到,姚心萝也就不知道,再者她的心思也不在这上面了,腊月初八,她十二岁生辰,她要打起精神来待客。

    收到姚心萝送出请柬的六人,一早就带着礼物过来了。袁书月几个发现罗素约没来,虽不知道两人是何原因生分了,却不会多嘴去问。

    姚心萝请姚训镗帮忙,找了两个说书人来说书。姚训镗找来的说书人,与寻常的说书人不同,是一男一女。男的抱三弦,女的抱着琵琶,以说为主,中间夹杂着唱,颇有新意。

    有了说书人,姑娘们也不玩什么联句和飞花令了,吃着小点心,嗑着瓜子,喝着茶水,靠坐在榻上欣赏,悠闲自在。

    一段乐音过后,男人先唱道:“八洞神仙行万里,今朝祝寿来恭喜看国泰民安祥瑞景,高朋满座人济济。”

    女子唱道:“百寿图一幅中间挂,寿字对联两边齐。上联是福寿寿长长福寿。”

    男子接唱道:“下联是寿长长福福寿齐。莫道上苍多福寿,我们人间长寿不算奇,叫六十岁还称小弟弟,七十岁多来兮,八十勿稀奇,九十岁听书去,百岁还在着象棋。”

    女子唱道:“请出寿星饮寿酒。”

    男子唱道:“祝君长寿杯举起。”

    “好,唱得真好听。”萧咏絮大声赞道。

    众女的目光看了过去。姚心萝不愧与她相交多年,挑眉问道:“你听懂了?”两人唱的不是官话,而是用南音唱出来的,除了邱恬予,其他人听了个大概。

    萧咏絮涎着脸笑,“心儿,你快赶上我肚子里的虫了,我是没太听懂,不过我知道必是好词。”

    众女笑着轻啐了她一口。

    词虽唱得好,可惜有人存心在这天添晦气,缠绵病榻近一年的宝屏公主,选在姚心萝生辰这天,结束自己的生命。

    初八的确是姚心萝生辰不错,可是初十是万寿节,圣上觉得宝屏公主这是在针对他,于是宝屏公主的死,秘而不宣。天气冷,到是无须担心尸体会腐烂。

    初九一早,丹霞院就请了府医,祝氏馋嘴,连吃了三个冻梨,脾胃不适,又呕又泻,她是有年岁的人,撑不住病倒了。

    婢女禀报老国公,老国公淡淡地道:“府医若是治不好,请太医进来。”老国公没有去丹霞院看祝氏,这么大年纪了,还如此重口欲,闹得生了病,也是她自作自受。

    腊月初十,万寿节。祝氏还没好,老国公命人去给她告了假,带着姚训铮夫妇、姚敦臻夫妇、姚敦臻夫妇和姚心萝进宫赴宴。马车从西华门进去,老国公、姚训铮和姚敦臻往中秋殿去,韩氏、方氏、柳氏和姚心萝去关睢宫见章皇后。

    到了关睢宫,宫女将韩氏一行人引进殿内,殿内已经来了不少世家夫人和姑娘,章皇后一身明黄正妆,端坐在宝座上,陪伴在她身边的是德清四公主和云安郡主,戚氏笑容勉强地坐在下面。

    姚心萝眸光微闪,看来云安郡主要入章家大门了,不知是许给长子还是次子?

    章皇后看国公府的女眷进来,等她们行完礼,虚扶道:“平身,赐坐。”

    待正殿内坐满人后,德清四公主起身带未出阁的贵女们去了后殿,姚心萝和平良郡主、袁书月她们坐在一起闲聊,萧咏絮和高乐灵又跑出去玩耍。罗素约坐在离姚心萝不远的地方,定定地看着姚心萝,目光怨毒,还带着几分疯狂,她已经无须掩饰她对姚心萝嫉恨。

    姚心萝自认没有对不起罗素约,对她的目光视而不见,若罗素约敢出手伤人,姚心萝也有信心还回去。

    平良郡主皱了皱眉,凑到姚心萝耳边,小声道:“去年看她还算好,今年她越发的不成样子的。”

    “嫂嫂不必管她,丑人多作怪。”姚心萝冷笑道。

    “心儿,你又瞎喊什么?”平良郡主羞涩地轻捶了姚心萝一下。

    姚心萝调皮地一笑,道:“哦,是不能喊嫂嫂,该喊四嫂嫂,这样人家”

    “哎呀呀,心儿坏,不许喊了。”平良郡主拿起帕子去掩她的嘴。

    “心儿没喊错了,这是早晚的事。”袁书月帮着打趣道。

    “你们这些个促狭的丫头,我不理你们了。”平良郡君扯开帕子,遮住半边脸。

    相互逗乐打趣着,过了一会来问姑娘们是否参加冰嬉的宫女进来了,罗素约走了过来,似笑非笑地问道:“经去年一事,昭和县主还敢参加冰嬉吗?”

    “本县主胆子小,今年的确不敢参加了。”姚心萝淡淡地道。

    “我还以为这次能与县主一较高下,没想到县主胆小如鼠。”罗素约嘲讽地冷笑道。

    “祝罗姑娘旗开得胜。”姚心萝根本她挑衅的不受影响。

    “我会的。”罗素约骄傲地走开了。

    这一幕尽入定远侯府二姑娘李子萶眼中,她轻轻摇了摇头,这个新大嫂不是个聪明人。

    说话间,萧咏絮和高乐灵回来了,姚心萝倒了两杯茶水,递给两人。萧咏絮尝尝是温热的,一饮而尽,道:“心儿,今年的冰嬉,我们不参加了,好不好?”

    “好。”姚心萝笑道。

    去年的事,把萧咏絮和高乐灵都吓坏了,她们不能再承受一次,宁愿放弃。

    又坐了一会,章皇后让宫女传话,去设宴的庆馨宫,姑娘们纷纷披上斗篷,抱着手炉,出了关睢宫,往庆馨宫去。

第137章 受贿() 
每年万寿节的仪式差不多的,虽说今年多了三大藩王,也不过是把献礼的次序换了换。

    万寿节献礼之套是宪帝的朱贵妃搞出来的,先帝和圣上不是好大喜功的人,又厌恶朱贵妃,想过要废除,奈何宪帝把这事写进了帝王略记里,严令后辈子孙遵行,先帝和圣上也不得不延续旧例。

    用过午宴,姚心萝照旧去了福寿宫,直郡王的小世子和徐家小儿都有九个月大了,两个孩子相差几日,一个肖父,一个似母,看着就跟双生子一般,穿着大红绣戏婴的衣裳,在铺厚厚地毯上爬来爬去,不时用他们自己才明白的语言交流。

    罗太后在崔悦菱和昭仁大公主的陪伴下,坐在宝座,笑眯着眼,看着地上的小儿,一脸慈祥。

    姚心萝走了进来,两个娃儿看到了,飞快地爬到她面前,一个拽住禁步,一个拽住裙摆,仰着无邪的小脸,笑得露出四颗小乳牙。

    “皇祖母,您看是不是,小孩儿就喜欢跟小孩儿玩。”昭仁大公主笑道。

    姚心萝不理会她,蹲下来和两小娃打招呼,“小石头好,小灯灯好。”

    “姨姨。”徐灯灯说话比小石头早,这两字又顺嘴,叫得十分清晰。

    “皇祖母,您瞧瞧,这小子气不气人,人家开口喊爹喊娘,他张嘴叫姨姨。”昭仁大公主抱怨道。

    “一报还一报,谁让囡囡开口喊得人是你。”罗太后笑道。

    “我记得有人为这事炫耀了好久。”崔悦菱掩嘴笑道。

    昭仁大公主哼哼了两声,道:“那好,小丫头我们就冤冤相报,等你生了儿子,我去教他先叫我姨姨。”

    “大姐姐你再胡说,我以后不带你家灯灯玩了。”姚心萝羞红了脸,她还没嫁人,怎么就说到生儿子去了?

    “囡囡别恼,皇祖母帮你捶她。”罗太后笑着在昭仁大公主的背上轻捶了两下,“不许胡说,囡囡还小,经不起你这样打趣。”

    “好了,大妹妹,你别在这里耍酒癫了,赶紧进去歇着,把囡囡逗哭了,我可不帮你哄人。”崔悦菱笑道。

    “才不要你帮着哄呢。”昭仁大公主扮了个鬼脸。

    “丑。”徐灯灯毫不客气评价道。

    罗太后三人都噗哧笑了起来。

    昭仁大公主怪叫道:“这臭小子,敢嫌弃亲娘,不要了,小丫头,以后他归你了。”

    “都是当娘的人了,还这么不着调。”罗太后恼得下力气捶了她两下。

    “哎哟皇祖母,小心您的手啊,孙女可不是小丫头那细皮嫩肉的,孙女皮糙肉厚,您仔细伤了手啊。”昭仁大公主坏笑着捧着罗太后的手,“瞧,这手都红了,孙女好心疼啊。”

    “去去去,作怪的丫头。”罗太后笑着把手抽了出来。

    说笑了一会,昭仁大公主随口问道:“小丫头,那架玉马车,可喜欢?”

    玉马车?

    姚心萝生辰,收得礼多,一般不看,直接送库房,让冬树登记在册,但崔悦菱和昭仁大公主送的礼,她会去看,里面并没有玉马车,礼单上也没有。

    “没瞧玉马车。”姚心萝老实地道,那天看到礼单时,若不是礼物轻薄得不像是昭仁大公主的手笔,她还以为她得罪了昭和大公主呢。这事不能撒谎隐瞒,送到她这里的礼错了不要紧,万一送到别的府上去,纵然大公主不在意、也不惧,但没必要惹来闲话。

    昭仁大公主微愕,她信姚心萝所言属实,而且姚心萝也没必要在这事上说谎骗她,但是怎么会没有玉马车呢?那是她特意让能工巧匠做来的,能动的玉马车。

    罗太后沉了脸色,道:“你那府上也该好好整治整治,别掉以轻心。”

    “孙女知道,回去就好好整治。”昭仁大公主眸中闪过一抹冷意,这事她不用查也知道是谁做的,定是她那个糊涂婆婆、贪婪的大小姑子,真当她鞭子是摆着好玩的,不抽人是不是?

    崔悦菱微皱了下眉,当着罗太后的面,并没多言,背人后,拉着昭仁大公主道:“大妹妹,看妹婿的份上,手下留情。”

    昭仁大公主磨磨牙,泄气地道:“好憋屈。”不管是得宠还是不得宠的公主,只要没有打算像前朝乐平公主那样声名狼籍,行事就得有所顾忌。

    “别急在这一时。”崔悦菱淡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昭仁大公主任她摸了两下,才躲开,嫌弃地道:“大嫂嫂,你当我是小丫头呢。”

    崔悦菱促狭地笑道:“是是是,我们大妹妹是大姑娘了,不能摸头了,那就”说着她伸手在昭仁大公主圆润的脸颊上,轻拧了一下,然后飞快的跑开了。

    “大嫂嫂,你学坏了,你给我站住,你休想逃。”昭仁大公主怪叫着去追她。

    姑嫂俩追闹到出了福寿宫,就恢复了她们应有的贵妇仪态。姚心萝没去参加冰嬉,留在福寿宫带那两小娃玩,罗太后拘着她,不让她去,宝屏公主的自杀,让罗太后觉得不吉利。

    等姚心萝要出宫了,罗太后把供在小佛堂里的一枚玉佛,给她挂脖子上,严肃地叮嘱道:“囡囡要乖,这个佛不许取下来,要挂足一百零八天。”

    “哦,知道了。”姚心萝从罗太后这里得的东西可多了,也没多想,捂暖了玉佛,塞进衣襟里。

    姚心萝出了福寿宫,往咸安门去,圣上留老国公和姚训铮说话,她到咸安门时,没遇到家人,与定远侯府的人碰到了。

    李子萶在郑氏耳边说了句话,郑氏微微点点头,李子萶走了过来,开门见山地道:“昭和县主,能否借一步说话?”

    姚心萝淡笑道:“李二姑娘请。”

    两人走到一处角落,婢女们散落在四周不远处。

    “昭和县主,能猜到我找县主要说什么吗?”李子萶笑问道。

    姚心萝拢了拢斗篷,浅笑道:“我从不做无谓的猜测。”

    “我能问问县主为何会与罗姑娘闹翻吗?”李子萶问道。

    “这是我与她之间的事,与李二姑娘无关。”姚心萝唇边仍带着笑,只是眸底幽静淡然,没有笑意。

    “我想着两家沾着亲,罗姑娘注定要嫁进来,当我大嫂,就想看看中间有什么误会,帮着说和说和,闺中的交情难得。”李子萶屈膝行礼,“是子萶自视过高,还望昭和县主见谅,忘了这件事吧!”

    姚心萝盯着她,目光淡漠,道:“我知你是好意,可有些事是无法说和的,以后不要再多此一举。”

    言罢,姚心萝转身离开,破了的镜子,重合不到一起,她不会给罗素约再次靠近她的机会。

    李子萶看着她的背影,以及拖曳在雪地里的大红色斗篷,宛若流淌的血,莫名的感到心惊,传言还是有差的,这位昭和县主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

    姚心萝在马车上,等了约一炷香的时间,老国公他们出来了,一家人出宫回府。

    万寿节到除夕这段期间,各府的赏梅宴、赏雪宴都停了下来,忙着过年的事。次日一早,剑匣过来找姚心萝要那天的礼单,带回给昭仁大公主看礼单气笑,把礼单甩给徐征远,“驸马好好看看,这也是小丫头脾气好,替我遮掩,要是换了旁人,就算不敢上门来兴师问罪,那传言也不好听。”

    徐征远看着礼单,额头青筋突起,他娘实在是太能闹事了,一出又一出,“公主,我去去就来。”

    昭仁大公主没去管徐征远做什么,让剑匣去库房扒拉一堆东西送去给姚心萝,至于被徐老夫人替换走的那些好东西,她是不会送去给姚心萝。

    下午,宫里传出好消息,夏良人孙氏有了身孕,圣上给她升了位份,六品才人。

    十七日,关睢宫下发两道赐婚懿旨,一道是将袁太师的孙女袁书月指给了怀恩伯府的大公子章韬,另一道是将云安郡主指给怀恩伯府的二公子章韨。

    娶藩王府的姑娘,总比把姑娘嫁进藩王府好,戚氏纠结了数日,无奈的自己说服了自己。

    二十日,姚训锶的家信和年礼送来了,今年他和姜氏以及那个良妾,不回来过年了,还报了个喜,良妾有两个月的身孕。

    老国公对周氏所出的次子,疼爱有限,但也希望他有后,姚训锶身上没人爵位,有个庶长子也无妨,何况姜氏年纪渐大,估计也生不出嫡子来了,总不能让二房这一脉断了。

    年礼却有点让韩氏吃惊,金镶玉嵌屏一架、镂金八宝床一架、紫檀琉璃水晶灯六盏、镶玉如意九柄

    太丰厚,丰厚得超出韩氏的想像,汴州城有这么富裕吗?韩氏把礼单拿给姚训铮看,迟疑片刻道:“夫君,我担心二弟收了贿赂。”

    姚训铮接过礼单,翻看后,有了和她同样的想法,面色沉凝地道:“我让人去查。”这事夫妻俩没有告诉老国公,由姚训铮安排心腹去了汴州城。

    二十六日,圣上封笔,姚家人也出发去吉安老家。姚心萝这一辈的女孩共有十个,年龄介乎于姚心萝和姚允妩之间。姚心萝还是四姑娘,姚允妩却是八姑娘。

第138章 死别() 
二十七日,雪虽然停了,天却未放晴,乌云密布,寒意渗人,下人们一大早就将祠堂周边的积雪清扫干净,但地上仍残留着水渍,湿漉漉的。

    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姚氏宗祠”四个大字,大门外,有一副对联,祖恩浩荡绵世泽,宗德无疆裕后人。

    五间正殿前悬着描金的青匾,上写着:“诗礼名家。”旁边又是一副对联,上写着“登祠思祖德,入廟念宗功。”皆是御笔,祠内列着姚氏一族的神主牌位,老国公一看到姚门孔氏四字,眼眶就红了,低低地唤道:“瑜儿。”

    祝氏翻了个白眼,嗤笑地歪了歪嘴。可是不管她再不乐意、再不甘愿,她仍然得在孔氏牌位前,行妾室之礼。

    老国公待兄弟子侄们跪下,开始念祭祖文,乐声起,献祭,男子这边老国公领头,接着是姚训铮、姚敦臻等嫡枝嫡脉一派,女子那边由韩氏领头,接着方氏、姚心萝、大二房的嫡子媳、柳氏等人。做为继室的祝氏,是没有资格献祭的,姚心萝是唯一进正殿献祭的姑娘,不仅仅是她县主的品级,还是因为她是嫡长房嫡长枝的原配嫡女,她位置排在了大二房的堂婶和她家二嫂之前。

    乐止,礼毕,众人退出,去遗像堂,叩首礼拜。祭祀过后,老国公照旧带着姚训铮一房去墓地,为父母和孔氏扫墓,烧年纸。

    连日的大雪,让墓地一片银白,常青的松柏上的皑皑白雪,仿佛是在披麻带孝。老国公给父母祭扫后,去了孔氏的墓前,掏出手帕,边慢慢地清除石碑上的雪,边念叨:“夫人,这是我为你酿的桃花酒,今年的雨水多,桃花瓣有点淡淡的水味,我多放了两勺糖,可能有点甜,但小囡囡说不算太甜,味道很好。小囡囡像你,爱吃甜的。”

    老国公倒了杯酒在地上,“夫人,要是不好吃,你托梦给我,我明年酿时,就少放点糖。”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红了眼眶。

    “夫人,这是囡囡给你做的莲糖糕,你尝尝。还是不要尝了,天气冷,莲糖糕都凉了,明年我让囡囡再做,我用火炉暖着拿来给你吃。”老国公从一直提着的小篮子里,拿出他亲手为孔氏准备的各类祭品。纵然孔氏已离开他四十年,他对她的喜好还是记忆犹新。

    “夫人,我给你”老国公一声声对着石碑诉说着他对孔氏的情意,音量渐低,旁人听不见,耳力有所提升的姚心萝听到了,“瑜儿,你再等等我,等囡囡出嫁了,我就来寻你”

    “祖父,我不准,我不准。”姚心萝哭着扑跪了下去。

    “怎么了?这是怎么了?”姚训铮惊问道。

    “夫人,你看,囡囡不愧是你的孙女,跟你一样霸道。”老国公扶起姚心萝,泪中带笑地道。

    “祖父,祖父,您答应囡囡,不要那么早去找祖母,好不好?囡囡还小,囡囡不能没有祖父。”姚心萝眼泪汪汪地看着老国公,哀求道。

    姚训铮等人一惊,跪了下去。

    “父亲,儿子无能,求父亲顾念。”

    “祖父,孙儿还小,求祖父顾念。”

    老国公笑着摇摇头道:“你们呀,就是想不开,等囡囡出嫁,我也是七十岁的人了,能活到七十岁,已经够了。”年岁大了,孩子们也长大了,他该去找他的爱妻了,她在那边已等了他许久;再者随着皇子们长大,过几年夺嫡的事,会更加的激烈,他那个时候死掉,子孙们要留在家里丁忧,也能避避风头,保存实力。

    “不够,不够,祖父要长长久久活着,等囡囡百岁了,祖父和囡囡一起走,一起去找祖母。”姚心萝哭喊道。

    “傻囡囡,好了好了不哭了不哭了,哭得眼睛肿起来,就不漂亮了。”老国公扯着衣袖给姚心萝擦去眼泪,“囡囡乖,不哭了。”

    “祖父答应我,不要急着去找祖母,好不好?”姚心萝执意要老国公给个准话。

    “好好好,祖父不急着去找你祖母,让她再等等,你祖母人好,她会等我的。”老国公不忍孙女伤心,哄她道。

    姚心萝抽泣道:“祖父说话要算数,不许骗我。”

    “祖父不骗小囡囡,祖父说话算数。”老国公笑道。

    姚心萝还是不安心,手紧紧拽着老国公的衣袖。老国公知道吓着小孙女了,也只能随她去。

    在孔氏的坟边,用过昼食,老国公就带着儿孙们离开了。姚伦哲和淘儿年纪太小,不宜在这充满阴气的地方呆太久。

    回到祖宅,姚训铮小心地掩藏住那抹担忧,搀扶着老国公去房里去歇息。他年事已高,每每给孔氏上坟,情绪波动的厉害,今年更是说出那种的话来。囡囡已经十三了,亲事纵是拖到二十岁,也只余七年了,得想法子打消他这个念头才行。

    到了晚间,祖宅大厅、花厅、后厅里,一共摆了三十多桌,姚氏是大族,三十多桌也不可能坐下全族的人,来吃酒席的是在族中有脸面的,或当家主事的。

    姚氏的祖宅在吉安,留有两枝嫡脉守着,老国公那一脉在京都,其他族人分散住在周边的府里、县里,一年就聚着吃这么一次团圆饭,就算有什么私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