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启华娱-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舌尖儿》不同。

    它不是一档普通的纪录片,不是人们理解的那种,上、下集就完了的纪录片,更不是那种,在上京走走转转,录制几天就完事儿了的纪录片。

    所以一千万,还真差不多了。

    不过,拿一千万去拍记录片,创维团队真的愿意吗?

    他们肯定觉得不值,然后要求夏树找投资,来分摊风险,但是话又说回来,纪录片找谁投资也没用,哪里会有公司买纪录片冠名权的?

    何况,这冠名费还不一定是个小数目,夏树对此也没有任何办法。

    他能怎么样?

    难道让他告诉人家宣传总监,给哥们儿区区一千万投资,哥们儿要做的这档纪录片只要拍出来,不用宣传,不用预热,不用炒作,不用明星,甚至连黄金档的播出时间都不需要,就能席卷全国,点击率甚至横扫综艺节目?

    想想就不可能。

    所以,只能在策划案上下功夫,尽量忽悠了。

    第二天,夏树便带着策划案找到了赵毅:“这是我想好的节目,你给帮着把把关。”

    “这么快就弄完了?”赵毅有点愣。

    “嗯。”

    赵毅拿过来,诧异地扫了几眼:“前面是节目筹备,往后是拍摄布置,预计的日程周期等等。”

    赵毅大概瞥一眼就知道,这策划虽然有点儿乱,和专业人士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夏树秀》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他很放心。

    一页页快速翻着,却没有细看,然后赵毅就放下了策划案,道:“行,这节目批了,总监制和总导演你都兼着,如果人手不够的话,公司的人你也可以借,拍摄周期随便你,什么时候拍好都无所谓。”

    这就批了?

    也不细看几眼?

    也太随意、太自信了啊!

    夏树无奈,连节目内容是拍摄形式的他可能都没看清楚,估计就是纯粹给对自己盲目自信。

    所以…

    “那可是纪录片!”

    赵毅刚喝了一口水,接着就喷了:“我刚才看的,不是美食综艺吗?”

    就说纪录片把,从没有指望过导演们能做出一个怎样的片子出来。

    这个类型反正十有八九,一直半死不活的样子,交给哪个导演去拍,都是一样的结果。

    没几个人会看的节目,点击率零点零几的纪录片,谁拍不一样啊?

    是人都会觉得没有什么区别。

    拍的差了是零点零几。

    拍的好了…

    也TM是零点零几。

    0.01%和0。09%的点击率,有什么实际的区别?

    不是赵毅对夏树不信任,其实是太过信任,但说到纪录片,实在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作为一个电视人,赵毅知道电视产业的水深,对他来说,国内纪录片能达到的最理想的高度,无非就是自主拍个片子,拿一拿国内相关的艺术片类奖项,走艺术高端路线,挣一挣口碑,博一个名声。

    至于点击率?

    点击率这个词汇,在国内纪录片领域根本就是一个扯淡的奢望,求之,而得不来!

    就说CCTV…9,纪录片频道,光赚吆喝不赚钱。

    夏树建议道:“你要不然先看看?”

    赵毅点点头道:“好,这几天我会细看的。”

    成“这几天”了。

    夏树心急,开口:“那制作经费方面…”

    赵毅脸一黑,心说老弟,这分明是逼着人食言。

    他想了想:“纪录片的话,给你批一百万,随便拍,拍完还多余的钱也不用跟我报批了,你要是还想拍一个试试,你就接着拍第二个片子,纪录片没那么多限制,很自由。”

    还多余的钱?

    还第二个片子?

    如果算上设备的钱,一百万真是一集都拍不了啊!

    夏树最发愁的就是制作经费,可是这一千万变成十分之一,这落差也太大了点儿。

    以至于,让他都不好意思开口了,“咳咳,那什么,赵总…赵总监,这钱…嗯,能不能…”

    “怎么?别告诉我这钱不够?”

    人家真问到这里了,夏树反而不好说了。

    细想一想,人家对自己确实不错,策划都没太看就批了,要人给人,要权给权,这让夏树怎么开口。

    他只能道:“不是。”

    “那你刚才要说什么?”

    “我想借几套高清录像设备,从机器到配套,都要,最好能有三套,能支持三个队伍在不同省区地域同时开展多线程录制工作,能几倍加快工作进度。”

    “高清设备?三套?”

    “是。”

    高清设备如果能解决,也算是节约了一大笔制作经费,这种机器和配套,可不便宜,何况是三套能独立录制的设备。

    赵毅问:“为什么非要三套?”

    “我想四月份就录完,策划案上也写了,我想多点录制,如果到了盛夏,就缺了点儿味道,有些镜头也录不到。”

    “你非得要高清设备干嘛?普通设备不能拍吗?《夏树秀》咱都没高清设备啊。”

    “咱们直播有高清信号,虽然目都是按照常规画面标准走的,国内的纪录片也一直都是这个标配,但我总觉的太浪费了,有高清信号输出,那肯定是高清节目更能体现价值,而且高清设备的价值也不仅仅是画面清晰度上的,不少专业级的镜头,不少放大几倍的近景,只有高清摄像机才能出效果。”

    “可是,没有人用高清设备拍纪录片啊?”

    “咱们可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

    “但拍摄成本就大幅度提高了,而且不是提高一星半点儿,这你想过没有啊?”

    “所以我想让您帮着解决一下设备的缺口,咱们有吗?”

    “有倒是有,但那玩意儿太贵,太烧钱,直接上三套的话,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了?”

    夏树这次要拍的纪录片,可是他重生前,威名赫赫的纪录片领域的招牌式节目。

    内容好,钱少也不是不能拍,多少制作经费其实都可以糊弄出来一个差不多的片子。

    可那样的话,节目质量肯定大打折扣,绝对达不到预期的观影效果和点击率效果。

    这是夏树完全无法接受的,这种暴殄天物的事他也不会干。

    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地步。

    甚至于,他都想把制作经费往上加一加呢,甚至想用比他之前看到过的,还要富裕的,制作经费来精雕细琢这档经典纪录片。

    让全国人民、让全世界都看一看,华夏纪录片的巅峰水平。

    所以…

    “真得用。”

    一个纪录片而已,您至于吗?

    赵毅脸都黑了。

    高清设备主要是体育节目要用,但是…

    他咬咬牙:“四月份真能结束的话,可以!”

    设备的事搞定,就差钱了,得一步一步来。

    夏树眼珠一转,忽然看到《夏树秀》的工作人员刚刚做完上一期的剪辑工作,计上心来。

    他走上前,把手里的文件往前推了推:“这份策划案你们先拿回去,不要复印,也不要对外透露,就咱们自己人看一看就行了,相互传阅研究一下。”

    新节目!?

    众人兴奋。

    谁曾想…

    “嗯,大概就这几天吧,咱们要成立一个新的节目组,还干咱们的老本行,大家一起好好做一档节目,我知道,纪录片这一块领域咱们从来都没有涉猎过,都比较陌生,你们是这样,我也跟你们差不多,所以就更需要咱们认真花心思了,一切皆有可能嘛。

    …

    “做纪录片?咱们?”

    “夏树老师,真做啊?”

    “这几天就立项?”

    …

    “事情我已经跟赵总监说过了,基本上批下来了,现在就差一些手续文件和高清设备,等东西一到,咱们就能开工了。”

    赵毅脸一黑,想要阻止。

    谁知一个后期先说话了:“这,呃,会不会太急了?纪录片咱们也没接触过,这…这怎么拍啊?”

    “怎么拍我已经想好了,到时候我布置安排,既然是纪录片,大家以前在《夏树秀》时候的职务工作肯定要有一定幅度的变化,不过这个我到时候安排,你们不用担心,现在就是熟悉一下策划案就行了。”

    “夏树老师…”

    “顺带这几天,加快熟悉一下纪录片领域的工作内容,我相信大家没问题,咱们是国内综艺领域排名第一的团队,在综艺领域是,在纪录片领域…也一样会是!

    众人都知道夏树的脾气,知道他肯定要折腾出点东西的。

    虽然明知道纪录片没有前途,也不可能会有什么点击率和人气,但是谁也没想到,夏树竟然这么搞。

    拍着玩罢了,莫不成真打算把纪录片拍出综艺节目的点击率啊?

    在纪录片领域也要是第一?

    怎么个第一啊?

    在一个普遍是零点零几点击率的领域拿下头名,这有什么意义?

    而且,他们拿不拿得到零点零几的点击率这还得画一个问号呢,他们可是纯粹的业余团队,根本就没接触过纪录片,甚至连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很多人都理解不了呢。

    他们相信,夏树估计也跟他们半斤八两,就这么带着他们一群两眼一抹黑的综艺节目团队,能在纪录片领域干个毛线啊!?

    众人对视一眼。

    “都没问题吧?”夏树瞅瞅大家。

    …

    “没问题!”

    “呃,听您的!”

    “成!”

    “我们听你安排!”

    “您布置任务吧,反正我们都跟着您干,怎么都行。”

    …

    大家应道,也只能这么说,他们哪能有什么问题啊?

    有些话,顶多在心里嘀咕嘀咕得了。

    夏树笑着“嗯”了一声:“行,那就没什么事了,叫大家来就是先知会一声,你们也别有太大压力,咱们这回就当是练手了,赵总监那边也是这个意思,拍好拍坏无所谓,也不用管点击率。”

    这么一说,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随便拍?

    不用管点击率?

    他们这才一个个笑呵呵地走了。

    夏树之所以这么说,是不想给他们压力,不想把大家逼得太紧,告诉他们太多也没有意义。

    关键是,即便他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大家都轻轻松松的呢,就当是玩了,反正他是总导演,他只要知道轻重就可以了。

    到时候任务布置下去他们只需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就行,其他的也不需要他们操心,这样的话,可能反倒会发挥出大家的能力水平。

    然而…

    “大哥,我什么时候说也是这个意思了?”赵毅叫道。

    skbshge

第334章 烟火味儿的第一期() 
钱到位了,接下来就是把人拉起,开始拍摄。

    这个问题,是非常困扰夏树的,原因在于正月刚过,万物复苏,《舌尖儿》原版的冬笋、松茸可是拍不到的。

    解决办法有两点:

    一、换地点,北方虽然是冬天,但也有四季如春的地方,总能拍到想要的镜头。

    二、换没美食,《舌尖儿》是围绕食材来展现饮食和人文的纪录片,换一种食材,换汤不换药,饮食和人文也一样可以正常展现。

    只不过,这需要夏树动一动脑子,自己来把这一块的剧本按照原版《舌尖儿》的模式写出来。

    这部分需要换食材的内容估计也不会太多,工作量应该不会太大。

    说句实话,他重生这么长时间,一些记忆都模糊了,《舌尖儿》原版的文案不可能滚瓜烂熟,模仿几个镜头虽然能做得到,但绝不会完全还原。

    所以,换美食、写文案成了一个难点。

    于是,他又开始了那种改剧本似的没白没黑的生活。

    柳月虽然也经常飞,但是每个地方一般只有一到两个工作,所以心疼夏树,加上知道他的新节目题材,便总会带一些当地的特色美食回来。

    在这些东西的启发下,夏树有了点子。

    他觉得,既然不是央视的节目,而是网综,那不妨来一点儿烟火气,而最有烟火气的,便是烧烤。

    夜幕降临,人们会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

    华夏人其实很懂生活,“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这话简直就是为烧烤量身定制,尽管最好吃的烧烤,就在家楼下,但人们还是会走远了一点儿,寻找了一些更别致的味道。

    串儿,是烧烤的基本形态,那肉,则是人类烧烤的共同主题。

    于是,第一期的内容便有了——烧烤,肉。

    而夏树要选用的第一个题材,便是柳月从西昌给他带回来的小猪肉。

    西昌,位于大凉山下的安宁河谷,发源于凉山彝族的长签火盆烧烤,是整座城市最常见的晚餐。

    西昌的烧烤,自带汉彝混居的气质,总是在野性中充满了秩序,也在秩序中显露出野性。

    夏树和节目组到的时候,恰好是下午五点,每天的烧烤大趴按时开始。

    没人组织,肉食者都是自发而来,置身于这个非常魔幻的气氛里,吃肉的幸福和满足,都得到了升华。

    满街的烤肉店,夏树当然会选择最正宗的彝族烧烤,一个叫“小二哥”的老板开的铺子。

    他和很多彝族人一样,能喝酒,烧烤也做得好。

    夏树征求他的意见,得到了允诺。

    小二哥犹豫了几下,才壮着胆子,操着一口很有特色的普通话问道:“我,大家能在电视上看到我吗?”

    “不上电视,是网络,到时候播出之前我给你打电话。”夏树回答。

    小二哥顿时高兴极了,任由他们在厨房等地架摄像头。

    夏树在旁边道:“你自然一点,别紧张,对,表情还得再自然一点,你就当我们这帮人不存在就行了,你只管烧烤,我们要拍的就是这个。”

    摄制组试着拍了几个镜头,夏树看了一眼成品,不太满意,又赶紧让众人停下,对工作人员道:“来个人,给小二哥打扮一下。”

    “化妆吗?”

    “不需要化妆,但让他看着利落一点,头发也别那么乱。”

    夏树是第一次执导纪录片,他团队里的大部分人也是第一次拍纪录片,大家都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所以,一开始进展比较慢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他相信过了今天以后,拍摄进程会越来越快的,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来,把基础打好,磨合好,每一个镜头都不能有失。

    否则等这个取景地拍完了,回到上京后才发现某某关键的镜头不能用?

    那时候可没有工夫再回来重录了。

    所以,开始进展慢一些,夏树是可以接受的,但拍摄质量必须精益求精。

    还好,大凉山真是烧烤爱好者的天堂。

    到这儿吃烧烤的客人,很多是冲着一道小猪肉,小二哥店里的小猪肉好吃,不是靠香料、鸡精喂出来的。

    这种大凉山里出来的天材地宝,既有家养土猪的岁月风味,又有小乳猪的细嫩口感,这种跑山猪,只能到凉山里的彝族人家才买得到。

    彝族人处理小猪的方法,粗犷中透着讲究,节目组录制的时候,有不少女生都不敢看。

    烧干蕨草和松塔给猪褪毛,蕨草和松鼠的香味儿渗入肉里,可以吃出清新而又充满活力的意境。

    再然后,连皮带骨剁成大块,手段复古,简单粗暴,最大程度保留猪肉原本的味道,那个血腥的感觉简直要命。

    凉山小猪掌控着小二哥的生意,节目组到的当天,小猪肉品质给力,小二哥招呼起客人来,也是底气十足。

    傍晚六点,吃肉高潮如约而至。

    跟其他肉类不同,凉山小猪肉是带皮烤制,猪皮细嫩厚实是小猪肉的精华,烤到颜色金黄时,是最好的火候。

    肉皮外面焦香,里面充满胶原蛋白,混合着肥肉烤出的油脂,又香又弹,口感奇妙。

    节目一直录制到,凌晨三点,曲终人散,摄制组的小伙子们却一点儿也不疲惫。

    因为,他们也吃了不少。

    …

    “真是好地方啊!”

    “本来以为是苦差事,两个月要赶十几集的纪录片,谁想夏树老师给咱们安排了好地方,这不就是旅游嘛!”

    “还是夏树老师体贴咱们!”

    “太爽了,那些没来咱们摄制组的人,肯定得后悔死啊,待会儿我就发图片给他们。”

    …

    拍摄第一天,摄制组的人都很兴奋,轻轻松松地当旅游度假了。

    拍摄第二天,摄制组的人都开始感觉有些疲惫。

    拍摄第三天,摄制组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病号伤员,有个别人感冒了,有水土不服的,整个团队已经叫苦不迭。

    …

    “今天还有飞机?”

    “翻过大凉山,我们到云南昭通”

    “云南!?我快扛不住了呀!”

    “夏树老师,能不能申请休息一天?”

    “是啊,大家都快不行了,天天爬山涉水外加赶飞机,有时候进村还得做牛车,大家平时都是坐办公室的,没这么大运动量过啊,一下子这么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实在撑不住了。”

    “夏树老师都没说累呢,咱们说什么呀。”

    “对,都坚持坚持吧,飞机上休息一下。”

    “咱们可以的,当初做《夏树秀》前几期的时候,有几个人休息过啊?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

    有叫苦的,也有鼓气的。

    夏树也没辙,只能用不断出现的美食来鼓励他们。

    还好,云南昭通吃烧烤比较爽,“五十,一百”得这么点菜。

    这种牛肉小串鲜嫩入味儿,一口一串,吃起来很有意思,让人欲罢不能。

    这次剧组拜访的,是当地一个回民,马思。

    他是昭通烧烤大师级人物,如今得到真传的,就是他的两个儿子。

    回族是昭通第二大民族,这里有专门出售清真食品的市场,最好的黄牛肉就出自这里。

    最早昭通做烧烤,用的是干不动活儿的老耕牛,老牛肉做成小串,才能有更好的口感。

    马思听说要上电视,便有些紧张,问:“会不会把我们的秘方透露出去?”

    夏树赶忙摇头:“不可能,你要是不愿意说,我们又不能逼您,到时候就说是秘制调料。”

    “那就相当于免费打广告吗?”

    “没错。”

    “那就行,你们进厨房吧。”

    于是,夏树便见到了昭通小串的灵魂:卤汤。

    需要每天熬制,回民祖祖辈辈烹制牛羊肉,配制香料很有心得。昭通上百家小串,味道的细微差别,就在这锅卤汤里。

    昭通小串,本地叫把把烧,整把烤制,单点不卖。

    刚煮的卤料,是为了配合一种全国少见的烤法。

    烤之前,先把小串浸泡入味,然后猛火快烤,锁住味道,鼓风机的加入让火力暴涨,小串,需要不停翻转,令人眼花缭乱。

    夏树尝了一串儿,便有些诧异:“怎么这么嫩呢?”

    “牛肉不能全熟,那就老了。”马思微笑,“牛肉小串,也就烤到六七成熟,撒上咱们最爱的干辣椒提味。”

    “牛肉与辣椒确实是天生绝配。”

    “在昭通,辣椒放不够,容易破坏气氛。”

    夏树与马思才聊了两三句,就吃了十几串了。

    昭通小串儿,是烧烤的艺术,又嫩又辣,掺杂着一丝丝卤香回味,一旦吃上,根本停不下来。

    于是,夏树便招招手,让摄制组的人都来吃点儿。

    他鼓励道:“这几天还不能歇,等后天吧,再录两个地方,把最要紧的几个镜头录了,就可以休息一两天了,都坚持一下。”

    年轻小伙子们知道后面还得去新疆,都苦着脸,嘴上却不停。

    这四天的录制,他们真的是吃了不少肉。

    只不过,《舌尖儿》和《夏树秀》不同,也就零零散散几个小媒体报过一耳朵就完了,甚至都不关心他们要拍的纪录片叫什么名字,更别提有什么关注度了。

    所以,既然都知道录出来的节目也不会有几个人会看,大家自然少了几分动力。

    见这帮人是这个咸鱼的样子,夏树便说:“再撑一撑,以后大家回过头来或许会发现,现在的辛苦可能都是值得的,说不定这部纪录片能给咱们带来一个惊喜呢。”

    众人一汗。

    惊喜?

    惊喜毛线呀!

    一个纪录片能出什么惊喜?

    别到时候,收视率低的离谱给他们来一个惊吓他们就知足了。

    谁也没盼着有什么奇迹,全以为夏树是在给他们画大饼,想要提一提大家的士气所以才这么说的。

    有人带头道:“夏树老师,你放心吧,你挺得住,我们也没问题,保证不会有给咱们摄制组拖后腿的人!”

    这时候,众人狠狠吃着烤串,赵毅的电话便来了:“夏树老师,你们拍摄进程怎么样了?”

    “到现在为止都很顺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