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星启华娱-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父…”

    “咱们现在没那关系。”老爷子走过来,“我也不是要抢你们的位置,要是过不了我这一关,你们也甭想上春晚了。”

    这…

    算是鼓励吧?

    夏树的理解是这样的。

    但他老人家在紫云社一看就是说一不二的角儿,竟是把两个后生吓出了一头的汗。

    “行了,咱们嘴上见真章。”他摇摇头,“到你们了,进去吧。”

    李、杜二人赶紧点头,一起进了屋。

    姜子田很有老派作风,认认真真地叫了夏树一声“老师”,留下联系方式,然后和谢子文一起走了。

    夏树没想到,早来一上午,还能看到这样精彩的师门纷争、恩怨情仇,不由得叹了口气。

    “你说,他们最后会怎样?”他对曹纯说,“能回师门吗?”

    “回是肯定回不去的,但一定能和好,毕竟老头儿是嘴硬,李金航又有孝顺的心,这块儿冰终究会绷不住的。”

    “你也看出来了?”

    “我又不傻。”曹纯翻了个白眼儿。

    ………………

    ………………

    ………………

    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令夏树没想到的是,到了《我要上春晚》的录制临了,竟然还真有个节目被刷下去了。

    据说是个语言类节目,采用了新的表演形式——辩论,但是因为时间太长,不好控制,为了避免影响报时奏响零点钟声,没能逃过被毙掉的命运。

    这个消息,他是从音协荣誉会长孙佐那里听来的。

    因为有柳月这个中间人,他们年龄相差虽大,但却早就认识,一起吃过饭,《青花瓷》制作时,弦乐演奏就是孙佐帮着杨大同找到的乐队。

    加上又同为歌舞类节目的评委,所以,他们的座位被安排在了一起。

    “真严格呀。”

    “你啊,还是见的少了。”孙佐摇头,“每年这个时候,一批一批地划拉,我都麻木了。”

    “您不是退休了吗?”夏树疑惑。

    “是退休了,但是…”孙佐压低声音,“央视可不管这一套,人家点着名要我来,我没辙。”

    “您还是有牵挂,家里人有吃公粮的吧?”

    “。。。”

    “瞧,这是怕被人穿小鞋。”

    “你可真敢说。”

    两人在这边窃窃私语着,央视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舞台搭建早就完成,此刻正在引导着观众们入场。

    不一会儿,节目主持人董静也来了。

    看着她一身着装,夏树就想笑,心说央视主持人衣服的风格变化真少,上次是因为诗词是华夏古典文化,这次是因为春节,硬是得红色系。

    董静远远看见他,打招呼:“夏树老师,没想到又见着您了,出镜率还真是高呀。”

    “哪里比得过你,我们的央视花旦。”也就夏树敢这么挤兑。

    董静才不搭理他,又论资排辈地跟一帮评委依次打招呼、对词儿。

    孙佐年纪最大,排在最前。

    他皱着眉问道:“董静老师,咱们今年是怎么回事儿,第一个节目不应该是大合唱类的歌舞吗?”

    听他这么说,夏树也翻了翻,这才发现姜子田的节目排第一,而且,李金航的节目竟然排第二。

    孙佐老成持重,考虑到《我要上春晚》的风向标性质,这么问,是怕歌舞类节目在春晚上不受重视。

    还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只不过董静也不清楚原因,皱着眉头思考了一阵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呼叫了总导演李雯。

    李雯就说:“咱们这节目,说到底是个综艺,还是要考虑噱头和收视率的,这师徒竞争,算是个看点吧?”

    孙佐皱皱鼻子,说不出话了。

    虽然节目的筛选都是内定的,但也不意味着他们这些做评委就真是傀儡,话语权还是有的。

    见老爷子好像不怎么服气,怕他搞事儿,李雯只好尬笑着凑过去:“孙老,这可不怨我,得怨您身边那位。”

    “夏树?他怎么了?”

    “《青花瓷》,一整首。”

    “嘶。。。”孙佐倒吸一口冷气,“那岂不是比往年还要多了?”

    “所以您就放宽心吧。”

    “好吧。”

    这个小插曲到此结束,大概又过了一个多小时,节目正式开始录制。

    董静念出开场白:“各位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这里是2017年《我要上春晚》的的现场,承载梦想,为征服这个舞台的你点赞,我们的口号是:我要上春晚!”

    “追梦要勇敢!”下面的观众异口同声。

    嚯!

    原来还有口号的…

    夏树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观众们手里面都拿着荧光棒死命地挥舞,也不知道有几分做秀的成分在里面。

    董静继续道:“除了我之外呢,还有八位点评嘉宾,他们将会建言献策,让登上春晚的节目日臻完善。”

    灯光聚焦,落在嘉宾席上,董静一一介绍过来。

    终于,前面的废话差不多了…

    “下面这组登台的选手,在相声圈是想想当当的名人,但是他们参加竞演的口号却是,‘归零,然后重新出发’,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

    skbshge

第249章 改了() 
报幕结束,该上场了。

    姜子田和谢子文对视一眼,一起从甬道往台前走,没走几步,姜老爷子忽然顿了一下。

    两人是老搭档了,何其熟悉,谢子文一愣:“怎么的呢?”

    “怎么就没帘子呢?”

    “帘子?”谢子文恍然大悟。

    紫云社的剧场,后台到前台之间有个帘子,掀开一看,接着便能看到下面的观众,心里好有个底子。

    央视的却不同,没个遮拦。

    只不过,谢子文知道,搭档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一定还有更深层的想法。

    他寻思了约莫一、两秒钟,问道:“你怯场了?”

    姜子田就笑:“我春晚都上过三回了,怎么可能呢?”

    “那就别墨迹,早上早下,我这躁得慌,瞧这汗出的,要命!”

    “你该减肥了。”

    “嘛呢?你当我是小年轻啊。”

    两人斗嘴都快要四十年了,老婆孩子都不见得比他们熟悉彼此,一边念叨着,一边往外走。

    紧接着…

    铺天盖地的掌声。

    这里面虽然有场记提示的功劳,但主要还是这俩老头厉害,连孙佐都卖了老命地拍巴掌。

    按照他的原话就是:“每年,他们紫云社的开箱、封箱,我一准儿去,票可贵了。”

    夏树不懂专业术语,但也能猜出个大概,这个“开箱、封箱”,大概指的是每年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表演。

    当然,是农历年。

    “您是他们粉丝?”

    “粉丝?”孙佐就笑,“我们这年纪可不兴这一套,‘惺惺相惜’好听点儿。”

    说完,他也不跟夏树废话了,接着鼓掌,给上面的老朋友鼓励。

    大概是见惯了这个场面,姜子田和谢子文脚步不乱,微笑着往台上的小桌后面一站,四方拜了拜。

    他们这么着,又是拱手,又是鞠躬表示感谢的,下面的观众更来劲了,呼声更高。

    于是,场记经历了人生中永远不会忘的一次控场——

    掌声停下。

    待到观众稍微声音小了一点,姜子田也不知道对着谁,说道:“好好好,快坐,旁边有人往您座上抹502呢,来,快坐。”

    夏树噗嗤,赶紧捂住嘴,回头一看,这才发现不光自己一个人失态,观众都在笑。

    这老头儿太可爱了,坏的可爱。

    谢子文在旁也说:“你这都像话嘛,有502都让人坐啊,就不怕开了裆?”

    “总比扯着蛋好。”

    “嚯!”

    姜子田笑笑:“这不跟大伙儿开一玩笑呢嘛,真要有502的话,人家谁还坐啊?”

    “就是,都不傻。”

    姜子田开始接话了:“刚才报幕的那位,董静董老师,咱们央视的当家花旦,大家都知道花旦吧?”

    谢子文应道:“好角儿嘛。”

    “知道人家为什么主持这么好吗?”

    “这我还真不知道,你给说说。”

    姜子田顿了顿,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说道:“长得难看。”

    于是,谢子文哈哈一笑:“这都挨着嘛?”

    下面的董静也做出吃惊的表情,对镜头说:“谢老师,你这算不算是认同了姜老师的说法啊?”

    “啊?”

    观众都笑了出来。

    用行话说,这就叫包袱响了。

    按理来说,到了这儿,台上的两个表演相声的也该出笑模样了。

    因为相声这门艺术,说到底还是要看互动的,下面都是木头,说给谁听去,关键是也没劲。

    同理,观众笑了,演员也得反馈,卖力点儿,擦把汗、开个扇,或者露个笑脸什么的。

    然而…

    出乎意料的是,姜子田竟然还是板着面孔,眼是眼、眉是眉的,看不出什么心理波动。

    谢子文心里纳闷,也不知道老搭档今天是吃错了什么药,赶紧顺手把桌上的毛巾递过去。

    还好,这一次有反应了,姜子田抹了把汗,松弛下来,脸上的表情也生动不少。

    总算是…

    “对了,咱们还没做自我介绍。”

    “没错。”

    “我叫姜子田,是个小学生。”

    “是您呀?”

    “这位老师…”

    “您老师。”

    “他叫谢子文,是个老学生。”

    噗嗤!

    下面的人可没注意到刚才的不协调,都笑了出来。

    谢子文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故意装作气道:“我这是老留级,还是怎么回事儿?”

    “不是,您比我大,辈分也比我高,平常我都喊他叫‘师猪’。”

    师猪?

    应该是师叔吧?

    所有人都笑疯了,只有孙佐这样经常看的皱起了眉,压低声音对夏树说:“这不对。”

    “怎么了,不好笑吗?”

    “好笑。”孙佐说,“但是问题不在这儿,他们都是‘文’字辈的,这段儿有问题。”

    “不是故意制造笑点?”

    “相声表演,看起来信口开河,但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东西,应该不在可以随意改编的范畴。”

    夏树两辈子只在网络和电视上听过相声,没看过现场,所以不太懂,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但是既然在心中埋下了疑惑探求的种子,他还真看出了点儿问题。

    节目的节奏好像不太对。

    在抖了“师猪”这个包袱之后,谢子文似乎强行推进了进程,让节目进入了主干,也就是经典老段儿《造厨》。

    但是…

    “相声表演,应该是逗哏主导的吧?”他问孙佐。

    “你也看出来了?”

    “有点儿吧,但还是很好笑。”

    “奇怪…”

    后面的节目,两人就这么带着疑虑往下看,一直到结束,然后语言类评委点评。

    十几分钟过去,两位下台。

    远远看着他们的背影,夏树能明显感觉出气氛不太对。

    事实确实如此。

    “怎么回事儿,你?”

    “怎么了?”

    “你干嘛改了这么多?”谢子文道,“不是说好了吗?把‘奶油脑袋’改成‘脑浆子’的。”

    这样的地方,在表演中其实还有很多。

    相声演员,一直是与时俱进的,现在有哪个小年轻明白“奶油脑袋”是什么的?

    但是,姜子田也不知道是犯了什么浑,愣是全给改回了老词儿。

    他叹口气:“不好,上春晚的话,‘脑浆子’太…”

    “本子都过审了,你跟我说这个?”

    “我…”

    “说实话,你是不是为了你那两个宝贝徒弟?”

    skbshge

第250章 疑惑() 
姜子田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主要是两人太熟悉了,这件事儿,想瞒也瞒不住。

    “我就说,你绝对狠不下心来。”谢子文就笑,“只是你怎么不提前知会一声儿呢,好让我也有个准备。”

    姜子田摇头道:“这是金航的一道坎,我一个人放水就够了,若是这都过不去的话,那他还是老老实实找个地方再练几年好了。”

    “你啊你…”

    伴随着这么一句感慨,两人都没在说话,一路默不作声地来到后台,找地儿坐着歇了。

    谢子文跟个漏气的皮球似的,一下子就瘫了。

    按理说,两人五十来岁、不到六十,这在相声行业还算当打之年,不至于太累。

    但这位大师是个胖子,体力不济,加上央视的舞台压力又大,十分钟出头比平时一段儿半小时的表演还要费心费力。

    观众又在场记的指挥整齐划一,要照顾观众的观感,又要拿着自己的活儿,而且…

    姜子田那货还老是拆台,一个掩饰不好,人家观众一眼就看出来了,那可就砸招牌了。

    所以,他今天尤其累。

    “你真该减减肥了。”姜子田说,“我可不想等老了,端着你的骨灰盒子上台和你搭档,手一抖再给你扬了…”

    “打住啊!瞧你这损劲儿…”

    “逗哏嘛,都这样。”说这话的,是李金航。

    他不知什么时候换好了大褂,在一边儿站着,手里拿着毛巾和没盖紧的保温杯,铁观音的香气飘出来。

    在央视的后台烧水可不容易,倒不是不提供,而是成瓶的矿泉水,饮水机烧出来的又不够沸。

    李金航拿着的这壶茶,是他中午在外面的饭馆找服务员央求来的,颇费了一番唇舌。

    还好,他的付出有了回报,因为姜子田接过去递给了谢子文,虽然整个过程是板着脸的。

    谢子文对李金航挤了挤眼睛,啜饮一口,眼睛一亮:“好喝,这茶是从哪儿弄的?”

    “我前段时间去泉州有个表演,买了不少。”

    “泉州安溪可是铁观音的发源地啊!”

    “咳咳…”看他们聊得挺开心,姜子田做作地咳了一声,表示这里还戳着个人呢。

    谢子文却对李金航说:“甭睬他,回津天后,你只管给我送来。”

    李金航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师父,见他没说否认的话,赶紧点了点头,又想转个话题,再聊点儿别的。

    谁知…

    “下个就该你们了!”姜子田眼一瞪,“还不快去?”

    李金航打个哆嗦,哪敢再说一句废话,赶紧溜了。

    其实,《我要上春晚》的录制虽然密集,但那说的是日程,真正录制的时候倒没那么紧张。

    一期节目就7个表演,大家都是有上春晚雄心壮志的,自然不会犯错、重录,如果因紧张失败,那自然也就不会被录用。

    谁知道真到了年三十,你会不会也紧张?

    而且运气好的话,就一个语言类,故而时间不是很长。

    每个节目之间有一段间隔,用来让评委们发挥,觉得前面那一段儿评论不好,可以对着空场地做做样子。

    就比如现在,孙佐在发言:“我不是语言类的评委,但特别喜欢紫云社的相声,所以刚才听出了几个问题,现在提出来,你们看看?”

    董静肯定是无比配合,众人也做倾听状。

    没想到老孙头的功底还真挺硬的,一二三四全都列举出来,几个语言类的评委听了直点头。

    其实,他们刚才也听出来了,只不过人家两个正表演的老爷子辈分太高,可不敢得罪地太过,所以只是说了三成,藏了七成。

    现在由同是老前辈,而且专业不交叉的孙佐来说,当然是大点其头,哪有不附和的道理?

    董静就问:“几位评委的意思是?”

    “返场一次?”孙佐提议。

    返场也是相声表演的一种形式,通常是在最后的大轴表演上面,把要说的相声说完,起身走了,观众热烈鼓掌,要求再来一个。

    这时候,主持人就会出来拦相声演员一下,相声演员转身,这时候说的就不是正经的大活儿了,而是少则几分钟、多则十来分钟的小段儿。

    一般来说,主持人拦相声演员这一下是不能省的,要不然你都准备走了,结果屁颠颠地又回身,这就有点怪了,主持人拦那一下,也算做一个缓冲。

    拦一回叫返场一次,拦第二回就是返场两次,返场三次是上限,所以曲艺界也有“返场不过三”的说法。

    老孙头这是还没听够来着,但他明明提了那么多缺点。

    真是个傲娇啊!

    众人差点儿没呛着,李雯刚想在耳返里阻拦,夏树却先说话了:“孙老,后面不还有一组相声选手吗,咱们先听听?”

    孙佐有点儿遗憾,但也知道不能因为个人的爱好太过任性,干脆地点点头:“那就先听听。”

    “休息十分钟,嘉宾、演员补妆!”耳返里传来现场导演的声音。

    众人长舒一口气,都放松了状态,站起来伸个懒腰。

    几个语言类节目的评委都挺佩服孙佐的博学,一边补妆,一边和他远程聊天:“孙老,您也喜欢相声?”

    “常去现场看,就刚才那段儿《造厨》,至少听了有三回,只不过每次都有点儿不同,就好像刚才那个‘奶油脑袋’,以前是‘脑浆子’来着。”

    “大概是觉得不雅,所以改回去了。”

    “改回去?”

    “没错,《造厨》最早是‘奶油脑袋’的。”

    夏树听到这里,不由得皱眉,心中疑惑。

    按理说,语言类节目为的是逗乐,每一次改变都是为了适应群众,哪有开倒车的道理?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董静已经再一次站定在了舞台中央。

    录制继续。

    依然是一套简单的流程过后,正式的介绍词来了。

    “下面这一组年轻搭档讲的也是相声,他们师出同门,而且跟刚才那一组选手也颇有渊源,是师徒关系,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

    或许是姜、谢两人的表现太棒,增加了观众们对相声这个类型节目的期待,掌声铺天盖地,几乎能掀翻演播厅的屋顶。

    skbshge

第251章 新派相声() 
能不能成,就看这一回了!

    “走吧。”李金航长舒一口气,拍了拍身边的搭档。

    结果因为这一下太过用力,下了杜金元一跳:“你怎么紧张成这样,我肺叶都快被你拍飞了。”

    “也没见你吐血呀。”

    “滚!”

    斗嘴,是很多相声演员的减压方式。

    李金航瞬间觉得轻松了不少,两人一起穿过甬道,往舞台那边儿走,脚步却越来越慢。

    杜金元知道,搭档有个习惯,每次上台前都会通过幕布或者帘子往外看看,见了观众的反应,心里才有底。

    于是,他往前跨了一步,宽大的身躯往那儿一戳,大褂一晃一晃的,还真像块儿布帘子。

    李金航瞄了一眼,果然见前面的观众都是笑脸,这才放了心,一起在欢呼声中走上台前。

    和田、谢二人不同,他们的道具桌子又长又矮,观众们正疑惑间,两人却是在后面坐了。

    “竟然还放着凳子?”夏树有点儿愣,“什么情况?”

    “新派相声。”孙佐严肃地说。

    他喜欢传统相声,但也从来不反对新派,就好比他是民乐大师,但对夏树融合流行与民乐的中国风推崇备至是一个道理。

    “看看他们有什么新意。”

    夏树点点头,目光在两个演员身上聚焦。

    只见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大家好!”

    声势还不错,但没想到…

    李金航微笑着说:“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晚知道》。”

    杜金元接过话茬:“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有…”

    众人大哗,因为…

    这种表演形式从来没见到过呀!

    夏树倒是没多惊讶,他有印象,只是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这是脱口秀,却没想到,原来是新派相声。

    李金航继续:“春晚顺利在央视播出,收视率一路飙升,引起大家的热议。”

    “春晚的收视飙升,还有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津天的李金航、杜金元两也来参加了此次节目的录制。”

    “李金航、杜金元这两个演员表演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从来不会要——掌——声。”

    观众的掌声立即响了起来,他们只是觉得这两货脸皮挺厚,很搞笑,却没注意到…

    他们已经不像传统的逗哏和捧哏那样,台词上的分配很均匀,而且也没有明显的分工。

    表演继续。

    杜金元看了看稿子,做作地皱眉道:“得知两人前来参加春晚的消息后,世界各国艺术家协会纷纷发来贺电。”

    “他们在贺电中说‘李金航、杜金元讲相声的方式在过去的几年内,为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对两个不要脸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

    李金航一顿,观众掌声就起来了,还有一群人扯着嗓子欢呼。

    “好!”夏树倒是也兴起,跟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