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财富天下-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父哎了一声,舒服的躺在床上,“咱们年纪大了,你也就能管管我了”。

    李母笑着拍了一下丈夫,“那你还想被谁管啊”。

    李父打开电视,不跟女人讨论这个话题。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帆就开始了完全放松的日子。

    早上起来洗漱过后,李母会准备好早餐。

    等李帆吃了,李母才出门,中午李母偶尔不会回来,李帆自己做饭吃。

    下午两人回来后,李母又会忙着做好吃的。

    李帆除了吃饭和睡觉外,便是出去溜达。

    有时候会和村子里一些老人聊聊天,或者知道谁家要做什么,去帮个忙。

    算是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只是时间一长,难免有些无聊。

    这天早上,随处溜达的李帆突然看到了几个人,穿着一身的工人制服。

    路边还停着几辆车,李帆定眼一看,顿时有些意外,车身上印着四山华安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油气公司。

    等到这些人开车走远,李帆才朝着那家村民门前走去。

    “王大爷,这些人做什么?”李帆问了问门前坐着正在抽烟的老人。

    老人取下烟杆在旁边的石头上磕了一下,笑道:“听说是来勘探油气的,我年轻那会儿国家大力搞这东西,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这些年倒是难得看到了”。

    王大爷七十多岁,六七十年代那会儿,国家搞石油会战,当时四山也是属于重点勘探地区。

    勘探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热闹了几年,后来没发现什么大油田,于是就没人再来了。

    油田没发现什么大油田,不过大型气田倒是发现了好几个,其中著名的就是川气东输工程。

    石油?

    李帆顿时一拍大腿,他想到了一个事情。

    四山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发现大型油田的地方,和这里的地质构造分不开,虽然四山很多地方有生成油气的条件,但是因为断层多,储备结构复杂,一度导致这边的石油产量十分有限。

    有数据表示这边的石油储量应该是在四亿吨以上,但是直到2005年,实际探明的储量还不到一亿吨。

    虽然如此,四山依然有好几个二级构造带,这些都是这几十年来陆陆续续发现的一些油田构造带。

    虽然储量不大,但有几个在已探明的储量里还是不错的。

    其中最近的一个二级构造带距离李帆老家就只有不到两百公里,李帆的大姑就是在那附近。

    那个地方叫做八里山。

    八十年代那会儿,八里山大大小小的油井有一百多口,那个时候不是看谁的油田探明的储量多,而是谁的产量大,产能足,谁就有底气。

    八里山作为一个中等油田,那些年在不算太广的范围内,油井密布,日夜开采。

    没有人去关心什么石油储量,根本没有这些数据,唯一知道的就是能产出多少,假如这里能钻出石油,那要不了多久,方圆几里范围内就会全是油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八里山油尽灯枯,成为了一个被废弃的油田。

    现在听说还有一些私人公司在上面开采,但都是一些小打小闹。

    只是谁也不知道,2008年的一场大地震,彻底改变了八里山的油田储量。

    李帆当时听说过这件事,好像是大地震导致地下断层出现移动,其中多口油井出现了井喷的情况。

    这个事当年不是什么新闻,但李帆他们听说过,因为这件事,当年又有一些勘探队来到李帆他们这里。

    万一有发现呢?

    不过也就是热闹了那一阵,没多久就恢复了平静。

    只是从那之后,八里山变得不再平静了。

第81章 川东石油局() 
石油,这可是个日进斗金的玩意儿。

    李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能够有一口产能充足的油井,不说太多,按照一口油井平均产能十吨来计算,一个月那也有超过一百万的毛利润。

    不过废井的话也就一两吨的产能,有些甚至还没有,大部分废井是不行的,也有一些运气好的,也能产出五六吨。

    既然想到了这件事,李帆的心思就开始活了起来。

    八里山里面的采油设备和炼油设备一应俱全,他真要投资也花不了太多钱,无非就是有时间限制。

    但是那么多的油井,他并不知道到底当年那片断层位于哪个地段。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国内的体制问题,一旦他打出了富油井,那到时候的麻烦也不少。

    这个事得从长计议,不过这也不妨碍李帆先做个了解。

    这天晚上,李帆给父母说自己要去县城玩两天。

    李父李母也没觉得奇怪,毕竟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交际圈,李母只是问李帆身上有没有钱。

    李帆当然有钱,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便是坐上了镇上的客车前往县城。

    这年头很多地方高速路都还没通,尤其是一些乡镇,客车颠簸了半个小时,临近县城了才上了高速。

    上午九点多,李帆来到潾州县城,直奔汽车租赁公司。

    他的目的很明确,既然要去八里山,那就要有个车才行。

    不过县城的租赁公司也没多少车,李帆没什么好选的。

    在租赁公司花了半个小时,李帆最后租了一辆奥迪a4,这已经算是不错的车了。

    开着车,李帆前往了八里山。

    八里山距离潾州距离两百公里的样子,不过他只能开着车到宣城,到了宣城再前往八里山。

    差不多花了三个多小时,直到下午两点多李帆才来到宣城县。

    肚子已经饿得是前胸贴后背了,将车停在宣城的一条街上,李帆进了一家餐馆。

    看见李帆开着车来的,而且穿的也这么好看,一看就是城里来的,店老板很是热情的招呼起来。

    “这位老板要吃点什么?”两点多店里面没什么客人了,老板亲自递上来菜单,笑容满面。

    这年头开什么样的车不重要,你只要开着车就感觉很牛逼,别人就喊你一声老板。

    这和年龄没关系,你老子有钱和你有钱在这些人看来都属于有钱人。

    李帆点了一荤一素,然后一个荤菜汤。

    “叔,问你点事”,李帆递上菜单,朝着店老板说道。

    “这位老板说的什么话,尽管问”,店老板笑着说道。

    “八里山离这么远吗?”

    “不远,从这里开车过去也就不到一个小时,老板是奔着油田去的?”老板笑道。

    李帆有些诧异,“你怎么看出来的?”

    老板呵呵一笑,“问八里山,十有八九就是奔着油田去的,这些年少了,那几年人才多,为了那些废油井还闹出不少事情呢”。

    李帆点点头,没说什么了。

    店老板进去做菜了。

    没多会儿便是烧好了菜。

    “叔要是没事坐下来喝点”,李帆邀请道。

    店老板四十左右,看上去人老实本分。

    或许知道李帆想问什么,店老板也没犹豫,拿着两瓶啤酒放在桌子上笑道:“老板既然有兴致,那我就陪着喝点”。

    李帆顿时笑了,“叔小本经营,我不缺这点钱,另外我姓李,叔贵姓?”

    “李老板,我叫王贵生”,王贵生嘿嘿一笑,将啤酒打开。

    这个时候外面走进来一个稍显富态的女人,围着围裙,手里用托盘端着一些碗筷。

    看到王贵生和李帆喝上了,女人瞪了王贵生一眼。

    王贵生有些小小的尴尬,朝着女人说道:“这是潾州过来的李老板,找我问点事”。

    王贵生一边说一边朝着门口那辆车打着眼色。

    女人顿时明白了,没说什么,进了后面厨房。

    李帆知道怎么回事,不过没多问,等到王贵生重新坐下来才说道:“现在八里山上的废油井承包的人多吗?”

    王贵生喝了杯酒,说道:“也不算太多,上个世纪开始对私人开放那会儿才多,为了一口井能死上几个人,后来政府打压了一批,加上这些年油基本上没了,承包的人少了很多”。

    “承包的价格叔知道吗?”李帆问道。

    王贵生想了想说道:“价格不是很了解,不过我这里偶尔也有从山上下来的工人在吃饭,听他们说反正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都有”。

    李帆又问了几句,心里大概有数了。

    “李老板下午这是要上山?”王贵生问道。

    李帆点了点头。

    王贵生说道:“李老板,你要是缺个人带路我可以帮你”。

    李帆笑道:“不用了”。

    王贵生有些尴尬的点点头,不说什么了。

    结账的时候,李帆拿了一张一百的递给王贵生。

    “多的算是我谢谢叔那些话”,李帆说着出了餐馆。

    开着车要出县城,李帆买了一把可以伸缩的匕首放在兜里,然后朝着八里山开去。

    人生地不熟,李帆肯定要多留个心眼。

    王贵生提出要带路李帆没答应,他不能确保这些人不会见财起意。

    毕竟人家知道你是外地人,弄的就是你。

    前往八里山的路其实很不错,虽然不是柏油路,但全是四车道的水泥路。

    这让李帆有些意外,看来那些年这个油田的发现至少还是造福了一方群众的。

    不过越往里走,李帆发现山脚下全是黑色的油渍,空气中也弥漫着一种刺鼻的气味,给人感觉非常糟糕。

    进入八宝山,李帆发现山里的情况和他想象的不大一样。

    这里也有两条街,就像是那种隐藏在山里的小镇一样。

    全是那种板房,有一两百间,路很宽大很宽敞,远远望去,众多油井矗立在整片山上。

    八宝山地势相对较缓,坡度不大,比较有利于设备进山和采油。

    水泥路就在街道尽头截止了,其他地方便是四通八达的石板路,全是那些运油车在跑。

    虽然这里已经是日暮西山,但从留下来的规模还是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的。

    除了两条很长的街道,在不远处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还有一个炼油厂和加工厂,专门负责对原油进行加工生产,此刻正冒着滚滚的黑烟。

    或许是数十年的采油,导致这里给李帆的第一眼就是很油腻,不管是街道还是板房,亦或者是路上的人,都像是被油给裹了一层一样。

    李帆开着车在街道上慢慢走着,然后朝着路过的一个女人问道:“大姐,问一下这里谁负责?”

    女人指了远处的一栋四层小楼。

    李帆这才注意到,这栋楼竟然也有水泥路延伸到这边。

    车开到小楼前面的地坝上,李帆下了车。

    川东石油局。

    这是楼上的几个金灿灿的字,不过此时只能看出一点点的金色了。

    李帆下了车,站在前面看了一会儿,最终朝着旁边的保安走了过去。

    (两岁多的侄子生病了,今天带他去医院,忙活了一天,刚坐下来就开始码字,晚点还有一更,另外明天要回老家呆几天,更新上暂时保证每天两章)

第82章 两千块的价值() 
李帆改了想法,他决定从外围做个了解。

    保安是个看上去六十来岁的老头,算是个老头吧,因为看上去确实很老了。

    李帆摸出烟递了一根上去。

    他现在抽的烟那也是四五十一包的,他不经常抽烟,但偶尔想起来会点上一根。

    老头接了过去,他其实早就注意到李帆了。

    “第一次来”,老头问道。

    李帆笑着点点头,“大爷贵姓?”

    “姓李”,老头说道。

    李帆笑道:“那感情好,我们是本家”。

    老头斜着眼看了一眼李帆,笑着把烟点上。

    李帆一看这老头的态度,就知道这人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好打发的。

    想想也是,这人估计也不是做一两年了,就是混那也混成个老油条了。

    而且也不搭话,李帆就明白了。

    李帆坐进保安室,直接从带着的皮包里面摸出了一沓钱,数了两千,拍在老头面前。

    老头顿时愣住了,两千的现金,他看到李帆数的,说给就给,他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

    虽然他明白李帆找他是想问些事情,这种事他又不是第一次做了,无非就是要点好处。

    这年头给他点烟钱很常见,但一次给两千,还真的是头一次。

    两千块钱可不算少了,他在这里做保安一个月不才几百块钱吗。

    “大爷,把我想知道的告诉我,这些钱就是你的”,李帆笑着说道。

    老头一手掐着眼,另一首拿着钱,睁大着燕京看着李帆问道:“当真?”

    李帆再次确认。

    老头嘿嘿一笑,将钱放进里面兜里,拍了拍,笑道:“李总客气了,你放心,拿钱办事,想问什么随便我,只要是我老李头知道的事情,绝对不会诳你”。

    李帆在保安室做了半个小时,最后走出了保安室。

    坐在车上,李帆直接开车出了地坝。

    这两千花得值。

    老李头告诉李帆,这栋楼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鼎盛时期这栋楼办公的人都有一百多个。

    不过现在还在里面办公的就剩下不到十个人,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不想走的,要么是对这里有了感情,要么就是没什么作为混吃等死的那种。

    川东石油局属于四山石油总局的分公司,当年这片油田就是他们在负责。

    现在这里名义上依然是他们在开采,但是下面已经分别承包给了几个下属公司。

    这些公司其实就是皮包公司,属于当地政府和一些企业联合起来的公司,他们从川东石油局这里拿到了开采权,然后将油井再承包给其他私人承包商。

    这一共近两百口油井,目前隶属于三家公司。

    老李头告诉李帆,如果他想要承包油井,其实很容易,不需要和这三家公司接触,只需要找这里的地头蛇就行了。

    这三家公司其实就是个转手的买卖,他们既不参与管理,也不参与开采。

    说白了,就是石油局将肉吃了,然后留了点汤给当地政府,算是一些补偿罢了。

    老李头告诉李帆,如果想要承包油井,就去找一个叫蒋夕国的人。

    除此以外,老李头还告诉了一些这里的私下纠纷,算是友情赠送。

    李帆开着车来到了采油区。

    一大片的空地上听着数十辆运油车,司机们正成群结队的围坐在一起打牌赌博。

    一根根管道从山上连接下来,下面是装油的一些储蓄池。

    在山上还有大小不一的一些聚集区,这是一些工人住的地方,他们有些需要时刻守在油井旁边。

    或许是见惯了一些油老板来这车来这里,李帆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李帆拉住一个司机,问他知不知道蒋夕国在哪儿。

    “蒋老板不在山上,他很少过这边来的,你要是找他,可以给他打个电话”,司机说道。

    李帆想想也是,谁会没事想呆在这个地方。

    李帆最后要到了这个蒋夕国的号码,开车下山了。

    他没有给蒋夕国打电话,因为他现在还没打算承包油井。

    现在还不是时候,时机还不成熟。

    他准备再过一段时间,等他和大洋彼岸那边的斗争告一段落了再说。

    临近春节,不少人给李帆打来电话。

    王盛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告诉李帆市场的最新变化。

    从二月四号开始,李帆就让王盛继续购入大豆期货,这回是买涨。

    得益于国内春节的采购里,大豆期货价格从两千一将会一路涨到两千九。

    不过春节一过,价格将会迅速回落到两千四左右。

    可以说2004年开始,如果做大豆期货,做对了保你赚得盆满钵满,但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亏得更多。

    一会儿大涨,一会儿大跌,这种过山车式的市场变化,任他什么专家都说不准了。

    不过这春节,买涨基本是不会亏的,这一点很多人都能看出来。

    但具体涨到多少,这就要看你的市场敏锐度了。

    岑父也给李帆打了两个电话,不过主要是问一下大洋彼岸的事情。

    他告诉李帆,大洋彼岸最近加快了在王家坝的行动,看样子是要抓紧进程了。

    只是如何补偿成为了一个重点,现在王家坝已经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要大洋彼岸尽快拿出一个说法。

    宋毅也给李帆打电话,一个是问投资公司的事情,再一个就是问期货了。

    投资公司毕竟涉及到十几亿的投资,宋毅还是很关心的。

    李帆告诉宋毅,春节一过他就会回去筹建投资公司的事情。

    加上大洋彼岸那边的动作也让李帆有些担心。

    有些事情还是抓紧做的好,如果一旦和他记忆当中有些出入,那他担心会来不及。

    至于期货市场,李帆会比较隐晦的点一下宋毅,不会让他大赚,但至少不会让他亏钱。

    现阶段李帆还需要宋毅帮很大的忙,所以他需要用这个来套住宋毅。

    不过他说了是一回事,宋毅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了。

    春节对于李帆来说不算什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一家三口的春节过得很平静。

    这年头谁家还没吃几顿好的,即使大年三十想着方儿的做好吃的,也不过就是那几样。

    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三个人,十几个菜,桌上是啤酒和饮料。

    李父举起酒杯笑道:“今天大年三十,我也说两句,这一年就这么不好不坏的过了,希望来年生意更上一层楼,多赚钱,李帆呢,学业有成,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新年的结语很平凡,很普通,几乎年年都差不多,但年年都得这么说,谁不希望一年更比一年好。

    初一,一家人出去给老祖宗拜年后,就到村子里开始溜达起来。

    各自寻找自己的朋友,三五几个凑成一桌就这么过上一天。

    初二小姑一家人来了,带上了李帆的小表妹和小表弟。

    这天算是李帆回来这么久家里最热闹的时候了。

    小表妹和小表弟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

    因为小姑和小姑父基因比较优秀,所以两个孩子模样都不错。

    临走的时候,李帆悄悄给两人一人塞了五百块钱的红包。

    这对他们来说绝对算是一个超级大红包了。

    李帆原本准备初五就回南宁的,不过初四他收到了一个消息,有人邀请他参加同学聚会。

    不是高中,而是初中同学聚会。

    初中同学聚会,李帆坐在小板凳上愣了好半天,记忆都快模糊了,不过一些人一些事却是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第83章 同学聚会(上)() 
李帆有点犹豫到底要不要去参加这个所谓的同学聚会。

    初中同学,这还真没什么好聊的。

    但他心里确实有两个人想要见见。

    一个叫叶晴,是李帆初中时候喜欢的一个女生,不过只是暗恋,一直都没告诉过对方。

    一个叫董洋洋,记忆中是个比较乖巧的女生,之所以记忆尤深,是因为李帆后来觉得有些对不起她,不是因为感情,但和这个有点关系。

    前世这个同学聚会他没去参加,虽然当时他也收到了消息。

    而且给他发信息这个人正是叶晴。

    李帆走到外面,蹲在田埂上,抽了一根烟。

    他决定还是去一趟,就当是了却一桩心事。

    同学会的时间是初五,地点就在潾州县城的金州大酒店,这是一家三星级酒店。

    不用猜也知道,有金主出钱。

    这些同学绝大部分要么还在复读,要么就是大一,哪里有那个闲钱去消费。

    初五,李帆来到了潾州。

    给叶晴打了个电话,她表示已经到了好些人了,在金州酒店后面的茶楼喝茶,让李帆直接过去。

    李帆打了个车,直奔金州大酒店。

    来到酒店休息区,李帆寻着房间号码走了过去。

    推开门,里面是一个很大的休息区,大家坐在一起聊天。

    “李帆”,有几个人认出了他,纷纷起身走了过来。

    有些人李帆一眼就能认出来,不过有些人还是有些变化的。

    男生虽然有些变化,但大体还能认出来,一些女生完全认不出来了。

    “李帆”,一个美女朝着李帆走了过来,笑着招呼道。

    李帆笑道:“好久不见,叶大美女”。

    此女正是叶晴,初中和李帆做了一个学期的同桌。

    叶晴当时在班上不属于最出众的那种女生,但喜欢她的人很多,因为她笑容很美,而且鼻子比较挺。

    不过几年不见,叶晴变得让李帆有些小小的惊讶。

    说不出那种感觉,但就是觉得五官立体,看上去非常特别,而且身材很不错。

    “应该是好多年不见,都没有联系过”,叶晴好像还有些不高兴,随即呵呵笑道,“过去坐吧,今天来了不少人呢”。

    跟着叶晴来到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