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燕燕和陛下的童年生活都算不上好,陛下幼年时不得父皇宠爱,他的母妃又出生卑微,无论在生父还是嫡母面前,他都得小心翼翼当个透明人,即便这样,也总是被其他兄长欺负;姚燕燕就更不必说了,如果不是因为她从小长得好看,她父亲看她有利用价值,怕是被嫡母嗟磨死都不会过问一句。

    这样的成长环境,就导致了,他们两人并不将父子亲情放在眼里,再加上出了郁宜欢这档事,姚燕燕就自然而然想到了“脱离关系”这一条,与其说是为了郁宜欢和那些被父母压迫子女出头,倒不如说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欲。

    高高在上的位置待得久了,随心所欲的事情做得多了,心志就渐渐被麻痹,觉得自己什么都能,什么都强……其实相比起那些阅历丰富的老臣,他们两人只不过是刚刚探头看到一小片天空的井底之蛙,以为有了一点点能耐,就能为所欲为了,其实他们所能想到的、所能看到的,仅仅是这盛大人世浮于表面的浅浅一层。

    直到遇到了挫折,才发现原来自己也不过是个凡人。他们该庆幸,身边大臣都是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而不是那种惯于谄媚奉承的佞臣。

    姚燕燕想着想着,郁闷地锤了下自己的脑袋,在她锤第二下的时候,被皇帝陛下握住了手,姚燕燕抬头看他,就见陛下一脸苦相,说道:“朕完了!”

    姚燕燕:???

    皇帝陛下:“这条律法的事儿暴露了朕有多浅薄无知,这下林大儒肯定又要抓着朕做功课了。”他哀叹一声,“朕宁愿天天处理政务也不要被他盯着做功课啊娘子!”

    姚燕燕:……

    此刻她多么庆幸自己是个女人,多么庆幸自己不是皇帝。

    两个学渣悲苦地对望,良久以后,姚燕燕拍了拍陛下的肩膀,安慰道:“陛下,好歹你还有个过目不忘的技能,加油!努力!你一定能成功的!”

    ******

    这几天都没下雪,是个好天气,张大娃打开家门,开始练拳。他的拳法是那些和他父亲一起当兵的几个叔叔学的。

    没一会儿,屋子里传出动静,一个满面风霜的老妇人走出来,对着一边练拳一边越跳越远的孙子喊道:“大娃,吃饭了!”

    张大娃回头应了一声,道:“阿奶,等我把这一套练完。”他刚说完,就有一队高大壮硕的男子整齐划一从门前跑过,张大娃一一和他们打招呼。

    这些人都是这镇子上进入军营的兵士,如今不用打仗了,他们也依照军规,每日早起晨练,然后才去料理自己的那些土地。

    对待这位已故同袍的遗孤,他们的态度很温和,有些人还特意问张大娘,近来有没有敢惦记他们的抚恤金。

    张大娘笑道:“近来太平多了,谢谢你们。”

    张大娃和他阿奶,就是姚燕燕和陛下遇到的那对被抢抚恤金的祖孙,抚恤金拿回来以后,张大娘心里的郁结散了,又有大夫治病,身子很快就大好。

    如今这些镇上的兵士天天都要绕着镇子跑一圈,遇到几个敢欺压妇孺的小人,当即冲上去一顿捶,生怕晚了一步就被同伴给抢了,毕竟抓几个坏人送到衙门,还能得点赏银呢!

    现如今这镇上的治安一日好过一日,像张大娘祖孙这样的老弱妇孺,也不用再担惊受怕了。

    待那些兵士走后,张大娃对奶奶道:“阿奶,我长大以后也想参军。我要打到所有欺负人的坏蛋!”

    孩子天真稚拙的话语并没有令张大娘露出笑意,她想起战死沙场的儿子,想斥责孙子,不准他去,但是想起救下他们祖孙的陛下和娘娘,话到嘴边又改了口,“等你大几岁再说吧!”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已到了五年后。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膨胀,脑子里不由浮现陛下和娘娘像个气球一样鼓起来的画面。两个圆胖子在空中碰来碰去,噗~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雪紫伊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段月半 120瓶;知不知 81瓶;月雪紫伊 32瓶;fvsyn脚踩八个墙头 16瓶;35539440、冷掉的小笼包就不是小 10瓶;绾兮、子休~越人 5瓶;努力减肥中的圆妞 3瓶;酱酱酱酱酱酱、糯糯想吃糖、如绯之间、海棠伊旧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64、第 164 章() 
已经成长为少年人的张大娃; 现在有了大名叫张改。

    这日天还没亮; 只是听到鸡鸣的动静; 他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借着月色,跑去附近的水井; 给家里几口大水缸打满了水; 然后煮了粥; 打了拳,冲了凉水澡……等他做完这一切后; 天刚好亮了起来,阿奶的屋子里也传出了窸窸窣窣穿衣裳的动静。

    张改和阿奶吃过饭,劳烦隔壁婶子照看阿奶,便收拾妥当就去兴文馆读书; 五年前; 兴文馆辟出另一块地方作为学塾,里面读书的都是像他这样的烈士遗孤。上午的功课还未做完,他就听见外面传来闹哄哄的动静。

    他连忙往外一瞧,看见一队佩戴宝刀的官兵从街上跑过; 行色匆匆,面色严峻,像是出了大事。

    街坊邻居都聚在外面看热闹; 张改偷空去外面打听了一下; 这才知道边境已经开始打仗了!

    “听说陈国那边出了乱子,几位王爷打起仗来,打着打着就打到咱们齐国的芜城去了; 芜城守将葛将军打开城门就跟他们杠了。”

    “谁说的?我听到的消息分明是咱们陛下要统一天下,所以要派兵去攻打陈国。”

    “陈国怎么出的乱子?”

    “我家表侄女嫁给了城里的大官,听说是陈皇病得要死了,他的兄弟们就斗了起来。”

    “啊?就算陈皇要死了,那皇位不得太子继承?干他兄弟甚事?”

    “嘿,你不晓得,陈皇的最大的儿子才十几岁,毛都没长齐,哪里是他那些叔伯的对手……”

    “朝廷又要招兵了,想入军营的赶紧去啊!”

    张改东一边西一处地听了不少消息,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报恩与建功的机会来了!

    他在学塾上完课后,立刻欢快地奔回自己田地去。

    他家的十亩田地是他参军后朝廷分发的,其中五亩租了出去,剩下五亩他每日上完课后回去料理,他阿奶则日日在田地里晃悠,免得一些小毛孩过来偷摘粮食。

    他到时,阿奶正坐在田地旁搭起的棚子里,一脸欣慰地看着田地里长得高大茂盛的玉米。

    这玉米可是稀罕物,又好养活又高产,现在家家户户基本都会种上一些。

    发现他来了,张李氏笑着指着那一片玉米田,道:“长得真好,今年又能收成不少,还是你们这些后生好啊!阿奶小时候,能填饱肚子就是老天开恩了,哪里敢想丰收啊!”

    这些年来,朝廷派人教他们怎么种地能有更好的收成,还修了水渠建了水车,他们再也不用跑老远的路去抬水,眼见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家里一天天富了起来,孙子也长大了,叫张李氏如何不高兴?

    而张改见到阿满头白发的模样,心里的兴奋却消下去了,他阿奶年纪这么大了,他如何能狠心抛下她离开?

    张李氏把这孩子养大,怎么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想起今日听到的传闻,她道:“你可是要去参军?”

    张改犹豫着点头。他原本以为阿奶会训斥他一顿,却没想到,她说道:“你去吧!快早快好。”

    张改愣住了,下一刻,头上就被阿奶摸了一下,他听见她道:“我知道,你一直想报答朝廷的恩情,当年若不是陛下与娘娘微服出巡救了我们,你阿奶我早就病死了。阿奶这条命是陛下和娘娘救的,如今朝廷有需要,正是你报恩的时候,你去吧!别担心阿奶,隔壁你婶子会照顾我的。”

    张李氏拍了拍健壮孙子的肩膀,又催促了一句,道:“快去吧,阿奶等你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

    ——陈国,皇宫。

    狄倾刚刚走进陈皇的寝宫,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汤药味。

    寝宫内所有窗户紧紧闭着,太医们束手无策地站在一处低声商议,内侍们噤若寒蝉地立在一旁,仅仅是站在这里,就感到一阵压抑。

    狄倾眉头紧紧锁着,他问为首的太医,“陛下病情如何了?”

    那太医院中最德高望重的老太医愁眉不展,闻言低声道:“陛下这病来势汹汹,怕是……时日无多了。”

    狄倾刚刚平乱回来,他早就知道陈皇近来几个月一直缠绵病榻,却没料到竟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他只觉得喉头哽塞,良久才吐出一句,“还剩多少时日?”

    “这……”老太医犹豫了一会儿,比了个“三”字,狄倾追问道:“三年?”

    老太医犹豫道:“三个月。”

    狄倾瞳孔骤然缩紧,满脸不敢置信,“陛下究竟得的什么病?”

    老太医说话留了三分,只道:“起初只是风寒,按理说陛下正值壮年,即便无人医治,也能扛过去。但这次风寒不知怎的,来势汹汹,再加上前些日子,陛下非要亲自去平乱,肩头中了一箭,又发起了高热,这才越来越严重。”

    狄倾并不相信身体强健的陈皇会因为这点伤病就……可这么多太医都只诊出这个结果,他不得不信。

    他让太医先退下去,自己脚步沉重地走到了陈皇榻前。

    躺在病榻上的陈皇同几个月相比,消瘦了不少,脸色苍白精神萎靡,但即便如此,他看向狄倾的眼神依旧明亮。

    狄倾在他床前跪下,禀报道:“陛下,纪王一脉已全部铲除。”几个月前陈皇刚刚病倒,他那几个兄弟便坐不住了,暗地里动作频频,狄倾依照陈皇的吩咐放出他身染恶疾不久于世的消息后,愚蠢的纪王最先跳出来,狄倾立刻领兵前去平叛,却没想到,当初放出来的假消息竟然成了真的!

    他从前一直以为能追随陛下一统天下,又如何能接受这种结局?

    陈皇声音虚弱无比,他压住太过粗重的呼吸声,缓缓道:“太医的话你也听见了……”

    狄倾急急道:“陛下,天无绝人之路,臣这就去寻访名医,一定……”

    “不必了。”陈皇比谁都要清楚自己的境况,他道:“我的身体我最清楚,已经……要油尽灯枯了。”他喘了几口气,“朕怀疑……有人对我下毒,还是太医都……诊不出来的毒。朕如今只信你,你带着太子去个安全的地方,帮朕……找出那下毒的贼子,将他……挫骨扬灰!”

    ******

    ——齐国,皇宫

    皇帝陛下:“陈国如何了?”

    封元望着陛下在这五年中愈发沉稳的面庞,拱手道:“陈皇病危,纪王一脉被狄亲王杀尽。”陈皇刚刚病倒没多久,就放出了命不久矣的消息,为的就是引出国中不安分之人,纪王率先跳了出来,就被清理了。不过……“据暗部探子回报,陈皇服毒五年,早已无力回天,至多只能再活三个月。”

    陈国太子今年不过十二岁,而除了太子,陈皇膝下还有数位皇子,其中比太子年岁大就有三个,其余皇子的年纪也跟太子相差仿佛。这种情形,对陈国其实是最不利的,以陈太子如今的年岁,根本无法压制朝臣,而其他皇子背后,或多或少有支持的势力。

    陈皇太过自负,本不将那些人放在眼里,他处事又太过暴虐,朝中臣子惧怕他的居多,完全忠心的却少,若他能再活十几二十年,肯定能将太子培养成合格的继承人,可他决计想不到,自己会在盛年殒命,他根本来不及为储君铺路,这种情形下,太子想要顺利继位,必须有一位高权重之人的辅佐,这个人,只会是他最信任的狄倾。

    等到陈皇一死,再将狄倾除掉,到那时候,太子无所依仗,陈国其他皇子,或者说站在那些皇子背后的亲王,为了夺位,一定会将陈国搅得翻天覆地。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齐国的机会就真正来了!

    皇帝陛下点头道:“是时候将军队都操练起来了。另外,新火器准备得如何了?”

    自从顾楚传回消息,说陈国那边也研制出火。药以后,齐国这边的兵器坊就一直在尝试改良火。药,这几年里陆续造出了不少火器火铳,效力自然是比原先高了,但皇帝陛下对此一直不是很满意,兵器坊的人只能继续研究,前几日已经造了一批新的火器,只等试验了。

    封元将便将此事说了。

    议事结束后,封元与另外几人陆续离开御书房。

    林大儒与封元一道步下台阶,其他人则落后两步跟在二人身后。

    林大儒低声道:“听说陈国那位狄亲王乃你师侄?”

    封元对此毫不避讳,他本来也觉得没什么可避讳的,便道:“不错,当年我师兄入了陈国,据说是收了狄倾做弟子。”

    林大儒眼睛微眯,“右相该不会徇私吧?”

    封元笑道:“左相言重了,我与狄倾虽有几分情分在,但家国大义在前,区区同门之谊,有何妨碍?”

    左右宰相一路走一路闲谈时,皇帝陛下离开了御书房,回到了永安宫。

    他来时,姚燕燕正在看顾楚的信,信上寥寥几语报了平安,之后写到的内容,便跟皇帝陛下在封元那里收到的消息没甚差别了,顾楚写到陈皇很喜欢她做的饭菜,这五年来几乎每一顿都是她做的,因为喜欢她的厨艺,陈皇对顾楚也很是青睐,甚至试图纳她为妃,但顾楚每一次见到他,都吓得直哆嗦,那位陈皇也就没了兴致,只把她当厨娘使唤。

    连续吃了五年的□□,陈皇的身体看起来没什么,其实底子已经被掏空了,因此不过一次风寒,便彻底打垮了陈皇。陈皇或许已经有了怀疑,却根本没有证据,也暂时找不到根源。

    姚燕燕见陛下来了,便有些担心道:“陛下,顾楚在信里说,似乎有人怀疑她了,必须赶紧派人将她接回国。”

    作者有话要说:  就算看到好吃的也不能吃太饱啊, 吃太饱肚子会圆鼓鼓的,散步好久都消不下来。e=?o`*唉。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老女人爱读书 266瓶;臣妾做不到 148瓶;易阳小太阳 31瓶;雀跃 25瓶;非羊、黎尧 20瓶;楠木。、咸鲜渔、你要被我拿去煲汤 10瓶;林七七 5瓶;三木子羲 4瓶;努力减肥中的圆妞、空空、糯糯想吃糖、清婉、海棠伊旧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65、第 165 章() 
——陈国; 皇宫。

    狄倾眉头紧锁地从陈皇的寝殿里出来; 陈皇的病情越发重了; 如今神志也不清醒了。

    狄倾心里烦躁,一边思虑着接下来的安排; 一边漫无目的地在宫中行走; 身为陈皇最信任的心腹; 除了后宫那些妃子的内殿,他没有哪个地方是不能去的。

    这样走走停停; 不知不觉就行到了御膳房附近的一座小院前。

    这座小院和宫中其他地方不同,院子里没有养花栽树,反而种了许多蔬菜,绿莹莹一片叫人瞧着就心生宁静。

    狄倾站在门口往里头瞧; 就见荆钗布裙的顾瑶乡扎起裙摆; 蹲在地上摆弄那些蔬菜,一张秀丽的脸庞上满是认真之色。

    顾瑶乡厨艺好,陈皇设宴请他时也时常唤顾瑶乡过来,在陈皇面前时; 这个女子总是一副战战兢兢怕得仿佛下一刻就要晕厥过去的模样,狄倾对她的印象也就停留在胆小怯懦上,却没想到还能见到这一面。

    看她蹲在那里; 周围安安静静; 一派与世无争的模样,狄倾心里不由起了几分怜惜,厨艺那么好; 若是就这么死了,也实在可惜。

    狄倾加重了脚步声,听到声音的顾瑶乡抬起头,见到是他,立刻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狄倾道:“你可要返乡?”

    顾瑶乡似乎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大着胆子抬起头看他。

    狄倾道:“你不想回去?”

    顾瑶乡点点头,目露期盼地看着他,“御膳房里什么食材都有,民女出了宫,就碰不到了。”

    狄倾心头本来一片沉重,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下,心道这小厨娘真是心思单纯,只是下一刻,他想起陈皇,眉宇间又染上了忧虑,说道:“就在方才,陛下说让我杀了你。”陈皇的原话时,他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让狄倾杀了顾瑶乡,让这厨娘到地下继续服侍他。

    听了这话,顾瑶乡面色惨白一片,身子都哆嗦了起来。

    狄倾心下叹息一声,道:“你服侍陛下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不会杀你,只是你不能再留在宫中了,今夜我就安排人送你出宫。”

    顾瑶乡眼里不由涌出泪水来,跪在地上砰砰砰给狄倾磕了几个头。

    她磕得实在真心实意,狄倾见她额头不一会儿就红肿成一片,摇摇头,转身走了。

    待脚步声彻底消失,顾楚才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看了眼,发现狄倾的身影已经远去,撑着身子站起来,这才发现自己双腿软成一团,连路都走不稳……

    夜间,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驶出宫门,赶车的是个干瘦的年轻人,车里头坐了两个人,周姨和顾楚。

    顾楚的伤已经处理过了,包了一条纱布,只是她的脸色依旧很苍白,唇色也白得几乎看不到血色。

    周姨知道她这次真的是被吓惨了,低声安抚了她几句,说道:“别担心,等出了京都,就会有人接应咱们。咱们很快就能回国了。”

    顾楚点点头。她在这陈国皇宫中如履薄冰地呆了五年,日日都期盼着回到家乡,今早她听见狄倾陈皇要杀了她,真的是被吓到了,她以为自己暴露了,却没想到狄倾居然会安排人送她出宫。

    周姨等人一番分析,觉得狄倾应当是没有发现顾楚的身份,否则就算他要引蛇出洞,也不会是那副模样,更有可能的是,陈皇真是要不行了,想要杀了顾楚陪葬,而顾楚不知什么原因得了狄倾青眼,才被他救下一命。

    想到狄倾和陈皇,周姨冷笑一声,压低声音在顾楚耳边道:“他还以为他是发了善心救人,也不知等他发现咱们是齐国人时,会是什么模样?”

    顾楚却没有应和她,她心里还在担忧,只要一日没有回到齐国,她就无法真正放下心去。

    马车不断往前奔,骨碌碌的车轮滚动声和马蹄奔跑的动静在夜里格外明显。

    这驾车的男子是狄倾的人,两人不敢大意,连说话都是贴着耳朵遮掩着。

    有了狄倾给的牌子,二人一路顺利出了京都,和那驾车男子分开后,就迅速换了行头,和齐国的探子接应上,换了别的路返回齐国。

    而狄倾那边,还在锲而不舍地广招名医,同时暗中调查给陈皇下毒之人。

    到得第三日,终于有一名民间来的老大夫发觉了不对劲,言道陛下是长年累月被人下了毒,才会虚弱至此。

    这还是第一次有大夫能看出来陈皇是被下毒,连太医都查不出来,狄倾立刻要他给陛下解毒,然而那名大夫道陈皇已经毒入肺腑,无力回天了。

    狄倾立刻带着那名大夫清查陛下的所有饮用之物,最终查到了一种野菜上,那野菜是顾瑶乡自己种的,她走时已经全部毁掉,但那么多人见过那菜,自然还能找到。

    查了一天一夜,牵连到了宫中不少人,证据一一摆在案前,狄倾这才发现自己被那名女子给骗了。想到曾经英明神武,如今却形销骨立躺在床上的陈皇,再想到顾瑶乡瑟瑟发抖跪在他面前的样子……狄倾勃然大怒,他万万没想到他和陛下,竟会被这样一个女子欺骗了六年之久!

    他悲痛地跪在陛下面前,说自己擅作主张,将人给放了。

    陈皇神情恍惚,缓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朕不怪你。”

    陈皇这些时日缠绵病榻,思虑了许多,早就已经开始怀疑顾瑶乡了。

    但他是故意对狄倾说要让顾瑶乡殉葬的,若顾瑶乡没问题,此举不过是再一次向他证明狄倾是个心存怜悯之人,正是这样的人,他才敢信,才敢将太子托付给他;若顾瑶乡真是细作,正好用来当狄倾的磨刀石。即便没有那名大夫,他派去调查顾瑶乡的人也迟早能给他带回消息。

    他喘了口气,在寝殿内有些昏暗的光里,对狄倾道:“你要记住这次的教训,万万不可……再心慈手软!”

    “是。”

    ……

    走出陈皇寝殿后,狄倾双目赤红,对手下道:“派几队人马出去,分开追,若是见到那女子,不用回禀,连同她身边所有人,格杀勿论!”

    然而人马刚刚派出去没多久,狄倾就收到传信,平德王以勤王之名,带着大批人马往京都赶来……

    ******

    齐国,永安宫。

    姚燕燕这几日一直没能收到顾楚的消息,心里便十分担心。

    又到了夏季,宫里摆了好几盆冰,却依然不能消去她心里的烦躁,也被不知道顾楚现在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