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御侯门-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如今越过了蒋诗静姐妹,钱氏怎能不气恨?

    这么一分析,蒋诗韵越发觉得姑母蒋氏行事有些蹊跷。

    看蒋德章那意思。这门亲事是结定了的,恐怕到时候她也难以左右。毕竟,王氏也是认可的。

    这个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敢冒那天下之大不韪。

    想想真要嫁给宋徽,和那软绵绵的小男生过一辈子,她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贺林前阵子提的耿三。倒是相貌堂堂。魁伟英俊。可王氏不乐意,她真怕到时候王氏又以死相逼,她就左右为难了。

    前世里尝尽了没有母亲的艰难。这一世,她发誓要善待王氏的。

    再说,她对耿三那人也实在是不来电,要是嫁了。估计也和嫁给宋徽感觉差不多。

    漏夜难眠,蒋诗韵躺在床上想得头疼。都想不出一个头绪来。

    她索性不再想,走一步看一步吧。

    只是当她闭上眼睛想强迫自己入睡时,眼前总是浮现出贺林那张高冷华贵的妖孽脸。

    要是能嫁给他,这辈子也算满足了。

    她被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吓了一大跳。难道自己这是想嫁人想疯了吗?怎么偏偏想到了他?

    漫说王氏不愿意,就算王氏答应了,凭着她的身家也是入不得人家的门的。

    何况。听闻贺林后院美女如云,小妾多得都数不过来。自己能敞开心胸接纳他的小妾吗?能放下身段和那些小妾争风吃醋吗?

    她可不想把这一辈子都消磨在和一群无聊的女人争夺一个男人身上。她此生还想好好地赚上一大笔银子,和王氏将来过逍遥快活的日子呢。

    再说,贺林虽然待她不错,可至今没有表露一点儿心思。他要是有心,何必还替耿三替西平侯府的赵哲提亲?

    蒋诗韵越想越心酸,为自己的将来不免有些踌躇。

    想到了贺林,又想到了西平侯府。也不知道长公主这几日想好了没有?

    反正这天下也就她一个现代穿越人士能做唇腭裂修复手术了,长公主不可能不顾及女儿的容貌的。

    若是长公主着人相请,她该如何摆谱?如何让她心甘情愿地请她入府?

    她还想靠着这一场手术打出名声来的,将来在京里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前途,也才能赚很多的银子。

    想了一阵子,她脑袋有些昏沉,慢慢地眼皮耷拉下来,撑不住就睡了。

    这一觉直到日上三竿,还是被外头的人声给吵醒的。

    蒋诗韵睁开眼就见高丽纸糊得窗户白亮亮的一片,知道自己这是起迟了,忙披了一件小袄就去穿鞋。

    这个时分,该王氏喝药了。自己没起来,小坠子也不知道把药熬好了没有?

    刚拉开门,小坠子就冲了过来,“姑娘,姑娘,新鲜事儿……”

    蒋诗韵被她说得一头雾水,不由笑骂,“死丫头,到底什么事儿,还神神叨叨的。”

    小坠子跑得一张圆圆的小脸红扑扑的,就像是秋日里霜打了的苹果,再配上那双黑葡萄般骨碌碌乱转的大眼,煞是喜人。

    “方才听到外头吵,奴婢跑出去打听了一下,听说西平侯府来人了。不知道为何却被大太太给拦在了外头,这会子侯府里的人正和大太太的人吵成一团呢。”

    她快人快语地说完,一脸孩子气地望着蒋诗韵,像是等她夸赞一样。

    蒋诗韵哭笑不得,伸手弹了她一个脑瓜崩,笑道,“干得好,去看看我娘起了没?”

    这都是她平日里吩咐的,让小坠子多打听点儿事儿,省得钱氏暗中捣鬼她们却没有准备。

    听了小坠子的一番话,蒋诗韵的唇角不由高高翘起。

    既然西平侯府来人,又被钱氏给挡在了外头,这是否意味着她发达的日子来了?

    呵呵,钱氏历来是个攀高踩低的家伙,这回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敢把侯府的人给拦在外头?

    她猜测着,这侯府来人定是一张嘴就说要见她的,钱氏经了上次媒人给耿三提亲却被她误会成给自家女儿提亲的丑事儿,估计这回学精了,以为侯府来人也是给她提亲的呢。

    不过她这算是歪打正着了,蒋诗韵正想摆摆谱儿,提高身价呢。

    钱氏的正院里,两个体面的婆子打扮得光鲜亮丽的,正坐在偏厅里喝茶,钱氏跟前的刘妈妈正坐在一边儿相陪。

    可两个婆子碗里的茶都续了三遍水了,也不见蒋府主事的人出来,她们的脸子就不好看了。

    都是长公主身边的人,为了能请得动蒋诗韵,长公主特意挑了她们两个能说会道办事利落的人过来的,谁知道这点儿小事儿都做不好,回去,长公主不定怎么罚她们呢。

    一想想方才在门口遇到的难堪,这两个婆子就一脸铁青。

    在蒋府门口下了车,她们就让小丫头递了帖子。门房上的人倒是没有难为,立马进去禀报了主子。

    一会儿就有人领着她们进了蒋府,只是一听说找的是二老爷家的姑娘,蒋府里的人就百般推脱。

    说什么二夫人身子不好,病在炕上,姑娘正照看着不能出来云云……

    又说二夫人乡下出来的,教出来的姑娘没有规矩,二老爷正让大太太教规矩呢。

    反正翻来倒去,就是不让她们见蒋诗韵。

    这两个婆子顿时火了,她们才不管这姑娘有没有规矩呢,只要她能把郡主的病治好就行。

    蒋府这般推三阻四,到底为的什么?(未完待续)

八十一章 败坏() 
后来还是钱氏身边的刘妈妈过来,死活拉着她们到了偏厅,奉上茶点,这才让她们的火气消散了些。

    只是这妈妈好生奇怪,拐弯抹角地打探她们来找蒋姑娘的目的。

    她们又不好说要给郡主治病,毕竟郡主的病是见不得人的,长公主背地里不知道告诫了她们多少次,这病绝不能传出去的。

    她们只得含糊其词,说是上次蒋姑娘给世子夫人瞧好了病,长公主甚喜,想请姑娘过去做客……

    谁知话还没落,那刘妈妈的面色就变得怪异起来。

    这两个婆子也很是纳闷,怎么一提起这姑娘来,蒋府的人脸子都很不好看?

    正琢磨着,刘妈妈小心地觑了外头一眼,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凑近了两个婆子,“家丑不可外扬,可为了贵府的声誉,老婆子不得不说了。”

    长公主身边的两个婆子也是人精,又是打小儿就跟着长公主在宫里长大的,早就见惯了世家贵族府内的秘辛。

    瞧着刘妈妈这副神秘样儿,两个婆子对视一眼,不动声色地问道,“蒋府的家丑不知道和二老爷家的姑娘有什么关联?”

    她们只关心能不能完成长公主交代的任务,把蒋诗韵请过去,可没兴趣听蒋府里什么丑事。

    刘妈妈本就听了钱氏的吩咐,趁这个机会把蒋诗韵的名声给败坏的,看长公主还敢请这样的女人进府。

    她那双细长的小眼睛眨巴了两下,润了润嗓子,神气活现地讲开了,“你们是不知道,我们太太都不让传出去的。”

    长公主的两个婆子不耐烦地互看了一眼。暗骂:既然不让传出去,为何还讲给我们听?矫情!

    刘妈妈见两个婆子直瞪着她,以为人家听住了,顿时来了兴致,酝酿了一下,添油加醋地把那日王氏和窦成的事儿说出来。

    “你们是不知道啊,二姑娘的娘王氏和老家里来的一个鳏夫好上了。前儿被二老爷和大太太捉奸在床。如今躲屋里不敢出门,寻死觅活的呢。”

    长公主的两个婆子听了大吃一惊,先前还以为妯娌不和的事儿呢。没想到竟是这种事情!

    二姑娘有这样的娘,将来自是嫁不了好人家了。长公主若是请了她过府,岂不是连带着西平侯府的名声都污了?

    她们还是先回去禀报长公主吧,万一把这丫头真带回去了。要是长公主怪罪下来,她们可没有多余的脑袋砍的。

    刘妈妈见两个婆子面色大变。知道自己的话奏效了,心中暗喜,又好死不活地添了一句,“二姑娘跟着二太太久了。也是不大懂得规矩,前儿夜里还带了外男进了她们住的院子。”

    她故意不说是贺林,听得那两个婆子头皮一跳。这还了得。听这话,二姑娘和她娘一个德行了。

    这样的人怎能给郡主治病?没的连累了郡主的名声!

    两个婆子一想到要是带回去一个淫贱小蹄子回府。岂不是找死?

    像长公主那样出自宫里的,自是注重规矩家风,这等不清不白的女儿,还是别搭理了。

    两个婆子面色平静地放下了茶盏,其中一个得体地朝刘妈妈说道,“既然二姑娘不得出门,我们就不打扰了。烦请老姐姐替我们给太太问个好!”

    并没有再提蒋诗韵。

    刘妈妈知道钱氏这招有效了,忙绽开一脸的褶子,笑得跟朵花儿似的,“两位妹妹慢走,我们太太被这事儿弄得六神无主,已是病倒了,今儿不能出来招待贵客,还望恕罪则个!我定会给你们带话给太太的。”

    按说,长公主身边的婆子来了,钱氏该亲自出来接待的。但是钱氏怎能亲口说自己弟媳的丑事儿?那样,岂不是掉了身价?

    让刘婆子出面再合适不过,刘婆子句句又说得滴水不漏,长公主的婆子自然也挑不出刺儿来。

    何况她们现在最要紧的是要赶紧回府告诉长公主这件事儿,哪里还在乎那些虚礼?

    两个婆子告辞了出去,刘妈妈就赶紧到钱氏跟前学说。钱氏听了面上露出得意的笑来,细长的指尖敲着紫檀木的扶手,“我倒要看看那小蹄子还能翻出什么花儿来?不过一个乡下丫头,还想在我家里掀起风浪,盖过我自己的两个女儿?”

    刘妈妈赶紧奉承着,“还是太太英明,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摆布了那母女一道儿,这下子,她们可是翻不了身了。安国侯府定是不会和那样的人做亲的。”

    主仆两个对视一眼,各自心中有数地笑了起来。

    却说长公主的那两个贴身婆子急匆匆地回到了西平侯府,连衣裳都没来得及换,就赶着去见长公主。

    长公主正在自己屋里坐着喝茶,和贴身的妈妈说些女儿的病情。一提起这件伤心事儿,她又是眼泪汪汪的。

    自打那日女儿自己出了屋门,到了嫂子屋里,长公主心里不知道有多欢喜。

    可是那日之后,她就又把自己封闭在屋里,连一日三餐都带着面纱在屋里用,连她这个亲娘的面儿都不见。

    她知道,女儿心里定是怨恨她的。凭什么两个哥哥都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偏生到了她身上,就变成了一个怪物,不得见人?

    在长公主的印象里,前朝有个皇姑也是有这个毛病的。只是当时皇上狠心,在她刚生出来没几个时辰,就命人把她给溺死了。

    轮到她自个儿,她实在是狠不下心来。西平侯又对她言听计从,也不忍心把亲生女儿溺死,就让女儿活了下来。

    一转眼,女儿也有十五,过了及笄的年纪,该说亲了。

    可是女儿这个样子,有哪个男人敢娶?

    只是上次蒋诗韵过府来给世子夫人治病,说起女儿的病情。可后来又说没有把握,她当时就怒了,对人家一脸冷淡。

    可是蒋诗韵走了之后,她又后悔了。不过她身份高贵,历来都没对人低过头,怎么也拉不下脸来去请蒋诗韵。

    一连几日,她在焦虑这件事情。

    看着女儿越来越自闭,她下定了决心。只要能治好女儿,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要试试,哪怕让她跪着请人回来,她也办得到!

    她今儿先遣了两个婆子试探试探蒋诗韵的态度,看看那丫头肯不肯过来。

    只是婆子去了一个多时辰还未回,她不由焦躁不安起来。

    她心急火燎地坐在屋子里,等着婆子过来回话。

    一见两个婆子风风火火地进了屋,身后并没有跟着蒋诗韵,她的脸顿时就拉下来。(未完待续)

八十二章 自杀() 
两个婆子上前行过礼,长公主脸色阴沉,劈头就问,“怎么?那丫头还要摆谱儿,我侯府的人都请不动?”

    婆子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上前小心翼翼地陪笑答道,“公主殿下息怒。那丫头,老奴并没有见着。”

    “没见着?”长公主一听顿时惊讶地瞪圆了那双丹凤眼,把手里的茶盏往乌木梅花高脚茶几上一墩,怒喝,“你们两个是不是安逸过头了,连这点儿差使都办不下来?”

    两个婆子是跟着长公主陪嫁过来的宫女,平日里颇有几分脸面,长公主一向待她们也好,从未发过这么大的火,说过这么难听的话!

    她们知道,长公主也是急了,眼看着郡主都十五了,再治不好,这辈子只能孤老终身了。

    何况,岁数大了还不嫁人,外人定会猜测郡主有什么隐疾。到时候,纸包不住火,郡主的病迟早会被透露出来。

    生下这么一个面向诡异的女儿,不仅长公主没脸,若是让皇上和太后知晓,为了皇家的体面,郡主不知道还有没有命?

    毕竟,皇家的人,是不能有这样见不得人的隐疾的。

    长公主这么些年,瞒着皇上和太后,不知道求了多少药,寻了多少医,对外只称郡主患了怪病,可从未说过是面相上的毛病。

    两个婆子知道长公主不是有心要惩治她们,实在是心系郡主,火气旺盛。

    另一个婆子乍着胆子上前一步,小声回道,“公主,老奴一去蒋府就被蒋府的下人给绊住了。后来那下人才告知我们,原来蒋二姑娘的娘出了事儿了。”

    “是死了还是没了?有郡主的病情严重吗?”长公主一肚子的邪火,一听这话火气就蹭蹭地从脚底板往上冒,呛得两个婆子哑口无言。

    她们只得实话实说,“蒋姑娘的娘倒是没死,不过比死还难看。”

    两个婆子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件事儿,就有些吞吞吐吐的。惹得长公主冷冷地扫视了她们一眼。吓得她们浑身一个激灵。一股脑儿把听来的全都倒了出来。

    “听蒋府大太太跟前的妈妈说,那蒋姑娘的娘和一个乡下鳏夫有染,被大太太和二老爷捉奸在床……”

    长公主先前还以为这两个婆子办事不力。没想到竟然是这等丑闻。

    她有些难以置信,“听说蒋姑娘的娘是个乡下妇人,她怎么敢和人在蒋府里胡闹?还大白日的被人给摁在了床上?”

    京中大户人家,这样的丑事儿也不少。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睁一眼闭一眼罢了。

    没想到一贯淳朴的乡下妇人。竟然也敢这么做?

    这是有多饥渴?

    长公主面上青红不定,诡异地变了几变,实在是难以相信蒋诗韵的娘会做出这等丑事儿。

    只是两个婆子是信实了的,先前那个就接道。“这等事情还真不好说,乡下来的定是没有规矩,只知道一时痛快。哪里顾忌自己的名声?”

    另一婆子也赶紧卖力讨好,“听蒋府大太太跟前的妈妈还说。那蒋姑娘也受了她娘的熏染,大半夜的还把不三不四的男人往院子里带呢。”

    “是啊,公主,这样的人,咱们府上怎么敢请进来?治病倒还在其次,万一拖累了您和郡主的名声,可就麻烦了。”

    时人注重名声,尤其是女子,那更是不能有一丝行差踏错的余地。

    长公主身为皇室中人,郡主又是闺阁女子,名声二字可是顶顶重要的。

    长公主听了这话,也有些犹豫了,这两个婆子说得在理,想她堂堂皇室的长公主,万一蒋诗韵和她娘真的是那样的人,她岂能和她有什么瓜葛?

    “你们,觉得这事儿真的吗?”长公主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希望这不是真的。

    “怎么不真?”一个婆子回道,“老奴刚进府的时候,只要那些下人一听到来找二老爷家的姑娘的,一个个的都跟看怪物一样看着我们,像是不知道蒋府里还多了一个姑娘一般!”

    这才是给她们最坏的印象了。

    单单刘妈妈一个人的话,她们也未必信。可蒋府上上下下一提起蒋诗韵来,个个面色怪异,这里头分明有猫腻的。

    要么,那些人都是羡慕嫉妒恨,见蒋诗韵行医治病,心里不服气,故意想出个恶作剧,来败坏她的名声的?

    长公主见多识广,自小儿又是在宫里长大的,一听这事儿就怀疑上了。

    按说越是乡下来的妇人,胆子越小才是。她要是真的和那鳏夫有染,何必千里迢迢赶到京里来?还得带着那鳏夫?

    她越推敲越觉得这事情有蹊跷,不过听那婆子提到蒋诗韵带了外男进了内院,她就有些迟疑了。

    这样的女子的确不适合进西平侯府,若是传了出去,她们母女的名声还要不要了?身为皇室中人,她不敢冒这个险!

    这事儿也就先撂下了,长公主另着人四处寻找能医圣手。

    只是她没有料到,女儿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竟然在自己屋里上吊了。

    一家人提心吊胆,差点儿没有吓死。

    好在最终有惊无险。

    长公主抱着躺在床上虽然活过来却一点儿生机都没有的女儿,嚎啕大哭,“你这傻孩子,你不知道没了你,娘也活不下去了么?”

    一边儿才好起来的世子夫人也跟着淌眼抹泪,“妹妹,你怎能做这样的傻事?万一你要是有个好歹,让我们这些人怎么能安心?”

    呆呆地瞪大着双眼望着头顶上的绣花藕色帐子的赵雪茹,像是一个被抽离了魂魄的人偶,若不是半天她眼珠子还转一下,看上去就像是个死人。

    “娘,我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良久,在长公主伤心欲绝的哭声中,赵雪茹终于张嘴了。

    可是这句话又差点儿让长公主崩溃,女儿已经死过一回,还是不想活,可怎生是好?

    “孩子,娘正让人四处寻医觅药呢,你这病,定能治好的。”长公主只得安慰着女儿,明知道希望不大,却不得不这么说。

    “娘不用骗我了,这么多年若是真有人能治好我的病早就治好了。”赵雪茹抽泣着,唇角漏风,吃力地说道。

    “女儿这个样子,连累了父母不说,这辈子恐怕也只能老死在府中了。”她戚戚哀哀,悲痛欲绝。

    世子夫人却听得眉心一跳,莫非,小姑喜欢上了什么人?不然,以前怎不见她寻死觅活?(未完待续)

八十三章 心思() 
世子夫人才成婚没多久,小姑娘的心思她多少知道些,不似长公主,只知道哭,摸不透女儿的心思。

    见长公主哭了半日,小姑也没什么动静,依然直着一双眸子瞪着头顶的帐子,世子夫人就伸手戳了戳长公主的背。

    “娘,媳妇有些话想和您说。”世子夫人也是出身名门,在长公主跟前就没那么多拘束。

    长公主哭得头昏脑涨,一腔心酸难以消解。虽然不满长媳在这关头有事儿,不过心知长媳历来是个稳重人儿,许是真的有要紧的话呢。

    抹了一把泪,又劝慰了女儿几句,吩咐丫头婆子好生守着,这才扶着跟前一个大丫头的手,同着世子夫人来到了外间。

    落了座,长公主挥退丫头,一脸疲惫对世子夫人道,“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世子夫人上前一步,贴在她耳根小声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末了,又道,“妹妹有这样的心思,倒也正常。毕竟妹妹已经及笄了,若是平常,这个年纪都该嫁人了。”

    长公主虽不满媳妇这么说自己的女儿,可想想自己当初年少时也有这样的心思。

    哪个少女不怀春?

    自己女儿虽然孤僻些,可身为亲娘,她还是懂得的。

    都说“知女莫若母”,长公主只是没往这上头想罢了。

    她搓了搓脸,只觉得紧绷绷的,声音里也满是阴沉,“依你说,你妹妹心里是有人了?你妹妹平日里又从未出过门,能知道哪家公子哥儿呢?”

    世子夫人见婆婆面色虽然阴着。可声音还算平静,知道婆婆这是听进去了,不由大了胆子,说出自己的猜测来。

    “妹妹平日里都是不出门的,自是不认识什么贵介公子哥儿。不过……”

    她瞧一眼婆婆的脸色,迟疑着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哎呀,有什么话你就说吧。都是自家人。都这时候了还藏着掖着做什么?”长公主发急,催促道。

    “是,媳妇明白了。”世子夫人小心翼翼地觑了一眼门外。方才小声道,“既然外头的不认识,必定是来我们府上的了。上次蒋姑娘给媳妇看病那日,妹妹亲自跑来。当时我跟娘都惊讶地不得了,娘可还记得?”

    一提起那日的事情。长公主那双丹凤眼就睁圆了,那日,女儿平白无故地跑到长媳屋里,当真把她和长媳、次子都惊呆了。

    若是别家的女儿。进了嫂子屋里,说是关心嫂子的病,那倒说得过去。只是她这女儿十分地与众不同。连当日她大哥和大嫂大婚,她都躲屋里不出来。怎么偏生在那时候过来了?

    见长公主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世子夫人知道自己这话说到她心坎儿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