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归梁-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清楚是谁,便无从收买。

    “所以说他很厉害。”魏青崖笑道,“神不知鬼不觉,消失无踪且不引起朝廷怀疑。”

    林钰揉了揉额头道:“你也很厉害,朝廷内探都打听不到的事,你却做到了。”

    魏青崖诚恳道:“还是你厉害,是你提醒我去查的。”

    苏方回端着胳膊看了魏青崖一眼,“不如魏少爷以后改行做消息买卖?”

    魏青崖哈哈笑了,如五月艳阳。

    林钰脸上的不安少了一分。多思无益,还是管好眼下的事情。

    “魏氏在叶城的新生意,怎么样了?”林钰看向魏青崖。

    魏青崖神情仍含着笑意,缓缓道:“日进斗金。”

    苏方回皱了皱眉。

    所以,刚夸过彼此厉害,现在该相互吹捧谁赚的钱多了吗?

    眉目微敛,再抬头时,见庭院风雨中一个人影一晃,浑身是水的崔泽跳了进来。

    “可淋死小爷了!怎么天天下雨!”

    芳桐早不在屋子里,这里便没有丫头,也没人递个毛巾给他。

    崔泽皱着眉头扫视一圈,“寒碜人!怎地我次次来林府,都没个照应。你去国公府的时候,我可是亲自引路的。”

    “那你去吃饭,也没有带上我啊。”林钰回了他一句。

    “你又不是找我,吃饭会耽误你嘛。”崔泽抖着身上的雨滴,在青石地砖上留下一滩水渍。

    苏方回看着那一滩水皱了皱眉,“世子爷,国公府没有马车吗?”

    “小娘子才坐马车呢!”崔泽嗤笑道:“小爷我堂堂七尺男儿身负保家卫国之责,龟缩在马车里算什么英雄好汉。”

    “所以,”林钰不屑道:“古往今来的英雄好汉们,都是落汤鸡吗?”

    “落什么汤!”崔泽咚咚拍着桌子,“你忙活什么呢?也不做正事。”

    林钰站起来,笑道:“谈生意呢,介绍一下,”伸臂做了个引见的姿势,“这位你见过,是魏氏钱庄的东家,魏少爷。”

    “哦,”崔泽似这会儿才注意到魏青崖,闻言随意抬手一摆,“不用行大礼了,本世子爷向来不摆什么架子。”

    魏青崖怡然一笑道:“多谢。”

    “不知道世子爷冒雨前来,所为何事。”林钰抬头道。

    崔泽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来,“你承诺了好久的,不用我去敦煌啊。今日跟太后殿下请求准一人护卫,不就是我嘛。”

    “是的啊,”林钰道。

    “所以快跟我们尚书大人说啊,还有卫府统领!现在两边都找着本小爷做事,他们还到底有没有良心,想要把我掰开了用!”崔泽神情激愤道。

    “礼部请你去敦煌护卫,那么卫府请你做什么呢?”林钰问。

    崔泽皱着眉头自己倒了杯热茶,嫌弃地看了一眼用来冲泡的干枣,余怒未平。

    “也是护卫!礼部让护卫货物,卫府让护卫人物。礼部那边刘克岚是根硬笔头,卫府那边都是真刀真枪,更不好惹。”

    连崔泽都说不好惹,那肯定就是真的不好惹。

    林钰笑起来,“我这就亲笔写一封信给你们尚书大人夏奕,请他准许你护卫林氏绸缎庄,这样可好?”

    崔泽这才神色稍缓,“记得写上时间啊,这什么吉服绣好了我就不干了。可不能妄图把我拴在林氏一辈子。”

    “当然当然。”林钰应着,便走去一旁寻来笔墨。

    “喂,小师傅——”

    崔泽往苏方回那边勾了勾头,“我这里有个买卖,你做不做?”

    苏方回一笑,“说来听听。”

    崔泽狂饮了一杯茶,放下杯子才道:“昨日里我见到工部尚书左浣思,他向我询问是否认得民间能工巧匠之人。我看他愁眉不展,似乎真是遇到了难处,便好心想帮上一帮。其实那就是个老狐狸,他还不是知道咱们两个生死之交,你会买我个面子。”

    “哦。”苏方回冷然回应。

    “介绍你认识一下他怎么样?”崔泽试探着问。

第116章 谜团尽解() 
介绍一个把做师傅认识官居正三品的工部尚书。

    听起来像是个笑话。

    林钰提笔打断他道:“没有好处你会帮他?”

    崔泽脸一红,拍了拍桌子道:“五十两银子,一人一半!怎么样?”

    林钰一怔,“什么时候苏师傅的身价这么高了?才见一面就开价五十两?”

    崔泽露出一种你怎么才知道的神情,斜了她一眼道:“多少织锦染色庄子挖他,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啊?不过是听说他跟你签了卖身契,那些人才作罢了。现在工部这里可不是织锦,你总会放人吧?”

    林钰白了他一眼。

    说得好像自己是青楼老鸨似的。

    “那你说说,工部找他做什么?”

    崔泽嘿嘿笑了,似乎那些银子已经唾手可得。

    “工部自去年领命黄河疏通防灾之事,遇到了不少麻烦。后来扒拉出前朝的缓通锥,说是安置在大船上,在容易决口的地方划拉几遍,便可以降低些河床。不过那东西如今坏掉了,因为是前朝的,无人可修。所以——”崔泽摊了摊手。

    本朝工部下设四个分部,分别是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其中水部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疏通河道使百姓免于灾难,的确是他们的职责。

    苏方回没有应声,轻轻摩挲着手上的茶杯。

    魏青崖略一思索道:“我记得治河策有言,‘防止水患,上策是人工改道,中策是宽缓分流,下策是加高增厚堤防。’这尚书大人也是有趣,倒想出了降低河床的办法。”

    崔泽摆了摆手道:“不是他想的,是前朝大司空官员想的,他只是拿来用罢了。”

    魏青崖又道:“这种事情,工部会提供酬劳的吧。”

    “当然,”崔泽笑眯眯的看向苏方回,“怎么样,走吧?”

    苏方回一笑,“我在等我们东家点头呢。”

    崔泽站起来眼一翻,瞧着林钰差不多写好了文书,一巴掌拍在她面前的几案上,问道:“听见了没?快点头同意。”

    “好呀,”林钰一笑,“酬劳里要有我一份。”

    “就知道你是个不吃亏的!”崔泽恨恨道,看苏方回仍然在犹豫,忍不住靠近他道:“跟你透漏个消息,如果你答应了,这次你去汴州,便有幸接触当朝权贵。以后记上一件大功,朝廷便不会想什么出身问题,破例提拔你,也是有可能的。”

    苏方回罪臣之后,三代之内不能供职于朝廷,现在已经不是秘密。

    “要去汴州啊?”林钰慢悠悠地问。

    “当然!长安附近的河堤又不需要清淤。汴州那边,雨水多的时候总少不了被淹一次。”崔泽侃侃而谈,倒不像个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了。

    雨水多吗?

    林钰抬眼看向门外。

    刚才只是细密的雨滴,此时倒像是瓢泼大雨了。

    前世的这个时候,雨水也这么多吗?

    她记得那时候她因为狱中伤情一直躺在床上,魏青崖在做什么呢?

    她抬眼看向不远处坐着的人,那个人清新俊逸、面如冠玉,脸上没有过恼怒的神情,总是温和地笑着。

    不过前世的时候,他的笑里总是含着些郁郁。

    那个时候,他好像托人做了一把青底粉花的油纸伞,说等她能站起来了,便带她出去走走。

    有一次他回来了,脸上有些担忧,他说——

    林钰呼的站了起来。

    “崔泽!”她叫到。

    “反了你了!”崔泽跳了起来。

    能直呼世子名姓的,整个大弘恐怕找不出十个人。

    林钰盯着他,“你说,要去汴州疏通河道?”

    “是啊。”兴许是看到她脸上不同于往常的神情,他回答得很快。

    “你说,这次去汴州的,还有当朝权贵?”

    “没错啊,卫所不放心禁军,还请我带着兄弟们前去护卫呢。”

    “哪个权贵?”林钰问道。

    “我不能说。”崔泽果断拒绝道。

    外面的暴雨倾泻而下,遮蔽日色,没有闪电,却似乎有一道寒光劈在林钰心头。

    “是东宫太子,”她说道。

    随即重重坐了下来,犹如身上万斤重担,一时难以承受。

    “是东宫太子,”她喃喃道,“对不对。”

    大弘显庆八年,自初夏始便阴雨不停。朝廷却不觉凶险,仍按以往惯例,由工部着人疏通河道,未加固堤防。至五月底,雨未停,有传言说汴州必发洪水。工部尚书左大人亲至黄河沿岸督查疏通河道之事,然汴州民众拖家带口往南逃去,更是有人直接落草为寇一时匪乱频频。皇帝陛下着东宫太师、太保陪伴太子殿下调五万兵马亲至汴州安抚民众。太子以十二岁之龄,不着铠甲,在城门挽留数万民众,允诺亲自驻城护河。民众感激涕零,终于平息乱象。

    然而六月初,黄河决堤了。

    那一年魏青崖被人推着轮椅走进屋子,看到她时,神情忧虑。

    他说,黄河决堤,汴州城已成汪洋,太子失踪,工部尚书一条白绫自尽以谢罪。

    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重生以后她忘记了呢?

    因为她不认识太子,不认识工部尚书,她切切实实的痛苦是,叶城后来被屠尽全城。

    而且她模糊记得,后来太子找到了。虽然听说身上受了伤,但是保住了性命。至于汴州那些百姓,她不认得,所以只是伤怀过,却不刻骨。

    林钰扬手在自己额头拍了一下。

    我真是,太自私了!

    再拍第二下时,苏方回已经过来抓住她的手臂。

    “怎么了?”魏青崖也站了起来,却因为距离尚远,只是关切地看着她。

    “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说‘若天气诚如你所言,则事情便办成了一半’了”林钰恍然道,那话就在她嘴边,可冥冥中似乎有一种力量阻挡着她说出口。

    她知道那力量是什么。

    那是洞察了阴谋后的恐惧。

    “说什么呢?”崔泽也凑了过来,“你怎么知道是东宫太子的?我可没有告诉过你!什么天气,什么事情?小东家你疯魔了吧?”

    林钰脸色发白,看向魏青崖,“他们要杀太子,要拿整个汴州做陪葬,只为杀了太子。”

第117章 37。上架感言——那些陪伴过我们的() 
这一篇是上架感言。

    开坑两个多月,写了二十几万字,终于到了上架收费的时候了。

    其实不是所有作者都急着要入v收费的。因为收费意味着掉一部分粉,一些是觉得这个故事不值得付费,一些是经济状况实在太差的,忍不住去看了盗版。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作者会无视13万字的上架节点,希望多写点,多跟读者陪伴些天,拉近了彼此的感情,再说付费的事。

    现在苍梧每隔一段时间,习惯了看后台的推荐票或者评论或者打赏,看到了便会开心一会儿。这是写书以来,最有成就的事情。

    可是精神食粮显然喂不饱我啊,毕竟我可以坦白来说,当初写书,一方面是因为是一直的梦想,一方面就是因为家庭经济问题,想要有多些收入。

    苍梧的文字总是不温不火,没有太刺激紧张的桥段,想要用作品里人物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来流露感情,打动大家。所以其实我自己,是不太自信的。自从木棉编辑说可以入v以后,我便一直忐忑等待着3月9日这一天。从这一天上午十点开始,我发布的章节就是需要付费阅读了。一般一章节就是十几个币,一毛多钱。

    一方面我需要入v,一方面又怕吓得大家跑掉,真是担忧啊。

    虽然这个故事是架空在一个名叫‘大弘’的朝代,但是细心的人都看得出来,就是唐朝的样子。

    苍梧为了写好唐朝,买了七八本史料来研究。至今没有被说什么bug,我也比较欣慰。

    可是接下来,真的还有很好的故事想要讲给你们听。想让你们知道,一个女孩子在困境中,如何步步筹谋,护住一切。想让你们看到最深沉的陪伴,最绝对的爱。

    其实这是一个,披着经商外衣有着悬疑剧情的情感故事呢。

    感谢木棉编辑,她是我签约后遇到的第一个编辑,手下很多作者,然而仍然不厌其烦带新人,我很感动。

    感谢给我打赏和推荐票支持的小伙伴们,你们的爱我看到了,我的付出其实已经有所收获。

    所以,就如同我们小时候不舍得丢弃的一个铅笔盒,如同炙热阳光下操场上的一棵绿荫郁郁的树,如同他(她)第一次冲我们笑时我们身上的那件衣服,请让这本书陪伴你,度过你漫长人生中,不平凡的2018年。

    此致。

第118章 做一次修罗 (上架求首订)() 
第一次刺杀崔泽,是为了得到禁军统领的位置。

    第二次刺杀崔泽,是为了阻挡辅国公的人马随驾去往汴州。

    算好天气,或许工部的器械便是他们弄坏,都为了汴州那薄弱的河堤,有决口的那一天。

    又使了什么手段,让皇帝委任年仅十二岁的太子去汴州安抚百姓。此时雨水才落,河堤不至于缺口,恐怕他们又会滋事拖慢速度。拖到太子去的时候,那河堤更容易扒开。

    为了江山,要妄杀多少百姓。

    林钰脸色发白,牙齿咬得咯咯直响。

    她听到崔泽蹬蹬蹬跑到门口,冲着外面喊道:“快来人,你们的小东家被邪祟魇住了,去请个神婆回来!”

    而她面前的苏方回和魏青崖,只是默默地看着她。

    或许有些微惊讶在脸上,但是却没有不信任,没有质疑。

    看到这样的目光,她忽的便松了一口气。

    不要慌,太子还没有南下,黄河还没有决口,一切还有时间。

    外面听到呼喊跑来的丫头和小厮已经被苏方回挥了挥手赶走,室内顿时一片凝滞。崔泽仍吊儿郎当的,脚下踩了把椅子,揉了揉自己湿哒哒的头发。

    “你确定你的小东家脑袋没事?”他拍了拍苏方回道。

    “也许有事,但是比崔世子的,应该好用多了。”苏方回冷然道,等待林钰冷静下来。

    “你们都坐下吧,”她终于说道,“都围着我,我快要喘不上气了。”

    “那你不要再打自己了,”魏青崖道,“额头都红了。”

    崔泽也跟着坐了下去,三个人都看向神情变幻的林钰。

    出口说出自己的推测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解释自己的推测。

    总不能说自己重生过吧,更不能拉住魏青崖说,你信我,我曾经是你的妻子。

    恐怕他会立时一头黑线遁走。

    林钰神色稍安,看向崔泽道:“这件事也是巧了,我的故乡虽然不在汴州,但也是河南府境内。汴州那里的黄河河床大家都知道,已经很高,提防也不够严密,随时有决口的可能。近日连下大雨,我有个懂得占卜的朋友告诉我,这雨一时不会停的。所以这一次不管谁去汴州,都凶多吉少。”

    崔泽眯着眼看定林钰,撇嘴道:“那你怎么就知道太子要去汴州?”

    “我今日在大明宫,听人说的啊。”

    崔泽揉了揉脑袋,“不对,你还说他们要杀太子,要为了杀太子,让整个汴州陪葬。小爷我记性好着呢,你不要随便解释几句糊弄过去。”

    林钰看着他眨了眨眼,“你不会是单纯到以为这天下太平,便没有人动夺嫡的心思吧?”

    “哦——”崔泽似恍然大悟道:“你是因为今日大殿上司马伦难为你,又知道若太子离京,定然是他来护卫,所以在这里乱怀疑人家呢。司马伦那人我还不知道,有勇无谋的,怎么敢动这个念头。我明白了,”他突的一拍脑门,“你是不想让小苏师傅去工部帮忙,便吓唬他吧。”说完不屑地笑了,似乎觉得自己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很是厉害。

    苏方回揣着胳膊没有吭声。

    魏青崖却道:“先不说太子是否会有危险,只看如今后宫,皇帝陛下只生下两个皇子。若太子遭遇不测,当然便只有怡贵妃的儿子、司马伦夫人的小侄子继任大统,这一点是不错的。”

    苏方回冷然道:“可是禁军统领亲自护卫,太子若出了事情,他自己择得开吗?”

    魏青崖给林钰添上一杯热茶,神情肃然道:“让一个人消失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苏方回略一思索道:“让一个人消失,可以刺杀,可以投毒,可以诬陷至下狱。不过,那都只是下下策。因为只要是人做的,都会露出马脚。他日追查出来,该清算的清算,该处死的处死,不会有一个人好过。”

    “所以,”魏青崖道,“若那人是死于天灾呢。死于谁都无法阻止的,黄河决堤。他当然死了,数万百姓都跟着死了呢。我们救不了他,也救不了百姓们。天子驾崩尚无百姓殉葬,死的是个还未辅佐陛下理事的太子,却有那么多百姓陪着他呢。有什么好追查的。大哭、厚葬、拜祭,便是了。”

    “所以,”苏方回看向崔泽,“不是我们东家乱猜,若真的是太子亲临,倒是给了夺嫡的人,一次大好的机会。”

    崔泽站了起来,原本自若的脸上一阵青白。

    “连你都这么说,”他慌乱道,“那就真的有可能了?不行!不行!”崔泽退后一步,“我要立刻去告诉我爹,要觐见皇帝陛下,不准太子那小子去汴州。还有,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一并杀了。”

    说完一捋袖子就准备窜出去,被苏方回伸手拉住,险些磕碰在门栏上。

    “你也准备被人请神婆医治了吗?”苏方回嗤笑道,把他按在椅子里。

    “无凭无据的,”魏青崖道,“崔世子此去,恐怕不仅无人相信,还会打草惊蛇吧。毕竟下雨的时候还少,现在想要扒开河堤,可不容易得很。”

    崔泽焦躁地把袖子甩下来,气哼哼地道:“难道我们任他们这样吗?太子出事了怎么办?那小子虽然不好玩,人还是不错的。”

    林钰看着他神情忧虑。

    如果跟前世一样,那么太子虽然会出事,却不会死。

    可是那汴州的百姓,却会成为水下亡魂。

    “当然不能任他们这样,”林钰咬了咬牙,“如今他们已经在明处,那么这一次,咱们来做暗处的修罗,谁要让百姓死,我们就让他死。”

    室内一下子静得可怕。

    崔泽张了张嘴,似乎没有想到这话能从林钰嘴里说出来。

    苏方回嘴角一缕冷笑,显然也是跟林钰同样的想法。

    只有魏青崖仍然微微笑着,似乎泰山将崩,也会安之若素。

    “走吧,”苏方回整了整衣衫站起来,“若这雨会一直下下去,咱们便不用等雨停,此刻便去工部吧。”

    “不,不再想想?”崔泽忽的打断他道。

    此次一步踏出,便会奔赴汴州。在这件阴谋里,就不可能做壁上观。

    到时候是否立功不论,死活都变得难测。

    “有什么好想的,”苏方回看了林钰一眼道,“我们东家要做什么,有做不成的吗?”

第119章 不畏前路() 
崔泽瞪了苏方回一眼。

    知道她是你的小东家,不知道你的马屁拍得如此顺畅自然。

    林钰当然很受用,一边点头一边笑。

    崔泽抿了抿嘴,轻哼一声,当前一步便跨出门去。

    苏方回在他身后道:“我是要坐马车的。”

    崔泽又哼了一声,“你自己去坐!小爷我照旧骑马。”

    油纸伞打开,两人很快消失在风雨中。

    “行不行啊,”魏青崖看着崔泽的背影叹息道:“如果下一个月雨,他岂不是要发霉了。”

    林钰一笑,看向魏青崖道:“你说,消失了的肃王,会不会也要去汴州。”

    魏青崖微微蹙眉道,“这是一种可能,我可以差人去查一查。”

    “如果肃王想得到这个天下,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林钰又问道。

    魏青崖温和笑了,“怎么可能,除非皇帝膝下无子。可是就算皇帝这一脉再无所出,还有梁王呢。梁王可是好几个儿子。”

    “不对,”林钰道,“梁王有没有儿子,跟由谁承继大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是肃王有能力得到,还是梁王。”

    “当然是肃王,”魏青崖毫不迟疑道,“梁王最多是跟地方官府私交不错,听说也暗地里做些生意。而肃王,可是执掌二十万兵马的。”

    林钰看向他点了点头,眼中一片清明。

    魏青崖一惊,“你不会是觉得肃王要反吧?”

    “我没有觉得,”林钰肃然道,“可是他的确离开了西北啊。”

    魏青崖略一思索,点了点头道:“不过现在担心肃王没有必要,我想问问你接下来要怎么做。既然不想让百姓遭殃,总要出个对策。”

    林钰笑了笑,站起来看了看外面的雨幕道:“不知道汴州,此时有没有下雨。”

    京城相比汴州,在黄河的上游。

    也许汴州此时正艳阳高照,却不知道沿着黄河往上,正下着昼夜不息的雨。

    “听说汴州一带的牡丹,很是好看。”林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