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归梁-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步流星,似乎怕被人拦截。

    *^^*嘻嘻,这一章欢乐吗?各位殿下给个票吧!

    请来起点中文网正版阅读本作哦。

第187章 司马伦的结局() 
马车晃晃悠悠,出了城门,向远处绵延山脉上的皇陵而去。

    车内的人眉头微蹙,掀开车帘往京城方向看了一眼。

    马车外的随从忙策马靠近,关切道:“苏大人可是热了?”

    苏方回点了点头,“烈日当头,车内如此闷热,你们在马上也不好过吧。”

    那随从感激地笑了笑,“苏大人体恤我等,不过小人跑惯了,不觉得热。”

    苏方回点了点头,“那就好,待进得山里,便会凉快些。”

    “真凉快啊。”三人拥挤在小小的马车里,崔泽靠着腰枕,眯了眯眼。

    魏青崖已经倒了两杯茶,递给林钰一杯,又递给崔泽一杯。

    “你自己不喝吗?”崔泽抬手抠了一块冰,放在茶水里一并喝了,才开口问道。

    魏青崖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车上常备的只有两只杯子,让世子爷见笑了。”

    林钰抬脚踢了踢他,“都以为你是暴雨天也要骑马的,哪知道竟然怕晒。”

    崔泽横了她一眼,又讪讪道:“还说我呢,魏少爷来的时候,恐怕也没想过你会护不住一辆马车,当街便被拆了去吧。”

    林钰抿了口茶面色不改,“我是个小姑娘啊,他们人好多。”

    “说起来,”崔泽把茶杯还给魏青崖,略气愤道:“苏师傅也忒不讲义气了,我听说他刚刚经过,竟然也没有管管。白当个大官了。”

    魏青崖含笑道:“大官可不如世子爷管用,他今日第一天应卯,若便冲撞了郡主府,总是不对。”

    崔泽神情得意,少顷又瞅着林钰道:“适可而止啊你,不要处处靠小爷我出头。如今你也是个县主了,出来进去的,立起来威风。”

    林钰笑着应了声是。

    恐怕今日钟秀县主被崔泽恐吓了一回,很久都不会找她的麻烦了。

    除非自己当真跟她争抢肃王。

    那可真是见了鬼了。

    林钰不由得打了个哆嗦,挥了挥手抹去那令人不适的想法。

    “癔症了吗你?”崔泽在她脸前挥了挥手,被她一把拍掉。

    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辅国公府到了。”

    “到了好,”崔泽提起衣襟便跳下马车,外面炙热的空气钻进来,化掉了一层冰。

    “改日再到林宅——哦不,以后该叫林府了,到林府贺喜。”他随意一拱手,转身大步朝府内而去。

    “多谢你了。”林钰这才探头出车窗,笑着恳切道。

    崔泽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进了府门。

    车内一时间宽松了不少,林钰往一侧挪了挪,让魏青崖舒适些。

    “说起来,”林钰看了看西北方向,“肃王应该已经回去了。”

    他们心照不宣,从来不在崔泽面前提起肃王。

    关于为什么肃王明明跟崔泽关系不错,却瞒着他的原因,魏青崖推断是因为崔泽背后的辅国公府。

    就算辅国公是肃王的开蒙老师,也绝不可能同意他擅离守地。

    国公府一家,绝对是忠于天子一脉的。

    魏青崖神情微肃,点了点头,“因为肃王已经发现魏氏的暗探和信使,我已经把他们都撤回来了。”

    林钰探身出去,手指在冰块上敲了敲,“肃王问司马伦的那句话,你也不查查吗?”

    肃王潜行千里到达汴州,又劫持了林钰,费劲辛劳只问了一句司马伦没头没脑的话——是突厥,对吗?

    突厥怎么了?

    早在几十年前,突厥骑兵便被大弘军队杀剩几千人,退居敦煌以北千里之外。司马伦跟突厥,有什么关系吗?

    林钰曾暗中揣测,是不是突厥恶狼之心未除,想要对大弘不利。但是她想了想,觉得单凭那么一个小国,根本不足为患。

    魏青崖也伸手摸了摸那冰块,觉得太凉,立刻收回双手。林钰仍兀自敲击着,等着他的答案。

    “去突厥查,暂时做不到,”魏青崖温和道,“语言不通、习惯不同,想要混进去难如登天。所以我换了个方法,查了查司马伦。”

    既然肃王找司马伦求证,查司马伦,也是个正确的方向。

    “我发现,”魏青崖眉头微蹙,“司马伦虽然做下这样的事,也不会九族伏诛了。有人求情,陛下应了。”

    “是肃王吗?”林钰道,“他答应了司马伦,救了他的儿子。这一下果然兑现了诺言。”

    估计肃王一离开河南道,便写了奏折寄回来。

    魏青崖点了点头,“看来皇帝陛下,还是很信任肃王殿下的。”

    林钰哼了一声,“诛灭九族,恐怕就牵扯到宫里了。”

    的确,会牵扯到怡贵妃。

    不过即便不灭九族,杀他一家,也是律法定数。如今皇帝陛下放过了他,倒是真的宽宏大量了。

    “然后呢?”林钰又问。

    下意识的,她觉得魏青崖不会只告诉她一个消息。

    “然后司马伦会被流放岭南,终生不得回京。”

    “连他都不用死了!”林钰道。

    想不到今日在宫中,才听皇帝陛下为了怡贵妃跟太后求情。其实朝堂之上早已经下了结论了。

    皇帝只是走个过场,不让母亲生气罢了。

    林钰不觉得愤愤。

    “不要生气,”魏青崖笑了笑道:“若我所猜不错,恐怕司马伦走不到岭南,便要死了。”

    “嗯?”林钰抬头。

    “他以前的主人,只要知道了他曾经见过肃王,便不会让他活了。”

    原来是这样。

    “真是高见。”林钰点了点头,“想要让数万百姓陪葬的人,活着真是天道不公。”

    “所以眼下,就等着看是谁刺杀司马伦,摸出他背后的人来。”魏青崖神情冷肃,想了想又道:“朝堂之事多有凶险,你便不要参与了。”

    “说的什么话,”林钰眨了眨眼笑了,“如今本小姐,”顺手拍了拍从林氏马车上抱出来的小包袱,“也是朝堂之人了。”

    “你怎么把这些裹得这么严实。”魏青崖看着那密不透风,藏着册封文书和吉服的小包袱,“早拿出来,韩言秀就不敢砸你的马车了。”

    毁坏圣物,等同欺君。

    “她可能以为是礼部把这些给我送回林宅去,像她当初那样。”林钰狡黠一笑,“我就是多给她些胆子,看看她到底能怎样。”

    魏青崖抬手想要敲一下她的额头,手在半空处,觉得不妥,又收了回来。

    两个人在马车中哈哈笑起来。

    外面噼噼啪啪忽然鞭炮声震耳。

    接着咚的一声鼓音,听到陈管事带家中一干人等跪地颂道:“林氏谢皇帝陛下天恩,谢太后殿下天恩,我等恭迎文安县主回府。”

    

第188章 地狱不空() 
佛堂因为是在宫中,所以没有了出尘脱俗之姿。

    两人合抱粗的柱子共十多根,把整个大殿撑起来。殿外飞檐高举,瑞兽低头,殿内观音像含威半闭着眼睑,长明烛火熊熊。

    怡贵妃正跪坐在一张香案前,低头抄写着什么。比之前些日子,她的脸庞微微消瘦了些,身上也没有按着大品盛装。

    佛堂内除了她,便只有一个身子圆润、眉目疏朗的宫女。她此时正手擎烛台,一个一个点燃祈福的烛火。有的蜡烛在高处,她便费力踮起脚尖伸长了胳膊。

    不知道已经重复这些动作有多久,她觉得胳膊已经发酸,趁着四下里无人,微微甩了甩。

    便听到怡贵妃疲惫道:“宁喜,本宫已经抄完这一卷,你来看看。”

    被唤做宁喜的宫女忙应声是,小步快行到香案旁边,跪坐下来。

    怡贵妃已经停了笔,正缓缓按揉着自己的手腕。宁喜忙把手上刚拿起的书卷放下,去按揉怡贵妃的臂膀。

    “娘娘,”见怡贵妃微微闭眼,似乎极为疲倦,宁喜忍不住的道:“佛经有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抄写这最厚的一篇呢。”

    香案之上,正放着五本地藏王菩萨本愿经。这五本是一整篇,怡贵妃已经抄了两日,还没有抄完。

    按照宫内抄经的规矩,抄写之间不能停顿,必须抄完全本才能停止。这可苦了平日里没有熬过夜的贵妃娘娘。

    怡贵妃眉头微蹙,闭眼道:“你懂什么?本宫就是要抄着最难的一本,来普度生灵,为大弘朝积福。”

    宁喜低着头没有说话。

    怡贵妃又道:“这一次能躲过去不容易,陛下在太后那里为本宫讨了个不追究,本宫便不能不识好歹。一篇经卷送给太后,在陛下那里也好看些。”

    宁喜连连点头,“贵妃娘娘思虑周全,所谋所想,一定功成。”

    怡贵妃轻轻哼了一声道:“思虑周全,就不会被司马伦那个蠢货,险些拉进脏泥里去!说起来,陛下竟然也饶了他!”

    宁喜嗯了一声道:“今日早朝,三司会审的结果已经呈送给陛下。说是司马伦治下不严,禁军内数十叛逆妄图刺杀太子未成。判了司马伦家资充公,流放岭南。哎,”宁喜顿了顿又道,“司马将军能逃过一死,也是上天眷顾了。”

    怡贵妃轻轻睁开眼睛,露出一缕锋芒,“他死不死,可不只是陛下说了便算的。”

    “是!”宁喜深深埋下头,“贵妃娘娘说了才算。”

    怡贵妃坐直了身子,把宁喜的手从自己肩膀上挥下去,冷然道:“本宫说了,也不算。”少顷叹了口气,“可惜我那个姑表妹子,要成了寡妇咯。”

    宁喜脊背发寒,忙看了一眼殿外。

    所幸怡贵妃为了给姑表亲戚赎罪,做出艰苦的样子,已经屏退了侍卫宫女。

    外面阳光炙热,更衬托得佛堂分外寂静阴湿。

    宁喜收回目光,听到怡贵妃清冷的声音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多他一个,也不算多吧。”

    

第189章 崔世子喜欢的是……() 
为谢天恩,林府在城外搭了粥棚,施粥百日以谢。

    陈管事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流出去,这一次终于没有抱怨。每日里乐呵呵的,在绸缎庄和林宅之间奔忙,闲暇时候,也去看看那粥棚。

    今年不是灾荒年,城外没有什么流民。起初粥棚刚刚搭设,只有一些乞丐或者来往小贩排队领粥。后来事情传开,便有一些京城的百姓为了沾沾文安县主的贵气,拥挤着前来。

    粥棚这才热闹起来,更是有说书人就地搭台,把文安县主和崔世子于汴州城偶遇太子殿下,又识破歹人奸计、救助太子的事情编成了话本,每日里讲上几遍。

    民众们便一边吧唧吧唧吃粥,一边在戏台下鼓掌聒噪。

    突然有自认为知道内情的,打断道:“说错啦说错啦,崔世子和文安县主才不是郎才女貌、眉目传情,崔世子喜欢的是钟秀县主!”

    “哟——”台下一片惊讶,把说书人晾在一边,凑到那开腔反驳的人处,“快说说快说说!”

    那人脸上几分得意,闻言慢条斯理道:“前几日在御街旁,本人亲眼看到崔世子向钟秀县主一躬到底,询问是否愿意跟辅国公府结亲。”

    说着站起来,学着崔泽的样子,大咧咧施了一礼。

    “咦——”众人觉得牙都要酸倒了,纷纷退后一步。

    “这是咱们知道的崔世子吗?以前可就知道挥鞭子打人呢。”

    “可不是!”有人怒道:“现在这当街跟妙龄女子表白,不还是纨绔做派嘛,没好到哪里去。”

    那说出御街旁事情的人闻言摇了摇头,“这位小弟,如果当时你在场,便可看出,崔世子是当真对钟秀县主动了真情了。钟秀县主听了崔世子的话,丢下个荷包便捂着脸跑了。”

    “不对不对!”又有个面孔漆黑的大哥钻进人群大声反驳,“这位大哥肯定是去晚了,没看全乎。这一开始,是崔世子砍断了钟秀县主的马车,就为了给被欺负的文安县主出口恶气呢。”

    “还有这事!”说书人也放下架子,随手抓起毛笔,从台子上一跃而下,“还请这位大哥把那事情详细讲一讲。”

    说完一掀长衫,似乎便要把听到的写在衣衫上,免得忘记。

    “这事情是这样的,”那黑脸大哥道,“那日小弟我卖完糖葫芦,走街串巷经过御街旁,远远的,听到”

    围观众人忘了喝粥,随着他的声音,时而“哦”的一声张大了嘴,时而“咦”的一声表示不满,听到愤慨处,恨不得跺脚锤胸,听到高兴处,恨不得抚掌欢呼。

    那说书人已经在衣襟上奋笔疾书起来。

    “所以,”陈管事在林宅的银杏树下,看着小聚宴饮的四人,神情含笑道,“这几日正讲到‘遇权贵新县主含屈低头,砍马车旧纨绔伸张正义’这一节故事。”

    林钰端起杯子哈哈一笑,瞅了瞅崔泽道:“听到了没,说你是旧纨绔呢。”

    崔泽撇了撇嘴,“小爷才不在乎,”过了一刻又看向陈管事道,“有没有提起小爷我面如冠玉、器宇轩昂来?”

    坐在一旁的魏青崖也笑起来。

    陈管事点了点头,“这京城里,都知道世子爷的威名。”

    崔泽心下稍安,听到林轻盈在一边嗑着瓜子道:“前日我也去了一趟,正说到‘女菩萨林老板汴州施粥,男阎王崔世子芳心暗许’。”

    “说啥?”崔泽大叫一声从凳子上跳起来,犹如被蛇咬了一口。

    “小,本小爷我芳心暗许?是不是有病啊这些人!我一男的,我芳心暗许?”说着瞪着林钰愤愤喘气,眼如铜铃。

    林钰正捧着杯子笑,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林轻盈一脸幸灾乐祸的神情,她们姐妹俩,倒真是一个爹生的!

    魏青崖虽然神情含笑,却怎么看起来揶揄的成分多一些。

    “不行,本小爷还是不能做良民!为了清白,得去一趟城外了!”

    崔泽提起一口气,就准备奔到城外戏台子处,把那说书的台子拆掉拉倒。

    “世子爷稍安,”陈管事已经伸手拦住他,“前些日子的确是这么讲的,不过从昨日起已经改了话本。”

    “怎么改的?”崔泽一手按在刀柄上,愤愤然。

    “改成了‘女菩萨林老板汴州施粥,男阎王崔世子河堤探查’啊!完全没有提,提你,”陈管事斟酌一刻,还是觉得没有词汇可以替代,只好道,“提世子爷芳心暗许的事。”

    崔泽长舒了一口气,“算他们还珍惜小命,要不然今日都得给小爷我跪着回去!”

    “不不,”陈管事挥挥手,“说书演戏,怎么让大家高兴怎么说,故而都喜欢随意攀扯出一些锦绣良缘来讲一讲。自从把故事往崔世子和东家的郎才女貌上引,那说书的场子就热闹了不只两三倍。眼下突然刹住,肯定是出了变故。”

    “出什么变故?”崔泽嗤声一笑,“难道还有人为了本小爷的清白,花了银子不成?”

    说完一指林钰,“是不是你?”

    林钰摇着头笑,“能跟世子爷扯上关系,本县主不觉得委屈啊。为什么还要白花冤枉钱!”

    崔泽眼皮一翻,“就知道你是个爱占便宜的。”

    众人笑起来。等大家在崔泽的吹胡子瞪眼中笑完了,却听到一声舒朗好听的声音道:“钱是我花的。”

    那声音是魏青崖。

    他正抬手给林钰和林轻盈斟茶,声音温和无波,似乎这只是一件万分简单的事。

    崔泽先是一怔,接着竖起大拇指道:“讲义气!花了多少银子,小爷给你!”

    魏青崖抬眼一笑,“此等小事,世子爷不必挂怀。”

    崔泽却仍探手到袖袋中,掏出一个荷包,甩手便丢到魏青崖的怀中去。

    魏青崖只得接过那荷包,林钰已经取笑起来,“这不是钟秀县主的荷包吗?看来世子爷果然对韩言秀心有所属哦。”

    魏青崖已经拿起那个水红色绣银鸳鸯的荷包,细细看了看,又放在鼻翼下闻了闻。

    众人神色各异。

    “魏少爷竟喜欢这个!”林轻盈已经要挪起凳子离他远一些。

    魏青崖忽的抬起头,眼神中闪动着光芒,他看向林钰道:“你说这个,是韩言秀的荷包。”

    

第190章 只要不是谋逆() 
为“阳光妈妈666”殿下打赏500起点币加更

    那日钟秀县主在御街旁拦住林钰寻衅滋事,被崔泽砍了马车,又要了赔银。这个荷包,正是装赔银的。

    短短半柱香的功夫,小小的荷包在五个人手里传了个遍。

    每个人都用心闻了闻,再摇摇头。

    韩言秀如果在场,估计要杏眼圆瞪,骂出一句登徒子。

    “这什么绣工啊,”林轻盈嗤笑,“还不如本小姐的万分之一。”

    林钰抬眼看着她笑了笑,大弘绣工,林二小姐当排前三位。当然不是魏府绣娘可比的。

    崔泽接过去只随便闻了闻,便丢给了林钰。

    “什么味道,”他皱着眉头,“小爷我为什么要闻这个。”

    林钰倒是认真闻了,微疑惑道:“似乎是什么药香,但是温和好闻,又似乎是草木的气息。”

    陈管事用力闻了很久,脸庞微红,才点头道:“的确是药香,却不知是什么。”

    荷包转回魏青崖手里,他抬手从腰间解下一个青白色绣竹叶的钱袋,跟荷包一起放在桌子上。

    “是药香,而且是魏氏祖传的染衣药香。”魏青崖开口道,神情里有掩饰不住的激动。

    “那么是——”林钰的声音戛然而止。

    是因为想到这件事除了他两位,在场的其余人并不知晓。

    这件事关系到魏氏的合族生死。

    魏青崖之所以来到京城,是因为魏氏暗地里每年流出数万银子,都去了西北,却又隐隐跟皇城有所关联。

    是因为他想看看,那把魏氏玩弄在股掌之间,让魏氏宁愿冒着被灭族的危险,开采私盐的,到底是谁。

    那人是天宗八年救了司药女官付昭的贵人。

    而付昭是魏书尧的生母,魏青崖的当家主母,也是目前魏氏商行实际上的掌权者。

    “你们两个卖什么关子呢?”崔泽最早沉不住气,瞅着林钰和魏青崖道。

    魏青崖神色已经恢复如常,指了指桌案上的两个颜色不同、绣工却隐隐相同的布包道:“这件事说来话长。”

    “索性无事,你便简短些说。”崔泽道。

    索性无事,还让人家简短些说。林轻盈斜了他一眼,抬手扯掉了崔泽的凳子。

    简短些,你便站着听吧。

    崔泽完全没有发现,只靠近桌案,用手戳了戳桌案上的荷包。

    “魏氏家族,有过年节送金锭作为年礼的习惯。河南道的各个府衙,基本都会打点到位。有时候遇到府里有小姐公子的,便会送一个装了小金锭的荷包。这种荷包,会用魏氏的染衣香料熏染,又袖珍又文雅。”

    林轻盈抬眼瞅了瞅那“文雅”的荷包,恨不得自己去指点一下魏府的绣娘。

    趁着魏青崖低头喝茶的间隙,陈管事开口道:“也就是说,魏氏跟庆安郡主府关系匪浅。”

    魏青崖点了点头,“不蛮各位,当初魏氏主母,曾是宫廷司药女官。获罪后被贵人所救,才免了一死。”

    魏氏主母,魏青崖要称呼一声母亲大人。

    此时说起来,却似乎事不关己,云淡风轻。

    家族秘辛放在此处侃侃而谈,众人的神色都有些许讶异。

    豪门贵族,多有私隐。

    这要么,是魏青崖根本跟这主母是对头。

    要么,是对大家过于信任了。

    魏青崖没有理睬大家的目光,继续道:“按照魏某推测,这当年的贵人,便是庆安郡主了。”

    庆安郡主如今已经四十有余。天宗八年魏氏主母付昭出事的时候,还是个在宫廷陪伴公主读书习字的小郡主。极有可能是她说了什么话,免了对付昭的处罚。

    那么庆安郡主府,便是眼下魏府背后的大树。

    崔泽听到此处,抿了抿嘴,“所以,魏少爷是告诉小爷,魏府和庆安郡主府关系匪浅,以后小爷我不能欺负韩言秀了吗?”说话间神情有些微不悦。

    “不是,”魏青崖不以为意,微微笑起来,“魏某是想请世子爷帮个忙,请国公爷提防庆安郡主府。因为眼下魏氏,已经被操控着,在做些危险的买卖了。”

    若庆安郡主府真的是魏氏开采私盐的后台,那么他们必然另有所图。

    这所图关系到流去西北的银子,关系到国家安稳。

    朝廷内的事情不是魏青崖事事都可以打探出来的,风吹草动,还是国公爷更容易留意到。

    “切!”崔泽指着魏青崖跳脚,“原来你是魏氏的小叛徒。不过小爷我就喜欢这样出其不意的。”

    “什么呀,”林钰为魏青崖终于解释清楚感到有些轻松,“到最后,魏少爷还是想保住魏氏一脉的。”

    “好说,”崔泽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看在咱们朋友一场的份上,只要魏氏不是图谋叛逆,本小爷保了!”

    魏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