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归梁-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肃王和太子的拳脚,已经打了三五个来回。

    “好!”一直凝神观看的辅国公击掌赞叹,连连颔首。

    太子接过刀柄,携刀朝黄栌树疾跑几步,脚踩树干而上,在空中翻身而出,击向肃王脖颈。

    肃王抬刀回击,啪的一声,太子的刀尖抵在肃王刀刃上,趁着太子翻身而回,肃王飞刀而出。

    刺啦一声,太子低下头看,他的衣服被肃王钉在了黄栌树干上。

    肃王傲然一笑,便欲转身离去。

    “侄儿还没有输了。”太子轻喝一声,抬手拔掉那把刀。

    哗,哗啦啦

    细碎的声音自头顶传来。

    太子惊诧地抬头去看,那黄栌树上婴儿拳头般大小的红叶,随着太子拔出这把刀,似乎失去了树干的束缚,哗啦啦倾数掉落下来。

    转瞬之间,太子脚下堆满了几尺高的红叶。

    而头顶之上,树干光秃秃如深冬。

    惊讶之下,太子手拿两把刀哭笑不得,“皇叔一刀震掉满树落叶,侄儿输了。”

    肃王已经坐回亭子端起茶杯,闻言云淡风轻道:“原本便是本王以大欺小了。”

    “不是,”太子倔强道,“皇叔今日左手使刀,已经是让了侄儿了。本宫学艺不精,给国公爷丢脸了。”

    辅国公哈哈笑起来,“太子殿下今年才十二岁,不必过苛。何况即便泽儿在,也决意打不过肃王殿下的。”

    太子闻言神情稍缓,继而又开心起来,“泽哥哥可是学了好多年了,他若也打不过,倒是丢脸。”

    说着在辅国公的笑声中持刀走上亭子,“那日在汴州时,本宫便是仰仗了国公爷教的刀法,才有命等到了恩人到来。”

    辅国公一笑,“殿下说的恩人,是指文安县主吧。”

    “正是,”太子道,“当日泽哥哥也在场,不过据他讲,自己是听从文安县主调派的。”

    肃王神色冷淡,“所以登基之前,你还是要万事小心。”

    太子连忙点了点头,白净的脸上露出些羞涩的神情,继而道:“今日晨起,听皇奶奶说,要给肃王叔和文安县主议亲呢。”

    你不是说自己领了皇命出宫吗?原来是去兴庆宫八卦了。

    肃王低头斜了他一眼。

    太子似乎没有看到,自顾自道:“议亲是顶大的事情,虽然本宫还是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总是要送礼物的。皇叔喜欢什么,好让侄儿去准备准备。”

    你怎么不懂了,你这不是套话呢吗?

    皇帝陛下问,崔泽问,魏青崖干脆跑过去瞎管,眼下连你也问。

    这文安县主,难不成是香饽饽吗?

    肃王抿了口茶抬起头来,“我跟那个文安县主不怎么熟悉,太子觉得,她好不好。”

    太子羞赧一笑,“文安县主嘛,她,很好啊。就是相比皇叔,是不是略小了些。”

    肃王比林钰大了十岁左右。

    皇族婚姻,莫说是十岁,三十岁也是有的。

    肃王闻言嗯了一声。

    太子又道:“林家也没有什么家势,若真要婚配,还是请皇奶奶做主,给文安县主提了郡主做。这样她就不用怕郡主府的钟秀县主欺负她了。”

    若晋封郡主,钟秀县主见了她,便要行屈膝大礼了。

    原来是为了提起这个吗。

    肃王点了点头,又道:“本王也觉得不太合适,已经准备回绝了。”

    他在飘升起来的茶香中看到太子神情微怔,接着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回绝了啊?”嘴上却似乎万分可惜,“还以为皇叔要给侄儿找个皇婶婶疼我呢。”

    辅国公哈哈笑起来,“太子虽然年幼,却也快到了议亲的时候。与其等着皇婶婶,不如太后殿下寿宴的时候留心一下,看看哪个府里的小姐,能入了殿下的眼啊。”

    太子白净的脸颊忽的一红,“本宫没有想过这个。”

    你想的似乎也不少。

    肃王白了他一眼。

    

第223章 相互看不上() 
即便是张灿这样平日里粗心大意的,也发现这些日子以来,工部同僚对苏方回的态度都好了很多。

    先是苏方回获准探查皇陵,改良了土石砖砌方案,节省了不少银子。再是上奏朝廷,改了好几处防盗掘暗器步道。虽然功劳多数被尚书大人分了去,但是私底下大家都知道是苏方回的功劳。

    就比如今日早朝刚下,工部侍郎程轲便唤了众位同僚到清风阁商谈。工部这次修缮皇陵,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嘉奖。大家同喜同乐,也知道是沾了苏方回的光,言语间对他多有赞赏。

    张灿跟着这个上司,也觉得脸上有光了不少。

    不过有时候他隐隐觉得,今日苏方回似乎有一些心事。

    果然,大家畅谈过后,苏方回便说家中有事,径直出了工部的大门。

    听说苏方回家中只有他自己一个了,却不知道是什么事。

    苏方回出了皇城,找到马车,坐了上去。

    他的确是有心事。

    今日晨起出门的时候,陈管事慌里慌张跑来,塞给他一封信。

    “世子爷写的。”陈管事说完,便拱了拱手告辞。

    崔世子写的,却托陈管事送信,那必然是跟林钰有关了。

    苏方回正要打开,却遇到工部的同僚坏了马车,大咧咧跳上了他的车。

    这种情况,在车上看信显然不太合适。

    等到了工部,又有同僚寒暄问询,好不容易大家各忙各的,散朝回来的程轲又招呼大家商谈。

    苏方回忽然很怀念他被这些人冷落的时候。

    现在终于坐回自己的马车,他心中稍安。

    信用锦袋装着,拉开卡扣,看到一张薄薄的纸片。

    上面龙飞凤舞,是崔泽的字迹——“放心,肃王不要她。”

    肃王不要她。

    苏方回把这句话在心中念了一遍,神情舒展开,渐渐笑了起来。

    他的笑没有声音,可是脸庞和眉眼,却都笑成了秋日下的阳光。暖融融的,像是吃到了蜜糖的孩子。

    “眼光可真差。”他忽的自言自语道。

    前面的车夫不知道他下了什么命令,忙扭头问:“大人交代了什么,小人没有听清。”

    苏方回止住笑容,换了平常的语气道:“没什么,转到西市买些酒肉吧,中秋快到了,给大家作为节礼。”

    “好咧!”车夫高兴地一挥鞭子,带着马车向前而去。

    车铃叮咚,旁边红色府牌上的“苏”字,在阳光下分外耀眼。

    “小姐”陈管事站在门外,擦着额上的汗珠,语气恳切,“您多少也去见一见吧,像京兆府尹的夫人,我去见实在是不合适吧。”

    不知道是谁传出了太后殿下有意给肃王议亲的事情,如今夜色刚至,林府外便车水马龙。

    尽管很多人觉得,凭林钰的门第,要想高攀肃王,估计得日月倒转。但是今日很多人见到肃王和林钰在食肆里攀谈,“聊得很开心,肃王提前走了,还接下了林小姐的信物。”

    这一下可不得了了。看来是“郎情妾意,不日便会纳吉。”

    一个个夫人小姐投了名帖来见,林钰只见了兵部侍郎家的夫人,便受不了了那些无趣的寒暄,躲到后院来了。

    此时她正抱着个向日葵,在跟林轻盈比赛谁吃得更快些。闻言懒洋洋道:“崔泽走了没有?让他去见。”

    崔世子好歹是正儿八经的世子爷,让他去帮你接见宾客吗?

    陈管事面有难色。

    “晚饭后就不见了,恐怕是回去了。”他温和道。

    林轻盈撇了撇嘴,“一天之内蹭了三顿饭,什么事也不做便又走了。也就他脸皮厚!”

    林钰不怀好意地看了林轻盈一眼,“不是说姐姐没有带你见过世面吗?如今宾客众多,去吧,帮姐姐见一见。”

    林轻盈面有犹豫,“这样不合适吧?”

    “合适得很,”林钰道,“他们只是想攀扯肃王,又投递无门罢了。眼下看肃王有可能跟林府议亲,便提前铺设好关系。林家两个女儿,夜里都不在家,便是不好了。你去吧。”

    林轻盈应了声是,站起来道:“如果那个什么钟秀县主来了,我可以打她一顿为姐姐出气吗?”

    林钰哈哈笑了,“出什么气,我就没在她那里吃过亏。”

    林轻盈也咯咯笑了,随着陈管事,转身朝前厅走去。

    自从苏方回带着林轻盈出去了一次,她整个人都长大了不少。

    林钰又底下头,略思索着,抽出向日葵里的瓜子。

    正想得出神,门口又传来脚步声。

    “怎么了?又不想去了?”她以为是林轻盈又回来,懒洋洋说了一声。抬起头来,却见是苏方回。

    自从他离开林府,这是第一次回来。

    “倒是不怕吃胖了。”他看到她怀里的葵花,温和道。

    还是这样子,都不会说一句让人舒服的话。

    “我瘦着呢,”林钰莞尔一笑,“再说了,我还在长个子。”

    说着站起来,踮了踮脚尖,似乎要跟苏方回比个子。

    苏方回淡淡地笑了,“坐下吧,我说正经事。”

    “好。”林钰立刻乖乖坐了下来。

    这里提前没有备茶水,她从箩筐里捡拾了个大大的葵花,捧给苏方回。

    “大人辛苦了,吃粒瓜子解解乏吧。”乖巧的样子。

    苏方回抿嘴一笑,也不纠结吃瓜子怎么解乏,接过了那团花。

    “太后寿宴,”苏方回淡淡道,“是个很关紧的时候。”

    太后寿宴的帖子,林钰已经接到了。

    正在八月十三夜晚,众人在兴庆宫,陪太后至八月十四日太后生辰当日凌晨。放烟花为庆。

    “有刺客吗?”林钰一阵紧张。

    “我还不知道。”苏方回道,“按照那些人行事的逻辑,不会明的来。但是暗地里的勾当,最难辨别。容我再查查。”

    林钰神情一凛,“今日已经是八月初十了。”

    “嗯,时间很紧。”苏方回道。

    林钰脸上几分关切,“你查可以,不要冒险。大不了我告病不去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苏方回温和一笑看了看她,淡淡道:“你不是最爱惹事吗?到时候你说,没查到没关系啊,我去看看是什么。”

    林钰哈哈笑了。

    她的确会这么说,也会这么做的。

    “是不是有人担心我嫁给肃王,会投毒什么的?”她托着脑袋瞎猜,旋即又道,“就让他们先误会着,本姑娘先收几天贿礼,再放出消息,拒绝肃王。”说完啪啪拍了拍手,“这样便成了。”

    你俩是相互看不上啊。

    苏方回看着她少见的几分天真的样子,笑了起来。

    

第224章 ?拒绝的理由() 
太后倒是没有给林钰太多收礼的时间。

    八月十一一大早,兴庆宫内侍来宣,太后要在正午请林钰小聚。

    那内侍一改往日心高气傲的样子,微弓着身子,温声道:“太后殿下说了,因为是私下里宴请,文安县主不必着礼服,自在些便好。”

    林钰屈膝应了,又封了赏银,让管事送出门去。

    “宫里有送消息过来吗?”等那内侍离开,林钰喊了陈管事来问。

    陈管事摇了摇头,“姜承徽那里没有送来过消息。”

    “没有便好,”林钰点了点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她就待在兴庆宫,尚无消息。明日便不会凶险。”

    陈管事却几分紧张,“东家这是要趁机拒了跟肃王爷的婚事吗?”

    林钰眉头微蹙,“这倒是麻烦了。皇家的颜面可比咱们重要得多,万一不小心惹怒了太后,恐怕对林氏不利。”

    “那就等肃王爷拒绝好了。”陈管事嗫嚅道,“我听世子爷说,肃王爷也无心婚配。”

    当然,肃王的原话是他不要林钰。不过陈管事没有傻到像崔泽那样,所以说话婉转了一些。

    “也不好,”林钰在室内踱了几步,“由他拒绝,林氏的颜面怎么办?再说了,他已经答应我,让我去说。”

    相比招惹这些宫廷贵胄,林氏的颜面又算得了什么呢。

    陈管事半晌无语。

    林钰又道:“本小姐身强体壮的,也不能装病。说还要为父亲守孝吧,我也没有个孝女节烈的样子。干脆,就说看不上肃王。”

    陈管事倒抽了一声冷气。

    林钰已经又摇了摇头,“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太过——直白?”

    陈管事抚了抚额头,觉得自己的脑袋又要疼起来。

    “要带礼物吗?”陈管事看林钰托着脑袋思索,终于插话道。

    “礼物啊?母亲托人送来的石榴不错,兜一篮子吧。”

    陈管事点了点头。

    身居高位,自然是什么都不缺的。蜜饯果品,也算晚辈孝敬长辈的一点心意。

    “这次可以送石榴,寿宴那日送什么好呢?”陈管事又道。

    “哦,”林钰嫣然一笑,“你不是说庄子里出新工艺了吗,送第一匹成品绸缎。怎么样?”

    “好。”陈管事点了点头,却又几分不放心,“那你拒绝的时候,可要记得说得委婉些。”

    林钰听到他这么说,重新皱起眉头,揉了揉脑袋。

    这是林钰第二次来兴庆宫。

    上一次花萼楼宴请的喧嚣快意似乎是昨日发生过的,可是转眼几月过去,林氏已经非同往昔。

    这一次太后邀请林钰小聚,也不是在花萼楼。

    内侍引着她穿过阔朗的庭院,绕过一个一个大殿旁的甬道,往休憩的后殿而去。

    殿内十多个侍女在布置饮食,见林钰到了,忙避让等她进去。

    引着林钰来的内侍微微一礼,“殿下随后便到,请县主稍候。”

    说完便退了出去。

    这个大殿倒是小巧,由八根柱子支起舒朗的三间房。殿内红木架子上陈设着官窑瓷器,纱帐后铺了两个贵妃榻。一张放着棋盘的方桌旁,又摆了一张绣架。

    想不到太后喜欢做女红。

    林钰低头看了,那绣架上正绣着一片银杏叶,不知道后面准备绣些什么。

    她的女红向来不怎么样,此时见一国太后竟然善于女红,忍不住蹲在地上啧啧称赞。

    “你就是那个要嫁给皇叔的女人?”

    冷不丁的,斜刺里一个青嫩的声音传来。

    林钰抬起头来,一个小小的身影站在大殿偏门处,日光在他的身后,使得他整个脸都灰灰的,看不太清楚脸上的五官。

    不过林钰认得那眼神,那是冰冷的,充满芥蒂的,想要毁坏一切的目光。

    称呼肃王为皇叔,且是个男孩,又比太子小一些。

    恐怕这个是太子的弟弟,怡贵妃诞下的二皇子吧。

    二皇子李畅,年十岁。

    林钰缓缓站了起来,“那么你是谁?”

    她没有施礼,只简简单单问了一句。

    “你竟然不识得我。”他声音响亮,慢慢走入殿中。

    这个孩子身量不高,比着太子,足足低了一头。皮肤倒是白净,眼角一颗泪痣。眼睛不大,却闪着狡黠的光芒。

    在殿内忙碌的侍女忙跪地唤道:“二皇子殿下。”

    果然便是了。

    林钰依旧没有什么动作。

    “都起来吧,”二皇子挥了挥手,又看向林钰面露疑惑道:“你怎么不跪?你要知道,你还没有嫁给皇叔,身份地位还很低贱呢。”

    说话一板一眼的,即便在说着贬损别人的话,却说得似背书一般。

    林钰微微一笑,“因为小女在看这一副刺绣,看得入了神。”

    “哦?”二皇子近前一步,“不就是姜承徽昨日绣的树叶子嘛,本尊昨日里要求她绣一副秋日红叶图做帐子,怎地绣得这么慢。”

    原来是姜云瑶绣的。

    这么随便绣几下,恐怕是应付的成分多一些。

    没想到堂堂一个国君嫔妃,竟然被皇子像个奴婢一样使唤。

    林钰心生不悦,往一旁挪开几步。

    “你会绣花吗?”二皇子看向林钰道,“听说你的妹妹擅绣,且和太子同岁,应该很好玩。本尊去请示父皇,让她做我的侍女好不好?”

    林钰看着二皇子,神情含笑道:“不好。”

    “不好?”二皇子疑惑道,“这可是别人求不来的福分呢。”

    林钰的神色冷了几分,“不好意思,林氏一不缺银钱,二不是奴籍,入宫做侍女这种事,还是请二皇子另请高明吧。”

    二皇子皱起眉头,想了想又道:“林氏只是现在不缺银钱吧,如果惹恼了本尊,把你们抄家没产,便可以为奴为婢了是吗?”

    说着似乎颇为自得,自顾自鼓起掌来。

    “好呀,就这么做!这样本尊便可日日欣赏姑娘绣花了!”

    原来这竟然是嗜好吗?

    林钰心中一阵恶心。

    二皇子已经边笑边抓起案上的剪子,三两下把那绣布剪烂了。

    “哈,有小姐姐可以看,谁还要看这老女人的!”

    他笑着剪着,满脸笑意,像个孩子一般。

    不过这样的孩子,却似魔鬼。

    林钰心中打了个寒颤。

第225章 乖巧() 
林钰认识的皇族不多。

    但是她知道,肃王十岁的时候,已经被太后丢到了西北自生自灭。太子十岁的时候,已经颇得大学士及一干朝中重臣赏识。二皇子如今也是十岁,怎么长成了这个样子。

    林钰看着二皇子自顾自剪烂绣布,听他口中自言自语,没有做声。

    “畅儿怎么在这里,书读完了吗?”太后的身影出现在大殿门口。她的身后跟着六个内侍丫头,身旁更是有姜云瑶陪伴。

    正低头用力剪断绣布的太子听到太后的声音,丢下剪刀忽的站了起来。

    “皇奶奶——”他堆了满脸烂漫的笑容,七分天真三分稚嫩,伸着胳膊就朝着太后跑了过去。

    太后笑眯眯迎上他,任他抱住自己的衣襟撒起娇来。

    林钰看到姜云瑶也下意识站得离二皇子远了些。

    “皇奶奶,畅儿的功课做完了,此时非常想您,便私自来寻。皇奶奶不要生气,快快坐下来,让畅儿给您捶捶背。”

    说着便扶起太后的一只胳膊,连拉带扯,向殿内走来。

    二皇子现在的模样,跟刚才相比完全是两个人了。

    林钰收起心思,跪地请安。

    太后上前几步,神情温和道:“快起来吧,今日是自家人聚一聚,不要有什么拘束。”

    说着便由二皇子扶着,坐在那高处的贵妃榻上。

    二皇子已经依偎在太后身边,乖乖捶起腿来。太后神情快慰,轻轻抚了抚二皇子的头发。

    林钰又向姜云瑶屈膝请安,姜云瑶上前一步把她扶起来,低头间却看到了被剪刀戳烂的绣架。

    她不动声色坐了下来。

    太后也神情一怔,看了眼绣架,又看了看姜云瑶道:“这不是昨日里你新绣的吗?怎么断掉了?”

    二皇子依偎着太后,笑眯眯道:“皇奶奶不要生气,刚才畅儿先到这里,跟文安县主夸赞承徽娘娘的绣品好。文安县主说,她有个妹妹,绣得比这个好多了。既然有更好的可以看,文安县主便提议这个不用留了。畅儿也觉得有道理,所以把它剪掉了。”

    林钰猛地抬眼看向二皇子。

    这个孩子依偎在太后身边,身子软若无骨,笑容明媚灿烂,声音清亮软糯。

    然而说谎不打草稿,句句心含歹毒。

    太后一时间疑惑道:“真的是这样子吗?”

    这个时候,要拆穿二皇子的谎言吗?

    可是殿内当时虽然有其他侍女,却没有一个人,有胆量给林钰做主吧。

    她坐着微微欠身,“是二皇子误会了,小女说的是家妹手拙,不及承徽娘娘的好。”

    姜云瑶神情不安道:“林氏二女儿的绣工,扬名大弘,不是妾身可比的。”

    二皇子装作惊讶道:“原来是畅儿误会了。不过既然提起来,畅儿也很想认识一下这个京都第一绸缎庄绣女。文安县主可以引荐本皇子认识吗?”

    神情无辜可爱,小脸蛋还鼓了鼓。

    太后拍了拍二皇子的后背,“好男儿哪有关心绣品的,你的父皇想你学武艺,你便总是推脱。如今竟然对绣工感兴趣起来。”

    二皇子振振有词道:“大弘朝丝织绣品,扬名天下,畅儿只是为咱们大弘感到快意。至于武艺,”他略含羞赧,“畅儿学的是修身治国,不喜欢打打杀杀的。”

    太后点了点头,目光充满嘉许。

    侍女已经小心在一旁的地榻旁布菜,寒暄完毕,太后带着众人挪到地榻处坐定。

    绵软的蒲团前是矮小的木几,饭菜清爽可口,侍女陆续布了九道。

    太后等林钰吃得差不多了,才开口道:“文安县主来京城也有些日子了,不知道叶城内母亲可还安康。”

    林钰忙放下碗筷恭谨道:“多谢太后殿下挂怀,家母一切安好。”

    太后点了点头,“中秋佳节将至,林夫人可会来京城吗?”

    林钰乖乖低头,“京城里生意繁忙,恐怕今年年节,不能跟母亲大人同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