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归梁-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竟然挨板子了。

    被打第一下时,他觉得只是闷疼一些。第二下,疼中带着些微麻。第三下,正打在前两下的伤口处,饶是魏青崖是铮铮男儿,也低吟了一声,差点叫出来。

    二十个板子打完,他是彻底需要被托着丢进室内了。

    他伏在地上没有吱声,心想着只要不把他打死,他是如何也不肯说那些机密之事的。

    可是梁王竟然似乎不再问了,室内传来低沉的声音。旋即一个魏青崖非常熟悉的声音,正低低道:“殿下最好还是去一趟,免得被疑有它。”

    魏青崖脸上一惊,然而仍旧没有抬起头。

    梁王的声音又传来,“让你费心跑了一趟,那本王就过去一下吧。”说着站了起来。

    红色的衣袍晃荡到魏青崖身边,轻轻一顿,又往前走去。

    “今日就到这里,你好好想想,明日本王再来。”

    梁王大步走了出去,他的侍卫也跟着他,快速跟出去。

    侍卫身后,蓝绿色的官袍在魏青崖身边一晃,一个人低头蹲了下来。他伸出手来,轻轻握了一下魏青崖的手。

    光滑的,陶瓷质地的小瓶子滑落在魏青崖手中。

    “苏大人,快走吧!”一个侍卫回头唤道。

    苏方回忙理了理衣襟,“这人不会死了吧?”他问了一声。

    “怎么会那么容易死。”侍卫冷冷道,转过身来似乎在等着苏方回。苏方回忙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夜里的牢房很黑,很冷。

    魏青崖探手在怀里拿出那个黑色的小瓶子,轻轻打开了瓶塞。

    金疮药的气息扑面而来。

    伤口在腰部以下,魏青崖勉力伸出手去,把金疮药涂抹在皮肤上。

    随着一丝凉凉的感觉传来,那伤口先是有些麻麻的,接着竟然不那么疼了。魏青崖额上出了些汗,就那么趴着,睡了过去。

    外面的天很黑。

    

第286章 去向() 
山中的太阳刚刚升起,肃王李律和林钰住下的小院子里,来了个北地裨将。

    “殿下!”那裨将风尘仆仆,脸上的伤口已经在连日里赶路后起了硬痂,此时看起来黑乎乎的一片。

    “殿下你不能出去!”裨将跪行两步,险些撞在忽然停下来的肃王李律的腿上。

    藏进秦岭一月有余后,第一个终于接到肃王讯息前来会面的人,带来的是肃王已经谋逆,与突厥两军合一,进攻大弘的消息。

    若不是魏青崖之前送往北地的消息,这裨将也不会在接到上峰调军往南的命令后果断逃离,循着印记在这里找到李律。可是就算找到了又怎样呢,北地守军如今已经不由李律控制,而大街小巷张贴满了擒拿叛逆的榜文。

    李律脸上却看不到半分愤怒,甚至的,有几分快意。

    裨将姓陈名淮,淮北人,也正因为对这里熟悉,他才能翻山越岭间察觉到李律留下的北地守军暗号。如今他抬头抹了把脸上的汗珠,看到李律的神情,有些发怔。

    “这不是很好吗?”李律微微一笑,“他们把狐狸尾巴露了出来,就像伤口烂到了底,正是一举挖除的时候。”

    挖除?

    凭什么啊?

    还有,谁是狐狸?

    大弘朝一兵一卒已经不在李律掌握,朝廷那边,更是想对他食骨寝皮。就连普通老百姓若认出了他,恐怕也会对着他扔烂菜叶子。

    大弘朝太平了几十年了,是他又一次让百姓陷入战火。

    “你带了多少人来?”李律垂头问他。

    “不到一百人。”陈淮忙回答道,“末将力微,肯听末将的离开军营的,只有九十几个。路上遇到叛军小股部队滋扰,还折损了二十多人。深入内地后乔装打扮,连兵器都丢掉了。且这余下的七十多人里,还有几个伙夫,几个身上有伤完全用不上的。”

    肃王哈地笑了一声,似乎更开心了些。

    “在本王治军之下,你还能带着一百人离开,足见你得下属信任。”

    陈淮突的想起了什么。汇合突厥军队南下的命令的确是以肃王的名义下的,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敦煌的肃王是被冒充的。而他自己没有听令。

    陈淮的脸红了红。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叩头领罪。

    “不要这样。”李律难得地几分开心,“你相不相信,那些跟着假肃王南下的,有一半多都是得了我的命令。”

    得了,真正的肃王的命令?

    陈淮感觉脑子里如白面加了水,又搅了一搅,变成了一团浆糊。

    “好了站起来吧,”李律抬了抬手,等他站起来,李律道,“突厥和北地守军已经破了酒泉,不能再让他们上前一步了。”

    “是!”陈淮大声听令,惹得林深处惊起一群飞鸟。

    肃王李律反叛了?

    可李律明明一直跟自己待在一起。

    这些天他摘了一筐柿子、捉过几条小鱼、自己爬山迷路被他寻到了带回,不靠谱的事情也做过几件,可是唯一没有做过的,是反叛。

    林钰的神色几次变幻,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难道前世的时候肃王反叛,也是这样吗?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被判了个反叛的名声。

    可是如今明明没有到前世肃王反叛的时间,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一切提前了?

    那么如水般入侵大弘的部队,是谁带领的?那个假扮李律的人,是谁?

    是梁王吗?

    她以为自己重生一回,接近了这么些核心的人物,盯着他们看着他们,前世他们做了什么,这一世她再看一次。

    却没有想到,自己一直盯错了人。

    真正的恶人,依旧扬起前世的屠刀,燃起了大弘朝的战火。

    梁王如果现身,那苏方回会不会危险?在京城肃王府的魏青崖,又会怎么样?

    思虑间林钰恍然站起来,瞧了瞧窗外已经议了许久的李律和陈裨将。

    如今他能做什么,能阻止大弘朝的战火吗?能洗脱罪名回到原本的轨道上吗?不知道前世他是怎么做的。

    一阵风起,李律转头看了看她。目光里有说不清的暖意。

    “我留十个人做你的守卫。”他掀起窗帘,隔着木质的方形窗框看着林钰,目光里几分暖意,“如果你出现在外面,恐怕会被当做本王的同谋。所以你暂时留在这里,等我回来。”

    如今整个大弘默认李律在琮山假死以脱身,在西北反叛。她作为李律议婚的妻子,只要出现,必然会被认为是同谋了。

    林钰神情怔怔。

    “你要去西北?”她紧张道。

    去西北,以不足一百,对数万兵力?不对,数万是西北叛军和突厥军队的数量,大弘这边,何止数万。

    “你放心,”他温和道,“本王只要出现,无论哪边阵营,都是倒戈者众。”

    “你出现,以一百对数万?”林钰咬了咬嘴唇,脸上几分忐忑。

    隔着窗棂,肃王伸出手探过来。他手指细长,倒不像脸上肌肤的颜色,而是有些白,有些陈旧的疤痕。

    林钰一躲,还是没有躲过去。

    “傻话,”他微微一笑,“是他们,要以数万,对一百。”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揉了揉林钰的头发。林钰早起还没有来得及挽起的头发被他揉得乱作一团,她皱着眉瞪他一眼,摇头躲了过去。

    说什么大话!林钰虽然心里觉得不可能,脸上还是笑了起来。她也顺势伸出手去,一拳打在李律胸口。

    最近他们相处之间气氛好了很多。

    如果不是想到前世她心中的仇怨,倒是可以跟李律好好说话了。

    “你尽管去,死掉了可不管我的事!”

    李律嘿嘿笑了起来。

    陈裨将低着头,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

    他心中暗自揣测,肃王回一次京城,怎么什么都变了呢。相比这个,那个在阵前毫不留情进军长安的冒牌货,倒像真的肃王殿下了。

    林钰也看着李律哈哈笑起来。

    如今这种局面,真奇怪他怎么笑的出来。

    所以自己也笑一笑吧。大军压境又有何怕,他说能打回去,那便一定能打回去。

    

第287章 黑狼() 
肃王李律是一刻也不想留。心向北地,恨不得振翅而飞。

    陈裨将带来的士兵已经悄悄潜入小村落,李律果然挑了十个,给林钰留了下来。

    傍晚时临近离开,他似乎还有些不放心。带着林钰往不远处猎户群居的小村落里走去。

    他们的院落是租那些猎户的,李律的意思,是要嘱咐那些猎户,平日里多关照一下林钰这边。毕竟这是山里,如果有猛虎野兽过境,他留下的那些护卫,并不能保证林钰绝对的安全。

    平日里到了傍晚就熙熙攘攘的小村落,此时竟然有些清冷。

    李律带着林钰走到村落西边,找到房东张氏。

    “大娘,”他屈尊唤道,“大伯不在家啊?”

    门口正在晒制干菜的农妇走出来。她穿着灰色的麻布衣衫,头上梳着垂角髻,斜斜地插一根银簪子。那银簪子想来是被主人百般擦磨了很久,银光闪闪。

    “年轻人,”那农妇走过来掩嘴笑了笑,“你不知道啊,山里招人做工呢。只要去,每个月一两银子。俺家大成昨日就去啦,他昨晚上回来拿了行李,说这几日都不会回来了。

    “招做工的?”李律眉头微皱,“什么做工的。”

    “哎,”农妇把手里的菜筐放在一边,笑起来,“咱们山里人,哪里懂得什么做工的。听说就是肩挑手拎,帮忙搬搬东西。”

    搬东西一个月给一两银子?

    怎么听都觉得像是骗人的。

    不过兴许还真有什么要紧事,为了多雇些人才不得已出了高价呢。眼下战乱在即,有富裕人家想逃到南边去,也是寻常。

    李律点了点头,对农妇道:“大娘,等大伯回来了,告诉他我过些日子便回,请他多关照一下我的”他看了林钰一眼,继续道,“妻子。”

    他们出的价钱高,农妇恨不得多留他们住几日。闻言忙连声答应,拉上林钰左看右看,笑咪咪的,又想扯几句闲话。

    李律已经等不及,扯过林钰的胳膊便要离开。

    林钰却似乎想起了什么,一张俏脸上眼神清冷了几分。

    “大娘,”她声音里有了些含糊不清的紧张,“你知道雇了大伯的人家,是做什么的吗?”

    “这个啊,”那大娘下意识伸手挠了挠头,直挠得几片菜叶子粘在了鬓发上。“不就是那个什么王叛乱了吗?咱们这河南,出了不少百姓自发组织的义军,要去擒拿肃王,保卫国家。俺家大成去的,就是最有钱的那家义军。”

    林钰静静站住,脸色忽然变得惨白一片。

    林中几只飞鸟掠过庭院,凄厉地惊叫几声。

    她微微抬起手,似乎想捂住胸口。声音里几分厉色,“那家义军,叫什么名字?”

    “不好记。”大娘看林钰的脸色变了,思虑片刻道,“好像是叫什么狼的。”

    猎户人家对猛兽会印象深刻些。

    “黑狼军,”林钰忽的道,“是不是黑狼军!”

    “是是!”农妇高兴起来,“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的确是叫黑狼军的”

    如一瓢冷水泼在脑门上,林钰打了个机灵,接着松开大娘的衣袖,转身便朝他们租住的小院跑去。

    黑狼军,黑狼军。

    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

    既然肃王都已经反了,那么离叶城的末日也不远了。

    哪里有什么义军,不过是借着义军的名头,烧杀抢掠罢了。可是烧杀抢掠倒也不恐怖,恐怖的是,他们的目的是屠城。

    林钰跑着,她觉得自己身子发虚,几次想要跌倒在地上。然而心中有一股气提着,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不能死去,不能停止。

    要不然这重活一世,又有什么意义?

    李律在他们院落不远的小溪处从后面拉住她的胳膊。

    “你怎么了?”他急急问道,脸上几分震惊几分疑惑。

    林钰回过头来,“那些黑狼军!他们不是义军!”

    “我知道,”李律道,“战事才起,义什么军,要么是添乱的,要么是别有所图。”

    “他们大多数是土匪,他们是要去叶城!”林钰道,“他们请人抬的,必然是征战时要用的兵器。”

    “你怎么知道?”李律问道,“你怎么确定他们是要去叶城?”

    叶城在南边,跟战事胶着的北地方向相反。

    林钰站定身子,转身看向肃王。

    他寻常日子里冷肃的面容又一次回到脸上,而且加上了些疑惑不解,加上了些关切。

    “肃王殿下,”林钰忽的道,“你的那些兵马,可不可以借给我用。”

    这么突然的又这么称呼他,两个人都是轻轻一怔。

    小溪水哗啦啦流淌而过,他们距离很近,可是身体之间的空气似乎没有了温度。

    李律神情沉沉看着林钰,半晌才道:“他们虽然人少,但是回到北地,是有大用的。”

    林钰甩开他抓住自己衣袖的手,“那便不用多说了,”她冷然道,“肃王殿下之前拨给我的十名兵士,就恕小女不能奉还了。”

    她说着拎起裙裾,迅速跑回了小院。

    她的马就拴在马厩,从这里往南半里,就到了可以骑马疾奔的小道上。再三四里地,便可出山。出了山找到官道,会快上很多。

    “护卫何在?”林钰翻身上马,厉声斥道。

    “在!”那十名护卫在院落各处听到她的声音,迅速聚拢到她的身边。

    “随本县主回叶城!”林钰道。

    “是!”那护卫不疑有他,也不问什么缘由,立刻便牵来了马准备跟着林钰出去。

    “喂!”李律在院落门口抓住她的缰绳,厉声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你告诉我。”

    林钰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他,神情急切万分。

    “若我说叶城将有危难,你信不信?”

    叶城将要有屠城之灾,且不知这灾因何而起。

    “叶城的危难,会抵过张掖吗?会抵过大弘吗?”

    酒泉已经被破,下一个便是张掖。过了张掖,大军长驱直入,就算不攻长安,也几乎可以瓦解帝国。

    林钰扬起手里的鞭子,作势要抽打李律。

    “让开!”她声音清冷,“大弘的危局就由殿下去解,叶城是林钰的故土,就算身死,林钰也要去救。”

    

第288章 缘由() 
原野上的树木已经灰突突一片,俨然是要进入冬日的沉寂之色。落叶和尘土混在一起,铺满了整个林间小道。景色肃杀,空气冰凉。

    马蹄踏过这沉积的落叶时,会踩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肃王李律带着数十兵马,站在一个小小的分叉路口。

    往南,一日内可到叶城。

    林钰已经带着十名士兵飞奔而去,而自己想要追上,也不是不可能。

    往北,六日可到张掖。等他到时,北地叛军恐怕已经开始围城。然而有他在,事态必然可以扭转。

    李律神情沉沉,看着南边的方向。

    那是大弘朝最好的土地,最密集的百姓,最富饶的中原。

    虽然因为身处腹地,驻军稀少,但是却被周围各州府铁桶般牢牢守护。

    “殿下”李律身后,骑着一匹枣红大马的裨将陈淮声音忐忑道,“咱们”

    李律收回视线,调转马头,一掌拍在马臀上。

    “咱们去张掖!”话音刚落,人已经冲了出去。

    人烟稀少的林间小道上,数十人一路向北,速度飞快疾驰而去。

    浅浅的一洼护城河,围着小小的叶城,静静矗立在暮色之中。

    原本进出人丁稀少的城门,今日竟然守卫森严。

    “拿来身份文牒验看!”守卫城门的是个脸生的兵将,看起来比以往叶城的兵将也略精神了些。

    将近一年没有回来,原来叶城变化已经这么大了吗。

    “没有身份凭据,”林钰摘下宽大的风貌,让这兵将可以看到自己的面容,“劳烦这位兵哥去府衙通禀万大人,就说林钰回来了。”

    “什么林钰?”那兵将抬头漫不经心地看过来,忽的神情一怔,抬起拿着碳棍的胳膊,撞了撞身旁正认真查验行礼的守门人,“你看看,这是你们叶城的,那个,林钰?”

    原来这兵将是外地的。

    林钰神情含笑,微微转头,看向那守门人。

    守门人神情一震,脸上欣喜和震惊同时闪现,接着大叫一声道:“是林小姐!林小姐没有死!是文安县主!文安县主回来了!”

    他说着就要跪下去。他的声音很大,引来了经过城门口的百姓。立刻便有人好心地说要去林府报信,又有人催促守门兵将快快放行。

    林钰忙从马上下来,扶他起来。

    “可是,”那守门人受宠若惊间不忘了自己的本分,“眼下战事吃紧,城中又有贵人,故而没有身份凭据,小的也不敢放县主进去啊。”

    见林钰一双眼睛瞧着城门内,目不转睛间几分不安。

    守门人又道:“县主可是咱们城里的骄傲,小的这就跑一趟腿,把县主回来的事禀报县令大人!大人必然亲自出迎!”

    看热闹的人忙催他,“那你还不快去!把县主晾着,你担待得起吗?”

    守门人羞红了脸,跟兵将交代了几句,便撩起裤腿,欲飞跑起来冲进县衙。

    忽的人群中一个声音道,“不用去请万大人批示了,本宫作保,让文安县主进来。”

    一个鹅黄色的影子从人群后面款步走来,眉目清雅,气质卓群。

    林钰心中咯噔一声。

    她忽然明白,那些黑狼军为何而来。

    宣武帝最宠爱的孩子,江山社稷未来的主人,大弘朝太子殿下在这里。

    在叶城。

    

第289章 归乡() 
太子来叶城,是半秘密进行的。

    因为是战时,没有张贴榜文让百姓退让,也没有锣鼓喧天仪仗威武。

    总之,是悄悄的来。

    如今他说‘本宫’,虽有些见识粗浅的百姓疑惑不解,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守城的将领里一半都是太子带来的兵士,闻言慌忙跪地应了声是。

    “太好了,让进来了!”百姓来不及猜测太子的身份,闻言立刻围拢上来,几个跟林钰相熟的生意主顾,更是拨开人群笑眯眯地凑进来。兴许是看到她嘴唇干裂,有百姓竟然举着水壶递进人群。她含笑谢过,并没有接。

    一个妇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林小姐没有死,实在是老天爷有眼。”

    林钰认出来,这是叶老板家的仆妇,叶老板生子那天见过的。

    “多谢婶子挂念。”她一边说着,一边往前走去。

    那妇人又是哭又是笑,“林小姐如今做了官,可不敢这么称呼俺了。”她仍旧拉扯着林钰要再叙叙旧,被别的百姓拉住。那拉住她的,不忘了往人群外喊道:“谁得空快去林府报信,好让林夫人也得了这天大的喜讯!”

    听着这乡音,看着这一张张关切的面孔,林钰心中一暖。自从听到黑狼军之后心头的怒火和急切稍微缓了一缓。

    这是她要赶回来护住的百姓,这是虽然她只有十人,也要回来护住的百姓。

    这些百姓尊重她喜欢她,这些百姓大多淳朴善良,不该死于歹人之手。

    可是这么一停顿一耽搁,林钰和太子之间,瞬间就隔了十多人。

    透过人群的间隙,她看到太子朝着她微微笑了笑,侧身避让在道旁。那意思,是让她尽管闲聊,不必着急。

    林钰也对他笑了笑,可是很快便辞谢了大家,走到了太子身旁。

    “殿下。”她声音略低些,浅浅一礼。

    太子忙伸臂扶住她。他尚有些稚气的脸上带了些成年人才有的从容,白皙的皮肤在落日的余晖里罩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如今不在京城,县主不必多礼。”他说着,亲手接过林钰手里的缰绳,“你的乡邻把本宫原本要说的话都说尽了。”

    林钰原本恭肃的脸上多了几分温和,她任由太子牵了缰绳,转过头看着他一笑,“是谢天谢地恁还活着?”

    她说的是叶城本地的乡音,模仿着百姓们的语气。

    太子微微一怔,接着看着她哈哈笑起来。笑声惊得刚刚散去的人群重又聚拢起来。

    “要去林府吗?昨日本宫来时,已经去府上看望过林夫人。”他说着,身子果然朝向了林府的方向。

    “不,”林钰摇了摇头,“咱们去县衙。”

    “县衙?”太子好看的眉毛微蹙,湖泊映树影般的眼睛里疑惑一闪而过,“好,就去县衙。”

    叶城父母官万泽岚,这两年运气不要太好。

    先是所辖之地里出了个“锦绣之家,”以丝绸扬名之下他也跟着沾了光,任期一满便会被提拔。

    再是他的女儿虽然没有能被采选入宫,但是上个月嫁去了洛阳。女婿家是三代为官的读书人,并且前程似锦。

    这最后一件事,竟然是由于文安县主新丧,来了很多权贵。他这个小小县令,有机会结识了不少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