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归梁-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无人应声,就连往日揣着手,出门打招呼的京城百姓,今日也没有露面。

    京城大街上寂然无声,连一声犬吠都不曾听到。偶尔哪个院落深处,传来乳齿童儿的哭声,只一声,便被家人低声喝斥,呜呜咽咽的忍住了。

    没有炊烟、没有人声。长安城,如同死了一样。

    在这骇人的死寂里,长安城的东南角,林钰正在一个铁匠铺子里抬起头。她的眼睛红红的,看到来人,忍不住微微笑了笑。

    “竟然劳动梁王殿下大驾。”

    林钰的嘴角几分戏谑。

    她是见过梁王的,在太后娘娘的寿辰之日,梁王手持皮影子,做了一场影子戏。那个时候肃王殿下为了助兴,从百步外一箭射中影中人,被传为佳话。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也是梁王要反的时候。从那时起,因为种种原因,他便逗留京城,不曾再回到封地了。

    “林小姐,让你受苦了。”梁王仍然是温文儒雅的样子,他端来热茶,顺手把桌案上的小暖炉放在了林钰的手上。

    铁匠铺子里不可能有地龙,这暖炉的确来的恰到好处。虽然手被捆着,但是有了这暖意,慢慢的身上便有了温度。林钰小心地扭动了一下肩膀。

    “多谢。”虽然这么说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林钰还是轻轻说了一声。梁王听到这一声谢,脸上有了笑意。

    “绑你来这里实在是迫不得已,你知道的,这件事本王筹划多年,然而终于寻到李律的软肋,不可不用。”

    李律的软肋,是说自己吗?林钰脸上微微疑惑。

    有一段时间,李律的确做出了非她不娶的样子,也是为了凭借婚约,在京城多待一些时日,好提防梁王。

    “看来林小姐不太了解我的这位弟弟。”梁王看到林钰面露疑惑,忍不住道,“李律小的时候,便总对自己真心想要的东西畏畏缩缩。比如喜欢柿子,偏偏会留到最后才拿起柿子,这是为了防着别人知道他真心喜欢的是什么,免得下次挑选的时候,柿子被人提前挑了去。如今他喜欢你,也大费周章,想要让我觉得,他是在利用你罢了。”

    林钰听完这一番话,猛地抬起头,“所以梁王殿下,是要用我威胁肃王吗?”

    “对,”梁王靠近林钰一点,脸上的笑容充满了中年人看晚辈的赞赏和慈悯,“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当着他的面杀了你,等他癫狂,再杀了他。你觉得,这计划怎么样?”

    梁王一边说,一边抬手拂过林钰额头的碎发,眼睛里慢慢涌现炙热的光芒。

    这计划怎么样。

    

第341章 叩门() 
“他娘的怎么这么没用!”金光闪闪的少年把殿门打开一条缝,看了一眼外面刺客把守的情形,便迅速扣紧了门,转身对禁军统领李礼抱怨道,“禁军和南城府衙加起来,没有两千也差不多。就算都是纨绔,也太不顶用了!”

    还有皇帝陛下。既然知道对方要反,竟然都没有做什么准备。说什么要看梁王能做到哪一步。这是盲目自信还是傻?

    “崔泽,”宣武帝在摞满了奏折的御案后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少年,微微安抚,“不要怪李礼,朕让他分出多半兵力,去守皇族和各位大臣府邸了。出此宫变,大弘的脊骨却不能折损分毫。”

    这也顾的太多了。

    崔泽摇了摇头。

    那些文官,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跑来救驾。武将除了几个年龄大手里又没有兵权的,其余都跟着辅国公去平叛了。

    似乎是注意到崔泽微微摇头的大不敬动作,宣武帝自嘲般一笑,“再说了,崔世子你,不是已经帮朕把玉玺藏起来了吗?梁王找不到那个,可是什么都做不了。”

    太子李昭正帮宣武帝把奏折分类码好,闻言附和道:“父皇说的是。恐怕如今梁王没有动静,是因为肃王叔和辅国公快回来了。”

    河南道已经反了的府兵,除了一部分在京城内,更多的恐怕正沿途设伏,准备阻击肃王和辅国公了。

    “这可坏了,”李礼被崔泽骂得抬不起头,此时终于忍不住道,“将士们的家眷都在京城,若梁王以此要挟,恐怕”

    “别操那个心,”崔泽忽的摆了摆手,“早三天,本小爷便把他们藏了起来。”

    宣武帝闻言抬起头,缓缓站了起来。他的嘴脸一抹微笑,看看崔泽,又看了一眼李昭。

    “你倒是厉害,不过不知道是你藏的,还是你们那位林小姐藏的。”

    崔泽因宣武帝提起林钰微微惊讶,旋即讪笑道:“自然是小,哦不,末将我藏的。那丫头只是瞎指挥罢了。”

    “这瞎指挥可了不得。”宣武帝赞了一声,“不过林小姐显然忘了,辅国公的儿子,可在梁王手里呢。”

    他说完哈哈笑了起来,似乎很为自己寻到这一处错漏高兴。看到崔泽渐渐僵硬的脸,不由的笑的更是开怀。

    那人一身黑甲似在血中泡过一般,身后仅余十多名随从。绕是如此,当他在正午的阳光下单手控缰站在城墙下时,城上戒备的叛军还是心头打颤,腿脚软了一下。

    他们为名利被胁裹着反叛,然而名利到底没有性命重要。

    数丈高的城墙下站立着的那个人,是西北守卫边疆的喋血阎罗。有他在,国门不破。有他在,奸佞不安。

    如今自己,竟然要站在这样的人对面,与他为敌吗?

    墙上的叛军稳住心神,拨开随风翻动的旌旗,探头抬声问道:“墙下何人?”

    墙下的人微微抬头,右手中的大刀脱手飞出,直直钉入厚厚的城门。

    “肃王李律。”

    

第342章 驯服() 
似一阵寒风刮过城墙,探头探脑的叛军小头目神情一凛,缩了缩身子。

    “怎么办?真的是肃王!”他转头对身边的人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惊慌。

    “怕什么,”身后一人揣着手往下面看了一眼,“又不是阎罗王,城墙这么厚,我就不信他能钻进来。”

    小头目这才正了正神色,望着肃王道:“小的不识得殿下,多有得罪了。眼下长安城封城,没有陛下的命令,任何人不能进来。”

    肃王李律抬头看了一眼躲在旌旗后的小头目,冰冷的目光不带一丝感情。

    “叫李烽来见我,不然一个时辰内,本王将破长安城,平梁王府。”

    字字如同铁锤坠地。

    李烽,是梁王的本名。

    小头目跟身后的人确认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肃王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仍辩解道:“肃王殿下不要误会,这实在是陛下的旨意。”

    就算不是陛下的旨意,你还真能破了长安城不成?

    这长安的城墙有多厚有多高,您老又不瞎。虽然贵为肃王殿下,但是你也不是真阎罗。如今带着十多个兵丁,就想破了长安?

    莫不是大话要说破天吗?

    小头目虽然嘴上辩解,脸上却没有几分忌惮。他似乎总算想明白了,自己如今躲在城墙里面,肃王就算再厉害,也奈何不了他。

    若不是一根穿云而来的箭带着呼呼的风声刺入了他的胸口,小头目还想转身跟随从揶揄两句。

    他没有看到肃王射箭。

    就连肃王身后的随从,都似木头般立在马上,一动不动。

    可那箭从看热闹的人群里飞出,不等他反应过来,便钉入了他的胸口。

    小头目哀嚎一声,身子一歪,从城墙上直直摔了下去。

    啪的一声,骨肉裂开,当场殒命。

    在一片死一样的寂静中,城墙上刚刚反应过来的叛军听到肃王的声音传过来。

    “本王不听谎话,叫李烽来见我。否则破城平王府。”

    城墙之上一阵骚动,过了一会儿,才有人战战兢兢躲在垛口后面开口道:“请肃王殿下稍等,我等立刻便去禀报。”

    “破城?”梁王李烽正在用午饭,闻言皱了皱眉。

    “叫他先折腾一会儿,他以为这长安城是敦煌,说破就破了?”说完这句,接过侍女用胡饼夹好的烤鸭,再对着身边的庆安郡主一笑,“我这弟弟,也有这么不靠谱的时候。”

    庆安郡主轻轻一笑,推开了梁王送到自己手里的鸭肉。

    “许是肃王殿下有什么过人的法术呢。小的时候,他不是还会学狗叫吗?”说到此处,禁不住哈哈笑起来。

    “对啊,”梁王也是一笑,“当初他说要驯服狼犬,最好的法子是把自己当做狼,跟那些动物同吃同宿。为了这个,他还跑去玉山。”

    “可不是,”庆安郡主笑起来,“还是先帝有主意,说他贵为皇子,如此行事不免被百姓效尤。同吃同住不行,倒是可以起个诨名。”

    “福旺嘛,”梁王哈哈笑起来,“那时候本王就觉得他傻,如今看来,也是没有长进。”

    说到这里,想起当年三人都是皇子,先帝却选了二皇子做太子,不免心中愤愤。

    如今这宣武帝,倒是知道选长子做皇子。

    “说起来,”梁王忽的道,“李畅去哪里了?”

    “哦,”庆安郡主漫不经心答道,“说是要亲自去给林小姐送饭呢。”

    

第343章 买单() 
铁匠铺子里的这一间,倒不是很脏。室内没有铺砖,灰扑扑的地上随意丢弃些做坏了的剪刀锥子等寻常之物。林钰小心地用脚在土里摩挲了一会儿,收获寥寥。

    正在烦恼,门外脚步声近,接着门上的褡裢被人扯开,一个少年人跳了进来。

    正是二皇子李畅。

    林钰抬头看了他一眼,正对上二皇子戏谑间又有些焦灼的视线。

    “喂,给你的饭。”他说着,把手里的小食盒放在地上,看着林钰笑。

    他明明知道林钰被绑缚在椅子上,根本够不到那食盒,却故意如此。林钰看着他,蹙着眉头道:“二皇子敢来给我送饭,也不怕我杀了你。”

    李畅笑嘻嘻的,闻言退了一步,“你可不能动我分毫!难道你不知道吗?我可是未来的皇帝!”

    虽然李畅才十一岁,但也不应该如此目无国纪纲常、随歹人叛乱。林钰看了他片刻,嗤笑道:“你也配做皇帝!陛下英明威武,怎么养了你这样的儿子。”

    李畅想也不想便反击道:“本宫是母妃的儿子,不是他的儿子!”说完这话似乎觉得不太妥当,又解释道:“父皇只认太子,什么时候管过我的死活?”

    林钰摇了摇头,不想再理他。没想到李畅却似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宣武帝的坏话。听来听去,无非是抱怨自己没有得到父皇的宠爱。

    那便联络歹人反叛吗?

    是不是自持年幼,觉得就算梁王败北,宣武帝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那如果梁王胜了呢?他到底不是梁王的儿子。

    “这么恨皇帝陛下,所以你要帮着梁王上位吗?”林钰想了想问道。

    “什么啊?”李畅摆了摆手,“你把梁王叔叔想太坏了,他只是想做摄政王罢了。”

    摄政王,原来如此。

    宣武帝和太子相继殒命,朝中只留十岁小儿,主少国疑,无奈间只好上台辅佐,身居摄政王要位。

    可新帝诞下子嗣之前,有的是时间运作。到时候新帝没有子嗣却又死了,那么梁王左右手里,便是朝堂和宫廷。

    这一桩桩一件件,原来做的这样的打算。

    对于一个兄弟登上王位,又不想大张旗鼓抢夺的王侯来说,这样的路子虽然绕了圈,但是却不会被天下人谩骂嗤笑。

    像他当年用苏方回父亲的手贪污那样。他永远是站在后面,可置身事外的人。

    看林钰低头沉沉思索,李畅向前一步,道:“好了,你也别乱想了。本宫来,是想问问你。等本宫做了皇帝,你家的妹妹,能不能给本宫做个娘娘。”

    “什么?”

    林钰一时间似乎没有反应过来。

    这小孩子,难道对轻盈

    林钰立刻从李畅玩味的神情里看到了不同于喜爱的感情。

    对了,他这样的孩子,怎么会真心实意喜欢一个人呢。

    “你是真的不懂?”李畅又走近一步,“上次叫她绣花,还没有绣好呢。到时候她做了本宫的娘娘,自然可以天天绣了。”

    是了,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上次抓走轻盈和芳桐,便是为了在人皮灯笼上绣花。

    李畅已经走到林钰身前。

    她抬头忽的一笑,一直被在身后的左手突的伸出抓住李畅的胳膊,另一只手迅速击出,手里的物什刺入了李畅的肚腹。

    那是半块剪刀的残片。

    是林钰好不容易在尘土里找到的宝贝。

    她磨了这么久,终于磨开了绳索。

    李畅僵在她身前,哀叫一声,旋即蹲坐在地,捂住了肚腹。

    “你年纪小,”林钰的声音冷冰冰的,“但是年纪小也不是便可以不为自己做过的错事买单。这一刀是我替芳桐送你的,是死是活,全看阎王要不要你。另外,”她看着李畅扭曲在一起的脸,抬脚越过他道:“林家人不稀罕做娘娘。去你的——娘娘。”

    

第344章 折腾() 
“快来人啊!”随着一声杀猪般的喊叫,窄窄的门口顿时涌入了十多名随从。却不知李畅一开始支开他们,是为了到这里方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那把剪刀仍然在她手里,不过林钰退后了一步。

    她当然知道就算把李畅击倒,这里也不是她可以随便进出的地方。而且鲁莽的举动也会惊怒梁王的人,对她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她第一次不想权衡什么利弊。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再没有可能为芳桐报仇。

    李畅是皇家的人,就算犯错,皇家颜面之下,也不会允许她这样的平民惩治。

    可是凭什么,凭什么他就可以逍遥法外。在她心中,他这个皇子,就应该跟庶民同罪。

    挤进来的人看到倒地的李畅,纷纷上前搀扶,扬起了一屋子的灰尘。李畅勉强支撑起身子,抬起头,指着林钰道:“杀了她!给我杀了她!”

    随从看了他一眼,略为难地怔了怔,没有动作。

    看来这里也不是李畅能当家的。

    她就知道,这些人只是利用他是皇子的身份。恐怕得了天下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弄死他拉倒。

    随从任由李畅哀嚎着,把他扛在肩上带了出去。围在门口的随从却没有离开,他们虎视眈眈,盯着林钰,以及她手里的半片剪刀。

    “还请林小姐把这个丢了,不然小的们不好做事。”随从中有一人终于开口道。

    你看,刺伤了他们拥趸的皇子,也只是被勒令把凶器丢掉而已。

    林钰撇了撇嘴,把那剪刀丢在尘土中,旋即上前一步。

    那随从吓的忙后退半步,看到林钰只是捡起地上的食盒,又抬手拂去一张小桌案上的土,便大咧咧坐了下来,打开食盒,似乎是要吃了。

    随从们这才放心了些,往门口挪了挪,给林钰留下足够的空间。

    饭菜简单,不过现在不是挑剔的时候。若想做事,必先活命,这是她的经验。

    饭吃到一半,外面吵吵嚷嚷忽然又有脚步声来。接着门口守着的人回头看了一眼,便纷纷避让开。

    庆安郡主的脑袋从几人后面露出来。

    她脸上几分焦灼,但是看到林钰缓缓进食的样子,还是戏谑一笑,顿了顿道:“走吧县主,是你登场的时候了。”

    倒没有人把梁王的话悉数带到。肃王果然便在墙下等了一个时辰。

    城墙上的叛军躲在垛口后面窃窃私语。

    一方面对肃王有几分忌惮,另一方面不得不听从梁王派遣。

    既然梁王说让他随便折腾,那城墙上的叛军也只能静静看着肃王怎么折腾。

    一个时辰将到,肃王转头向人群中,淡淡道:“邓通家人何在?”

    邓通家人,前些日子扶着邓通的衣冠棺椁到了这里,就宿在城外。

    听到肃王这么招呼,人群中立时有两个身披白麻的男人走上来,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殿下”他们神情哀恸。

    肃王嗯了一声,看着他们道:“不瞒各位,邓大人表面上看是因为义军的事而死,事实上却是被河南道节度使陈程的手下一刀毙命。如今陈程就在城中,关闭了城门,意图谋逆。尔等忠良之后,可愿意与本王一起,诛杀叛逆?”

    那两人听着肃王这话,却似乎没有多少惊讶,只是神情愤愤,齐声应诺。

    “我等愿意肝脑涂地!”

    “好,”肃王的声音依旧淡淡的,“那便开棺吧!”

    

第345章 开棺() 
邓通的衣冠棺椁就放在长安城外,已经有好几日了。众人因为知道那棺椁中没有收敛遗体,便没有什么忌惮的。城外风大的时候,甚至有人依偎在那棺椁后面避风。也有嘴碎的,跟邓通的家人时不时聊些邓通生前的轶事。

    因为义军家人也是河南道的,所以大家乡音熟悉,虽然一开始所求不同,但是到了最后倒也没有生分感。

    如今一听说要开棺,唬得那些义军家人从棺椁左右跳开去,一瞬间真以为这是刑部仵作要验尸,当下便要看到不吉之物了。等回忆起来这里面只有衣冠,才小心翼翼在远处踮着脚看,不过没有人敢近前了。

    肃王这才从马上下来,他身后呼呼啦啦的,在马上随行的人忙也下来,把马匹拴到远处拴马桩子上去。

    等邓通家人默不作声从远处把那棺椁抬过来,肃王默默近前,从随从手里接过三支清香。

    香烟袅袅,微微檀香味飘散,是刚刚点上的,用来祭拜亡人所用。

    难道是,要拜祭了?

    除了围观众人狐疑,就连城墙上驻守的叛军,也小心翼翼探头查看。

    肃王却转过身去,看向东南方向,合掌拜了一拜。

    “邓大人为国尽忠而死,死后还要被本王做如此设计,得罪了。”

    说完便把清香插在泥土中。瞬间有随从过来,围护住那一片插了香的泥土。

    真是的,谁还会破坏不成?

    围观民众虽然心里这么想,可还是不由自主退了一步。

    不过,做什么设计来着?

    看到肃王拜祭,已经有邓通的家人跪在前方回礼。礼节过后,那汉子走到棺椁旁边,忽的大掌用力往棺椁上拍去。

    “啪”的一声。

    这也太大不敬了!就算是只放了衣冠,也太不敬了!

    围观众人脸上微微变色,可还没有等他们细想,便听到棺椁深处,传来几声“呜呜”的哀鸣声。

    这声音听起来像人声,却又不是人声。

    “我的妈呀!”

    “青天白日见鬼了!”

    围在四周的民众被吓退了一半,不少人推搡着踩到了别人,顿时又听到一阵骂娘声。

    肃王冷眼看了看周围,忽的走到棺椁旁,一掌击在棺椁侧面的一块略突出的方木上。

    哀鸣声立刻停了,接着那六寸厚的棺材板砰的一声滑了下去,露出棺材里面,横竖交错、宽三寸的铁杆和方形木块连接的物什。

    不等肃王再动,那东西咯吱咯吱,从棺材深处伸了出来。

    不多时,那东西停了动静,稳稳立在棺椁之上,像是一个巨大的怪兽。

    这怪兽一丈来高,被固定在棺椁上,头小身大,像是一个巨形螳螂。然而它的前方直直伸出一个半丈长锥形铁钉,铁钉之下,粗重的锁链有秩序地从上往下排列,不知道是有什么关窍。

    肃王李律看了看这东西,显然也是第一次见。

    “懂怎么用吗?”他问邓通的家人道。

    “懂的,苏师傅教过了。”那汉子小声道,旋即看了一眼城门,道:“两丈,距离刚好。”

    肃王点了点头,“那便用吧。”

    

第346章 雷鸣() 
那便用吧。

    只这简单一句,云淡风轻般下了个指令。那汉子便又走上前去,在棺木底部的某处,使劲儿按下了个机括。

    之前呜呜咽咽的声音又一次响起来,不过这一次不再是似人声般小,这一次整个机括旋转着变形,声音越来越大。

    忽的,众人看到这变形的机括似乎是拉住那个锥形铁钉往后挪动。忽的空中一声雷鸣般的巨响,也没看到那机括如何,便见那铁钉猛然飞奔向城门。

    “嗖——”

    “咚——”

    巨大的城门被铁钉穿过,那铁钉旋即又被机括上的锁链拉着回来,带出了个水缸粗的大洞。

    城门上灰扑扑掉下来一层的土,尘土过后,有守军从城门后的洞口向外看了一眼,白着一张脸躲了回去。

    “快!”那人边喊边往城中跑去,“快去禀告梁王殿下!”

    “好啊——”城门外响起了一阵欢呼声,那是在如此形势下,果断想站在肃王一边的民众,发出的呐喊声。

    “不要停。”在这吵吵嚷嚷的声音里,肃王的声音道,“再来几个洞,这门就塌了。”

    塌了又怎样。难道肃王殿下要带着这区区十几人攻入城中,跟城中上千叛军死战吗?

    围观的人心内惴惴,然而禁不住想看到城塌的好奇心,不由得瞪大了眼睛,盯住了那个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