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归梁-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青崖闻言只好点了点头,目送着李律扶着林钰,走向那顶被一众人看护着的马车。

    到得近前,似乎非常自然般,李律把林钰打横抱起,放进了马车中。

    “小心伺候着。”他示意一队人跟着魏青崖,便抬手向后挥了挥。

    车夫挥鞭驾车。

    远远的,魏青崖看到林钰的脑袋从马车中伸出来,冲着他喊了句什么。

    接着,一个大手也伸出来,把那脑袋按了回去。

    魏青崖怔怔看着,直到身边李律的随从提醒他该回去了,才辞别了刑部官员。

    一别月余,很多事情,都似乎不一样了。

    

第353章 庇护() 
肃王李律和林钰的车驾穿过重新又热闹起来的都城街道,回王府去。

    刚行进不过半里,有王府的侍卫骑马飞奔来报。肃王在马车中探出头去,那侍卫恭恭敬敬的,说了几句话。

    “胆子还蛮大。”林钰听到李律这么说。

    外面的侍卫想必是常跟着李律的,眉眼中亦有几分附和的傲慢。

    “说了不能拿人,下人们晾着他们呢。”

    李律点了点头。

    “邓封初任大理寺卿,到底不能太拂了他的面子。晾着可以,别像北地时那样跋扈。”他又交代了一句。

    外面的侍卫闻言连忙应声,“小人这就回去交代。”

    因了这一个小插曲,虽然李律没有吩咐什么,但是林钰明显感觉车驾快了一些。

    待到了王府,她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大理寺卿差了下属来提审在肃王府养伤的苏方回,被王府的下人们磨蹭着晾在偏厅,已经有一个多时辰了。

    那偏厅林钰知道,没有烧地龙。如今冬日渐寒,恐怕养尊处优惯了的官差们此时已经满腹牢骚了。

    王府内跑出来婢女搀扶林钰,被李律抬手拒了。他搀着她,往院内走。

    “给肃王殿下请安”

    正此时,青蓝色皂衣,腰里挂着大理寺特色短刀锦袋的官差们突的从院内鱼贯而出。他们十多人,均跪地叩首,口中请安。

    李律理都没有理,扶着林钰继续向前。

    “殿”为首的大理寺掌案没敢擅自站起来,只是眼角看到李律走近,想要先请责再说出此次登门原因,没想到话还在嘴里,那衣角一闪而过,肃王竟然越过他们几人而去。

    掌案脸上一阵红白。

    本来这事,就该部院大人亲自来的。可因为要提审的人实在太多,大人忙不过来,才派了他们过来。

    没想到便碰了壁。

    碰壁也正常,谁让人家是解了京城和北地危局的肃王殿下呢。

    林钰虽然觉得这么做有些不给大理寺面子,但是她心里也不希望苏方回被带走。

    如今梁王伏诛,正是清剿梁王余党的时候。苏方回虽然是为了她假意辅佐梁王,但是北地那些攻城器械、陷阱机括,却是出自他的手,绝对瞒不过朝廷。

    苏方回不似魏青崖那样有太子的凭信。

    所以如今真要把他提去大理寺审理,别说官位不保,身家性命都不知道还能不能保住。

    从正门进来,她便朝着苏方回养伤的院落小步靠近。王府庭院铺陈简单,很少有曲径。林钰转过一条回廊,前面人影一晃,正看到一个王府的小厮搀扶着苏方回,站在屋檐下。

    他面色苍白,呼吸间胸口没有节奏般起伏一阵,显然是刚醒。

    “苏——”她看到他,先喊出了这个姓氏,才想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

    苏师傅?他早已不是林氏绸缎庄的把做师傅。

    苏大人?他为她九死一生,如此称呼未免薄情。

    苏兄?莫名的觉得他不喜欢自己这么唤他。

    “苏先生。”她终于这么道。

    “你醒了?去哪里?”

    苏方回先是看到她,再看到她身边一直紧紧搀扶着的肃王。他对肃王微一施礼,道了声谢。

    城墙之上混乱如斯,肃王救了林钰,没有忘记把他也救回王府养伤。

    “不要谢我,”李律微笑道,“你是姝儿的朋友,自然当救。”

    苏方回再施一礼,看向林钰道,“听说大理寺来提苏某去受审,苏某这便准备去了。”

    林钰微跛着腿上前一步,惊得李律忙跟上。

    “你不准去!”她说。

    

第354章 目的() 
面前的人微微讶异,僵在原地,没有再动。

    苏方回印象里,她就算在谈难以达成的生意,也是露着狡黠的笑。他心里,也想过她是在乎自己的。但是那在乎,不至于让她失了从容,脱口而出训斥的话来。

    我不准你去。

    似他的一切该她做主。

    苏方回把目光投向肃王李律。

    昨日城墙下紧急时刻,李律救了林钰。那一瞬间,他也曾想过这两人是有婚约的。虽然那婚约是假,但日久生情有些情谊也是自然。

    但他今日再见李律,却觉得他何止是对小姐动情,简直就变作了林钰的跟班,或者婢女丫头。

    脸上没有沉沉的决断之色,只是静静微笑,时而看向林钰的侧脸。林钰说出那话时,他虽然面露惊讶,却最终只是笑笑。

    似胜券在握,无论她要做什么,自己都能达成。

    苏方回抿着嘴,牙齿却隐隐咬了咬下唇。

    “不知林小姐此言何意。”他最终这么说,话里有些生分。

    林钰又上前一步,似乎怕他就这么跑掉。

    苏方回虽然面色不愉,心中却是微暖。

    “因为我怕你去了,情势对你不利。你还是等我面见了陛下,禀明一切种种。再由陛下下一道口谕,才去大理寺比较好。”

    她可以轻易见到皇帝陛下吗?

    苏方回心中惊讶,脸上便流露出来。

    “这想法可以。”李律一边在林钰身边附和,一边看着她,露出激赏的神色。

    “没有必要吧,”苏方回却道,“我自去陈清一切因果,大理寺会奉公而行。”

    他没有得到她,更不想承她的情谊。

    “不,”林钰的手按在拐杖上,眼中一道冷光,“我想,”她微微一顿,“我们这一次要趁局势,把令先君子当年为梁王顶罪而死的案子翻过来。”

    苏方回的父亲苏鲁越,是曾经的官府织造署采买管事。显庆二年,苏鲁越因为犯了律法,被抄家没产、病死牢狱。说他贪腐,却未在苏宅搜出银子。说他因病而死,可他死前明明身体结实没有疾病。

    现在他们知道他贪腐的钱去了哪里。那些钱用来买通大臣买通河南道守军买通塞外番邦。

    他们也知道他为何而死。

    他是为梁王顶罪而死。

    苏方回不是没有想过若有机会,要为冤死的父亲翻案。但是对手是梁王,无异于登天之难。倒是如今,真的是有了个机会在眼前了。

    而林钰思虑的还有一条。

    有了苏鲁越的前尘往事,大理寺那边权衡苏方回到底是不是逆党的时候,会多些判断的凭据。

    苏方回脸上微微动容。

    够了,她为他想到此处,已然够了。

    “那么,”李律打破沉寂,“你便放宽了心在这里养伤,墨大夫说你的右手虽然保住了,但是筋脉已伤,以后要想扳动神侯弩,是不可能了。你还要想想,工部那里是不是该换个接触机括少的差事。”

    说是换个差事,也就是能保住他的官身。

    李律向来不承诺什么,然而言谈之间便是暗示了。

    说到此处,再拒绝便不通情理了。苏方回微微点头,面上虽然几分疏离,但是总算不是冷冰冰的了。

    “等着我啊。”看到他同意,林钰脸上一抹笑意,“明日我便进宫向陛下请罪。”

    请罪,不是请旨。

    苏方回忽然想起来了,林钰给了二皇子一刀。

    

第355章 知情() 
去皇宫请罪之前,林钰陪同肃王去了一趟兴庆宫。

    是太后吩咐了管事太监来宣,就算身上有伤,也是推脱不得。

    因为李律的庇护,除了大明宫和太子东宫都派了管事宦官来探望过,暂时没有人提请林钰去交代所涉谋逆案情。

    如今太后来请,想必还是心有疑惑,等不到大理寺的审理结果,要亲自垂问。

    太后在寝宫见她。

    兴庆宫由于是前朝鼎盛之时帝王为爱妃而建,所以寝宫极尽奢华之能事。待太后在此颐养,撤去了不少名贵布帛摆设。但是雕栏画栋间,处处是高绝的画工。

    在殿外等候宣见的时候,林钰盯着廊顶绘制的奉桃报养图,一时间看得呆住了。

    “喜欢吗?”李律在她身侧问,一边把自己暖在怀里的手炉拿出来,换过林钰手里捧着已经渐渐发凉的那个。

    “这图倒不合前朝寝殿规制,是新近画的吗?”因为谈论到前朝,林钰小声问了问。

    “是梁王画的。”李律淡淡道。

    虽然梁王如今被革除王侯一应名位封赏,正待大理寺审理后正刑。但是如今李律仍然这么冷淡地答了一声。

    林钰哦了一声,再不多言。

    不久殿门处微风轻起,殿内走出两名蓝衣内侍,神情恭谨地把二人请了进去。

    进入待客的阔室,却没有停留。内侍引着又掀开帘子,走了两道拱门。原来把他们迎进了寝宫深处。

    太后半躺在罗汉床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被褥,肩披银狐大氅,脸色蜡白。

    这一看,就是受了惊吓,病倒了。

    “哀家听说你受了伤。”

    见林钰进来,她没等林钰跪地请安,她便用手拍床,示意林钰过来坐下。内侍忙在太后床上放了个挑丝绣花的蒲团,林钰由婢女引着,坐了下来。

    一双温暖的手立刻团团裹住了她的手。

    “小女没事,娘娘您却”想要关怀的话堵在心胸之中,林钰却哽咽得说不出来了。

    太后的手拍了拍她,“你心疼哀家,哀家知道。可是让他们就这么从兴庆宫把你带走,真是哀家的疏忽。哀家没想到,他们那么歹毒啊。”她说着用一只手捶床,原本苍白的脸红了起来,显然气急。眼眶中微微含泪,几乎要淌了出来。

    贴身伺候的内侍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娘娘要珍惜身子啊。自从文安县主被歹人掳走,娘娘您就茶饭不思了。后来情势紧张,您更是一病不起。您这样,咱家也不想活了。”说着哭了出来。

    “没用的东西!”太后轻斥了一声,终于还是忍住了眼泪。手掌在胸口轻抚,咳嗽了一声。

    李律匆忙从不远处迈步过来,扶住太后的脊背,帮她顺了顺气。

    没想到太后收回握住林钰的另一只手,用尽力气,使劲儿把李律推到一边。

    “你给哀家跪下!”一声厉斥,太后剧烈地咳嗽了几声。

    李律犹豫了一下,还是退后几步,跪了下去。

    “哀家问你——”太后虽然气力小,声音却一点都不小,“梁王的事,你是突然知道的,还是早有防备?”

    李律眉头微蹙,他那眼角的伤疤更重了几分,“回禀母后,儿臣自半年前才探查得知。”

    太后微张着嘴怔在床上。她忍了忍心中的怒气,继续问道,“那么,皇帝也知道?”

    李律垂下头,没有做声。

    “你,你们——”太后指着李律,忽的剧烈咳嗽几声,险些背过气去。待咳嗽停下,白丝织锦的手绢上,俨然几滴鲜血。

    

第356章 知罪() 
那几滴鲜血惊得林钰忙瘸着腿去拍抚太后脊背,李律也慌忙站起来,想要贴身伺候。被太后一个眼神制止,又跪了下去。

    “你们知道!”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似乎凄楚痛苦。

    “你们知道梁王有反心,一没有劝勉警醒,使他回头是岸;二没有堵漏补缺,使他无计可施。你们就眼睁睁看着他做,把他捧到高处纵容他做。你和皇帝与他,算什么兄弟!有什么担当!”

    李律垂着头没有说话。

    太后喘了几口气,继而呼吸渐渐平稳,可声音里的厉色不改。

    “哀家且问你,”太后抬起头盯着李律,“你年少未去敦煌前学习论语,先生教你,说子路问夫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夫子作何答?”

    李律微微抬头,轻抿嘴唇,答道:“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真是让哀家心凉啊!”太后的泪水含在眼角,将落未落,更显得伤心异常。“你竟然记得这句,记得兄弟间要和睦相处。先帝在时,常常训诫你们要兄弟和睦、坦诚以待。如今你们非但没有坦诚以待,还等着梁王反了,事态到了最糟糕的时候,你和皇帝好一举把他剿除。如今梁王一脉将要彻底从大弘朝消失,你们心里,可放心了吗?”

    室内是许久的静默。

    内侍看气氛尴尬,趁机让太医静悄悄从侧门入,想要给太后切一切脉。

    太后见了,只是苦着脸挥了挥手。

    林钰又对那太医招手,对太后道:“如今京城刚刚安宁,太后殿下若贵体有恙,皇帝陛下恐怕不能专心处理政务了。就算是为了大弘,您也要让太医看看。”

    一边眨巴着眼睛落泪的内侍听到林钰这么说,就差点给她跪下来叩谢了。见太后不再说什么,太医忙上前跪坐下来,拿了脉枕切脉。

    过不多时,叩头道:“微臣这就去煎药。”便拿着药箱快速退了出去。

    李律仍然跪在地上,也不辩解也不劝慰。室内气氛将要再次凝滞,林钰只好开了口。

    “其实,”她声音温和道,“此次梁王所做之事,外有突厥皇室参与,内有河南道陈程谋逆。梁王能做到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事的。皇帝陛下也给了梁王机会,只是一个人若专注十多年做一件事情,早就没有回头的可能了。太后殿下知道这个,只是心疼梁王做蠢事,气恼皇帝陛下和肃王殿下没有把事态挽回,对吧。”

    被道破了心事,太后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声音哽咽一瞬,看着李律道,“你站起来吧,哀家改日再找你算账!”

    又转头看向林钰,“你怎么就知道,梁王做这些,已经有十多年?“

    林钰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提起梁王也让她心情不愉,淡淡道,“陈程那样已经贵为节度使,若不是经年日久培养的信任,怎么会跟着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小女查过,他是梁王做皇子时一起读书便识得的同窗。这些年梁王为了避嫌,从不曾在陛下面前对陈程美言过半句。而且,突厥举国来犯,钱从何来?小女想过,未必不是梁王帮他们添置了人马粮草。如此种种,不是几个月可以做到的。”

    太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林钰的目光扫过李律,看到他正呆呆地看着自己。

    目光如凝胶。

    

第357章 喜欢() 
你看我干嘛?

    若不是太后此时正在她身边唉声叹气,林钰几乎就要这么问一句。

    太后发了火,泄了一部分火气,终于愿意抬眼看看李律。

    “你看她干嘛?”太后问道,“你看林姑娘多为你着想!晨起皇后来看哀家,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李律嗯了一声,温声道,“林姑娘的小腿骨裂了,儿子看她一直站在您身后,怕她”

    “你怎么不早说!”太后又斥了一声,忙把林钰拉到罗汉床上坐下来。

    “见你拄拐,还以为只是崴脚。怎么这么严重!”她这么说着,头探出床仔细打量了半晌林钰的小腿,略迟疑道,“这样子,是不是婚期要耽误了?”

    见林钰神情微怔,忙又道:“看哀家说笑了,林姑娘不要介意。”

    林钰微微笑着摇了摇头。

    殿内服侍的内侍看这边气氛终于和缓,使劲儿擦去了额上的汗水,示意太医端来刚熬好的药汤。

    “我要林姑娘喂我。”太后忽的说道,神色不只是和缓,已经有了几分开心。像个讨糖吃的小孩子般,一只手上的帕子还在擦泪,一只手拉住了林钰的手臂。

    林钰慌忙把那药碗接过来,一勺一勺喂给太后吃。

    “难过吗?”出了大殿,两人慢慢走在种植了楸树的园子里,李律忽的这么问道。

    “有什么好难过的?”林钰略有些疑惑。

    李律扶着她,一步一步走的小心翼翼,“身上有伤,还要跟着我来这里挨骂,还要服侍太后进食汤药。若是寻常官宦家的姑娘,恐怕早就哭起来。”

    “可惜了,”林钰白了他一眼,“小女是商贾家的姑娘,没有那么娇气。”

    “不娇气好啊。”李律温和道,“本王喜欢你,正是因为你不是那样的姑娘。”

    林钰停在一棵高大的楸树旁,挣脱开李律扶着自己的手,忽的抬头郑重道:“你到底,玩够了没有?”

    李律看到林钰严肃的神情,似乎有些不解。

    “玩什么?”他一只手仍扶着林钰,似乎仍担心她摔跤,温和道。

    “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人,”她淡淡道,“起码我认识的你,不是这样的人。如今你怎么说话这么——无礼,喜欢一个人这样的话,是可以随便说出来当做玩笑的吗?”

    李律扶着她的手僵住在空气中,他们之间似乎隔着一条看不到的透明布帛。可以相见,却无法亲近。

    “你救了我,不只一次,我很感激。你对我朋友、家人做的那些,我也很感激。只是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

    李律原本便不太白的脸忽的红了。

    “这么死皮赖脸对吗?”他终于道。

    虽然不是死皮赖脸,也是油嘴滑舌的样子。林钰不知道这样好不好,只是他这样,总是让自己不太习惯。

    李律看着她,神情也变得郑重起来。

    “我说让你想想,是不是喜欢我,不是跟你玩闹。”

    林钰别过脸去,没有做声。

    “我说我喜欢你,不是跟你玩闹。”

    砰砰砰,是什么在跳,跳的那么快。

    “我曾经什么心事都说不出,这是第一次,练习很多次对你表白,才可以自然而然说出口。如果让你讨厌了,也能不能,让我先把你送回去。”

    忽忽,什么风从远处吹来,灌了林钰满怀。

    

第358章 喜欢() 
喜欢是什么,林钰其实不太懂。

    其实她已经过了十九个寒暑,可是这一世她才十五岁而已。重生以来,她忙着把林氏绸缎庄做大,忙着赚钱,忙着在这些贵人间周旋。心心念念的是叶城被屠的事,关于婚事,没有过半分念想。

    所以之前被太后指婚给李律,她的私心在于离真相更近一步。虽然两人相处似乎与别人不同,她也没有多想什么。

    故而李律说喜欢她,她也只当是他身居高位,闲暇无事时的调笑罢了。如今一而再再而三说起,倒更是让她怀疑他的诚意。

    所以她的疑惑和不悦是实打实的,没有作伪。

    风裹着她的衣袍险些把她吹了个踉跄,李律下意识间侧身过去,想要挡一挡那风。

    然而风来的快停的也快,瞬间停止的风使李律看起来有些手忙脚乱。林钰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好了,”她说,“表白有什么好练习的,殿下莫再玩笑。还请殿下先送我回去,等我回禀了皇帝陛下,就搬出王府。”

    李律还想说些什么,然而终于还是点了点头,手臂微弯低下头,扶住了她。

    只要她愿意先回王府,便都来得及吧。

    庆安郡主府和往日有些不太一样。

    正门仍然关着,乌鸟垂拱式的侧门进出的都是官府中人。府内一众仆役丫头战战兢兢,被分割成几组关入不同的房间。

    宗正院管理皇家宗室事务,除了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编纂玉牒外,也有按照律法惩戒皇族的权力。这一次宗正院和大理寺协同办案,办的自然是家事,是牵扯到国法的家事。

    先帝子嗣单薄,本朝宗正院的宗令原本正是梁王。后来梁王去了封地,便由靖昌公主代理。此时一名宗正院员外郎正跟大理寺少卿在前院核查郡主府内名册。后院深闺处,庆安郡主的夫君,当朝吏部侍郎韩佩之一身便衣,正盘膝坐在钟秀县主韩言秀平日里绣花的绣台旁,一脸悲悯之色。

    “父亲大人!”韩言秀鬓发凌乱,一张脸已经被泪水分割成或红或白深浅不一的杂乱肤色。她跪行几步,抱住了韩佩之的腿。

    “女儿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她哭道,顺手抓住绣架上没有绣好的一副扇面小图擦了擦泪水。

    因为府内仆役丫头都集合在前院等着受审,这里倒是没有旁的人打扰父女之间的叙话。

    韩佩之一张脸铁青,然而红肿的眼眶透露出他曾经痛哭过的情形。

    “我只有你这一个女儿,”韩佩之抬手轻抚韩言秀的头发,“你母亲善妒,父亲我身出寒门,也无意娶那么多姬妾。所以,自始至终,我都只有你这一个女儿。因你是女子,父亲想着在官场上不必搏命,留个清廉的名声,便是给你最好的嫁妆。可是,你的母亲,她到底图什么呢?”

    韩言秀的眼睛咕噜咕噜转了转,没有做声。

    韩佩之抬手偷偷抹了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