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乃全能大明星-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帅懵了:“你出卖了我?”

    下一刻,康帅就给抓了,他还大喊道:“你们干嘛?我出门溜达而已”

    警察:“溜达?带着几十万的支票,出门溜达?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过这种奇葩的事带回去。”

    这些后续的事情,杨过都没有掺和进来。

    潘家园的事儿被耽搁了,索性两个人就不去了。

    此刻,两个人正开车回家,回江南市。

    就在康帅差不多被抓的时候,两人都到家了。

    杨过老妈:“哎呦喂!大晚上的赶路,急什么呐?明天消消停停地回来,不成么?”

    杨过老爸:“别听你妈说的,刚才她还心心念念的在念叨着呢。”

    老妈一眼瞪了过去:“就你话多瑶瑶,吃了没啊?妈给你们做了夜宵呢。”

    汪汪

    大哈:“主人回来啦,有好吃的吗?”

    杨过揉了揉大哈的脑袋:“你就知道吃!赶紧睡觉去”

    可能是两个人回来的时候,说话的声音有点大。渺渺揉着眼睛,穿着小熊猫睡衣,站在楼梯上揉着眼睛了。

    渺渺:“哥哥,嫂子?你们回来了?”

    夏瑶:“渺渺,我给你买了好吃的哦!整整的一大箱子呐!”

    渺渺顿时也不揉眼了,也不困了,哼哧哼哧的就跑下了楼:“在哪儿呐?”

    杨过笑道:“明天再看,快睡觉去。”

    渺渺:“不嘛!我要看都什么好吃的啊?我卷卷大大糖么?”

    杨过一懵,和夏瑶相视一眼,这什么玩意?卷卷大大糖又是什么鬼?

    老妈瞅了俩人一眼道:“泡泡糖”

    杨过:“”

    儿子和媳妇回来了,家里顿时就热闹了。而且,还有一条狗在旁边汪汪地叫着,吵得人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渺渺坐在沙发前自嗨着,好大的一个箱子里全都装的各种零食。她在那甄选着呢,已经拆了好几袋了。

    饭桌上,杨过刨着饭说道:“等过年前两天,我还得回去呢。所以,这就提前几天回来了。”

    老妈:“是上春晚呐?那得去,那必须得去那春晚是谁想上就能上的吗?”

    老爸:“这是正事儿,去过再回来吧,又不耽误事儿。反正,坐飞机的话,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比去趟亲戚家还快。”

    简单的说了几句。

    杨过老妈拉着夏瑶道:“瑶瑶啊!最近有没有动静啊?”

    夏瑶:“妈,啥有没有动静啊?”

    老妈:“我孙子啊!我就担心你们俩在那边吃不好,穿不好的呢!现在的年轻人呐,居家过日子就是不勤快。特别是这个臭小子,那就是个懒虫,使唤不动”

    夏瑶咯咯笑道:“妈!哪有那么快的啊?”

    老妈:“快吗?你俩结婚都小半年了。妈跟你说,有孩子了,男人才定当。要不然,就这臭小子,指定是整天瞎窜。”

    杨过无语道:“妈,你说这话,好像瑶瑶是你闺女,我是你女婿一样。”

    老妈眼一横:“吃你的饭,别打岔。”

    老爸也在夹着小菜:“我在家的时候,都被你妈给念叨死了。儿子,差不多是时候了。明年不要太拼了该处理完的事儿,赶紧处理完。再给你半年时间,要收收心。”

    杨过:“嗳嗳嗳”

    第二天一早,杨过睡了个大懒觉。睡眼惺忪中,他觉得睡得有点腰疼,于是道:“瑶瑶,几点了啊?今儿你也懒啊?”

    问了一遍,见没人回应,杨过一手搂过去。

    “哎呦,我去,这什么玩意儿这?”

    杨过只感觉毛绒绒的一大坨。睁眼一看,大哈什么时候跑被窝里来了?

    大哈张开眼睛,张着嘴,耷拉着耳朵:“主人,出去玩吗?”

    杨过:“玩你妹啊!谁让你跑我的床上来的啊?”

    大哈:“困”

    杨过:“你觉得自己现在混成高级狗了,是不是?去去去,困了就睡你的狗窝去”

    夏瑶和渺渺俩人一大一小盘着腿坐在沙发上,正在拆零食。

    渺渺:“嫂子,这是什么?”

    夏瑶:“这是姜糖,吃了对身体好。”

    渺渺咬了一口,顿时“呸呸呸”的吐掉说:“这是生姜难吃死了”

    夏瑶:“那吃这个,小牛肉干,可好吃了”

    杨过老爸:“瑶瑶,别给她吃那些个硬的了,她牙都掉两个了。”

    杨过:“渺渺是不是要到换牙的时候了啊?”

    夏瑶:“你醒了?”

    渺渺:“哥哥,我这个牙牙太难受了。就还有一层皮在上面,你帮我拔掉,好不好?”

    老妈呵斥道:“不能拔!你哥那么大一只手,怎么塞你嘴里啊?它马上就自动掉了。”

    渺渺嘟着嘴:“不舒服,这个也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我要吃糖。”

    小孩子闹起来,还真是不讲道理的,甭管小男孩还是小女孩。

    渺渺说:“西门南北说他爸爸给他拽掉的。”

    杨过只觉得牙一疼,这家庭得有多暴力啊?一颗牙就给拽掉了?

    杨过问:“那人家小清儿就听话,少了牙也不拨弄。”

    渺渺说:“小清儿说,她睡觉起来的时候,牙牙就自己掉了。我不管,我这个牙牙太烦人了,老动来动去,跟糖块似的,但又不甜。”

    杨过:“来来来,哥哥给你拔掉。”

    夏瑶:“你行不行啊?别乱来,去找牙医吧!”

    杨过头也不回道:“拔个牙,找什么牙医啊?我小时候,就自己用舌头尖给舔掉的。”

    杨过:“大哈,大哈别睡了,你还是狗么?你都睡成猪了。”

    老妈:“还好意思说大哈,你比它能睡多了。”

    大哈吐着舌头跑出来:“主人,干哈?”

    杨过:“站那儿,别动。”

    渺渺:“哥哥,怎么拔?”

    杨过找了一团线,拉了两三米长,说道:“来,把嘴张开。”

    完了,杨过就开始扣,然后他就发现电视上那什么全扯蛋,这么长的线怎么扣进去啊?然而,就看见渺渺小舌头舔着根线就出来了,还一边说:“哥哥,疼不疼啊?疼,我就不拔了。”

    杨过:“不疼,拔牙疼什么啊?”

    完了,杨过就把线的另一头系在大哈脚踝上说:“渺渺,你知道什么叫速度么?”

    渺渺:“不晓得。”

    就看见杨过眼疾手快抓起一颗糖“咻”的一下扔出去,大喊道:“大哈,快把糖捡回来。”

    夏瑶看的是目瞪口呆。老爸拎着茶壶,眼睛瞪得大大的,这刚想阻止,就看见大哈“嗖”的一下子就蹿了出去。

    渺渺还张着嘴呢,然后眨巴着眼睛,看见一颗白乎乎的东西飞了出去。她还用舌头舔了舔嘴说:“牙牙没了”

    然后,足足隔了半分钟,却见渺渺“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第690章 咱们要争气() 
杨过正被老妈用手指头顶着脑袋:“你作,就你能作。拔牙是你这样拔的吗?就这一颗好牙,都能给你拽没了喽”

    夏瑶也哄起渺渺道:“渺渺乖,现在能吃糖了,咱吃两个。”

    渺渺脸上还挂着眼泪道:“吃三个。”

    夏瑶:“行,吃三个。”

    中午是去夏瑶家吃饭的。杨过是拎着酒去的,虽然夏瑶家从来不缺酒,但是女婿送的酒那味道不一样啊。

    一到家,一大家子人就在等着呢。

    夏老爷子笑道:“回来了?嗳你俩怎么都瘦了?过儿,你怎么瘦得这么严重啊?颧骨都出来了。”

    夏瑶:“爷爷,他拍戏拍的。说出来你都不信,他跑天山去拍戏,还遇着雪崩了。”

    夏老爷子老脸一板道:“那怎么行呢?过儿,以后不准去了,什么戏还跑天山去拍啊?那地方都能冻死个人。”

    彭老爷现在算是常住在夏家。毕竟像他们这么大年纪的,和老朋友、老战友待在一起最开心了。他一听这话,顿时道:“你跑天山去拍戏,有写诗么?那地方好啊!风景雄浑巍峨,我十几年前还去爬过呢。”

    夏老也只没好气道:“你瞅瞅你都教的啥?哪有唆使孩子去那么危险的地方的?”

    彭老爷子:“你当这种地方能去几次啊?过儿啊,以后可不能去了。你写了什么?诗还是词来来来,写下来。”

    杨过无语道:“彭爷爷,我没写啊!”

    彭老爷子一瞪眼:“去那地方,你都不写诗词的吗?不成,不成,你好歹也号称小诗仙呢。去都去了,看都看了,肚子里还能没货么?来来爷爷我近来正在琢磨着诗词和易经。成不成,你都得来一首。”

    夏昆仑手举着锅铲,从厨房里出来,看见这一幕就笑道:“老爷子,您呐就先歇歇,这孩子们才刚到家,总得喝口茶吧这?”

    夏老爷子:“对呢,瞧把你给急了瑶瑶,过儿,你们不知道,这老家伙不知道为什么就研究上诗词了。这还不够,他还开始钻研易经,说是要出书。”

    彭老头当即就不满道:“老而不死是为贼。我这是要为社会做贡献啊,我得贡献一两本书。你看看你,活了这么大,现在一点贡献都没有了。”

    两个老头斗着嘴,夏瑶笑嘻嘻道:“爸,我去帮你。”

    杨过:“别动。”

    夏昆仑:“你坐那儿。”

    夏昆仑当时脸色就变了:什么玩意儿?你帮我,房子能给你烧着了。

    杨过回想起上回夏瑶下厨的情景,不禁就冒出了一身冷汗。

    夏瑶噘着嘴:“我最近跟兮儿学了。”

    杨过:“这事儿,还是得我来兮儿水平是高,但是教徒弟水平不咋滴。你看看青菜就知道了。兮儿都教她半年了,现在水准还是半瓶子晃荡着呢。”

    厨房里。

    夏昆仑:“过儿,听说你现在的戏特别多?”

    杨过:“不多啊爸!我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没事就喜欢在家里面窝着。”

    夏昆仑在切土豆,边切边悠悠道:“那你窝着,也没看见孩子啊!”

    杨过哭笑不得,什么时候,过年的话题都成这个了?

    杨过:“爸!我跟瑶瑶那正值青春,不能刚毕业就带孩子吧?不过,这事儿您放心,快了。您要是想要,我现在就能生一个。”

    夏昆仑:“嗯!来,现在就生个看看。”

    杨过:“”

    夏昆仑呵呵一笑道:“算了,不催你了,自己有点数啊!听说你厨艺好,那今儿给你露一手?”

    杨过:“那必须的啊。您歇着,我来弄。”

    没过几分钟,夏瑶脑袋就探了过来:“我爸跟你说啥了?”

    杨过:“他说你要争点气,和我妈说的话一样一样的。”

    夏瑶切了一声道:“那是我不争气么?明明是你忙的跟陀螺似的,偶尔回家还玩两盘游戏”

    夏瑶:“成,那过年这段时间,我就多争争气。”

    说笑间,一桌菜就烧好了。夏家吃饭,没有不喝酒的,四个男人喝酒,夏瑶给撇开到一边。

    夏瑶:“爸,你悠着点,他不能喝,喝大了怎么办啊?”

    夏昆仑:“喝大了,在家里睡觉啊。”

    杨过:“我那酒量能喝大?我千杯不醉我。”

    夏瑶:“爸!你看,已经醉了彭爷爷,你不是要他写诗的么?喝醉了,还怎么写啊?”

    彭老爷子一想也是,于是把杨过的酒杯往下一按道:“对对对,瑶瑶提醒的对。天山的诗词,你到现在还没写给我呢。”

    于是,吃饭就变成了写诗。正好夏昆仑又酷爱书法,夏老爷子虽然没那么爱书法,但琢磨着,得给杨过留点儿余地。待会儿要和他下棋,于是也没说什么。

    案桌前。

    彭老爷子感慨道:“爷爷我走南闯北几十年,华夏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哪里没去过?但是现在没意思了,现在去景区都收门票。一到过节,好家伙,那么多的人往里面挤。老了,挤不动了但是,爷爷我觉得诗词有大景象北国风光”

    杨过晃晃悠悠道:“彭爷爷说的对,诗词间有大景象,但光写景还不够。这回去天山,我也有感而发那是一个夜晚,繁星满天月光皎洁”

    却见,杨过在纸上落下“关山月”仨字。

    一看名字,彭老爷子笑了。

    夏昆仑则啧啧称奇道:“哎呦!过儿这行草,怎么比以前看,落笔更随意了?”

    夏瑶没好气道:“喝醉了,能不随意么?说话都文绉绉的了。”

    五个人围在桌子前。

    杨过挥笔急书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连续几声好。

    彭老爷子说:“看,我刚才说什么来着的,这就是气象。诗词里有大气象,这诗写的跟画儿似的。”

    夏昆仑则是对书法更感兴趣,此刻正在看杨过用笔。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夏老爷子看向夏瑶道:“瑶瑶,这回过儿在天山拍的什么戏啊?和战争有关?”

    夏瑶:“叫七剑下天山,好像是几把剑的故事。”

    夏老头啧啧称奇道:“那这诗词,字眼里全是战场,恢弘大气还有大悲凉估计过儿在那边拍戏的时候想过不少。不过,当年汉军白登山战事,确实是铁衣裹枯骨啊。”

    彭老爷子笑道:“写诗这个事儿,确实得有天赋,我就写不出来。”

    夏老头:“呵呵,你就会研究,你能写出什么啊你?”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俩人一阵吵吵,杨过的诗就写完了。

    彭老头就要拿着,把这诗给拿走。夏昆仑连忙道:“老爷子,你给我抄一遍,你再拿去。”

    却见杨过身体一歪,就要跌倒了。

    夏瑶连忙扶住道:“爸!我带他去睡觉了,叫你们别喝别喝。”

    杨过是一路歪着到房间的。

    一到房间,杨过顿时神色一震,连忙看着门外道:“没再喊我吧?亏得我机智,不然一下午就难逃了。”

    夏瑶错愕道:“你没醉?”

    杨过晃了晃脑袋道:“有点晕。”

    夏瑶:“嚯,酒量见长啊!我都给你骗过去了。”

    杨过:“来来来,睡觉,睡觉头晕”

    躺着没两分钟。

    杨过:“瑶瑶,我争气吧?”

    夏瑶一脸不明所以:“你争什么气?是是是,你争气,你写的好行了吧!你应该把你脑子里诗词什么的分给我,我还想写呢。”

    杨过:“我说是咱们要争气赶紧的”

    夏瑶慌张道:“喂!大白天的”

    杨过:“大白天的又怎么了?这是家里啊”

第691章 杨过谈 易经 的起源() 
下午不到四点,杨过就起来了,满打满算他也就睡了一个多小时。

    这会儿,他正给彭老爷子针灸,老人家的病根子快彻底痊愈了。现在这没扎一次,老爷子的精神就爽朗三分,整个人都感觉年轻了好多。

    老爷子一边被针扎着,一边说道:“小杨,你研究的那个易经,我觉得见解很深刻啊!”

    杨过摇了摇头道:“您老啊,都这么大把岁数了,还在研究这个啊?您该乐享天年了!”

    哪知彭老爷子身体突然一顿,连连摆手道:“我是那种乐享天年的人吗?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还剩下这把老骨头,还想着为社会再贡献点光和热呢!这搁以前,病痛难忍,我是没了这份心了。自从被你治疗后,我的身子骨就壮实多了,再也闲不住了。”

    杨过默然:这老家伙,不愧是老一代的军人啊!总想着要燃烧自己,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得了,您想干嘛就干嘛!

    彭老爷子继续说道:“小杨啊,你把那本易经书取名叫易说易经,我觉得这个名字恰当,它确实能更简单地诠释易经。在这本书中,你特别强调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地看待易经一书的来由。我觉得这一点很了不起啊!”

    彭老爷子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我一直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我相信你的观点是正确的。你能再给我说一下易经的来源吗?我想系统地听一下。”

    杨过觉得一阵头大啊!自己这正在扎针呢,容不得分心啊!唉,这个彭老爷子,心还真大啊!

    谁让自己医术精通的呢?就一心二用,给他讲一讲吧。杨过回忆了一下易说易经的观点,当年,易松云确实是系统地分析过易经的来龙去脉。这简单地讲一遍也不过就三五分钟内的时间吧。

    于是,杨过侃侃而谈道:“远古时期,您知道的,人类不理解大自然的很多规律,不理解生老病死,不理解做梦那些的。于是,他们希望通过占卜获得一些对未来的启示。比如说,这一场战争能不能获胜?这次嫁女儿吉不吉利?”

    彭老爷子点头道:“对。他们的这种认识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科学认知有关。”

    杨过:“所以嘛,占卜应运而生了。至于古人到底怎么去占卜,这存粹就是个脑洞。像古希腊人,他们喜欢偈语。比如,全人类只剩下丢卡利翁和皮拉两个人后,女神对他们说,你们把母亲的骸骨扔到身后,就能重新创造人类。母亲其实指大地,它乃万物之母,而骸骨就是石头。于是,他们将石头朝身后抛,就变成了一个个新生的人类。”

    “对的,是这么回事。上古时期,古人的语言中有很多的暗喻。”彭老爷子点头道。

    杨过继续道:“至于我们华夏嘛,也不知道是谁,烤乌龟肉的时候,发现龟壳被烤裂了,裂纹每一次都不一样。他们竟然想到用这个来占卜,还把占卜的缘故、结果、应验的情况都记录在龟壳上。这就是龟占。”

    彭老爷子满心喜悦道:“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文物!上面书写的都是三五千年前的象形文字,这至少对研究华夏的文字起源很有帮助啊!”

    杨过也不否认,继续分析道:“但对古人来说,这就是日常生活啊,跟吃饭、睡觉的一样样的。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这些龟壳越聚越多,多到能塞满几个房间、殿宇,汗牛充栋啊!”

    “这怎么就成了关键了?”

    “您老不是研究马克思的吗?”杨过反问道:“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这句话您应该听说过的吧?”

    “那当然。”彭老爷子疑惑道:“龟壳多了,有什么不一样吗?”

    “嚯”杨过乐了,敏捷地给彭老爷子扎上一阵,解释道:“这就是一座庞大的图书馆啊!这一点,您老不会否认吧?”

    “不会。”

    “既然成了图书馆,这里面有很多占卜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必然包罗万象,有很多人生哲理的东西。于是,有一位史官,他总结来总结去,不再相信占卜了。但是,他将学到的这些人生智慧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易经。”

    彭老爷子问道:“易经不是有三易的嘛?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

    杨过微微笑道:“对的。有一座图书馆在那里,当然会有很多人去总结经验。但是,您老想过没有,为什么只有周易被传承了下来?”

    “哈哈哈”彭老爷子高兴道,“老朽也想知道呢!如果我现在能知道答案,哪怕现在就死掉都心甘情愿啊!”

    杨过无语了:谁要你死了?还要死要活的?这至于吗?

    “事实上,最开始,流传最广的并不是周易。”杨过思索了一番,回想了易松云对易经的研究,继续说道:“周易可以说是苦心孤诣的结果。写出周易的那位史官,很可能写完它,就老死了,只能将它放在周朝的图书馆里蒙尘”

    “蒙尘?”不知啥时候,夏老爷子来到了杨过的身后,他对易经的研究,还不如彭老爷子。此时,不自觉的,就发问了。是啊,一本奇书出来,为什么会蒙尘呢?

    杨过冲爷爷点了点头,继续道:“是的。事实上,周易这本书在历史上一直都没有记录。直到孔子时代才面世。当时,两位大牛级的人物,记述了这本书。一个是左丘明,将周易的一些文字写进了左传中;还有一个就是孔子啦,他读周易,韦编三绝。”

    “这些在史书中都有记述。”

    彭老爷子、夏老爷子都微微地点了点头。

    杨过:“为什么在孔子、左丘明之前,没人提到过周易呢?而且,孔子还说过一句话,他说自己如果能在五十岁之前读到周易,他都不会犯什么大过的。像孔子这样的书痴接触不到周易,为什么?”

    “为什么?”彭老爷子、夏老爷子异口同声地问道。这确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因为周易一直在蒙尘。那位史官刻下这些竹简后,就将它放在了图书馆里。后来,到孔子时代,当时的史官发现了这本书,但没有读懂,于是他想到了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和左丘明。”

    顿上一顿,杨过继续道:“事实上,在论语中,孔子和周朝的乐官有过接触。我不清楚他和史官有没有接触过。我想或许当时的史官是不被允许到诸侯国去的,也许有这个可能吧!因为史官的责任重大,乐官有传播周乐的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