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乃全能大明星-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友,至少思想上、境界上要高度统一嘛!来来来,你过来瞅瞅,前几天我刚拿到一张画,牛得不行啊,据说是二十世纪最牛的大家张大山的泼墨山水。。。。。。。”

    说到这画,就算是夏昆仑的眼睛都亮了,心说那确实是一张好画。这幅画是夏知非通过关系,花了不少钱,从一个战友的朋友那里弄来的,宝贝得不行了。

    “那就去看看吧!”

    杨过微微一愣。嚯,张大山,咋不叫张大千呢?看来这两个世界在文化和人文上还是高度统一的,连人名都这么像。

    于是,杨过被领到了一间专门收藏的屋子,里面摆设众多,充满了书香墨味。不少画卷搁在墙上,还有一些放在角落的收纳盒中。另外,瓷器也不少,杨过还诧异地发现了一尊青花云龙纹双耳扁壶。这玩意很少见,杨过以前也只在博物馆里见过,没想到这里就放着一尊,实在难得。

    最显眼处,就是那副张大山的画作了。这是一幅长图,杨过看见的第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一副泼墨山水画。画工颇为精湛,而且色调中用了些蓝白云雾,显得极为和谐。无论远看、近看、细看,这是相当不错的一幅画作。

    “咦?”

    杨过还是微微一愣,然后有些哑然,这图的构成,好像有点儿问题啊!

    从非专业的角度上看,根本看不出来,但是杨过却一眼就看出来了。在图的最左边,落款处的右侧,那里画了一座被云雾遮挡的孤山。就是这座孤山,略显矮了一点,也窄了一点儿。

    夏知非得意地介绍道:“张大山你知道吧?号称五百年来第一人,上世纪最最厉害的书画大家。其画路宽广,从山水到花鸟鱼虫走兽,那是样样精通啊。这一幅图看见了没?庐山图啊!张大山死前画的最后一张画,嘿嘿。。。。。。。你看我人品怎么样?连这都能弄来,牛逼不牛逼?”

    夏瑶和夏凉都无语了,这事儿夏知非已经吹嘘了一个月了,见人就说,特炫耀。本来,一个不懂画的人,现在竟然把张大山的生平背的那叫一个滚瓜烂熟。可见,虽然夏知非不懂画,但是他觉得这事儿有范儿啊,牛逼啊!

    夏昆仑唏嘘道:“张大山确实了得,还好知非是从正常渠道给买来的。否则的话,这会儿恐怕已经被华夏书画协会把画给收了。张大山的绝品,其价值无量,这幅庐山图更是最佳。。。。。。。”

    然而夏知非一看杨过的反应,顿时脸一黑道:“喂!你那啥反应?这作品牛不牛?你还要点评一下?”

    杨过表情古怪道:“呃!那个,你从哪儿弄来的这幅庐山图啊?花了多少钱?”

    夏知非以为杨过被震到了,就得意地说道:“嘿,这事儿,那是我一过命的战友。他的一个好兄弟,意外得到了这张庐山图。最后啊,我死磨硬泡,费了好大功夫才弄来的。钱嘛,倒是不多,花了一千两百万。”

    “噗。。。。。。。”

    “一千两百万,你管这叫不多?哎呦喂!你特喵的要是正常的干部子弟,真要拿出这么多钱来买一张画,恐怕甭管你多大官,都得给双规了。”

    不过,杨过却点头道:“不错!这一千两百万花的确实不亏,可以说是赚大了。。。。。。。但是,这幅画是假的。。。。。。。”

第232章 泼墨山水 下() 
“假的?”

    夏知非、夏昆仑、夏瑶、夏凉等人都纷纷错愕地看着杨过。你特喵的铺垫了那么多,而且也明确表示这钱花的不亏,都这样了,怎么还会有假?

    夏知非一脸鄙视道:“嚯!你该不会是嫉妒吧?这可是当世名画,你说这是假的?我可是亲自找专家鉴定过的。专家非常肯定地跟我说,这绝对是张大山的真迹,是不可能有错的。”

    夏凉也道:“不错,虽然夏知非老爱拿这事儿炫耀,但是他确实请人鉴定过了。你看,在左下角这里,有一个“东张”的印章,这是因为当时张大山先生和西方的毕达索堪称“东西双绝”,都获得过国际艺术协会的金牌奖。这枚印章代表了张大山先生的荣誉,它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模仿得了的。”

    杨过讶异,这张大山这么牛呢?

    夏昆仑也道:“小杨,这确实是张大山先生的原作不错。我研究书画多年,不可能会认错。”

    只有夏瑶,在默默地看着杨过,有些狐疑。她知道,杨过不是那种会信口胡言的人,所以她在等杨过的回答。

    果然,杨过很肯定地说道:“所以说,你这幅画买赚了,而且赚大了。”

    “啊?”

    “你几个意思啊?”

    夏知非懵逼,你特喵的说话我怎么听不懂啊?

    杨过上前,指着那处稍低的孤山道:“你们看这,从构图上来讲,这里是不可能会留下这么一座孤峰的。就算是有,也不可能画得这么低。它直接分割了画面,从最佳构图上来说,如果这不是故意为之,那就说明此画作者的水平有限。”

    顿了顿,杨过又道:“但是你刚才也说了,张大山曾走入国际,所以你们看见没有,这幅画虽然是泼墨山水,但是却用了颜色。这种青绿色,并非水墨弄出来的,而是一种颜料。那么这幅画,就属于中西合璧的一幅画,也是张大山先生贯通中西的代表性特点。因为这一点,我首先肯定,这幅画确实是张大山先生做的。”

    “那为什么你说这幅画是假的?你自己说话都前后矛盾了,你行不行啊,杨过?”

    夏瑶眼中有一份小小的失落,不是对杨过失落,而是对杨过的判断有些惋惜。

    杨过摇头道:“这幅画是张大山作的,和这幅画是假的,并没有矛盾。”

    “嗯?”

    就连夏昆仑都被杨过给搞蒙了,这家伙到底在故弄玄虚什么啊?

    “咦!小杨,这幅画确实是张大山作的,那又为何是假的呢?”

    这时,夏老爷子从楼上下来了,正瞧见这一幕,有些惊疑,难道这杨过还懂画?

    “夏爷爷您来了哈!其实这幅画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

    “噗。。。。。。。”

    夏知非无语了,你妹啊!你眼歪是不是?这特喵的明明就是一幅画,怎么就成两幅了啊?

    然而夏老爷子却饶有兴致道:“知非,别打岔。。。。。。。小杨,你继续说。说实话,老头子我也感觉这幅画稍微有那么点问题,但一直找不出哪里有问题,看来你是发现了?”

    杨过点头道:“我之所以说这幅画是两幅,是因为这是一幅画中画。。。。。。”

    “画中画?”

    在场的人都蒙圈了,没听说过什么叫画中画啊!

    杨过笑道:“在这幅画的下面,必然还有另一幅画。而这座孤山的设定,必然是为了掩饰这幅画下面的那张画。而张大山已经这么出名了,值得他去掩饰的画作,其价值估量,只会比张大山的画更好,甚至好得多。”

    “下面还有一张画?”

    夏老爷子,夏昆仑面面相觑。这说法太特么的玄乎了啊!这么薄的纸,会是两层?

    “哈?还两层?比张大山的泼墨山水还好?你吹呢吧?”

    这回就连夏瑶都动摇了。张大山号称五百年来第一画师,那可不是开玩笑的,比他的画还好?那得好到什么程度啊?

    杨过道:“其实中西合璧也好,终究这脱离了原本泼墨山水的本源意境。虽有创新,但却少了份真意。单以眼前这幅画来说,虽然画工灵动,但离上品气韵的生动还差了几分。在真正的泼墨山水大家眼里,它只能说是一般。”

    “一般?”

    这个词太刺耳了。这可是张大山的作品啊!你竟然说一般。在你眼里,到底什么样的画才算得上是绝品啊?

    杨过看向夏瑶道:“瑶瑶,你找一把刀来。”

    “噗。。。。。。你想要干什么?”

    夏知非不乐意了,心说你还真想把这画给破开啊?你疯了么这是?这画可值一千多万呐!如果你没找到下面的画,那特喵的肿么办?你告诉我肿么办?

    夏瑶正在纠结着。

    杨过见此,耸肩道:“其实大可不必太紧张,不会损坏画作的!再说了,大不了我给你临摹一幅,你挂家里也是一样的。再不行,哥们我再给你弄一幅,不怕花钱。”

    “噗。。。。。。你再弄一幅?这是钱的问题么?这是绝品啊。。。。。。。等等,你说啥,你还能临摹?”

    这回不止是夏知非被震住了,就是夏老爷子都给震住了。张大山的画,你还能临摹?

    杨过看向夏瑶道:“有纸笔没?我说大哥,你怎么就不信我的水平呢?算了,不临摹了,我也来作一幅泼墨山水,你瞅瞅看。”

    “哈?你也要画泼墨山水?”

    “杨过,这可是泼墨山水啊!”

    夏瑶扯了扯杨过的衣袖,她怕杨过装逼过头了。到时候,那可就下不来台了啊!

    杨过轻轻地拍了拍夏瑶的小手道:“没事,夏爷爷,夏叔,你们不介意吧?”

    不等夏昆仑说话,夏老爷子就摆手道:“不介意,小杨你随便画。。。。。。。我还真想看看你是不是真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杨过和夏瑶谈恋爱。那资料调查,一摞摞的,他能不知道?从那日超级诗词上杨过狂作三十首经典后,即便是夏老爷子都不得不称奇叫好。他当然不介意杨过的技能再多一个。

    夏瑶去磨墨去了。

    所有人都围了上来。毕竟现场作画,而且还是泼墨山水,那就不是开玩笑了。这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

    夏昆仑经常作画,所以有不少准备好的生宣纸。

    而杨过也随性,直接拿了一支粗大的狼毫。泼墨山水属于写意画,而泼墨本就狂放不羁,讲究的就是那瞬间的灵动。

    还不等夏瑶磨好墨,杨过就直接蘸了一大笔,然后“刷刷刷”的,上去就是几笔,可谓是随意到了不能再随意了。

    前前后后画了几十笔,杨过大笔一搁就说道:“画完了。”

    “噗。。。。。。”

    夏知非傻眼,你特喵的画的这什么玩意啊这是?说好的泼墨山水呢?说好的有灵性呢?你特喵的画了一个胖老头,这是怎么回事啊?

    夏知非无语,说那是胖老头,这都是抬举这画了。如果不细看,这特喵的就是随手的几个墨块啊这是。。。。。。

第233章 泼墨仙人图() 
杨过吐血,心说我不跟你这种没见识的人说话。

    夏知非发现不了什么,因为他不懂。但是夏老爷子和夏昆仑俩人都相视大惊,这种随意的笔法,完全是脱骨与泼墨的风格。而且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来,这如果没有个数十年功底的大师根本作不出来啊!

    夏凉懵懂,夏瑶一脸蒙圈,说实话,她们真没看出这画好在什么地方。

    夏瑶偷偷拉了拉杨过的衣袖,低声说:“这是一个坦胸露乳的大和尚?是不是太随意了一点儿啊?”

    “好!小杨你学画多少年了啊?”

    夏昆仑这么问道。

    杨过谦虚道:“啊!没多久,就大学那几年。”

    “什么?就大学几年?你以前没接触过泼墨山水?”

    看见杨过摇头,夏昆仑就无语了,难道这世上真有这种天才?何为泼墨,都用上“泼”字了,可以想象得有多豪放。这种笔意境界,真是一个少年人能达到的?但是想起来杨过的诗词,夏昆仑不禁微微一笑,看来自家女儿还真的会找对象啊!这种天才少年都给他领回家了。

    “爸,爷爷,这画很好么?”

    夏老爷子严肃的点了点头道:“很好,应该说是非常好!我以前见过这么画画的人,无论是神韵,还是气势都妙到毫厘。而泼墨山水,更不注重笔触大细节,但是笔锋掠过之处,却往往会呈现出一些让人惊叹的小细节。你看画中这个老人脚的动势,还有肩膀处的遮掩,都给人很深的遐想空间。。。。。。。小杨,只是不知这画的是谁?”

    杨过笑着说道:“其实也没多想,只是随手勾勒而已。当然,如果让我起名的话,我会叫他泼墨仙人图。”

    “泼墨仙人图?好好好。。。。。。。好名字,图中老人就像是一个游历人间的仙者,像是在感受人间疾苦,偏偏坦胸露乳,潇洒写意,着实好的很呐!从其大头鼓腹的形象来看,倒有点像当时民间信奉的布袋和尚;其精神体态的描写又有点像是体现了禅宗思想,很不错。。。。。。。”

    杨过心里暗笑,当然好了啊!这可是泼墨仙人图啊!这可是地球上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和寻常的画院派不同,图中绘画用了“减笔画”的作画手法,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夏知非傻眼道:“有这么好?不是吹呢吧?”

    夏凉也傻眼,只有夏瑶笑眯眯的,很开心,原来杨过真的很厉害。虽然她对画的感悟不深,但是她爸和爷爷熟啊!他们都说好,那肯定是极好的没错了。

    夏昆仑白了一眼夏知非道:“所以说你不学无术。杨过在构造人物形象时,虽然随意,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但这鞥是这种手法,使得画中和尚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这也从另一方面生动的形象表现了杨过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

    众人听夏昆仑这么一分析,那没悬念了,杨过真的很厉害啊!论到嬉笑怒骂,在场的谁不知道杨过这货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啊!这货混娱乐圈在他们看来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否则以杨过的才华,随便往哪个犄角旮旯一扔,那都是一等一的牛人来的。

    “噗。。。。。。。”

    杨过无语了,这也能扯到自己身上的啊?他不得不佩服夏昆仑的想象力,心说怪不得人家是高官呢,就凭这份灵动,那还不玩笑间混迹官场?

    夏知非嘀嘀咕咕,这回丢人丢大了,本来还想在杨过面前装个逼来着。

    好在杨过没有在此打住,他把泼墨仙人图拽到了一边道:“瑶瑶,帮我往旁边搁点儿。”

    却见杨过在次铺开一张纸道:“我给夏爷爷和夏叔简单地规划一下这幅庐山图的格局。我只画这座矮峰这一块。。。。。。。”

    却见杨过随手就是一块黑墨甩了过去,然后大笔挥舞,速度很快。他边画边说道:“按照正常的画面布局,作者明显想要在这处孤山处营造一处仙境盎然的气象。但是既然是仙境气象,那必然不能过矮。就像我以前一首诗里提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中一样,这种孤山陡峭,但风景却很美,很仙。。。。。。。他应该这么画才合理。。。。。。。”

    杨过在勾勒,笔轻轻一转,就是一个山台悬崖,再往下一按,就是一出森然景象,还有地方做留白处理和顺手处理,顿时黑白灰形成鲜明对比,一座连绵往后的孤山形象出现了。当这座孤山出来后,顿时就让所有人眼前一亮。

    夏瑶立刻拍手道:“啊!这个好看,这个山要搁在张大山这个矮山处,肯定要加分不少,这也太仙了啊!”

    夏凉称奇,诧异地多看了杨过几眼,心说这人这么厉害呐?这么厉害的人就给夏瑶给领回家了啊?这种人不应该是与世独立,喜欢高傲清冷的么?

    杨过罢手,往庐山图边上走了几步,指着张大山的画道:“作为一个那么厉害的大画家,不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然而事实证明,这张图就是张大山的作品。那么,问题来了,他为什么明知道错误还要这么设计?”

    夏老爷子顿时拍大腿道:“他是要压重下面的色彩,而掩饰上侧的空虚。因为人的视线不会集中到那一块,而且上面做了染白处理,这样能更好的盖住画面。”

    “是的!夏爷爷也发现了。”

    杨过这才看着夏知非道:“所以说你买赚了,这其实并不是一副画,在画纸的下面,还有另一张画。而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下面这张画,其价值远远不是张大山这幅庐山图可以比拟的,以至于张大山想尽办法想要掩盖住。所以,切不切,你看。。。。。。。”

    “切。。。。。。。”

    夏瑶已经露出了小虎牙,然后还歪着眼睛横了一眼夏知非,心说你要是不给切,我就咬死你。

    夏知非无语,看见夏昆仑点头,终于还是无奈道:“切切切。。。。。。。给你切行了吧!嗳!用啥切啊!不会给切坏了吧?”

    杨过摇头道:“不会,这种古时的一种细腻的处理方式,通常看不出来,但是其实纸下纸会比第一层纸要薄和小,所以不会出问题。”

    十分钟后。

    “啊!”

    夏瑶惊叫了一声,整个人都跳起来了,眉飞色舞道:“出来了,出来了,真有啊!”

    所有人都被震住了,夏昆仑激动地说:“小杨,小心点,小心点。。。。。。。”

    夏老爷子面色涨红,他对夏瑶嘘声道:“你小点声,不要打搅了小杨。”

    还有夏知非,他也很激动,一幅画变成两幅画,而且第二幅比第一幅更价值连城,这想想都想笑啊!

    这时候,出来了一个小角,有个红色印章。是用古文繁体写的,只是下一刻,夏昆仑激动了,浑身颤抖。

    “是‘洪谷子’,是他,天呐。。。。。。。原来是他,原来张大山想掩盖的是‘荆神品’的作品。。。。。。。怪不得,怪不得啊!”

第234章 匡庐图问世() 
要问洪谷子是谁?

    杨过其实是不知道的,但随即夏老爷子就给出了答案。

    “是荆浩的作品,“荆神品”竟然有作品留存于世,而且就藏在这幅庐山图的下面,这是瑰宝,是国家的瑰宝啊!”

    夏知非几人傻眼了,怎么就瑰宝了啊?现在展现出来的就只有一个印章而已啊!连图都没看见,就瑰宝了?

    夏瑶震惊的问道:“爷爷,你是说,这是五代时期那个号称画中神品的荆浩的作品?”

    夏老爷子点头道:“除了荆浩,没有人会留下洪谷子的这个称号。世人只知道历史中有荆浩这个人物,但从未有人见到过他的作品。如果。。。。。。。如果这幅庐山图下面的画是真的,那这就是第一幅荆浩的作品,被张大山藏隐的作品,只怕当属神品之列。”

    杨过在默默地听着,装作很认真做事的样子。实际上心中也十分惊讶,荆浩?他曾看过这个世界的华夏艺术史,那可是山水派的鼻祖,这如果是荆浩的作品,那夏知非赚大了啊!即便下面这画攀升十倍,求购者也会络绎不绝。

    当印有“洪谷子”的画作被揭开一小半的时候。夏昆仑已经连目光都转移不了了。

    此画是一幅绢本水墨。全幅用水墨画出,画法皴染兼备,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画幅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

    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之中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水上有渔人撑船,不远的坡旁路上,有一人正赶着毛驴慢行。

    画中只有两人,人物在画中只作为陪衬。

    就在其中一个人物的下边,数十个印章中,还有一个特别凸显的印章,夏昆仑注意到了。

    “嘶!宋高宗,这是宋高宗的印章。。。。。。”

    “哪儿呢?”

    夏老爷子激动不已,这已经无关于这幅画的价值了,仅仅凭荆浩这个名字,这幅画就注定能成为无价之宝。而宋高宗,那可以一代帝皇,如果还有他的印章,那么这印章是什么?是传国玉玺?

    宋高宗赵构这个人呐!大多人都说他是一代昏君,说其忠奸不分。或许历史上的赵构确实如此,但是除此之外,赵构还是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十分长寿的帝王之一。他的一生并非没有贡献,他最出名的不是他在位时机的政绩,而是他的书法和画作。他画有寒山图,著有洛神书,都很出名。

    而在宋高宗印章的旁边还有六个小字。字上写的是“荆浩真迹神品”这六个字。

    此刻所有人都盯着杨过的手下,感觉时间过的极慢,满心期待。

    仅仅出现的小部分依然惊艳众人,除了夏知非外,全都屏住了呼吸。半幅已经如此,那全篇又该当如何呢?

    不久,全图出来了。

    夏昆仑唏嘘道:“此画画中绝磴悬崖,平麓云林,虽看不出具体皴法。但笔墨间表现出了山的雄伟气势,烟岚的深远缥缈,比唐代山水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是泼墨山水的鼻祖啊这是。。。。。。。”

    “好好好,当属神作。这幅画,比之张大山的作品,简直完胜。怪不得,若不是小杨,恐怕这幅匡庐图或许会一辈子都隐藏在这幅画中,永世无人知晓。”

    当众人还沉浸在荆浩的这幅匡庐图中,最先还是夏老爷子回过神来。

    夏老爷子唏嘘道:“我一直以为荆浩留下的笔法记都颇为不实,但现在看来,其中的山石皴()法、树木画法等诸多重要论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