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乃全能大明星-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场写作?
老师现场写作,这事儿很少见。毕竟,能当语文老师,也不代表写作能力就很厉害啊。“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通常,作家写作,都是先有情感的蓄积,再在文章中将这种情感抒发出来的。谁有事没事,会特意找篇文章写写?为了写文章,而去写文章,是很难写出名篇的。所以,我们通常见到的文章多属于“应用文”。“命题作文”,本质上是“应命之作”,语文老师常常碰到这些,当然不太愿意去写了。
教室后面,一个老先生起身道:“杨老师,我看就以‘细节’两个字来写吧!根据历来教学的经验,学生们通常不愿意在在细节上深入发掘。所以,考试的时候,这类错误也比比皆是。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
同学们也纷纷点头。
杨过笑道:“好!那咱们就以‘细节’来命个题。”
杨过:“黎洁萍,你们平时作文怎么写?”
“‘虎头猪肚凤尾’吧。。。。。。。老师都是和我们这么讲的。”
杨过又问:“什么叫虎头?”
黎洁萍:“应该就是文采华丽,言之有物吧?”
杨过白了一眼道:“‘言之有物’,你还怎么‘华丽’?写作,立意要好。”
说着,杨过把黑板擦掉,直接写上了一个题目——“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杨过把粉笔一扔,随意地说道:“谁能知道,我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题目?”
第272章 杨过教写作()
在其位,谋其事。
杨过自认是一个很实诚的人。至少,在这段期间内,他会倾囊相授,不会稍作保留。其实,不论是初中老师,还是高中的,亦或是大学的,真正有水平的不是没有。但是,应试教育的制度限制了他们的发挥,让他们很难跳脱开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反思教育,教导学生。
学生学习,只抱着几本教科书,却不懂得他们所学的这几门科目只是世间万千学问的一瓢饮。见识浅薄,对社会、人生很多道理思考的不深入,导致学生们写作时很难有高明的立意,更不用说旁征博引,选用和文章贴合的素材了。
见到讲台下没人回答,杨过也不觉得缺少互动,直接讲道:“这个标题,是我听到‘细节’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自然冒出来的。为什么我能做到这一点?这涉及到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也涉及到你对很多社会问题思考的深度,它们决定了你在写作时,能不能有高明的立意。”
巴相博:“啊!那不是还要看各种书么?”
“当然,关键是看书的方法!你们不是学了12年了吗?学过的文章,了解的各类观点都不少,为什么写作时都用不上呢?这就是看书方法有问题。
今天,我不是介绍过一种k20学习法吗?我布置一个任务给大家,把你从小学到高三,所有有印象的文章,你们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包括英语短文中的,日记本中记下的有意义的经历,都搜集在一起。如果还不够,再加上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中的故事。
搜集好之后,你们只读标题,当然,读到标题的一瞬间,你得能回顾到文章的内容。我估摸着,两秒钟一个标题,5分钟你们就能读150个标题。我要求:在k20中,你们拿出5分钟来做这件事,每个标题至少得读21次以上。”
杨过心道,“在前世的时候,易松云的快乐学习宝典:伴我一生的学习秘诀可是一个王道,帮助过无数的学生,连我也是用过他的学习方法的。现在,我把它借鉴过来,正当其时啊!”
这时,彭成浩一脸懵逼地举手道:“大师兄,好多文章,我们都忘了啊!”
杨过笑了笑道:“我知道,你们只剩下一个学期的时间了,时间紧迫。所以,这是一个速成的方法。忘掉的都不要管它,你们只需要去读那些还有印象的。我让你们这么做,两个目的,一是积累写作的素材,二是通过这些素材,提高你们写作立意的水平。毕竟,任何一段文字素材,都有它的思想内核。”
教室有多媒体设备,杨过打开电脑直接开写。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细节是魔鬼,能让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是上帝,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种种迹象和事例表明,细节是使人踏上成功的桥梁,也是致使人坠入深渊的关键。”
杨过打字的手速再一次被证明了,众人只觉得恍惚间,一个开头就被写好了。速度之快,让所有人都咋舌。
刘逢可:“卧槽,大师兄不愧是大师兄啊!不明觉厉啊。。。。。。。”
刘录梦:“我的天,这就是‘凤头’吧?随手就是一段,牛逼啊!”
不过也有质疑的声音,小白疑惑道:“师兄,会不会太空洞了啊?”
当小白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后面旁听的老师也纷纷点头:是啊,这段话说的精妙,但具体分析的时候,却是有些空洞了。不过,用它来作一篇八百字作文的开头,倒是可以,已经足够体现一个学生思想的深度和文字的水平了。
杨过笑道:“我还以为没有人会质疑呢。是的。。。。。。。这段话是空洞了点。但是我想问,你们谁能告诉我它的优点在哪里?”
赵钊:“引用了古文。”
“不错,还有呢?”
李娜:“用了排比句。”
“不错,还有呢?”
“还有?”
众人犯难了,还有什么啊?总共就这么几个字,还能有什么啊?
杨过瞧见后面的老师有些微微点头,也有些皱眉。他摇了摇头道:“其实,刚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点子上,一个是引用,一个是排比。引用,可以展示你的知识储备,排比可以彰显你对文字功力。我想问一下,你们写作文,开头用排比的多吗?”
杨过看见大多数人都在摇头。
“排比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在你们的文章中,使用修辞,能让你们的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力度。阅卷老师也是读者嘛。。。。。。。他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作文的好感度也会大增。”
王绍奇:“哦!这样啊!那这个开头还有什么优点啊?”
杨过竖起四根手指道:“其实这段话,我们尝试着去拆分一下,会发现它可以拆分成四段。”
“啊?卧槽!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样。”有人嘀咕道。
杨过指着这段话道:“第一句话,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是总述,是主题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二句是排比,引用了古文中的话,加强了我们的主题句。第三句是对偶,举了很小的事例,进一步佐证了我们的中心思想。而最后一句,更在于发论,引起下文。这一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多余。
古人说‘凤头猪肚豹尾’,我觉得‘风头’不仅仅是漂亮。哪怕你去观察老母鸡,都会发现它的喙是强健有力的。虽说文无定法,但是考场作文比较短,在一开篇,你最好能给出你的中心思想。。。。。。”
“啪啪啪——”
学生们还在惊讶和深思,教室后面一位老专家就已经拍手鼓掌了。
这位老专家道:“不错!这种结构很不错,弥补了所谓的空洞,这确实是一个拿分点。我做过不少年的阅卷老师,说实话,看见这样的开头,印象会很深刻,不会给低分。”
杨过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同学们,写作文其实很简单,说到底,只有两件事要做。一是立意,二是用素材佐证你的立意。对考场作文来说,全篇如此,每一段也都是如此。在每一段中,我们提出分中心,并用素材去佐证分中心。而刚才我布置给大家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家积累这两方面的东西。。。。。。”
“啊,大师兄,看来我们还得花很多的时间啊!”彭成浩这厮总喜欢不合时宜地提出各种质疑。
“那是当然,k20学习法,每天只需要抽出2…3次20分钟,不会把你累死的。”杨过泰然自若地说道,目光扫过每一位学生。
“啪啪啪——”掌声轰鸣。
是啊,杨过教给他们的方法很简单,很容易执行,也必然很有效!
第273章 杨过教写作 下()
讲台上的杨过,意气风发。或许是第一次当老师的缘故,杨过感觉自己的话有点多,而讲出来的都是自己的感悟,也最实在。
杨过:“好,第一段咱们写完了,目前看来还不错。事实上,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有立意和素材。我正在写的这篇文章,显然是议论文。在议论文中,立意就是论点。论点有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写呢?古人你们所说谓的‘猪肚’猪肚,应该怎么去填充呢?”
“写论据。”
这一次句,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的回答了道。议论文有三大要素,大家都知道,论点、论据、和论证。
杨过问摇了摇头道:“猪都知道写论据,但怎么写?或者说怎么写成阅卷老师喜欢的样子论据不是罗列的,它是用来论证的。我说得小白一点,论据是名词,论证是动词,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在议论文中,我们常常将中心论点拆分成有层次的几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都要用论据去论证。?”
“引用。。。。。。”
“举例。。。。。。”
杨过又问:“怎么引用,怎么举例?”
众人无言,心说举例子能怎么举啊!直接就把人家的案例拿过来说一下呗!但没人说话,生怕说错了感觉到丢人了,毕竟后面那么多老师呢。
“排比。。。。。。”
忽然有人说话了,而且还是女生,李可昂着头说道。
杨过笑了笑,对张玉东说道:“嗳!班长,你后面黑板,给风之彩队加星,两颗。”
“啊?”
傻眼了,就说一排比就换两颗星了啊?我刚才也想到了啊!不少人绯复,这星星赚的也太简单了吧?
那些老师也诧异,刚才是稍微了解了下规则,觉得杨过分组这事儿有点区别对待的意思。虽然形成了竞争关系,但很多老师不提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到时候如果对比鲜明,你岂不是让另外一部分信心大跌?
杨过道:“慎重对待我的每一次提问,那都可能是你们加星的桥梁。那么咱继续往下说,咱们华夏人学自己的语言,不用注重语法,因为说的太多,语法也就自然成型。。。。。。。排比,排比的内容是什么?当然是关于‘细节’的好处了。”
于是说着,,杨过在电脑上写道:
“细节是人们把握胜利,赢得成功的坐标;是人们战胜困难,克服一切的关键;是人们解决问题,走向梦想的旗帜。”
杨过问:“有毛病么?”
“没毛病,没毛病。。。。。。。”
实际上下面已经有人小声议论,这货到底是写的啊!空洞的语言,也能写得这么到位啊!
后面有老师议论且摇头道:“太空洞了,如果全篇都是这样就不值得了。”
另一个老师道:“这是综述,承担着启下作用,后面就得举例了应该。”
杨过道:“总分总的结构,是考场作文最好的结构之一。总结段落,提出论据,再总结段落。你们看,八百字的作文就是这么简单。”
杨过一边说着,一边打字。
“周作栋,任何大事都是“从注意小事入手”,为建设新华夏立下了汗马功劳。纽顿,因苹果砸在头上,发现了让世界为之震惊的万有引力定律。曹刿,由于他的细心,不仅改变了鲁庄公的思想,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秦始皇正是因为他一心改革度量衡,取消天下分封制,这才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六国。他们不都告诉了我们,细节是成败的关键,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桥梁吗?”
写完这句话,杨过道:“排比式的综述,排比式的论据,反问式的总结。中间有几个字是浪费的?你们觉得这一段空洞吗?已经不空了。八百字的作文,能写出什么东西来?在有限的字数内,用简约的方式写出论据,再加上几种语法句式,已经足够让你秒杀很多人了。”
“尼玛,我怎么感觉这个是可以套用的啊?好像换个命题也能用的啊!这。。。。。。。这种模式简直就是随便套啊!”
“大师兄,下面呢?我们都记好了啊!”
后面的老师很多还皱着眉,有人道:“这算不算是在误导学生啊?”
“误导?”
杨过笑了,反驳道:“什么叫误导?我刚才就说过,这是应试作文,准备一些写作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到这个班级的同学。”
杨过把头转向学生道:“接下来该怎么写?加星。。。。。。”
黎洁萍率先回答,不假思索道:“总分总。。。。。。”
杨过:“综述什么,分什么,怎么总结?”
黎洁萍:“刚才的论据太大了,有点笼统,是不是该有个具体的论据啊?”
“啪。。。。。。”
杨过笑道:“哎呦!姑娘,你很有天赋。。。。。。。是的,第二段说的虽然真切,但那些论据太分散了,言辞过于笼统。张玉东,加星。”
张玉东无语。我特么刚才也想说来着,我们组才一颗星啊!不行呀,光顾着给别人加星了。
第三段,杨过继续写道:“细节可以使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准方向,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可以使团队在困难的尽头,找到全新的出路;可以使国家摆脱贫穷的困扰,成为世界的强国。”
杨过边写边说道:“排比的用法,要根据具体的例子来。而你们要搜集的东西,就是案例的来源,这需要积累。”
“haier这个世界知名的中国企业,最初只是一个每年亏损数百万的小工厂。当haier因为冰箱小小质量的问题,砸掉几十台冰箱之时,这个品牌就已经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发展中,他们曾不止一次因为一颗螺丝钉,一个零件的问题,让所有人员加班加点地检查机器。注重细节,难道不是这个公司走向成功的关键么?细节所展示出来的成功,难道不该被我们看清么?”
杨过见下课时间将近,加快了点速度,继续评述道:“这就是单一论据的写法。第三段,只写了一个论据,写得详细完整。最后,我们又来了一个反问。。。。。。反问是个好东西,比直接肯定的写法更能引人深思。”
台下,没人发出声音,大家都在抄啊!哎呦喂,这一个个字都是分数啊!而且,杨过可是差点拿到华夏文学峰会大奖的人物。以他的水平,来教他们写作文,说出去别人都不能够信呢!所以这种关键时刻,一个字那都不能漏掉。
杨过:“下面。。。。。。”
杨过刚说了两个字,张玉东“蹭”的一下,就站起来道:“下面,总结全文,再次回到论点上来。”
杨过脑门一黑,总结你妹啊?文章都还没写完了,好吧?
杨过:“班长同学,你想加星想疯了吗?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你要这么把作文交上去,还不觉得缺点什么吗?一,字数不够;二,论证不到位。你以为用几个笼统的例子和一个详细的例子来论证,就行了?”
张玉东:“呃!那还要举例啊?那。。。。。。那那那。。。。。。还是总分总?”
杨过问:“综述什么,分什么,总结什么?”
“呃。。。。。。”
张玉东同学脸垮了,不知道啊!心说,我觉得已经写得不错的了啊!还要总分总,怎么有那么多总分总来着呢?
杨过:“黎洁萍同学,你怎么看?”
黎洁萍正在思考,被这么一问,立马站起来道:“师兄,我觉得还差点儿,好像。。。。。。写得太一帆风顺了。我们。。。。。。是不是得弄点反例啊?”
“卧槽,好像是这么回事啊!”
后面的老师也点了点头。这个回答很好,确实需要用反例来论证。这样的话,整篇作文的层次感就出来了。
杨过鼓掌道:“张玉东同学,你学学人家黎洁萍同学,得多思考。给她加个星吧!最强王者再获两星。。。。。。哦,对了,你自己也加一颗吧!毕竟现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人也不多,啧啧。。。。。。”
“啊?这也行啊?”
彭成浩喊道:“老师,这也加星啊?我也能啊!”
杨过:“你能,你也站起来啊答啊!答错了没关系,答不答是一个态度的问题。”
杨过这么一说,下面的人都蠢蠢欲动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心道甭管会不会,先站起来再说吧,管他呢。
杨过说道:“那这段怎么写呢?”
“蹭,蹭,蹭。。。。。。”
杨过傻眼了,话刚说完,站起来了五六七八个。
彭成浩:“大师兄,我会啊!排比举例加反问啊!”
李娜:“杨过哥哥,我也会啊!也是排比举例加反问啊!”
林兴发:“大师兄。。。。。。。”
杨过摆摆手道:“都坐下,都坐下。不知道的以为你们这是被罚站呢!看来大家的悟性不错啊!就是这个套路,排比,举例,再加一个反问。不过,这回大家都知道了,就不加星了啊!”
“噗。。。。。。”
“卧槽,这是套路啊!”
彭成浩差点泪洒当场,不带这样玩的啊!
杨过道:“同样的写法,只要举出反面例子即可,我们可以这么写。”
“假如我们的生活中缺失了细节,那我们的生活将会一败涂地。倘若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了细节,那我们的生命将会残破不堪。纣王统一偌大江山,暴政重赋,做了大大小小很多的错事,日积月累,造成人心涣散,致使江山分离,国家破灭。德国人百年前在qingdao建造的下水道,百年后遇洪,却能在下水道墙内挖掘出崭新的零件而加固和完善工程,使得qingdao地下水道的排水效果良好。这难道不是细节给我们的告诫么?”
杨过:“这就是一个事例,全文通过大量的例子论证来完成。而全文的写作方法更简单,如你们说所的,总分总,别看这是最简单的东西,但也是最实用的。
最后,这回真的是总结了。最后一段话,一百个字即可。我不多解释,因为这就是一个单纯的总结。语言组织相对好一点,一切就搞定了。我们随便来写一段。。。。。。”
“细节是宝贵的财富,是恒久的价值,是永恒的课题。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古往今来,不胜枚数的事例中,难道我们发现不了细节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财富么?人生如歌,生命如诗,让我们这代人携手共进,注重细节,创造灿烂的明天。”
全文写完,台下鸦雀无声。
突然间,“啪啪啪。。。。。。”鼓掌声响起。
老师,得有老师的魅力。杨过不是老师,但在教书上也有魅力,就是这家伙和常人教的不同。他率性而为,直接上干货。
离下课还有几分钟,后面有老师站了起来。有人问道:“杨过老师,套用写作模式,会不会限定学生的写作思维?”
杨过笑着摇头,然后坚定地说道:“我再次强调,这是应试作文。凭这种文章,你想提高文学水平,太难。学习,是自己的事儿,不是人家逼出来的。我教学生写作方法,只应付考试。而想真正地提高文学修养和学识,那只能靠原始的积累,别无他法,那是k20学习法可以解决的问题。”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一众听课老师都走了。说实在话,这节课前面的内容,杨过所讲的k20学习法,他们是颇感兴趣的。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开来。至于,写作模式嘛,对文化班的学生来说,意义不大。
课后。。。。。。
陈潇:“大师兄,你还能教我们画画吗?我是学美术的啊!”
刘逢可:“大师兄,你教教我们音乐啊,我们班一半的学生都是学音乐的呢!”
杨过无语,哎呦喂!我只是一个语文老师,好不好啊?你们这是把我当全能老师来用呢啊?
黎洁萍:“杨过师兄,你有女朋友了没?”
“有了有了。。。。。。”
黎洁萍:“介不介意多一个啊?”
“咳咳。。。。。。不。。。。。。当然介意了。。。。。。下课下课。。。。。。。”
李娜:“杨过哥哥,等一等啊!要签名啊。。。。。。”
杨过落荒而逃,边逃边喊:“签什么签啊?以后再说。。。。。。”
莫老黑正站在后门处,他微微地摇了摇头。说实话,这两节课,杨过讲得还真不错。但是,杨过也确实不适合当老师。
第274章 小白和李娜()
办公室。
杨过大口大口地喝了几口水,清了清嗓子。讲课还真是挺累的啊!以前做学生的时候不知道,这在讲台上站个半天,说上两节课,才明白为啥前世很多老师都在用“金嗓子喉宝”呢。。。。。。
文老头笑着打趣道:“嗳,小杨,感觉怎么样啊?”
杨过:“还行。。。。。。”
老文诧异道:“还行?你蒙我呢?”
“啊?”
杨过不明所以,什么叫我蒙你啊?确实还行啊!
却听老文笑骂道:“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