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楼传说-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色令人目肓,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但这些美丽的事物,阿汉全然无动于衷,金银奇巧堆积如山,他视如粪土。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阿汉从不强求,有床就睡,有饭就吃,怎样都能睡,什么都可以吃。
“致虚极,守静笃”应该没有比他更虚得让人摸不着头脑,长年睡死,静也静到极处了。
阿汉从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有功不知居,有利不知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不喜杀伐,不赞成“以兵强天下”,小楼众人上窜下跳的逼阿汉学武,他也不肯,懒是一方面,不肯伤人也是原因之一。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所以……哈哈,为什么阿汉每次打赢了人都要道歉,现在知道原因了吧?
既然道是这么一个空泛,没谱,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是的东西,于是老子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证据去证明他的存在,于是他又提出了个重要的概念——信
“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如果没有信,那玄妙的道就难免归为虚无,而如果没有信,我们很难想象阿汉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一头猪?一个无赖?
我相信如果老子与阿汉有缘相识,他老人家定是会惊喜的,只是不知惊喜过后,听到这心爱的宝贝曾经血肉成泥,他又将换上怎样的表情。
这一世的傅汉卿做了魔王,拥有无尽的力量,享有无上权利,虽然这部分纳兰还没有写,但我相信他也会遵循道的原则“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就放任这若大的魔教自行发展,外人以为这魔王多么神武,各天王却压根连他的存在也感觉不到。
不过阿汉的故事还没有完结,我无力去揣测作者最终的意图,不过老子曾对他信仰的道下过一个预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于是我也不相信单纯的阿汉可以靠单纯过完这一生。
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强大的单纯美好的道没有人会去知而行之呢?
太美好的东西总是脆弱,大家都信道的世界是如此美好祥和,以至于根本无法在现实中存在。在道德经里老子为他的道找了一个宏法者——圣人(以道的原则来统治世界的君主)。
不知道谁会成为阿汉的圣人?
新一代姓狄的小子?还是阿汉自己?
前文有说纳兰大打算让轻尘去搭救阿汉,其实除了阿汉,轻尘也算是小楼里最率性本真的人。这倒暗合了历史上一段公案,韩非写《解老》、《喻老》,从法术势角度阐述老子,成就其刑名法术之学。道家主性纯,法家主性恶;道家守阴柔,法家主刚猛;道家尚无为,法家求有为……这两家看似针尖麦芒其实却是同源。韩非接受了老子的道,却不信只靠清静无为道德就可以被人遵循,于是立刑,用法,强拉着众人跟着他的路走。
似乎轻尘也觉得人应该要守信,要真诚无私,爱了便是一生一世,不容一点瑕疵,如果你做不到……我就让你血肉筑长城(笑……)他的初衷都是美好的,可是手段太激烈。
曾经韩子以道立法,可是总终还是模糊了道本来的面目,这一次让轻尘去救阿汉,不晓得会是怎样的结局。
(四)
小楼四杰,只有劲节还在风中,在小容面前草草出场几分钟,实在看不出端倪,不过先秦诸子称得上显赫的,只有儒家一脉还没人认领,不知纳兰是否打算写出一个仁义礼智信的风劲节来?
又或者我猜错了,阿汉只是对应了老子〈道德经〉,得等到劲节出场,才能唱得一曲庄子〈逍遥游〉……
就此,凑全老、庄、墨、韩。
正文 不止是小说,何止是耽美(小窝—桢宝猪)
更新时间:2008…7…23 14:31:51 本章字数:2238
不止是小说,何止是耽美(小窝—桢宝猪) 不止是小说,何止是耽美
——评《小楼传说》BY小窝—桢宝猪
初读《小楼传说》觉得没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一个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权臣被自己忠于的皇帝猜忌,被百官弹劾,然后惨死的一个故事。写是写的极好的,只是感觉没什么新鲜的,见多了这种桥段。但是,如果仅是这样,老庄墨韩就不是老庄墨韩了,事实证明,这个写出《名门恨》的大神,永远会带给我莫大的惊喜。
惊喜是从小楼开始的。原来,一切都是时空的一个玩笑。小楼中的每一个人对于古代人来说是一些近乎于神的存在,而他们只是来自人类文明发展到极致时期的一群学生。在他们的时代,人类已经无所不能——以至于陷入了一种巨大的无聊和庞大的空虚中——为了做毕业论文,每个同学必须回到古代来体验几次生活。在这群人眼里,古时的人们就像蝼蚁般渺小,纵然他们对模拟非常投入,也无法抹煞掉骨子里的一种优越感。他们会在那个时代爱人,恨人,只是缺少了一些尊重。我总觉得小说中四个主角在人格中都有缺憾,也许测试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毕业论文,或许,在文章结束时,这四个人都能明白自己缺失的是什么。
短短九章的笑语轻尘篇让我惊艳了很久,如果舍去小楼这样一个设定,这个故事真的很虐人。自古权臣都很难全身而退,事不成,患人道;事成,患阴阳。中国古代发生太多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事情,而这也成为很多作者灵感的源泉,于是很多小说里会出现类似原来同舟共济、共渡艰难的君臣到最后不能同享富贵以至于杀戮收场,在耽美小说里更容易加入许多情爱纠缠。而《小楼》的这个前九章却让我看到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你若无情我便休”。而以方轻尘的本质,自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他含笑而逝,状似无怨无悔,实则是给了帝王最温柔的一刀。他追求帝王最完美的爱情,他也付出自己的感情,只是当帝王无法给予他最完美的爱情时,他以最最惨烈,最最让帝王痛苦一生的方式结束模拟。对于方轻尘来说,一切不过是一场模拟,对帝王却是永生永世无法弥补的憾恨。这是轻尘残忍的地方,也是我喜欢他的地方,更是同情他的地方。他这样宁折不弯,爱憎分明的性子,是我的追求,我也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收放自如,别人给予自己的伤痛,千倍百倍的还回去,当爱情不再完美时,就毅然舍弃,多么洒脱,多么畅快。只是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教授也说,每份感情都是有瑕疵的,需要双方的包容,按照轻尘这么个做法,永远不可能完成论文——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的爱情。生活中到处都是不完美,也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那又何来完美的爱情?我们能做的好像只有在不完美中找寻完美吧。刚极易折,这样的轻尘让我心疼,他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永远与幸福失之交臂。
二十三章的且容天下留下了几个悬念。容谦与燕凛会有怎样的结局?容谦是否会爱上燕凛?燕凛何时知道自己已经爱上容谦?小楼四子如何掀起一翻风雨?这几个问号挠得人心痒痒的,看来注定要掉进这个大坑里了。小容真是一个可爱的人,几次做太傅,托孤重臣,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一次次被辜负,一次次原谅别人,检讨自己,这样的好孩子真是让人怜爱——如果在不知道这是一场模拟的情况下。看到后来还是喜欢上了他,这个好学生护短的时候好可爱。“那是他带大的孩子,他有无数的缺点,他非常惹他生气,他一点也不完美,但他是他带大的孩子,他是他的孩子。他可以骂他,可以恼他,可以咒他,可以想要揍他的屁股,但绝不容人,当着他的面,欺负他。”小容的故事大概更多是铺垫作用,看作者埋的伏笔,也许将来四子汇合的故事就将由此处展开。
劲节篇带给我更多的是思考,这也是我为什么把这篇评的名字取为“不止是小说,何止是耽美”。与其说是耽美,我感觉劲节篇更多的是作者在传递他的感悟。他对于国家与各人关系的感悟,他对于忠臣的感悟,他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心灵状态的感悟。在我们这个时代,英雄、榜样一个个被拉下马,去掉高大全,以每我们一颗颗平凡的心来揣度他们的心。我们开始质疑董存瑞到底有没有炸碉堡,我们开始讨论雷锋给姑娘写的信,我们相信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平凡人,平凡人就该过平凡的日子,做平凡的事,而他们的一些事迹应该是被夸大后作为宣传材料传播出来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不相信高尚和无私?劲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虽几世做忠臣良将,却从未相信过世上真有如此为大义舍生忘死的人,为了国家?国家为他们又做了什么呢?为了百姓?各人自扫门前雪吧。劲节的困扰也是我的困扰,时常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做好人好事,几乎第一反应就是——瞧,苦尽甘来,出名了吧。我在怀疑很多人的真心,与此同时,我也失落了自己的真心。还好看到卢东篱,劲节遇到他,为自己做了个很好的解答,我看到他开始相信,或许他这样的人不多,但,总是有的。他是个让我敬佩的男人,注定的,他的愿望不能达成,我还是希望他能有自己小小的幸福。这些人中,我最希望卢东篱能幸福。他的愿望是海清河晏,在他那个时代,在任何的时代都很难达成,这个注定要失望要受伤的男人,我希望他幸福。风劲节,前面的相交相知是利用,那之后呢?可曾有一点点动心?可曾对他有一丝怜惜?
汉卿篇还没看,还是想留点美味压箱底。^_^
这篇文离完结估计还早,虽然是坑,但绝对是值得一跳的优质坑,希望,某年某月某一天早日完结……
百度窝窝家家
正文 当竹遇到菊(尤苎)
更新时间:2008…7…23 14:31:51 本章字数:2306
当竹遇到菊(尤苎) 当竹遇到菊
by尤苎
看小楼经历了几次大喜大悲,尤其是阿汉篇,看到后来略觉拖沓以至扔到一边专心看霹雳去了。近来浅眠,找好友搜刮若干好文便于睡前打发无聊时间无意观得劲节篇,一发不可收拾,再次悠悠然然坠入公子编制的无底深坑之中。
初看还没把此文和小楼联系起来,然后出现一熟悉的名字:风劲节,于是拍床大笑,大有原来是你之感。停了太久,前面的剧情依稀有些凌乱去了,只记得风劲节,大约是所有学生中目标最为明确之人,颇有气势之感。从瑞王口中听到的劲节和想象中相差无二,无怪乎有人戏称小楼继三只小受之后终于出了一个前途无量之小攻。
公子淡淡着墨重重落笔,从宫廷画到衙门府到如今气势磅礴的军旅画卷,有的泼墨即出,有的工笔细描,对于劲节更是不惜笔墨,东篱的存在更似一种陪衬。一笔一画勾勒出一风中翠竹一庐中雅菊,也请大家随我共赏之。
《山海经》中说竹:“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风劲节此人此名除了竹着实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来形容。观其性格:弯而不折。请观画卷三轻慢公堂,台上大老爷脸色铁青,台下小劲节悠然自得,轻认死罪害大老爷分文没有不说,还帮着青天大老爷分析自己的罪状:
“我身为布衣,见官不拜。公堂之上,说笑无忌。已是咆哮公堂之罪。按律,你可以对我用杖刑。”
无奈地再叹口气。“我又何尝愿意挨打。可是要我给你这样的家伙,下跪磕头……”他伸手掩口,做个几欲作呕的姿势:“我还是情愿选挨打算了。”一言一行一动一作,不仅台上的无语,台下的我亦哭笑不得。
竹可以弯,去其皮碎成丝其骨糊纸依旧飞翔上天。即使在牢中,也大有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之感,偌大一个监牢被他改的鸟语花香,不得不叹。对于劲节,无论是早年的传奇生涯还是成功的商业奇岜到后来的战神无不镇静自若,悠然自得。忆得人言国画之竹,为追求其圆润质感,作画之前需将笔锋一边饱蘸浓墨,另一边则使清水洗尽,清澈无色,作画之时蘸墨的一边朝上,清澈的一面朝下,立体感方能显现。公子在劲节身上的落笔无疑运用了此种画法,游走于黑白二色之间,劲节之性跃然纸上,四人中,轻尘过激小容过谦阿汉过缓,相比之下劲节的个性我最为喜欢。
再说东篱,公子取名时大约就已直接和性格挂钩了,笑,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此人的性格了,一句话——“人淡如菊”,心态虽大有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之感,奈何还是放不开为国效力之坚持,连妻子都是一样隐忍而温柔,不知是幸或是不幸呢。国画中之菊,注重线条流动,与泼墨之荷不同,有节制的线条就像东篱的为人,该为则为,应收则止,与劲节不一样,少份洒脱,却有着更为淡雅的心态和宠辱不惊菊的傲气。即使如何被误解被排斥,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那份坚持,心中之坚定非一般人所能撼动,可是,他遇到了劲节……
两人的相处,是多么的风轻云淡,又是多么的情深意重。
我送他收,只因为我送的大多是无关紧要之物。有时候,我也下乡闲游,看看我自己的田庄佃户,看到很多人脸上有微笑,看到农田间稻谷累累,我会摘下沉甸甸的稻子,放到盒子里,让人给他送去。这个时候,他通常会回我一首诗,或一幅画。当然,有时候,我酒喝多了,或是在月亮底下看花,看的有点晕了,也会写个半首诗或随意画两笔,也不管好不好看,见不见得人,就让人送过去。我们可怜的县太爷,通常都会费心思替我把诗写完,再把画也配上诗,又送回给我。”
君子之交淡如水,就在这样的你来我往淡然交陪中,情谊已是深重。哎呀呀,这段看的实在是连我都羡慕啊,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无怪乎已可圆满完成论文的劲节忍受砸大的痛苦也要回来,放心不下,这样的朋友,如何舍得。
想起玉石老公“看道德与道德打架”评中所说庄子与达尔文两种道德打架,在劲节篇仍是继续的承继了下来。两个不同的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却没有再次打架,而是圆满的相融一体,大概是四个故事中最温馨的了。虽然中间还搀合了许多的官场黑暗家庭矛盾人心险恶……这些都无法阻挡两人那份默契带给我的温暖之感,昨天公子说,恋父情节到了狼女口中就变成了年下,笑,虽然很是期待,但不得不承认,劲节此篇不是耽美,不存在攻受,剩下的,只是人间最为珍贵的真情。
当菊遇到竹,菊说:我见到那么多不公之事,原来自以为性情政治,自以为站在正义的立场,其实什么也不是。原来,这个世界,会做人远远胜过会做事……
当竹遇到菊,竹说:我知道,我的论文,永远也无法完成。你让我相信,这世上,原来真正有正直的灵魂,高尚的心灵,原来,再冷漠黑暗的世界里,也会有温暖与光明。
静静的凝视,微微一笑,我不会走,你也不会走是吗?有一点晶莹徐徐滑落,有一丝温暖缓缓上升。公子的文啊,总是这样让人看尽黑暗却又在人心中种下缕缕阳光。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此评真是一路不顺,起点级别太低发不了,本来在公司已经写好了,结果一个不留神删掉,于是回家再补,很多东西却已找不回来,就像我家玉石老公,笑,三木说夫债妻偿,于是背起老公欠下的评债,念起从追公子的同人到太虚到小楼,网上疯狂追文群里疯狂讨论曾经的日子,纯做纪念,顺便不厚道的催文。
正文 《为小楼写的评》(梦凝)
更新时间:2008…7…23 14:31:51 本章字数:3755
《为小楼写的评》(梦凝) 从开始看劲节篇,我就一直在想风劲节这个名字的含义。纳兰虽有说自己懒,但我还是认为她为主角们起的名字不应该是无意识的。有网友描写的书中人物与华夏学说之间的对应关系让我钦佩不已,老、庄、墨、韩,似又不似,不似却似(汗,俺也庄子一把),朦胧之中将四人完美再现了一把,然,当时的劲节篇只是开始,于是乎,此非庄也,至少在我看来不是。
轻尘:追求极度完美的私人感情,这对我来说,看着有点怪异。面对无论是男是女的爱人,要求对方无条件的爱慕与信任还有全身心地为他的感情而投入。这样一个在感情上极度自私的人,有点像现实中的爱情偏执狂,也有点像自私的只想把玩具藏在怀里的孩子。然而,他并不像一个孩子那样只要拥有就心满意足了,他要求感情上的唯一和高度的信任,要求得到一个完美的不可能的爱情,要求爱人完全无条件的付出,却并没有设身处地为所爱的人着想,哪怕是给爱人一个解释的借口。为了自己自私到极点的爱,他很自私地轻视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将自己和爱人的生命都践踏为尘土。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得到完美的感情,感情是建立在生命之上的呀!所以,轻尘的悲是自己造成,我不同情他,也不喜欢他。
看了轻尘篇,我获得了一个感念:爱一个人要学会包容与理解,与爱人之间的误会要学会沟通与互助,追求太过完美的爱情,其实就是对爱情的误解和自私的体现。
小容:胸襟大而广谓之为“容”。小容的包容,小容的自省,小容的豁达,容天下之不能容,怀天下之不能怀。面对权力倾轧中的生死相搏,面对不为权臣所理解的拳拳之心,面对无一例外的迫害,小容对之的是淡然的笑和深刻的反省,他重复着同样的命运,却执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不断寻找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在下一次中进行改进。他由别人的陷害与不容之中,发现并深刻认知了权力的本性,于是他自己设计自己的结局。但他的设计依然没能逃过别人的设计,虽然他的用心最终能为他为之付出心血的人所理解,虽然,这种理解看上去仍然有点畸形(原谅我的理解,虽然我期望那是纯洁的感情,但显然不可能)。这样一个小容,是比较完美的人,是让人羡慕的人,但却有点距离现实太远,远的让人带有一丝期望,期望他有自私的感情,期望他从神回归到人。于是,他做到了,他终于为一人而动容了,施展了不能施展的力量,几乎当掉了功课,然后,那几十下屁股让神成为了人,然后,我松了一口气,笑了。
看了小容篇,我欣赏小容,我喜欢小容,但我却只能远远地看着他,因为,我做不到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所以看了小容篇,我只能尽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尽量让自己有仁有义。
阿汉: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我不懂他,完全不懂。我不懂他怎么就能将一切淡然如风般的抛弃在一旁,我不懂他为什么就像一池起不了半丝波纹的水,而且是清澈见底,毫无杂质的水。可是,我见过一句话:水清则无鱼。于是,阿汉这池清水就什么也没有,没有爱,没有恨,没有情,没有欲,连思考都没有了。几世的磨砺,几世的伤害,到了最后,一切都与当初一样,唯一改变的就是,第一世的阿汉还在念念不忘早点完成功课,还去关注与他有缘的人。到后来,他连这点也不关注了,一切更加的无所谓了。然,真的能无所谓吗?历经时世的阿汉,当你真正有了思想和感情的时候,或许也是能让我怜爱的时候。
看了阿汉篇,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去理解身边人的感受,如我所爱,我便爱之;非我所同,我则避之。与人相处并不太难,去关注别人或被别人关注,或许回避别人的关注,这些都不难,只要你懂得认真思考。
劲节:在看了以上三个人物后,我看到了劲节。从第一篇开始,我就意识到劲节篇与前面的完全不同。不是故事上的变化,不是情节上的新颖,不是内容上的出乎意料。起初,我以为看到的是一个商人的奋斗史,那种先施与再得回报的理念与美国倡导的让鸡生蛋的经济理论是那么的相似,并作的更好。然后我看到了卢东篱。这个名字一下子让我想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看到文后,我笑了,果然,纳兰写了一个清官,真正意义上的清官。别的清官或许还是出污泥而不染,他不是,他根本就是南山下自然生长的菊君子,悠然自得,凭心而为。一度曾自以为是是认为,作者写的是君子之交的完美故事,然而,我错了,劲节和东篱原来不是君子之交,他们本就是一人,只不过他们用行为阐述思想的做法不同而已。然后,我重新理解了劲节。劲,狂风中草之魂;节,暴雨中竹之魄。风中之草,韧而劲;雨中之竹,挺而拔。这就是劲节,像狂风中的草一样韧劲十足,又似暴雨中的竹一样挺直不屈。
理解了劲节,也就理解了劲节篇。劲节篇不仅仅在讲故事,它有极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我在劲节篇中看到的是现实中的人性与故事的完美结合。
首先,纳兰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