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略,谨记留神;六丁将,六甲神,俱听号令;要移山,并倒海,顷刻施行;呼得风,唤得雨,天仙正法;除得妖,斩得怪,可逞奇能;临行时,又赠我,几件宝贝;叫孩儿,灭番邦,马到成功。
她又说孩儿前世本为皇后,今生又当入皇宫,这是前世姻缘注定,何能强求。”国丈夫妻听说,只吓得摇头吐舌。未知怎生回答,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十八回林皇后得病归天
赛昭君续姻为后诗曰:
非因薄命叹红颜,数定此生总是天。
贵到人王强不得,前姻缘即后姻缘。
话说国丈夫妻听了赛昭君一番言语,共吃一惊,叫声:“娇儿,想你又无兄无弟,姐姐又死了,倘你去征番邦,一旦有失,叫你双亲倚靠何人?”赛昭君叫声:“爹妈只管放心,孩儿不进皇宫便罢,若皇爷召娶奴家,姐姐之仇一定要报,怎不领兵出征?”国丈道:“且等旨意下来,再作商议。”不言国丈府中之事。
且表正宫林后,自从昭君死后,每日在宫思想,只是痴痴呆呆,似颠非颠,忽然染成一病,茶也不思,饭也不想,日夜里只叫:“妹妹哪里去了?”脸上黄瘦不堪,慌得汉王忙召太医院来看林后,都说是七情六欲所伤,总看不出娘娘的病根。日复一日,林后病体十分沉重,汉王亲调汤药,无奈林后咽喉如锁,并不沾唇。可怜林后,只为思想昭君,弄得三魂散去,六魄无归。到了那日三更时分,喉中气绝,一命归阴,三宫六院,无不悲啼,只哭得汉王,死而复生者几次,口口声声哭叫:“林后,撇得孤王好苦也!”不住地跌足捶胸,喉咙都哭哑了。到了天明,也不临朝,吩咐宫娥将娘娘香汤沐浴,内外细装大殓起来,然后用棺木装起,安停宫内。哀诏颁行天下,满朝文武,尽皆挂孝,百姓百日不许开荤,开丧举哀,七七道场,功德圆满,方命礼部选择日期出丧,安葬西山岭白云峰下。
丧事已毕,回朝归了正宫,冷冷清清,好不孤凄,汉王和衣哭倒龙床,一则思想林后,二则思想昭君,从此汉王想成一病,久不临朝。文武百官知道汉王有病,俱入宫中问安,汉王也勉强撑持,见了众文武,吩咐均免朝参,众文武口称领旨,便问:“我主因什事情,龙体不安?”汉王道:“孤因昭君死后,未及一年,又把正宫林后死了,层层苦楚,心甚不宽,是以忧闷成疾。”众文武齐奏道:“我主若因宫中无人内助,何不颁诏天下,召选美女。”汉王闻奏,摇摇手道:“天下佳人虽多,只怕难及旧时两个宫人。”旁边闪出张丞相,高叫:“我主既说身伴无人,难道忘却昭君娘娘的妹子赛昭君么?当时在坟上,已亲眼见过,后又将国丈召来,当面亲许,不肯断这门亲,算来今年已十八岁,可做昭阳掌印,望主准奏。”汉王闻奏,心中大喜,不觉病体减半了,便道:“孤因病中昏聩,忘却赛昭君,烦卿到国丈府内,传孤旨意,说是正宫娘娘驾崩,昭阳无人掌印,皇爷不负前言,召选赛昭君为正宫皇后。户部动支黄金千两,烦卿料理一切喜礼,代朕一行,回朝定当加恩。”
张丞相领旨,同众文武出宫,回了府第,不敢耽搁,就在户部支了帑项,备办喜礼。百端百羊百果,总已现成,张相骑马,押着礼物,一路出了皇城,不多时就到得国丈府内下马。国丈连忙迎接进厅,礼物摆列厅上,张相开读诏书,国丈俯伏厅阶,听宣圣旨,上面特来召赛昭君,即着二位皇亲护送进京。国丈闻旨谢恩,收了礼物,送至后边,一面与张相见礼,一面吩咐摆酒,款待钦差。张相酒至半酣,催促动身,国丈点首,传谕后面夫人知道。夫人见圣旨又到,召选二女,急急进房告知女儿。赛昭君听说,心中大喜,连忙收拾预备。夫人叫丫环出问,外边御辇可曾齐办,张相对国丈道:“御辇已在外伺候多时了,请令嫒就此登程。”国丈入内说了,免不得赛昭君向前拜别父母,又是一番悲苦,仍带子圣上前赐的二十四名宫女出来,厅前上辇。国丈吩咐家丁看守门户,同了张相上马,夫人坐轿,一众奴婢后面跟随御辇,两旁自有军士内侍护卫,一路不敢迟延,进得城来。汉王尚在宫中养病,未临朝政,国丈京中本有府第,同了夫人、女儿,仍归私宅住下候旨,不表。
且言张相进宫复旨,见了汉王,山呼万岁,口称:“臣遵旨,召王国丈并家眷等,已随旨来京,未奉宣召,不敢擅入宫门,请旨定夺。”汉王闻奏,龙心大悦,忙叫:“平身,劳卿作伐,赐御酒五十瓶,彩缎百匹,算孤谢媒,赛昭君俟钦天监择日进宫。”张相领旨谢恩,退出朝门。汉王又命内侍传旨出去,召钦天监进宫伺候。钦天监领旨,不敢怠慢,进得宫来,见了汉王,山呼万岁,汉王叫平身,一面吩咐谕旨道:“孤今选封王皇后,非东西两院可比,烦卿要择吉日良辰,以成百年大事。”钦天监官领旨,取过历书,细细一看,便回奏道:“据臣看来,明日乃黄道良辰,并无破犯,一定夫妻偕老,兴隆万年。”汉王闻奏大喜,登时脸上添光彩,十分病根除尽,打发钦天监出宫去后,一面吩咐宫娥,收拾昭阳正宫,一面传谕各宫嫔妃,伺候迎接皇后,一声旨下,谁不打点。
这一夜,汉王心急如火,并未安睡,只听谯楼三鼓,已交子时,即吩咐宫中,张灯结彩,点得如同白昼,亲排銮驾,候在宫门。张相早已知道,飞马报知国丈,国丈一闻此信,急急收拾,忙将女儿上辇,一路护送。进了午门,到了五凤楼前,只听得一片笙歌细乐齐奏,对对宫灯来接,接到娘娘,下了玉辇,汉王用手挽进昭阳正宫,先行私礼,后行朝礼,礼毕坐下。刚到五更,汉王出朝登殿,受文武朝贺,国丈亦随班见驾,汉王吩咐:“众文武俱赴逍遥殿赐宴,张相陪国丈赐宴便殿。”一声旨下,众臣谢恩。汉王退朝,仍到昭阳正宫,新后连忙接驾,口呼:“万岁,蒙恩抬举,召选入宫,念臣妾年幼,恐有不到之处,望皇爷恕罪。”汉王听这一阵燕语莺声,由不得心花放荡,连忙双手扶起,叫声:“梓童休要如此客情,且赐锦墩坐下。”新后谢恩,站起告坐,汉王见她说话温存,身材窈窕,心中大喜。说着,不觉红日西沉,宫内点起灯来,汉王又在灯下观看佳人,越发十分出色,比在世昭君还要胜似几分。汉王正在赏玩新后,忽见内侍跪下启奏。未知所奏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六十九回掌昭阳哭祭芙蓉岭
想冤劝伐征单于国诗曰:
不因身贵撇同胞,骨肉关情首自搔。
一座荒坟凭吊问,泪痕空把纸钱烧。
话说内侍禀汉王道:“喜宴已曾齐备,请皇爷与娘娘入席。”汉王点头,同新后并肩而坐,宫娥敬酒,女乐吹弹,灯烛辉煌,馈馔错陈,好似八仙宫景,真是皇家富贵。汉王在灯下不住细看赛昭君,生得好一个模样,打扮得十分精工,怎见得,但见她:
戴一顶,翠珠冠,凤绕日月;凤头钗,分两下,压住乌云;柳眉边,分八字,不浓不淡;红绣鞋,刚三寸,锦口绒心;上穿件,八卦袄,西番莲绣;下穿着,地理裙,一色销金,似天仙,离月殿,霓裳夺目;如龙宫,有仙女,出了水晶;普天下,俊俏的,昭君为最;新皇后,比王嫱,更胜十分;脸一般,身一样,同胞共出;问一句,答一句,一样声音;却如在,梦魂里,昭君相会;今见了,赛昭君,两世美人。
汉王将新后看了一番,心中大悦,不觉吃得酒醉薰薰,已是谯楼二鼓,此刻按不住心猿意马,忙携了新后的手,同入寝宫,洞房花烛一夜鱼水,恩爱自不必说。
直至五更,汉王又起身登殿。文武朝参已毕,汉王又传旨道:“朕今新立正宫,颁行榜文,大赦天下,广赐恩典,在朝文武各加一级,御弟王龙升授三边统制,修理国丈府第,月支俸银加倍给养。已故李陵、李虎、百花夫人、彭殷,俱追赠加封,入功臣庙配享。李广镇守雁门多年,可谓勤于王事,加封太子太傅。李陵之妻铁花女,封为二品正夫人,李陵之子李能,特授御前都指挥之职。”众文武谢恩已毕,俱皆退朝。汉王回宫,新后接进,坐定,吩咐内侍摆酒,召姚夫人进宫赐宴一日,吃得尽欢而散。姚夫人告辞出宫回府,汉王仍与新后同归罗帐欢娱,自此百般恩爱,卧则交颈,坐则并肩。
光阴易过,不觉已是半年,次日恰值清明佳节,娘娘要上姐姐新坟,忙奏知汉王道:“想臣妾姊妹,同侍我主箕帚,恩莫大焉。不幸姐姐早丧,臣妾入宫以来,未曾到坟瞻拜打点。来日清明,臣妾请旨前去拜扫一番,以尽臣妾之情。伏乞吾主准奏,一同臣妾父母走遭。”汉王闻奏,龙泪双流道:“梓童所奏,极是正理,尔姊昭君,为孤亡身,何日心中将她放心?明日孤陪梓童一同扫墓,并召尔父母随驾前行。”新后谢恩。汉王一面吩咐内侍持诏谕国丈夫妇,一面传旨,着张丞相带领三千御林兵护驾。张相得旨,不敢迟延,忙在教场点了护驾兵丁,另外总旗牙将各百名,分排队伍,只等天明,候驾起程。
一宿已过,到了次日,汉王起身,也不临朝,候娘娘打扮已毕,同坐上凤辇,带了一众内侍宫娥,到了五凤楼前。遇见国丈夫妻也到,又有张丞相率领大小文武,在午门外伺候,一见驾到,向前迎接,汉王吩咐就此起程。一声旨下,只听得三声大炮,鸣金开道,上马的上马,坐车的坐车,纷纷护驾起程,一路旗幡招展,盔甲鲜明。
第26章 双凤奇缘(26)()
出了皇城,过得几个大乡村,方到芙蓉岭上,又是三声炮响,兵将团团围住坟茔,汉王与新后下了御车,同到坟前。早有内侍摆下祭礼,两旁细乐齐奏,汉王亲自行礼,祭奠昭君,文武百官亦皆下拜,国丈夫妻也来拜毕,方是娘娘向前进酒,跪倒尘埃,哀哀痛哭,叫声:“姐姐,不幸你红颜早丧,抛下年轻妹子、年迈双亲,举目无亲,倚靠何人?在生未见姐姐之面,只好死后年年来上坟,以尽妹子之心。”说毕,拜而又拜,哭而又哭,众人在旁,无不下泪,汉王也不免苦在心头,反来劝解,亲把龙袍代新后拭泪,一面吩咐就此起驾回朝。旨下,又是三声炮响,众人候圣驾娘娘上辇,一起保驾起程,正是:
马啸平坡飞骥足,兵穿山岭似雷鸣。
旗开五色分前后,甲亮八方惊鬼神。
一路正行之间,早到东京皇城,兵扎教场,汉王与娘娘进了午门下辇,吩咐文武各回衙门理事,国丈夫妻告别,娘娘也不苦留,回他府第不表。
单言皇后陪着汉王,到了宫中,早已摆下酒筵,皇后陪了汉王坐定饮酒,正当酒至三巡,汉王带笑叫声:“梓童,孤看你身子何等软弱,因何上辇不用相扶,捷快如云?”皇后道:“臣妾虽系女流,不但上辇如此,并且骑马更快,自幼从学仙女,习成十八般武艺,布阵行兵,件件皆能,臣妾要打点去征番呢!”汉王笑道:“那番王久已归顺天朝,又不曾无故犯边,何必定要去征他?未免出师无名了。”皇后道:“陛下怎说是出师无名?可恨番邦逼得姐姐残生丧命,不灭番邦,姐姐之仇不报,臣妾之心不甘!不是臣妾夸口,一任番邦百万雄兵,叫他来一个,死一个,杀他个片甲不回。陛下呀,这段冤仇。臣妾未进宫中,已恨如切齿,日日思想,要杀番人,上洗国家之耻,下报姐姐之仇,常言道:为人不把仇来报,枉在世间走一遭。明日臣妾就请旨起兵征番,望吾主准奏。”汉王听了皇后一番言语,只是摇头,反劝解道:“梓童不要性急,想朝中多少英雄上将,平日食得大俸大禄,总怕出兵。似梓童一个柔弱女子,一路风霜雨雪,吃辛受苦,万里迢迢,孤怎舍得梓童前去?兵马一动,残害生灵,孤心不忍,况我国粮草未曾充足,难以出兵。梓童一心要报姐仇,且等候国库充盈,各处再调雄兵,任凭梓童挂帅征番,包管一举成功。如今兵微将寡,不要前去惹祸。不是寡人胆小,常言:识时务者,称为俊杰;能见机者,便是高人。梓童请三思之。”皇后听说,暗笑汉王这等软弱,还治什么天下,管什么万民,怪不得番王屡欺中国了。想罢,未知怎生回答,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回汉王懒征北地
番主思夺国宝诗曰:
不动干戈恤万民,当今天子正存仁。
怪他无故生嫌隙,逼动烽烟起战尘。
话说赛昭君见汉王劝她不要征番,便道:“圣上既说兵少将稀,须要广积粮草,练习精兵,那时不用名人上将,等臣妾一人杀入番邦,不把番邦踏为平地,誓不回兵。”汉王又带笑相劝道:“梓童,且将出兵的话丢过一边,等彼若犯边界,再领兵征讨不迟,若不犯边界也可恕他,孤和御妻且快活几年,不要将此事挂心。”吩咐宫娥:“取酒来,快敬娘娘的酒。”宫娥答应,捧着金樽,斟上香醪。娘娘见汉王敬她的酒。连忙站起,接过酒来,只得屈从,不敢作声,将酒饮罢,又转敬汉王。汉王又吩咐女乐吹弹歌舞,以助酒兴,只吃得到更深尽欢而散,不表。
再表番丞相卫律,因番王为了昭君一个女子,不念有功之臣,杀了他老师毛延寿,久已怀恨在心,后见昭君投河而死,未曾报仇,只叫:“便宜这贱人了!”又想:“番王如此薄待功臣,也要播弄他一番,方出心头之气。”想了一会,计上心来:“须要如此这般,好让某家坐观成败了。”想定主意。那日到了番王早朝,出班奏道:“臣启狼主,想狼主九代相传,独霸北方,皆因误听毛相献图取美,以致损兵折将,耗费钱粮,又将国内税簿、库内珍宝,并降书降表,献与天朝。若昭君娘娘在世,得伴狼主,也还值得,谁知哄诱十余年来,用尽倾国之财,只顾完她节操,投河而死,反使狼主人财两空,岂不可恨!就是臣等,心亦不能甘服,吾主可速速点将兴兵,杀到汉朝,讨取国宝,以洗前耻,望主准奏。”
番王不知卫律公报私仇之计,反点头道:“卿言是也。”便问两班文武:“哪位卿家,代孤征南,讨取国宝?”语言未了,闪出土金浑,拜倒尘埃道:“微臣愿往,狼主可付臣十万大兵,百员战将,不将南方杀得并无敌手,使汉王年年进贡我国,并取国宝还朝,臣亦不再见狼主了。”番王闻奏大喜。正吩咐杀牛宰羊,大摆筵宴,代土卿饯行,忽见左班中闪出一员大臣,连叫:“不可。”番王近前一看,乃丞相娄里受也,只见他俯伏金阶,口称:“臣有短表,冒奏狼主:想我邦进贡天朝,业已有年,只因天朝逃臣毛延寿挟他私仇,来到我邦,一言唆动狼主,本是我邦惹起刀兵,天朝已将昭君娘娘献出,也算与我邦联和,只奈昭君娘娘秉性坚贞,不肯失节,哄我狼主一十六载,赴水身亡,却与天朝无干;况我邦连年征战,损兵折将,却也不少,国帑钱粮,又因浮桥一造,用去若干,国内空虚,何必又去再动干戈,结冤成仇,伤害生灵?望狼主暂停此旨罢。”
番王未及回答,土金浑大叫一声道:“娄丞相何太怯也,长他邦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想我邦税簿珍宝,进贡天朝,为的昭君娘娘,在时恤情,今娘娘已死,还有什么情义?倘若不征讨国宝回朝,使他邦闻知,岂不笑狼主软弱了?臣若领兵前去,包管一战成功。”卫律也一旁奏道:“土将军之言极是,狼主只管放心,休听娄丞相愚腐之言。”番王遂不听娄里受所奏,当殿赐了土金浑三杯皇封御酒、两朵金花,加封为征南大元帅,“任卿到教场挑选良将精兵,俟功成回国,再加升赏。”土金浑领旨谢恩,退下殿来,出得朝门,下了教场,点齐队伍,军令三申,放了九个狼烟,催兵起程,出了番城,一路好不威风,怎见得,但见那:
左一队,青旗号,先行哈虎;右一队,黄旗号,吴銮将军;中一队,红旗号,土大元帅;前一队,白旗号,大将孙云;后一队,黑旗号,乌龙杨霸。共五队,纷纷走,整肃严明;石庆真,督营哨,中军护佑;石庆龙、石庆虎,运粮先行;五色旗,来招展,光耀日月;兵十万,多雄猛,大小三军;左将摧,右将赶,如龙如水;后兵起,前兵走,似虎奔林;行一程,过一程,犹如风送;过一岭,又一岭,好比腾云;日夜赶,行得快,不辞辛苦;早来到,黑水河,夕阳西沉。
土元帅吩咐扎下营盘,三军埋锅造饭。金浑独坐帐中,谯楼正打三更,尚未安寝,点了两支大烛,放在桌上闲看兵书。只听得一阵狂风乱响,好不怕人,那风刮进帐中,把桌上两支大烛几乎吹息。此刻土元帅看书也辛苦了,伏在桌上,似睡非睡,但见狂风过处,忽然外边走进两个鬼魂,一男一女,土元帅梦中定睛一看,却皆认得,男的怎生打扮?但见他:
凛凛威风戴将巾,甲是黄金罩全身。
腰悬宝剑叮响,汉室忠良叫李陵。
女的怎生打扮?但见她:
一顶珠冠头上戴,宫装着体美娇容。
看来却是昭君女,今夜因何到帐中。
女的前走,男的后走,随着一阵狂风,进了牛皮帐内,只见昭君杏眼圆睁,银牙乱咬,指着上面骂声:“匹夫好多事呀!想当初你到天朝,妄献番诗,汉王仁厚,不曾斩你,你就该知恩报恩,反将狂言惑弄你主,无故兴动人马,逼取哀家,方才罢兵。只可怜李陵被捉,屈死于番邦;彭殷中炮,死于非命,百花中箭,李虎阵亡,以及老将失守雁门,中国多少英雄上将俱丧,你等平地惹起风波,死的死,伤的伤,岂不可恨!就是哀家,我约番王三事,取他税簿宝珍、降书降表等件,下邦也应奉上邦之税,这是君臣大礼,如何尔等又生歹念,起兵来寇雁门?一不思天朝既献哀家,也算输服尔邦,哀家全节而死,不与天朝相干;二不思汉王不曾兴问罪之师,尔等反逆理犯上,天亦难容;三不思生民涂炭之苦,又要起兵伤害生灵,怕只怕尔等恶贯满盈,少不得天朝自有能人,杀你片甲不回,今日仇人相见,哪肯相饶?”叫声:“李将军,快将此贼分他两段。”李陵答应,拔出宝剑,喝声:“番贼看剑。”吓得土金浑大叫:“我命休矣!”一跤跌倒。未知死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卷八
第七十一回土金浑入寇雁门
汉李广大破番兵诗曰:
番人忽又起干戈,只为兵骄可奈何。
一胜之中防一败,逞强自惹是非多。
话说土金浑梦中被李陵一剑砍来,躲闪不及,跌在地下,只叫:“我命休矣!”吓出一身冷汗,惊醒南柯,连称奇梦。耳听谯楼正转四更,暗想:“此梦乃不祥之兆,欲待退兵,又因王命在身,不能自主,欲待进兵,又怕于身不利,事出两难。”想了一会,道:“生死皆由天定,梦境何足为凭?”仍在桌上打了一盹。未及片时,天色已明,土元帅也不对众将提起梦中之事,只吩咐众军起营。一声令下,炮响三声,众军呐喊,拔寨起行,离了黑水河地界,一路旗帜招展,马不停蹄,兼程而进。
那日正走之间,忽见探子报道:“启禀元帅,前面已离雁门关不远了,兵不可前进,请令定夺。”土元帅闻报,传令大小三军,就此靠山扎营。一声令下,又是火炮三声,扎下营盘,埋锅造饭,歇军一日。次早升帐,便问:“哪位将军前去打关?”有吴銮应声愿往,土元帅道:“将军可带领五千人马,前去打关,小心在意。”吴銮口称得令,坐马端枪,带了番兵出营。一马冲至关前,大叫:“守关军士听着,俺奉狼主之命,前来讨取税簿珍宝,还要尔主年年进贡我邦,方免尔等一死,如有半字不肯,俺就打破关门,管叫鸡犬不留。”守关军士听说,飞星报知李元帅,李元帅闻报,大吃一惊,道:“这番狗又来犯边,怎生是好!”急忙添了兵丁,将各隘口牢牢坚守,任他叫骂,只不出战。吴銮骂战一日,不见关中一将一兵出来会阵,只得忍气吞声,回营缴令,不表。
且言李元帅,见兵临城下,连忙写表申奏汉王,请发救兵,打发差官飞马进京,投递表章,真是不分星夜,赶至京城,到了兵部挂号。兵部知道边关紧急军情,不敢迟延,一见汉王未曾临朝,就将本章送入宫内。有守宫太监接到本章,进宫呈与汉王。汉王接过,细细一看,吓得面如土色,骂声:“番狗,真不是人,敢欺我朝缺少能人,又来犯边,何太无礼!”皇后道:“既是番人无礼,不为师出无名,待哀家前去征番,杀他一个片甲不回,方知天朝的手段厉害。”汉王叫声:“御妻且慢,待寡人登殿,与众文武商议,再作道理。”
说罢起身,别了皇后出宫,即刻登殿,宣召一班文武。朝参已毕,便将番人入寇之事先宣一遍,后问:“哪位卿家代朕领兵平番,得胜回朝,加封进爵。”问了三声,无人答应,恼得汉王心中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今日国家变乱,一个个袖手旁观,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