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而饮至半酣,杨夫人数取巨觞觞妇,妇已醉,徐语小青曰:“船有楼,汝可伴我一登。”比及登楼远眺,久之,抚小青之背,而附耳低言曰:“你看远山横黛,烟水空濛,好光景可惜,汝何自苦。岂不闻章台柳,亦尝倚红楼,而盼韩郎走马,汝乃作蒲团空观耶!”
小青曰:“贾平章剑锋可畏也!”夫人笑曰:“汝误矣,平章剑钝,女平章乃厉害耳。”
居顷之,顾左右寂无人,杨夫人又从容讽曰:“观子丰神绝世,才韵无双,我虽非女侠,力能为汝定筹。适间所言章台柳故事,汝乃会心人,岂不领悟。今世岂少一韩君平,汝何为缄愁含怨,自苦如此。且彼视汝之去,如拔一眼中钉耳。纵能容汝,汝遂向党将军帐下作羔酒侍儿乎?”
小青谢曰:“夫人休矣!吾幼时曾梦手折一花,随风片片着水,命止此矣!夙业未了,又生他想,彼冥曹姻缘簿,非吾如意珠,徒供群口画描耳。”
夫人叹曰:“子言亦是,吾不子强。虽然,好自爱,彼或好言语,或以饮食啖汝,汝乃更可虑。即旦夕所需,应用物件,只需告我。”遂相顾泣下沾衣,惟恐他婢窃听,徐拭泪还坐,寻别去。杨夫人每向宗戚语之,闻者莫不酸鼻云。
居无何,妇妒益深,乃徙小青于孤山别业,告诫曰:“非我命而郎至,不得入。非我命而郎之手札至,亦不得入。”
小青既到孤山,暗自念,彼置我于闲僻之地,必然密伺短长,借莫须有事鱼肉我。以故深自敛戢。
山在苏公堤畔,乃林和靖之故址。梅畦竹径,一水千峰,虽幸狺语得离,耳目清逸,然当梦回孤枕,听野寺之钟声;烟染长堤,望疏林之夕照,又未尝不黯然下泪也。因书一绝,以寄其幽怨云:
春衫血泪点轻纱,吹入林逋处士家。
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小青之怨自此益深,而其幽愤之怀俱托之诗。或作小词,又好与影语。或斜阳花际,烟空水清,辄临池自照,对影絮絮如问答,婢辈窥视则不复尔,但微见眉痕惨然,似有泣意。
一日,早起梳妆毕后,独自步至池边,临波照影。徙倚之间,忽又呼影而言曰:“汝亦是薄命小青乎?我虽知汝,汝岂相怜,假使我赍恨而死,汝岂能因我而现形耶!”
喃喃了一会,复又笑曰:“狂且浊妪,无辱知我,若得与汝作水中清友,我来汝现,我去汝隐,汝非我不亲,我寻汝而至,洵足以相数晨夕,而可以无愁岑寂矣。”
正在踌躇之际,忽闻婢女寻唤,遂回至卧内,即事题诗一章曰:
新汝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又一夕,风雨潇潇,梵钟初动,四顾悄然,乃于书卷中捡出一帙牡丹亭,挑灯细玩。及读至“寻梦”、“冥会”诸出,不觉低首沉吟,废卷而叹曰:“我只道感春兴怨,只一小青。岂知痴情绮债,先有一个丽娘。然梦而死,死而生,一意缠绵,三年冰骨,而竟得梦中之人作偶。梅耶柳耶,岂今世果有其人耶!我徒问水中之影,汝真得梦里之人,是则薄命,良缘相去殊远。”
言讫泫然泣下。回顾侍婢俱已熟寝,遂援笔赋成一绝云:
冷雨幽窗不可聆,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时已夜半,但闻雨声淅淅,乱洒芭蕉;风响萧疏,斜敲窗纸;孤灯明灭,香冷云屏。而愁心耿耿,至晓不能成寐。
于时,杨夫人之女小六娘,染病而殁,夫人又欲从宦远方,小青遂因吊奠,即与夫人言别。一叩灵车,泪如泉涌,遂以卮酒奠毕,与夫人握手绸缪,备叙别后衷曲。
夫人因女夭亡,见了小青,倍加怜爱。小青又以夫人远去,转觉唏嘘。盘桓数日,遂与妇一同送出北关,洒泪而别。
自从夫人去后,无与同调,遂郁郁成疾,岁余益深。其妇每命医来看视,仍遣女婢以药送至。小青佯为感谢,俟婢退出,将药倾掷床头,笑曰:“吾固不愿生,亦当以净体皈依,作刘安鸡犬,岂汝一杯鸩所能断送乎!”
然病益沉重,水粒俱绝,每日只饮梨汁一小盅许。然益明妆冶服,未尝草草梳裹,或拥襆欹坐,或呼琵琶妇唱盲词消遣。虽数晕数醒,终不蓬首偃卧也。
忽一日,语老妪曰:“可为我传语冤业郎,觅一良画师来。”
有顷,师至,即命写照。写毕,揽镜细视曰:“得吾形似矣,犹未尽我神也,姑置之。”
画师遂又凝神极巧,重写一图。小青又注目熟视曰:“神是矣,而丰态未流动也,得非见我目端手庄故尔。”矜持如此,乃令置之。
复命捉笔于旁,而自与老妪指顾语笑,或扇茶铛,或检书帙,或自整衣褶,或代调丹碧诸色,纵其想会。须臾图成,果极妖纤之致,笑曰:“可矣!”
画师去后,取图张供榻前,焚香设梨酒而奠之,曰:“小青,小青,此中岂有汝缘分耶!”遂命侍婢捧过笔砚,为书以寄杨夫人,其书曰:
玄玄叩头沥血,致启于夫人台座下:关头祖帐,迥隔人天;官舍良辰,当非寂度,驰情感往,瞻睇慈云;分燠嘘寒,如依膝下。糜身百体,未足云酬。姊姊姨姨,别来无恙。
犹忆元夜南楼,看灯谐谑,姨指画屏中一凭栏女曰:“是妖娆儿,倚风独盼,恍惚有思,当是阿青。”妾亦笑指一姬曰:“此执拂狡鬟,偷近郎侧,将无似姊?”于时角彩寻欢,缠绵彻曙,宁复知风流云散,遂有今日乎?
往者仙槎北渡,断梗南楼,狺语哮声,日焉三至。渐乃微辞含吐,亦如尊旨云云。窃揆鄙衷,未见其可。
夫屠肆菩心,饿狸悲鼠,此直供其换马,不敢辱以当垆。去则弱絮风中,住则幽兰霜里,兰因絮果,现业谁深,若便祝发空门,洗汝浣虑,而艳思绮语,触绪纷来,正恐莲性虽胎,荷丝难杀,又未易言此也。
乃至远笛哀秋,孤灯听雨,雨残笛歇,谡谡松声。罗衣压肌,镜无乾影,朝泪镜潮,夕泪镜汐。今兹鸡骨,殆复难支,痰灼肺然,见粒而呕。错情易意,悦憎不驯,老母娣弟,天涯问绝。嗟乎!未知生乐,焉知死悲,憾促欢淹,无乃非达。
妾少受天颖,机警灵速,丰兹啬彼,理讵能双!然而神爽有期,故未应寂寂也。至其沧忽,亦匪自今。结缡以来,有宵靡旦,夜台滋味,谅不殊斯。何必“紫玉成烟,白花飞蝶”,乃谓之死哉!
或轩车南返,驻节维扬,老母惠存,如妾之受。阿秦可念,幸终垂悯。
畴昔珍赠,悉令见殉,宝钿锈衣,福星所赐,可以超轮消劫耳。然小六娘先期相俟,不忧无伴。附呈一绝,亦是鸟死鸣哀。其诗集小像,托陈媪好藏,觅使驰寄。身不自保,何有于零膏冷翠乎!他时放船堤畔,探梅山中,开我西阁门,坐我绿荫床,仿生平于响像,见空帏之寂飏,是耶非耶!其人斯在!
嗟乎夫人,明冥异路,永从此辞;玉腕珠颜,行就尘土。兴思及此,恸也何如?
玄玄叩首,叩首,上楮。
末又有绝句一首曰:
百结回肠写泪痕,重来唯有旧朱门。
夕阳一片桃花影,知是亭亭倩女魂。
写毕,掷笔于地,抚几泪下,潸潸如雨,一恸而绝,年仅十八耳。
直至傍晚,冯生始踉跄而来,披帷一视,只见容光藻逸,衣态鲜好,如生前无病时,不觉长号顿足,呕血升余。
徐捡得诗稿一卷,遗像一幅,并寄杨夫人一缄。启视之,叙致惋痛,冯生哀呼曰:“吾负汝,吾负汝。”
妇闻,怒甚,趋索图。乃匿过第三幅,而伪以第一图进,立焚之。又索诗卷,亦焚之。及再捡草稿,业已散失无存。
唯小青临卒时,尝取花钿数件赠妪之小女,衬以二纸,正其诗稿,并前所载,得十绝句、一词、一古诗,共十二篇耳。
时有刘无梦者,素滑稽,与冯生相狎甚厚。尝过别业,于小青卧处拾得残笺数寸,乃南乡子词而不全,仅得三句云:“数尽恹恹深夜雨,无多,也只得一半功夫。”李易安集中无此情语也。其诗虽极凄惋,不失气骨,使与杨太史夫人唱和,殆难伯仲。虽全稿不传,要之径寸珊瑚,更自怜惜耳!
刘无梦又尝获见第二图,娟娟楚楚,如秋海棠花。其衣里朱外翠,秀艳有文士韵,然犹是副本,即青所谓“神已是,而丰态未流动”者。但不知第三幅更复何如。
妪亦尝言,小青最喜看书,悉从杨夫人借读。间作小画,画一扇,甚自爱,冯生苦索之,坚执不与。及殁后,即浮厝于孤山之侧,其诗有未载入传中者,备录于左:
古诗一首
雪意阁云云不流,旧云正压新云头。
米癫癫笔落窗外,松岚秀处当我楼。
垂帘只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缭绕。
帘卷帘垂底事难,不情不绪谁能晓。
妒烟渐瘦剪声小,又是孤鸿泪悄悄。
又绝句四首
何处双禽集画栏,朱朱翠翠似青鸾。
如今几个怜文彩,也向秋风斗羽翰。
其二
脉脉溶溶滟滟波,芙蓉睡醒欲如何。
妾映镜中花映水,不知秋思落谁多。
其三
盈盈金谷女班头,一曲骊珠众伎收。
直得楼前身一死,季伦原是解风流。
其四
乡心不畏两峰高,昨夜慈亲入梦遥。
见说浙江潮有信,浙潮争似广陵潮。
天仙子词一阕
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黑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别却清凉界。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算做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着衫又捻双裙带。
云间有一煮鹤生者,落魄不羁,颇工吟咏,尝于春日薄游武林,泊舟于孤山石畔。寻至小青葬处,但见一冢草土,四壁烟萝,徘徊感怆,立赋二绝以吊之,其诗云:
罗衫点点泪痕鲜,照水徒看影自怜。
不逐求凰来月下,冰心急似步飞烟。
其二
哮声狺语不堪聆,竟使红颜冢中青。
可惜幽窗寒雨夜,更无人读牡丹亭。
是夜月明如昼,烟景空蒙,煮鹤生小饮数杯,即命舣舟登岸,只检林木幽胜之处,纵步而行。
忽远远望见梅花底下,有一女子,丰神绝俗,绰约如仙。其衣外飏翠袖,内衬朱襦,若往若来,徜徉于花畔。
煮鹤生缓缓迹之,恍惚闻其叹息声。
及近前数武,只见清风骤起,吹下一地梅花香雪,而美人已不知所适矣。
煮鹤生不胜诧异曰:“斯岂小青娘之艳魄也耶。”遂回至船中,又续二章云:
梅花尝伴月徘徊,月泣花啼千载哀。
夜半岩前风动竹,分明空里佩环来。
其二
不须惆怅恨东风,玉折兰摧自古同。
昨夜西拎看明月,香魂犹在乱梅中。
自后名流韵士,纷纷吊挽。无非怜其才,而伤其命薄。篇什颇多,不能备录。
呜呼!世之负才零落,踯躅泥犁中,顾影自怜,若忽若失,如小青者,可胜道哉!
予故以戋戋居士所作原传,稍加编述,以为名媛传中添一段佳话云。
卷二
杨碧秋
引
烟水散人曰:予闻关雎之咏,独取幽闲;传记所褒,唯推贞静,岂不以妇人之义节操为重?而曹娥虽死,其名皎皎,至今犹与江水并清也。
自世道式微,而竞以淫风相煽。桑濮订欢,桃李互答,甚而有以红叶为美事、西厢为佳话者矣!故世之论者,仅以云鬓花容当美人之目,而但取其色,不较其行。殊不知美人云者,以其有幽闲贞静之德,而不独在乎螓首蛾眉。此风人思慕盛,王亦有西方美人之咏。
然则,予之有取乎杨碧秋者,以其节也。虽然,抑更有说焉。假使桃夭早赋,凤偶和鸣,白头咏不必毫,远山眉无忧翠淡,则其含贞成璞,亦未足为难。即使弦断瑟琴,梦寒翡翠,而深扃闺阁之中,不致侵凌之暴,则其守身以全操,亦未足为难。
唯是错配匪人,早年处寡,心匪席而难卷,志如霜而莫污。江水可投,白刃可蹈,此心耿耿,百挫不回,唯欲从我夫子于地下耳。如此方可谓之至难,故曰:“凌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或谓其事也周羽妻相仿,然处碧秋之地为尤难。自非王姥之力护,则已捐躯立尽,旦暮死矣!又安能享荣晚节,复上故夫人之墓耶!则其色固无双,操亦绝世,而诗与画犹属余技,目以美人之名,洵无愧也。我仪图之,爰述其详,白骨贞名,炳洁千古。集杨碧秋为第二。
相传会稽有一女郎,名唤李秀者,随父流寓豫章。适为燕客所见,倩媒纳聘,遂成花月期。岂知怜香护玉,北人终非当行。致秀郁郁烦懑,遂有绿绮白头之感。
第95章 美人书(2)()
一日,随行诣北,路经新嘉驿亭,和泪题诗,并书小引于前,备述其事云:
予生长会稽,幼攻史书。年方及笄,适于燕客。慨林下之风致,事负腹之将军,加以河东狮子,日吼数声,薄言往诉,逢彼之怒,嗟嗟!予笼中人耳,死何足惜?但计委身草莽,湮没无闻,故复忍死须臾,俟同伴睡熟,潜至后亭,以泪和墨书三诗于壁。庶知音见之,伤予生之不辰,则予死且不朽。
其一
银红衫子半蒙尘,一盏孤灯伴此身。
愉似梨花经雨后,可怜零落不成春。
其二
终日如同虎豹游,含情默坐思悠悠。
老天生我非无意,留与风流作话头。
其三
万种忧愁诉阿谁,对人欢笑背人悲。
此诗莫把寻常看,一句诗成千泪垂。
自三诗题壁后,又有山阴女子见而读之,亦依韵和吟曰:
“予山阴女也,吴将军予父也。予鲜兄弟,父多蓄侍妾,终日嬉游,未有悲而怨者。题壁女子何寄怨之深乎!”因用韵各赋一绝。其一云:
婷婷弱质恨风尘,既许他人非我身。
百年苦乐宜相守,何必哓哓自怨春。
其二
嫁鸡且自逐鸡游,便嫁虎狼也罢休。
妾妇不知顺夫子,喃喃何事寄墙头。
其三
试问题诗是阿谁,何因题壁令人悲。
诗中尽是嫌夫句,遄死他乡空泪垂。
山阴女子和后,又有刘夫人者,亦依韵和吟曰:
“会稽女,题怨也。山阴女,嘲正也。余淮女也,过而读之,有感另书已意。”
其一
骏马村骑逐路尘,从来薄命不由身。
罗敷有配调如瑟,怎肯临歧怨艳春。
其二
鱼水千年几共游,忠臣板荡肯悠悠。
是狮是豹无难事,一瓮清冷息焰头。
其三
雉颈痴妮是阿谁,鸡飞守正亦堪悲。
人生须向难中做,巾帼无筹笑泪垂。
据予看来,山阴女之诗,立见甚高;刘夫人之咏,颇多感讽。虽然,树高于林,风必摧之。女以才色遇人,为天所忌。血泪墨痕,淋漓馆壁,苟属有情,能不为之于邑!然自三诗传,而此郎几与江妃、汉女并流声于竹素间,即复沦落以怨死,胜彼涂脂抹粉,擅宠昭阳者万万矣!因杨碧秋亦系会稽人,故以李秀载于卷首,亦以见越地之多美色也。
按,碧秋讳涓。其父杨仲素,为邑庠生。母沈氏,颇工吟咏。故碧秋得以五岁授书,七岁能摹二王帖,十岁善作五七言近体诗。及年十六,深谙音律,能谱新声。又尝泼墨为米家云气。至其娇纤之态,柔洁之容,譬如淡月迎烟,秋蓉出水,故沈氏尝曰:“吾儿亭亭玉立,姿态幽妍,却并无脂粉气,他日必作一端贞妇也。”遂赋诗夸,拟有“如临洛水为神女,若到蟾宫即素蛾”之句。然碧秋有此艳色,而性颇凝重,足迹不出中门,故外人罕见其面。
于时适值仲素之弟季宣五旬初度,沈氏亲临翰墨,画下四景寿图,乃令碧秋题诗帧首。
碧秋看那第一幅春景,是画桃花临水,松顶鹤飞,高岭嵯峨,成霞浮彩。遂题绝句一首云:
凡霞碧水迥尘寰,唯见松荫鹤往还。
不学人间春易去,桃花日日映南山。
又观第二幅夏景,是画莲花满池,旁有靠崖红楼,一人黄冠白袷,凭栏而望。其诗云:
太液池中千叶莲,晓濡清露夕含烟。
自从凭赏来仙驭,长映云屏绛色鲜。
第三幅秋景,是画桂花数树,桂边有楼,一人倚楼看月,举杯独酌。其诗云:
樽前酒美足婆娑,面似夭桃鬓未皤。
明月正圆花正发,秋光独在画楼多。
第四幅冬景,是画江天雪月,梅树临窗。其诗云:
横斜梅影拂窗纱,云去峰头露月华。
不是群真遥献瑞,碧天岂肯散琼花。
沈氏看了四诗,欣然笑曰:“不唯敏捷,更能洗脱时俗祝庆套语,据尔这般才思,在今闺阃中,洵可独步一时也。”
无何,已是季宣寿辰,即以四画并贺礼等物,着人送去。季宣大喜,即令张挂中堂,以夸示宾客。
时有谢二玄者,与仲素同庠友善,是日亦以造贺在座。询知画上之诗为碧秋所题,便以次子茂才求婚于仲素,而浼季宣作伐。仲素以通家情厚,更见茂才秀雅能文,立时许诺。
原来谢有二子,长曰孟文,已经分爨,弃儒业贾,家累千金,只是吝啬异常,锱铢不舍。次郎茂才,长于碧秋一岁,雅善属文,性颇佻。谢二玄既得季宣议允,择日行聘,即拟冬间伉俪。
忽值本城有一乡绅,以恩荫作刺滇南,特具币帛聘谢为记室。二玄即与仲素作别,曰:“此行多则三载,且俟小弟回来,另行择吉。”仲素唯唯。
岂料二玄一去,迟留六年不返。仲素、季宣相继物故,而碧秋已年二十三矣。沈氏哀怆过情,时时卧榻不起。且家事向系清寒,自经殡厝之后,愈觉消乏。
碧秋既抱失怙之痛,血泪几枯;更值母氏多病,每每倩人典卖簪钗,以供药饵。虽则性秉幽贞,志甘淡泊。然春风杨柳,秋月芙蓉,盼佳信之无传,伤良时之易迈。而玉箫声冷,彩笔兴疏,绿惨红愁,眉妩间常有黯淡色。又恐侍婢窃见,时时偷向花边拭泪。
是年冬,二玄始归,因见仲素已殁,即草草完娶。结缡之后,亦颇瑟琴静好。
但茂才自父久出,其母溺爱,不行拘检。托言寓寺读书,日与市井无赖呼卢博彩,以赌为事。及成亲月余,依旧出去。那些无赖,贪着茂才钱钞尽多,惟恐新婚婉娈,不入其套,遂又诱人娼妓家,拴同局赌。
虽以碧秋姿色无双,毕竟是良闺风范,而合欢之际,不过婉转绸缪,微微调笑而已,岂如妓女风骚淫荡,曲意趋承。所以茂才迷恋日深,或三五日一归,或半月一月方回一次。
二玄诘究时,其母更为支吾抵塞。唯碧秋心下了然,每每从容泣谏曰:“妾之先人特以弱质字郎者,以郎为诗礼之裔,必为良儒,不作荡子。岂今弃家室而人狎邪,堕本业而事赌博。固知秦楼风月,远胜荆钗,所恐设堑陷人,莫逃奸局。异时床头金尽,生计艰难,必为亲朋讥笑,而悔将无及矣!妾之薄命,但期速死。而以夫妇情谊,岂忍缄口不言。然妾迹遑惜,其如二白何!”
言讫,悲啼宛转,罗袖尽湿。茂才亦为感动,沉思良久曰:“卿言殊是,吾将谢绝此辈矣!”
岂期数日之后,复为邀去。初时亦颇峻拒,及罗裾飘曳,进酒于前;象板轻摇,娇音绕屋,则又心惑意迷,而流连莫返矣。
初时渐运橐金,金尽,即将负郭腴田,央人弃卖。又尝侦俟碧秋下楼,抻开笥箧,罄卷绮环瑱而去。
碧秋含愁抱楚,时刻泪零。然绝无怨容,亦并无一言抵触。唯时时托之吟咏以自遣。姑录其七言近体二章云:
老天生妾亦何为,不怨春风只自悲。
明月向来邀独梦,菱花久已别双眉。
愿将冰萼同心事,岂逐啼莺出绣帏。
无限幽怀谁可诉,背人唯有泪偷垂。
其二
不能承顺事良人,薄命还须恨自身。
苦乐均宜操井臼,归宁何日见慈亲。
泣残杜宇休题怨,落尽烟花岂惜春。
若得郎心怜妾意,此时方扫翠蛾颦。
其诗连篇累帙,无非自怨之语,故不备录。
时有蒋云甫者,家富而行薄,好色尤甚,与茂才少同笔砚,结为弟兄。茂才一日赌输,事急诣蒋称贷。蒋云甫向慕碧秋之美,思欲一见而无由。忽值茂才借银,心下暗喜,便应允曰:“今日偶因未便;容俟明晨措处持奉。兄只在家相等,不必更来。”茂才犹虑不稳,又再四订约。
次日饭后,蒋云甫盛服而至,笑容可掬。茂才迎进坐定,即问所恳之事。云甫曰:“昨蒙兄命,欲得一二十金。弟思一二十金,何足应兄之急?故特凑下五十两,不拘时月,随便付还,不必言利,亦不消立券。便尊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