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在中世纪,很多作家都认为,在埃及粮食充裕时期,金字塔是用来储藏粮食的大仓库。近几年来,金字塔被人描述为与日晷仪和日历、天文观测台、测量工具甚至是与神秘的外星生命相联系的东西,把金字塔当做天外宇宙飞船的降落点。
://140104
第1章 古埃及金字塔仅仅是法老的葬身之所吗?()
金字塔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项伟大奇迹,更是永恒的谜团。数千年以来,它矗立在古老的尼罗河畔,迎曙光,浴暮霭,闪着神奇的智慧之光。然而,关于金字塔的起源问题,经过历代学者的激烈的论争,至今仍众说纷纭。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在中世纪,很多作家都认为,在埃及粮食充裕时期,金字塔是用来储藏粮食的大仓库。近几年来,金字塔被人描述为与日晷仪和日历、天文观测台、测量工具甚至是与神秘的外星生命相联系的东西,把金字塔当做天外宇宙飞船的降落点。
然而,大部分有声望的埃及学者认为金字塔是法老们的坟墓。这一理论也最能被人们所广泛接受。金字塔散布于尼罗河的西岸,根据埃及神话,这里与通往来世的路途相通。考古学家们在金字塔附近发现了许多在葬礼仪式中使用的小船,据说,这些小船就是法老们驶向来世的工具。
许多金字塔中都有石棺或木棺,这早已被证实。19世纪之前,在石棺上或在石棺附近发现的神秘图画被确定为用来帮助法老们从一个世界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咒语。
然而,一个铁的事实却让坟墓理论缺乏了最主要的依据,那就是学者们在金字塔中找不到法老们的尸体,而且许多法老好像建造了不止一座金字塔。
还有一些人认为金字塔中没有尸体,却有大量的陪葬品,说明金字塔是衣冠冢——死去的法老们的纪念碑,但不是他们真正的坟墓。
绝大多数埃及学者仍然认为,尽管金字塔也具有其他用途,但它们首先是作为坟墓而被建造的。它们的周围环绕着其他坟墓,这些坟墓的主人在当时的地位都在法老之下。
另外,关于金字塔的一个折中的观点认为,金字塔可以被理解为古代建筑进步的标志之一,这一种建筑从矩形、平顶、砖泥结构的坟墓开始,今天我们称之为古埃及墓室(里面曾经发现过尸体)。然后,建筑师们开始把一个平顶结构垒在另一个上,这样就建成了今天被我们称为“台阶式金字塔”的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那些现在仍坐落在撒哈拉地区的开罗南部。
几乎所有的延续了埃及文明的东西都关系到了死亡,死亡好像成了他们宗教、文学的限定力量。法老们认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今生而是来世,不管是通过小船、台阶还是借助太阳光,只要能成功即可。因此,金字塔被设计成能存放他们遗体的式样,也就是坟墓,这是目前一种最合理的推测。
不过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历史在延续,人类的天性在于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探索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灵感的产生,金字塔建造之谜一定会真相大白的,也许一个新的、不为人知的理论又摆在世人面前,也许又有更多的谜团不能解开,谁又能说得准呢。
第2章 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死亡之谜()
古埃及以其灿烂的文明和神秘的传说吸引了无数历史和考古学者。在开罗南700多千米的尼罗河西岸,埋葬着30多个法老,学者们称之为“帝王之谷”。
图坦卡蒙法老1922年,考古工作者在“帝王之谷”内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前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图坦卡蒙是著名的阿蒙普特四世(即埃赫那吞)王后尼费尔提提的女婿。这位君主政绩平平,没有什么大作为。他大约于公元前1361年登基,当时年仅10岁,娶了一个12岁的少女。19岁时他便死去了(也有人认为他死时18岁)。这些就是史料传说对他生平的全部介绍。图坦卡蒙的陵墓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最有价值的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1972年和1976年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部分珍贵文物先后在伦敦、华盛顿展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欧美观众,再次轰动了整个世界。图坦卡蒙又一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古老、神秘的图坦卡蒙之墓成功发掘后,人们终于见到基本上完整的法老墓葬,也第一次看到了法老的葬制。
整座墓由前室、墓室、耳室、库室组成。除墓室外,所有的地方都放满了家具、器皿、箱匣等各类器物,其中包括墓主人的宝库。墓中的每件器物,都以金银珠玉装饰而成。在墓室中还发现了两尊真人大小的乌木镀金雕像,据学者们认为是图坦卡蒙的形象。这两尊雕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古代艺术家们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在8年的挖掘过程中,墓中发现了2000多件文物,奇珍异宝非常丰富。
图坦卡蒙法老黄金面具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被密封在重重的棺椁之中,在棺材外面的4层是涂金的木椁,最里面的是黄金打制成的棺椁。当揭开裹在木乃伊脸部的最后一层亚麻时,人们突然发现图坦卡蒙的脸上靠近左耳垂的地方有一处致命的创伤。创伤是怎么造成的?凶手是谁?这一切都成了谜。
从一些文献史料的记载和出土的壁画文物可以大体得知:由于图坦卡蒙登基时年纪非常小,只是同老臣阿伊共掌大权。他在19岁时突然死去。在他死后,他的年轻皇后请求赫梯王派一王子与她完婚。可是赫梯王子在来埃及途中被人杀害。接下来,老臣阿伊继承了王位。
我们从这些零散的资料与传说中无法揭开图坦卡蒙猝死之谜,谜底在哪里?也许仍长眠于尼罗河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下,我们只有期待更多的出土资料来揭开这个谜底,也许会由此发现更多不为人知的谜团,但也可能一无所获,图坦卡蒙之死将永远无法大白于天下。
第3章 亚历山大灯塔建造之谜()
古埃及享誉全球的不单单只有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还有同样神秘的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模拟图灯塔修建源于一个悲惨的故事。据说,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漆黑的夜晚,月黑风高,埃及皇家一艘迎接新娘的船只在兴冲冲地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所有人员全部葬身鱼腹。
悲剧发生之后,朝野震惊,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为此下令在最大的港口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
这座由古希腊著名的建筑师索斯特拉特设计的雄伟灯塔,建造过程整整花去了20年时间,总面积为930平方米。塔身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石缝之间用熔化的铅水弥合。塔柱、塔基为花岗岩石料,并用玻璃片充填。据说,当时科学家和建筑学家认为玻璃是最耐海水腐蚀的材料。
这座共分3层的灯塔一层为塔基,三层向上缩减为塔身,有一个塔尖。方形塔基14米高,在塔基正中拔起的下层塔身有7l米高,同样为方形,上端四角各有一尊“波赛冬之子吹海螺”的青铜铸像,用以表示风向和方位。中层塔身又缩成细柱形,9米高。在中层塔身的八角方位上立起8根石柱,共同支起一个圆形塔顶。上层塔身之上是一圆形塔顶,火炬昼夜燃烧不熄。一尊高达7米的海神波赛冬的青铜立像屹立在塔顶。
人们怎么也不明白2000多年前的人们是怎么建造出这样的庞然大物的,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海洋学家不断追寻灯塔的踪迹。经过大规模的清淤、发掘,确定几千年前亚历山大灯塔确实存在。
今天,从海滨大道到法罗群岛有1千米的车程,游客的汽车可以直接开到遗址附近。在灯塔的遗址上,一座1480年建造的城堡巍然而立,巨大的方石散落在城堡周围,它们与城堡一起抗击波涛经年累月的无情冲击,默默地望着身边的海港和城市。今天亚历山大海角立有一座新灯塔,但远远不如古灯塔壮观。
像金字塔、万里长城一样,亚历山大灯塔的建筑之谜至今无人能解,或许这才是它的传奇之处。
第4章 谁杀害了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一生纵横无敌,他曾率领马其顿希腊联军发起对波斯帝国的远征,用近10年的时间把东方广大地区征服,从而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然而,这位纵横天下的大帝却于公元前322年夏在巴比伦猝死。他到底死于什么原因呢?
生于马其顿都城伯拉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出身于新兴的王族家庭,他的父亲就是腓力二世。他小时候曾拜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师,从而受到良好的希腊文化教育,他16岁就随父出征,从而学得不少军事知识。他公元前336年即位,并先后平定宫廷内乱,制服北方诸侯反叛,击败了希腊各邦的反马其顿运动。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带领着他的马其顿希腊联军,穿过赫斯斯湾海峡远征波斯。公元前333年,在小亚细亚伊苏城附近把大流士三世率领的波斯军打得落花流水,并俘获了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公元前327年夏,利用印度诸国之间的矛盾,亚历山大占领印度西北的许多地区。但是由于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以及战士的厌战情绪,再加上当地气温高,瘟疫流行,亚历山大被迫撤军。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军队分别从海陆两路回到了巴比伦。
公元前323年夏,亚历山大突然暴病而亡,这时他正准备着一次新的远征。是何种疾病夺去了亚历山大的生命?对此史学家们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他死于恶性疾病。苏联学者塞尔格叶夫曾在古希腊中提过。在亚历山大新传这本书中,美国学者高勒将军认为“亚历山大由于长期在沼泽地区作战而染上恶性疾病,在6月13日晚上发作,从此离开人世”。他来不及留下遗嘱,更没时间指定由谁来继位,持同样看法的还有我国史学家吴子谨教授。
第二种看法是,英国著名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认为:“在巴比伦,亚历山大有一回酩酊大醉以后,突然发烧,从此一病不起,不久就死去了。”大英百科全书也有这样的看法:“在一次超长的酒宴之后,他突然一病不起,10天之后,即公元前323年6月13日去世了。”
第三种说法是亚历山大为毒药所害。在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说部将安提帕特鲁送给亚历山大一副药,正是这副药让亚历山大命丧黄泉。还说药是盛在一个骡蹄壳里,由安提帕特鲁的儿子卡山德送到亚历山大那里去,这副药是亚里士多德替安提帕特鲁配的。卡山德的弟弟埃欧拉斯里是亚历山大的御杯侍从。由于亚历山大不久前曾冤枉过他,他一直怀恨在心。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正处于人生、事业巅峰的亚历山大大帝一病不起,至今仍让人不得而知,只有让后人面对着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大发感慨。
第5章 埃及艳后自杀迷雾()
在埃及,几乎无人不识克里奥帕特拉。她常像诡异壮观的金字塔群一样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这不单得益于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容貌和维纳斯般的身段,更得益于她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及至今不为人知的死亡之谜。
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逝世后,依照埃及当时法律和遗诏规定,21岁的克里奥帕特拉和小她6岁的异母弟弟结为夫妻,共同执掌政权。公元前48年,在宫廷争斗中失败的她被其弟从亚历山大城逐出去。克里奥帕特拉野心极大,她在叙利亚和埃及边境一带招兵买马,打算重返埃及从弟弟手中夺取王位。
此时,适逢罗马国家元首恺撒来到埃及,克里奥帕特拉的一个同党在此过程中为她献计:派士兵扮成商人,把包在毛毯里的女王抬到恺撒的行馆。恺撒打开来看,惊喜万分,在他面前出现的竟是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她的美貌立刻使恺撒着迷了。自此,两人共浴爱河,成为一对佳偶。
作为克里奥帕特拉夜闯军营这一“壮举”的回报,她成了埃及女王,独揽大权。克里奥帕特拉不久后便为恺撒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恺撒里昂或托勒密恺撒。天有不测风云,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遇刺身亡,她失意地离开了罗马,返回埃及。随后,她毒死托勒密十四世,立她和恺撒所生之子为托勒密十五世,共同统治埃及。
凯撒之后,安东尼和屋大维分别统治着罗马的东西部分。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用自己的美貌又俘获了安东尼。
为了增强和屋大维的联盟,安东尼曾娶屋大维的姐姐为妻。但是,不到3年,他送走妻子,与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结了婚。更昏了头的是,他居然将罗马帝国部分疆土赐给女王。这让罗马人义愤填膺,安东尼在罗马也因此威信扫地。
公元前32年,屋大维与安东尼彻底决裂。
公元前31年,屋大维与安东尼在阿克提乌姆海角会战。
公元前30年,屋大维逼近埃及,此时埃及军队发生内乱,安东尼眼看大势将去,便把披甲解去,抽出佩剑自杀了,时年52岁。
被屋大维活捉的克里奥帕特拉得到她将被作为战利品带往罗马游街示众的消息后,便请求屋大维让她祭奠去世的安东尼。之前,她已把自己的遗书写好了。沐浴后,她用了一顿丰富的晚餐。此后,便失落地进入自己的卧室,躺在一张金床上,非常安详地睡去,但从此没有再醒过来。
匆忙赶到的屋大维把她的遗书展开,女王请求把她与安东尼埋葬在一起,对她的自杀屋大维虽然有些失望,但由衷地佩服她的伟大,便依照她的遗书,把她的遗体葬在安东尼身边。
那么她究竟是用何种方法自寻死路的呢?
大多数人认为,女王提前将一只藏有一条叫“阿斯善”的小毒蛇的盛满无花果的篮子带进墓中,再让小毒蛇咬伤自己的手臂,因中毒昏迷而死亡。抑或是,女王早就在花瓶里喂养了毒蛇,然后用一支金簪在蛇的身体上刺,引它发狂,直到把她的手臂缠住。持这种观点的人依据考证资料提出:卧室朝向大海的一边开着一个窗户,从这里受惊的毒蛇完全可以溜走。此外,女王的医生证明:“她的手臂上,的确有两个不是很明显的疤痕。”
也有不少人不同意上述两种观点,因为咬伤或剌伤的痕迹没有在死者尸体上发现,在卧室中也没有发现任何有毒的小蛇。他们认为服毒而死的可能性最大。究竟谁对谁错,实难判定。
第6章 古罗马皇帝提比略为何选择自我流放()
古罗马的诸多皇帝在合上眼的那一刻不是轰轰烈烈战死疆场,就是暴虐过度被碎尸万段,要不就是毫无防备遇刺身亡。惟有提比略显得如此另类与安静。喜欢过离群索居生活的提比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驻守在自我放逐之地康帕尼亚。
可是,他为什么自我流放呢?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提比略自我流放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提比略手下大将谢雅努斯的阴谋。但是塔西佗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谢氏被处死后,他同样离群索居达6年之久,所以另一面怀疑是出于己意,“目的是想借此来掩盖那由于他的行动而昭彰于世的残酷和淫乱”。这可能是其经过深思熟虑和下定决心才实施的。罗马帝国早期著名传记体历史作家苏维托尼乌斯则认为因为提比略的儿子分别不幸在叙利亚和罗马死亡,所以他想独自一人静一静。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提比略老年时对自己的外貌特别敏感。他长得比较高,肩部下垂,却又瘦得出奇,脑袋上一根头发也没有,满脸又都长着脓疮,经常涂着各种膏药。当他隐退后已经习惯于不和人们见面,而只是自己偷偷地享乐。
与前述众说截然不同的是,提比略的出走是由于他母亲的专横性格而致。他不能容忍他母亲与他一起共掌大权,但又不可能除掉她。
总的说来,古代人对其放逐的原因侧重在他的体质弱点和伦理道德方面,而近代史学家对此的看法和猜测则偏重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考虑。前苏联史学家科瓦略夫认为:“早在公元26年,在病态的对人的厌恶和谢雅努斯的劝说的影响下,提比略离开了罗马。”爱德华特萨尔蒙则认为:提比略的目的可能是“第一使他的继承人可以获得经验,第二是为了逃避阿格里帕那的对一个自然海岛堡垒的密谋”。
无论如何,猜测与推断终不能最终得出提比略长期自我放逐的真正原因。自我恐惧也好,心理变态也好,都可能只是诸多原因之一。现在,大量的中外史学家们正在全力以赴地揭开这个谜。
第7章 真的是尼禄放火焚烧了罗马?()
在古罗马的民间传说中有尼禄自焚旧城以建新城之说。大火整整燃烧9天9夜,成千上万的生命财产被火舌吞噬,宏伟壮丽的宫殿、神庙和公共建筑物都被烧成灰烬,无数金银财宝、艺术珍品、不朽文献都遭到浩劫。
大火真的是尼禄所放吗?
古罗马历史家塔西佗认为是尼禄放火焚烧罗马城的,他写道:“尼禄利用罗马大火的废墟来修造一座以他的名字——尼禄诺波里斯命名的新首都。”又说:“因为火是从埃米里乌斯区提盖里努斯的房屋那里开始的,这种种迹象都表明尼禄是想取得建立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首都的荣誉。”在他的作品中还写道:“当大火吞噬城市时,没有人敢去救火,因为许多不允许人们去救火的人不断发出威胁,还有一些人竟公然到处投火把。他们喊着:‘我们是奉命这样做的。’”
据当时流行的传闻说,尼禄幼年丧父,由其母亚格里皮娜抚养成人。在尼禄当政之初,他比较畏惧其母后的权势,渐渐地开始怨恨起母亲对他的控制,母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公元59年,尼禄策划了一起可怕的阴谋,派人害死了他的母亲。在这之后,一些富有政治经验的官员不断受到排挤,一批阿谀奉承、极尽谄媚能事的佞臣被提拔上来。至此尼禄更加肆无忌惮,他整日不务政事,肆意挥霍,纵情享乐。
在罗马城发生火灾时,据说尼禄不但坐视不救,还有教唆纵火的嫌疑,人们都谴责他是大火的纵火者。另有人传说因为他厌恶简陋的旧城或者是为了观赏火光冲天的景致,而纵火焚烧罗马城。
尼禄是罗马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既然敢害死自己的母亲,也没有理由不敢纵火烧城。但敢与不敢、能与不能并不等于事实即是尼禄所为。真正的罗马大火纵火者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使其“现身”于世人,“现身”于历史。
第8章 匈奴王阿提拉新婚猝死之谜()
1500多年前的匈奴王阿提拉在那个时代统领大军,与罗马帝国大军战斗,给他同时代的人留下的是一个深刻并极其可怕的印象。在公元449年,一位拜访过阿提拉的罗马历史学家曾经在他所写的史书中提及了很多与阿提拉宫廷有关的情形。在这位罗马历史学家的笔下,匈奴王阿提拉成了一个十分丑陋的侏儒,扁鼻子,头大,肩部宽阔,几根胡须疏疏落落地长着。而另一位见过阿提拉的历史学家则说:为表示高人一等,并非他人能及,匈奴王常常高视阔步;匈奴王还有骨碌碌不停地转眼球的习惯,仿佛对他所带给人们的恐怖颇为自得。阿提拉相当信奉鬼神说,而且大字不识,但是被罗马人统称为“野蛮人”的所有部落民族,几乎都是这样。然而阿提拉聪慧过人,对如何驾驭蛮人极其在行,并且人人都愿意服从他的命令。
阿提拉明白毁坏战利品有害无益这一道理,于是他行军打仗,并不残暴,他认为与其把俘虏杀死,不如让他们做些有益的事。阿提拉也不择手段追求绝对权力,毋庸置疑,阿提拉在公元445年杀死了与他共同执政11年的兄弟布赖达。但阿提拉对于被他所击败的文化较高的敌人,则要比别的野蛮民族更懂得加以礼待。在罗马帝国大片土地被攻下的同时,他甚至让罗马的官员在自己的朝廷里任职。虽然最后他获得的财富比他在贫困之时最荒诞的梦想中的还要多得多,但自始至终这些财富并没有败坏他。在节俭这一点上,甚至连批评他是“十分丑陋的侏儒”的罗马历史学家也不得不敬佩。该历史学家的书中说他吃的是普通肉食,用的是木盘子,他的部下则用银盘盛放山珍海味,尽情吃喝。
当时没有能够孤军抵挡阿提拉在欧洲北部横冲直撞的武装力量,至于士无斗志、面临瓦解的罗马帝国,更是难敌其锋芒。一直到罗马与另外一个相当强大的野蛮民族西歌德人联手,于公元451年在莫里加展开一场血战,阿提拉麾下箭无虚发的神射手和矫健的骑兵才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阿提拉的死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他在意大利娶了年轻美貌的依丽迪科,新婚之夜却无缘无故地死去,手下闯入新房时,新娘依丽迪科昏迷不醒,阿提拉已经鼻孔流血而死。他是不是被年轻的新娘谋害的?当时并找不出她谋杀阿提拉的证据。若杀死阿提拉的另有其人,这人又是谁呢?还有,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