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绝代武神-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宋代苏州州学教授朱长文则认为,虎丘因形似蹲虎而得名,并说:“然观其岩壑之势,出于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阖闾因之以葬也。”清乾隆帝弘历也表示赞同:“本来岩壑擅天成,虎踞偏称金气精。”相传,吴国灭亡后的数百年间,越王勾践、秦始皇、东吴孙权,曾先后来此探宝求剑,结果都一无所获,徒劳而返。虎丘由帝王陵寝成为佛教名山和游览胜地始于六朝。东晋时,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各自在山中营建别墅,咸和二年(三二七),双双舍宅为虎丘山寺,仍分两处,称东寺、西寺,刘宋高僧竺道生从北方来此讲经弘法,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佳话和生公讲台、千人坐、点头石、白莲池等脍炙人口的古迹。六朝时的虎丘即已建有佛塔,陈代张正见、江整二人咏虎丘诗有“远看银台竦,洞塔耀山庄。”和“宝塔据高垄,经台镇岭头。”之句。到了唐代,为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名讳,虎丘一度改名武丘,寺名亦易为武丘报恩寺,仍分东西两寺。颜真卿诗有“不到东西寺,於今五十春。”之句。那时虎丘离城虽近,但无大路和河流可通,游人需从田间阡陌穿行,如遇雨天还要涉水方能抵达,交通极为不便。宝历元年(八二五),五十四岁的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吏。这位热爱苏州风物、对虎丘情有独钟的大诗人有感于此,便领导苏州百姓自阊门至虎丘开挖河道与运河贯通,沿河修筑塘路直达山前,又栽种桃李数千株,加以美化,并绕山开渠引水,形成环山溪。事后,诗人写有一首五律《武丘寺路》:“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河堤上,长留一道春。”虎丘山下溪流映带,碧波潺缓,远远望去恍若海上仙岛;从此水陆称便,游人络绎不绝。为纪念白居易功绩,后人称塘路为白公堤,即今山塘街,河为山塘河,皆长七里,号称“七里山塘”。此后一千一白多年间,山塘成为连结阊门与虎丘的唯一纽带,是从苏州城去虎丘的必经之路。

    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崇道辟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於会昌五年(八四五)诏令没收寺院土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强迫僧尼还俗,史称“会昌灭佛”。建寺已五百余年的虎丘东西二寺当即被拆得片瓦无存。但过了不久,佛教又得到恢复。重建的虎丘山寺合二寺为一寺,并从山下迁移到山上,逐步形成保留至今的依山而筑的格局。山下则另建东山庙和西山庙,以纪念舍宅为寺的王珣、王民兄弟。北宋至道年间(九九五至九九七)苏州知州魏庠奏改虎丘山寺为云岩禅寺,由律宗改奉禅宗。之后历代虎丘都是佛教圣地和游览胜地。建国后,一九五三年六月苏州市设立园林管理处,并组成园林古迹整修委员会,接管虎丘及其他园林名胜,进行管理和维修,逐步对虎丘全面修葺。一九五五年陆续新建了放鹤亭、涌泉亭、孙武亭,开通了环山河。一九五六年建造海涌桥,疏通第三泉,修整百步趋,重建花雨亭。一九五九年重建通幽轩、玉兰山房,整修了小武当、十八折和环山路。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文*”中,虎丘整修和建设陷于停顿,受到了人为的破坏,石刻、佛像、匾额、楹联、书画损失严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起,虎丘进入恢复发展时期。一九八零年重修小吴轩,整修冷香阁。一九八一年重修照墙及头山门。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二年在东山庙遗址、隆祖塔院遗址一带,新建了万景山庄。园内陈列着数百盆树桩和水石盆景。一九八二年在后山新建分翠亭、揽月榭。一九八九年,开始大规模对失修、破损的建筑、石刻、匾联逐步进行维修、保护和复原,重建了千顷云阁、五贤堂,以及周围种植享有“茶中王种”之誉白云茶树的“云在茶香”等景点。二零零三年起相继恢复了西溪环翠、书台松影,对宋代石观音殿遗址进行了保护。同时注重自然景观建设,植树两万两千多株,春花、夏荫、秋果,冬翠,四时佳景清丽可人,千古名山生机盎然。

虎丘之恋() 
“哇!那就是说,虎丘一定有很多的传说故事喽!”艾美丽道。

    “当然了!虎丘是苏州是最着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很多好故事呢!”

    “哎呀,老公啊!你赶紧的给我们讲一讲嘛!我都迫不及待了!”薛冰道。

    “老公讲一个!老公讲一个!”十个老婆造反了!

    “停停停!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听着!”聂欢看着他们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有木有搞错呀!我什么时候成了导游了?断梁殿的故事:所谓断梁,便是说有一根梁是断的,那么让我们抬起头来仔细看一下这座殿门的正梁,它不是用一根整木,而是分两段接合而成的,中间有明显的拼缝。在这里有一个传说,说是乾隆皇帝南巡时,下令修建虎丘庙门,时间非常的紧迫,准备上梁的时候,才发现原先准备作为大梁的大木料已经被作为顶梁锯成了两截。由于限期的临近,无法另外寻找到木料,老木匠赛鲁班得到艺人的指点,用此巧构终于如期的完工。乾隆皇帝非常的高兴。

    憨憨泉,相传梁代僧人的憨憨法师,是庙里的挑水和尚。自小患有眼疾,但是他耳朵灵心眼好,有一次他挑水经过这里,踩在了青苔上摔了一跤,他就想到是不是这个下面有泉水,于是他就在这里挖土寻找泉眼,村民们见他瞎折腾,就笑他傻,戏言道,“如果能挖出泉水,我就变成一只大青蛙守在这里。”话音刚落,地下就冒出一股清泉喷到了憨憨法师的脸上,顿时感到一阵清凉,他的双眼又重见了光明,这个时候,憨憨法师发现那个农夫果然是变成了一只青蛙,久久的守在了古井旁。

    试剑石,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抓来当时最有名的铸剑高手干将、莫邪夫妇,要求他们一百天内铸造出天下独一无二的宝剑,王命难为,干将夫妇来到苏州当时的相门外日夜不停的冶炼,现在贯穿苏州古城东西的大道,故称干将路,就是为了纪念他们。但三个月过去了,仍未如火纯青,紧要关头,莫邪跳入炉中,化作一缕青烟,终于铸成了干将、莫邪一对雌雄宝剑。干将按期来到了海涌山,将雌剑莫邪献给了吴王。吴王挥剑试刃,将身旁大石一劈为二,就是您看到的这块巨石了。但是吴王是个暴君,当他正想提剑杀死干将,以确保宝剑举世无双时,干将却早有准备,拔出雄剑干将,那把剑突然化为青龙,干将骑着龙直上云霄,成为了剑神。

    孙武亭,孙武初来吴国时,经伍子胥引见,以兵法十三篇觐见吴王阖闾,吴王看过兵法后非常高兴,命令他在后宫小试兵法,孙武把宫女分列两队,在千人石上进行操练,由阖闾的二名宠姬担任队长。可是宫女们视练兵为游戏,孙武重申军纪。第二次操练时,宫女依然我行我素,尤其是两位队长,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孙武喝令执法官立即将两个队长斩首示众。吴王见孙武要斩两名宠妃,急忙派人前往上前阻止,但孙武毫不留情,他说,“我既受命为将,就要按军法办事,否则就是对大王的失职。”说完立刻派人将两名宠妃斩首,孙武继续操练,宫女们都迅速的站好队列,表情严肃、动作准确,吴王看后连连点头称好,成语“三令五申”就是出自此典故。

    千人石,关于千人石的传说有两种,一说是吴王夫差为先王阖闾治丧,在地宫内埋藏了3000宝剑和许多其它的财宝,为了保守秘密,夫差在石上杀害了上千名筑墓的工匠,故称千人石。第二种传说是近代的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满腹经纶,悟性极高,但是他超前的观点未能被当时的寺庙住持所接纳,他只能在法堂之外讲经,没想到的是,巨石上却有千多人列坐听讲,所以千人石又叫千人坐,便是由此而来。

    石,据说苏州才子唐伯虎携秋香游虎丘,走累了,就枕靠着大石头休息,不知不觉就睡着。正巧呢,这天的另一个苏州才子祝枝山也来到虎丘,无意当中看到唐伯虎的这幅样子,就把他推醒,调侃了一番后,在石头上挥毫写下了“枕石”两字。唐祝两位由枕石想到枕头,由枕头想到夫妇同眠共枕,由此又联想到了生儿育女,就把小石头朝枕石抛去,如果小石子掉下来就会得女,如果小石子留在枕石上就将得子,结果是祝枝山先抛,石头滚了下来,后来祝夫人果然是生了个女儿。唐伯虎是后抛,石子是留住了,唐夫人也果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两位才人的风流韵事很快被流传开来,好事之徒乃至寻常百姓也纷纷来此仿效。

    不解之缘

    虎丘自二千五百年前吴王阖闾的墓宫深埋剑池之下,就注定了这块胜壤和帝王的不解之缘。秦始皇、孙权赶来探墓寻剑;宋真帝御赐三百卷文经副本;清康熙、乾隆曾六次游历……他们为虎丘谱写了一篇篇辉煌的页章。特别是康熙帝的驾临,使虎丘呈现难得的轰动场面。

    康熙驾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10月27日下午,苏城的百姓云聚虎丘,手奉燃香跪拜于地,把阊门至虎丘山下的大街小巷,拥挤得水泄不通。这时,在阊门前,一气度不凡的人跨出龙轿,骑上骏马,沿山塘向西行来,他就是当朝的康熙皇帝玄烨,他一边向虎丘款款而行,一边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遇见手执拐杖的老人,还上前慰问一下。一时欢呼声如雷响起,一片沸腾。康熙帝至山塘,又从山塘河乘画舫来到虎丘门前,山上住持早已带领寺僧在门前恭侯。康熙步入山门,由五十三参登上大雄宝殿,行完佛礼,来到平远堂。住持和尚献上茶,然后,来自印度国的僧人走出拜迎,皇上均给予赏赐。康熙帝对虎丘的奇峰怪石、名胜古迹兴趣浓厚,不断提出问题。在虎丘塔前,康熙问:“塔建自何年?”陪同的僧人奏答:“建于隋仁寿元年。”在千顷云旧址,康熙问:“何名千顷?”僧答:“向有西轩三楹,一望烟云无际,故名。”至双井桥,康熙问:“剑池为何用‘剑’字?”僧以吴王宝剑藏于池下的典故对答。来到悟石轩,康熙居高俯视千人石,问:“可坐得千人?”僧奏:“‘怪石千人坐,灵池一剑沉。’前人诗句这么说。”康熙见千人石上立满的人群,说:“如此人多,万人也容得。”康熙又问了可中亭、点头石的由来,僧以生公说法的典故奏答。康熙帝一番游历后,兴致未尽,天已渐渐地降下薄暮,虎丘遍山亮起了灯火,奏起了乐曲,一时如琼岛玉宇、蓬莱仙境。皇上面露悦色,命登舟回銮。

    感戴皇恩:康熙帝第一次游览虎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五年后,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又将下江南,准备再游虎丘。来之前,下了一道谕旨“将江南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课税与蠲除。”江南百姓被免税后,无不欢欣鼓舞。苏城官民为感激康熙帝的厚恩,纷纷捐资,将虎丘修葺一新,以恭候大驾。修葺后的虎丘,在悟石轩处新建了万岁楼,楼高三丈六尺,重檐复角,临千人石的南面开启轩窗,两旁分列画栏,楼上则朱栏四围,方棂三面,上悬“万岁楼”金匾,中立御碑一座,高一丈九尺八寸,碑座雕龙,上刻康熙免税谕文。整个楼阁极辉煌宏丽之致,楼前置玲珑峰石,植松柏数十株,间种梅竹、花卉,与碑楼金碧掩映。从剑池设石级蜿蜒而至楼阁,东、西各树红门相通,仿佛瀛台规制。原悟石轩移至万岁楼旁,生公楼、小华胥皆改建于观音殿旁。在剑池之上凭虚驾空建得泉楼。白莲池、剑池均疏浚一清。生公讲台、可中亭、双井桥等修葺得规整如新。一时虎丘山上厅台楼阁参差,回廊曲涧幽深,泉水溪流清涟。以众星拱月之形,将万岁楼衬托得更加辉煌绚丽。这天,康熙皇帝驾临虎丘,看到虎丘新景旧迹,一派生机,天颜喜动。当他看到瑰丽夺目的万岁楼,问:“是谁建造?”僧回奏:“是阖郡乡官捐资,万民助力造成。”随手奉上碑文,皇上边看边点头,许久才离去。康熙帝怀着喜悦的心情,登平远堂放目远望郊外青山,凭雪浪轩俯看剑池,临石阶抚梅细赏。此时,苏州和松江的地方官刘廷东、刘三才乘皇帝有兴,赶紧上奏:“圣谕亲览民情,钦遵上达天听。”皇上驻足垂问,两官回奏:“苏州松江两地的欠粮,是明*祖恨百姓帮助张士诚抗师固守城池,而加罚重粮,叩求圣恩酌减。”皇上听完,命侍卫收进税据,问“现今钱粮蠲免,百姓欢乐否?”官士奏答:“皇恩浩荡,百姓再生。”于是,全体官民、住山僧人跪拜满地,俯伏欢呼“万岁”,送康熙皇帝登舟入城。

    御笔生辉:康熙帝在这两次游历后,又四次来游。最后一次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还在山上行宫住了一夜。他熟悉虎丘、理解虎丘、钟情虎丘,激发出满怀的诗兴豪情:他为虎丘山寺题写雅名“虎阜禅寺”。从此虎丘寺改称虎阜禅寺,金匾至今高悬于头山门。“路接天阊”为虎丘以山塘直通古城阊门而题,当年挂于二山门。“香界连云”、“仙镜澄辉”、“云光台”、“青云境”、“天光云影”均为当时的大小佛殿所题康熙帝看到虎丘远处山色迷人、近处林茂馆多,白公堤柳色映照,欣然书联“山光茂苑来书几;柳色金阊入画图”。他倚窗俯视,看到近流远波,其上还浮着画船,便提笔写道“花棹浑疑浮碧汉;倚窗常似俯清流”。他见虎丘云烟缭绕,台榭高筑,挥笔写道“烟霞常护林峦胜;台榭高临水石佳”。楹联由现代人钱大礼书,挂于悟石轩。他凭高远眺,郊外青山如画,夜晚月影照帘,挥写“四面岚光俱入座;一轮蟾影恰当帘”此联现由当代苏州书画家谢孝思书,挂于平远堂。他面对虎丘的苍松翠竹、云气岚光,挥写“松声竹韵清琴塌;云气岚光润笔床”。他有感于周围波光映月、山色秀美,又书“波光先得月,山秀自生云”。此对现由当代书法家沈迈士书,挂于千顷云阁。……当年,康熙帝书写的匾额对联,高悬在虎丘的殿堂楼阁,使虎丘的山光水色在帝王的幽思豪情中升华,生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辉。

和合二仙家() 
在虎丘山玩了一天,真是长见识,聂欢看了看地图:“明天我们就换个地方!到和合二仙住的地方看看去!”

    “什么是和合二仙哪!”薛冰问道。

    “你们女人不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美满幸福,有个真心爱你们的丈夫吗?这个和合二仙就是传说中的爱神!也叫喜神,他们之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故事!想不想听呢?”

    “当然想啦!赶紧说嘛!”几个老婆道。

    “和合二仙是我国民间传说的爱神,为掌管和平与喜乐的神仙,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相传唐人有万回者,因为兄长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战场探亲。万里之遥,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民间俗称“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

    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相传唐人有万回者,因为兄长远赴战场,父母挂念而哭泣,逐往战场探亲。万里之遥,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民间俗称“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

    至清代雍正时,复以唐代师僧“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相传两人亲如兄弟,共爱一女。临婚,寒山得悉,即离家为僧,拾得亦舍女去寻觅寒山,相会后,两人俱为僧,立庙“寒山寺”。自是,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婚礼之日必挂悬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与厅堂,以图吉利。任县双蓬头村在唐朝前称双凤村,是因地形得名的。到了唐朝贞观年间,此村出了“哼哈”二仙,从不梳头,村名也以双蓬头传开来,沿用至今。据传,当时留垒村有一名孤儿叫石德,家庭贫穷,给地主放牛拾柴火。偏巧,正南三里的双蓬头村也有一位与石德命运相同的孤儿,叫寒山。他们俩经常一块放牛放羊拾柴,感情深厚,亲如兄弟。那时,这一带是大陆泽南端,经常发大水,河流纵横,长满荷花。寒山石德吃不饱,饿了就挖莲藕、摘莲子、捉青蛙,然后高兴地抱在一起哈哈大笑。每当他们开怀大笑时,就会刮起一阵旋风,聚来一堆柴火。他们用柴火把那些东西烧熟,就痛痛快快地大吃起来。

    和合二仙是我国民间的爱神。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讲究的。那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是象征“好合”的意思,而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大吉大利。实际上和合二仙本是肉身凡胎,并非仙人,他们都是唐代人。他们的名字,一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寒山是个诗僧,怪僧,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寒山的诗写得很美,而脾性又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庙中望空噪骂,和尚们都说他疯了,他便傻笑而去。他在国清寺曾当过厨僧,与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见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个苦命人,刚出世便被父母们遗弃,抛弃在荒郊,幸亏天台山的高僧丰干和尚化缘路过其处,他慈悲为怀,把他带至寺中抚养成人,并起名“拾得”,在天台山国清寺将他受戒为僧拾德受戒后,被派至厨房干杂活。当时寒山还没到国清寺,但拾德常将一些余羹剩菜送给未入寺的寒山吃,他俩真谓贫贱之交,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见他俩如此要好,便让寒山进寺和拾得一起当国清寺的厨僧,自此后,他俩朝夕相处,更加亲密无间。寒山和拾得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俩常一起吟诗答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这两位继丰干以后的唐代高僧,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好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我国民间珍视他俩情同手足的情意,把他俩推崇为和睦友爱的民间爱神。至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终成正果”之处,其间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着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后壁嵌有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罗聘所绘的寒山拾得写意画像石刻。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诗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听钟声,拜和合二仙。

    唐朝时有个僧人,姓张,此人生性痴愚,他有个哥哥在边东当兵,久绝音讯,其父母日夜涕泣想念,于是他出门如飞,一日往返行万里,并带回一封哥哥笔迹的家书给父母,故被号为“万回”,张万回形状怪异,传说是菩萨转世,因犯错被佛祖贬到人间,唐高宗曾把万回召入宫,武则天还送他锦袍玉带,他所说之事多有应验,万回死后,宫廷、民间都奉祭他,认为此人能未卜先知,排解祸难,而唐明皇亦封万里为圣僧,后人视为“团圆之神”,称之为“和合”。

    宋时,老百姓在节日要祭万回,相信能使万里之外的亲人回家团圆。由于其名称为“和合”,后世的人认为和合应该是两位神灵的合称,就是“寒山”和“拾得”,经过长期的流传,和合亦辗转成了掌管婚姻的喜神。

    很久很久以前,华山的云台峰上,住着一位修道者,他带领两个徒弟专心致志地修道炼丹。为了找回药材,老师父每天一早,就背上背筐,荷着药锄,走出庙门,步遍、峰、岭、沟、坡,寻找药材,直到日落西山时才回来。

    一天,他正在山间挖药,忽然来了两个头结发髻,身穿红色肚兜的胖娃娃。这两个天真活泼、跳跳蹦蹦的娃娃一来,就帮着他寻找药苗。太阳西下,他要回家了,两个可爱的娃娃也就一跳一蹦地消失在密林里。一天,两天,三天,这两个娃娃天天都是他来则来,他回则回。日子长了,他不由得疑惑起来,到底是谁家这一对既懂事,又勤快的娃娃?一定得弄个清楚才是。

    有一天,两个娃娃又来帮他挖药,他就说道:“你们是谁家的娃娃?家住哪里?”“我们是山里的娃娃,就住在这个山里。”两个娃娃说罢,又跑来跑去,寻找药苗。“就在这个山里?”他不由得纳闷起来……

    日落暮临的时候,当他刚背起装满药草的背筐时,两个娃娃把手一扬,说:“来日再见!”说毕,边跳边笑地跑下山去。这时,他紧跟了几步,躲在一块大石后面,双目一直盯着。但是,两个娃娃一眨眼就消失在霭霭的烟雾之中了,还是没有看清楚。

    回到庙里,老道士坐在油灯下,和两个徒弟一边择拣采来的药材,一边思索着……说他俩是妖物,从没见过有害人之意;说他俩是神仙,可也没见过有神奇的表现。哪究竟是什么?总得设法知道个究竟。于是,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不由得脱口而出地说:“就这样办!就这样办!”两个徒弟一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