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干物质的合成、运转和积累,干物质积累速度达到一生中最高值。所以,此阶段栽培技术的重点工作是:保护茎叶,防止早衰,防止疫病损害叶片,延长叶绿体保持时间,使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时间延长,让块茎尽量多地积累干物质。需水量相对块茎膨大期有所减少,但仍应保持土壤中的含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要达到50%~60%(含水量为15%~16%)。还要防止过大的湿度,以避免块茎皮孔开张,防止病菌侵入,增加块茎耐贮性。如果氮肥施用太多,易出现贪青现象,影响营养向块茎转移和积累,薯皮嫩,不耐贮。

    skbshge

六、成熟收获期() 
干物质积累期结束就是块茎的成熟收获期,具体是茎叶全部枯萎、功能完全丧失时。薯皮全部木栓化了,并逐渐进入休眠状态,也就是在出苗后的第70~100天。但在生产中并没有真正达到生理成熟期,只要块茎够商品成熟,就可随时进行收获了。一般收获前10天应停止浇水。种薯应提前10~15天杀秧,以减少病毒进入薯块。北方一季作区和二季作秋薯要注意防冻,尽早收获。马铃薯生长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对水肥要求和生长量见表3。

    表3 马铃薯生长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对水肥要求和生长量参照表

    注:1。表中数据均不是绝对的2。早晚熟品种都有变幅

    skbshge

一、对温度的要求() 
马铃薯是低温耐寒的农作物,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不适宜太高的气温和地温。

    在发芽期幼芽生长所需的水分、营养都由种薯供给。这时的关键是温度。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5℃~7℃时,种薯的幼芽在土壤中就可以缓慢地萌发和伸长。当气温上升至10℃~12℃时,幼芽生长健壮,并且长得很快。达到13℃~18℃时,是马铃薯幼芽生长最理想的温度。气温过高,超过36℃,则不发芽,造成种薯腐烂;气温低于4℃,种薯也不能发芽。马铃薯幼苗不耐低温,幼苗在短时间…1℃时就会受冻,…4℃时就会冻死。苗期和发棵期,是茎叶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的阶段。这时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6℃~20℃。其茎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8℃,叶片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2℃~14℃。如果气温过高,光照再不足,叶片就会长得又大又薄,节间伸长变细,出现倒伏,影响产量。结薯期的温度对块茎形成和干物质积累影响很大,所以马铃薯在这个时期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以16℃~18℃的地温、18℃~21℃的气温,对块茎的形成和增长最为有利。如果气温超过21℃时,马铃薯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就会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超过24℃,块茎生长就严重受到抑制。日平均气温达到29℃,地温超过25℃,块茎便基本停止生长。同时,结薯期对昼夜气温差的要求是越大越好。只有在夜温低的情况下,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才能由茎秆中的输导组织筛管运送到块茎里。如果夜间温度不低于白天的温度,或低得很少,有机营养向下输送的活动就会停止,块茎体积和重量也就不能很快地增加。最适宜的夜温是10℃~12℃。

    马铃薯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决定了不同地区马铃薯种植的季节。如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冀北、晋北、陕北和辽西等地,7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1℃或21℃以下,马铃薯的种植季节就安排在春季和夏初,一年种植一季;在中原地区,7月份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为避开高温季节,就进行早春和秋季两季种植;在夏季和秋季高温时间特别长的江南等地,只有在冬季和早春才能进行种植。

    skbshge

二、对水分的要求() 
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农作物,这从植株的外观就可以看到。它的茎叶含水量比较大,活植株的水分约占90%,块茎含水量也达80%左右。水能把土壤中的无机盐营养溶解,使马铃薯的根把它们吸收到体内利用。水也是马铃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的主要原料之一,而且制造成的有机营养,也必须依靠水作载体才能输送到块茎中进行贮藏。同时,由于水的充实,维持植株内的膨压,使根、茎、叶等器官内具有张力,保持直立不倒,不萎蔫,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另外,通过水的蒸腾作用进行植株体内温度的调节,保持体温的平衡。看来水是马铃薯生命活动过程中不能缺少的东西。

    那么,马铃薯需水量究竟有多大呢? 根据科学家测定,马铃薯的蒸腾系数较大,为400~600,也就是每形成1千克干物质,需消耗掉400~600升水。折成鲜薯,每生产1千克鲜块茎,要消耗100~150升水。按每667米2

    达到3吨块茎的产量,在整个生育期中,不算地表直接蒸发的水分,每667米2

    马铃薯要消耗300~500米3

    水。

    马铃薯需水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发芽期所需的水分基本靠种薯自身中的水分来供给,芽块重量如果达到30~40克,就可以提供24~32毫升水供给幼芽用。当芽眼根长出后,植株利用芽块供水的同时,根系开始吸收土壤中水分,所以墒情一定要好才行,如果严重缺水,根系生长要受到影响。

    幼苗期即出苗20天之前一段时间,从出苗到初现蕾,因苗小、叶面积小、气温不高,蒸腾量小,所以需水较少,此期需水量只占总需水量的10%左右。但是由于苗期根系弱,吸水力不强,因此必须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才能保证幼根很容易从土壤中吸收到水分和养分,确保幼苗生长。

    发棵期就是从幼苗期结束后,再往后延续20~30天,从现蕾到初花,块茎开始形成,地上部茎、叶片逐渐旺盛生长,根系伸长,蒸腾量加大,植株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建造各种器官,为增产打下基础。此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30%。水分如果供应不足,生长迟缓,块茎数量减少,早期落蕾或花朵小。

    块茎膨大期,发棵期结束往后延续15~25天,从开花至终花,块茎体积和重量加快增长,此时茎叶长到一定高度和最大量,光合作用增强,由以地上茎叶生长为主转为以地下块茎生长为主,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这时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50%以上,是需水的最敏感时期,绝对不能缺水。这个时间正是花期,早熟品种从初花至终花,中晚熟品种从盛花至终花后一周,都是需水的关键时期。山东农民有“花期缺水瞎地蛋”的谚语。

    干物质积累期:膨大期结束延续15~25天,从终花至枯秧,转入大量干物质积累时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保持叶片的寿命,保证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产物向块茎转移,增加养分积累。此期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0%。水分不宜过多,防止因水多造成块茎皮孔开张,病菌侵入,易于腐烂。据资料介绍,在干物质积累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田间积水超过4小时,块茎就开始出现腐烂;积水超过30小时,块茎将大部分腐烂;超过42小时,块茎将全部烂掉。

    我国马铃薯种植区,绝大多数土地是靠天上下雨的多少来决定墒情的。因此,要满足马铃薯对水的要求,就必须依据当地常年降水的多少和降雨的季节等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农艺措施。比如,种植马铃薯尽量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块,不要在涝洼地上种植;在雨水较多的地方,采取高垄种植的方法,并在播种时留好排水沟;在干旱地区,要逐步增设浇水设施,修井开渠和购置灌溉机械等,以保证在马铃薯需水时进行浇灌。

    空气湿度的大小,对马铃薯生长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空气湿度小时,会影响植株体内水分的平衡,减弱光合作用,使马铃薯的生长受到阻碍。而空气湿度过大,又会造成茎叶疯长,特别是叶片夜间结露,很容易引起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skbshge

(一)氮元素() 
马铃薯吸收氮素,主要用于植株茎秆的生长和叶片的扩大。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关键部位。所以,有适量的氮素,就能使马铃薯植株枝叶繁茂、叶面积系数增加、叶片墨绿,为有机营养的制造和积累创造有利的条件。早期有充足的氮素,还能促进根系发育,不仅增加抗旱能力,还增快营养吸收,从而加速茎叶生长。适量的氮素还能增加块茎中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块茎的产量。因此,氮素是马铃薯植株健壮生长和获得较高产量不可缺少的肥料之一。如果氮肥不足,就会使马铃薯棵长得矮,长势弱,叶片小,叶色淡绿发灰,分枝少,开花早,下部叶片提早枯萎和凋落,降低产量。但是,如果氮肥过量,则又会引起植株疯长,叶片相互遮掩,光合效率受到严重影响,降低块茎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同时,营养分配被打乱,大量营养被茎叶生长所消耗,匍匐茎“窜箭”,降低块茎形成数量,延迟结薯时间,造成块茎晚熟和个小,使块茎的干物质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减少等。氮肥过多的地块所生产的块茎,不好贮藏,易染病腐烂。另外,氮肥过多还会导致枝叶太嫩,容易感染晚疫病,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同时,一旦出现氮肥施用过多的问题,一般很难采取措施来补救,不像氮肥用量不足的问题可以用追肥的方法来补救。氮肥过量还会污染环境、污染地下水。因此,在施用基肥时一定要注意氮肥不能过量。

    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茎,需吸收纯氮5千克。

    据专家测定,马铃薯不同阶段吸收氮肥占总需氮肥比例为:幼苗期18%,发棵期35%,块茎膨大期35%,干物质积累期12%。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同时,需肥量也在增加。

    具体全生育期需补充纯氮数量(不包括土壤、农家肥提供的氮),较肥沃的壤土地,每667米2

    要达到10~12千克,而较贫瘠的沙土地,每667米2

    为16~18千克(参考量)。

    skbshge

(二)磷元素() 
马铃薯的整个生育过程在不停地吸收磷元素。磷参与马铃薯的整个生命活动,前期存在于根尖、茎尖生长点和幼叶中,所以前期主要用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匍匐茎的形成,花芽的分化。由于磷能调节细胞结构的充水度,增加原生质黏度和弹性,从而增加细胞抵抗脱水的能力,所以就提高了抗旱能力;由于磷能提高马铃薯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降低了冰点和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所以能提高抗寒能力。后期随着生长中心转移至地下块茎,磷向块茎的转移也大量增加,用于干物质积累,促进早熟,增进品质,增强耐热性。总之,哪里生长活跃,哪里就有磷素。因为磷既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成分,还是光合、呼吸和物质运转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参与者,对马铃薯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磷素还能促进对氮的吸收,提高氮的运转率。

    如果缺磷马铃薯植株生长缓慢,茎秆矮,叶片小,老叶脉带紫红色,严重时叶片呈紫红色,叶片边缘有半月形坏死斑,下部叶片脱落。块茎内部出现褐色锈斑,煮熟时锈斑发脆,影响食用。若磷素过多,会影响马铃薯对锌、铁、钙等元素的吸收。

    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千克鲜薯块,需吸收纯磷素(P2

    O5

    )2千克,但马铃薯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磷的吸收占总需磷元素的比例不同,幼苗期为14%,发棵期为30%,块茎膨大期为35%,干物质积累期为21%。

    磷元素极易被土壤固定成无效磷,利用率极低,只有15%~20%,北方土壤中又缺磷,施用磷肥时要全面考虑,全理安排施用数量,才能保证磷素的供给。按当前马铃薯高产水平,单位面积补充的纯磷(P2

    O5

    )数量(不包括土壤、农家肥提供的磷素),较肥沃的壤土地每667米2

    应达到10~11千克;较贫瘠的沙土地每667米2

    则应达到14千克左右(参考量)。

    skbshge

(三)钾元素() 
马铃薯吸收钾素主要用于茎秆和块茎的生长发育。钾素在马铃薯植株体内特别活跃,对各种酶起活化作用,是激活酶的活化剂。钾能促进呼吸进程、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形成。对有机营养的合成和运输都起重要的作用。所以,充足的钾肥,可以使马铃薯植株生长健壮,茎秆粗壮坚韧,增强抗倒伏、抗寒和抗病能力,并使薯块变大,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等含量增加,减少空心,从而使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钾肥在马铃薯体内具有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光合作用时间和有机物制造的强度等显著作用。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如果缺钾素,早期叶色不正常,叶片暗绿色、蓝绿色,叶片小,聚集到一起,卷曲,较老的叶片先变成青铜色,然后从边缘开始引起坏死。节间变短,植株矮小,主茎细弱弯曲。生长点受影响,有时会发生顶枯。根系发育受阻,匍匐茎变短,块茎和产量下降。有坏死叶片的植株的块茎脐端也会发展成坏死、褐色的凹陷斑。块茎切开易褐变,煮熟后薯肉呈灰黑色。

    资料显示,马铃薯整个生长过程吸收三大要素中钾素为首,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茎需纯钾素11(K2

    O)千克。其不同生长阶段吸收比例为:幼苗期占14%,发棵期占29%,块茎膨大期占43%,干物质积累期占14%。

    因为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吸收钾素最多,加上产量不断的提高,所以从土壤中带走的钾素也最多,即使在土壤含钾量较高的地区种植马铃薯,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的钾素,才能满足马铃薯生长需要。按近年马铃薯产量水平,单位面积补充纯钾素数量(不包括土壤、农家肥提供的钾素),每667米2

    要达到19千克左右;而贫瘠的沙土地每667米2

    则要达到22~26千克(参考量)。

    skbshge

(四)中量元素() 
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的中量元素有钙、镁、硫3种。

    1。钙元素

    钙是构成细胞壁的元素之一,细胞壁的胞间层是由果胶钙组成的。所以,钙能增加植株的坚韧度,提高植株抗病抗逆的能力,减少畸形块茎;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容重,还能促进薯皮老化,增加块茎耐运、耐贮能力,减少烂薯。另外,钙还能中和土壤的酸性,改善酸性土壤环境,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

    缺钙的植株纤细,叶片小上卷,皱缩,边缘褪色,之后叶片坏死;主茎和侧枝茎尖生长点停止活动,萎蔫坏死,出现丛生状;根尖肿大变黑,分生组织也停止生长。缺钙植株结的块茎,在脐部维管束环里形成扩散状褐色坏死。

    一般土壤不会缺钙,特别是北方多为石灰质土壤,可是多被固定,不易吸收。当新生根受阻、空气湿度过大时,植株也会缺钙。而南方土壤酸碱度在5。0以下的酸性土壤中钙质较缺,更须注意补钙。

    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千克鲜薯块,需纯钙元素0。3千克。补钙土壤供应是基础,但吸收利用率较低,可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补钙。块茎需要钙的主要时期在萌芽后的45~75天之间。一般钙不能从老向叶嫩叶转移和从顶端向块茎转移,目前有一种叫甘露糖醇钙肥(果蔬钙肥),是糖醇螯合钙,容易被叶片吸收,可以通过叶片转移,糖醇与矿物养分形成稳定的溶合物,可携带养分通过韧皮部运输。

    2。镁元素

    镁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叶绿素的中心原子,叶绿素中有镁元素才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镁元素又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影响着呼吸过程和核酸、蛋白质等有机营养的合成与转移。满足马铃薯对镁元素的需求,光合作用的效率就高,制造的有机营养的量就大,块茎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提高。镁元素绝大部分存在于叶片中,块茎中的镁很少,后期还有所下降。

    缺镁症状一般出现在老叶片上,叶片发白、淡绿色,继续缺少,则叶尖、叶缘、叶脉间,开始出现坏死。最严重时向叶心发展,叶片变厚、易破碎,叶片上卷;叶片垂挂在植株上或者脱落;根的发育受阻,降低吸收能力;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产量降低。

    在沙质、酸性易被淋溶的土壤中,镁元素常常是缺乏的。

    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薯,需纯镁元素0。4千克。镁元素可以用作基肥,也可作追肥,追肥采取叶面喷施效果较好,比土壤施用见效快。马铃薯大量吸收镁的时间在萌芽后15~75天。如果通过叶片喷施镁可延迟到萌芽75天之后。

    3。硫元素

    在马铃薯的根、茎、叶中都含有硫元素,硫差不多是所有蛋白质的成分之一。缺硫一般叶片发黄,轻微上卷,整个植株有轻微至明显的褪绿。

    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茎,需纯硫元素0。25千克。一般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大多不缺硫元素。给土壤中施用硫制剂或施用含硫的其他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镁、硫基复合肥料等,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施硫磺。

    skbshge

(五)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也是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虽然需用量非常微少,但对生长发育都有重要作用。它们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有了这些微量元素,马铃薯就能增产并改善品质。微量元素缺少,马铃薯植株会出现不同的病状,因而降低产量和品质。所需的微量元素有锌、锰、硼、铁、铜、钼、氯等。

    1。锌元素

    锌是马铃薯体内某些酶的组成成分,还是酶的活化剂,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如果缺锌会引起植株生长受阻,幼嫩叶褪绿并上卷,顶端叶直立、畸形,叶片易破碎,有灰褐色至青铜色斑点,叶缘不能扩展时,会出现“烧叶”症状,称为“羊齿叶”,而后坏死,严重受害的植株早期就会死亡。中下部叶片也会出现症状。

    新开垦的土地,碱性土壤或含磷过高的土壤缺锌;过量地使用磷肥,也会增加缺锌的症状。

    据专家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茎,需纯锌元素10克。叶面施用氧化锌(禾丰锌)或硫酸锌等,都能缓解缺锌症状。

    2。锰元素

    锰能激活某些酶,提高呼吸强度,提高抗病能力;参与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锰也是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协同养分从叶部向根部和其他部位转移,为生长提供能量。如果缺锰,叶绿体结构会破坏,特别是植株上部症状明显,叶片失去光泽,之后叶脉间褪绿,变成黄色至白色,下部叶片不受影响,侧枝顶端叶片,常向上卷曲。缺锰严重时,褐色坏死斑沿幼嫩的叶脉发展。

    据报道,在高碱的土壤上生长的马铃薯,当测试叶组织里的锰含量少于25毫克/升时应喷施锰肥。专家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茎,需纯锰元素2克。叶面喷施硫酸锰,对缓解缺锰症状很有效。据美国病理学家W。J。哈克博士《马铃薯病害》书中介绍:某些含锰杀菌剂也能减轻缺锰问题。但也有人认为代森锰锌不能起到补锰作用。

    马铃薯对锰比较敏感,锰过量会对马铃薯产生毒害作用。受害的植株早期是叶柄和茎上有条斑、条斑坏死。在锰在浓度达到400毫克/升时,下部叶片有明显的坏死。开花后症状迅速增加,最后末端芽死亡,植株发育停滞,早期就可能死掉。所以,施用锰肥时一定要控制施用量,不能过量。

    3。硼元素

    硼能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在根和茎的生长点上起重要作用。加速植株生长、叶面积形成,还能促进有机营养的合成和运转,起促早熟作用。缺硼最明显的表现是根系的伸长受抑制,甚至停止生长,使根系短而粗,多分枝,影响根系向深处生长。缺硼后糖的运转受阻,叶片变厚、变脆,叶尖、叶边缘枯死,分生组织因有机营养不足,停止生长,甚至生长点死亡。严重缺硼时,块茎内部会产生褐斑。

    据专家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茎,需纯硼元素1克。一般可用硼砂、硼酸等叶面喷施来补硼。

    4。铁元素

    铁是叶绿素合成的必备物质。铁参与细胞呼吸,是一些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铁还能促进马铃薯对氮和磷的吸收。缺铁影响叶绿素合成,叶片变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茎,需纯铁元素0。3~0。5克。

    5。铜元素

    铜是一些酶的组成部分,铜能稳定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在不良环境中能防止叶绿素破坏。构成铜蛋白,并参与光合作用;参与氮素代谢,对蛋白质形成起促进作用。缺铜叶绿素易遭破坏,蛋白质合成受阻碍,降低光合能力,降低产量。

    每生产1000千克鲜块茎,需纯铜元素0。3~0。5克。

    6。钼元素

    钼是固氮作用中不可替代的元素,有钼的存在才能把氮固定下来,易于马铃薯吸收。钼还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使花器健全。缺钼时作物不能正常固氮,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合成要受到影响,数量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