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嗜血魔帝-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清河闻声从左首的臣班中站出,先躬身对张敏一礼,然后又看了一眼陈星。陈星微微的点头,乐清河转身面对群臣,沉声说道“经军机处和内阁三辅大臣商议,并交由太后审视之后,决定出新皇人选!”说着,他从大袖之中取出一卷圣旨,摊开来洪声说道“太后懿旨,风城王接旨!”
话一出口,文武百官,连同卫恒同时跪下,卫恒洪声说道“儿臣卫恒恭领太后懿旨!”
“奉天承运,太后懿旨风城王德才兼备,宽宏仁德,乃是新皇不二人选。经军机处及内阁商议,委卫恒接任升龙第三任帝位,钦此!”乐清河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念罢,他一领手中圣旨,看着卫恒,沉声说道“风城王卫恒,接旨吧!”
“儿臣领命!”卫恒洪声高喝道。说着,他站起身来,从乐清河的手中接过圣旨,刚一转身,突然间就听到一声怒声的呼喝“慢,十八弟接任帝位,儿臣不服!”
随着这一声怒吼,顿时大殿上的气氛似乎凝固了。张敏的脸色依旧平静异常,脸颊不过是轻轻的**了两下,两眼开了一条线,向那高喝之人看去。
只见卫诚大步走出了臣班,先是向张敏躬身一礼,然后看着张敏沉声说道“太后,儿臣以为十八弟接任帝位,确有不当!”
此时的乐清河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似乎丝毫不在意卫诚的话语,只是静静的看着卫恒。而卫恒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卫诚,丝毫看不出他心中所想,倒是好象此情此景与己无关。乐清河心中不由得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张敏的眼中闪过一抹寒光,脸上依旧是满面的笑容,沉声说道“哦,威武王为何以为风城王不适合担当皇位?”
大殿上静悄悄的,就听见满朝文武那沉重的呼吸,一种难以形容的沉闷瞬间笼罩殿上,压得人心里有些透不过气来。卫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卫恒,又看了看乐清河,然后沉声对张敏说道“风城王幼时却是聪慧,可是自他登上王位之后,何来半点的政绩?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能活到现在,若不是他的母亲,恐怕早就不知道葬身于何处了!而且放眼升龙帝国,谁人不知道他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子,只知挣勇斗狠,又如何说他是德才兼备?此等人物让他登上皇位,我帝国必将国运不久矣!”卫诚一口气把话语说完,顿时也引得不少的臣子轻轻的点头。
乐清河冷眼看了看卫恒,卫恒的脸色已然铁青,拳头在不经意中我起,眼中似在喷火。那样子若不是张敏瞪了他两眼,恐怕早就冲上去和卫诚斗在一起了。看到这里,乐清河不由得更将心放在肚中,默默不语的看着卫诚,嘴角浮起一抹阴冷的笑意……
张敏此时的眼睛睁开,精光暴闪,她静静的看着卫诚,好半天突然冷笑起来,“但不知道威武王以为何人可当此皇位?方能保我升龙国运万世?”她的话语透出一种阴冷的气息,令闻者不寒而栗。大殿之上的气氛更加的凝重了……
卫诚丝毫不惧张敏那阴冷的眼神,大声的说道“太后,自古长子传承皇位,先皇归天,没有留下子嗣,那么就应该顺延下来,由长兄继位。这是千古的真理,太后难道还要再次垂帘,干涉朝政吗?”
张敏冷笑不断,她听着卫诚的话语,笑声未曾止息,好半天,她停下来看了一眼殿中的群臣,沉声说道“那么百官之中,想来有你之中想法的也不少吧。哀家问你们一句,有谁反对风城王继位?”
群臣沉默了,好半天,数名白发苍苍的老臣缓缓走出了臣班,他们来到卫诚的身后,恭声说道“太后,我升龙帝国自建国以来,未曾有一日的安稳。太祖圣皇归天,新皇继任之后也是因为身体缘故,少有临朝。如今先皇归天,臣等以为,为我帝国国运昌盛,需要有一强悍之人执掌朝政,方可保我帝国千秋万世。所以,臣等以为威武王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第583章()
张敏的嘴角浮起一抹诡异的笑容,沉声说道“嗯,你们说的也颇有些道理,呵呵,只是满朝文武之中似乎并未有太多人你们呀。”
话音一落,又有数人走出臣班,来到那几个皓首老臣的身后,沉声说道“臣等也赞成威武王的意见!”
张敏突然间放声大笑,“好,好,我帝国突然间有你等这些忠臣,帝国如何不兴?先皇归天,未有子嗣,按照理应该顺延下去。呵呵,二王卫哲,三年前也已经病故,那么说起来这皇位是否应该由三王你来担当?”
卫诚胸脯一挺,洪声说道“这又有何妨?说起政绩,儿臣镇守安西,多次剿灭匪患,政绩卓著。说起战功,想当年除了四弟卫信之外,又有谁能超过儿臣?而说起辈份,儿臣也丝毫不觉得有半分的逾距。”
张敏笑着连连的点头,突然间她沉声对乐清河说道“忠勇王爷,还请你将安西威武郡的卓越政绩好生的宣读一下吧!”
卫诚不由得一愣,他眼中透出一种迷茫神色,看着乐清河。乐清河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叠密折,展开来看着密折大声的念道“安西威武郡密折起奏自威武王镇守威武郡以来,数次强行征兵,更丝毫不顾天时,与威武郡周围大肆练兵。十年来穷兵黩武,造成大片土地荒芜,百姓流离,盗匪丛生。自升龙十年威武王出任威武郡首,共有十七次兴兵,所剿灭之盗匪,全是当地流离失所的百姓。而威武王本人御下无方,凡挣勇斗狠者,皆视为豪杰,门下更是畜养门士,其中多为帝国通缉多年之要犯……”
卫诚听着乐清河那清朗的声音,脸色越来越苍白,额头上渐渐密密麻麻的密布碎汗,半天说不出半句话来。乐清河念了两页,看着卫诚,笑着问道“威武王,不知道您是否还要本王继续念下去?”
卫诚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怨恨的神色,久久不语。张敏轻声的笑道“威武王,莫非这就是你所说的政绩卓绝?呵呵,哀家以为即使是一个三岁顽童,恐怕也比你会治理一方。至于战功,嘿嘿,我问你,我帝国两大隐患,一为闪族,自有军机处群辅,北地兵马司总督杨陵大人抗击,你是否参与过半次?另一大敌乃是西荒羌人,自风城王镇守风城,未曾向朝廷要一兵一卒,兵不刃血的令羌人臣服西荒,十余年中未曾犯我中原。虽说其中有昭德太后的指导,但是风城可是风城王的属地,你可能与风城政绩,战功比较?”
卫诚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他怔怔的看着张敏,好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话。张敏再次一笑,沉声说道“要是说起辈份,呵呵,我卫氏一族非是我皇家一脉,宗人府中尚有许多辈份高过你的人物,你又何来当仁不让!”
“这……”卫诚无语了,他低着头,不敢与张敏那阴冷目光接触。张敏轻声笑道“卫诚,我们现在选的是能服众的帝君,不是一个只知挣勇斗狠的人物。哀家问你,我升龙这一般元老大臣们又有谁会你?乐王爷?陈司徒,亦或是远在江南的杨陀……”
卫诚轻轻的摇了摇头……
“乐王爷,陈司徒,你们以为何人担此帝位方为正确?”张敏突然笑着对陈星和乐清河问道。
两人连忙躬身对张敏恭声回道“太后,自然是风城王。昭德太后镇守风城,乃是我帝国西南屏障,而风城王本身也是与先皇手足情深,帝位出他之外,无人可当,想来这也是先皇的意思……”
张敏点了点头,她看了一眼卫恒,眼中露出一抹柔和之色,沉声说道“恒儿,若你登基,将要如何治理我升龙,保我帝国万世昌盛?”
卫恒连忙一躬身,沉声的说道“母后,孩儿年幼,对这朝廷之事并不甚了解。但是自父皇起,乐王爷,陈司徒和杨总督,以及朝中的众位元老重臣都是我帝国的肱骨重臣,孩儿以为还是要依靠他们,甚至包括江南王杨陀。此外,皇兄病故,孩儿心中颇有悲切,再加之当年父皇归天,孩儿未曾为父皇守过一天的孝制,想起来颇觉对不起父皇的养育之恩。所以,孩儿想尊崇古礼,为父皇补孝,为皇兄守灵。母后在孩儿来皇城之前,曾说过要孩儿好生的听从母后您的安排,更要遵守那人子应为的孝道。所以孩儿决定在父皇和皇兄陵前守孝三年。这三年中朝中事务,就请乐王爷,杨王爷和陈司徒三人打理……”
卫恒此话一出,不禁是满朝的文武一惊,就连乐清河与陈星都感到一愣。卫恒此话的意思,也就是将由三人摄政三年,三年之中这三人掌朝中生杀大权。乐清河不由得心中暗喜,虽然有些不满和杨陀同摄朝政,但是杨陀为江南王,远离京城,也可以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计划……
倒是陈星的眼中闪过了一抹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虽然对卫恒的此一决定颇感突然,但是他已经隐隐的猜到了卫恒此计的含意。心中不由得也开始暗自的盘算,为将来做着打算……
而卫恒的守孝行为更是引起了朝中一干卫道老臣的赞赏,在他们的心中,卫恒的形象瞬间变了许多。如此一个懂得孝行之人,又能坏到哪里?
卫恒说道这里,突然停住了,他想了想,脸上露出为难神色,轻声的说道“只是……”
“只是什么?”张敏脸上带着和善笑容,看着卫恒,轻声的问道。
“太平岭荒野之地,似乎无甚遮掩之地……”卫恒轻声的说道。
此话一出,再让乐清河心中最后的一丝疑惑消散,他看了一眼张敏,突然间沉声说道“万岁不用为此担心,臣明日立刻命人赶工,于太平岭建起行宫,以万岁孝行!”
张敏点了点头,她抬头看着卫诚,突然开口道“威武王,你看,朝中几位元老重臣皆以为风城王乃是最合适的人选,你还有何话可讲?”
卫诚脸色阴沉,半天也说不出来话语……
张敏脸色一肃,双眼眯成一条缝,突然寒声对卫诚身后几位大臣说道“尔等食朝廷俸禄,却丝毫不思为朝廷效力。嘿嘿,今日竟然还敢在先皇归陵,新皇将任只是挑动威武王闹事,乱我升龙万世基业,如你等乱臣,留下必然是一个祸害,来人!”
随着张敏骤然提起的洪声喊喝,从大殿外应声走进了书名侍卫……
第584章()
“将这几个该死的奴才给哀家拉出去,乱刃分尸,尸体弃于午门外,不许任何人收尸,若有人违抗哀家之命,皆以同罪连坐,满门抄斩!”张敏寒声的喝道。
侍卫们立刻冲上来,三下五除二的将那些大臣们身上厚厚的朝服扒下,丝毫不理会他们的凄声含冤,架起来就向殿外走去……
万没有想到张敏竟然使用如此的雷霆手段,卫诚顿时惊呆了,他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他的臣子被拉出大殿,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不由得向站在臣班中的卫义看去。
此刻卫义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如此的景象让他想起了当年张敏击杀卓立之时的情景,多么相似的情形,那一天也是年关……
“母后,刀下留人!”突然间,卫恒洪声开口说道。
张敏不由得微微一愣,看着卫恒。卫恒在满朝诧异的目光下走上两步,躬身对张敏说道“母后,今日是皇兄的大行祭礼之日,实不宜杀生……”
说着,卫恒抬起头看着张敏,轻声说道“母后,皇兄乃是一个仁德之人,他最恨杀戮,若是在今日杀生,恐有违皇兄的仁道,望母后三思。”
张敏看了一眼卫恒,虽不明白卫恒为何要求情,但也知道卫恒此举必有深意,不由得看了一眼乐清河。乐清河此刻也对卫恒这番话语颇觉奇怪,生平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惶恐。因为卫恒总是出人意料的行事,让人无法捉摸,究竟是不是……
乐清河也不由得有些迷茫了。卫恒笑了笑,那笑容显得格外残忍,沉声说道“母后,不过此等奴才若是不好生的教训,恐将来还有他人效仿。孩儿既然决定为父皇和皇兄守孝,那太平岭上也颇为无聊,母后不妨将他们送与孩儿,让孩儿慢慢的……”说完,他嘿嘿的笑了两声。
不知为何,满朝文武听了卫恒的笑声,都觉得一种发自内心的寒冷。乐清河的脸色又一次的柔和了,他微微点了点头,转身对张敏说道“太后,臣以为万岁所说颇为正确,先皇仁德,却不宜在今天杀生。不妨就依万岁的意思,也好让百官见识一下万岁的仁德。”
张敏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恒儿,那就依你的意思,那几个奴才就赏给你,任由你来处置吧!”
“写母后!”卫恒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躬身退下。
张敏闭上眼睛,沉声喝道“威武王!”
卫诚不由得浑身一颤,双膝不由得有些发软。他低声的回道“儿臣在!”
“你可知罪?”张敏睁开了眼睛,眼中透出一股杀机,冷声说道,“你在威武郡胡闹,哀家可以不管。但是你今日竟敢在此闹事,实在是太过大胆。哀家若是不处置你,怎么让百官臣服?”
“儿臣知罪,请太后恕过!”卫诚知道,今日自己已然无力回天,当下颤声回道。
“嗯,你知罪就好!”张敏轻轻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那么你说哀家应该怎么处置你呢?”
卫诚默然,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一旁的卫恒刚要再次出面,突然间听到大殿之外传来一个极为清雅淡漠的声音“太后,皇上,臣有一法,可让百官信服!”
随着那清雅淡漠的声音,一个相貌清癯的中年人步履沉稳的从殿外大步走进。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颌下长髯轻飘,两鬓斑白,举止之间颇为文雅,一副读书人的风范。但是随着他的身形,大殿中顿时笼罩了一层浓郁的肃杀之气,那冠玉般的脸庞,透出一种令人莫明的寒气。此人才一走进大殿,顿时原本有些骚乱的殿中立时安静了下来。倨傲如乐清河这样的人物也不禁脸色微微一变,露出尊敬神色。而张敏看到此人走进大殿,脸上立刻升起了淡淡的笑容,她缓缓的走上前去,向来人迎上前去……
卫恒站在一旁,神色安静的看着来人。从殿中众人的样子,他已经隐隐的猜到了来人的身份。而帝国中能让乐清河如此坦直的流露尊敬之意,能让张敏起身迎接的,也只有一人,那就是先败闪族铁骑于古纶河畔,后又陈兵通州,驻守帝国北方大门,北地兵马司的总督,升龙帝国军机处三辅之一,群辅杨陵!
杨陵,本是一介书生,三十岁遇卫夺之后,跟随卫夺创下帝国江山,乃是名列这金殿两旁壁画中的肱骨重臣。他以一个参军身份跟随卫夺,其间奇计百出,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司徒陈星并列卫夺的两大智囊。在卫夺归天后,张敏与卫宏力排众议,硬是将他任命为北地兵马司总督一职,也打破了千年来武将领兵的惯例,以文臣出任武职。
而后在当时的济州府,杨陵不顾朝中众多的议论,一力防守,并实施屯田,解散当时济州驻扎的半数军队,着令他们解甲归田,务农耕种。当时这一决定震动朝野,弹劾奏章连续不断。但是卫宏始终未曾动摇对杨陵的信心。因为他看到济州兵马在裁减之后,战力非但未减,反而更见强悍,而从屯田之后,济州地方向朝廷索要的军需粮草日益锐减,凭借其千里屯田,已然可以自给自足……
就这样,在十年间百官不断的弹劾声中,济州兵马司不断的壮大,十万大军渐渐的发展为二十万,不但补充了当年的兵源,而且还更加的强悍。就在去年,也就是炎黄历二一四九年,杨陵突然一纸奏折,请求出兵。十年来,由于济州不断的将闪族击退,文武大臣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安逸。当时杨陵奏折一到,立刻再次掀起波澜,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是秉持着对杨陵的信任,卫宏大笔一挥,批准了杨陵的奏章。杨陵在冬季突然出兵,在两个月之中,五战五捷,一举夺回通州,将闪族铁骑逼回了闪族草原。
当此战报传来之时,乐清河仔细的看了杨陵的整个作战过程。当时放下奏章,仰天长叹“即使以当年天岚帝国一代帝后,与司马啸天并称两大兵法大家的梁湛用兵也不过如此……”
但是杨陵给众人的结束并没有就此停止,在年初再次突然出兵,与闪族铁骑决战于古纶河畔,一战尽歼闪族铁骑主力,更擒杀闪族三军主帅仉督翔翔,一扫帝国当年卫夺被击杀的耻辱。
此一战几乎是在不可能战胜的情况下夺取了胜利。因为杨陵所选的决战之地,正是闪族人最为擅长的野战。但是也就是因为这样,杨陵的名字,更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北地兵马司虽然在那一战之中元气大伤,但是依旧是帝国最为精锐的部队。
第585章()
乐清河虽然手中已经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的兵力,却依旧不敢轻举妄动,杨陵手中的精锐铁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卫恒对杨陵更是早有耳闻,在风城时他就曾不止一次的听母亲说过杨陵这个名字。而且在六年前他入京之时,杨陵曾是他非常渴望拜访的一个人物。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未能见到杨陵,没有想到就在这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他见到了杨陵……
躬身对张敏一礼,杨陵沉声说道“济州随军参军杨陵见过太后!”
张敏的脸上笑意更浓。杨陵所说的乃是他以前跟随卫夺之时的官职,在他已经成为了帝国肱骨之臣的今天,每次见到张敏之时,杨陵依旧沿用当年的职位。不知为何,每次听到杨陵这样说自己的时候,张敏总会感到心中十分的开心……
连忙伸手一把将杨陵扶起,张敏看着他,笑着说道“杨参军,你可是迟到了呀。唉,从去年一别之后,你风采不改,甚至更甚往日。,呵呵。”
杨陵的脸上也浮起一抹笑容,微微有些歉意的低声说道“太后,本来杨陵今晨就会赶到。但是在路上被事情阻挡,所以几近傍晚才感到太平岭。那时太后你们已经离开,臣就在皇上的陵前又呆了一阵,然后才赶来……”
“好了,好了,你不用解释。”张敏笑着打断了杨陵的话语,沉声说道“你能赶来就好,哀家看到你,就已经十分高兴了。呵呵,灵心可好?哀家可是十分挂念她呀。”
杨陵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神情,呵呵的笑道“多谢太后您还挂念着这丫头,呵呵,她此次随臣一同来到了京师。若不是因为她,臣还不会迟到……”
“嗯,嗯,那赶明儿把她带到宫中来,算起来从她从师学艺,哀家已经有七八年没有见过她了!”张敏说着,挥手示意卫恒上前,然后对杨陵笑道“杨参军,你可还认识风城王?”
杨陵看了一眼卫恒,眼中骤然射出一道奇光。他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紧走两步,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的跪在卫恒身前,洪声说道“臣,杨陵见过万岁,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恒连忙伸手将杨陵扶起,显得十分惶恐的对杨陵说道“杨公,你是我帝国的功臣,本王尚未正式登基,怎敢受您这大礼?本王在风城之时就听到了杨公您的威名,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向您请益,今日一见,本王已经大是开怀……”
没有想到杨陵神色一正,沉声说道“万岁,您此话差矣。先皇归天,太后立您为储君,更在方才已经宣读懿旨,说起来,您已经是我帝国的国君。臣怎敢有半分的懈怠,乱了这朝纲的规矩。”
杨陵的话语一出,顿时百官醒悟过来,众人连忙伏身跪地,山呼万岁,就连乐清河也不得不跪在地上,高声的呼喝。
张敏笑了,她看着眼前卫宏曾经最为信任的将领,不由得暗自点头。杨陵数语,已然将大局定下,接下来的就是看卫恒怎么往下来表演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看了一眼旁边跪在殿上的卫诚,示意卫恒让百官平身。卫恒会意的点了点头,挥手沉声说道“众卿平身吧!”
待百官归位之后,张敏缓步走回丹陛之上,示意卫恒坐在龙榻之上,然后自己坐在一旁,沉声向杨陵问道“杨参军,不知道你刚才说如何处理这忤逆的逆子?”说着,张敏手指卫诚。卫诚不由得浑身一颤,一旁的卫义一推他,他立时明白过来,尽走两步,跪在大殿之上,静静的等候发落。
杨陵微微一笑,沉声说道“太后,威武王虽然胡闹,但毕竟是太祖的亲子,也是先皇的手足。入京皇上刚登上帝位,若是对威武王处置,实恐引起天下人对皇上误会。臣以为,既然威武王没有把他的领地治理好,那么不妨将他的王位削去,降为威武侯,依旧镇守威武郡。给他三年时间,若是三年他不能将威武郡治理好,太后和皇上再治他的罪,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
张敏沉吟片刻,低声对卫恒说道“皇上,此事还是请你来决定吧。”
卫恒一笑,脸上露出一种极为怪异的笑容,沉声说道“母后,刚才儿臣已经说过了,儿臣虽然登上了皇位,但是却需要为父皇和皇兄守陵三年,这三年之中朝中的事务都应该由乐王爷和陈司徒他们做主,儿臣不便插手。此事还是由乐王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