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鼎诀-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望而去,这里石窟遍地,宏伟壮阔。若能御鼎在这里习练飞行,上望云彩,下望石窟,岂非世间一大乐事?

    于是,柳翔十分兴奋地对陆鸿说:“陆大哥,我们,就在这里习练御鼎飞行吧,我倒想要看看,我们之中,究竟谁能第一个飞上那云龙石窟,也就是北宋末年最著名的那座刻画庄子之孙的石窟,若能飞在它之上,再得某机缘,岂非很快,就可以渡劫化神了?”

    “好啊,”陆鸿亦也兴致勃勃道,“只怕那传说中的庄子之孙庄修洁,是出了名的古怪性格,若不小心飞在它之上,犯了他禁忌,只怕不但不能得机缘,还被降下几格,重新打回莲花原形呢。”

    “不会的,陆大哥!”此时的柳翔,只是分外热情地劝告陆鸿,“我昨夜偶得一纸经卷,已算出今日我们御鼎飞翔,必得机缘,所以这一说法,已是肯定了!我们如今,只管好好地御鼎而上,而后小心地将仙鼎停靠在那石窟之上,相信那庄修洁的真魂便会兀自出现,到时,便只要见时行事了!”

    “嗯,好!”听到柳翔的这番话,陆鸿亦是十分地兴奋激动了,忙一把拉起柳翔,御仙鼎飞行,直朝那最大最亮的一座石窟飞去。

    而此时那座上面刻着庄修洁字样的石窟,早已显露通灵之力,将整个大漠的苍天,都映照得亮如白昼。

    但同时柳翔二人,也感觉到了威胁!

    而这威胁,就来自那刻着庄修洁字样的石窟洞口了!

第198章 洞窟() 
直到二人离石窟愈来愈近,方才发现那上面,赫然穿开一个大大的石洞。

    他们二人都知,这种北宋末年的石窟,所最忌讳的,便是穿开石洞,破坏整座石窟的仙灵之运。

    可是如今,为何这种事情,却陡然发生在以庄子之孙庄修洁名字命名的一座石窟之上?

    难道这道祖庄氏之家,竟然不怕避讳?

    于是此时的柳翔,已经一边飞行,一边低声与陆鸿交谈:“陆大哥,你看,如今这样的状况,我们还要近前么?”

    陆鸿亦是想了想说:“近前吧。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更何况,我们如今已经结婴,早已不是先前的功力!”

    “嗯,好的!”柳翔索性一咬牙,“那我在前,你在后,一同飞入那洞窟,看看其间,究竟有着什么名堂?”

    “不,小翔!”此刻从陆鸿吐出的,已经是“小翔”这样的称呼,听到这,柳翔已感觉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深深一颤,“听陆大哥的话,让陆大哥在前吧,这是最关键的时刻,没有二话了!”

    想一想承载自己飞翔的仙鼎,乃是柳家传家宝,容不得半点轻漫,若然自己不复存在,那这仙鼎将如何依存?想到这,柳翔终于不再言语,于是二人,开始一前一后,朝着那洞窟靠近。

    此时他们二人的手,已是紧紧牵在一处,而那先时承载他们二人飞翔的仙鼎,此刻,已被收成了一把精致的小伞,随着他们二人的步伐,一点点靠近那洞窟。

    此时他们才知,原来这雄伟恢宏的云龙石窟,并非是如外界所传,雕刻的皆是佛像,其中充满大部的,反而是一座座的道家先祖之像,那一排排不食人间烟火的道仙之像,那一幅幅仿佛铭刻着先祖修仙痕迹的道家史画,似在传递给他们二人一个讯息:若能坚持,必是最强音!

    终于,在最后寻到那威胁散发的始作俑处,见到那洞窟的灵力始处时,一个威严的男声,早已将他们二人惊醒:“看好了,这是道仙发怒的洞窟!若能寻得这发怒的源头,将之迸发为元婴渡劫的力量,你们的前程将不可限量,但反而言之,若是败了,你们将会死得很难看!你们二人,可听明白了?”

    这是庄修洁的声音!

    此时的二人,已经同时反应过来!

    “庄修洁,是庄修洁!”此时的柳翔,已经大声对陆鸿说,“陆大哥,这庄修洁虽是庄子之孙,道家思想的继承者,但外界风传他颇多阴毒,即便我们是道家修仙弟子,也是未必可信的!我们如今,究竟到底要不要信他?”

    此时的陆鸿,终于再次拧眉思量许久,终于说:“试试吧,若此时退却,又是何说法?小翔,你说呢?”

    柳翔本不是个不擅长拿主意的人,此刻见陆鸿亦有所犹豫,索性豁出去了大声说:“好,陆大哥!我们今日,就算是豁出去了!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这洞窟厉害,还是我们长生不息的梦想厉害!我柳翔今日发誓,若不能成功走出这云龙石窟,得到机缘,将永世不为修仙人!”

    “嗯!”

    此时的柳翔与陆鸿二人,已是坚定地互望,而后,对那洞窟石像说:“有何指点,请说。我们二人,今日就是冲着这机缘而来了!”

    听到二人如此坚定的回答,那庄修洁的道像泛过一丝隐笑,而后说:“那好,既是这样,我就不妨指点于你们。你们可看清楚了,这道仙发怒的石像,乃是一座座推进的,也就是说,一人胜过一人之怒,而这所有的道仙之像,总共有第一窟,第二窟,第三窟,直到若干个排号,若将这些排号加起来,总共是四千七百五十号数字,而它们彼此之间,也是间隔一定排号的,最为重要的是,这些道像总共有几座,尚且不知,你们若能成功发现这若干座道像,且将之迸发,就算你们的大成。”

    “哦?”此时的柳翔,终于十分冷静地自言自语,“总共是四千七百五十号数字,而它们彼此之间,也是间隔一定排号的,那么说,这是一门数字学问了?”

    “对,这就是一门数字学问,”此时那庄修洁的石像化身,早已微微一笑,、竟令观看的柳陆二人恍惚,“只要你们能够攻克它,将怒气转化成灵气,便是天机。”

    “好的,”此时柳翔终于十分感悟地说,“好一个怒气化灵气,好一门精巧的数字学问!我就偏不信,我们会,搞不定它?”

    “对”,此时的陆鸿,已经信心满满说,“小翔,陆大哥还清楚地记得,你在这方面颇有天赋,记得你刚来古枫仙山时,门派内每一次克难,每一次研习,都是你第一个报数字,这一点,就连那些师祖师尊都十分惊讶,最后对你心悦诚服!所以我们这一次,可以痛快地,来它一个华丽索取了!”

    “嗯!”

    可是,就在二人十分兴奋的应答中,那庄修洁的道像早已淡去神采,只一瞬间,就又变回了之前的麻木无光,无灵无法的模样,在人们的眼中,再度变回了一座真真正正,没有一丝二话的木石像。

    可是二人的那种兴奋,还余在那里,久久地不散。

    忽然间,柳翔开口说话了:“陆大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便是计算出这里,一共有多少座怒石像,也就是这些怒石像的总数,若将这计算出来,那么中间那座怒石像的排号,就可确定了,然后,一切就都是了然。”

    “是啊,”陆鸿接口,“这话分析得太准确了,可是,我们从哪里入手呢?”

    见陆鸿提出疑问,而且,问到了柳翔自己的内心,她便将目光,再次向一大片的石窟内求索。

    希望能在那里,发现一丝半点的寻迹。

    希望能从那些石窟的造型与方位,发现一点点的线索与故事。

    然而,此时整个云龙石窟已是一片死寂,就连一声鸟呜,都无法听见,偶尔飞过一丝修仙人的踪影,却又在转瞬之间,便融入了大片大片的死寂之中。

    那,究竟要如何突破这死寂呢?

    是的,她有种直觉,只要突破,必是成功!

    可是,若是冒然以仙鼎相击,不但会坏了道家传统,而且,极可能如那庄修洁所说,会犯大忌的!

    忽然之间,她看到一座石窟的眼睛,不经意间动了动。

    若在平日,这可算作是石窟的迁移,山崖的剧变,可是今日,这巨形石窟的每一寸变化,每一个细节,都是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的!

    那么说,这是间接告诉他们二人,要求得这云龙石窟之内有几座怒石像,可以由此入手了?

第199章 公主的等待(二更!)() 
既然石窟的眼睛在动,那无疑,是吸引他们二人进去。

    有了这样的思想,二人不再犹疑,而是径自,往石窟的石眼中跳去。

    他们知道,这石窟的石眼,应该可以容纳百十个人,若说诵经时,就是整整一排的小道童,都可以一览无余。

    果然,跳进去之后,才知这里,是别样一片天。

    首先,呈现在他们二人眼前的,是数不清的道家度牒,以及众多已经故去的先祖灵柩。

    他们注意到,这度牒,即便在先祖灵柩的静寂之下,依然盈亮生光,爆发着不可磨灭的生机,莫非这里,果真藏着某种看不见的机缘?

    就在他们惊叹时,一本满是梵文的道经,已飘飘然而下,直入二人眼。

    “梵文?”柳翔率先讶然,“这里,如何会有梵文的道经?按道理说,这云龙石窟与梵语两家相抗,是不可能融为一体的!”

    陆鸿想了想说:“不对,我从这梵文里面,好似嗅到了当年盛唐文夏公主的气息。”

    “文夏公主?”柳翔更惊了,“我只记得当年贞观盛世时,唐太宗李世民将他的女儿文成公主嫁往了西域,实现了盛唐和西域的和亲,为民族和解,做了一件大善事,可是这文夏公主,又是何人?”

    “文夏公主就是文成公主的妹妹,”陆鸿十分耐心地解说,“当年唐皇李世民,在将他的女儿文成公主嫁到西域之后,又想要将他的另一个女儿——也就是文成公主的妹妹文夏公主,也嫁到印度二十世祖皇之家,却未知由此,引发了一场血腥的争斗。”

    “哦?有这回事?”柳翔十分好奇,“可是那为什么,史书对此,却无记载呢?”

    “那是因为,盛唐贞观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给东方龙的传人争足了面子,所以这段历史,便被隐瞒了下来。其实你可知,当年文夏公主死于那场血腥争斗之后,文成公主,还亲自到了她妹妹的坟前祭奠,只是这段历史,也同样被完满地,遮掩了起来,一直,都没有在史书上有所记载。”陆鸿一脸苦笑地解释。

    “那么说,害死文夏公主的人,文成公主也认识?”

    “是的,不止认识,其实与印度二十世祖皇争夺文夏公主的人,便就是文成公主的夫婿——盛唐人口中十分得意的那个将文成公主风风光光娶过门的松赞干布的亲弟弟,只不过,与后者不是一母所生,但是他们自小一道玩耍,一起长大,交情颇好,而且长大之后,也未有争夺皇位之事,只可惜松赞干布的弟子松赞拓誉,天生不爱江山爱美色,白白惨死在了印度二十世祖皇身边侍卫的刀剑之下。而且死的时候,是与文夏公主二人一道,被抹上眼的。”

    这番话听着,是何其惊悚?以至于柳翔,都不自觉地睁大了双眼!

    然而更惊悚的却是,在陆鸿刚刚说完之后,二位身着盛唐时服装,一脸皇家气派妩媚动人的年轻女子,已经从那梵文道经中走出,活生生地来到了二人面前!

    “请问,你是谁?”

    柳翔有些惊慌地问道。

    然而这话既出,对方长久地沉默着,只是用一双冷漠孤高的大眼睛,不眨也不眨地,气度高贵地盯视着柳翔。

    这一刻,柳翔终有所悟!

    而这一刻,柳翔终于恍然惊醒,忙拉着陆鸿一道俯身行礼:“二位盛唐公主临此,恕我们二人未曾远迎,还请公主大人原谅!”

    尽管他们知道,此时的二位公主,必不是实实在在的活着的人,毕竟如今离盛唐已去千余年,若说二位公主还活着,岂非是大笑话?

    而见她们,周身并无灵气环绕,而且他们二人的眼神之中,也明显无道家修为,故而,便可以轻松地作出上述结论。

    而那二位公主,也就是文成公主与文夏公主二人的残余真魂,见对方已行礼,便幽怨地吐了口气道:“好吧,既然你们是盛唐的后人,又身怀仙法而来,那我们,已是静候了千余年之久了。如今,我们的真魂已只剩下一个时辰的时间,故而在这一个时辰之内,我们会指点你们所有,到时,能不能参破道秘,见机行事,就只在你们自己了。”

    “一个时辰?”不用说,此时的柳翔与陆鸿,都十分不解。

    “是的,一个时辰。”那个年纪稍长,黛眉秀目妩媚动人,依然身着盛唐少女服的女子——显然是文成公主——用力点点头说,“为了迎接你们的到来,我们姐妹二人,一直浇铸真魂,整整在此等候了千余年之久,如今,还剩下最后的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一过,我们就将回归地下,开始新的六道轮回,将所有盛唐贞观的记忆尽皆遗忘,从此,都不会再记得,自己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自己,曾经那样辉煌过,曾经在大唐盛世的皇宫之内,度过十几年的难忘时光。所以这一个时辰的点拨,对于我们十分重要,对于你们就更为重要,现在,请你们认真地看这个涅磐之窟。”

    顺着文成公主所指,二人已看到一个通体浅紫,散发着夺目光泽的涅磐之窟,通天而立,直立在他们二人面前。

    “看到这涅磐窟内的文字了么?”

    “看到了么?”

    在文成公主连续重复两遍之后,二人终于看到,在这所谓涅磐窟的窟顶,横横竖竖写满了至少二十多种文字,有藏文,有梵文,还有齐卢文,粟特文,甚至还有十分罕见的回鹘文,龟兹文等,而这些,先前柳翔,都只是在云游四海时,偶然在道观中见过,未想今日,却要与之,结下不解之缘了?

    然后,文成公主十分温柔,十分高贵的嗓音,已回响在这涅磐窟的四面八方:“二位看好了,如今这二十余种文字之中,只有一种文字,说出了你们要考察的怒石窟的数字,只要洞穿了它,你们将立即可以找到那些号的石窟,完成庄修洁的托命,顺利获得机缘。不过注意了,若然不能识别这些文字,将那怒石窟的数字找到,你们将可能永远葬身于这涅磐之窟之内,却无法像得道的高僧一样涅磐重生,而只可能魂归西天,不得复生,记住了我的话么?”

    “请问公主,您的意思是,要我们能够识别这二十余种非中原的文字?”柳翔与陆鸿无奈对视之下,十分为难地说,“可是,我们真的不能够啊!”

    “只有此次,未有来生,”未料此时从二位公主口中所吐出的,却是这样丝毫不容分辩的字眼,“看那藏文的扉页,那一行行重复的惊叹号,又是什么?你们难道,丝毫不能受其启发么?”

第200章 大悲莲花经() 
此时,随着二位公主的所指,柳翔与陆鸿二人已经看到那一行行重复的惊叹号之间,已经随着大漠午后阳光的照耀,一点点变化。

    最开始,演变为一本拳头大小的宝云经。

    随后,那宝云经再度变化,又成为一本拳头大小的宝箧经。

    而所谓宝云和宝箧,只是古人对于道经的通用比喻,若是如飘浮的闲云而过,能让人警醒的道经,便谓之宝云经,而若是如山间溪流般可以珍藏,一生一世受用无穷的,便谓之宝箧经。

    其实总而言之一句话,这,都是人们十分虔诚的一种比喻而已。

    然而,不管是宝云经,还是宝箧经,都无法存在长久,在柳翔与陆鸿二人静静的目光注视之下,最后,还是静寂化开了。

    这一刻,二人都已屏息。都已静默而立。

    终于,到最后一刻,那一本如午后闲阳一般静谧,如午后天空一般澄明蔚蓝的大悲莲花道经,终于破空出世了。

    这一次,这大悲莲花道经,已不再是拳头般大小,而是朗朗如一朵宽大的浮云,如一片厚大的雨幕,将整个大漠的天际,尽皆覆盖。

    这一刻,若不是到了大漠,柳翔无法相信。

    这一刻,就是用上中土所有的词汇,也无以表达。

    “大悲莲花佛经?”柳翔十分讶然地说,“我记得还在陌云山上跟楚大伯修炼时,他老人家曾经告诉过我,若见大悲莲花佛经现世,又是朗日,该是异象降临了,是不是这样啊,陆大哥?”

    见柳翔如此疑惑,陆鸿开解她:“不,小翔,你看清楚了,在你面前的,并非是大悲莲花佛经,那上面,分明清楚地写着两个大大的‘道经’二字,也就是说,这大悲莲花经,不是属于佛门,而是属于道家的,也就是说,此刻,才真是考验我们的时刻了!若能从这大片浮云般的大悲莲花道经中看出什么端倪,看出什么线索,那怒石窟的秘密,便可一并开解了!”

    “是么?”听完陆鸿这样的话,柳翔豁然开朗,“那陆大哥你看,那雨后的彩云背后,所写的又是什么?你能看得清楚么?”

    “看不清楚,”陆鸿仔细看了个遍,依然无奈地摇头,“快,我们御仙鼎飞行到彩云中央,看看那真正的大悲莲花经,究竟是什么?”

    此时,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力量,柳翔陆鸿二人已是腾身一跃,直接从星月剑的剑锋,一跃而入了仙鼎的鼎心。

    这一刻,就连柳翔自己,都惊诧于自己的绝顶爆发力。

    是的,刚刚修习御鼎飞行不过几日,自己就能如此熟练驾驭,难道这一切,都是拜这大悲莲花道经所赐?

    一想到这,柳翔更加信心十足了,已是与陆鸿一道,轻松站于仙鼎鼎器的中心,细心观察那大悲莲花道经。

    此时,那亦佛亦道的大悲莲花经,竟然开始在日光之下,呈现双象的意境。这是否说明,佛经与道经,原本就是一体?

    果真如此么?

    而此时,不仅柳翔心内有此疑问,就连一旁的陆鸿,也是同样心怀如此疑问,难道真正的大乘修士眼中的所谓道经,亦即佛经,而那些南海观音大士,云岗弥勒佛口中的所谓佛经,也就是道经了?

    不。

    不可能!

    佛与道本非一家,缘何会出现这样的幻景?

    可是,二人愈是从心内否定掉,事实,就愈是坚定地说明了这一点!

    此时的大悲莲花经,早已呈现七彩碗莲图案,在那擎天而立,极似道庙敬香瓷碗的七彩彩虹云雾之上,已经清清晰晰地出现了一排明亮晃人眼的大悲道经——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柳翔连声念了起来,“这道理我们都懂,本是十分平常的道家箴言,如今出现在这里,又是何用意呢?”

    此时的陆鸿,也在一旁轻轻地念起来:“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小翔,我明白了,这是上联,再往下看!”

    “上联?”此时的柳翔,就更不解了,“陆大哥,你在说哪门子话啊?难道说这大悲莲花经,还有上下联之说?”

    “对,就是这样!”此时的陆鸿,像是参透了这本道经一般,轻松微笑着,指引着柳翔往下看。

    也是,毕竟陆鸿较柳翔早出道若干年,他进入古枫仙山之时,柳翔还是一介村落少年,虽然如今,二人已是同时晋阶元婴,同时御鼎渡劫,但无论是在行事还是做人,陆鸿,都要比柳翔明显地成熟上一截。

    “好,我们往下看。”

    “嗯。”

    在柳翔同样微笑着重复这几个字若干遍之后,那彩云之中的大悲莲花经,竟然忽而一改墨笔,开始弹出了佛门的印迹。

    这一次,二人已是看得清清楚楚,那大悲莲花经之上,已书九字佛经——

    “不可说,不可道,若可说,非常道!”

    天哪,这四句颇为连续的话,已是如此深地映入柳翔与陆鸿二人的眼帘,只是他们尚且不明白!

    这“不可道”,与那“道可道”,缘何看似南辕北辙,风牛马不相及?

    难道说这大悲莲花经,在造反了?

    此时的柳陆二人,已是同时发出了此种疑问!

    “不,不可能的,陆大哥,”这一次,柳翔却是激动地回应,“这佛家与道家大宗思想,绝不可能相互违逆,相互对抗,应该说,造成这种错觉的,是我们自己!”

    “对,”此时的陆鸿也连连点头,“说得很对,那依小翔你看,这二者的联系,又是什么呢?”

    柳翔十分自信地开口了:“依我看,这道经所说,应是能被说穿的道,便不是大道,所以庸人无以成仙,而这佛经所说,也是同一层意思,应是说真正的大道理,非常人所能说,此意,也是在鼓舞凡人修心,修佛,修身,修性,达到天人合一,人佛人仙共事的意境,所以说这其中的道理,便可合二为一了!”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像是头一次听到柳翔如此精辟的解说,陆鸿十分兴奋地说,“那依小翔你看,这佛经与道经合一的大悲莲花经之中,究竟藏有何种玄机,可以揭开那怒石窟的秘密呢?”

    “这个,待我认真思量。”说完这句之后,柳翔已沉入缄默,开始步入修炼抱元的状态。

    道家的修炼抱元,讲究的是正是天一合一。

    对,天一合一,方能有所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