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为了和那些武将们更容易沟通,或者是为了更容易得到百姓的拥护。 还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返朴归真?宋缺想了很久,最后还是不得而知。
凌敬有几分无奈:“少帅。 夏王的请求共有三条,第一就是希望少帅能够让他保留夏王地封号。 而且……”
吴浩直接抢过话头:“世袭罔替是吧?准了!”大概说话有点多,口有些干,所以他举起茶杯喝了口茶。
凌敬接着说道:“第二就是夏王希望能够和少帅能够结成儿女亲家。 ”
“扑”吴浩一口茶喷了出去,并且引来一阵的咳嗽。 身后的独孤峰上前一阵的轻捶着吴浩的背,吴浩接着又喝了一口茶,顺了一下喉咙说道:“我没有听错吧?我今年十月才刚刚结婚。 现在哪来的儿女?”
“这点夏王当然明白,夏王如今有一子也才刚满周岁。 夏王的意思是希望先定个儿女亲。 待到他们成*人之后成婚之后也不迟。 民间就有指腹为婚。 这也不足为奇!”
“可是问题是现在连腹中都还没有呢?我看这一条不妥,还是免了吧!”吴浩心想:我就不信你还能知道婠婠已经怀上了。
凌敬想不到吴浩会如此回答,于是灵机一动:“少帅英明神武,不日自然众望所归,封禅天下。 您地儿女自然是灿若星河。 ”
幸好吴浩此时嘴里无茶,否则非的再次被呛不可。 你还把我当种马了,还灿若星河。 那我还不得累死。
“这个,我觉得结亲地确是没有什么必要。 ”吴浩一脸正色:“自古以来敌国之间,敌对势力之间结亲的多的是,要不就互换人质,可是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 该是兄弟的还是兄弟,该翻脸是还是翻脸;所以我认为咱们只要互相之间坦诚相对,何必要用这种方式呢?当然如果夏王执意如此,我只能答应。 如果夏王愿意的话。 可以待他公子稍大一些之后,送他来扬州。 将来和我的子女一块成长,如果我的女儿中能有和他情投意合地我自然是赞成。 如果没有,那待他成年后,我认他为义子,你看如何?”
吴浩的话让凌敬无话可说了。 他也知道吴浩说的的确也是事实,就算吴浩把女儿出嫁给窦家,也无法保证什么。 更何况最少还有十几年的事情,要是旁人肯定就答应,吴浩不答应反而显得坦诚 。 但是这个主意最后还得窦建德拿,不过他估计窦建应该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再坚持下去的。
于是凌敬接着又说道:“这第三条就是夏王希望少帅能够同意让夏王保留部分部队做王府亲兵。 此外就是希望少帅能够赐予夏王一块封地。 ”
在宋缺之前投奔少帅军的各方势力中只有一人被封王,那就是林士弘。 不过他这个王自然是窦建德不愿意做的。 第一没有封地,虽然少帅军答应每年地俸禄很高,但是总是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而且俸禄是死的,再高也由限。 但是封地就不同了。 窦建德可以征税纳捐。 封地越繁荣。 那窦建德德财富也就越多。 第二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部队。 因为所有的部队都要整编,虽然将来还是统军。 即便率领的是原来地部队,恐怕那些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人了,即便有些军校没有变,也不可能象以前一样听指挥。 到时候如果吴浩一声令下,只怕什么也剩不下。
大家都明白三条之中其实这一条才是关键。
寂静。 大殿里只有沙漏的声音。
“封地是不可能的。 历代王朝之所以覆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土地兼并,要想根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宿命,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把土地集中在朝廷手上,即使不能完全掌控,也要掌握住大多数的土地,这样才能实行租庸调制,否则用不了多少年朝廷手中根本无地可调,就会有大量的贫民无地可租,那就是又是动乱的开始。 所以我不会给任何人分封一寸土地,不但如此,我还会不断的用和平地方式购买私人手上地土地。 所以这一点是不容商量的。 俸禄如果不满意可以再适当地提高,但是封地坚决不行。 ”吴浩接着又说道:“至于王府亲兵可以。 只要规模保持在五千人以下。 ”
凌敬一听整个人泄了气。 如果没有土地的话,就不可能征税纳捐。 如果窦建德留着五千士兵就意味着要靠他俸禄来养活这五千人。 再高的俸禄也不可能高到这个水准。 也就是说要不了多少年,窦建德就养活不起这五千人。
吴浩笑着说:“凌大人,其实说穿了,不过就是夏王还不相信我吴浩。 如果我吴浩不可信,夏王手上就算有几万王府卫兵又能如何呢?”
凌敬坐在椅子上不作声了。 吴浩说的的确也是实情,现在窦建德有五郡之地,坐拥十几万兵尚且惶惶不可终日,时刻担心吴浩北攻。 就算吴浩答应了他的条件,无论如何私兵也罢,封地也好,肯定是比现在要弱的多,如果吴浩真要对付他,那一样是根本抵挡不住的。
“凌大人,这件事情你肯定是做不了最后的决定。 麻烦你回去转告下夏王。 能够保住富贵二字的秘诀只有两个字——知足。 知足者常乐嘛!”
宋缺坐在那里有些如坐针毡的味道,怪不得吴浩要把他叫来,这不等于就是在给他敲边鼓嘛。
“少帅,我一定转告夏王!”凌敬的神色比之方才差了许多。
“凌大人,不要急,我话还没有说完。 我吴浩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能够这么快的一统中土。 有三个人功不可没。 分别是镇南王、楚王(杜伏威)以及夏王。 以前的事情就不说了。 这次夏王阻击突厥人。 把这些突厥人留在了黄河以南,这个功劳可是建的大了。 只要我们消灭了这些突厥兵,数年之内,除非我军主动出击,否则突厥兵不敢犯我。 所以别的不好说,但是只要各位和我肝胆相照,这富贵自然可以永远。 天下的钱多的是,我吴浩还不至于那么贪婪。 ”吴浩头一摆,身后的独孤峰走到凌敬前递上了一份文书。
“少帅,这是……”
“这是我和镇南王和楚王签订的一份协议的翻版,唯一不同的只是里面的地方由交趾、吐谷浑换成了高丽、新罗和百济。 其实镇南王是有点吃亏,吐谷浑自然是不能和杜伏威的交趾以及夏王的高丽、新罗和百济相比。 ”吴浩笑着对宋却说道:“不过我想这对于镇南王来说更有挑战。 ”
宋缺微笑,不语。
凌敬打开了一看,很快就看完了。 内容其实也不多。 但是却很有些震撼。 这文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实际上就是吴浩统一中土之后,十年之内的出兵征服计划。 他的准备是首先在一年之内彻底消灭高丽。 因为隋炀帝虽然三征高丽都失败了,弄得民怨沸腾,但是高丽更是灯枯油尽,国家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 此时出兵,只要留下高丽王室一条生路。 把高丽纳入版本,那是一点也困难。 接着后面还有进攻交趾、进攻琉球等国的计划。 到了第五年,则是进军东突厥和吐谷浑。 在吴浩的想法中,只要此战取胜全歼了突厥军,那东突厥数年之内就无力南侵了。 而他则可以利用这四年的时间,一边整军备武,一边拿些小国、弱国试刀。 四年后,估计最少也能有三十至四十万的精锐骑兵,到那个时候东突厥内耗的也差不多了,定能摧枯拉朽一般。 吐谷浑威胁不大,但是它正好挡在西突厥前面。 少帅军消灭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不可避免的有一战。 此后则还有征服新罗,百济,只是时间已经在七、八年后了,所以并没有具体的计划。 不过,如果以一切都能按计划实现,要征服新罗,百济这样的小国自然是不在话下。
第四十七章 最好的归宿
第四十七章 最好的归宿
本书还有最后三章,均为免费章节,将在今、明 两天陆续上传。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十二郎的支持。 欢迎大家支持十二郎的新书《夹紧尾巴做人》。 谢谢!
………………………………………………………………………………………………
第二部分则是单列出给宋缺、杜伏威和窦建德的。 吴浩准备分别用宋缺为帅征讨吐谷浑,杜伏威为帅征讨交趾,窦建德为帅征讨新罗,百济。
夺取这三地之后。 他们这三人将长驻三地。 最重要的是每攻下一地,该地十年征收的税收中的十分之一将归他们三人所有。 只是内政他们不能插手,税收需要由朝廷统一收缴,然后再转交给他们。
凌敬虽然不知道这笔钱到底有多少?但是可以肯定这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 其实说白了,就是吴浩送一大笔钱给他们三位。 只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 即便三人没有什么积蓄,有了这一大笔钱,不要说自己,儿孙几代也是富不可言。 而且三人哪一个现在都是富可敌国。 又是世代王爵。 就富贵二字来说的确是已经到了人臣的极点了。 不过,凌敬也知道虽然兵还是由他们带着,但是经过整编以后,指挥麾下的部队对外用兵尚可,想要做别的事情,多半是指挥不动的。 地方上的事务又全由朝廷直接委派。 富贵是富贵了,但是手中的权利确实大大地缩水了。 只是凌敬仔细想了想。 历朝历代,手握大权的人臣,结果无非只有造反和被杀两个。 任何一个英明的君主都不会也不可能长期的容忍自己的属下中有自己指挥不动的力量存在。 也许只有这样,宋、窦、杜三家的子孙才能真正地永保富贵。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许才是窦建德最好的归宿。
……
天亮了,可是裴行俨地六万多骑兵依然没有到达洛阳。 这让吴浩有些焦急不安。 因为昨夜亥时,他已得得到了通报:刘武周和薛举的部队已经赶到了绳池。 这个时刻,他更是担心又发生什么变故。 所以一整夜都没有睡,商秀珣和沈落雁二人也陪着他聊了一夜。 而婠婠则被他轰回去睡觉了。 现在可是一人两命,孕妇更是不能熬夜的。
就在吴浩焦急万分的时候,独孤峰来报:师妃暄到了。
“你来了,路上还顺利吧?”吴浩显得有些疲倦。
师妃暄没有说话,只是递上来两张文书。
“这是什么?”吴浩一愣。
师妃暄微微一笑,不说话。
沈落雁凑上了看了一眼,大声地叫了起来:“刘武周和薛举要投降?”
吴浩一下站了起来:“你去劝降了?”
“是。 ” 师妃暄:“对不起。 没有得到你的同意。 我就擅自作主了。 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我到你身边后,什么也没有帮到你,所以我……”
“好妃暄,是你自己多想了。 ”吴浩一把将她抱在了怀里。
“敕封王位,保留个人和家族的财产……”沈落雁一项项地念道:“刘、薛二人等于是放弃了他们对军队地控制权,刘武周还好些,薛武周可是一直认为是婠婠杀了他的儿子薛仁杲。 对我们恨之入骨,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就同意投降了,而且条件也不算高。 ”
师妃暄靠在吴浩的肩上,一脸疲惫的说道:“也不算容易,我整整劝说了他们将近两天呢?”
吴浩连忙把她扶到椅子上:“辛苦了。 来,坐下说!”
“前天。 我就已经追上了薛举和刘武周的部队。 二人从潼关东来,实际上早就是焦头烂额了。 尤其是薛举,他从起事到现在也不过半年多时间,根基其实一点不稳。 撤退的这段路上,不停的有大量地士兵逃跑。 部队的将领中也多有怨言。 刘武周虽然好一些,但是他起义也不过才十个月,说起来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两支部队其实和我们少帅军发展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都是在几个月之内,迅速扩军。 打胜仗的时候,也许还没有什么。 一旦打败仗。 那就是树倒猢狲散。 这两天时间,他们的军队至少逃逸了上万人。 由于原本他们就是吸收了大量西北各路的小义军。 所以此时有些部队。 实际上都是有组织地整营整营的逃跑或者干脆投降,尤其是那些留下来断后监视王君廓、秦琼的部队更是如此。 ”
“我先单独去了刘武周的军营。 刘武周对于我的到来,一点都不吃惊,甚至我看得出来,他还有一点期待。 刘武周一开始就表示这次进军乃是因为受到李世民的蛊惑,而且他的军队和突厥人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仰之鼻息,所以实在是无奈之举,并非本意。 他现在想要撤军,希望少帅军能够让出一条路来。 而且他可以像少帅军主动称臣,每年缴纳一定的供奉。 对于他的要求我自然当场就拒绝了,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想要做少帅军的藩属国,实在是有些太一厢情愿了。 ”
“我先告诉了他 宋缺和杜伏威已经归顺了少帅军,此时地萧铣地巴陵军如今是覆亡在即。 他听到了这个消息,当时就有点发呆。 而后,我只是把事实一摆,他现在东进无非有两个可能,一是失败了,那就是全军覆没,二是成功了,但也只不过是冲过黄河,损兵折将的逃回雁门。 他现在控制地雁门、楼烦、定襄等郡,地贫人稀,根本无力对抗少帅军的进攻,所能依仗的只有东突厥,可惜东突厥一向在东边没有多少兵力,大败而回之后。 只怕抽不出多少兵力来救他,而且他绕道回到雁门的时候,只怕他地雁门、楼烦、定襄等郡早就被我少帅军攻占了。 那他只有一条路彻底投奔东突厥。 没有了地盘的他,就是无根的浮萍。 而且突厥人也不是那么好侍候的,他的这点兵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突厥人彻底吞并了。 既然他注定已经是保不住他的家业了,那还不如安安定定作一个富贵的亲王。 比之提心吊胆地躲到突厥去还是要强得太多。 ”
“ 那薛举呢?他恐怕不是这么好说话吧?”沈落雁问道。
“沈姐姐说的是。 不但是薛举,就是刘武周。 当时还是犹豫不决。 ” 师妃暄接过吴浩递过来地茶:“薛举见到我的时候,装出一幅恼怒的样子,其实我知道他并不是一个鲁莽之人。 薛仁杲的死当时他的确可能有些不理智,但是现在事情过去也有段时间了,盛怒过去之后,仔细想想他不会没有怀疑。 我和他只说了…,第一:婠婠从来就没有见过薛仁杲。 更谈不上什么仇怨,而且事发之时,婠婠正在洛阳,这一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能证明,当然这些人都是少帅军,相不相信就在他自己了。 第二点:杀了薛仁杲对于婠婠和少帅军都没有任何的益处。 相反,刺激了他地起兵。 少帅不至于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在这个时候去多树敌 。 如果少帅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的如此迅速呢?第…:就算真的有什么非杀薛仁杲而外人不知道的理由,少帅军和阴癸派如今高手如云,用得着婠婠亲自动手吗?就算她真要自己动手,以她的武功暗杀没有什么防备地薛仁杲并不费力,犯不着暗杀之后,还把自己的面貌露出来。 难道她是想炫耀?婠婠如今是海内皆知,没有必要用杀薛仁杲这样的事情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暗杀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只能对她名声有损,她只怕是避之犹恐不及,怎么可能惟恐天下人不知呢?”
“薛举听了这番话之后,默默不语,我知道他只怕早就有所怀疑了。 接着我又和他说了两件事。 第一是石之轩在婚礼的时候假扮翟无瑕。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也是石之轩干地,但是至少可以说明看到的东西未比就是真的。 其他人扮了婠婠来刺杀是完全可能的,第二点就是李轨已经正式归附了少帅军。 并已然起兵攻打金城。 他留守的部队不过万余。 还分散各地,这肯定是支撑不住的。 就算他能够冲过黄河。 也是无家可归了。 以他现在的士气和兵力想要夺回地盘,只怕是不可能。 到那时,他除了投靠突厥人就没有别的路了。 他和他将士们的家眷也尽在少帅军的手上。 时间一长,跟随他地人只会越来越少。 突厥人豺狼野心,他地势力衰弱后,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突厥人给吃掉。 而且说起来薛仁杲被杀,最大地受益者只有三个人,一就是可以得到强援的东突厥,二就是当时正到处求援军的李世民,三就是期望中土大乱,好乱中取栗的石之轩。 所以他坚持和少帅军死抗到底,等于就是在帮助杀害他儿子的仇人。 ”
“他们就这样被说动了?” 商秀珣问道。
“来,来,来!不急,喝点水再说!”吴浩现在自然把心放到肚子里去了。 没有了刘武周和薛举,突厥军还被分成了两块,一部分三万余人正和李靖部交战,另一部就是突利亲率的大军,估计他们到洛阳时最多不会超过十万人,先是攻洛阳受挫,而后又被窦建德,现在士气低落,兵力估计最多也只有七、八万人,这次可真的是板上钉钉的死定了。
“没有,他们一直在犹豫,眼见得已经到了绳池,我也有些急了。 可是他们就是不松口。 表示称臣可以,但是希望能够做少帅军的藩属国,而不是彻底归顺。 就在这个时候,突利派人前来联系催促他们即刻往黄河进发,并且说窦建德部已经在黄河对岸阻击了他们。 看来需要重新再商议行军的路线了。 两人一听就傻了,过黄河时他们唯一逃生的希望,可是现在的情形分明就是窦建德也已经投靠了少帅军。 那就算过了黄河,要穿过窦建德的地盘,最少也得再脱层皮,他们可是不比突厥军全是骑兵。 不被彻底消灭掉,能够剩下的人马只怕也能有十之一二了。 何况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黄河有那么好过吗?一番挣扎之后,他们这才同意了投靠少帅军。 现在王君廓和裴行俨的部队都已经到了他们的两侧,就等着少帅的一声令下,正式受降了。 ”
第四十八章 夜战
第四十八章 夜战
时间又过去了整整五天。
自从四天前薛举和刘武周部投奔了少帅军之后,突厥军就陷入了无边的恐慌之中。 他们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这个时候窦建德也受到了这个消息的刺激,终于决定答应了吴浩的条件。 并把两日前自动送上门的康鞘利斩首祭旗,高悬在黄河北岸。
王君廓和裴行俨共十四万人的军队开到,与北岸的窦建德部共二十万人远远的把实际作战兵力不到七万的突厥军包围了起来。 黄河两岸到处都是一片红旗,看得让人眼晕。
薛举和和刘武周都表示愿意参加围剿突厥人的战斗,但是吴浩想想尚有几十万大军正在赶往洛阳的路上,兵力已经足够多了,也省得再生出什么事端来,但是二人的请求也不好一口回决,所以只同意他们各派五千人做个代表。
王君廓、裴行俨等少帅军一开到,就开始设营立寨。 在十几万百姓的共同协助下,到了黄昏时分就已经把突厥人的三面全部封死了,唯独剩下了北面的黄河。 北岸的窦建德也是严阵以待,突厥兵的羊皮筏子不过一百多个,一次最多只能渡河两千余人,这点兵力冲到北岸,那等于就是自杀。
又过了一天,杨公卿的十万大军和虚行之等从临汾赶过来的近九万人陆续到达。
突厥人看到密密麻麻的少帅军不断开来,旌旗遮天蔽日。 原本经过了一天地讨论准备夜里强行向西面突围的计划彻底夭折了。
又过了一天。 郝孝德率领四万水军从长安来到了黄河。 几百艘大小战船在黄河上一字排开,投石车和床弩不停的向着岸上的突厥军投射。 突厥军一开始还用他们的几十台投石车还击一下,结果招来更猛烈的打击。 于是干脆全部离开了河岸五百步以外,这样一来,连投石车射程都够不着。 心想这下总是安全了吧。 郝孝德见到这种情况,于是就和窦建德商议,用船运送一、两千河北军登上南岸。 并在南岸假装挖沟壕。 突厥这下不能不理了,于是出动军队驱赶河北军。 河北军迅速撤走,而突厥军也遭到了少帅水军的凌厉地打击。 连续几天,每天都要上演好几场这样重复的战斗。 可是突厥军也没有办法。
因为少帅军正从其余三面步步为营,逐渐压缩突厥军地空间。 十几万老百姓在不停的往里修筑营寨,营寨内的少帅军投石车、床弩、弓箭手全部准备就绪,就等着突厥军来攻,突厥军往西面冲锋了一次。 但是少帅军有五百多辆投石车,三百多辆床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