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的日常-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曼春不信,拿过来往身上一披,果真是紧绷绷的扣不上,不由比量比量腰身,“我又没胖,怎么就穿不下了?尺子呢?”

    小屏专管她的衣裳鞋袜,“姑娘别量了,肉没长,可骨头架子长了呀。”

    曼春使劲儿吸了吸肚子,然而还是扣不上,只好脱了下来,“罢了,给福慧明年穿吧。”满院的丫鬟就数福慧年纪比她小,她穿着小的衣裳也只有福慧能穿。

    说起福慧,“她人呢?”

    “跟宋嬷嬷学做糕去了。”

    曼春原本安排福慧跟着小屏,因为知道她在针线上有天赋,心里也打算以后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她,哪知这丫头却更喜欢厨房里的活计,也许是因为曼春宠着她,在这里大家也都让着她,她的性子比曼春记忆里活泼得多,天天笑呵呵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曼春渐渐也就不拘着她了,每日里教她认几个字,再做些针线,便由她去了。

    小五道,“姑娘放心,她穿得暖和着呢,厨房里又烧着柴火,冻不着她。”

    虽说做新衣裳是好事,可偏偏她此时没什么兴致,随便选了藕色的缎子,却没定下想绣的花样。

    曼春拿过黄历来看了一会儿,心里算了算,自从两个月前办了兄长的婚事,父亲那边一直没有姐姐的消息,这么冷的天,不知是不是要经常进宫,她最爱看雪,年年冬天都免不了小病一回,今年没有嫡母和她看管着,不知道有没有不听话……

    宫中。

    惠妃娘娘面上露出几分喜色,看着身边女官,“太医还说了什么?”

    “回禀娘娘,太医说咱们王妃年纪小,身子骨倒还壮实,就是兴许近日辛辣之物吃得多了,有些上火,叫厨下留意些。”

    惠妃就叫来自己安排在晋王府的女官,问,“王妃最近吃了什么?怎么上火了?”

    女官忙跪下,“禀娘娘,殿下近日常邀王妃赏雪吃锅子,鹿肉、羊肉都用了不少,”像是怕惠妃责怪,她又补充道,“王妃也常劝殿下用些菜蔬。”

    果然惠妃问道,“殿下吃了?”

    “吃了,王妃陪嫁的厨子手艺好,饭菜合了殿下的口味,餐餐都要用些菜蔬。”

    惠妃听得满意,往内殿的方向看了一眼,对地下跪着的女官道,“起来吧。”又道,“王妃有了身孕,此事是你们府里一等一的要事,以后王妃身边的事你们都要仔细伺候,殿下那边你们也要劝诫着,大热之物以后不可多吃,也不许跑到假山亭子里看雪,伤着王妃伤着我孙儿,本宫唯你们是问!”罢了,不管女官如何惶恐,又不厌其烦的跟唐曼宁嘱咐了一遍,“你这是头一胎,可得仔细着,你们小两口又年轻,有不懂的就问身边的嬷嬷,可不能任性想当然。”

    “娘娘教诲,媳妇知道了……”唐曼宁被惠妃勒令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自从太医那里听到这个好消息,脸蛋儿就红扑扑的,害羞得不行。

    自从唐曼宁成亲,每隔几日便跟着丈夫进宫给惠妃请安,惠妃爱屋及乌,也喜她脾气爽利,不免多疼了几分,时常颁下赏赐,哪想这唐氏的肚子这么争气,才成亲几个月,便已有了好消息。

    “才一怀胎总是不稳当,你回去好好养着,可不许调皮,这些日子也不必来请安了,有什么事叫人来知会一声就行。”

    曼宁忙道,“娘娘体恤,我们做小辈的怎么能——”

    “听话,”惠妃拉着她的手轻轻抚着,语重心长,“你信本宫的,再没有比这个孩子更重要的了。”

    曼宁一怔,“……娘娘?”

    惠妃抬头一笑,“就算是殿下说了什么任性的话,你只管叫他来找我!”

    椿树胡同。

    鄂云溪从丫鬟手中接过炖盅,轻巧的盛了一小盏奉给王氏,王氏接过笑了笑,示意她也坐下,又让丫鬟给鄂云溪也盛了一盏,轻轻抿了一口汤汁,赞道,“嗯,火候够了。”

    鄂云溪笑了笑,问道,“刚才太太愁眉不展,是有什么烦心事?说来让媳妇替您分分忧?”

    王氏叹了口气,“还能有什么烦心事?自打你进了门,这家里再没有让我操心的,只除了你妹妹,这几日没有她的消息,也不知在那边儿怎么样。”

    鄂云溪心里算了算日子,笑道,“看日子,说不得今日妹妹进宫请安去了,太太想她,她又何尝不想太太?说不得今天明天就打发人来跟太太问安,太太只管宽心等着便是。”

    “若是真能宽心便好了,这孩子一向没心没肺的,我真怕她闯了祸还不自知。”

    见如此,鄂云溪也不好再劝,便换了话题,“昨儿我们爷和我说那边儿房子等年后就开工修整,想问问太太想怎么修?”

    提到这个,王氏就有些烦躁,哼了一声,“那么小的两进院子,连转身都不够,还能怎么修?让他们爷俩看着办吧,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索性我是不住的。”

    在泉州的时候住得多宽敞?搬回侯府那个小院子可让她憋屈了好几年,那时候是没有办法,上头一层层长辈压着,想不住也不行,现在既然搬出来了,何必再委屈自己?

    王氏道,“你别看如今家里人少,那两进院子瞧着像是能住得开,等过一二年家里添了人口,你就不会那么想了,孩子在后头院子里叽叽喳喳的乱跑,前头听得一清二楚,松哥儿还怎么读书?”

第231章 焦急() 
早前还没和唐松定亲的时候; 鄂云溪和王氏这位舅母虽只见过几次面,却也隐隐觉得她这位唐家舅母有些自家姐姐那般说一不二的性子; 后来舅母要变作婆婆,鄂云溪虽心慕唐松,却也不免心生忧虑; 好在她生性聪慧; 出嫁前又得了唐蔷反复叮嘱,因此嫁进来后事事小心谨慎,虽日日服侍王氏,倒也没出过什么大错; 且又有唐松明里暗里的回护; 日子倒也还算舒心。

    之前她听唐松说起修缮旧宅的事,晓得那是个好地段,只是院子略小,婆婆不愿意去住。

    那房子的布局图她也见过,若是修缮完毕; 应是个颇为精巧雅致的小宅子; 不过若换作是她,宁愿撇下这大房子去住那儿; 清清静静的; 离衙门还近。

    不过她到底是做小辈的; 心里再怎么盼着过自在日子,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能多说。

    便笑道,“哪儿是我们想去住?住哪儿都一样的。怕是老爷觉得清早上衙不便; 才想着住得近些,我们爷和我说了,随您二位怎么安排,只要许我们孝敬您就尽够了。”

    王氏笑道,“这话若说是你说的,我信,松哥儿那个性子,叫他做事是行的,想听一句半句甜蜜话,我才没那福气。”

    这话叫人怎么答?

    鄂云溪笑着替她换了茶,“太太尝尝这茶?这还是上回妹妹打发人送来的,叫一并放些蜜姜在里头,说既养人味道也好。”

    说起女儿,王氏蹙眉叹了口气,道,“这个冤家,打从落地就没叫我省心过,如今嫁了嫁了,还叫人日日惦记她,皇家的媳妇哪是那么好当的?”她抬眼见儿媳神色怔怔,不知在想什么,不由失笑,“我说这些做什么,回头给你母亲送信,过几日咱们出去走走,去娘娘庙里上柱香。”

    “可是为了妹妹的事?”

    “自然也是为你,你们小孩子年纪轻不晓得,这日子过得快着哪,我只盼着家家都有喜讯才好。”王氏道。

    虽然知道婆婆是个急性子,鄂云溪却也没想到自己嫁进来才两三个月,婆婆就着急起了孙子,她到底是新妇,闻言便不吭声了,王氏瞥了她一眼,笑道,“知道你面皮薄,我不说了。”

    鄂云溪心里一叹,想到丈夫读书勤恳,就像父亲说的那样,将来未必没有登科的一日,且熬几年,到时候娘家帮忙说说话,等唐松赴了外任,她也能跟着躲出去几年,到时候日子就好过了。

    她轻轻打了个哈欠,正要说什么,忽见外头服侍的婆子一脸慌张的进来禀报,“老爷打发了人来报信,说有王府的消息!”

    王府送来的什么消息,竟叫他等不及下衙回来再说?

    王氏心中不安,一下子站起身,“出了什么事?”见那婆子磕磕巴巴说不清楚,急道,“老爷打发了谁回来?叫他进来回话!”

    说罢,竟是不等人来,径直走出了房门,鄂云溪忙上前扶着王氏,“太太仔细脚下。”

    王氏便站在廊下等着,脸色绷得紧紧,踮脚张望着,一句话也不说,攥得鄂云溪手都疼了。

    很快服侍的婆子便引进来个穿青衣的仆役,那人脚步匆忙,纳头便拜,王氏见来人是唐辎的随扈知义,知他一向跟着唐辎跑腿,便催促道,“免礼,快说,是什么事?”

    知义却是正经磕了几下才道,“老爷有话,适才王爷打发了人从宫里递出话来——王妃娘娘大喜。稍后宫里兴许有旨意,请太太和奶奶准备起来,免得到时候应对仓促失了礼数。”

    王氏怔了一怔,立时眉眼间便露出了笑意,“咱们大姑娘——娘娘她……”

    鄂云溪见王氏喜得不知说什么好,忙替她问道,“娘娘如今在哪儿?府里还是宫里?”

    “老爷没说,只让小的传话叫太太奶奶准备起来。另外,今儿晌午前王尚书老大人身上有些不好,像是犯了心疾旧症,告假回家休养去了,老爷说,‘老大人是奔六十的人了,平日里便殚精竭虑、忠心王事,只这阵子忒忙乱了些,太太不必着急,打发人去岳父岳母那里问个安,免得老太夫人担心太太’,老爷还说,衙门里公务要紧,叫小的回来拿两身衣裳和被褥,最近这几日就住在衙门里了,家里的事就托付给大少爷了,请太太奶奶多担待。”

    这一番话鄂云溪听得云里雾里,她看看地上跪着的知义,再看看身旁的王氏,似懂非懂,见王氏蹙眉不语,她隐约有些不安,也不敢多问,过了一会儿,王氏才道,“老爷还有别的话没有?”

    知义摇摇头,“没有了,老爷只嘱咐了这些。”

    王氏摆摆手,甚是没精神的打发人去准备衣裳被褥,略定了定神,这才问道,“老爷怎么突然忙起来了?今儿早晨走的时候也没说要住在衙门里啊。”

    知义道,“小的也说不好,这些日子咱们老爷上头那位时来时不来的,并没有什么大案子,今天也是奇了,只上午便一下子押送来了十几个罪官,还有好几大车铜皮箱子,听说都是‘罪证’,老爷忙得连晌午饭也只囫囵吃了两口,后来还是宫里来了俩小黄门,老爷才抽出空来问了几句,之后就打发小的回来报信了。”

    王氏白了脸,从那十几个罪官一下子联想到自家伯父犯病,忙问,“那我们王家是怎么回事?”

    瞥见主母脸色不对,知义忙低头回道,“小的也不知,这还是老爷告诉小的,小的才知道,老爷让小的和太太说,请太太不要着急。”

    等打发了知义,王氏胡腾一下子就瘫在了椅子上,吓得鄂云溪赶忙扶住她,忙不迭的要叫人来,王氏白着脸,按住儿媳的手,“别声张。”

    婆媳两个一时都没有话,沉默着,屋里寂静的可怕。

    王氏终于勉强振作起来,问鄂云溪,“松哥儿什么时候回来?”

    鄂云溪小心道,“他今天说是要去拜访先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王氏闭目抚着心口,“派个人去看看,他要是不忙,就叫他早些回来——告诉他,他妹妹有喜事了。”

    “是,这就叫人去。”

    “还有……算了,你去歇着吧,李家的留下。”

    李嬷嬷此时心里也是一团乱麻,即便没听懂老爷的传话里有什么深意,可看太太的样子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她原也是从王家跟来的陪嫁,娘老子虽说都不在了,可还有兄弟在王家当差,若王家有什么不好,她兄弟一家……心里不由盘算起自家的积蓄,还是得找机会回王家看看。

    李嬷嬷按耐住心思,待大奶奶退下了,方才问王氏,“太太,老奴愚钝,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不妥?要不要老奴回去看看?”

    王氏闭眼点了点头,“把前儿娘娘给我的茶叶给老太太送去,给大伯父带两支老参,其余的你看着办。你去了,多听少问,看老太太、大伯母,还有我父亲母亲说了什么,脸上是喜是悲,仔细的看,回来告诉我。快去,时辰不早了。”

    李嬷嬷道,“我走了,太太这里谁伺候?太太,还是先请个太医来瞧瞧吧?”

    王氏急躁道,“我能有什么事?你快去!”

    鄂云溪被王氏支开,心知必是有什么不想叫她知道的事,但她也明白即便王氏留下她来,她也不能帮到什么,毕竟鄂家在京城的根基还太浅,王尚书在朝中都多少年了?便是叔公他老人家,在王尚书跟前也要礼让三分。

    王尚书年近花甲,有个头疼脑热的不稀奇,但能让为官持重的老爷特意派人来给太太捎话,就应该不是寻常的病症。

    若是王家倒了……

    鄂云溪猛地攥紧了衣袖。

    她思量再三,还是叫人开箱子取了两副补品,叫小丫鬟端了,亲自送去了上房。

    王氏见她去而复返,心里有些不耐烦,鄂云溪不等她责问,便道,“已经打发了人去找大爷回来,太太别担心。”说着,便示意小丫鬟将托盘交给王氏身边服侍的人,“我见太太适才脸色白的很,这两副药补气养血,是我孝敬太太的,我们小辈做不了什么大事,只盼太太珍重自己。”

    王氏的脸色才稍好了些,道,“不是不叫你知道,只是这些外头的事即便说给你听了,你也未必明白,”王氏顿了顿,“你该知道,朝中的王尚书是我娘家大伯父。”

    鄂云溪点点头。

    王氏又道,“他老人家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做小辈的怎么能不担心?只是这会子他们还没派人来送信,老爷又说的含糊,也不知是个什么情形,实在令人焦心。”

    鄂云溪正在犹疑,就听王氏道,“我已经打发了人回王家去瞧瞧,若只是小病,自然无忧,否则……否则这几日家里的事也就只能麻烦你和松哥儿了。”

    “太太勿忧,老大人必定福寿康宁,万事无忧。”

    王氏勉强笑笑,“那就借你吉言了。”

    她眼睛望向窗外,深深叹了口气,“但愿万事……无忧。”

第232章 忡忡() 
李嬷嬷出门时天上就飘起了零星雪花; 等到了王家宅邸,雪下得越发大了; 门房上的管事认得她,见是她来,忙打发人去二门报信。

    李嬷嬷由两个媳妇子扶着下了车; 她抬头看看天上; 拢紧了身上的披风,服侍她的丫鬟从车上取了伞和礼盒,也赶紧避到了屋檐下。

    门房管事迎上来,“李嫂子; 天这么冷; 您怎么来了?”

    李嬷嬷道,“天再冷也得当差不是?”看了一眼身后捧着礼盒的丫鬟,“我们太太挂念太夫人,恰好前儿娘娘赏了些东西,太太有心孝敬长辈; 这不就打发我来了?”

    管事客气道; “外头冷,李嫂子到屋里烤烤火?”说着; 便将李嬷嬷让到了门房待客的地方; 找了个僻静又能烤火的角落请她坐下。

    这里其实还坐了不少人; 形形色色各样的人都有,送礼的,自荐的; 打秋风的……王家这些年向来如此,李嬷嬷是见惯了的,倒也不以为意,她是常回王家的,有王氏的名头摆着,倒没人会怠慢她,坐下烤了烤手,便有伶俐的小厮送来了热茶点心,这样的待遇可不是人人都有,自然引来一番侧目。

    若是往常,李嬷嬷心底不免还要自矜一番,只是她这次回来是有要紧事,倒也顾不上其他了,在心底将一会儿要说的话打了个腹稿,又设想了一下稍后太夫人和几位老爷太太可能会问到的话,便有个婆子走到她身边轻轻叫了她一声“李姐姐”,李嬷嬷抬头一看,见是二夫人院子里的一个管事婆子,便点了点头,跟着她出了屋子。

    雪仍在下,丫鬟在她身旁打着伞,王家规矩大,她跟这领路的婆子也不熟,没什么话好说,一路沉默着进了二门,却没拐去二房所在的院子,而是去了中路正堂——户部尚书王大老爷和大夫人所居的正堂。

    李嬷嬷本以为会派这婆子来领路是二房有什么话要嘱咐她,不想走了大半路程仍未听到只字片语,她犹豫了一下,问道,“这几日老爷夫人可好?我们太太惦记得很。”

    那婆子脚步微微一顿,慢了下来,低声道,“都好,只是眼下太夫人和老爷太太们都在大老爷那儿,所以咱们夫人才叫了我去领你进来。”

    李嬷嬷心中一凛,不敢再问下去,忙整肃了面容,吩咐身后人道,“一会儿你们都规矩些。”

    被李嬷嬷这样郑重嘱咐,随她前来的唐家众婢尽皆收敛了先前的散漫,都低头应是。

    李嬷嬷虽是王家的家生子,可真论起来,这王家的中路正堂她却没来过几次,更别说破天荒的被叫进屋里问话,好在规矩是刻在心底的,她老老实实垂着眼睛不敢乱看。

    西侧暖阁里此时挤满了人,王尚书正闭目半倚在炕上,头上贴着膏药,王大夫人难掩忧色,保养细致的双手缓慢搅动着小勺,碗里褐色的汤药散发出浓重的苦涩,王尚书的母亲王太夫人比起上次见时似乎又多了些白发,脸色难看的坐在对面的罗汉床上,嘴角的法令纹越发深刻了,她身侧坐着的王二老爷和王三老爷也是眉头紧皱,王二夫人捏着手里的佛珠垂着眼睛无声的念着什么,王三夫人拉着哭得眼睛红肿的王四夫人低声安慰。

    李嬷嬷进来先给王太夫人磕了头,欲要再行礼,王太夫人却不耐烦道,“行了,别磕了,有话快说!”

    吓得李嬷嬷一怔,忙低头道,“我们太太打发奴婢来问安,之前我们太太得了我们老爷从衙门里送的信儿,说今儿晌午前老大人身上有些不好,像是犯了心疾旧症,告假回家休养去了,嘱咐我们太太一定打发人来给长辈们问个安。我们太太担心得不行,只是稍后宫里还有旨意要到,太太暂且离不得家,因此便打发奴婢先过来。”

    屋里众人面面相觑,太夫人问:“宫里的旨意?”

    “是,今儿一并送来的还有我们大姑娘的消息,说是王爷打发了人从宫里递出话来,我们王妃娘娘大喜,宫里兴许会有旨意,请我们太太和奶奶准备起来,免得到时候应对仓促失了礼数。”

    李嬷嬷此刻不敢抬头,自是看不到众人是什么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太夫人才淡淡道,“这倒的确是喜事。”

    李嬷嬷头压得更低了,好在她记性一向不错,即便这会儿紧张,也没忘了词儿,“我们老爷说,‘老大人是奔六十的人了,平日里便殚精竭虑、忠心王事,只这阵子忒忙乱了些,’因此让我们太太不必着急,只是需记得要打发人来家里问安,免得老太夫人担心,我们老爷还说,衙门里公务要紧,近几日就住在衙门里了,家里的事就托付给我们少爷和太太奶奶了。”

    四夫人捏紧了帕子,追问道,“还有呢?你们老爷捎信就说了这些?四老爷呢?我们四老爷怎么样了?他就没提?”

    李嬷嬷诧异地抬头看了她一眼,太夫人和王尚书都没有说话,倒是王三老爷冷声道,“四老爷今天被押解进京——从江南被押解进京!关进了大理寺的牢房,我这个监察御史也只好回避!”他猛地一捶桌子,神色阴郁,“不仅如此,被关的还有我们王家的门生故旧!”

    这一番话惊得李嬷嬷目瞪口呆,三夫人插话道,“她能知道什么?还不如赶紧让人去把侄女接来,请她去打听打听。”

    李嬷嬷磕磕巴巴道,“我们老爷派回来送信的人倒是提了两句,说今天上午押送来了十几个罪官,还有好几大车的罪证,因此特别忙碌,连家也回不得了。”

    “他什么意思!”王三夫人眉毛都要立起来了,冷笑道,“这是打算躲着我们?”

    王四夫人一听,立时又掉下泪来。

    王尚书半阖着的眼睛睁开看了看屋里的众人,神情肃穆。

    王三老爷见了,皱了皱眉,问道,“大哥,您看呢?”

    “这事……就不要为难侄女了。”

    这话一出,屋里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王二老爷不安地动了动,和妻子对视一眼,道,“可四弟的事怎么办?”

    王三老爷冷笑,“二哥难道不明白?不管宫中有没有旨意,侄女今天是来不了的!”

    王二老爷不吭声了,王二夫人知晓他因着一直未入官场,身上只有一个恩荫得来的承直郎虚衔,在家说话一向没什么底气,可到底是个老实人,不忍他被弟弟欺负,便道,“你侄女是个什么性子?她怎么会做那种事?三弟心里急,也别拿你兄长撒气。”

    王三夫人撇了撇嘴角,凉凉道,“二嫂也别埋怨,现在是什么时候?事关四弟,家里谁不急呢?”

    “好了!”王太夫人一张口,屋里登时一静,她对李嬷嬷说,“你回去,要是你们太太那边儿忙完了,让她赶紧回来一趟,这是要人命的大事!快去!”

    李嬷嬷领命退了出来,待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