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笑忘长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裴愔并未即刻答话,似乎陷入沉思,先前舒展的眉头更是逐渐紧锁。

    “二公主,我想裴首领定是有难言之隐!”陈妃感知裴愔的刻意隐瞒,但也明晰其间的苦衷,终于话打破尴尬。

    “陈妃娘娘多虑了!”杨曦这皇家女子应有的担当与气度,让裴愔在短暂思虑之后,决定告诉她事情的真相。

    “不过,臣斗胆恳请代王与三公主……”裴愔话音未落,陈妃与阿宓已然心领神会,让杨昀领着杨侑与一众宫女离开。

    “突厥十万大军围城,雁门仅不到一万将士护城,战事尤为紧急。”裴愔言简意赅,并无赘语。

    “万岁已裁定,以缓兵之计拖延,不与突厥正面交战。另设法将突厥围困雁门之军情传至关内,以求援军。”

    裴愔虽答复了自己与陈妃的疑『惑』,但阿宓仍觉得裴愔有所隐藏,这突厥既然已经大举兴兵,又且能是轻而易举可以拖延的。既然十万大军已经将雁门关围得水泄不通,那圣驾被困的消息又怎能轻易传回关内。

    “裴首领,不知父皇与众大臣将以何缓兵之计拖延,又是以和计策将着雁门被困之事传至关内?”阿宓明显感觉到裴愔的避重就轻,便将自己的疑虑直言相告,让裴愔无法隐瞒。

    裴愔迟疑着,今日朝堂上宇文化及提出这缓步之计,引出不争论,至今圣上也未有明确的决断,如今直言,是否给后宫女眷徒增烦忧呢?可是,二公主显然不是可以轻易骗过去的,最重要的自己心里根本不愿意欺骗她。

    “咳,咳!”裴愔清了清嗓子,起身踱步至窗轩处,终于道出了个中缘由。

    “义成公主密函中提及突厥此次进攻,主要目的还是钱财,并非倾举国之力大举进攻中原。”裴愔突然想起什么,顿了顿“义成公主谋今圣上亲妹,也就是公主的皇姑,现在是突厥始毕的可敦,也是我朝在突厥的内应。”

    “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谏言万岁赏赐突厥大量金银珠宝,并且效仿先皇以公主和亲。”“裴愔,不得胡!”陈妃轻声斥责着,她不愿相信这样的事情,更不愿自己的女儿,甚至是阿宓沦入这样的命运。但反观阿宓,反倒是异常冷静,未见一丝波澜,轻抚着陈妃的手,示意裴愔继续。

    “圣上在朝堂上暴怒,斥责宇文将军作为国家肱骨、国之栋梁办事不力,无法承担保家卫国之重任,反而推卸于一介女流。”当然杨广对于此事的如粗触,也是出乎裴愔意料的。

    “只不过,朝中众臣对于此事看法不仅相同,甚至支持宇文化及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圣上仍未决断,朝堂上应承众臣明日子时前给予裁决。”裴愔看着阿宓的神情已经从刚才的波澜不惊转入沉思,便思虑看来怎样军情传至关内一事便不宜告诉公主了,毕竟一介女流,本就不应该为国家大事『操』心,本就应该享受她该有的美好年华。

    不过阿宓显然认为自己作为大隋的公主,深受父皇、母后的疼爱,国家有难,她又怎能不闻不问呢?沉思片刻之后,显然未如裴愔所愿

    “那裴首领,将军情传至关内又有何良策?”不论父皇以怎样的计谋缓兵,阿宓不认为突厥人在收到钱财、娶到公主之后就会如此轻易的退兵,因此,此时此刻怎样将军情传递,让援军得以即刻至雁门关,才是最重要的。

    “数十名精锐斥侯已潜出雁门关,将根据义成公主传来的突厥兵分布状况,从防守薄弱的滹沱河谷突破,将雁门被困消息传出。”此计谋裴愔的是轻描淡写,可个中艰难又岂是能在公主面前述的,那数十名精锐斥侯兼由裴愔亲自训练而成,个个都是如先遣使一样的好兄弟,虽然选择了水路突围,虽然这些兄弟都精通水『性』、武艺高超,可能有多少活口能突破突厥重围呢?思及此,裴愔的面『色』终显阴沉。

    细细观察着裴愔面『色』的变化,阿宓觉得自己已不宜多问下去,裴愔肩上扛的重责自是千斤重,裴愔训练斥侯一事也早有耳闻,显然这次众多亲锐部队去突围,他内心是极度煎熬的。

    “裴首领,你先退下吧,如若父皇有所决断,务必第一时间告知。”裴愔走后,阿宓回收看见陈妃仍旧脸『色』黯然地呆坐着。

    “陈妃娘娘宽心,就算父皇万不得已将公主指婚给突厥王子,也不会是昀儿的 ,她还那么……”不是昀儿,会是自己吗?杨曦,你会承担这护卫大隋的重责吗?你愿意承担这保护皇族的重责吗?你愿意牺牲自己的终生幸福去那蛮荒之地,为大隋的万里河山求的一时安宁吗?阿宓紧紧地握住陈妃的手,着聊胜于无的安慰话语,审视着自己内心的想法。

    是夜,阿宓在坐榻上翻阅着所谓的各种兵法,思虑着那数十名斥侯突围的可能。

    “毓淑,现在何时?”

    “戌时已过,公主还是早些歇息吧!行宫已经戒严,就算有何消息,裴首领应该也是明日一早前来通告的。”毓淑丫头虽然困的不行,可是知道阿宓的担忧“如若公主还是不安,那毓淑去厅内候着,等待裴首领的回话。”

    “罢了,早些……”正当阿宓准备歇息之时,门外传来叩门之声与裴愔的声音。

    “臣裴愔,深夜打扰二公主,还请公主见谅。”毓淑打开房门,将裴愔引进屋内桌椅处。但裴愔显然未按照毓淑的安排,只是跨过门槛之后,远远地望着坐塌上的杨曦,便淡然禀告“公主,圣上已有决断,册封汉王之女杨瑀为淮南公主,三日内下嫁突厥始毕可汗之子,突利王子。”

    “瑀姐姐!”阿宓听到裴愔的回话,手里的兵书也瞬间跌落,眼眶中似乎也有两汪清泪在轻轻打转。

    “裴首领辛苦,退下吧!”阿宓已然没有精神去关注其他的事情,虽然早知道这样的和亲已经不可避免,虽然父皇疼惜亲女,选择的不是自己也不是杨昀,可当裴愔告知瑀姐姐和亲突厥的那一霎,阿宓仍是觉得无法承担这份生离的痛。

    阿宓的神情与从手中跌落的兵书,虽然在昏黄的烛光中,但裴愔兼是尽收眼底,一个弱女子在国难之时,并无惊慌而是翻阅兵书,裴愔的眼中慢慢堆满内疚与怜惜。

    “公主,微臣告退,请您还是早些歇息吧!”在裴愔退出房门之外那一刻,阿宓听见“虽是保家卫国之事,但决不能让公主如茨花样年华掩上丝毫阴霾。裴愔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将护得杨氏皇族与大隋江山无恙。”

第31章 解困雁门() 
滹沱河谷流水潺潺,细水流沙,清澈见底。李世民策马在河谷奔走,显然是无心关注这周遭景『色』的,雁门才是他的方向。

    离家半月余,雁门关指日可待,但到了那里又如何?李世民不得不想,这一行路途虽不遥远,但离开晋阳之后,自己对这大隋的江山又有另一番见解,三征高句丽也许当今圣上是意在借外敌之力削弱关陇门阀之势,强化中央集权,可在李世民看来这样的举国战事对于无辜百姓的伤害却更见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兴建东宫、运河之后,本就民力匮乏态势下。一路走过的荒芜乡村,乞讨的流民,路旁的饿殍……,李世民似乎嗅到了大隋江山的不良气息,隋朝二世的江山还能跋涉多远呢?

    策马沿河谷奔走,奔马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滹沱河水突然泛出血红『色』,让李世民甚是惊讶,河中从上游逐渐飘下的一具具死尸更是让自己惊愕。跳下马,李世民向河边奔去,这一具具死尸身着寻常百姓衣服,已然了无生息。李世民感叹着生灵涂炭,正欲离去,却瞥见河谷中间似有一“浮尸”被一朽木托着,似在摇动着手臂求救,莫非此人未亡?李世民疑『惑』着,踏水走向河谷中央,这滹沱河流经的雁门一带,雨水不丰沛,河水水位倒是偏低的,李世民疾步向前将那被朽木托着的“浮尸”拖向岸边。

    此人全身多处被弓箭『射』伤,虽未中要害,但由于长期漂浮于水中,失血过多,也许自知已无时日,他凭着全身仅余的气力组织李世民对自己的施救动作。而缓缓地从亵衣内取出一块令牌递给李世民。

    “斥候!”李世民眉头紧锁,斥候乃先遣使主管的侦探士兵,此时理应在雁门,却大批死在这滹沱河郑

    “兄弟,你可是先遣使旗下的斥候?”听见李世民已然自问自答的询问,那人仍旧点头,并示意李世民俯身靠近,用尽全身力气将雁门关当前的危急境况一一告知。

    “公主和亲!”突厥围困雁门,军情危机……,显然李世民对于那人提到的皇帝下诏通过公主和亲安抚突厥以拖延时间之事更为关注。

    “是以哪位公主和亲?”李世民心急如焚,可那人却由于流血过多,生命耗损严重,已然魂魄归半、气若游丝。留下一句“二公主”便杀手人寰。

    “二公主!”“二公主!”“二公主!……”已逝去的斥候最后的话语,在李世民耳边不断地回响。

    阿宓将要去那荒芜的漠北塞外和亲,从此将成为野蛮突厥饶妻子,与自己涯两隔,李世民不能容忍这样的状况发生,他策马狂奔,奔向离雁门最近的隋军驻扎之地,他必须用尽一切方法解雁门之围。

    …………………………………………………………………………………………………………………………………………………………………………………………………………………………………………………………………………………………………………………………………

    夜以继日的赶路之后,李世民在以最快的速度达到雁门关最近的隋军驻扎之地,云定兴部。李世民掂量着手中的斥候令与皇帝的密函,就凭着这两件物什,他能成功让云定兴相信而派兵救援吗?而且,云定兴军中这不到两万饶军队,就算出兵,又如何击退突厥的十万大军呢?

    事不宜迟,李世□□筹帷幄之后,只身前往云定兴营地。

    云定兴并不是一个由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之人,所谓权谋倒是乐于去精通,只不过收效甚微。作为杨勇的丈人,在前太子大势已去,未亡之前,此人已然倒戈倾向晋王杨广。但终究只是人之慧,无大将之姿,也仅作得这屯卫将军,在边远地区作威作福。

    李世民此次带来的讯息,云定兴做决定之前几番思虑,怎样的选择才可投机,迎来更好的前途,才是他关注的。因此一开始云定兴明知道李世民手持的斥候令与密函,并无虚假,但仍旧以『惑』『乱』军心为由,将李世民关押在牢。

    云定兴与身边的副将商议这此事的对策,副将一语点醒这投机取巧的梦中之人。

    突厥此次围困雁门,俨然并非力在入主中原,无非只是图利、图钱之举。若非如此,且会因为公主和亲而预留这近十休战的空档期,也许这次救驾,正是自己重获皇帝重用的良机,只不过这不足两万饶军队,如果能『逼』退突厥十万大军,可是一个难题。

    李世民在被押之前叫嚣着自己有解困危机之法的情境提醒着云定兴,他需要看看这个年少气盛的少年郎究竟有何良策?

    短暂的牢狱之灾,让李世民明白云定心为人。因此在重新买入云定兴营帐一刻起,李世民深知自己的处世之道,提供计谋营救雁门是他必须所谓,但是在云定兴如茨心『性』之下,如若雁门营救成功,自己也不会有在杨广那里获得丝毫奖赏,如若不成,那前途堪忧。只不过为了阿宓,以身试险也在所不惜。更何况对于自己的筹谋,李世民还是甚有把握的。

    李世民在云定兴帐中短暂商议之后,云定兴便下令军队开拔,往雁门关前进。只不过在军队出发之前,云定兴并未如往常一样训话鼓舞士气,而是安排士兵准备大量锣鼓、旌旗、罗帐、火把随军前校

    云定兴驻扎之处距离雁门大约两日行程,在云定兴全速前进的军令下,行军时间缩短近六个时辰,云定兴按照李世民的建议在此短暂扎营,罗帐数量远远超过实际需求。并且将锣鼓、旌旗下发至各个士兵手郑

    是夜,云定兴下令全军开拔,大军一路高调,明火前孝火光耀,旌旗飘飘,锣鼓喧嚣,军马来回奔腾,更是掀起漫扬尘,形成浩浩『荡』『荡』之势,直指雁门关。

    远远观来,隋朝近十万援军如此神速的从而降,着实让前线刺探军情的突厥探子大吃一惊,将夜行军浩『荡』之势收入眼中后,突厥探子策马奔向突厥大军的营寨,向始毕可汗禀告着云定兴大军的状况。

    “……,可汗,隋朝十万援军已至雁门,我军已失去最佳的进攻时间。”探子将打探到的境况悉数汇报。

    “啪!”始毕暴怒之下,将案桌上掀翻,叹气道“入驻中原,并非一日之能,准备撤军!”此时,始毕之地颉利可汗闯入帐内。

    “王兄,这次乃逐鹿中原最好的机会,且能就此放弃!”颉利一向野心勃勃,对于始毕不战而屈的做法甚是不悦。

    “颉利,杨广援军已到,就算硬拼,也不能真正入驻中原,反而使我方兵力大量受损,既然如此,不如答应杨广的条件,迎娶公主和亲,获得大量金银珠宝更佳。”始毕毕竟年年事不轻,对于任何事情求稳而不是求功,不能用自己这点家底与隋朝硬拼,是他骨子深处的想法,不过杨广愿意以公主和亲,并奉送大量金银珠宝,此次出征也并非一无所获。

    ………………………………………………………………………………………………………………………………………………………………………………………………………………………………………………………………………………………………………………………

    云定兴大军到达雁门关的消息,与突厥愿意接受和亲议和的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往议政殿内。杨广在大殿上端坐着,听着来饶汇报,面『色』并无变化,但殿内众臣明显已有放松之势,已悄然议论开来。

    不过随着杨广一声轻咳,随即安静。

    “云定兴区区两万饶军队,又且能长期『迷』『惑』突厥人,稍有松懈,便如呆以轻心,朕之下就只有如此一群没有远见的废物?”杨广对于众臣的表现显然大怒。

    此时宇文化及向杨广禀明道“万岁息怒,臣已收到探子来报,宇文成都已率领大军来援,预计近十万军队将于后日到达雁门,届时突厥定不敢动弹。只不过……”

    “只不过如何?”在宇文化及解释之后,杨广怒气稍减。

    “只不过,为保万全,臣以为以公主和亲之事,不宜取缔,可以此为议和条件,要求突厥速速退兵!”宇文化及的话颇得朝中大臣赞同,但在站立于殿内边缘的裴愔听到此话,眼底更是『露』出深深地鄙夷之『色』。

    …………………………………………………………………………………………………………………………………………………………………………………………………………………………………………………………………………………………………………………………………

    后宫内,萧皇后嘱咐陈妃主导淮南公主出降的各种事宜,一片忙碌。杨瑀翌日即将和亲番邦之事,也让阿宓和杨昀异常感伤,只不过木已成舟,又且能是她俩可以改变的。

    “姐姐,明日瑀姐姐出城,我想去送送。”这些日子以来,杨昀总是不开心的,话也没了曾经的生气。

    “这一别,今生与瑀姐姐恐怕不复相见了!”阿宓感叹着命阅悲凉,也赞同杨昀的提议。

    “我去向皇后娘娘请旨吧!”

第32章 驸马之争() 
“……今册封为淮南公主,下嫁于突厥王子突利,赐金、银万两,丝绸绵帛千匹,以修大隋、突厥睦邻友好……”内侍宣读完圣旨后,杨瑀遂与萧后、陈妃、阿宓、杨昀一一惜别。萧后、陈妃少不了各种嘱托,这孩子自没了亲娘,萧后作为表姨妈只是格外心疼的。

    “瑀姐姐……”杨昀抽泣着,显然已不知该做何语。

    “瑀姐姐,此一去自是相隔千里,心中不免悲凉,但也请瑀姐姐珍惜、保重……”阿宓对于杨瑀的处境是深感歉疚的,此时此刻再多的话好像也是徒劳。三人只得互握着双手,相顾无言。

    “三位公主,吉时已到,淮南公主须即刻启程。”虽心有不忍,但作为送亲大使,裴愔也只得提醒阿宓三人。听及此话,杨昀的抽泣之声更加明显,阿宓也终究不再淡然,两眼盈泪。裴愔着实心疼阿宓的哀伤,禁不自觉地走到阿宓身边,将丝绢递给阿宓,没有任何言语但仍轻拍着阿宓的肩头以示安慰。

    裴愔此举虽是有越矩之嫌,但在这离别时刻,阿宓和周遭之人也是不大介意的。但并不是没有人介意——此人正是李世民。

    李世民助云定兴托后,方而打探到原来和亲的人不是阿宓,而是宗亲女杨瑀,自己久久悬而不落的心情终于稍作安定。但在军营的一晚仍旧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满脑子都是阿宓的身影,晋阳一别不过月余,越是临近雁门,自己对阿宓的思念不想却愈发愈深,明日进宫面圣能否得见呢?李世民心里不免有些许期许。

    可是李世民没想过自己见到阿宓是这样的场景,戎装英啄裴愔与芊芊素影的阿宓,并立在那校场中央,在别人看来是如此相得益彰、一对璧人,可在自己看来裴愔却是如此煞风景,原来在先遣使的那种种好感已是全无。

    “世民,动身吧!面见圣上,可不宜晚到!”云定兴狡黠的面容出现在李世民眼前,阻碍了他『射』向阿宓与裴愔的视线。此人饶姿态总是在面上游走,此次智退突厥,他已然认为自己居首功,受赏的各种心情早已不言而喻。李世民绕过驻在面前的云定兴,悻悻然往大殿方向走去。

    也许是感到背后的目光,阿宓转头往身后望去,看见李世民消失在檐廊下的身影。

    “世民哥哥怎么在这里?”低声着,并在拭干眼泪后将丝绢还给裴愔。

    “李世民乃此次智退突厥大军的首席谋臣,想必此时是去觐见万岁吧!”裴愔解答阿宓疑『惑』之后,便向仪仗队列走去,带领众护卫,护送杨瑀至突厥境内。

    “宓姐姐,你的世民哥哥可真够厉害的!”杨昀向来都是这样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到她欢快而略带调侃的声音,看来已经不再为杨瑀远嫁突厥一事而烦闷了。

    “啪!”阿宓用手中的书卷拍打着杨昀的脑袋“什么是我的世民哥哥!休得胡袄。”杨昀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抢过阿宓手中的书卷。

    “史记!姐姐,你干嘛呀,这段时间不是兵书就是史书的,这哪里还像一个公主,分明像是御史大夫、萧舅舅那些朝中重臣。”杨昀非常不解阿宓今日来的变化,不再像以前时常和自己,和杨侑嬉闹,看书的时刻反而多了不少。

    阿宓拿过杨昀手中的《史记》,搁置在书案后,便问道“世民哥哥有何事如此让你奇怪了,来听听。”

    杨昀眼白往上一翻,一副询问“姐姐,你刚才不是不关心吗?的样子”好像是卖关子一般,缓缓着。

    “李世民本是此次雁门托的第一功臣,那云定兴怎么能想到如此妙计智退突厥大军啊……”杨昀故作拖延与高明的,将雁门托一事儿啰啰嗦嗦完,仍不入正题。

    阿宓知道这丫头存心调侃,便由得她去,也不催促,更不做任何评价。

    “姐姐,你就不关心,李世民到底做了啥奇怪的事儿?”在与阿宓的拉锯中,永远是急『性』子的昀儿先认输。

    “就是以虚张声势之计托吧!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厉害又奇怪的事呢?”看着杨昀没了往下的心情,阿宓只得故作好奇的挑起她继续的欲望,其实在自己心里到不太关心世民哥哥的事情,他毕竟是立了大功,大不了就是父皇的赏赐丰厚啥的吧,也没有什么值得自己过于去关注的。

    “李世民拒绝父皇加官晋爵的奖赏!不够奇怪、厉害吗?和那云定兴一副索要赏赐的嘴脸相比,李世民可真够厉害的,不居功自傲。我看他虽然没有加官进晋,反而更得父皇器重与欢喜了!”杨昀将李世民面见圣上的情景绘声绘『色』地描述与阿宓。

    “不过,父皇最后还是擢升李世民为先遣使副首领,并勒令其不得推迟。”

    擢升为先遣使副首领,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使,想那先遣使众人兼是朝中重臣之子,世民哥哥这突如其来的擢升将会迎来多少不屑与麻烦呢?另则,为何加官晋爵都不要,反而对这先遣使副首领却不再推脱?阿宓相信以世民哥哥的才智,如果推脱,父皇应该是会允诺的。

    ……………………………………………………………………………………………………………………………………………………………………………………………………………………………………………………………………………………………………………………………………

    李世民仍旧宿在云定心军营内。先遣使副首领!想到这个职位,李世民脸上『露』出地尽是嘲讽之『色』。大隋江河日下之势已显,在目睹路由饿殍,百里荒村,解困雁门之后,自身早已没有在这大隋朝建功立业的心智,拒绝掉杨广各种加官晋爵的赏赐,居然应承了先遣使副首领这样一个成为京兆重臣、公子眼中钉的职位,李世民只能自嘲。校场上,裴愔与阿宓并立的情形历历在目,先遣使副首领这样一个内臣的职位,是可以更方便自己见到阿宓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