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闲凉-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锦惜说着,笑了一声,对着妆镜看了看。
陆氏的五官长相,与她昔日也是有七八分相似的。
只是她的眉眼要凌厉一些,陆氏的眼角眉梢,则相对柔和。
今日白鹭给她上的是淡妆,瞧着清雅得紧。
“成了,就这样。”
也懒得再费心收拾,陆锦惜看着差不多了,便从妆台前起身,见青雀已经捧了斗篷来,瞧着倒比昨天的还厚,不由问道:“外头还在下雪?”
“后半夜就停了,不过雪很大,外头又盖得一片白,天可冷了。您今儿怕得捧个手炉才合适。”
青雀走了过来,给她披斗篷,递手炉,又想起自己半道上听见的那事儿。
“先才奴婢去端热水的时候,听下面婆子们说,昨儿三奶奶那边可闹腾。”
卫仙?
陆锦惜可还记得这一位弟妹那能折腾的样子。
她捧着小手炉,不由一顿,奇道:“她还能怎么闹腾?”
“您叫周五家的责罚那丫鬟蕊珠,后来三奶奶给带回去了。”
“一开始都好好的,结果一通盘问,才知道是蕊珠是因满嘴胡吣编排迟哥儿挨的打。”
“也不知她是做戏还是真怒,知道了后,竟气得又叫人把蕊珠打了一顿。”
“听说那丫头趴在屋里,哭了一宿,现在还起不来呢。”
“这倒是奇了”
依着陆锦惜对这一位三弟妹的了解,即便做戏也不该做这么真啊。
不过
“由她去吧。说不准是觉得被我拂了面子,找个出气筒,也说不准是觉得自己的丫鬟自己才能打。”
“也是。”
青雀轻声一叹,只对蕊珠这戏剧性的遭遇有些唏嘘。
陆锦惜心头倒没什么感觉,只存下了一个疑影儿。
她临出门前吩咐,叫人去通知哥儿姐儿们,早晨不必来请安:“我去见太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呢,只管叫他们晚上来就是了。”
吩咐完,她便跨出了门。
迎面便是一阵冷风吹过,幸好她戴着兜帽,好歹挡了几分风寒,只是那灌进来的冷气,已经叫人忍不住有些发抖。
院子里果真白了一片。
两三指厚的雪,压在地面上,挂在枝头,覆在院墙,益发叫人看不出什么早春的意味儿。
这个时辰,伺候的丫鬟婆子们早都起了身。
沿路过的几扇窗里,都透出灯光来。
将军府长房太太孙氏,住在最僻静的南院。
听闻她今年有五十多岁,但身子骨强健,虽出身小门小户,可曾陪伴长房老爷薛远在边关过苦日子。
危急时刻,她还曾女扮男装,出生入死,把受伤的丈夫从死人堆里背出来。
只是老天爷终究还是没饶过薛远,人救回来,伤势却太重,拖延了几天,还是死在了边关。
从那以后,孙氏便一力撑起了将军府。
她一个寡妇,膝下养着几个孩子,要处理外务,也要整顿家务,抛头露面的时候少不了。
一开始京城里大户人家,个个都非议。
可时间一久,哪个不敬佩?
薛家的男人们,已经为大夏付出了太多。
剩下那些要掌家的女人们,若还跟别家的女人们一样,哪里又撑得起这偌大一个将军府?
所以,薛家将门妇,便渐渐成为了京城女子里,最特殊的存在。
她们行动自由,不受寻常礼法约束,可代表着家里的男人们出席种种盛大的场合,也可以抛头露面,去处理自家庄子上的种种琐事。
没有人敢置喙。
朝中那些讲礼教的酸儒,不是没想过参上两本,可一旦想到那些马革裹尸而归的薛家男儿和朝中拥护将军府的武将,便会觉得手中的奏折有千斤万斤,拿不起来。
更别说,如今的薛府里,还有个在朝中举足轻重的永宁长公主。
谁敢参?
找死还差不多!
所以,陆锦惜其实很庆幸。
穿成寡妇,并不幸运;但穿成了将军府的寡妇,还是薛况的孀妻,便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原身陆氏出身书香世家,丈夫死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来不曾利用过将军府这一点超出了世俗礼教的便利。
可陆锦惜不会。
她来自现代,虽没什么野心,但绝不想憋在高门大户里,了此残生。
将军府对她来说,是个不错的地方。
婆婆孙氏与婶母永宁长公主,更是她应该感激的人,尽管她知道这妯娌俩的关系并不很好,甚至也知道,这一位婆婆对陆氏的态度,有些问题。
呼
冷风吹过。
脚下的路面上,覆盖着还没扫干净的残雪。
青雀打着的灯笼,照在雪面上,是一片暖黄的光芒。
南院已经在眼前了,屋子里的灯也早亮了起来。
孙氏有早起的习惯,这会儿手中端着一盏养胃的汤,已经坐在了暖炕上,正喝着。
两鬓有些花白,脸上生了皱纹,有几分老态。
她穿着一身深青色的衣裳,头上仅戴了把银簪,看上去格外简单,只如市井里一个普通的老妇,半点看不出是名传天下的武威大将军薛况的亲娘。
冯妈妈伺候她两年了,见她喝完,便把汤碗接了过来,禀道:“昨日下面人禀说二奶奶今天要来请安。老奴听说,二奶奶的病已经大好,却跟三奶奶闹了起来,打打杀杀,浑跟变了个人似的”
“鬼门关才是历练人的好地方。”
孙氏靠在半旧的秋香色引枕上,手中掐了一挂普通的紫檀佛珠,声音里带着几分沧桑味道。
“我当年见过那么多血气方刚的少年郎,上过一次战场,见过了残酷的生死,个个都跟变了个人一样。”
“她还是个有儿有女的。好容易从阎王爷手底下捡回一条命来,是该看清楚一些了。”
“若还没看清楚,死了倒也是应该的。”
年纪大的人,一般很少将生死挂在口中。
可孙氏从来不忌讳这些,说话也向来不客气。
冯妈妈听了,忍不住叹了口气,却是多了几分纠结犹豫处:“太太您是看得开。可若真如此,府里岂不是要乱了?”
将军府曾是孙氏一手撑起来的。
只是自打陆氏嫁进来,薛况便请到孙氏这边,希望将家中中馈给陆氏掌。
孙氏年纪大了,死了丈夫,当时嫡长子也英年早逝,就留下一个孀妻与幼女。薛家长房,怎么算往后都是薛况来撑。
所以孙氏也乐得放开了手去,从此偏居南院,没怎么管过小辈们的事。
陆氏一开始也还争气,有薛况在的那几年,府里没出什么大乱子。
可薛况一殒身,她失了外在的依靠,便艰难起来。
等到四年前卫仙嫁进来,成为了长房的三奶奶,情况便雪上加霜。
卫仙乃是太师府的嫡小姐,当今得宠的贤妃卫仪的异母妹妹。
没人知道,她为什么会看上薛府长房最平庸的三爷薛凛,还主动找人说媒嫁了进来,可人人都知道她的本事。
身份尊贵,性情骄纵。
笼络人心,料理内外。
她的手段,学自厉害至极的嫡姐卫仪,习从家中长袖善舞的母亲,比嫂嫂陆氏好了不知几倍。
加之她有意针对陆氏,没几个月,府里人便陆续看清了风向,开始怠慢起陆氏,反对卫仙毕恭毕敬起来。
这个时候,陆氏性子里的软弱,便暴露无疑。
她无力与卫仙抗衡,也护不住自己手底下人,失去人心不过就是那么几个月的事。
孙氏当然知道陆氏是个善良的可怜人,可那又怎样?
善良,是撑不起这个家的。
她可以容忍永宁长公主这样压过自己一头的人,因为对方的身份,对整个薛家来说,亦是一种支撑。
她也可以容忍放掉中馈,只为薛况一句话。因为薛况是家中的顶梁柱。
可她无法容忍陆氏。
卫仙为何一意孤行嫁给平庸的薛凛,甚至为何执意要针对陆氏想夺走陆氏掌着的中馈,孙氏都是隐隐知道的。
只是她不去管。
即便卫仙有什么过分的言行传到她这里,她也不闻不问。
因为,一个软弱的掌事夫人,从来不是将军府需要的。
可如今
又说陆氏忽然醒转,强硬了,通透了,本事了。
若是四五年前听见这消息,孙氏肯定是高兴的。
如今么
她慢慢皱了眉,握着佛珠的手,在顿了一下之后,又慢慢地掐了过去,只道:“她既要来请安,那就见见再说。”
也赶巧了。
她这话话音刚落,还不待冯妈妈问上两句,外头的小丫鬟便进来通禀:“太太,二奶奶请安来了。”
第020章庶子的“体贴”()
斗篷便给了青雀,手炉则给了白鹭,陆锦惜一身轻便进了门来,见那炕上靠坐着一个普通的妇人。
上了些年纪,有种老态。
五官寻常,穿戴更朴素,但那一双眼睛,却历过世事,经过沉浮,格外有种震颤人心的透彻。
这肯定是孙氏了。
陆锦惜也不敢多看,纳了个福:“儿媳给太太请安。”
她今日穿的是浅紫色的妆花眉子对襟袄,搭了条白碾光娟挑线裙。孙氏打量她一眼,便看出这料子只是半新,该是去年入冬时候做的,很是清雅素淡。
看上去,还是往日模样。
可比往日多几分生气和神气,取走了原本的死寂和忧郁。人其实比以前康健的时候憔悴瘦削,可眼角眉梢都透着一股光彩。
看着,竟比她刚嫁进薛府那一阵,还要漂亮。
孙氏忽然恍惚了一下:即便是她年轻时候,姿容也及不上陆锦惜万一吧?
岁月对这些漂亮的人,总是格外优待。
“不必多礼,坐下吧。”
垂了眼眸,孙氏指了自己下首位置让她坐下,才问道:“你这嗓子,听着像是有些哑,怎么了?”
当然是去薛廷之书房里坐的那一会儿,被破炭熏的!
只是陆锦惜不说。
说了就是揭自己的短,算是陆氏治家不严。
她恭敬回道:“回太太,是昨日出去处理迟哥儿的事情,道上着了凉。昨夜回去,咳嗽了几声,今早起来就哑了些。不过大病已好全,倒不妨事。”
“病去如抽丝,你这一场是大病,还是得当心。”
孙氏顺着她的话关心了两句。
可病这种事,自有大夫照看,所以她也不在这上头费时间,直接问了正事。
“你病才好,就跑来请安,想是有事跟我说。迟哥儿与国公府那孩子的事,我也听说了。现在怎么样?”
废话不爱说,单刀直入,很精明。
但口气很不熟稔,透着股隐隐的冷淡和不喜欢。
陆锦惜知道,太太对卫仙种种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遇到此刻的情况,也没半点惊讶。
她只有条有理地将来龙去脉叙述,又说了去国公府交涉的结果。
“迟哥儿与罗二公子,年纪虽小,却也懂事了。他俩玩得好,儿媳怕大人们插手太多,说不准适得其反,倒叫他们疏远了。”
“所以,已经与罗二公子约好,小孩子的事情,他们自己解决。”
说到这里,陆锦惜露出几分忐忑的模样,犹豫问道:“这法子,儿媳是偶然想的。世子夫人虽同意,可儿媳心里没底,生怕哪里不妥,今日特来搅扰您清净,想请教一二。不知,您觉得妥不妥?”
与人相处,是一种智慧。
你若只会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不给别人展现的机会,即便有千般万般的出色,也大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为锋芒毕露,陆锦惜吃过很多亏。
如今她早已学得很聪明,但凡表达完了自己,或者提出一个完美方案之后,总要将话头递给别人,或者放低自己的姿态。
此刻,说完了之后故作忐忑,去询问孙氏,便是她的“套路”。
孙氏听了,却不由得重新审视她,却难以分清,她脸上的忐忑,到底是做戏还是认真。
过了许久,她才收回目光。
“这个法子,便是当年我处理他们兄弟几个的矛盾,都没想出来。”
“一则全了两个孩子的面子,二则也能让他们成长,不仅不破坏他们的关系,事情若成了,还会更进一步。”
“要紧的是,连英国公府的面子都全了。”
“我们将军府不在乎这些虚名,可英国公却好面子。此次又不是迟哥儿的错,闹大了,他面子上挂不住。不管最后怎么处理,都会跟咱们府断绝往来。”
“你做得很好。”
孙氏一番话说下来,竟是不偏不倚,句句分析到了要害。
陆锦惜对她这缜密的思维,暗生佩服,面上则假作松口气模样,庆幸道:“您这样说,儿媳便放心了。不过儿媳当时还真没想那么多”
“啪嗒,啪嗒。”
是佛珠一颗颗被拨动,撞击到一起的声音。
孙氏听着她这话,又瞧她模样,只觉得那一种忐忑和怯懦,似乎还跟以前一样,但言语中透出的智慧与通透,又完全不是昔日的陆氏能比。
真真假假,好似一团迷雾。
她竟看不透了。
即便是跟陆锦惜随意说几句话,她都忍不住要在脑子里过一遍,好似生怕一不小心说错。
太奇怪了。
她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只有当年对着朝中几个老狐狸时,才会出现。
可陆锦惜,也算那等绝顶聪明之人?
孙氏不自觉地拢了眉头,暗道自己兴许是不适应二儿媳的改变。
陆锦惜这边,也是打量了她一会儿,念头闪烁。
这一位太太,与原身的关系,实在算不上好。在这里多坐也没意义,不如早些把话说了,早些离开。
主意一定,她温温然开了口道:“儿媳的病已经好了。这一段时日,府里耽搁下了不少事情。迟哥儿这一桩已向您通禀,不过不知道府里其他事情,您还有没有要交代的?”
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孙氏听明白了,眼底划过一分嘲讽,只道:“没什么要交代的。太师府寿宴,你婶母昨日从宫里回来,想必已提点过了你,届时带着你三弟妹同去即可。”
“我爱清净。你病好了,府里的事情照旧由你管,一应事情也你自己拿主意,不必来问我,没要紧事也不必每日请安。”
“府里还有不少事等着你料理,你便早些回去吧。”
这是下逐客令了。
陆锦惜听出来,也不在这里碍她眼,起身轻声告了退,不声不响从屋里出去了。
孙氏坐在炕上,身子动也没动一下,只瞧着那没了人的门口,终于是叹了一口气:“我怎么就觉着,她这样,卫仙怕是斗不过呢?”
“只怕是要乱上一阵的。”冯妈妈也是叹气,却劝慰她道,“不过二奶奶能立起来也算好事。她们俩,但凡起来一个,都是将军府的福气。还请太太放宽心呢。”
“也是。对我来说哪个都一样”
只要将军府好,一切都好。
孙氏慢慢笑了起来,不再说话了。
那边陆锦惜出了门,心中却是大定。
太太的确偏向卫仙。
可执掌中馈的权力,是薛况当年亲自找她要的,为的就是给懦弱的陆氏,留一个安身立命的“权”。
孙氏再瞧不起陆氏懦弱,也不会明着去夺,更不会明着偏帮谁。
那么,剩下的事情,对陆锦惜来说,就不算是事儿了。
卫仙聪明,也厉害,可在她看来
还真算不得什么。
“回去吧。这大半月也攒下来不少事情,该理理了。”
说着,陆锦惜披上了斗篷,捧了手炉,带着青雀白鹭往回走。
这会儿天色已稍亮。
一座又一座屋顶的轮廓,藏在将明未明的深暗色彩里,格外静谧。
她们出南院,迎面便来了一群穿红着绿的丫鬟,当中簇拥着一名娇美少妇,正是昨日与陆锦惜起过冲突的三奶奶卫仙。
她今日穿着一身沉香色雁衔芦花样对襟袄,配海马潮云羊皮金沿边挑线裙,很有几分贵气。
一见陆锦惜打南院出来,她面色便是一变。
只是她也不躲避,反而一甩袖子,抬了下巴,趾高气昂地走上前来:“二嫂真是好全了,今日起得这样早,还知道来给太太请安了,恭喜啊。”
“承三弟妹记挂,好得差不多了。”
陆锦惜笑意盈然,看着卫仙的目光,和善而且平静。
可她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无法保持冷静。
“太太这边,我素来没三弟妹勤快。今早也不过是因为解决了迟哥儿的事情,好歹要叫太太知道,免得她担心。如今府里的事情堆成了山,还等着我去处理,倒是没空陪三弟妹一道了。”
“你!”
又来了!
牙尖嘴利的陆锦惜又来了!
卫仙险些被她这一句毫不掩饰的嘲讽激得跳起来:“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陆锦惜慢条斯理,觉得跟她说话像是逗猫,有一种奇异的趣味。见她炸了毛,她只是不紧不慢,笑着往上头浇了一桶油。
“只是觉得三弟妹挺闲,多陪陪太太也好。”
这一回,卫仙恨不得掐她脖子了!
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又是在南院前,她强忍了,冷笑一声:“迟哥儿的事情,不过是你运气好撞上了。可老天爷,不会叫你次次都这样好运。太师府寿宴就在这几日,我可已好好准备了大礼。嫂嫂病了许久,不知可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这就不劳弟妹操心了。”
陆锦惜的心情是真不差,也不计较她尖酸刻薄的口气,轻飘飘扔下一句,便搭着白鹭的手,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半句招呼都没打,直接离开!
卫仙与她争斗这许多年,哪里见过她这样嚣张无礼的时候?
一时之间,已愣在原地。
一直等到陆锦惜人都消失在了拐角,她才反应过来,又是惊诧又是大怒:“她竟然敢无视我?!”
陆锦惜已走出去老长一段路,可这话依旧传进了她耳朵里,叫她失笑。
白鹭和青雀对望了一眼,却都很担心。
只是一路上也不好说话,一直到回了东院,等陆锦惜坐回西屋的炕上,青雀才忧心忡忡开口:“夫人,三奶奶出身显赫,乃是卫太傅的嫡女,家底厚实。她出手一定很阔绰,我们”
“长公主都说了,顾老太师的礼,‘贵’是其次,要紧的是‘对’。”
陆锦惜一脸的轻松,半点没把这当回事。
她只觉得头上沉沉,干脆便把头上那金簪子给拔了下来,随手朝炕几上一扔,砸出“咚”的一声响。
两个丫鬟都吓了一跳。
陆锦惜却笑:“该送什么我早想到了。你们去外头找找,看看潘全儿有没有把药材单子拟上来。”
说的是给鬼手张送一大堆普通药材的事情。
潘全儿原本不过一个普通的外院跑差事的,一朝得了陆锦惜的赏识,必定抓住机会往上爬。
药材单子,越快递上来越好。
刚才陆锦惜是去给太太请安,不在这边。所以药材单子说不准已经在外头桌上放着,跟这半月积攒下来的杂事一起,等着陆锦惜处理。
白鹭当即猜到这送药材的事情,说不准与太师府寿宴有关,便连忙应了声,去外面翻找起来。
还别说,真被她给找到了。
只是
“夫人,药单子在这里了。但这个”
左手拿着的,是那一卷裹起来的长长药单子,右手里拿着的,却是一封薄薄的还未封口的信。
白鹭重新站在陆锦惜面前的时候,已经是一脸见鬼的表情。
话说到一半,便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卡壳了。
在看见那信封的一瞬间,陆锦惜眉梢都跳了一下。
她险些以为那是宋知言的回信。
可回头一想,即便是有回信也不会这么快,这才定回了神,皱眉道:“吞吞吐吐,又说不出话来了。这一封是什么?”
“这个”白鹭只觉得诡异,张口半天也说不出来,干脆将信递给陆锦惜,古怪道,“下面小丫鬟说,大公子一早来请安,想谢您打点的那几篓好炭。但您不在。他听丫鬟们说您早起咳嗽,嗓子也哑了,就借了笔墨,写了药方,叫回头呈给您”
薛廷之?!
陆锦惜险些一口喷出来:不是他叫临安借来那一盆破炭,她哪里会咳嗽大半个晚上?这还有脸给她留药方了!
真是
面色变幻好半天,她才强忍住把信扔掉的冲动,三两下给拆出来看。
的确是封药方。
只是字迹更柔和一些。昨日在薛廷之书上看到的批注字迹,是笔锋惊人,透着一种敛不住的锋芒,隐约着凝重的杀气。
今日这药方上,却像是怕吓着看药方的人,所以每一笔都显得很克制,内敛。
陆锦惜看出来,这是个满地都能找见的普通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