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个嫡女有点毒-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珠子一转,忽然冲百里昭说:“六哥,我去把芝缨姐姐拉过来好不好?这个时候她也该到坤宁宫了。”

    褚娘娘盛粥的手顿了顿,百里浩斥责道:“景月,不要乱说。”

    逸王不动声色地低头,太子百里晖却笑了出来。

    “六弟,景月说这话,倒让我想起件事。”百里晖伸手一捶百里昭的肩膀,“我怎么听人说,你和这位谢九姑娘是老相识了,连人家洞房花烛,你都忍不住闯了进去?”

    瞬间鸦雀无声。

    热腾腾的粥还在冒热气,却没人再有胃口了。大家都看着百里昭。

    逸王干咳几声道:“大哥,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六弟不是那种人。”

    皇帝板着脸不说话,褚娘娘心里对儿子这种当众揭短的行为只能叹气。晖儿一向稳重,今天怎么这样了?

    “太子哥哥,你说什么呢?”景月公主天真地问,“六哥早就认识芝缨姐姐?这不可能呀,我们都知道他是在三嫂生日那天嗯,太子哥哥你可不能乱说话,你看父皇都不高兴了。”

    百里昭一脸平静,百里晖却加大了音量:“谁说我乱说话的?本太子可是不止一次听到这种传言。让我想想谁告诉我的容赫?奚允杰?还有谁来着?”

    礼国公府的容赫和卫国公府的奚允杰,这两个家伙和太子几时走得这么近?逸王觉得蹊跷,要知道奚允杰可是他的妻弟,让父皇知道他这个小舅子乱嚼舌,他也面上无光。拜奚佩晴所赐,他已经吃了不少苦头。

    太子这么一说,不知情的人更好奇了。五皇子百里昕看了看脸色阴晴不定的逸王夫妇,迟疑片刻,还是开口:“大哥,能不能说说看你都听到了什么?”

    能让老六当众出丑,也算帮了三哥吧?

    褚娘娘拼命冲儿子使眼色,百里晖好像没看见一般。他不知什么时候抓了一把瓜子嗑着,边嗑边笑:“嗯,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谢九姑娘曾嫁给瑾宁伯府的程彦勋。哦对了,那时还是瑾宁侯府。”

    他看了看依然沉默的百里浩和尴尬的褚娘娘,大胆地继续:“我听说,就在洞房花烛这日,有人看见小六走进了新娘子的房里。哈哈哈。”

    “天哪。”一片惊呼声。

    “那晚开始,程彦勋就再没碰过谢九姑娘,反倒是连着纳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妾室,新婚当晚就收了一个;第三天谢九姑娘归宁,他把人撇在谢家,自己独自回府,当晚又娶了自己的表妹。”

    “天哪!”

    “谢九姑娘也不讨翁姑欢心,程夫人有一次还让她罚跪。”

    “天哪!”

    “不到一个月,两人就和离了,和离之前,谢九姑娘还跟当时的公公,也就是程老爷,有过激烈争吵,程老夫人和程夫人也气病了。”

    “天”

    褚娘娘再也听不下去,将粥勺在锅沿重重一磕:“太子!够了!”

    “母后,”百里昭无视一屋子人大张的嘴巴,平静地开口,“大哥说得不错。儿子,早就认识谢九姑娘。”

第71章 我和她的初次相见() 
百里昭话音未落;褚娘娘手里的粥勺落在了锅里;勺柄碰到锅沿,发出“当”的一声。

    周围先是短暂的寂静,继而一片更大的惊呼声。

    五皇子心急地说:“六弟,你说你早就认识谢九姑娘,是什么意思?难道方才大哥说的那些传言,不是空穴来风?她果然是为了你而和离的”

    “哎,五弟;”太子嘴里瓜子未停;“听六弟说完嘛。今儿的粥会真是精彩,哈哈哈!”

    褚娘娘脸色尴尬地看了皇帝一眼;见百里浩还是板着脸一言不发;只得对百里昭说:“昭儿;说话要谨慎。事关谢九姑娘的闺誉;况且她的父亲还在边疆浴血奋战,你可知你此话一出口;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得人尽皆知,到时候便是谢九姑娘嫁给了你,你让你父皇将来怎么面对谢将军,乃至前朝众臣?”

    “母后说得是。”百里昭不慌不忙地说;“父皇、母后,请容儿子细禀。儿子说早就认识谢九姑娘;确是事实;但并非大哥听到的那样。”

    “噢?六弟快说到底是怎样呢?”太子饶有兴致地问;“不要吊人胃口。”

    百里昭微微一笑。

    “三嫂生辰宴那天,我第二次见到她。而初次相见,是六年前。”

    “什么?”太子惊讶了,他把手中瓜子丢回面前的小果盘里。

    逸王也吃惊地看着百里昭。六年前?等等,那个时候小六子不是在

    “咦,六哥,芝缨姐姐那时只有八。九岁吧?还没我大呢!”景月公主睁圆了眼睛,“她那么小你就见到她啦?并且对她一见钟情?”

    皇帝终于忍不住了。“景月。”他皱眉,“小小年纪胡说什么!吃你的粥。”

    太子笑出了声,接着几个皇子也哈哈大笑。

    太子妃抿嘴笑道:“六弟,你给大家说说看,当时谢九姑娘是何等惊天动地的美貌?难道你真像景月说的那样”

    她顿了顿,觑一眼褚娘娘,见褚娘娘也强忍着笑,便大胆地打趣道:“难道你一见惊艳,立即送了她什么定情物,并且回来后依然对她念念不忘?”

    又是一阵狂笑,逸王妃和五皇子妃忍俊不禁地捂着嘴,宫女太监们更是憋笑憋得脸通红。

    六年前,六殿下已有十六七,谢九姑娘顶多九岁,还是个垂髫女童,六殿下一向不喜女子,会对一个女娃娃动心?哈哈哈,笑死了。

    百里昭等大家都笑够了,这才慢慢地说起那段往事。

    穆惠妃的家族并不十分煊赫,百里昭能有今天,基本是靠自己一点点打拼的。

    幼时的勤学苦练自不必说,付出的汗水比别人多得多。因为表现出色,终于在出阁这一年被皇帝委以实职。

    天渊朝皇子自幼养于宫中,所谓出阁,也叫“出就外第”,就是迁出宫中,独立居住。皇帝极其重视皇子出阁,会颁布诏令并举行仪式,让国人知道皇子已长大成人。皇子出阁后可任职参政,皇帝看好的,会委任实职,否则就只能遥领,空担个好听的虚名儿。

    但是,皇帝虽然认定百里昭是个有能力的儿子,给他委派的第一份职务却一点也不轻松,是云州府尹。

    听起来似乎是很大的官儿,但云州离京甚远,地广人稀,说白了就是穷乡僻壤,偏偏当时还刚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干旱,百姓死的死逃的逃,要多惨有多惨。哪怕钦点个金榜题名的进士去做这个官,恐怕进士都得暗暗叫苦。

    百里昭那时候刚满十五岁,倒是一句抱怨都没有,到任后就开始埋头苦干。他心里明白,这是父皇考验他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干得好了,他和母妃——那时还是穆昭仪——才有出头之日。

    百里昭虽然年轻,也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他思贤若渴,命人张贴告示,打算效仿秦孝公招贤,不拘一格降人才。

    项先生就是这个时候毛遂自荐的。他数次科考而不第,灾害又夺去了他的家人,绝望得差点自缢。心灰意冷之际遇见了百里昭这样的伯乐,所有的才情激。情都迸发出来,制定了许多绝妙好策,又思虑周密,充分考虑到执行过程中的许多细节,自然贯彻到位,百姓拥护。

    百里昭到任第二年,云州已呈欣欣向荣之势,项先生也成为他身边最德高望重的帮手。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项先生病倒了。

    也许是焚膏继晷、殚精竭虑的辛苦,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项先生这场病来势汹汹,很快就瘦脱了形,成日昏迷不醒。云州这样的地方又没有名医,百里昭急红了眼,请来的数位大夫看完诊,只丢下一句话,医得了病,医不了命!

    正急得要疯,有人告诉百里昭,京城百里之外有个奉皋县,县郊有个卢家庄,可巧一位嫁到卢家庄的大嫂回云州走亲戚,听说年轻的府尹重金悬赏找名医,就告诉亲戚,卢家庄刚好住着一位仙风道骨的、神仙一样的老大夫!

    老大夫被传得神乎其神。那大嫂说,他做的药,哪怕人死了,只要还没死透,让那药香冲到鼻子里,也能把死人呛活过来。

    百里昭顾不得其余人苦劝“荒诞不经,何必听信”,点了一拨人马,驾着马车就向奉皋县狂奔而去。项先生太重要了。百废待兴的云州才刚刚迎来希望的苗头,许多事情还等着他贡献独特的智慧哪。项先生就是百里昭的诸葛亮,他不能让这么一位鞠躬尽瘁的人才死而后已。况且,现在哪个大夫都说项先生只能等死了,还不如拼一拼,有针尖大的希望也不能放过。

    卢家庄,就是谢芝缨长大的地方。那位神仙似的老大夫就是墨大夫。

    百里昭的贴身侍卫把不省人事的项先生抬过去的时候,大家真的以为他已经死了。奔波了一天一夜,下马车的时候奄奄一息,而现在,一点呼吸都没有了。

    那时谢芝缨坐在墨大夫家的堂屋里玩,被突然出现的他们吓了一跳,百里昭还以为这个穿着红衫子的小姑娘是墨大夫的小孙女。

    墨大夫脾气古怪,等闲不给给人瞧病,百里昭不敢拿权势压人,言辞恳切地说了很久,后来都带着所有人跪下磕头了,还是没有说服墨大夫。

    在他们苦苦哀求的时候,谢芝缨躲在角落里一声不吭,两只大眼睛始终盯着躺在草席上的,面如死灰的项先生。

    “爷爷,你救救他,好不好?”百里昭无计可施,正打算孤注一掷地亮出皇子身份,忽然,谢芝缨说了这么一句。说完脸一红,好像很不好意思。

    “唉,也罢。”墨大夫擦着头上的汗,“今天算你们运气好,有人替你们求情。”

    项先生真的已经没有心跳了。墨大夫跪在他身边,给他捶打心脏、按压胸口,好久好久,久得百里昭觉得后襟都被汗水打湿了。

    “有脉搏了。”墨大夫拿袖子抹汗,“我写个方子,照它去抓药吧。”

    百里昭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把准备好的一大盒金子亲自捧给墨大夫,却发现那个红衫子小姑娘不知什么时候跑去了里间又跑了出来,手里捏着一方干净的布帕,颠儿颠儿来到墨大夫面前,要给他擦汗。

    百里昭对这个小姑娘挺感激,又看她这么体贴爷爷,更觉得她懂事。谁知第二天他再来请教一些用药指导的时候,顺口提到谢芝缨,墨大夫却摇头说,那不是他的孙女,只是住在庄子里的淘气小姑娘。

    “她叫什么啊?”

    墨大夫一捋胡子:“平时来都是跟一个比她大一点的男孩儿一起。我听那男孩儿叫她‘小九’。”

    项先生很快就好了。百里昭急匆匆地带着一行人马回了云州,那里,还有更多更紧急的政务。至于那个懂事的小姑娘,他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她前次中毒,也是十分凶险。万幸我找到了墨大夫,听墨大夫说,她就是那个穿红衫子的小姑娘。墨大夫上门时,谢九姑娘认出了他,这才知道的。”

    百里昭微微笑道,“真是太巧了,不是吗,大哥?原来我早就见过她。这段往事谁也没在意。我当时匆匆忙忙的,并不知道谢家的田庄就在卢家庄,而谢九姑娘和她的哥哥都住在那里。三嫂生辰之后我特意了解过谢九姑娘幼时的经历,也还是没把那个小姑娘和她联系在一起。”

    大家都听呆了。景月公主听得一脸向往,拍手道:“这可真是巧啊!哎呀,六哥,幸亏芝缨姐姐替你们求情,不然,是不是现在你都还在云州呢?”

    百里昭没有回答。褚娘娘叱道:“景月你又胡说!你六哥任期满了,你父皇自然把他召回京城。”

    几个皇子都不说话,但大家心里是明白的。什么叫机缘巧合?这可不就是嘛。

    百里昭的“任期”怎样,还不是看皇帝给他这份治理穷乡僻壤的考卷做得怎样,几时做得好了几时回来!

    项先生并无实职,只不过是百里昭养着的清客。可是这位清客却不是个吃干饭的。百里昭治下的云州,现在已成了个繁荣富庶、赋税丰厚的大县了,人口也翻了一倍。短短六年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没了项先生,恐怕百里昭还得再过几年才能回来吧。

    他一回来,皇帝便让他参与好几个重要部门的事务,有时还单独把他留在御书房商量要事。不再年轻貌美的穆昭仪,也晋为惠妃,并且赏赐不断。百里昭成为众皇子眼中最受父皇宠爱的儿子!

    虽然因为他病了很久,眼下皇帝没再给他什么职务,但只要父亲依旧相信他的能力,迟早会继续委以重任的。

    哎,羡慕。

    “原来如此。”太子又嗑起了瓜子,“这样说来,你跟谢九姑娘哈哈哈,还真是天作之合呢!那我听到的那些谣言又是怎么回事?”

    杨公公暗暗点头。太子不再说“传闻”而是改成了“谣言”,已经是采信了六皇子的说法。

    杨公公替那几个暗访的家伙捏了一把汗。

    百里昭转向百里浩,恭恭敬敬地跪下。

    “父皇明鉴。儿子回京一年,成日不是忙于公务就是陪母妃,哪有空闲去考虑终身大事。程家娶新妇,儿子和三哥、五哥、八弟、十弟都去道贺,当晚一直都在一起饮酒,父皇可以问问他们。至于谢九姑娘在程家的遭遇,儿子不便评论,她究竟是被夫家轻慢还是忤逆,父皇一查便知。”

    “芝缨姐姐绝对被她们欺负的呀!”景月公主插嘴,马上口齿伶俐、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灵曦寺的事。

    “噢?”褚娘娘又是吃惊又是唾弃,“居然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罪过都赖到她头上?”

    景月公主愤愤的。“父皇可以去找顺天府调阅卷宗,看了就知道了!”

    “行了行了。”百里浩挥手,“昭儿,你起来吧。”

    百里昭起身坐好,百里浩和褚娘娘对视了一息。

    褚娘娘目光里有征询。

    ——粥会,还有必要吗?

    这是褚娘娘的疑问。

    原来他们听到的所谓内情,根本就是另一回事。谢九姑娘和小六之间,自始至终都清清白白,怎可能有什么“程门一入深似海,还君明珠双泪垂”的荒谬事。

    至于程家人的做派,不要说景月公主了,连芸贵妃都说过,他们不是好人。皇上降爵,前前后后,还不都是程家人自己作出来的。小六说得坦坦荡荡,不怕皇上细查。

    ——能怎么办,人都来了,继续吧。

    这是百里浩目光中的含义。

    逸王妃看见了帝后的眼神交汇,也看明白了。她暗自摇头,妹妹真是的,怎么就执迷不悟呢。

    奚佩晴和礼国公府的容思羽交好,而容小姐有个庶出的兄弟,刚刚和程彦婉定了亲。那些荒唐的传闻,肯定是程彦婉通过容小姐,传到奚佩晴耳朵里的,也亏这个妹妹怎么就跟见了宝似的,说给那被收买了的、上门验身的老嬷嬷听。

    奚佩晴以为老嬷嬷告诉褚娘娘,会使帝后认定谢九姑娘德行不端。而这也确实让皇上皇后犹豫了一阵。

    要命就要命在,皇上皇后都不欲向百里昭求证。这可是天家丑闻,怎么能张扬?其实很多时候,最怕的不是诋毁,而是出于种种考虑,没人质问被诬陷的人,令其没有解释的机会。

    如果太子今天不说破,百里昭哪能在帝后面前替自己——不,还有谢九姑娘——辩解,洗清!

    好了,这个妹妹真是叫人头疼。逸王妃痛苦地揉着太阳穴。

    回家就狠狠训她!以后王爷有事,不能再跟她商量了!真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就这么又是懊恼又是扼腕的,逸王妃不知不觉地吃完了粥。她都没注意大家是几时散的,直到逸王拉扯她的袖子提醒,她才惊觉,原来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回去吧。”逸王平静地说,“回去后,尽快让佩晴过门。”

    “噢是。”

    再不抓到眼皮底下看着,真怕她又干点什么蠢事来。那个他们收买的老嬷嬷,今晚王爷还得去找人灭口,省得把他们牵扯出来。唉!真是麻烦死了。

第72章 翠珊来了() 
颐硕殿。

    皇后、后宫诸妃以及参加粥会的贵女们已经就座了。

    皇后事先有交待;此次粥会意义重大;旨在相看品行端方的贵女,以便作为挑选皇家媳的参考。虽然在褚娘娘心里,粥会主要目的还是看一看谢芝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眼下八皇子和十皇子都到了婚娶的年龄,五皇子府里唯一的侧妃又刚没了,正妃娶了两年也都没有生育。所以,褚娘娘觉得办这个粥会也能一举数得;起到不小的作用。

    这在天渊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褚娘娘见皇帝允了;不觉得意,又设计了个自以为别开生面的宴客方式。

    宽敞宏大的殿;罗幔高束;灯火辉煌。织着狮子戏绣球花纹的团花地毯上;错落有致地布放着数十张红漆黄花梨的四仙桌;桌上杯盘碗盏香气扑鼻。桌边端坐着四名华服丽人,正座是一位娘娘;其余三个座位,则坐着三名贵女。

    今日来的娘娘都年纪偏大,品级在妃以上。褚娘娘交给她们的任务就是每人与三名小姐同桌而餐,仔细观察三个女孩儿的言行举止;粥会结束后悉数禀报。

    谢芝缨好巧不巧地和穆惠妃同桌。她并不认识这位百里昭的母妃,而皇后也并未将各位娘娘介绍给她们。

    不过;这个刻意的举动难不倒这些小姐。入宫之前;哪个不找来宫规恶补一通;对于后宫嫔妃的穿戴讲究,已是熟记于心了。

    谢芝缨已经猜出眼前这位尊贵的娘娘至少是贤德淑惠四妃之一,不过要不是穆惠妃主动介绍,她还真没看出来这就是她的未来婆婆。百里昭长得也太不像生母了。

    仔细看,眉眼之间还是有一点相似。穆惠妃三四十岁的年纪,妆容得体,给人以娴雅谦和的感觉。眼角已有了细细的鱼尾纹,但整体看还是一位风韵犹存的后宫贵妇。

    “原来你就是谢将军家里的九姑娘。”穆惠妃说起话来声音也是柔和的,“你是第一次来宫里吗?带了丫头没有。”

    谢芝缨连忙回答:“回娘娘的话,臣女带了小婢一名,过来颐硕殿时,被要求等候在偏殿了。”

    她用余光悄悄张望了四周,心下了然。

    桌与桌之间都站着一位满面严肃的嬷嬷,再无别的宫女。也就是说,等会儿如有需要,得她们动手。皇后这是要看看这些小姐有没有眼力见儿,勤快不勤快,做起事来麻利不麻利?跟在逸王妃生辰宴上的才艺比拼相比,确实很别出心裁。

    嬷嬷站得不偏不倚的,似乎是负责照顾各桌情况,但肯定只服侍娘娘,说不定还一并担负起观察她们的任务。好在今天上桌的也就是些点心果子等零嘴儿,作为吃粥的佐食。要真是用饭,上了整盘的肥鸡大鸭子,到时候可怎么分哪。

    “谢九姑娘,你这就不会说话了。”坐在谢芝缨对面的紫衣美人掩口笑道,“你没见娘娘身边也没带任何一位姑姑?你没明白娘娘的意思。你该说:‘回娘娘的话,臣女就是娘娘的丫头’,呵呵呵。。。。。。”

    “呵呵呵。。。。。。”坐在穆惠妃对面的容思羽也捂着嘴笑了起来,“奚姐姐就是善解人意。谢九姑娘,你忒也愚钝了。”

    谢芝缨在心里抚额。该说啥好,今天这两个仇视她的家伙,也和她分在了一桌。

    奚佩晴已定给逸王做侧妃,容小姐又是她的好友。奚佩晴算是破罐子破摔了,容小姐嫁不嫁皇子都没什么损失。所以,她们俩还不得联手,对她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啊。她第一次入宫,又第一次和穆惠妃同席,也不好拿出跟程家人那种针锋相对的凌厉来。

    谢芝缨便淡淡地笑了笑,不搭这两人的话茬儿,一看四人面前的茶杯都下去大半,起身取过茶壶就续水。先是给穆惠妃添茶,然后依照座次将其余三只杯子也添了水,熟练地倾了七分满,一滴茶水也没洒在桌布上。这都是她在素馨茶馆做惯了的。

    穆惠妃看在眼里,心里满意,对奚容二人就有些不满。

    一个是卫国公府嫡女,一个是礼国公府嫡女,怎么这样捧高踩低?皇后还跟她说过,如果看上了哪家姑娘,只管告诉皇上。奚佩晴不说了,容小姐满脸浮躁,出口尖刻,她可不要这样的人做儿媳妇,就是侧妃也不行。

    奚佩晴见谢芝缨不说话,还当对方认栽了,就得意洋洋地和容小姐一唱一和地奉承起穆惠妃来。这个赞娘娘看起来年轻美丽,那个赞娘娘好会配衣,时不时地,还要夸几句百里昭,说什么,六殿下年纪轻轻就政绩斐然,我们在深闺都有耳闻。

    伸手不打笑脸人,穆惠妃见两个姑娘夸儿子,还是很开心的。奚佩晴撺掇她多说点,她便又从百里昭当时的来信里拣了几件轶事讲了,奚容两女都听得一脸惊叹。

    谢芝缨用心地听着,百里昭在云州的政绩她还真没留意过。而她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从来没说过这些。

    不过,她还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关注着殿内情况。翠珊,会在何时出现,又会怎样害她呢?

    “母后!”忽地一个小身影闯了进来,谢芝缨看见了景月公主那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