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筝歌-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牵捎诜浅E既坏脑颍牧辉谔剑蠼鹜幌О埽沟谜绞卤湮志谜剑煌显偻希钪杖妹骶窗芪ぁ

    后金主帅阿敏在突袭铁山失败,强攻云从不下的情况下,迁怒朝鲜,又想“东边损失西边补”,在朝鲜捞一票,甚至打算在朝鲜称王,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将朝鲜推向明朝方面。战役后期,随着天气转暖,骑兵为主的后金军十分被动,甚至有可能被困死于鸭绿江以南,阿敏却一再拒绝撤军,终于令后金军在瓶山决战中蒙受重大损失。

    “丁卯之役”使得皇太极用军事手段解决东江镇明军的战略失败了,不得不转而寻求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的途径,“通款崇焕,求杀文龙'7'”。但是,他至少利用明军削弱了牛录比自己还多的两个旗:阿敏的镶蓝旗、阿济格的镶白旗的实力,解除了此二人对其汗位的威胁。可以说,无论后金“丁卯之役”在军事上成功与否,对皇太极个人来讲,都是胜利的。

    影响编辑

    朝鲜被迫与后金互市,并向后金进贡。在与明朝关系恶化之后,后金的经济至此得以恢复。

    战后,朝鲜仍旧视明朝为宗主国,并派人上表,将战争经过告诉明廷。

    学者徐东日认为,丁卯战争使得朝鲜蒙受巨大屈辱和苦难。在此之前,朝鲜人一直自视为文明之邦,将女真人视为蛮夷;丁卯战争以后,朝鲜人对女真人的态度由蔑视转为敌视。

    虽然朝鲜向后金朝贡,后金也给予朝鲜赏赐品,但两国的关系依然紧张。执掌朝鲜朝政的依然是反后金亲明的西人党。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不少朝鲜大臣认为明朝助朝鲜击退日军,朝鲜理当与明朝交好抗击后金。因此朝鲜拒绝废除明朝年号,并依旧保持与明朝的关系。这为后来1636年后金(清)的再次入侵(丙子胡乱)埋下了伏笔。'8'

    对于明朝方面来说,“丁卯之役”使得拥有数万骄兵悍将的镶蓝旗精锐丧尽,即使休整两年也未恢复元气,其余参战后金军也多有损失。是为明军与后金交战以来,所取得的最重大胜利,而这又是在明军极为艰苦的环境下所取得的,更加可贵。对此,登莱巡抚李嵩评价说:“奴以十万之众东江,毛文龙乃能于狂烽正炽之际,奋敌忾迅扫之威毛帅之功于是乎不可及矣!'3'”

    李嵩的继任者孙国祯(收复澎湖列岛的民族英雄)也认为:“臣看得毛帅孤悬绝岛,远泊水乡,溟雾胡风,侵肌扑面,寒烟冷月,泣昼怜宵。七年正月以来,五战而五胜,谛观宣州、车辇、义州西门、龙山诸役,皆令人舌咋心惊,色飞神动。然义州西门之捷,独雄而奇,盖其俘获者皆名酋,今之系纽而献者,此也。宣州诸路之捷,又险而奇,盖毛帅亲中二矢,不为少动。自五、六年以来,大小几近百战,积俘至四百七十有零,抢获器械、马匹累百,近日续报者不与焉。'9'”

    “职惟知尽忠报国,绝不肯偷身自免!'4'”东江主帅毛文龙战时如是说,他亲冒矢石,身中数箭,犹死战不退!在毛文龙的激励下,东江健儿人人奋勇,与后金军舍身搏斗,鲜血染尽三千里江山。在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向欧洲人介绍说:“此次战役之激烈为中国所未曾见。'6'”,并说:“抗拒鞑靼人最有力的要数英勇盖世的大将毛文龙。'6'”

    朝鲜史料则认为是朝鲜民间的义军打败了后金大军,毛文龙坐困穷岛,毫无作为。

    朝清战争

    后金哈赤为避免两面作战,对朝鲜采取拉拢的政策,多次派遣使臣赴朝鲜投书,希望朝鲜与明朝脱离关系,与后金结盟。但是朝鲜不为所动,仍然支持明朝,反对后金。后金面对明朝与朝鲜的夹击,决定向较弱的朝鲜开刀。清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与贝勒阿敏亲自领兵入侵朝鲜,史称丁卯胡乱,朝鲜军队不敌清兵,仁祖与群臣逃往江华岛,结果朝鲜与后金议和,约为兄弟之邦,朝鲜并向后金岁贡。'2'

    1636年丙子(明崇祯九年,朝鲜仁祖十四年,后金崇德元年),皇太极正式由汗改称皇帝,改国号大清,族名满洲。他事先将此事通报朝鲜,希望朝鲜参与劝进。朝鲜闻讯大哗,积累近10年的憎恶、羞辱情绪一并迸发。朝鲜臣僚纷纷痛切陈词,“使彼虏得知我国之所秉守,不可以干纪乱常之事有所犯焉。则虽以国毙,可以有辞于天下后世也”。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气氛下,仁祖拒不接见后金使团,不接受其来书。后金使团愤然离开汉城,沿途百姓“观者塞路,顽童或掷瓦砾以辱之”。

    仁祖在三田渡向皇太极跪拜

    该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正式举行称帝大典,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极非常气愤,认为这是朝鲜国王有意构怨,决定举兵再征朝鲜。该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王京城下。京畿之内“上下惶惶,罔知所为,都城士大夫,扶老携幼,哭声载路”。仁祖再次将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华岛避难,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退守南汉山城等待各路勤王军的到来,同时派出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拖延时间。朝鲜请和书中写道“朝鲜国王谨上言于大清宽温仁圣皇帝:小邦获戾大国,自速兵祸,栖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约,恤小邦生灵之命,容令小邦改图自新,则小邦之洗心从事,自今始矣。必欲穷兵,小邦理穷势极,以死自期而已”云云。皇太极见朝鲜君臣求和之切,毫无斗志,乃对其迫降,下令清军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各路勤王军队也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经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不禁长叹。清军在望月峰上升白旗书招降二字,又致书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则复书“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请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见朝鲜方面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不耐烦的皇太极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时清军又攻占了江华岛,俘虏王妃、王子、宗室76人,消息传来,见大势已去,仁祖只好求和。

    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领群臣出南汉山城,徒步前往汉江东岸的三田浦清营拜见皇太极,伏地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去明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时贡献,并送质子二人。此外,朝鲜朝廷中主战最坚决的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人被清军索要,在沈阳就义,号称“三学士”。此役为朝鲜历史上着名的“丙子虏乱”。清朝班师途中顺势攻陷皮岛,拔除了明朝在辽东沿海的最后一颗钉子。'3'

    丙子虏乱之后,朝鲜成为清朝的附属国。世子李溰长居沈阳,另外一质子则由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轮流担任。同时朝鲜还要岁贡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白苎布200匹、各色绵细2000匹、各色细麻布400匹、各色细布万匹、米万包等等。

第148章 与明议和(三)() 
于是,面对朝鲜,要攻还是要和,金国再次陷入两难。

    李永芳坚持议和:“我等奉大汗之命,应仗义而行。我们前与朝鲜书,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如今却要食言,是为不义。”

    岳托和济尔哈朗得了皇太极的旨意,自然是坚定支持李永芳得意见。

    阿敏听后,见自己得不到支持,遂怒骂李永芳,“你这个蛮奴,那么多话!以为我不敢杀了你吗?”

    岳托不愿见二人闹得太僵,便据理力争,在中间调剂道:“我大金御前禁军甚少,蒙古与明朝皆乃敌国,一旦边疆有战事,回师都来不及,当未雨绸缪立刻班师。”

    于是,在李永芳不卑不亢的坚持议和下,岳托则联合济尔哈朗,见机行事,与阿敏分兵驻营,又以朝鲜国王李倧的弟弟李觉为人质,再派使者去见李倧,李倧同意向金国岁贡财物,并签下“江都之盟”,缔结盟友。

    阿敏却以不知情为由,仍旧固执己见,带兵进攻了汉南平山,大肆烧杀抢掠。

    朝鲜国王李倧闻风后仓皇出逃,逃至汝矣岛,并向明朝和毛文龙请罪,声称导敌非自己的过错,请求明廷支援。

    朝鲜战事紧迫,而这边盛京城里的皇太极却一点儿也不着急。

    三月五日,皇太极亲自接见了袁崇焕派来送信的使臣杜明忠,并着手给袁崇焕回第二封信。

    此封回书,袁崇焕写到:往事七件,汗家抱为长恨,而我能无动于衷吗?但追思往事,究其原因,不过是我边境不法之人与汗家的不良部落口舌相争,致起祸端。这些口舌之争,我希望我皇上与汗同样忘掉。然而汗家十年战斗,驱赶夷夏百姓,肝脑涂地,血洒辽东,天愁地惨,极悲极痛之事,都为此七宗,难道我就无一言可说吗?

    信中不仅驳斥了“七大恨”得内容,拒绝了所谓和谈的礼物,更反要金国将其所掠得得辽东人口一并归还明朝。

    汗宫里,范文程正一字一句细读着此信,给皇太极出谋划策。

    “范学士怎么看?”

    范文程搁下信,说了四个字:“毫无诚意。”

    海兰珠正坐在暖炕上闭目养神,听见了范文程的声音,才转醒过来。

    “这袁崇焕倒还真是有意思”

    “此番围捕毛文龙的计划失败,征明大计,还请汗王认清局势,瞻前顾后,再做定夺。”

    范文程不免有几分顾虑,“何况朝鲜那边局势亦不明朗,若是阿敏贝勒执意要占山为王”

    “不要紧,那朝鲜国也不蠢,只怕早就与明朝串通一气了。就等攻下了王京,届时朝鲜再和明朝来个两面夹击,他撑不了多久,就会灰溜溜地跑回来了”

    “”

    海兰珠换好衣裳,去给他二人备茶点。不知为何,最近入春之后,她总是格外嗜睡,成日什么也不做,就是在案前读会儿书,挨不到一个时辰,便开始犯困了。

    “醒了?”皇太极慈眉善目地望着她,全然没有方才聊政事时的严肃。

    “再睡下去,真是要成睡美人了”

    “睡美人?”

    她打了个哈欠,在他身旁坐下,好整以暇地瞅着范文程。

    范文程轻咳了一声,尴尬地喝了口茶水,就道:“汗王若是没什么别的事情,我就先回文馆了——”

    “你着什么急?”海兰珠瞪了他一眼,“好不容易逮着你一回,可别想溜了。上回让你把那姑娘领来给我们瞧瞧,一直拖到现在也没个动静。”

    范文程压低了声音道:“现在还为时尚早”

    海兰珠狐疑地看着他,分明是浑身不自在的模样,不免疑心道:“你——该不会是在单相思吧?”

    一听这话,范文程瞬间脸红到了耳根,默默地抿了一口茶,没有再说话。

    “哈哈,这样一说我倒真有些感兴趣了。”皇太极打趣道:“范学士,到底是哪家姑娘?用不用我替你做主,下令赐婚?”

    范文程呛一口茶,“不用、不用——谢汗王好意,只是眼下时机还不成熟。”

    海兰珠敲了敲皇太极的脑门,“赐婚、赐婚,你怎么满脑子都是腐朽思想。你让人家自由恋爱,水到渠成不好吗?”

    范文程看得一愣一愣的,支支吾吾道:“范姐,在汗王面前你还是注意一下举止为好。”

    “也不怕你见笑,二十年了,她一直是这样,我就喜欢看她胡闹。”

    皇太极笑着捉住她的手,“自由恋爱?像我们这样?”

    “差不多啦”

    海兰珠才没心情同他打情骂俏呢,继续追问着:“你不想那么快介绍给我们认识也行,跟我说说,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哪一旗的,家世如何?”

    “只是个寻常人家的姑娘,不是旗人”

    “哦?我本想着,怎么说也要给你个类似李永芳的‘抚西额驸’当当。没想到到范学士瞧不上咱们八旗的郡主。”

    “是微臣自认没这个福分——”

    说到额驸,海兰珠突然想起来自己曾经看过的桥段。就是鹿鼎记里嫁给了额驸吴应雄的建宁公主,貌似也是皇太极的女儿虽然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她总是有几分好奇的,谁让她是看金庸的书长大的呢?

    唉,想远了,想远了她赶紧拉回思绪来。这都什么跟什么呀,近来也不知是怎么了,不仅是嗜睡,还容易跑神,总有些莫名其妙的想法。

    正巧聊到了李永芳,范文程立马掉转话题,“说到这,听闻前段时间阿巴泰贝勒还在府上发牢骚呢。大约是不满自己身为兄长,却被排在了子弟贝勒之列,扬言再不赴宴”

    “他是庶出,先前八旗旗主里头也没他,难不成想跟三大贝勒平起平坐吗?”海兰珠随口嘟囔了一句。

    “瞧瞧,这一群贝勒,整日争来争去的,都还没你来得深明大义。”

    对此,皇太极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只道:“七哥就是那样的人,爱逞口舌之快,既然无伤大雅,就随他去吧。”

    正在这时,正黄旗的侍卫进殿奏报。

    皇太极安插在辽西的影士,隔三差五就会传来书信,且通常不在早朝上正式递交,而是直接交到了皇太极手中。

    结果,原本好好的气氛,被这一封谍报给彻底搅和了。

    皇太极读完谍报后,霎时间火冒三丈,将那书信扔在地上,咬牙切齿道:“我还以为这汉人以天-朝自居,当是有几分大国气度的,把那孔孟之道、仁义廉耻挂在嘴边,没想到也不过是一诈小人——”

    他突然这么一发作,连海兰珠也吓了一跳,赶忙捡起信来一看,才知道原来那袁崇焕所谓的议和,不过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罢了。

    信中写,袁崇焕亲自监工,大举修筑塔山、大凌河、锦州等城的防御工事,修城屯田,以屯养战,并训练军民,加置火炮,时刻准备反击作战。

    正如范文程所言,这所谓的和谈,根本毫无诚意,更多的,只是为了拖延时间而弄出的一招缓兵之计罢了。

    想来也是。自靖康之耻后,对待战争,汉人一贯是谈“和”色变,袁崇焕有再大的能耐,也不敢碰这个禁忌。可想而知,此番和谈,明廷并不知情,全然是他一人的谋划罢了。

    “我敬他一分,他还想得寸进尺了不成!他是觉得本汗好愚弄,才敢拿我当猴儿耍!来人,去把那杜明忠带过来——”

    皇太极这一声厉喝,整个汗宫里头都回荡着阴森森的回音。

    海兰珠与范文程马上明白了他的意图,立刻劝言道:“汗王,眼下千万不能杀了使臣——”

    “我们若是沉不住气,现在就杀了使臣,袁崇焕就会变本加厉地组织备战,既然他的目的已经暴露,大不了我们就拒绝议和,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皇太极脸上是乌云密布,额角的青筋暴突,捏着拳头,大步走到书案前,提笔又写了一封信。

    侍卫将杜明忠带到了汗宫,皇太极气得不行,正欲发作,海兰珠连忙拉住他,一边轻抚着他的背,一边耳语道:“要忍住。”

    他若是此刻将怒气都撒在这使臣身上,才真会让袁崇焕看轻他。过去的这半年,他都忍下来了,没必要在现在翻脸。

    皇太极沉着脸,不怒自威地将写好的回信递到了杜明忠手上。

    “诈称和好,乘机备战,乃是不守信义之举,本汗对此十分失望。你告诉那袁崇焕,他这般作态虚伪、两面三刀,为本汗所不耻,为表抗议,本汗决定不派使臣,并罢和谈!”

    杜明忠作为使节,原先一直深受金国上下款待礼遇,怎会想到皇太极一下子变了脸,也不知缘由,更不敢多问,领过信后便连忙离开了盛京,赶赴宁远。生怕再迟一步,皇太极就变了主意,给他招来杀身之祸。

    这边与明议和的事情谈崩了,而从朝鲜传来的战报,则更是雪上加霜。

    朝鲜国王转向明廷求援后,天启帝下诏毛文龙,命其不计前嫌,出兵援朝。毛文龙接到诏书后,便率领才浴血一战后元气大伤的东江军,马不停蹄地前去支援朝鲜,与金军背水一战。

    两军在宣州、晏庭、车辇、义州等地反复拉锯,而东江军面临粮食短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境地,以死尸为食,顽强抵抗,交战十数天,未有胜负。直到天气转暖,河水解冻,金军铁骑不得已受困于河道阻碍,阿敏一再拒绝撤军,导致金兵被围困于银杏江,其镶蓝旗部伤亡惨重,最后势不能敌,才不得不放弃在朝鲜称王的打算,班师回朝。

    皇太极在早朝上对朝鲜一战总结道:“先汗之所以定年号天命,因天下诸国,皆天之所命而建立之者。兴之、扬之、定之,悉在于天,非人力所能强得也。天命无常,天道甚微。有逆天者,乃天不容也。我大金能否蒙得天佑,唯求上天眷命。”

    朝鲜此征,表面上看,虽未能有所斩获,但对皇太极而言,这场战,从发兵的那一刻起,他的目的便达到了。

    如今金国内忧外患,局势严峻。这内有各八旗旗主各自割据分权,外有明朝、蒙古、朝鲜三面夹击,孤立无援。这一击,既顺理成章地削弱了阿敏的镶蓝旗势力,同时给了朝鲜一计下马威,再不敢轻举妄动阴助明朝。可谓一箭双雕。

    然而皇太极深知,即便如此,眼下剑拔弩张,刻不容缓的局势却没有丝毫改变。

    与袁崇焕议和崩坏,又得知他再大兴光复辽东之计,并广纳流民,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于是,皇太极果断决策,应及早开战,赶在入夏之前,抢占先机,亲率大军十万,征讨宁远。

    海兰珠没有想到,这明清战争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袁崇焕与皇太极之间的较量,这么快就要来了。

    如果宁远之战,是哈赤毕生的耻辱的话,那么接下来这场“再战宁远”,便是皇太极戎马一生中,将背负的最大的辱名。至此往后,他和袁崇焕的名字,会永永远远地捆绑在一起,为后世人所评说。

    四月,整个盛京城都沉浸在紧锣密鼓的严阵备战之中。

    入春以后,海兰珠是愈发嗜睡了起来,不仅如此,食欲也跟着大增,尤其好吃酸角一类的食物。

    这次,她多长了个心眼。因为这不是她第一次怀孕,所以在发现了这些征兆后,立刻请了额么其来帮她把脉。

    额么其探过脉后,是喜笑颜开,一边同她道喜,一边同她叮嘱些怀孕前期的忌要。她也没怎么听进去,满脑子想得都是,皇太极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会作何反应。

    如今他是做了汗王,本应多纳几方福晋,扩充后宫的。然而他不仅一房也没纳,甚至基本就没去过别的福晋那里留宿,又怎么可能会有喜事呢?

    眼下她只希望,她的肚子能争点儿气,虽说男女都好,她都喜欢,可是皇太极如今只有豪格一个独子,她打心底里希望,这一胎会是个男孩儿。

    不过,都说“酸儿辣女”,她这么好吃酸食,食量大增,也不见孕吐的情况,以现代医学的眼光来看,多半会是个男孩儿了。

    上一次,命运的捉弄,令她没能及时说出口这一次,无论如何,她都要亲口告诉他。

    他们有自己的孩子了!一个健康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宁锦之战,大虐预警。不过孩子会好好的。

第149章 遗恨宁锦(一)() 
西迁右翼

    在科尔沁部已投入后金阵营、内喀尔喀五部覆灭的情况下,皇太极开始向林丹汗的察哈尔部渗透。'

    随后,林丹汗离开辽河套,踏上西迁之路。关于他西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因为他在左翼已众叛亲离,再加上后金兵锋正盛,被迫选择西迁;其次是利用右翼力量薄弱之机,兼并诸部,恢复蒙古大汗的共主地位;第三是当时察哈尔部与明朝贸易的据点广宁已经失陷,林丹汗想通过兼并右翼诸部以将明朝给右翼的丰厚“市赏”据为己有。'18'1627年十月,林丹汗以察哈尔部八鄂托克之一的多罗特留守故地,率数万众西迁。'19'

    右翼诸部果然不是林丹汗的对手,林丹汗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击溃了驻牧于宣府外元上都故地的哈喇慎部和定居于归化城的土默特部,很快在右翼立足。经过数次战役'20',林丹汗在1628年底平定右翼地区,驱逐了顺义王卜失兔(土默特俺答汗之孙),并废除了济农额璘臣(济农是达延汗所设置的代表大汗管理右翼的世袭官职,驻鄂尔多斯,到林丹汗时已实际独立),结果右翼诸部相继归附后金。另一方面,留守于辽河套的察哈尔部也开始瓦解,不仅奈曼、敖汉两鄂托克投靠后金,阿喇克卓特也步其后尘而降金,浩齐特、乌珠穆沁、苏尼特三鄂托克则北上投奔漠北外喀尔喀硕垒台吉(后来的车臣汗)处。1628年二月,皇太极一征察哈尔,到九月时吞并了察哈尔及哈喇慎之故地。林丹汗仅据有宣府边外以西的河套和土默川一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