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夫临门 作者:落花浅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刹那间,狂风四起,周围飞沙走石。一道道蓝紫色的闪电,凌厉地劈开黑沉沉的天幕。
众人刚把撮箕从厨房拿出来,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狂砸下来,砸在地面的谷子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见谷子被雨水淋湿,众人都无比心疼,迅速用耙子把谷子推拢成一堆,装到干净的撮箕里,再把撮箕里的谷子端到杂物室里,然后又回来收谷子。
一时间,众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又是推谷子,又是扫谷子,又是装谷子,来回奔波在杂物室和晒谷场之间。
一道又一道闪电,将昏暗的天幕照亮。滚滚雷声震天响,暴雨砸落在脸上生生地疼。
狂风咆哮着,吹得众人的头发与衣袂齐齐翻飞,吹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见暴风雨越来越大,张文就让李明珠回屋等着,不许她淋雨,以免感冒。
然而,李明珠心疼那些没收完的谷子,执意要继续收谷子,结果被张文训斥一顿,最后只好乖乖留在堂屋里,焦急地等待着。
暴雨持续了整整两刻钟,在五兄弟的努力下,谷子终于顺利地收完。
众人都松了一口大气,不料老大爷好像专门跟他们作对一般,随后的几天里,每次晒谷子,铁定会下起倾盆大雨。
李明珠家本来就只有一亩半水田,今年的收成交完赋税后,还不够一家人的吃食;再加上最近连日暴雨,稻谷发芽了,三分之一的稻谷都受损,这就意味着今年的谷子不但比去年减产,而且根本不够吃!
不过,受损的不仅是李明珠家,桃花村里许多村民都遭了殃,稻谷也发芽了。
稻谷发芽后,人就不能吃,只能留着喂猪。连鸡也不爱吃发芽的稻谷,必须粉碎后鸡才肯吃。
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我国庆没出门,天天在家码字,终于今天一次性更了这么多章!好有成就感,O(∩_∩)O哈哈哈~
入V后我会尽量保持日更,如果有时间,就日双更,欢迎大家用留言、长评、霸王票催更,也欢迎大家收藏我的作者专栏催更,因为我属于没人催更就没有动力的类型啊,嘤嘤嘤嘤……




、46抽壮丁

当桃花村的村民都为发芽的稻谷发愁时,官府开始征收夏税。
由县令负责丈量村民的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帐籍中。
清丈后,按照土地好坏和多少,来制定税额的高低,拥有土地多者多交税,土地少者少交税。
一般来说,每个平民的收入要上缴国家十分之一,作为贡税,以充军赋。
这样一算,李明珠和五兄弟卖鱼要交8两银子的税,田地要交4两银子的税,留作家用的15两银子只余下3两。
本以为交完税后就万事大吉,哪知官府又开始征兵,抽壮丁。
按照抽壮丁的规矩,凡家有两个儿子以上,年纪在15岁到30岁之间的男性青壮年,必须参加抽壮丁,由抽签决断哪个儿子去服兵役两年。
张家五兄弟中,张武前两年已经服完兵役回来了,张小宝年龄较小不必参加抽壮丁,而张文、张有财和张虎中,村长派人来通知,说是抽中了张文。
这个时代前两年还算太平,并没有战争。张武服兵役时,参加过一次剿灭土匪的行动,参加过两次抗洪救灾,有惊无险地回来了。
但是今年就不那么太平了,听说边境有人闹事,邻国的人想侵占本国领土,所以国家才要抽壮丁扩充兵力。
被抽到壮丁后,如果不想服兵役也行,但要向官府交纳30两银子的保命费,交完保命费后,今后该男丁就不必再参加抽壮丁。
考虑到当兵很可能有去无回,李明珠当然不舍得让张文去当兵,而是卖掉6亩地,给官府交了30两银子的保命费。
如此一来,家里就只剩7亩半田地和3两银子。
李明珠正在庆幸破财免灾,不料五兄弟的二姑突然找上门来,想找五兄弟借钱。
原来,五兄弟的小表弟今年被抽中壮丁,二姑舍不得让年仅15岁的小表弟去送死,便想交纳保命费,可是目前她家只有10两银子,还差整整20两。
想到五兄弟卖鱼赚了一笔,二姑就想让他们借些钱,说最好能借20两,若是借不了那么多,她家就只好卖地凑钱。
二姑家里本来就不富裕,只有两亩地,想到二姑曾经几次对自家雪中送炭,五兄弟也很想把钱借给二姑,可如今他们只有3两银子,怎样才能凑够20两?
前几天才交完沉重的赋税,村民们本来就哀鸿一片;眼下又抽壮丁,抽得大家心惊胆战,大多数有两个儿子的人家,都在东奔西走地借钱,想凑够保命费,谁家的钱也不够用,根本不可能借给别人。
看着眼泪汪汪的二姑,看着愁眉苦脸的五兄弟和小表弟,李明珠顿时一个头变成两个大。
前思后想,她拍案而起,咬牙再卖掉4亩地,将卖地所得的20两银子统统借给二姑。
二姑和小表弟没想到李明珠竟如此通情达理,不禁欣喜若狂,连声道谢。
二姑离开后,李明珠伤心欲绝,坐在床沿上,呜呜地哭起来。
本来稻田养蛙养鱼小赚了一笔,可如今折腾来折腾去,家里又一穷二白、只剩3亩半田地了,跟她刚嫁进门时没什么区别!
见李明珠如此伤心,张家五兄弟心里都挺难受,纷纷上前柔声安慰她,说二姑一定会还钱的,那20两银子只是借出去了,过两年二姑就会还给他们。
李明珠虽然伤心,但也毫无办法,不管怎么说,二姑对她和五兄弟的确很好,若是叫她不借钱,那她也会良心不安。
现在家里又一贫如洗了,离下次稻田养鱼卖鱼还有约半年时间,只能想其他办法赚钱。
那么,究竟该想什么办法呢?李明珠一筹莫展。
第二天大清早,晨曦微露,张小宝去厨房做饭,揭开米缸的盖子后,却发现没米了,只余薄薄一层米铺在缸底。
张小宝也曾担心家里这么穷,有朝一日会无米下炊,不过幸好前几天收了谷子,只需把谷子放进石臼里舂米即可。
思及此,张小宝便如往常一样开始烧火。
李明珠起床后,一听张小宝要舂米,便兴致勃勃地跟着来到杂物室。
装谷子的大木桶放在杂物室的角落里,揭开盖子一看,里面堆满金黄色的稻谷。这些稻谷都是没有发芽或发霉的,已经发芽而不能吃的被装在另一个木桶里了。
张小宝用葫芦瓢往石臼里舀了些谷子,然后就来到院子里舂米。
用一根石棒用力砸稻谷,将谷壳和米粒砸得分离,再用筛子筛选几次,就能得到白米。
张小宝是个熟手,没多久就舂出白花花的大米,然后就端着大米进厨房煮饭去了。
然而,李明珠望着地面上零零星星的几颗谷壳,脑海中闪电般划过一个念头:
在这个古代,还没有舂米机和打谷机,前几天打谷也是完全靠人力。
记得当初打谷时,众人是把收割下来的水稻一行行堆放整齐,然后把稻杆放进一只大木桶的内壁里拍打,使谷粒一颗颗脱落。
不过这种办法是非常累人的,效率低,耗时费力。当打完谷子后,李明珠和五兄弟的胳膊都酸痛不已,肿得几乎抬不起来。
如果能制造出21世纪里那种人力打谷机和舂米机,那么绝对是一条发财致富的好道路!
穿越前,李明珠曾经见过乡下外婆家那种老式的打谷机和舂米机,结构好像不是很复杂,也许试试能够做出来。
李明珠记得,人力打谷机约一米长,是用脚踩的,基本上是由木头制成,可以两三个人同时操作。
具体说来,是先用生铁铸就两个带孔的圆盘,圆盘中间横装一只圆柱形的滚筒。滚筒以数根长木条拼成,每根木条上都钉一排U型铁丝。
当人们单脚踩下脚踏板时,滚筒会急速转动,这时将割下的水稻扔进去,稻谷和稻草就彼此分离。
利用这种人力打谷机打谷虽然也很辛苦,但是比起在木桶内单纯用手拍打水稻来,倒是省力得多。
至于舂米机,是利用水力舂米,制作起来比打谷机简单得多。
舂米机说穿了,其实是一种杠杆式的机械。将长长的舂米槌一端连在石臼里,另一端连接一只翻斗,舂米槌和翻斗之间,用竹子和铁丝做一个杠杆支架。
当水从高处的水箱中流入翻斗里时,翻斗下沉,另一端的舂米槌就被高高抬起。
翻斗中水满时,翻斗重心不稳就会翻倒,水全部向下方倾出,翻斗随即变轻,向上升起,另一端的舂米槌就会落下,重重地舂米。
如此反复再三,省力省时,除了给水箱注水以外,几乎不需要其他人力。
李明珠在脑海中努力回忆着人力打谷机和舂米机的构造,直到张武招呼她吃饭,她才回过神来,喜滋滋地坐到饭桌边。
见李明珠满脸喜色,张有财笑道:“娘子这么高兴,可是想到什么好事了?是不是因为我们吃上了自己产的新鲜米?”
李明珠扒拉一口米饭,笑嘻嘻地道:“错!是因为我又想到赚钱的好方法了。”
说罢,连饭也不吃了,在院子里捡来一块石子,一边在地上画图,一边向五兄弟讲解人力打谷机和舂米机的构造和原理。
听完李明珠的话后,五兄弟都大吃一惊。
舂米机倒是简单,五兄弟一听就能做出来;可是这打谷机,未免太有难度了,估计制作起来比较麻烦。
但是不管怎样,李明珠又想出赚钱的好办法,五兄弟都非常激动,都隐约有种预感:若是打谷机和舂米机真能做出来,张木匠的名声铁定能东山再起!
一时间,五兄弟都满面春风,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就试着制作起来。
凡事都要从易到难,当然要先做简单的舂米机。
在李明珠的提议下,五兄弟花了三天时间,先做出一架半米高的舂米机模型,当反复验证确实能够舂米后,这才甩开膀子制作舂米机。
为了让舂米机和打谷机同时出炉,五兄弟兵分两路,张有财和张小宝去做舂米机,剩余三兄弟研究打谷机的模型。
不料,打谷机的构造实在太复杂,众人不知道脚踏板和滚筒之间应该如何连接,反复试验多次,却怎么也做不出模型。
李明珠虽然见过打谷机,但当时也没细看,所以想了半天也想不出连接的原理。到最后,她也没办法了,不得不放弃制作打谷机,只制作舂米机。
舂米机的原材料是木头、竹子和铁丝,几天后,第一架舂米机就大功告成。
李明珠采取秧马那种销售办法,让五兄弟一次性做几十架舂米机,然后再拿到集市去卖。
于是,众人立刻忙碌起来,明确了各自的分工。
每天早晨,张小宝先做饭,饭后带李明珠去打渔,张文和张有财去学堂,张虎和张武就留在家里制作舂米机。
黄昏时,张武和张有财回到家,就一同加入制作舂米机的行列,一直忙到深夜。
就这样,众人一天天地忙碌着,眨眼间六天过去,可舂米机才做出两架,进展非常慢。
李明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照这种速度,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赚钱啊?起码也要四个月后!
看来要另外想个快速赚钱的法子才行,但是还有什么能赚钱呢?
李明珠再一次陷入沉思中。
正值盛夏,天气很热,貌似可以卖水果刨冰;但认真想想,卖水果刨冰是绝对行不通的。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18:08:53时,有一个亲投了地雷,但是大概是**抽了,所以后台居然没有显示她的名字,TAT……感谢这位亲的地雷,我好开心,于是今天加更100字!
亲们,下图中是人力打谷机:
下图中是舂米机:




、47摘棉花

因为集市上卖的冰块是从遥远的雪山拉回来的,贵得要命,如果做成刨冰,价格也很贵,要是一时半刻卖不出去,冰块就会融化,到时候肯定会亏本!
想来想去,李明珠只得打消卖水果刨冰的念头。
这日上午,艳阳高照。
张小宝外出打渔,李明珠怕被烈日晒黑,就躲在后院的樱桃树下乘凉。
如今满树的樱桃已经熟透,方才李明珠架着梯子上树,摘了许多樱桃。于是,现在呈现在眼前的就是这样一幅怡然闲适的美景:
蓝天白云,阳光鸟鸣,几株野花随风摇曳;宁静的后院,躺椅软枕,小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以及一大盘红玛瑙般的樱桃。
樱桃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才用山泉水清洗过,十分新鲜,凝露欲滴。
放一颗到嘴里,酸酸甜甜,鲜嫩多汁,真可谓是“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嚼破红香堪换骨,摘残丹颗欲烧枝。”
李明珠躺在躺椅上,望着湛蓝如洗的天空,一边吃着樱桃,一边继续冥思苦想快速赚钱的方法。
只可惜,想了一上午,她脑袋都快想破了,也没想出好办法。
到了下午,张文和张有财从学堂回来,一家人就开始吃晚饭。
饭后,张文带领众人来到后院里,打算摘棉花织布,再把布匹拿到集市去卖。
后院那两亩地,几个月前就已经开垦出来,除了种时令蔬菜外,还种了些棉花。
现在是八月上旬,正是棉果绽放的季节。
夕阳西下,绚丽的晚霞漫天。
放眼望去,一大片地里全都是棉花的海洋。碧绿的棉叶,衬托着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将夏末的黄昏装点得分外美丽。
李明珠和五兄弟挎着竹篮,满面春风地摘着棉花,收获着劳动的果实。
棉花摘回家后,放在芦苇席子上,在太阳底下晒数天,直到棉花被晒透了,变得蓬松如云朵,这才将棉花籽挑出来。
一般来说,挑棉花籽和清理棉花的工作,是同时进行的。
因为摘棉花时,匆忙中很可能将棉铃和棉花叶子一起摘下来,所以挑棉花籽时,还要将棉铃和叶子清理掉,这样才能得到洁白的棉花。
由于家里的棉花太多,众人摘起来速度太慢,所以傍晚去洗衣裳时,张小宝就特意放出风声,说今晚他家要挑棉花籽,到时张文会给孩子们讲故事。
张家老大满肚子都是好听的神仙鬼怪故事,这一点许多孩子都知道。因此夜幕降临时,桃花村里的孩子们大多闻风而动,小丫头和半大的小子三五成群地来到张家,嬉笑打闹。
只是一瞬间,张家院子就变得热闹鲜活起来,好似黑白素描被染上鲜艳的色彩。
夏末的夜晚,繁星点点,如水的月光倾泻在院子里。
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一大群孩子一边听张文讲故事,一边挑棉花籽、清理棉花。
夜风轻柔地拂过,张文微笑着,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述着那些古老的动人传说。
李明珠也兴致勃勃地听着,才发现那些竟然是《牛郎织女》《田螺姑娘》《孔雀东南飞》等诸如此类的着名传说。
这里是架空时代,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张文口中讲出来,让李明珠产生了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却也对这个时代更添加了几分亲近感。
不远处,潺潺的小河哗啦啦流淌,清风吹过芦苇丛,发出沙沙的声响。
不知名的鸟虫热闹地鸣叫着,夜越来越深,孩子们仍然在听张文讲故事,但李明珠听着听着,就枕着席子上的一大堆棉花睡着了。
轻盈蓬松的棉花,如雪如云,李明珠斜躺在棉花丛中,芙蓉粉的襦裙上落满月光,一头乌亮长发披散在肩上,更衬得那张白嫩的小脸娇俏动人,就好像误入凡尘的七仙女,清丽脱俗。
见李明珠睡着了,孩子们也不打扰她,而是任由她沉沉睡去。
张武从棉花堆里抱起李明珠,越过一堆堆云彩般的棉花山,将她抱回西屋。
此时,张文讲故事也讲累了,提醒孩子们明晚再来。于是,孩子们意犹未尽地先后散去。
月光下张家小院的故事会,日复一日,持续了数天。终于,地里的棉花都摘完,棉花籽也挑出来了。
张文开始纺线,他白日里去学堂,黄昏时做舂米机,只能晚上纺线。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明珠和其余四兄弟已经上炕,但东屋里的纺车还在嗡嗡地鸣唱。
张文先把一大堆棉花在炕上摊开,铺成巴掌大小的薄片,然后用一根筷子将薄片卷成大拇指粗细的棉卷,最后经过纺线车的转动,棉花就变成线穗。
古代没有电灯,张文只能借着昏暗飘忽的油灯摇着纺线车,那嗡嗡的声响,一阵一阵,断断续续,极有节奏感。
李明珠半夜醒来上茅厕,睡眼朦胧中,瞥见东屋里张文还在纺线;
当她第二次半夜醒来,想找点水喝,却发现坐在纺线车前面的人从张文变成了张虎;
第三次醒来,纺线车还在嗡嗡转动,只是纺线的人由张虎换成张武。
夜色阑珊,油灯黯淡的灯光照亮西屋,照亮张武疲惫的面容,将他的影子和纺线车的影子一起,映在墙上。
李明珠站在门边,望着那些整整齐齐排列在纺线车上的线穗,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悲伤,蓦地潸然泪下——
为了多赚点钱,五兄弟在夜里居然轮换着纺线!
见李明珠哭了,张武心里很不是滋味,立刻走过去安慰她,温柔地吻去她的眼泪。
她抽泣着,抱住张武精瘦的腰,将脸蛋贴在他结实的胸膛上。
他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抱着她坐在炕上,让她分开双腿跨坐在他身上,再解开她的衣襟。
静谧的月光透过窗帘洒落,将她如玉般的胴体镀上一层银色光晕,那芙蓉粉的衣衫敞开,肚兜早已被扔到炕上。
长裙被撩起,她的下身紧紧地夹住他的巨物,两人在喘息中合二为一。
魅惑的娇吟自她的红唇间溢出,惊飞了屋外竹林里的三两只夜鸟。
看着面若桃花的她,他忍不住俯身含住她的唇瓣,充满情欲的黑眸里闪过一抹怜惜的神色。
他一边用舌尖细细描绘她的唇瓣轮廓,一边轻抚她的脸颊,粗糙的指腹缓缓滑过她的眉,她的眼,最后深深插入她乌黑的发丝间。
嗅到她淡雅的发香,他恶意地提起她的腰肢,让她的身子悬空,让他的巨物退出她体内,再重重地将她放下!
“啊——!”痛感和快感交织在一起,她发出猫咪般呜咽的哭叫,小手死死攀住他的肩。
“叫我的名字。”他声音沙哑地含住她的耳垂。
“张武!武哥!不要了,不要了……”她哀哀地求饶。
他勾起唇,再一次将她提起又放下,恶狠狠地进出。
“啊,武哥,武哥——”
她狂乱地喊着他的名字,尖叫着哭起来,眼前一片白光蔓延,死亡般的愉悦感袭击了她,让她疯狂地沉沦,忘记了周遭的一切……
李明珠和张武造成如此大的动静,当然惊醒了西屋里的四兄弟。
他们先后赶来,将李明珠抱回西屋的炕上,然后争先恐后地要她,让她在海洋般的快感中醉生梦死,沉沉浮浮。
之后的数天夜里,无论几兄弟是谁纺线,纺线前都能和李明珠欢愉一番。于是,原本枯燥的纺线活,在鱼水之欢的调剂下,竟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五兄弟中,只有张文、张武和张虎会纺线,张有财和张小宝都不会。
李明珠也不会纺线,这天晚上,见面容英武的张武坐在纺车旁,像贤惠的小媳妇一样纺线,她觉得十分有趣,也想学纺线。
张武告诉李明珠如何纺线,又给她做示范。
只见他左手握着雪白的棉卷,右手熟练地轻摇纺线车的摇柄,棉卷就缓缓吐出一条细长的棉线来。
李明珠按照张武教给她的方法,好奇地尝试着纺线。可是她棉卷握得太紧,怎么也纺不出线,好不容易磕磕碰碰地纺出一条线,结果中途线不是断掉,就是打结,让她沮丧不已。
本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李明珠又咬牙尝试了N次纺线。
可惜她笨手笨脚,虽然最后终于能纺出线来,但她的棉线却远远不如张武的棉线那般匀称好看。
最后,李明珠只得放弃了纺线,将纺线这种细致活全部交给张文、张武和张有财。不仅如此,她还气鼓鼓地踹了纺车一脚,惹得众人又好气又好笑。
纺完线,接下来就该织布了。
张家的织布机是五兄弟的娘的嫁妆之一,经过时光的沉淀和打磨,已经变得古老陈旧。
织布机是木制的,其上的竹片泛着古铜色的光亮,光可鉴人。
张文白日里要去学堂,张武要做舂米机,于是织布的活儿就落在张虎头上。
每逢晨曦微露时,张虎早早起床,将织布机抬到院子里,坐在织布机前,耐心地织布。
阳光明媚,清晨的桃花村静静悄悄,空气清新。丝丝薄雾,仿若轻烟般悠悠飘荡,不远处,潺潺的河水欢快地流淌,蜿蜒着伸向远方。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下图中是棉花:
下图中是纺线车:




、48鸳鸯戏水

张虎织布时,线梭被拉得吱呀吱呀地响,响声仿佛一首古老的民谣,悠远绵长。
李明珠趴在大槐树下的木塌上,目不转睛地看张虎织布。阳光把他高大的身影映在地面上,拉得细细长长。
他织布的姿势相当娴熟,粗糙的大手灵巧地穿梭引线,双脚一上一下地踏动机板。
左手拉动梭子的操纵绳,鱼形梭子便在经线中来回穿梭;右手操纵机杆,将纬线拉紧。如此反复多次,布匹就慢慢织出来,慢慢变长,且纹路细腻均匀。
五兄弟的二姑,是村子里有名的织女。
张虎从二姑那里学得一身织布的好手艺,不仅会织粗白布,还能用有色纱线编织出变化万千的五彩图案。
尤其是他织出的鸳鸯戏水布匹,不但清晰美观、栩栩如生,而且别出心裁:
一对五彩鸳鸯,在碧绿的荷叶下戏水,一条红线分别系住它们的一只脚,将它们亲密地连在一起。
当李明珠问及张虎为何要织出这样的图案时,张虎笑着答道,有了红线的牵引,这对鸳鸯永远都不会分开。
听了张虎的回答,李明珠心里暖洋洋的,更觉得自己嫁对了夫君。
这张家五兄弟,个个都是好人,对她也分外溺爱。虽说现在日子清贫了一些,但她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
在织布机的吱呀声中,一晃就到了秋高气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