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当家by络缨1231-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让仲秋一家子对胡斐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一些,只是,现在真的没有心思管仲秋的婚事,太小啊。

不过,来年,探春的亲事却是要提到桌面上来讲了。而远在京城的三叔王文斌,也来了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八点左右二更。


第135章 杂乱无章


三叔在京里来信了,春闱的时候,三叔没有能考上,却是被一个主考官大人给相中了。

得知他即没有娶亲也没有订亲,就相中了他。想说与自己的小女儿。但是,这位主考大人的意思却没有明白地直接与王文斌说,而是借同事的嘴,和王文斌说开了,想要留在京城也不是不可以的,可以再等两年,参加后年的春闱,这两年经过老师的教导,后年参加春闱一定得能中进士。

进士之后,就可以迎娶原主考家的小女儿,并且,女方已经说明,可以把京城里的一座宅第当成女儿的陪嫁之物。

不过,言外之意,就是,小女儿是娇生惯养的,受不得长辈的差遣,但是,为人子女者,又不能不尽考道。既然王文斌有两个哥哥,反全可以出钱。

王文斌没有表明自己的意思,他对自己和名声倒是很看中。不过,官儿也是很看中的,他回信家里,请老爷子为他拿主意。

虽然今年一年都留在京里,但他也没有用别人的银子,他是一边学习,一边帮忙抄书,或者到京郊学官里任教。倒也过了一年日子,没有向家里伸手。

老爷子把一家子老少都叫到了老宅,想问问大家的意思。

不过大家还没有说自己的意见的时候,高氏就已经表明,她绝对不会去京城住的。

老爷子也是这样的意思,只是,老爷子和高氏已经快六十的人了。就算是自己住的话,也不过是几年的时间就得要人在跟前看护。所以,老爷子也想趁着自己没病没灾的先把自己和老婆子的事给顺清了。

王兴文是没有先出声,先头分家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好了。他们只管出钱,而不管养老。

当时就是老三说要养活老爷子和高氏的,现在老三已经决定要留在京里,而高氏偏偏不肯出村子。

王兴武想了想,还是他开口了。向着老爷子道:“爹,既然三弟在京里不回来,不如就由我来养活二老吧。”

老爷子对此也不置可否的,他跟着老二,也是现成的。不用搬不用挪的。只是,跟了老二,这财产分割就要再分一次才成。

原本分给老三的财产就要归老二所有,而老二分得的田地就由老三所得。

老爷子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王兴文一家没有意见。老爷子便让子滨写信给京城的老三,把意思一说。

半月后,王文斌亲自回到大王庄,和老爷子说起。即使是他后年春闱考中进士,他也不会不养老人。

只是,他若是考中了进士,便会当了官儿。到时候,不知道分到哪里,或者就做个京官儿。

所以,老三的意思是,无论他到哪里做官,他都想老爷子和高氏跟着他。

孝道在这个时代是最重要的,就算是你政绩不怎么的,只要你是个公认的孝子,你也不会被罢官的。

仲秋不知道王文斌和高氏怎么说,反正在经过老三的说服之后。高氏答应了,不用二哥来养他们老两口,只是托二哥在他在京城的这两年帮忙看顾一下老爷子和高氏。等到他春闱结束,不管是做官还是回来,都是由他来养老两口。

对此,仲秋不于意见。反正老爷子和高氏的养老对于她们这第三代人来说,并不重要。

她现在就操心探春的事,转眼三月就是探春及笄的日子。她早就在镇上的首饰店里,亲自画了花样,打了一套银镶玉的首饰。从头饰到手镯,到耳环,整整一套。

算算从王秋月嫁出去到现在,已经快两年的时间了,即没有听到关于王秋月怀孕生子的消息,也没有王秋月被休离的消息。

加上,王秋月自打成亲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弄得高氏是一天到晚的担心。偏偏老爷子像是铁了心似的,就是不肯让高氏去看望。

高氏倒是曾经让子泊叫过王兴文去,让他去县城里打听一下王秋月的消息。王兴文也去办了,可是,到了县城,王兴文也不好去县丞家里,只是在旁边打听了一打听。

多半都听说是县丞公子改好了,竟然不再休妻娶妻来回折腾了,这个新娶的妻子倒是个娴惠的之类的话。

最后王兴文实在是架不住高氏的催逼,不得已,提了礼物到了县丞家去串门儿。倒是见到了一身珠翠的王秋月。可上王秋月对王兴文倒像是很陌生般的,只是平常的说了两句话,就让人送了出来。从头到尾,都没有问起过高氏和老爷子一声平安与否。

王兴文回去自然把这些事都瞒了下来。只说王秋月现在过得很好,穿戴都是大户有人家的样子,有人侍候着。

高氏听了,这心也算是放下了些,只是骂王秋月嫁了人就是别人的人了,不再回来看她这个娘了。

三月初三这天,正是探春及笄的日子。村子里一般人都过来仲秋家跟着观礼,热闹之极。

当人们看到仲秋给探春打造的那套银镶玉的首饰的时候,大姑娘小媳妇都羡慕得差一点红了眼。

从探春一及笄,这说亲的就几乎踏破了仲秋家的门槛。而仲秋把看要的任务交给了方氏之后,她就忙着给探春备嫁。

地要有,庄子还是要有的。这两年她们家倒是买了不少的地,期中四十亩良田已经写在了探春的名下。另外,仲秋还私下里给探春准备了五百银子压箱底,另外五百两银子做私房。

因为还要准备布料衣首饰什么的,仲秋便让子汐给京里的武子仲写信,向他问问,京里有什么好样子好料子。不行的话,她准备上京一趟,给大姐准备嫁妆。

子汐的信一写到武子仲的手里,武子仲马上就忙着向府里的采办管事的求教各种布料和首饰的价格和材质,然后详细地写了满满的几大页派人快马送了过来。

仲秋看着武子仲信上写的东西,又跑到县城里转了一圈儿回来,比较了一下,最后还是觉得,真的要到京城里走一趟才成。

结婚不分古代现代,可都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她不想委屈自己的大姐。

有了计划,自然就要有行动。

家里现在田里的事已经不大用仲秋管了。至于棉花种子的事,已经决定明年开始种,玉米连种三年,今年已经把高产种子卖到了周围边的村镇去,希望今年的情况很好。

去掉光大王庄一个村子就产出一百多万斤的粮食被武子聪带回到了京里。

正好,明年想种棉花,她也想去京里的书局找找尖于西域方面的书带回来。

去京城,自然是要人陪着才成,仲秋今年不过是才刚刚十岁,子滨今年也十四岁了,正好可以陪着仲秋出去走走。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仲秋准备丰上京的东西。去京城,自然是要去看看武子仲的,不说他和子汐这两年开的那个玩偶铺子赚了多少银子,就是这两年两家子来往也是要去看一眼的。

子沧今年已经十六岁了,因为分了家后,老二王兴武第一年就把火窖的银子赚了回来,第二年一开春就又建了一个,都归着子沧在管理。

王兴武家也慢慢地兴旺了起来,这子沧就已经有说亲的了。只是于氏却没有随便就答应下来,她看得出来,如果她们家跟着仲秋家后面干的话,会更有发展,而仲秋今年对她说过。等到子沣十五岁的时候,就放他离开,让他自己看一家铺子,这样的话,她们家的儿子就更有出息了。而且,随着子沧能赚钱了,于氏的眼光也远了些,把已经十岁的子泊送去了镇上的学堂。

子泊虽然贪嘴,但是学习倒是非常的用心。时常和子汐两个说到一起,读书写字。倒也让于氏看到了希望。

就这样,十六岁的子沧并没有急着订亲,一时间,大王庄老王家的男孩子和女孩子都成了抢手货。

这次仲秋去京城,她也想着带上十五岁的子沣去京城里见识见识。

想要有更大更好的发展,就要见见大世面。

仲秋先和于氏说了,征得了于氏的同意,这才信给县城里的子沣,让他安排好县城里的铺子的事,过几天一同上京。

现在的子沣,已经从去年年底就被仲秋委任成掌柜的,帐房又另外雇了人。而子沣也应仲秋的意思,在寻摸了另外合适的铺子再弄一间来,准备做成布庄。

终于,在四月里的一个阳春的天气里,仲秋坐着自家的大青骡车,由子滨和子沣陪着,驾车的是仲秋家的一个长工,叫林大壮。

四个人带着一车的山货和农家的小吃特产慢悠悠的去了京城。

子汐因为年纪太小,又因为学业的关系,被留在了家里。不得已,只得连夜给武子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托仲秋送达。

信里,子汐说了自家的一些琐事,另外就是对武子仲说。要想真的娶他三姐,就得趁这个机会,好好地和他三姐培养一下感情。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三姐曾经说过,只作人妻,不为人妾。还说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个要求达不到,她是不会嫁人的。所以,叫他十三哥知道,你要想纳小妾,就趁早对他三姐死了心吧。

最后,还叮嘱了一句,他的情敌出现了。就是他们邻村的,小有家世,是个小财主。肯定是只娶一个妻子的。还经常往他家里跑,几乎是十天半个月的就会来一次长谈。让他多加小心,抓紧这个有利的时机,让他三姐对他青眼有加。

仲秋自然不知道个娘了的宝贝弟弟在她手里拿着的这封信里,把她的底线都卖给了京城里的小伙伴。还在想着到了京城里,到哪里去住,如何跟武子聪商讨关于棉花种植的事情。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今年的武子聪已经满十八岁了,可是,即没有说亲,也没有成亲。虽然说在本朝男子二十娶亲都是常有的事,但是,一般皇族和贵族的少年男子,都会早早的在十八岁之前就娶亲的。

原因就是,用现代语讲,这些人都是官二代,富二代,早就有人巴着。

走了五天,终于到了京城。看着繁华的京都,连仲秋这个在现代都市生活过的人都不得不感叹一把,这里不但繁华,而空气质量太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是交代了一些杂事,下一章开始就是感情戏开始了。花落谁手,就看个人的手段。


第136章 子仲露底


四个人找了一间客店住了下来,把骡车寄放到了店里,着了个人,打听了玩铺子的方位,四个人就往那边走去。

一边走一边看着京城的风光,京城果然不抱是一国之都,繁华这说,就是人身着上都看得出来。真是的非富即贵的。

仲秋也挺觉得好笑的,现代刚刚一到三四月份儿,好美的北方女人就已经不风冻而穿出了春装,有的时尚妹妹竟然还穿着夏装出行。

现在古代也一样,春风料峭的,风吹着骨头还有些冷的时候。竟然可以在大街上看到少女们穿着微薄的春衫春裙,来往谈笑间不无少女的妩媚多姿。

大街上虽然繁华,却并不喧闹。整个给人的气氛就是有一种文化产生的环境似的。很是让人开心,也很安心。

子沣这次来,仲秋的意思就是让他见识一下京城的买卖,然后回到县城任其自由发展,看看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她也好支持他把买卖扩张。

子沣自然明白仲秋的意思,家里的情况虽然好转,可是要想在县城里盘下一间铺子,那还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他给仲秋打工,工钱已经有由原来的每个月的一两银子到现在的三两银子,年终的时候,还有特定的红包。去掉他得了一个十两银子的红包。

子沣可是又惊喜的,这钱交由于氏存着,以后就是说媳妇的本钱啊。

子滨这次过来,纯是想看看京里的风光,而且,他也是保护仲秋来的。

十四岁游历也是说得上的,从没出过门的他,今天过来也是怕仲秋和子沣两个出什么事。

仲秋转了一大圈儿,终于找到了武子仲和子汐的玩偶铺子,进到了铺子里,发现里面的设计的还真是鵯有些现代感。

一只只憨态可鞠的各种玩偶,或趴或坐或站的,都是那么的让人喜欢,爱不释手、仲秋进来的时候,店里已经有好几个小姑娘还有丫头在里面挑着。而铺子里的伙计正忙着,笑容挂在脸上,很是能说会道。

仲秋拿起一只半人高的笨狗,摸摸质量,倒也不错。

“你好,可是喜欢这只笨娃娃?您是第一次到我们店里吧,如果你需要,我们是可以打折的。”店伙计热情地招呼着仲秋。

第一次进店打折,是仲秋出的主意,就是说话的时候,随便的说给了子汐听,没想到,子汐这孩子什么话都存不住。竟然说给了武子仲听,还真让他用在了实处。

“我不是买东西的,我是来打听一下,这个店的老板是不是武子仲静安王府的小世子?”仲秋走的时候,子汐再三的叮嘱,要是进了京,一定要说武子仲的身份全称,要不然的没人会知道的。

仲秋虽然不至于对世子有什么不感冒的,但是,她却也放得开。根本不计较是不是有高攀的嫌疑、“正是。”小伙计一听仲秋这么说,便停止了推销,“不知道姑娘有何事?”

仲秋一看小伙计的反应,倒是对武子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静安王府小世子的身份,那在京城里也是能够横着晃的主儿。开这样一家店,只怕店里的伙计都可能店大欺客的。反观之,伙计都挺随和而热情,并没有因为主子的身份有什么狗眼看人低的事情发生。

“我姓王,大王庄来的,有朋友托我捎来一封信,能不能你帮忙转交?”仲秋问道。

她真的不想去王府看武子仲,真的很不习惯那种官府。这王府是不是就相当于现代的红楼呢?

“这个当然可以,我马上就可以为姑娘您送去,您请先稍等。”小伙计立即就答应了下来。

仲秋取出了书信,递给了小伙计,道:“我们还要转转,我们就住在老来悦的客店里。”

“好的,您慢走。”小伙计送走仲秋三个人,回身和店里的另一个伙计说了一声,转身飞快地跑向了静安王府。

武子仲现在是一边读书一边忙着做生意,不但在京城里做生意,还把生意都做到了皇宫里。

从了第一次得到了那只大兔子,他就给子汐去了信,讨了裁法和做法。亲自盯着家里的针线房里的女工做了两个大大软软的金黄色的玉米,还有一个胖胖的大南瓜,都用上好的盒子装上,着人抬了就进皇宫。

武子仲和武子聪是时常进宫来见皇上的,自然这些宫里的守卫和宫人都知道。武子仲带着一大两个小的盒子一脸兴奋地跑到皇宫,肯定早就有人报给了皇上知道。

皇上让人把武子仲带到了他休息的庆恩殿,看着这个聪明机灵,偏偏又有些调皮的侄子,微有些不解地问道:“子仲啊,这是有什么喜事?”

“见过皇上。”武子仲跪下磕了个头,这才爬起来,走上前去,笑得一脸的谄媚,“皇伯父,侄儿可是刚得了好东西,来给皇伯父送礼了,侄儿看着皇伯父一天到晚处理国事,多累啊,侄儿现在还小,不能替皇伯父分担,所以,侄儿就用了点小心思,给皇伯父送了这个过来。”

“噢。”皇上处理半天的公务也是有些累,这会儿正歇着呢。对武子仲还能体会到他累不累的感受,虽然知道武子仲的嘴好。但是听着,心里还是觉得暖暖的。

“来人,打开盒子。”武子仲得意地吩咐抬着盒子进来的宫人。

盒子打开,皇上看着抱着那巨大的玉米走过来的侄子,真的是很无语。

这明显是用布做的,不过,做得很像。只是这个头儿也太大了点,看着侄子抱着它连眼前的路都要看不到了。皇上连忙冲着身边的人挥挥手。快接着,看一会儿绊了。

在皇上的担忧下,武子仲总算是把南瓜抱到了皇上跟前,笑得一脸的得瑟:“皇伯父,这个放到背后,您累了的时候,就靠着它,很舒服的。我爹我都没给他做。”

皇上试着靠在这只大个儿的南瓜上,只觉得后背软软的,身子一下子就放松了不少。不禁点头笑道:“你哪里来的这个点子,倒是真的不错。”又看到另外两只盒子问,“那两只是什么?不会也是这东西吧?”

“皇伯父英明,可不就是这个。”武子仲跑过去,一手一个抱了两只大玉米到皇上跟前,在皇上的左手边放下一个,右手边放下一个,“皇伯父,累了就把手放上去,若是觉得心烦了,就抱着它,捏捏捶捶的,想着,这可是玉米啊。心情就好多了,也不会累。”

皇上是憋不住的想笑,不过,用起来还真挺不错的。这即是侄子的一番心思,他也就受用了。

“今天进宫就这事儿?”皇上有些怀疑地问。

“是啊,侄儿可是好久都没有见到皇伯父了,有些想了。”武子仲一点也没见外地坐到了皇上的脚下的脚塌上,扬着小脸儿,“皇伯父,我的东西用着感觉好不?”

“嗯,不错。”皇上又向后靠了靠,“真的挺不错的。”

“我爹还以我是给他做的呢,呵呵。”武子仲捂着嘴偷乐。

皇上看着武子仲这副调皮的样子,真是哭笑不得。这下子武子仲把东西送进宫里,这回小六儿找他又要有话说了。

“你怎么没给你爹留着?”皇上好奇地问。

“我爹哪有您忙您累啊,再说,他不是有王妃关心着嘛。”武子仲满不在乎地道。

“可是联也有后宫的不少女人关心着呢。”皇上笑着逗他。

“皇伯父,宫里的人关心皇伯父和侄儿的关心能一样吗?”武子仲嘟着嘴,歪着头看着皇上道。

“噢?怎么不一样了?”皇上更觉得有趣儿了,小六儿的儿子越长越大,越来越有意思。

“侄儿关心皇伯父,可不是为了什么才来关心的,侄儿就是现在小,要不然等侄儿长大了,还会帮皇伯父你种田,打多多的粮食,省得皇伯父您老是发愁。仲秋都说了,人若是总是发愁的话,会老得快的。”武子仲皱着小眉头,一副很认真的样子对皇上道。

“仲秋说的?仲秋是谁?”皇上在心里转了一个弯,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很陌生。

“就是大王庄的那个仲秋。”武子仲脸微微有些红,偷偷地抬头看了一眼皇上,发现在皇上正盯着他看,忙道,“皇伯父,我四哥带回来的粮食,就是她家第一个种出来的。”

“噢,原来是这样。”皇上点了点头,“你和她很熟?”

“不熟,不过,我挺喜欢和她说话的。但是,我和她弟弟子汐熟,子汐聪明,几乎是过目不忘,很利害。而且,他是超级崇拜他三姐。”武子仲一讲起和子汐的种种事情,就忘了自己现在处境,一直讲得皇上都听得有些入神起来。

看着还在那儿讲得眉飞色舞的侄子,皇上的心里却在想:小六说起子仲有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莫非就是这个叫仲秋的女孩子?

武子仲这回进宫还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纯的感谢皇上对他的关心,这才把第一个做出来的东西送进来。

却没有想到,他说的话,暴露了他的心思,让皇上记在了心里。

等到武子仲满心高兴地带着他皇伯父赏他的小物件离开皇宫的时候,皇上的心里已经把仲秋两个姐弟在心里挂了一个号。就等着叫武子聪过来好生地问问大王庄老王家一家子种田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小胖子这回把自己的小心思给露了出去,这回就要看看皇上是什么意见了。晚上二更。


第137章 皇上的意见很重要


武子仲乐哈哈地走了,带着他皇伯父的赏赐。

他完全不知道,他是乐着走了。可是在他走后,他的皇伯父却是一个人沉思了好久好久,又推了午休,最后,让人把武子聪叫进了宫。

武子聪进宫不知道皇上找他什么事,今年的粮食还没有收回来了,现在若是问产量也不可能啊。

等到武子聪见到皇上的时候,才看出来。皇上今天有些心不在焉:“皇上?”

“过来坐下,其他人退去、”皇上把人都打发走了,这才很是犹豫地问武子聪,“你们这两年出去,子仲都见了什么人?”

“回皇上的话,臣等出去历练。见过的人倒是不少,可子仲倒也没有和什么人深交过。不知皇上问此话是因为……”武子聪绝对不相信皇上会无缘无故地问这话。

“今天子仲来过,谈起一个姑娘,叫仲秋。”皇上凝神看向武子聪,“你可认得?”

武子聪一直没有告诉过皇上,就是仲秋种出来的这高产量的玉米。他一直觉得,人太出名,会出事的。所以,回来回皇上的事,也是说大王庄的王兴文一家。

而且,还特别提了一下十二岁就考中秀才的王子滨,还有才五岁就已经会读书写字的王子汐。

“仲秋姑娘是大王庄王兴文家的三女。”武子聪如实回禀。

“就说说这个王家的三女吧。”皇上微笑着看了一眼武子聪,拿起了手边的茶碗,轻轻地拨了拨上面的茶叶,静静地听着对面武子聪的诉说。

武子聪有选择性的讲述了他和武子仲到大王庄,到认识仲秋以及她的家人。

“就是你们前两年拿回来的那个香肠,是她们家做的?”皇上想了想,心里有了外印象。那东西吃起来,还真是别有一番的滋味,当时武子聪送进宫里的时候,他还吃了好几天呢。

“是的,皇上。”武子聪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