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直男的人妻生涯区-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心,我自有分寸。”苏晨边对江南解释,边回想着前世吃过的小吃。小吃的种类倒是多了,有荤有素,甜咸俱有,形态各异。要满足现在取材的要求,又要苏晨记得制作方法。有了,藕粉圆子、酒酿圆子、八宝粥、烤玉米、煎饼果子等等,这些小吃可以满足两点要求。
怕耽误了时间,孙掌柜会另寻买家,于是,一吃完饭,苏晨与江南就迫不及待的往镇上赶,只留江西呆在家。
由于心中焦急,走路也不觉得累,两人只管着赶路,互不说话,终于来到了茶馆。
此时,苏掌柜正收拾着行李,看到江南夫妇的来到,心中虽一阵兴奋,可表面上仍毫不露声色:“两位,商量的怎么样了?”别看他心中万分焦急,可还是客套的问着这番废话。
苏晨可没在商场上混过,半点心眼也没,一口气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苏掌柜,我们也不耽误你的时间,十个方子,你看如何?”
“哦?十个!是不是有点少?”孙掌柜毕竟是生意人,就算对方的出价已经超过了自己的预算,可仍还想着能有更多的。
苏晨虽没心眼,可也不傻。以退为进,不失为一好计策:“少,那孙掌柜,这事儿就算了吧,我们也实在拿不出更多的方子了,告辞!”说完,苏晨拉着江南就想走。
一看这样的情形,孙掌柜急了,到嘴的肥肉哪有不吃还丢的理。苏晨两人可能不识小吃方子的重要性,可孙掌柜懂呀。这年头,钱总归能赚到,可有钱未必能买到方子呀。有了方子,还怕赚不到钱吗?所以,孙掌柜怎可放苏晨他们离去。
最终,孙掌柜妥协了,以十个方子来交换茶馆。在第三方见证人某衙役的见证下,一手交方子,一手交房契,在协议书上签字并按上手印,茶馆名正言顺的属于了苏晨他们。
孙掌柜收拾好了行李后,与江南夫妇告别离去了。
苏晨两人呢,在茶馆内巡视一圈后,就在茶馆的门上贴上“今日有事,明日再来”的纸,锁好茶馆后先行回家了。
在镇上耽误的时间太久,回到家中收拾收拾,又到饭点了。
在饭桌上,江南将自家接手茶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两个弟弟。
“是真的吗?大嫂!”江西有点不敢置信,询问一同前去镇上的苏晨。
苏晨微笑的点了点头。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江西江北两人乐了,太好喽,我们也有自己的店了!苏晨与江南相视一笑。这一不经意间的默契微笑,似乎预示着什么。
9说书
夜,江南一家人围着桌子议论着。
“大嫂,你看明天怎么办?”江西算是彻底明白了,有些事儿是完全不能指望大哥的。
“明天?明天怎么啦?”苏晨不明白。
“大嫂,我看二哥是想问你,茶馆明天要怎么经营?”江北帮忙解释道。
不料,江北此话一出,向来爱妻如命的江南发话了:“好了好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别整天打扰你们大嫂!天这么晚了,快去洗洗睡吧!”
向来听大哥话的江西江北俩人站起来就想要执行大哥的指令。这时,他们的大嫂发话了:“等等,你们先坐下,我有事要说。”于是,三个大男人乖乖的坐着聆听苏晨的讲话。
见三个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看,苏晨有点不自然,轻咳了一声,说道:“这个事情我是这么想的,既然我们已经接手了茶馆,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但从我这两趟见到的情形来看,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天气的影响,茶馆的生意差的一塌糊涂。你们觉得呢?”三个人不住地点头。
苏晨继续说道:“所以说,我们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想办法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到我们茶馆来呢?”
一个问题抛了出去,结果捞上来的是江西的反问:“大嫂,你看该怎么办?”
幸亏苏晨早有准备,不然非得郁闷个半天。苏晨喝了口茶,才说了句:“说书,如何?”
“说书,那是什么?”江西不懂,又要问。
倒是江北根据字面上的含义猜了个□不离十:“是将书上的东西说出来吗?”苏晨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江北的话,
只是,江南却越发疑惑了:“这书上的东西讲出来就能让别人来我们茶馆?有用吗?”
好嘛,我辛辛苦苦想了半天才想出的主意居然还不相信,哼。苏晨看了看另外的两人问道:“你们也不相信?”哈(hai),苏晨身为大嫂都这么问了,两个小叔子还敢说不相信吗,于是齐声回答:“我们信,当然相信。”
正因为两人是一起说的,才更加让苏晨觉得他们是话不由衷。苏晨觉得自己应该让他们领会到说书的奥妙,堵上他们的疑问。
于是,他开始回想自己记忆深处印象最深刻的小说,想来想去,只有西游记最为熟悉。好,就来段石猴出世:“话说东胜神州有一个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个石卵,见风化成一只石猴……”正讲到孙悟空要出海拜师的时候,苏晨停了下来,说了句:“欲知下回如何,请明日再来!”
“啊,没啦?”
“就是,嫂子,别呀,听听好好的,干嘛不讲呀?”
“是啊是啊,娘子,再继续呀。”
看看效果来了吧,苏晨一脸坏笑的看着着急的众人:“好听吗?”
“好听!”又是一片齐声的回答。
“既然你们都这么想听,那么我们在茶馆里也来说上这么一段,会怎样呢?”诱饵抛出去喽。
“不用说,肯定是座无虚席。”江北说起话来就是文绉绉的。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江西一脸懊悔。
“是啊,我们光知道会听,哪有娘子这么聪明,想到了这么好的主意。”江南夸起人来还是蛮动听的。
“主意倒是好的,不过”果然,众人的目光又齐聚过来,“到时候谁来说呢?我倒是想亲自出马,可我就怕那流言蜚语,怎么办?”
见到众人再次失望了,苏晨抛了个重弹出来:“这代替我去说书的人可以优先听完我口述的故事再到茶馆去讲,可惜啊,没人能胜任?”说完,苏晨重重的叹了口气。
话刚落,三人踊跃着争相竞争这个名额,有一人很快就击败对手胜出了,那就是江西。
江西的理由很简单,“大哥,你口才不好;三弟,你别耽误上学堂。”
于是,说书的人选就这么定下了。众人终于散去,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刚刚亮,江南就听见卧室外传来了说话的声音,他刚想翻个身拥抱一下娘子,不料却扑了个空,娘子早已不在。
江南连忙起床,来到卧室外,才知道娘子一大早就起来了,为的就是督促二弟尽快的学会说书。别说,自从娘子来了之后,自家的情况真个大变样。不论那些好吃的,就是光还上大伯母的银子,也是以前不敢想的。
昨□子讲的故事更是闻所未闻,娘子的好处真是太多了,也许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到娘子的优点,但正是这样的娘子才更加让江南舍不得放手。于是,在这一刻,江南暗暗的下决心,自己也要努力,才能配得上娘子。
10正式营业
边指导着江西,苏晨还要边研究今天的开业问题。并不是说,光有个说书就行的,茶馆茶馆没有茶怎么行?只是苏晨对于茶并没有研究,但却知道茶食一词。
茶食是指用茶掺和其他可食之物料,调制成茶菜肴、茶粥饭等茶食品,即是指含茶的食物。
鉴于时间的因素,苏晨决定制作几种风味小吃。茶叶蛋即是一种。
开业在即,苏晨与江南、江西三人匆匆赶往镇上,此时路上的行人并不多。
到了镇上,苏晨立即让江西拿钱去购买一批鸡蛋,而自己则与江南一同前往茶馆。
一路上,苏晨还在考虑,除了茶食,再添加上茶点。茶点是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类点心。精细美观,口味多样,形小、量少、质优,品种丰富,是佐茶食品的主体。
由于种类的繁多,苏晨想到了将各种小吃分为几大类,分别写在纸张上,便于顾客点菜。
一到茶馆,江南开始准备将店内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而苏晨则来到了厨房,准备今日的食物。首先苏晨将茶叶蛋所需的调料准备完毕,在锅中放入冷水,然后暂且搁置,开始准备烧水泡茶。
待水烧的差不多时,江西终于将鸡蛋买回来了。于是,苏晨一边接过鸡蛋,一边吩咐他去买其他食物所需的材料。
将鸡蛋洗净后,苏晨把鸡蛋放入早已安排好的冷水中煮,水开后接着煮,同时将所有的调料放入锅内,待鸡蛋煮的差不多时,再将它捞出,轻轻敲裂蛋壳,继续煮。其中选用的茶叶是红茶,因为红茶香浓而不苦涩,颜色鲜亮,煮出来的蛋香气四溢,色泽均匀,卖相极佳;绿茶多少有点苦味,煮出来蛋会有涩味,且绿茶性寒,不适于有胃病、体弱者及孕妇食用。
各种小吃花费了苏晨大量的时间,直到辰时才做好准备工作,终于可以营业了。
江南兄弟俩站在茶馆门前,招呼着:“茶馆换主人,今日新开张,前二十位顾客半价优惠。来来来,里边请。”
一听说前二十位是半价,周围看热闹的人全涌了过来,直至店内的20张椅子全坐满了人,人才退去。
张三、李四也是这二十位顾客当中的一名。当他俩一走进茶馆内,就立即发现了与之前的不同之处。墙上贴了许多纸,仔细一瞧,才发现是大大的“菜单”二字。菜单下包含着各类小吃,有云吞、茶叶蛋、八宝粥、瘦肉粥、鲜虾粥、鸭血汤等等。
“哟,张三哥,你也来啦。”
“是啊,这不听说是前二十位半价才来的嘛,瞧瞧,点吃的比以前方便多了。”
“是啊是啊,不仅方便,菜色品种还多,你看那价钱还便宜,最贵的才7、8文钱,而且要喝茶,只需再添加1文钱就可不限量的喝。”
“真不错,看来我们以后要常来了。”
看着店内人数爆满,苏晨虽然忙的不亦乐乎,但也乐得心甘情愿。就是人手太少了,江西要准备他的说书,没空顾得上端茶倒水,而江南也忙坏了,一边要端菜倒水,还要抽着空挡帮苏晨打打下手,看来还得找些人手来帮帮忙才行。
先不理会人手的问题,重头戏就要来了。苏晨放下手中的活,看着店内的情况。
此时,江西出场了。他来到柜台处,响板一敲,往那一站,顿时将正在吃喝的人群吓了一大跳。还未等人群有所反应,江西已经开始说书了:“话说。。。”原本还有所愤怒的人群,立即安静了下来。
只见江西适时的敲着响板,说着扣人心弦的故事,不少茶客为了聆听故事,喝茶也不敢大声,生怕没听清楚精彩之处。
茶馆里里,时而传出紧张的催促声、叫好声、叹息声,声声入耳,苏晨就知道说书这事就算成了。
时间是过得很快的,待到申时,客人也慢慢离开了。此时距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苏晨索性决定关门明日再营业。
关上门,三人开始盘点今日的收获。
“大嫂,我买东西花了65文。”江西说。
“娘子,我这是124文钱。”
苏晨数了一下,自己这边一共是201文,加上江南的,扣去花费,也就是说今天赚了260文钱。别看数目不少,有很多人是纯粹的看热闹尝个新鲜,过几日也许就没这么多的收入了。
不过,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嘛,苏晨还是很高兴:“260文。”
“大嫂,你是说我们今天一共赚了260文钱,天哪,我不是做梦吧?”江西有点不敢相信。
江南倒是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的娘子,拍了拍江西的肩膀:“好了,你大嫂说的还会有错吗?”江西是信服的点点头,苏晨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江南嘴角还未散去的微笑,这微笑早已打破了江南表面上的镇定自若。
“好啦,没什么事情,我们先回去吧!”江南发现娘子不停的关注着自己,生怕暴露了自己的情绪,连忙催促着回去来转移娘子的注意力。
在回去的途中,苏晨突然间想到了之前早已忘却的事情,急忙拉住江南的衣角。
“嗯?娘子,怎么啦?”一发觉有异动,江南立即询问,趁势将娘子的手握住,恩,软乎乎的,手感真好。
苏晨还不太适应江南如此的接触,借着整理头发的时机,将自己的手从江南手里抽出,边回答道:“你们不觉得今天人手不够用吗?”
江南并没觉察到娘子的尴尬,只是在叹息为什么接触到娘子的时间这么少,对于娘子的问话没有反应。
江西倒是回话了:“是啊,嫂子,今天我看大家真是忙的不得了。我在柜台处看见大哥忙的团团转,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
11招人风波
江南听到这些终于有点眉目了,开口问:“娘子,你的意思是?”
苏晨当然是实话实说:“我是想找几个人手来帮忙。你看,我们家中就只有四口人,今天除了我们三人以外,就只有江北没来。可要是让江北来帮忙的话,不就会耽误他的学业吗?”更何况,就算有了江北的帮助,人手还是不够呀,首先厨房就需要人手,更别提跑堂的了。
“大嫂,既然是招人,招谁呢?”江西如实问道。至于江南还沉浸在苏晨所讲的“我们家”之中,回味着话中的含义。
苏晨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我在这人生地不熟的,要招人也只能招同村之人了,你们觉得呢?”
“大嫂,你怎么会有如此想法?”江西不解。
“这原因嘛,远亲不如近邻,有好事当然要想着同乡,人家以后才会帮忙嘛。”其实这只是苏晨想要这样做的其中一种因素,另一种因素是,倘若同乡之人有在茶馆中帮忙的,那么若是大伯母之流的亲戚来捣乱的话,村里也算有个帮手。有时候,人言可畏可比得上自己做多少事情。
“好啦,你大嫂自有分寸,就听你大嫂的吧。”回过神来的江南一语定乾坤。
在谈话声中,苏晨三人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
正当三人快要踏进门之际,突然听见“江、江家妹子,可算等到你们回来了。”回过头去,一瞧,原来是王大嫂子。
苏晨让江家兄弟俩先进去,自己招呼着王大嫂子:“王大嫂,你这是怎么啦?跑得满头大汗?出什么事啦?”难不成是江北出事啦?苏晨开始胡思乱想猜测着。
王大嫂抹了抹额头的汗,郑重的问:“江家妹子,你们今天是不是茶馆开业了?”
咦?王大嫂怎么会知道?对于王大嫂从何得知自家的情况,苏晨虽有点好奇,可还是不动声色:“啊?你这听谁说的?”没有正面回答王大嫂的问话。
谁知,王大嫂一听这话,更加焦急了:“好啦好啦,跟你大嫂子还瞒什么呀!告诉你,出大事啦!”
大事?这跟我们开茶馆有什么关系?苏晨越发疑惑了。
见苏晨还是不明白,王大嫂只得耐心的解释着。
原来,今天苏晨他们营业的时候,碰巧被二伯母的亲戚看见了,于是,二伯母从中得知消息后,就想要分一杯羹,想将自己的儿子安□去。
而阴差阳错的,这件事又被王大嫂得知了,于是,她就让自己的儿子一看到苏晨他们回来就马上通知自己。
得知整件事的经过之后,苏晨对于王大嫂是万分的感谢。
“王嫂,太感谢你了。”苏晨不知道该说什么,千言万语只化为一句感谢。
“没事,都是乡里乡亲的。”
“王嫂,你看,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原本我该请你进去坐坐,喝杯茶什么的,可这事儿我心里一点谱都没有。”苏晨急着想找人诉说,第一反应就想到了江南。
“好了,我改天再来打扰,你们快去想个主意吧。”王大嫂说完就走了。
送走王嫂后,苏晨急忙回到院中找江南商量。
“娘子,怎么啦?走得这么急?”江南关切的问。
于是,苏晨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一股脑儿的将事情说了一遍,等待着江南能拿个主意。
谁知,苏晨在等待后,只听见“娘子大嫂,你说该怎么办?”好嘛,就知道男人靠不住,到头来还得靠自己。
没办法,苏晨只能慢慢想了:这二伯母到时候来了,要怎么应付呢?她可不比大伯母好打发,到时候随便一条忤逆的罪名都有的受了。咦,有了!要是让大伯母去对付二伯母,不就行了嘛,起码不关我们的事呀。
有什么办法才能让大伯母主动去迎上二伯母呢?恩,就这么办吧!
打定主意后,苏晨让江西立即去请大伯母来,就说事关还钱的事宜。
江西刚想走,苏晨又立即叫住他:“等等,我们得先商量一下。要是有人问起为什么之前欠的钱还还不上,现在居然开起了茶馆。到时候我们就说是用我的嫁妆换的银子,买下茶馆后就所剩无几了,千万别提其他的,省的又惹出事来!”江家两兄弟都很赞成,就差没到家的江北暂不知晓了。
统一好口径后,江西才急匆匆的往大伯家赶去。
事关还钱,大伯母很快就来了。在此之前,江北也回来了,江南已将一切事宜皆告知。
大伯母一进屋,还未等坐下就开始问:“找我什么事?是要还钱?”
苏晨倒了杯茶,边递给大伯母边说:“大伯母,还钱的事暂且不提,今天找您来是想告诉您一声,我们的茶馆今天开业了。”
“茶馆开业,你们哪来的钱?”大伯母怎会轻易相信。
此时,需要江南出马了:“大伯母,也怪我没本事,家中没钱,全靠娘子变卖了她的嫁妆,才得以买下茶馆。”
“哦,既然有钱开茶馆,那之前欠的钱?”大伯母开始讨要。
苏晨可不是为此事而让她前来的,于是,开口打断了她的话:“大伯母,其实今天请您来,就是为了茶馆一事。”
“恩?”大伯母不解。
“是这样的,茶馆的生意还行,就是有的时候人手不够,所以呀,我就想问问大山堂哥是否可以来帮忙,要是嫂子有空的话,也来。当然啦,工钱肯定是要给的。”苏晨继续说道。
“那工钱给多少?”大伯母似乎对此很感兴趣。
要引人上钩,必须要下重金。于是,苏晨说了个诱人的价格:“每天10文钱,当天就结算,干一天算一天,您看怎么样?”普通人家壮汉一天的收入才15文,10文钱对于只要帮帮忙而言,已经不算少了。
“好,我明天就让大山两口子来你这。我就说嘛,大伯母没看错人,你有啥好事下次记得再叫大伯母来啊。”大伯母见又有收人,蛮高兴的,拉扯着苏晨就开始谈话家常来了。
12争锋
正当苏晨听得没完没了之际,门口传来了“江南呐,我带你涛子哥来了!”这是二伯母的声音。
谢天谢地呀,终于不用再听家长里短的唠嗑了,苏晨暗自庆幸。
“哟,大嫂也在呐。小涛,还不快点叫人。”进了屋,二伯母才发现原来有人比她早到一步,就是不知道他们谈的怎么样了。江涛倒是很机灵,迅速的上前来叫了人,只是似乎是不太熟悉苏晨的缘故,站在一旁不时地打量着他。
这种打量,苏晨很不习惯。就算是亲戚,我好歹名义上也是女眷呀,有你这么上下打量的吗?光是第一次见面,苏晨就对这江涛没有好印象,就看二伯母带他前来所为何事了,不过,猜也能猜得着。无非是利益二字。
大伯母还算客气:“这不,听说江南家开了个茶馆,忙得不得了。我就寻思着,让我家的大山去搭把手,都是亲戚嘛,没想到,这江南媳妇非要给工钱。老二家的,你说我哪好意思呢?”大伯母哪里是不好意思呀,分明是得了便宜卖乖。
好啊,果然是来抢我儿子饭碗的。你家大山有什么好的,有我儿子机灵吗?二伯母一肚子的气,还未等她开口,苏晨又添了把火。
“大伯母,看你说的。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哪有干活不给钱的理?再说了,一天10文钱,也不多呀!我看,让嫂子也来厨房帮衬一下吧。”哼,鱼饵已下,还不上钩。
一听说每天10文钱,二伯母坐不住了,开口就跟下命令似地:“江南家的,你看你涛子哥怎么样?人机灵又能干,找他准没错!工钱也不要多,就和大山一样吧!”说得好像茶馆没了他儿子就不行一样。
“这?”苏晨有点迟疑。
“怎么?二伯母的话不管用?江南!你说,我的注意怎么样?”一看自己的主意没人肯定,二伯母就将话抛向了江南。
江南一听,就急了,自己有什么注意呀,平时都是听娘子的。于是,江南朝着苏晨直看。
苏晨一听见二伯母居然去问江南,就知道事情要不妙。果然,收到了江南求助的眼神,苏晨只得再次出马,将急的站起身来的二伯母安抚住:”二伯母,你别急呀。你也知道我相公不会说话,问他不是白问嘛。”
“就是,就是,老二家的,你别心急呀,听江南媳妇怎么说。”得了好处的大伯母开始帮腔了。
“好,我倒要听听,你是怎么说的?”二伯母说着,又坐了下去。
过了片刻,苏晨才缓缓说道:“其实,人手不需要那么多,江北也是可以帮忙的。”一边说,一边注意着众人的表情。
二伯母哪会相信,摇了摇头:“哼,人手够的话,那还请什么大山小夫妻俩呀?分明是唬我!我家小涛哪点比不上大山?”人一口不择言就容易得罪人。
这不,二伯母一下子就惹到了大伯母:“老二家的,你刚才说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