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风不动(完结)作者:柳满坡-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原来是这个……”赵界恍然,又痛心疾首,“也不知怎么就给那南蛮人混入了京内,这才引出一片混乱。”
顾相檀直勾勾看他:“南蛮人?三世子这般以为?”
赵界疑惑:“难道不是?”
顾相檀沉声:“话已至此,我也实不相瞒,有人对我说,此事乃三王所为,所以我才想来向三世子求证一番。”
赵界心里猛地跳了跳,面上却哈哈大笑起来:“这话从何说起,灵佛莫不会信了吧?”
顾相檀说:“我要信了,便不会来问你了,只是三世子可否给我个说法。”
赵界心神急转,三王所做的一切自是有他这儿子在旁推波助澜的功劳,他们敢做就不怕对方发现,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同宗政帝撕破脸皮,战他个一战,但是这准备中却不包含顾相檀会亲自来问,赵界一时都不知该说这灵佛是真傻还是假傻了,若自己是凶手,他这般直捣黄龙难道他赵界还会亲口承认吗?若自己不是,顾相檀不止打草惊蛇,还将给他说道此事的人一起供了出来,真是小野村里养出来的活菩萨,没见识之外,还至真至“蠢”得很呐。
赵界忍不住在心里把顾相檀一通看轻,嘴里依旧不遗余力地喊冤:“灵佛难道不知,前一阵羽林将军也身死在贼人之手,现下还未将他捉拿归案,羽林将军待我如亲子,又与父王情深友于,我们哪里来的心思再去加害旁人?我和父王潜心修佛,对您更是敬重,又怎会暗下杀手?若是因此触怒了菩萨,怕是几辈子都无法偿还这罪孽。如此风起云飞之时,我等自该同心协力对抗外敌,却不想竟有人伺机陷害,简直其心可诛!”
顾相檀一脸肃穆,想是觉得赵界的话说得有道理,但却仍是道:“但南蛮人离大邺千里,若是没有人相助,如何能轻易行事?”
赵界冷冷一笑:“灵佛慈悲,所以多得是人愿意拿您当枪使,我和父王招人怀疑,不过是因着我们手中握着京城兵力罢了,若是照此来看,说一句大不敬的,我们方便,旁人难道就不方便了?灵佛掌天下民心,得您相助,比得十万兵力还要有用,我要真有贼心,也绝不会向您下手,反而想法设法地讨好还来不及呢。”话外之意便是,那些苦苦献殷勤地才更值得怀疑,好比宗政帝,又好比……赵鸢。
顾相檀拧眉想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看来这里头有些误会……”
赵界道:“自然是误会,灵佛可要明察,切莫被人利用了去,让那些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贼喊捉贼。”
顾相檀面带忧思:“容我想想,此事该从长计议,免得再连累无辜。”
赵界还想再说,但又怕急功近利将矛头转嫁反而引得怀疑,于是颔首笑道:“那便好,灵佛心善,自不会轻信非人。”
继而又吹捧了几句,就要让人送顾相檀回去,顾相檀忙给拒绝了,于是赵界也不勉强,坐上轿子先走了。
舆轿中,赵界回想到方才一番话就觉又气又喜。
气的是宗政帝和侯炳臣一伙儿果然没少在背后给他们下药,顾相檀听到的恶言只会多不会少。喜的是本都想放弃顾相檀这条线了,没想到这灵佛却当真好骗,到底是年纪小,装得再聪明也逃不过任人拿捏的结果。
赵界越想越远,忙让轿夫快些走,他要将此事速速禀报给父王知道,切不可放过这个好机会。
……
而顾相檀同赵界分别后,慢慢行走在回须弥殿的路上,他走得神思不定,似是还沉浸在方才的攀谈里,所以在一丛小树林前,冷不丁地就险些绊了一跤,幸而衍方眼明手快地将他扶住了。
衍方道:“公子,夜凉了,早些回殿吧。”
顾相檀却摇摇头:“我想在这儿走走,你回殿给我把那件青丝缎袄拿来。”
衍方犹豫。
顾相檀说:“去吧,我就在这儿等着,无事。”
衍方往后头的一片夜色望了望,快步去了。
顾相檀则转身忽的往一边的小树林走去,树林中寒雾阴翳,满是枯叶,一脚踩下去就吱吱作响,而不远处便是一方荷塘。
脚步声咔擦咔擦,越行越远,紧接着便传来一声“扑通……”水花四溅。
此时林外忽的跃出一袭白影,直朝荷塘奔来,然而匆匆行到近前,却见波纹悠悠,涟漪轻荡,的确有东西落水了,却绝不是人。
赵鸢长长喘出一口气,回头朝林边看去,就见顾相檀从树后慢慢踱出来,不怎么高兴地看着自己。
“你跟着我做什么?”顾相檀问。
作者有话要说:发晚了,留言明天一起回~
70、大婚
其实不用赵鸢回答;顾相檀也晓得他为何要随着自己,不外乎是担心之前腊八那夜自个儿被绑的事情又一次重现。
想到此;顾相檀淡淡一笑:“那些人哪会如此之蠢,才下手多久便又来作怪?宫内眼下的守卫已是多了不少,才没有那么容易被他们得手。而且……”他睨了眼赵鸢没什么表情的面容;“你一路跟着该是听见我之前同赵界的话了吧;灵佛既然对三王消了怀疑,那么我于他们还是有些用处的;短期之内;自不会再那我来做那标靶。”
说罢;却见赵鸢还是只敛着眉目不语,顾相檀只觉丢出的碎石全打在了棉花堆中,起不了半点回音;不由心内抑郁,即刻就要甩袖而去,然而他才一动,手腕却被一把握住了。
那腕间力道不轻不重,却恰巧让他脱不得身,顾相檀挣了两下,无奈回头冷声道:“放开!”
赵鸢却无甚动作。
顾相檀又说了一遍。
赵鸢仍是毫无反应。
两人便这般僵持须臾,最后还是顾相檀先软了脾气,他轻轻地问了句:“你到底要我怎样?”那话语里满是无可奈何之情。
赵鸢一动不动地望着顾相檀,忽的竟反问了一句:“那你要我怎样?”
顾相檀一怔,险些脱口而出:便是要你避祸就福明哲保身,要你安安稳稳地待在京城,更要你无灾无痛地好好活着!然而话才要说出又硬生生地忍了下来,顾相檀恍然所觉,自己这番所求不正是和平日里赵鸢对衍方吩咐的那些话如出一辙么?要衍方看顾着自己,叮嘱自己需对外退避三舍择地而蹈,切莫乱趟浑水多管闲事。
如今易地而处,心境却全然相似,他们本就是一样的人,无法看着对方出生入死,而自己则活在懵懵懂懂的庇佑之下,袖手旁观,顾相檀自己都做不到,又哪里来的底气央求赵鸢这样那样呢?
看着顾相檀垂眸难言,一脸郁色,赵鸢自然深有所感,他不由手上一重,将顾相檀拉到了面前。
衍方已是去而复返,只远远地站在林外,赵鸢对他抬了抬手,衍方忙上前将手里的缎袄交予了他。
赵鸢抖开袄子,要披在顾相檀身上,顾相檀却避了避。
“我不要,说了穿完便还你……”声音满是不情愿。
赵鸢却不管,半强硬地用缎袄将他包裹住,仔细地整了领口袖管,然后继续反手牵着人往林外而去。
顾相檀被他带着亦步亦趋,不禁抬头愣愣地瞧着赵鸢的背影,那人如斯清俊,挺拔若松,正是人生的大好年华,他不似自己有遁世天命,许多事都做不得。好男儿志在四方,看看侯将军那半生戎马,得天下人敬仰,即便如今生不由己,但曾经辉煌,足够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赵鸢也该如此,更值得如此,上一世他虽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但浩浩天下,谁不知骁家军英勇威名赫赫之光,堂堂威震四方的骁王难道要屈就于此,一生苟活?想必这于赵鸢才或许更是生不如死吧……
这一路,顾相檀心中百转千回,想了很多很多,他想放手,却又放不了手,他不想让渊清为难束缚,却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于是一时纠结自困,无边烦扰,怎么都寻不到一个解脱的出口。
待到须弥殿前,赵鸢停下脚步,回头就对上顾相檀愁思满面的脸,眼前少年自来了京城后便开始喜怒不形于色,浅笑悠然的表情几乎成了一张面具般浮于其上,赵鸢由陌生到心疼,如今对方为了自己整日眉头不展,倒难得让他起了不同的滋味,那滋味微酸微麻,如翎羽般搔动着心尖处,牵动着四肢百骸都一同轻飘若絮。
赵鸢心中微动,抬手顺了顺顾相檀的鬓发,指尖擦过腮边,柔声道:“进去吧,若无事,莫要一人出殿,那林子,以后也别去了。”
顾相檀抬眼看了看他,这一年来,他长高了些,不过赵鸢也在长,所以二人差距依旧如此,这般看去,就见赵鸢面容平静,还是一派淡定,像个没事人一样,顾相檀再想想自己,愁肠百结得都快要呕出血来,不由胸口一堵,竟忍不住伸手扯了一把赵鸢的耳朵,继而不敢再看他反应,红着脸转身跑进了殿内……
赵鸢只觉耳垂一重,顾相檀那手劲,自然大不到哪里去,所以没什么疼的,但更多的还是惊讶。
他不由伸手摸了摸,凉夜之下,触手却格外炙热,一如他的心一般……
********
流光瞬息,一晃而过,一转眼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已是冬尽春来的时节,宗政十二年三月初七,天月德合大吉之日,《三命铃》有云:天德者,五行福德之辰,若人遇之,主登台辅之位,更有月德并者,尤好。
如此良辰吉日,正是大邺太子赵勉的大婚之日。
宗政帝自是相邀,但顾相檀却借口修佛之人还是莫要和红尘俗世太过纠葛的好,礼成之后他自会去向太子祝贺,但随着一同全程参礼,还是罢了。
宗政帝勉强不得,顾相檀便待在须弥殿里,不过即便他大门不出,远远也能听着教坊司所奏的喜乐传来,金声玉振一片宫商。
顾相檀手执紫玉佛珠,默默凝望远处空茫,想到贡懿陵模样,竟不知作何感想。
临到傍晚,太子从敬国公府接了太子妃回宫,又拜过天地帝后,于乘风宫宴请朝臣百官。
这一次,该到的差不多都到了,无论是三王一派,还是侯炳臣等,皆携礼参宴,顾相檀也坐在群臣中,左边是神武将军,右边则是右相仲戌良。
这一桌上的全是素宴,不过没了宗政帝殷勤,顾相檀没怎么动筷,他不吃,桌上的人自也不敢大快朵颐,于是满满当当一桌菜怎么来的又便怎么去了。
顾相檀喝了一口杯中清茶,忽对仲戌良道:“相国大人是否有所不适?”瞧瞧这一头冷汗,面色清虚,就像大病缠身一般。
仲戌良用袖管抹了抹脑袋,笑道:“没、没有,多谢灵佛关心。”
顾相檀点点头,同一旁侯炳臣交换了一个眼色,没再多问。
待礼结宴毕,顾相檀当先出了殿门,不过还没来得及上轿,便被人小声喊住了,回头一看,却是仲戌良。
右相双手合十对顾相檀拜了拜,又朝远处一瞧,顾相檀便已是会意,随着他走了几步,隐到了暗处。
仲戌良纠结着脸不说话,还是顾相檀先开了口:“右相大人可有话讲?”
仲戌良怔了怔,这才叹了口气:“不瞒灵佛,下官近日……遇着一奇事,此事怪诞不经让下官百思不得其解。”
顾相檀抬眉:“哦?相国大人可否详说。”
仲戌良就把这事儿前前后后同顾相檀说了一番。
原来有一日有一个和尚来到了他家门前,说是仲家近日有灾,需小心提防,更断言仲戌良老家所在的小柳县会有水患发生,若是右相不信他的话,可等水患起了,再来寻他。
“小柳县?”顾相檀惊异,“便是之前遭灾的一处……”
仲戌良连连点头:“正是正是,老朽也不知这和尚什么来头,竟会未卜先知,实在惊世骇俗。”
“那右相大人可否寻到了这位奇僧?”
“寻到了寻到了,唉,这位高僧直言说我仲家今明两年冲了灾星之位,流年不利,若是要改运,需得迁坟,于是老朽便按着他的指教去了京中一处香烛店亲自打理此事。”
“那可有起色?”
“这起色……算是有吧。”至少刑部和都察院并未再对逍遥赌坊有所纠缠,而宗政帝也没有再时时寻他麻烦了,只是……
“只是我这把老骨头却越来越差了。”闪了的腰没有好全也倒算了,七病八痛渐生,沉疴顽疾复起,这段日子可把仲戌良折腾得不轻。
顾相檀听着这话心里不由好笑,逍遥赌坊能保住,那也是自己没有赶尽杀绝,当然他放的并不是仲戌良,而是顾相檀觉着赵鸢同这赌坊怕是有些干系,在顾相檀没有搞清楚来龙去脉之前,自不能贸然动手,至于仲戌良那些病,想来都是三王的功劳了,能留他一条老命在,怕是还有用处才是。
顾相檀状似沉思,片刻道:“相国大人该是寻太医好好看看。”
“看了看了,但就是瞧不出毛病,所以老朽才斗胆来寻灵佛相助,看可否指点迷津一二。”
顾相檀听出来了,仲戌良这是以为自己中了什么邪术,找顾相檀驱鬼来了。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少欲无为,身心自在。”顾相檀想了想,真心诚挚的劝慰了一句, “功名利禄不过身外之物,人生来去轻轻,背负得多了,自然便沉疴难去了。”
见仲戌良不语,顾相檀言尽于此,若是他能想通,放下一切,说不定还有回头路,若是一意孤行,那就只有……
顾相檀对仲戌良点点头,转身离去了。
本想直接回须弥殿,却见不远处竟还有一顶青皮小轿停在那里未走,顾相檀左右瞧了瞧,没见到人,不由退了两步,又折返了回去。
殿中筵席散去,太子爷已是回了,顾相檀便沿着外廊慢慢走了一圈,终于在一处小苑外看到了几个人。
站在一旁的那人身姿挺拔,双手负于背后,正是赵鸢,而另一旁则是牟飞和毕符,他们一人一边正挟着一个脚步虚浮之人,于原地徘徊难行。
赵鸢听着脚步声,回头见了顾相檀,眉头立时就皱了起来。
“这般时辰,怎得还在外头?”
顾相檀上前两步,站到赵鸢身边,不理他苛责,径自看着那人说:“高公子这是醉了?”
被挟的人便是和顾相檀有过几面之缘的左相家的公子,高进廷,高进廷力气很大,牟飞和毕符二人用了些力才勉强将他制住,他却仍是在那儿挣扎,一个不察便要脱出,口中还念念有词,时高时低,忽悲忽喜。
赵鸢对牟飞和毕符道:“把他带走。”
然后拉着顾相檀当先走在了前头。
赵鸢的轿子给了高进廷坐,赵鸢便又和顾相檀共乘一轿,不过才刚出了乘风宫,外头便有人拦住了去路,掀帘一瞧,竟是个好生眼熟的婢女。
那婢女先看了眼另一旁的轿子,这才慢慢走到近前,然后从袖中掏出一物事递了过来,轻道:“请代为转告高公子,就说: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说罢,眼睛一红,又福了福身,这才匆匆走了。
顾相檀看着她远去背影,又低下头去,就见掌中躺着一只白玉手镯。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的形势让我想到了一个游戏
#是男人就下一百层#
现在是:
#是作者就被一百审#
71、结案
这边顾相檀还来不及细想;那头听着动静的高进廷竟“啪嗒”一声摔出了轿外,对着那侍女离去的方向踉跄着要追;却被牟飞和毕符一步上前给堪堪拦住了。
高进廷不服,撑着力气硬是想挣脱,他似是学过几招功夫;比一般人身手要好些;但是哪里是牟飞和毕符的对手,三两下便被死死制在了原处;高进廷涨红了一张脸;急急喘着粗气;往日那浊世佳公子的气度在此刻全退了个干净,只剩一派狼狈和痴狂之色。
顾相檀跨前一步,弯□去;将玉镯递到了不断挣动的他面前。
高进廷瞧见此物不由整个人一颤,猛地脱力栽倒了下来,他探出手想拿,却似乎又不敢,好像真的将其收回了,便如那之前的离别诗所言,水分无合,再难回头。
顾相檀见他动作,轻道:“你若不要,我便丢了,少了些念想也好,从此以后一切重来,就当没有相识过吧。”
高进廷听了,一个跳起就将镯子自顾相檀手中抢了过来,自己复又摔在地上,而那玉镯则被他牢牢抱在怀里,仿佛什么失而复得的宝物一般,不愿放开。
顾相檀听他轻轻地念着“懿陵……”,声音似哭又似笑,一遍一遍,叫人不忍睹视。
趁着顾相檀愣神,赵鸢挥手,毕符和牟飞又自上前将高进廷送回了轿子中。
顾相檀也回了轿中,取下手腕上的紫玉珠串轻轻把玩着,一路无话,直到快到须弥殿前,他才兀地开口问:“你何时走?”
赵鸢一顿,回道:“下月。”
只有大半个月了……
顾相檀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待轿子落地,他便径自走了出去。
赵鸢看着他背影,良久,吩咐重新起轿。
顾相檀走近殿中却慢了脚步,抬头望着天上孤寂明月,幽幽地轻喃道:“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
********
赵鸢痊愈后入了神武军营的事自然是瞒不过宗政帝的,虽然满肚子的不愿意,但是无论是赵鸢的身份、他同侯炳臣的关系,还是赵鸢的身手武功,都让宗政帝挑不出错处来,眼下军中又无人可用,宗政帝即便不想让他插手也开不了这个口。
他将手中的奏折摔到跪在面前的瞿光身上,不快道:“你瞧瞧这个,可有话说?”
瞿光忙惴惴拾起,一目十行地扫过,回道:“裕国公一案薛大人已是有眉目了?”
“什么眉目!”宗政帝愠怒,“查了这么久仍是寻不到赵典的把柄,绕了一圈罪名依旧按在了南蛮人的身上,白忙一场!”
瞿光忙安抚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这三王当时既然敢做,自是将处处都安排妥当,岂是能轻易抓到痛脚的呢。”
这道理皇帝自然明白,他就是知晓此事难如登天,这才让薛仪阳去办,还拖了如此长的时间,本以为他会尽心尽力,怎么说也该做出点功绩来给自己看看,哪想到他和那些浑水摸鱼的废物无甚区别,连些能在顾相檀面前蒙混过关的证据都查不出,但是宗政帝却等不得了,眼下灵佛同他生了嫌隙,宗政帝定是要想法弥补才好,若是晚了些,怕是被那些虎视眈眈之人钻了空子,届时更要后悔莫及。
瞿光比他看得通透,躬身提醒道:“皇上,当日三王之所以动手,除了对裕国公府的旧愁新恨外,便是要借口对付南蛮猖狂,实则招揽兵力为己用,然而如今羽林将军身死,东县十二城群龙无首,三王已是将身边得力之人半数派往了那里镇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至少侯炳臣还活着,做不得将军,做个军师也信手拈来,再看三王,如今即便拿了兵,怕是一时之间也无力消化,原来有的宵想,此刻也该收一收了。”
宗政帝觉之有理:“那你的意思是,这案子就这么了了?”那不是太便宜赵典了么。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虽抓不住三王通敌卖国,加害朝臣的证据,但是治他个怠忽职守治下不严的罪名还是绰绰有余的。”
宗政帝似是不甘,但又无别的办法,于是只能臭着一张脸说不出的苦闷。
瞿光见此,又拱手道:“无米难为炊,说到底皇上如此为难还是因着无人可用,与其处处防备,不如采光剖璞,重选人才……”
……
历经一年有余,大邺三公其一——裕国公阖府灭门惨案终于在今日告破了。
朝堂之上,顾相檀拢着袖站于宗政帝下手,默默听着一旁都察院右御史薛仪阳将案情来龙去脉一一禀告,顾相檀只垂着眼,面上无甚表情。
这让宗政帝一时有些心里没底,小心道:“灵佛节哀,朕自会还你一个公道。”说罢,冷下脸色,横眉怒目地看着朝下众人,“方才听薛大人所言,那贼人无论从身形相貌,所用凶器,或者行事风格皆同腊月初八那日绑走灵佛的恶徒极为相似,想来便是同一拨人所为,即便朝中无人同其里应外合,这京城防卫也堪称危脆,才能让南蛮贼子如入无人之境!来人,撤去副将陈威、马平天乌沙蟒服、禁军统领、东西营指挥使……”宗政帝一连报了十多个官职,“统统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看着侍卫将人拖下去,又听着一连串“皇上饶命……”的呼喊声,三王赵典面如土色,这些自然都是他的人,可他偏偏又发作不得,且不说胡天董一死,对其元气大伤,现下还需从长计议,加之皇帝没有追究他那些大罪,而是寻了小兵小卒开刀,于他已是万幸,三王自知该敛其锋芒,再行对策才是,但是这口气梗在胸口就是进退难行,赵典一时憋得脸都黑了。
而宗政帝瞧着赵典表情,原本郁结于心的不快也散去了不少,想着:你也有今天,眼下朕且饶过你,总有一日定叫你死无葬生之地!
宗政帝还待再说,忽又听薛仪阳道:“ 臣还寻到一些东西,想呈于皇上。”
宗政帝莫名,看着孙公公拿来的一干物事,越看却表情越僵,此上多为一些往来密函,且边角起皱,时日久远,倒是其上墨迹倒仍是清晰可辨。
薛仪阳却不等皇上发问,便径自说道起来:“臣在彻查此案时在裕国公府内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于是顺藤摸瓜,才理出了如上证据。中书舍人,刘卓、程宣壁,嘉瑞三十六年,收受贿赂,贻误军机;吏部郎中,樊永,宗政二年至八年,任人唯亲,买卖官职,贪银万两;御史中丞,班夫勇,营私舞弊,欺上瞒下,贪赃枉法……”
薛仪阳便这么一条条,一个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将这些人的罪状罗列而出,且有凭有据有理由实,让人无从抵赖,所以不止宗政帝听得面皮发白,就连三王同是始料未及愣在当场。
这哪里会是裕国公藏下的证据,明明是薛仪阳等人早已收集多时,只待这个关口堂而皇之地公之于众罢了,想必这才是他彻查此案的重头戏,竟连宗政帝都瞒得滴水不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