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子赐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文十一人脉广,手下明的暗的各路人马众多。虽然文家庄里武力警戒不是很充分,但他能调动使用的人力却不在这个范畴内。
张静跟着担了几天心,连年也没心思好好过,就觉得也没看文十一有什么动作,结果这天他就突然告诉张静,事情都准备好了。
那时候杨管事已经清醒过来,不过仍然无法下地移动。不过为了行事方便,这消息干脆就没对外公布。
另外胡桂花作为事件里一个很重要的证人,也被文十一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稳住了,这几天一门心思期待着让文十一带她进京去,那乖巧的,简直就是指东不往西。
张静很好奇文十一到底是怎么准备的,但是对方不说,他也就不问。知道的越少就越不容易泄露秘密这点他还是知道的,眼下事情不是儿戏,他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不能帮什么忙不说,总不能还给人添麻烦。
不过文十一显然不觉得他什么都不知道才最好,做好准备就拖着张静交代接下来的事情。
这时候已经是初三,正值拜年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弄来的一支车队,说是从南边过来,给文家庄送新鲜的拜年货。
那东西张静去看过,被吓了一跳,因为那竟然是一头小象!
这种动物张静听说过,但生平还是第一次见。据说那是从大历极南的地方运来的,并且小象畏寒,这一路上实在经过了无数的折腾,这才顺利到达文家庄。
这种稀罕物自然是要送到京里给大人们看的,于是文家庄在年初的时候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来组织队伍向京中进发。
而文十一要给张静说的,就是怎么瞒天过海的糊弄过盯着杨管事的那股势力的办法。






第105章 第 97 章
文十一考虑的好,跟张静解释的也很透彻,不过张静却有种直觉,他文大哥好像并没有跟他和盘托出。但是他刘大哥曾经教导过他,最好的计策往往是连自己人都骗过去的。所以他很乖巧的什么也没多问,只是按着文十一的请求,配合他演了一出戏。
虽然一直到文十一压着车队出发张静都没搞明白杨管事和另外几个人到底在不在那个车队里,但是自那日之后文家庄确实是恢复了平静。
至于这到底是对方那些人跟着文十一跑了,还是被文十四暗暗行动的队伍给带走了,张静并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接下来虽然依然会担心,至少老娘她们可以安稳的过段日子了。
今年这个新年算是基本上没过好,不过马上就是元宵,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灯会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张静决定,这个灯节还是要好好的过一下。
文家庄眼下主事的杨管事去了,接替他主持了一段时间事务的文管事——文十一——也离开了,庄子里现在大小事务都落在张静肩上。吴方算是老者,也有一定地位,能帮张静一点,不过大事还得张静来拿主意。
好在年里也没什么大事情,春耕还得俩多月后才能开始,文家庄也没穷到要在过正月之后就上山挖野菜的地步。顶多也就是些修葺翻新的事情,这些都有旧例,张静把以往的办事记录翻出来,多少也就有了一些底气。
这样的条件下,他要组织文家庄好好的办这个灯节,也就不是不可能了。甚至其实他还能号召起整个望镇,不过眼下他还没想这么多。
新年里各家铺子是都关门歇业的,不过逢年过节,文家庄这样的大户一般很多东西都有多的预备。见张静有热闹办灯会的想法,庄子里各处负责的工头都聚了过来,七嘴八舌给张静出主意。
灯会灯会,最重要的自然是灯。文家庄往年元宵也扎彩灯,不过杨管事管事的时候对于这些活动都不是很热衷,这就导致庄子里手巧能做花样的人实在不多。
于是上来第一件儿,就是大家各自推荐能扎彩灯的巧手。
要说这附近最能做灯的,其实还在隔壁清河镇上。不过望镇本地也有几个手巧的,平时会做草鞋,春日里还喜欢编个蝈蝈草帽什么的出来卖,也算在镇上人中间小有名气。
张静担心草编和扎灯笼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跟他推荐这些人的那几个工头倒是完全不在意:
“少爷您莫要担心,他都是做熟的人,平时还编席子哩,那和编草鞋也是不同。扎灯笼这点子事,其实你我都晓得,请他来不过是看在他手巧有主意。大不了的,让他说了样子咱自己动手,你说是不是?”
就连小四都跟着起哄:“少爷少爷!那几人小的都曾见过,手艺确乎非凡,请他来一试罢。横竖现下时日尚早,倘不合意,再去清河镇上请也不迟。”
张静在有些时候是相当民主的,尤其是眼下这种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于是拍板决定,让小四带人去请那几位手艺人,他自己在家带着这几个工头一起,把扎灯笼要用的东西给翻出来准备齐活。
其实小四的话未必能做的准数,这个时候如果去清河镇上请人来做灯,多半是请不到的。不说有名气的手艺人活儿都是早就被订下的,现在这个时间也不对,没人会在正月里还着急慌忙的临时接单赶工的。
虽然他们可以用文家庄的名头去压着人家来,但那未免就有恃强凌弱的意味在里头,真要那么做了,不要说整个事情就肯定不好看,张静自己也不可能下得去那个命令。
好在望镇自己这里的这几位也没推脱,横竖这个时候都是在家过年,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从自己家到文家庄也不算远,张静又不会卡着时间计算上下工。
而且真动手文家庄里有的是人,他们去了其实就算个指导,并不会做的很累,就当年里还能混个零花钱也是好的。
这么一来,因为都抱持着这么个想法,小四这一趟请了能有七八个人回来。
这扎灯笼的事情说起来简单,似乎人人见过,但真要动手,里头门道还是很多的。并且有些步骤,就算你知道窍门在哪里,没经过一定的练习的话,依然做不好。
张静这辈子还没自己扎过灯笼,倒是张妈妈还有一点经验。那还是张静小时候,张爸爸给张静扎着玩儿,她也跟着打副手,这才大概知道的。
不过眼下在一群“专业”人员的指点下,老太太那点经验也不够瞧了,干脆抱着文祈在一边看热闹。
要说元宵彩灯,毫无疑问最重要的肯定就是大红灯笼。不过这个文家庄年前就准备了不少,不用另外扎,现在要扎的是各种奇巧花灯。并且按张静的想法,上头还要写上谜题。
如果在元宵前能做出数量足够的灯笼,到时候还能在文家庄前头的大片空场上拉起来,搞个灯谜会什么的。
要知道望镇规模不大,一年到头的全民活动也并不多,以往的元宵节也不过就是会有一点夜市,有时候连唱大戏的都不一定肯来。至于舞狮之类的,也只是镇子上男人们每年凑热闹自己出人头舞一把,要是那年收成不好,也就没了。
今年年前那些事情闹的,作为本地大户的文家庄也没分出心思去请戏班子,眼看着元宵节又要过的冷清。如果能把这灯谜会搞起来,多少也能让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反正文十一离开之前把文家庄管钱粮进出的那枚印也给了张静,还嘱咐他“该用的便用,切莫要省”。虽然不是很吃得透文十一到底为什么这么说,但现在这种活动也多少算是公益福利性质,应该不算乱花的范畴。
有了这个打算,张静参与扎灯笼的兴致高涨不算,还想起来请张妈妈去发动庄子里妇女们多做元宵,到时候小碗的各式元宵流水席一摆,绝对热闹又实惠。
张妈妈也觉得这个主意有趣,跟几个管事工头和后厨里再一合计,粮食储备不是问题,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说干就干,老太太立刻就抱着文祈往后头去了。
文祈原本在前头院子里看的满眼星星,恨不得上去什么东西都摸两把,尤其是那劈竹篾的刀,那小子两眼放光的就等着看大人能不能一个不注意他,让他也能拿到手里耍一下。
现在张妈妈把他抱走,大家都算是松了一口气。谁都知道,就算张静受伤估计都没文祈那小爷有点什么事情来的严重,万一真出了万一,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可惜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始终很要命。
文祈虽然当天是被张妈妈抱走了,但做灯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尤其庄里大家还有心在普通的各色灯笼之外还要扎一盏特别出色的,这一段时间基本上文家庄的中院就成了一个灯笼基地,于是文祈只要逮着机会,就一定会出现在这里。
张妈妈彻底带领庄上的妇女们投入了元宵大作战,王姐儿一个人负责全程盯着文祈,总有时候盯不到。丹青有心来帮忙,但她本身年轻,还挂着个寡妇的身份,中院里全是男人,她也不可能到这里来抛头露面。于是文祈得意了。
其实除了第一天,他后来就对那些做灯笼的材料和道具没什么兴趣了,毕竟又不好玩,也不鲜艳。他现在兴趣最大的是树立在中院场地中间的那个巨型的灯笼骨架。
在张静“统筹分工”思想的指导下,大家做灯笼并不是从头到尾做完一盏再来下一盏,而是先把骨架都扎好,然后统一裱糊,再统一上色。
这个时候还是扎骨架的时期,遍地完工未完工的小灯笼架子,就算有形态各异的动物形象,也还看不出来效果,于是场子中间搭起的棚架下那盏特别大的灯骨架就显得特别显眼。
那是一盏百鸟朝凤,不同于一般的百鸟朝凤都只是在灯面上画出来的图案,这一盏是打算实打实要做出凤凰和底下一圈来朝拜的鸟的。
那几位巧手光是画这个灯笼的设计图就折腾了整整半天,开始的时候张静都觉得这太折腾了,而且现在都已经过了初一,到十五也没多少天,那么精巧的东西,一般都要扎个半年一年的,时间上也根本来不及。
不过后来看到图纸他就释然了,其实除了顶上的凤凰,下面的百鸟还是差不多要靠画的,不过就是会扎出立体的层叠感,再画上去。
据说这是旧年里清河镇上曾经有一家大户做过,这里人眼馋很久了,这次有机会,就希望自己这里也能扎出这么一盏来。
反正这样的设计也不会太耽误时间,张静也就放手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性去做。于是两天之后,中院的场子中间就树立起了那个巨大的挡雨雪的架子,架子下就是那巨大的、接近两人高的、差不多要四五个成年人合抱才能围拢过来的百鸟朝凤灯笼。
其实这个时候灯笼的样子还很难看得出来,之所以会引起文祈的兴趣,只在于它特别的大。而且为了方便大家的作业,灯笼架子有一面是留了门的,人可以从那里钻进去,方便在内部配合外部作业。
这小门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小,需要弯腰才能钻进去,但对于文祈来说就正正好。每天他就巴望着看着他的王姐儿或者丹青一个分神不注意,他就溜过来,往灯笼肚子里钻。
这种事情,在灯笼架子终于扎好,开始要糊灯笼纸之后,发生的越发的频繁。






第106章 第 98 章
上元节,在大城市里绝对是要热闹办的。在望镇这样的乡下地方的话,就完全是看当年情况。
现在有文家庄出头,今年镇上收入也还不错,还有不少人家得了文家庄临时招人手的工钱,今年就十分自然的热闹办了起来。
除了文家庄自己准备的内容,镇上的居民们也有他们自己过上元节的一套规矩。
望镇上并没有寺庙,隔壁的清河镇上倒是有。不过那座太平寺香火一般,也自然没有舍利之类的。中元节还会安排人手组织下意思意思的放放河灯,上元节的话,除了庙门前挑两盏灯笼,也就没别的表示了。
这么一来没有望舍利这种活动,上元节其实就是完全的民间游艺活动。
这次有人带头,镇上能说得上话的几户大人家都派了人来请张静商量细节,最后定下来,既然要热闹办,那就从十四就开始,一直办到十六。
这期间民间的习俗不用管,各家自己会去做。但是有些事情却是需要有财力的人来提供帮助的,比如民间表演。
因为事情起头的仓促,这会儿再去外头请人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镇上人自己来。
望镇的镇民们以往也有办庙会的经验,基本上现在就套用那一套。
反正文家庄这次是主导,也不用怎么全镇游行之类,能在文家庄划定办灯会的那片场地附近活动就成。也就不用提前规划什么游行路线之类的,只要找足人手,到时候披挂上阵,吹打热闹。
这些事张静不用担心,各家大户家里也有人手,再从镇上招募一点,就足够。
张静需要给大家详细说明的是文家庄这次的计划,包括具体打算在哪里办灯会,怎么办,要多少开销,各家需要承担多少,事后如果有收益,这部分收益又要如何处理。等等等等,零零总总一堆。
张静这次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操作一次活动,虽然有以往办学堂的经验,在这里却是完全不能通用的,一开始着实手忙脚乱了一番。
好在文家庄还有个吴方,老先生年纪大,阅历深,这种事在他眼里绝对算不上什么事。三下五除二,就帮张静拟好了一张详情单。
张静这会儿就觉得,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吴老先生毫无疑问的就是那宝!
有了这样有力的助手,很快开销清单就制定了出来。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张静才突然有了自己是在策划一次大活动的感悟。因为和当初在京里的开销比,各方面单独来看确实都不怎么费,只是叠加起来的话,确实是不小的一笔开支。而且最重要的是,文家庄必然是要出大头的。
张静这会儿才觉得,自己是不是考虑不周了。
文家庄固然有那个财力,但他并不是真正的主人。就算现在没人反对他动用那么一大笔钱,但只怕落人舌根还是会的,搞不好还有人会来跟他秋后算账。
毕竟正经管事的那个刚刚出了事,他这个代主人的权力总归不是那么实打实。
发了会儿愁,他就不由自主的开始牵挂起文瑞来:也不知道他在京里现在情况如何?文大哥他们路上又到哪里了?如果文瑞在这儿的话,这些开销的事情就不用他担心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心有灵犀这种事,张静这儿真发愁,门上却突然有人跑进来说有马车到了。
想不出来这会儿会是谁来,张静往门外跑去看,小四跟在背后,眼睛比张静还尖:“小蚬子!”
跟着小四嚷嚷的一嗓子,张静也看到了小蚬子出现在大门口的马车后面。
虽然只不过几个月,不过小四也好小蚬子也好,都是正长个子的时候,猛一看去就能发现这小子又蹿高了不少。张静心里不由的就觉得一抖,小蚬子出现在这里,莫非文瑞突然来了?
可是现在也才初七,如果文瑞这会儿来了,那么就是说他年前就从京里出发了?不这不可能,那时候文瑞根本没可能走得开。所以,今天其实只有小蚬子来吧?
一想到这里,再看小蚬子抱着什么东西终于从马车后头转到了前头,另外有家仆帮忙卸车,但车上再没有别人下来,张静就知道果然如此了。
虽然是意料之中,却依然控制不住的觉得心里有些酸涩。
不过终究是读书人,这一年来又经历了不少事,所以心里虽然觉得失落,面上却并没有让人看出来。小蚬子还是一团高兴的先过来躬身请安:“张公子金安。”
张静被他唬一跳,连忙摆手:“莫要如此莫要如此。”
虽然以往彼此其实也没什么规矩,但小蚬子好歹是文瑞的贴身仆人,他张静只是个还没考到功名的读书人,从身份上来说,小蚬子身上的官职都比他大好多。现在在这文家庄门前,人来人往的地方,要是被人传出去了,就不好听了。
可惜小蚬子是被文瑞嘱咐过的,一看张静推脱,立刻笑了:“张公子莫自谦,我家爷说了,公子前途无量,吾辈正该奉承才是。”
张静肚子里转念,这小蚬子几个月没见,怎么好像老练了许多,场面话也会说了。跟记忆里头那个活蹦乱跳,机灵有余稳重却实在不足的孩子相比,还真是不一样了许多。
看来京里这段时间确实不太平,这才督促着连这样的仆从也跟着迅速成长起来了。
反观小四,依然一团天真烂漫,看小蚬子跟张静请过安,立刻上来扒拉住人家的胳膊,一脸的馋样儿:“你拿的是甚?”脸上那神情分明是在问:是吃的吧?是吃的吧?
他可想死稻花香的糕点了,偏偏文十一他们来去如风却不记得从京里捎点好东西过来!
张静被这小吃货搞的十分尴尬,小蚬子倒是没在意,眼中还流露出一股子怀念的神色来,安抚性的回答道:“莫急,车上都有。你且先等等,我与公子说几句话。”
不知道是不是小蚬子现在过于沉稳的样子终于引起了小四的注意,这孩子也不吵吵了,盯着现在都比自己高了一头的小蚬子看了一会儿,突然耳根有些发红,愣愣的点头:“嗯。”
小蚬子温和的冲他笑笑,这才又转过头,靠近张静身边道:“张公子,吾们爷交代的,有给您的书信并口讯,可否借一步说话?”
不愧是文瑞手下调教出来的人,张静从小蚬子刚才安抚小四的时候起,就觉得好像看到了文瑞本人在一样。但要说完全一样,那肯定又不是。文瑞的话,会更加的神采飞扬,那种仿佛肆无忌惮一样的自信最是抓人眼光。
小蚬子这会儿回头喊他,才把他从晃神的状态喊了回来,心里又是一颤:原来他自己都没察觉,对那人的思念竟然不知不觉中变的如此之深。
所谓相思入骨,又所谓不思量自难忘,这一种柔肠百转的滋味,不想起也就罢了,一旦想起,竟然似乎马上就要逼红了眼眶。
小蚬子很机灵,看张静面色不对,立刻向小四打眼色。总算小四从小跟着张静,一看他那脸色也觉得不对,立刻上来作势要扶。
张静被他们这一折腾,莫名吊起来的一口气倒是服贴了,人也就真正回过神来:“无妨。且先入内再说罢。”
小蚬子这次来,确实是年前就出发了。但他因为是轻装,又是专挑近路走,所以路上费时倒是不长。门口的马车是到了离这里最近的兴元府才换的,车上装载的黄白物也是在兴元找了银庄兑的。
“这些儿银两,是吾们家爷特意关照给公子送来的。”
小蚬子一边说,一边把一直抱在怀里的包袱给放到桌上展开,露出里面金灿灿银晃晃一片。
“吾们爷说了,此处地方偏僻,公子走时又匆忙,且还带着小少爷。虽说庄上日常应用理因不缺,但恰遇年节,有点财物防身也是好的。”
那一包金银也不知道总数是多少,但看那金锞子,花生样大小,黄灿灿一片足有二十来个;白银就更不用说,张静不用数都能估摸出来这少说也要有二百来两。这一包加起来,少说只怕也要上千两。
如果只是百十来两张静也就收了,现在这个金额明显不止,让他有了些犹豫。
不收吧这说起来也是文瑞给儿子用的,他给拒绝也不算那么回事;可真要收下,他又不是傻瓜,文瑞也做过不知道多少次借着给儿子送东西的名义给他塞东西了,真要拿,又总觉得有些别扭。
小蚬子看他面露难色,沉吟不语,心说他家爷果然了解张公子,就知道他不会爽利收下!这不,专门他家爷就关照过,这种时候,只管找别的能说得动话的人就行。
本来这会儿就应该找文十一了,不过他路上遇到过文十一的队伍,知道现在他人不在这里,所以小蚬子很直接的把吴方给抬了出来:
“爷并也嘱咐了,公子清流,只怕不耐烦这些黄白物,教我交予庄上其他管事,公子只需知晓此事便可。小的稍后便去寻吴老爷子。”
张静听他不说其他人,单单就提吴方,不由奇怪。小蚬子这才又说到路上遇见文十一的事情:
“是小的来时路上遇见文十一。见他一行人行色匆匆,只嘱咐了小的如今庄上是公子主事,吴老爷子帮衬,便自离开,不曾多说得其它话。却不知所为何事?”
小蚬子是文瑞的人,张静自然也不瞒他,当下就把事情大概交代了一下。反正他本来也知道的不多,并不怕隔墙有耳。
小蚬子是明白人,听张静大概说了下,就知道这事儿没到需要他管的时候就最好什么也别知道。所以就算张静的解释其实挺模糊的,他也没盯着问,只是跟着含糊答应了几句表示自己知道了。
只是张静眼看着小蚬子大半年前还是个多少有些迷糊的小子,这半年来却成长的这么迅速,又听他说从京里过来,轻装骑马,到这里不过大半个月,心里不由一动。
这里眼下还在年里,就算出了正月,距离春耕也还有段时间,这个时期,基本上庄上人都是闲着的。如果只是轻装,来回也就一个多月,那么是不是说,自己其实有可能趁这段时间偷偷上一次京,见见文瑞?






第107章 第 99 章
心里起了这个念头,就有些遏制不住的架势。只不过现在他还不能走,眼看着上元节的活动他是个起头的,怎么也要等这事儿完了才能离开。
小蚬子倒是原本打算过来给完东西就要离开的,结果一听张静这个想法,先把他唬了一跳。心说他家爷把这位小爷和自家小少爷送这里来,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能远离危险,结果现在这节骨眼儿上这小爷怎么就有这个想法了呢?!
要知道京里现在的情况可谓暗潮汹涌,万一张公子这一过去,出了点什么事,那可是劈了自己也赔不出来的啊!
小蚬子着急着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