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赐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大仇天师隔天特意说他会做法,让第二天能是个好天,以方便大家行事。所以在所有人集合到书院然后整装出发的时候,这位天师大人面有得色,虽然没有直接开口夸自己一番,但是个人就看得出他是相当得瑟的。
这种时候,钱夫子除了感谢不会多说什么,张静直觉应该给天师说点好话,可是他并不习惯做这种事,就有些僵硬。还好文瑞也跟了来,他是最会看气氛行事的,当下就迎了上去:
“小王听闻昨日天师曾做法令今日适宜行事,今日果然天清气爽,天师神通,名不虚传!”
文瑞什么身份?本朝唯一的王爷,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他这一句话,顶得上钱夫子夸这天师几个来回的。当下那大仇天师面上得意的神色又加深了几分,嘴上谦虚,催促手下人帮忙是更勤快了。
迁坟这种事,确实很麻烦。
虽然事先都说好了,全部交给仇家兄弟俩主持,他们让干啥就干啥,所以对于当事人的钱老夫子来说事情都已经是尽可能的简化又简化了。但实际到了地头之后,真正执行起来还是相当的麻烦。
而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钱夫子的身体有点扛不住。
事实上因为预料到今天的事情会很烦琐,估计去的人都会很疲劳,所以刘泽沁也好,以及后来专门赶来为钱夫子看病的太医王博之,全都跟着一起来了。而且两人还带着一箱子的药,就是专门来以防万一的。
可就算准备的如此周全,也不可能直接给钱夫子的体力值翻番,再加上老先生最近感冒,精神本就没有以前好。上山之后又先祭扫完毕,默念完了迁坟缘由,这一通折腾下来,老先生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眼看着一会儿起灵之后要捡骨,这绝对是个体力活儿。因为棺木在土里埋了这么多年,不是特别好的板材的话肯定都有些腐烂,这样的棺不可能直接整个取出来运回去。毕竟就算挖的人本事大,给它完整的取出来了,回去的路上肯定也经不起折腾。所以必须要由至亲之人把死者的遗骸一根根捡拾出来,再在新棺里按正确的位置摆放整齐。
钱师母在京里就只有钱夫子这一位亲人,捡骨这事儿就只能由老先生来。可这事儿是要蹲到坟坑里弯着腰一点点做的,怎么看,钱夫子都不是合适做这种事情的人。
何况这事儿有时间限制,如果上午弄不完就麻烦了。
要说那大仇天师,眼里估计也只有睿王府和睿王爷,钱夫子的八字他明明都知道的,却硬是把老先生可能做不来这些事儿的可能性给遗漏了。
这一看就是他的疏忽,自然让他面上十分不好看,不过他也不可能直接把责任就推给别人。文瑞又从旁安抚了几句,最后决定,还是现场找人给帮这个忙。
这种事儿不能随便找人来做,必须要找福泽深厚的人才行。最后所有在场的人都把自己的生辰八字给写了下来,让大仇天师来挑合适的人选。文瑞还怕人选不够,把山顶上义庄里凡是合适做这事儿的人都喊了来,一起让大仇天师来挑。
动静一大,难免时间就耽搁的比较厉害。好在一边起棺的人手下并没有停顿,等这头下坑捡骨的人终于确定好,那头也把土清的差不多了。
钱夫子一生虽然算不上一贫如洗,但也确实十分清寒,给自家老太婆用的棺木当然不会是什么贵重的,这么多年下来,早就酥烂了。今天动了土,等泥土扒开,就发现里头果然已经经不起什么折腾,开盖的时候棺盖上的木头就一直不停的往下掉。
无论如何,这事儿还是得钱夫子先动一下手。张静在一旁打着伞扶着老师,慢慢的下到坑里。
虽然事先已经做好了各种处理,不过毕竟是二十多年的坟包,人一站进去,那种感觉自然而然的就不怎么对劲。
好在这会儿周围全是人,还有天师跟着,棺里的还是亲人,虽然坟坑上搭起了遮阳的黑纱,阴嗖嗖的感觉倒是真没有。
张静一手打着伞一手端着个托盘,钱夫子一手垫着布另一手扶着袖子,略微下蹲,捡出了第一块骨头,放到张静手里的托盘上。
张静把托盘送到坑边接应的人手里,遮着骨头的伞也跟着递了过去,立刻空出两只手来,这才使了把力,把钱夫子先送了上去,自己这才跟着爬上来。
过了这一段,后头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捡出来的骨头自有人仔细的记录位置,在新棺里全部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向排放整齐,这才重新装殓好。后头还要烧坑平土之类的,一上午来不及,只能留到下午继续了。
中午所有人都直接上了山顶的义庄里用饭,席间大仇天师推脱今天一会儿还要给死者做法事不能喝酒,最后文瑞干脆送了两坛子上好的锦湖春。这种酒是直接取京城外锦湖里的水酿造的,不满三十年不能启封,宫里大宴群臣用的就是这种。
这些天的事儿张静看在眼里,钱夫子自然也看在眼里。按老先生的意思,根本算过日子其它的就不用再劳烦那位天师了。不过文瑞不同意,后头就连老皇帝都开了口,最后老先生拗不过,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心里是一直觉得这破费的太厉害。
张静心里清楚他恩师的想法,想着下午的法事文瑞还准备了一大堆东西,估计老先生看到了都要心绞痛。干脆偷偷的跟刘泽沁商量了一下,让两位太医出面,劝老先生用完饭就在庄里休息,等仪式结束之后一起回去。
好在整个义庄都是睿王府的产业,准备个休息的屋子还是很容易的,而且条件也不错。老先生折腾了一上午,这和做文章还不同,不仅劳心还劳力,他是真的乏了。
现在听两位太医都坚持说自己最好应该休息,那位天师也保证下午的法事他不在场也不会有问题,于是很快就被说服,回了屋里躺下睡觉。张静这才觉得松了口气,转身出来,准备下午的事情。
说来原本上午的事情,本身都是在挖坟头了,张静甚至自己跟着下了坟坑一次,都没觉得怎样。结果下午的法事一做,过程里就看着天渐渐的阴起来,风也越来越大,鬼气森森的感觉突然就明显了起来。
尤其这个仪式也可以算作是死者返乡的第一步,虽然天师算是道家的,但他要求的仪仗里也有经幡之类的东西,还有童男童女的纸扎和大量的纸钱。
这些东西一出现,下午风又大,迎风招展的厉害,再加上炮竹一点,气氛一下子就烘托出来。
张静只觉得头皮一阵阵的发麻。
一边的坟坑里还烧着不能给死者带走的东西,比如原本的那口烂棺材,还有一些零碎的其它用品,味道也不是很好闻;这头天师做法,抬棺的却显得一脸苦逼,似乎棺材重的起不来。
看到这样,天师取出了符纸,随便迎风一晃,符纸烧起来,他一手举着桃木剑咿咿呀呀的就唱开了。
这会儿就算是边上围观的人群也都安静下来,因为他们也注意到,那抔被放在新棺棺盖上的、被黄纸包着的、从旧坟坑坑底挖出来的泥里渗出了血色的液体,浸透了黄纸,慢慢的似乎要渗到新棺盖上。
气氛顿时就变得十分诡异起来,明明还是大白天,不少人却已经不由自主的脸色发白了。张静心说这是幸亏夫子没下来啊!不然万一再把老先生吓出个什么事儿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文瑞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的走到了张静背后,手臂垂下,在大袖管的掩盖下,悄悄的碰了碰张静的胳膊。张静扭头看他的时候,就对他露出一个十分温暖的笑容。
这段时间留在学府里,文瑞虽然不能每天过来,但也总会一两天间就尽可能的在学府里留一晚,两人的关系自然突飞猛进。这会儿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笑容,张静心里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起来,仿佛那种阴森森的感觉也消散开来。
其实仔细想想也确实,这些天师们的把戏,玩的不就是这么一套么!
第124章 第 116 章
心里有了底气,观察的也就比较仔细,然后张静就发现,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好像他看到大仇天师跟领头的抬棺人做了什么暗示。
那时候天师手里的符纸正好烧完,就见他把还烧剩下一点点的一个符纸头丢到了半空里,然后一剑扎过去,把最后剩下的一点点符纸扎到了地面上。而就在那一点点符纸完全燃烧干净变成灰的瞬间,原本愁眉苦脸的抬棺人们突然一起发力,“嘿!”的一声,棺材终于离了地。
围观的众人都不由自主的“哎呀”喊出了声,大仇天师更是高声呼喝,说这就是鬼魂已经真正意识到自己要回故乡了,接下来的事情一定会顺利云云。
不过张静分明觉得他看到那大仇天师剑扎中符纸目标之后,给领头的抬棺人丢了个眼色,然后那个头领的脑袋就幅度很小的侧了一下。这之后,棺材就起来了。
联想到他刘大哥曾经给他讲过的各种江湖把戏,张静莫名的觉得自己大概可能真相了。
无论如何,这个鬼气森森的仪式结束之后,灵柩就算是已经启程。只不过人有人路鬼有鬼道,就算是钱夫子打算扶柩返乡,回去的路线怎么走也是有讲究的。而目前,因为还没到正式出发的日子,那新棺还得另外找地方停,不能留在活人待的地方。
这个时候,山顶的义庄就充分的发挥了作用。
棺椁运到山顶的时候钱夫子也休息好了,正好出来把队伍迎进去。
老先生因为休息的还不错,之后的安置时候的仪式问题也不大。跟着大仇天师的指点进行完了各种步骤,一行人终于可以下山,接下来就是等五天之后正式上路了。
不过五天后正式上路的是钱夫子和他发妻的返乡队伍,而张静则不会跟他们一起走,他差不多三天之后就要先开路。
虽然文家庄那头有人看顾着,不过作为主事人之一,他留在京里跟钱夫子一起走的意义不大,这边队伍里的人数绝对富裕,老先生有足够的人照料。所以他还不如尽早回去,好在文家庄那头早作安排。
本来他甚至是决定这头起灵结束就要走的,不过文瑞不舍得就这么放人走,硬是让他又多留了两天,变成比钱夫子一行早动身两天。
考虑到张静这一路肯定不会像钱夫子的车队一样走的比较慢,这最后的几天文瑞也没敢再拖着他做些欢愉的事情,顶多只是晚上搂搂抱抱亲亲摸摸,就算是摸也不敢太过分,就怕万一擦枪走火。
张静天性在这种事情上算不上太热衷,能这样每天看到文瑞他就已经觉得很开心,感觉还算好。文瑞是比较惯经风月的,对张静又是十分特别的有感觉,这种喜欢的人在面前自己却不得不学习柳下惠的情况着实让他痛苦。
只是一想到如果自己不克制,回头张静一身疲惫的上路,那就真的是不知道会有多难受了,于是再痛苦也只能忍着。好在对此张静也是明白的,心里感动,态度上自然更加的亲密,多少算是弥补了一点文瑞的遗憾。
这样依依惜别的日子里,时间总是流逝的飞快,转眼就到了张静先启程的日子。
这次回去文瑞无论如何不舍得他再千里走单骑似的一个人一匹马狂奔了,硬是安排了架双套车。而且反正钱夫子那头大队伍是有老皇帝专门拨的军队护航,所以文瑞干脆让文十六跟着张静这头走,路上也能安心些。
钱夫子这次返乡绝对算得上是衣锦回乡,因为不管他要不要,老皇帝硬是赏了他一个正二品的礼部侍郎,然后恩准返乡。钱夫人也追封了诰命,老钱家这一下子就不是普通人了。
对此钱夫子开始的时候表现的十分不适,具体表现就是各种推拒。不过很快他就放弃了,二品官,就算是告老还乡的,那也是有一定的待遇等级在的,确实很多事也不是他说不要就能省略掉。
这么一来,大仇天师也不敢只抱着文瑞的大腿了,对待钱夫子的态度,之前的话还只是表面上的恭敬,现在则明显是由内而外的恭敬了。
这点还算让张静满意,毕竟他之前一直挺担心,就怕回头上路之后文瑞不会跟着,那大仇天师就乱来。现在的话,老师自己就有官职,还有封赏,就算是个返乡的退役官员,但那和皇帝的关系也是摆在那里的,不怕会被人欺负了。
有了这一层,张静先离开的时候多少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不过文瑞就没这么好过了,一想到之前张静在京里时候自己的好日子,再想到之后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见到人,巨大的落差让他几乎立刻就有了恐慌感。
不过作为一位年轻有为又有担当的王爷,这种心慌自然不能流露出来。所以这几天张静除了经常会感觉到文瑞幽怨的视线,但扭头去看的时候却又什么也没发现之外,其它的倒是并没有什么让他觉得奇怪的。
启程这天前一夜文瑞自然赖在书院里,抱着张静絮絮叨叨的说了一晚的话。第二天一早又是各种嘱咐,又恨不得再塞个一千两的银票给张静,就怕他路上苛刻了自己。
张静被他说的头大,原本回文家庄在他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文瑞这一通折腾,倒是让他莫名的紧张起来。
想起昨夜文瑞各种唠叨,末了自己干脆堵他:“那莫若我便不回去罢。学府里夫子离开,事情也是多的,我若留下,多少也能相帮些。”
文瑞却又坚持他一定要走,一听他要留下,声音都慌了,听得出是真心的担心:“阿静你此番定要听话,京里虽则看起来无虞,实则暗潮难料,倘吾一个顾及不到……”
这话说的张静都有些好奇起来,不知道文瑞到底打算做什么。
这些天在书院里,文瑞并不会瞒他事情,所以也多少了解到一点老皇帝的打算,自然也很为文瑞担心。但他也听文瑞说了文十四探查的结果,那确实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结果。
之前最麻烦的就是文谙里通外国的事情抓不到把柄,而他其它各方面都还挺优秀。
虽然文瑞跟老皇帝提过文谙有那样的情况,但在没有把柄的前提下,老皇帝自己又萌生了退意,这个太子还真不是一下子就能扳倒的。
可是现在,文十四那里调查的结果却相当的出乎人的意料,没想到那个杨管事竟然就是文谙一直以来和对方联络的线人,所谓峰回路转,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两件事联系到一起,突然之间张静就有了个异想天开的歪念头:“你说那鞑子查塔尔族的皇子竟然就留在都中府,他隐姓埋名混迹与大历,却又暗中与太子联系,倒真如这二人心意相通却苦于无法相守一般。”
听张静这么一说,文瑞“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连连念叨和张静实在心有灵犀:“吾也如此想。他往年对待府中下人,态度十分苛刻,有男子相爱,竟被他杖责致死。如今看来,倒像是恼羞成怒。”
张静心思单纯,立刻就愣了:“此事当真?”
文瑞看着他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就心里痒痒,忍不住在他眼皮上亲了一口,笃悠悠的回答:“真假又如何,此事断乎是真的了。”
张静的眼睛都瞪圆了,“啊?”了半天说不出下一句,文瑞看人都要被他逗傻了,这才笑着开口:“你可知有些儿事情,只要有‘证据’,便无论真假都是真的。此事倘若是真,太子与鞑子皇子相知,罪不至死,却也再难当社稷大任。”
因为文瑞乖乖的什么都会跟张静说,所以文歆比较希望能在不要伤到皇室元气的前提下,让文谙乖乖的主动退位,这点张静也都知道。
现在听文瑞这么说,嘴都不由自主张的更大:感情文瑞他们这是打算栽赃么?!
不过其实文瑞也没有完全跟张静交代。
比如那个皇子已经被他安排在都中府的人抓住了,连同那人手下一票人都在;又比如其实文谙和这个鞑子皇子倒是真的没什么太深的交往,所有往来只是跟人家手里购买一些关外的马匹之类的;再比如那个杨管事才是真的奸细,而他的主子却并不是那位鞑子皇子,而是皇子身边的一等带刀侍卫头子。
因为那位皇子只是他们部落里的小皇子,没什么权力,所以他的手下早就效忠了他们的大皇子,这次就是借着这个贪玩的小皇子出来乱跑的机会,到大历来帮他主子搜集情报的。
这其中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事情,文瑞怕真的吓到张静,也就全部省略了。反正横竖这次不仅能栽赃文谙,还很意外的破获了一个大的窃取国家情报的外国人机构,等事情报给他皇帝大舅,不怕老皇帝不龙心大悦。
不过这会儿,最让文瑞开心的是,他的想法竟然和张静不谋而合了!桃色绯闻什么的,还是和同性,还是和敌国皇子,多么劲爆!反正文谙和那位皇子之间的通信本来就为了掩盖他们的行踪,写的挺暧昧不清的,再经过文歆的加工,绝对让人无法分辨真假,不怕文谙到时候不服贴。
当然文瑞也依然有着担心,文谙这些年培养的势力毕竟不是吃素的,所以也不能排除他狗急跳墙,直接带手下冲进皇宫里,来个鱼死网破。万一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京里肯定得乱上一阵子,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张静必须不能留在这里!
第125章 第 117 章
好在张静只是跟他讨论了一下,对于文瑞坚持他还是应该回文家庄的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异议。其实在张静看来,文祈还在文家庄呢,他要真的不回去,文瑞肯定也不能够放心。
这种时候,他一个乡野小民,大事上实在帮不上文瑞什么忙,能不给他添乱就不错。所以他也并没有逞英雄的想法,哪里最适合他,最能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到文瑞,他还是清楚的。
所以真到了启程的时候,文瑞一脸的纠结不舍,张静反而显得比较淡然。人前也做不了什么太亲密的动作,最后只是拖着文瑞的手说了句“保重”就上了车。
文瑞目送着张静的套车离开,文十六这会儿是以睿王府家丁的身份直接骑马跟在张静的车后,注意到文瑞一直盯着他们,又在马背上扭头向文瑞一抱拳,意思请他家王爷放心,他一定不会让张静出任何问题。
文瑞其实也知道,这事儿没什么可担心的。毕竟现在各种事情都还没有发动,京里气氛虽然紧张,但还属于大家对峙的阶段,张静他们这一路应该问题不大。等过个十来天,他们都已经远离京都了,到时候再动手,就可以少很多顾虑。
他们的计划,其实也不是那么的极端,但是有些准备却是一定要先做的,而且要做的隐秘。这很不容易,尤其是准备龙袍龙冠这些东西,一个不慎万一暴露了,那有心谋反的就是他们了。
不过好在抓住的那个查塔尔族的小皇子和文谙并不熟,也就是说,他们彼此其实并不清楚对方到底在做什么。那么这中间可以动手脚的部分就会比较多,也比较容易。
那个查塔尔的皇子就不说了,就是文谙自己,估计也没有太多的证据来证明他们之间只是纯粹的买卖交易。
毕竟跟敌对国家买东西这种事儿,在老皇帝面前本来就是走不过的事情。就算文谙不吃他们的安排,最后跑到老皇帝面前一口咬定自己只是在跟人买东西,就冲他这么做,这个太子位也是保不住的了,而且还不好说老皇帝会怎么处置他。
但如果文谙识相,看到他们为他准备的东西之后乖乖的同意他们的条件,自己把帝位让给他弟弟的话,至少他自己能落个全身而退之外,除了皇权,其它的利益是一概不会少了他的。
只是这样的计划,终究是有它的风险性。所以在等待发动的这十多天里,如何安排人手,把应该压制住的地方都压制住,就是文歆必须考虑的事情了。一旦他那里准备妥当,那么和文谙的最后谈判也就到了时间。
而文瑞这段时间要做的,则是要把三皇子文韶从文谙身边弄开。
这也是文歆的意思。
文歆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不太像皇家子弟。
比如说,现在明明是权位之争,他会去跟文谙争的出发点却是很诡异的他觉得文谙一旦上台天下会不太平,他同样身为皇家子弟,既然发现了,就要帮这天下避免这样的灾祸。这点在很多人看来,肯定是很假很装的,但文瑞却知道,那孩子是真的这么想。
可惜这事儿他没有跟张静说过,如果说过,张静就会告诉他,这就是所谓的中二期,他刘大哥教他的。不过好在文歆本身有能力,这个中二也不是中二的完全自我自大。
另外就是他对待自己的同胞手足的方式。
照理说他都已经打算要夺权了,兄弟情义什么的,也就可以丢开一边了。可他不是,他从一开始考虑的就是最好就算三兄弟经过了这一次,也不会有人真正受到伤害。
虽然他从小就对他大哥的母亲是害死自己母亲的凶手这点十分确信,也在很小的时候就亲手报了仇。但对于大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仇视,所有的不满也都只在于不喜欢文谙的脾气,认为他太过激进和暴躁。
而对于那个傻乎乎的三弟,关系看上去是没有文谙那样和文韶亲近,实际上对文韶的关心却是一点不少的。甚至文韶的娘这些年在宫里能过的安逸,除了老皇帝本身的关照之外,来自这位二皇子的维护也是很多的。
这么一来,现在文歆终于决定下最后对文谙动手的日子,他自然是一点也不希望文韶到时候不小心被卷进来。所以文瑞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不露声色的想办法把文韶从文谙身边引走。
这事儿文瑞自己不能出面,否则太明显了。好在文韶在他那个乐天知命从不奢求的娘身上没学到什么乱七八糟的,是真的没什么心思,十分好哄。
文瑞以前就知道这个小孩子嘴比较馋,但小时候还不是特别显,现在大了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