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鼓-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书由http://fsktxt。com提供下载
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墨鼓声声,
奏的是将军令,凤池引还是悟黄粱?
泼天血色中,
谁还记得双颊笑靥开,绕床青梅香?
重重宫阙深锁,
是不甘雌伏的野心还是炽烈难平的仇恨?
不知不觉中悄然怒放的,
是并蒂莲还是罂粟花?
急景流年里,
春风吹不过的,是孤烟袅袅玉门关还是欲壑难填故人心?


1、引子 。。。

作者有话要说:某龙开坑,废话不说,因小存了点稿,应该可以日更吧!

“二哥哥,你看,这是什么?”乐歌仰起头,用手指着奉先殿丹墀前彩画顶下,垂着的一个圆鼓鼓,黑黢黢的物事,不解地问身边那个梳着总角的白衣少年。

“墨鼓,燕国的贡物,西域鬼匠所制。阿爹说它是军中的神信,是英雄的吉物,只是可惜了……”那少年欲言又止,只眯起眼,仰起头,任由晨光透射,映照着龙凤和玺的彩画顶色彩斑斓,奇幻得如同上元宫灯那般明艳灿烂。

“有什么可惜的?”乐歌问。

“可惜这东西,如此衰败,物非所用;我看不吉利。”那少年学长者模样,深深地叹了口气,目光却颇为流连。

“既然是个吉祥物,等二哥哥将来出征,乐歌击墨鼓送你远行,这样一来二哥哥就是个大英雄了。”乐歌的眼骨碌碌转,嬉笑间言语竟十分认真。

“傻妹子,男儿打仗,凭的是真本事,要墨鼓何用?”那个叫邢鉴的少年勾起嘴角,屈指在乐歌额上轻轻一弹,便飞似的逃开了。

乐歌哪里肯依,撒腿便追,两人一前一后,转眼便没了身影,乐歌人虽小,嗓门却不小,声音清亮似云莺婉转歌唱,在这寂静安宁的奉先殿前久久徘徊。

“二哥哥要做大英雄了喽,二哥哥要做大英雄喽!”

2

2、一语荣衰 。。。

作者有话要说:嘻嘻,开坑心理鸭梨好大,又套牢了。

“公主……”

“嘘!”

快到及笄之年的大公主尚未央身着绯色短襦,朱砂半臂,浅碧长裙袅袅婷婷,一脚踩在紫檀镂空的高椅上,摇摇晃晃地稳着身子,透过宁福殿配房的罗帐,伸长脖子往里头瞧。

“未央,宁福殿是召对之地,政事中枢,议的事儿好没意思,有什么可看的?”乐歌自八岁起经自己的姨母皇后王氏召入内廷,与时年十岁的嫡长公主尚未央作伴,情意甚笃,平日说话并无顾忌。此时她正仰着头,双手紧紧拽着尚未央裙侧的朱裨,唯恐她一不小心就会从高处跌落下来。

“谁管那些老爷子们说什么,我不过想知道,九哥能否在月中归来。”尚未央抬了抬柔美的下巴,一派大国公主的气度。

乐歌当然知道尚未央口中的九哥就是夫人卫氏所出,十二岁就前往封地的陈王尚隐。尚隐少负盛名,其治下陈留郡,土物既繁雄,民风亦和平,他的德行、政才被朝臣交口赞颂,人望颇高。

只是这一切,对她来讲,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乐歌家族显贵,母亲是一等士族太原王氏,当今皇后的同母妹妹,父亲乐亭松位列三公之首,叔伯宗族势力不容小觑,族中百年内还出了两位皇后,数名美人,皇亲国戚,赫赫当朝。

如此繁盛,追根溯源,应从先祖乐齐仁说起。前朝末年,乐齐仁以草莽之身助太祖皇帝兴国,太祖登基后,乐齐仁审时度势,急流勇退,避出朝堂,终保得一生功业善始善终,更保全了家族的福荫绵延。太祖感其贤德,曾许诺乐家“生女为后妃,生儿尚公主”,百年来荣耀无匹。

倏忽数代,朝野风波,有起有落,乐歌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明白父亲叔伯口中的一些隐秘。

原来当今天子共有子十二人,公主三人,皇后出雍王尚卿、嫡长公主尚未央;卫夫人出陈王尚隐、安德公主尚安柔;秦夫人出赵王尚骜;戚美人出代王尚元、慧娴公主尚宝珠外,其余诸子都是品衔低下的宫人所出,皇帝并不看重。

龙生九子,难免各有不同,四位王爷中赵王尚骜性好渔色,奢靡放浪;代王尚元患有眼疾,目不能视,观之皆无人君之相。

姨母王皇后所出的表兄雍王尚卿,好文学,礼贤下士,端得是嫡子身份人品贵重,在内有母族护佑,在外有乐家支持,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可人世间的事偏偏奇妙,尚卿原本该是坦途的未来储君之路,却出现了一个极厉害的对手——陈王尚隐。

相较尚卿,尚隐母族身份低微,外祖父不过是个小小的城门校尉。听闻尚隐相貌俊美,性子温柔宽和,宫中人缘极佳,就连眼前这位皇后所出的长公主,自己的表姐,显然也与他更为亲厚,其人魅力可见一斑。

尚隐除自身有德之外,他的生母卫夫人更得帝王独宠于一身,六宫嫔御平时几乎无缘得见天颜。奇的是还有掌握朝中兵权的大将军邢度舟鼎力支持他,一时间乐家与邢家为了两位皇子在朝堂势同水火,立场鲜明。

本来这些后妃相争、皇子争储的烦心事和她一个贵族小姐无关,可随着年岁渐长,她似乎越来越明白,她从小就希望的能嫁入邢家,与邢家仲子邢鉴结为连理这件事,会随着皇储之争的甚嚣尘上,变得越来越渺茫无期。“乐家生女为后妃,生儿尚公主”的“荣耀”也会在姨母王皇后手中兑现。

王皇后曾多次在大宴中戏言,一旦乐歌及笄后,会让她成为众人艳羡的雍王妃,而她的大哥乐易也极有可能尚眼前这位大公主,让太原王家、雍州乐家再次与皇室亲上加亲。

尚未央看了一阵子便失去了耐心,招手示意乐歌一起离开。

从宁福殿到内廷的长长路上,她不止一次地赞美九哥尚隐的才智和风姿,乐歌虽没有什么心情倾听,却也好笑这位公主的立场。

尚隐十二岁出宫前往封地陈留郡,当时的尚未央不过才八岁光景,难道就已经懂得什么是男子的仪态风姿?

乐歌费解。

宫城重楼飞檐,朱门细柳斜风,大气之余却也未免失之鲜活,夕阳如鹅蛋黄,映衬着女子姣好的面容。尚未央走着走着便靠近乐歌轻轻叹了一句:“乐歌儿,为什么女子个个身不由己,你嫁不了邢家公子,而我及笄之后又不知会尚给何人 ?http://fsktxt。com”

“我一定会嫁给邢鉴,他答应我的,不会食言。”乐歌说来声音不由地高了几分,脸色酡红如晚霞般明媚,惹尚未央莞尔。这样一来尚未央方才哀叹自身的烦恼也仿佛不再挂怀了,用手指去刮乐歌的俏鼻嗔道:“好你个乐歌儿,真不害臊!看那邢家公子将来如何管你。”

乐歌遭她嬉笑,眼圈儿突然一红,其实刚才的那些话她自己说来也是底气不足的,她自然知道世上的事能称心如意的少之又少,更何况乐、邢两家之间还隔着朝局立场。

只是她信任邢鉴、在意邢鉴,从小便已立誓将身心相许,她相信这一切总会有某种转机。他们可以远走高飞,就像邢鉴说的那样,去杏雨燕雏飞的江南、亦或是自古征战几人还的孤烟大漠,只要能与邢鉴生死相依,于她足矣。

辞别公主,已是夜幕低垂,乐歌自八岁入宫以来一直居住在长公主暇丹殿的右侧配房,亥时睡下去,辗转到了子初还没睡着,她便轻手轻脚地起身,拢衣往赤霞湖边踱去。

凉夜月好,周遭薄雾迷离,亭台楼阁仿佛画境,在她面前铺陈,浓笔勾勒,浅墨留白,比白日多了一份灵气飘渺。

内廷的规矩多如牛毛,一直以来,乐歌向来谨小慎微。虽然说姨母正位中宫,她又是炙手可热的乐公之女,与长公主、雍王乃中表之亲,可树大招风,她宁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长公主下月就要行及笄礼,而她照理也应出宫回府去。

只是远在齐燕边塞,她心心念念的二哥哥又会是怎么一番光景?

黑了?瘦了?想必又长高了……。想到这里她不由展颜一笑,随即又涌起说不尽的惆怅。

四年前的春日,她应诺去奉先殿前击打墨鼓,又骑马欢笑着送他远行。她告诉自己不能流泪,只含笑远望,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古道上才让泪水夺眶而出。一晃数年,每一个日日夜夜她都在焚香祈祷、暗自神伤。

四年了!她的二哥哥也该回来了!

乐歌在湖亭间不知坐了多久,忽听见有神秘的楚乐传来,方才回过神来。

楚乐用埙吹奏,高调旷古、中调哀婉,低处浑厚,像是从牧野吹来的习习晚风,令人心旷神怡。齐灭楚后,便禁奏楚音,别说是宫廷就是民间也很难得听到,是谁那么大胆敢在内廷独吹楚音?

乐歌不免有些好奇,便沿着赤霞湖上的九曲流桥往前走,到了寒山亭,只听埙音愈高,乐歌绕山石而上,隐身在石缝中,只见眼前豁然开朗,半倾明湖入“倒壶”,润湿之意伴随着凉风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

乐歌放眼望去,只见湖边阶上有一位白衣女子,裸着双足,慵懒地靠在身着青色常服的男子身上,恬静低首,闲弄玉埙。那男子时轻时重地随着拍子击掌,拍子扣得极准,两人相拥在湖边,似刻意又似无意,这一番情态,不用言语已成胜景,看得乐歌心头一跳。

“凭什么,要我女儿下嫁燕地?”楚音骤停,代替它的是极轻柔美妙的声音,乐歌认得那个声音,是她!艳绝后宫的卫夫人。

“我何尝舍得,可诸王女儿不好打发。安柔为国下嫁,绝不会亏待她,我已下诏封她为承庆公主,赐乘舆、御物,备官属侍御百人,如何?”

“呸,这些虚得紧,安柔不要,我也不要。”卫夫人语调更柔,纤指在皇帝唇上缓缓摩挲。

“我有难处。”皇帝的声音不似昔日那样庄重有力,竟像个平凡的无法讨得妻子欢心的男子,无奈中包含着浓浓地宠溺。

乐歌不敢去看当今天子的真颜,却真想不到她那平日不苟言笑、威严深沉的姨夫会是这样的神态和语气。他和卫夫人互称你我,无有旁人,难怪人人都说卫夫人宠冠内廷,也难怪姨母虽贵为皇后,却总是深宵寂寞。

“谁敢叫你为难?可公主又非我安柔一人,未央及笄就是下月……”卫夫人说到这里,声音一顿,双手拢着皇帝的颈,渐渐地将他拉近……。

乐歌面上一红,立刻低下头去,她素日里接触的女子,都是如姨母、母亲一般的贵族妇人,幽闲贞静,守节整齐,哪里见过这活色生香、柔媚如骨的手段?再说帝妃隐事,也不是她一个姑娘家能听能看的。

“我大齐自立国以来,还没有外夷尚皇室嫡女的先例,我若开口,言官咄咄啊……我虽为君王,却也不能任意胡来,难呀!”皇帝态度已经松动,却还是在苦苦坚持。

乐歌本想离开,但是念及尚未央和她的关系,人人都说燕地苦寒,是茹毛饮血之地,尚未央自然不能离开家乡嫁去燕国。她不顾身份,不顾后果,偷窥偷听,无非是想知道一个结果。

天子一言既出,便定荣辱,只是那一句话,却关系着尚未央的一生。

庆幸得是眼前她这位皇帝姨夫至少还忌讳言官,想着老例,没有色令智昏。

“言官言事,为的全是大局,我齐国公主下嫁燕国皇储,保的是什么?不过是齐燕边境十年无虞而已。既然结果相同,哪位公主下嫁,谁会来和你计较?我说的可有理?”卫夫人逼问。

“你说的有理,不过未央总归是嫡女,我须顾着皇后、顾着王家。”皇帝双眉皱起,讷讷应着。

“好一个嫡女,好一个皇后,好一个王家,让你这样想着他们!既然你已决意让我安柔下嫁,那安柔下嫁之日,就是我自尽之时!我说的出做得到,你走!”卫夫人嗔罢突然起身,白衫如雪,衣袂迎风作舞,那似远山般凝聚成的长眉微微皱起,眸光流转,欲泣未泣。

“若不让我见你,我不如死了才好……”如此风情的女儿面貌,乐歌都惊为天人,皇帝自然把持不住。接下来的抚慰柔情之语,乐歌恍惚之下听不真切,翻覆间惟有一句却足以让她心惊肉跳。

大公主尚未央下嫁燕储乌留珠,已成定局!

“谢皇上恩典,我自幼丧母,这世间惟有皇上和我儿、我女几个亲人,妾命苦……不如皇后家族显贵,身边皆是贵人围绕。”卫夫人先前如胭脂虎,以死相逼,眼下却化身为柔柔春水,言语惑人。

皇上面上流露出不忍之意,乐歌却觉得既好笑又可怖。

经过今晚,尚未央的命运已定,不会更改。

而她乐歌竟是惟一一个目睹听闻尚未央命运巨变的人,可叹的是荣辱高下,翻天覆地,不过仅凭卫夫人浅浅娇嗔,一句话而已。

刹那间,似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乐歌眼前一挥,顿时混沌诸事,渐渐清晰。夜是如此凉寒,让她瑟瑟发抖。

她乐家向来支持皇后,支持雍王,处处和这位卫夫人作对,和她的儿子陈王尚隐作对,这一切不知是对还是错?

3

3、远托异国 。。。

作者有话要说:我是灰色调子的人吗?我是吗?不是吗?是吗?不是吗?

大庆十九年,农历上巳佳节,长公主尚未央及笄。

辰时,皇后、命妇、宫眷们便在宝媛殿等候,未央的侍母管夫人亲自为未央梳发总髻,俏丽的双鬟变成了高高的发髻,深红的吉服包裹着未央娇小的身形,一路逶迤从大殿东房而入。

此时,笙乐大作,宫人们吟唱着祝词,恍惚间听不真切。尚未央面无喜色,如同偶人,任由宫人们给她插笄入髻、系好罗裙,再添深衣。待钗冠带正,大袖朱衣上身,她才缓缓地跪了下来。

礼官在她对面站好,拿出卷文,唱道:“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殷殷数语,以全礼仪。

“儿虽不敏,敢不祗承!”未央麻木地应道。

“未央。”皇后玄衣正冠,慢慢地从玉阶上走下来,向尚未央伸出手,面上很是凝重。

乐歌立在众女之中,亲眼看见这个场面,心下自然就明白了。看姨母和未央的表情,未央远嫁的消息显然她们已经知道了。

这让她不禁想起小时候承欢在母亲膝下,母亲总是抱着她叫“囡囡”,还怜爱地对她说:“我家囡囡不入宫,不远嫁,永远就在阿母身边。”

她自然欢喜地应道:“好,我一辈子陪着阿母。”

远嫁他乡,远离家人自然是天大的不幸,可入宫却向来被世人看作荣耀,那时,乐歌并不明白母亲的心意,长大后方才晓得慈母之心。但为人母,爱意朴素,只求自己的儿女平安喜乐,绝无攀龙附凤之心,更别提将儿女当作政治筹码来交换、利用。

人同此心,姨母贵为皇后,对未央的慈爱之心也如同阿母对自己一样。乐歌想来不禁唏嘘,心中大是不忍。

及笄礼毕,众人散去后,管夫人同未央随王皇后入中宫,乐歌一起同行。还未到正殿,未央就忍不住扑身上前,紧紧拽着皇后的衣袖泣道:“母后,未央不嫁,我去求父皇!”

“上谕还未发,有没有转圜的余地?”管夫人是中宫女官,皇后族亲,王氏庶女,闺名守矜,早年嫁给守宫令管乘为妻,尚未央出生后,皇后便派她常侍未央左右。未央从小到大,所有的事经由管夫人操持,可以说不啻于她第二个母亲。

“阿母,未央不想离开齐国,未央宁可断发去做姑子,也不去燕地……”

“未央……”尚未央与管夫人自来亲厚,平常以阿母相称。管夫人见未央动情一唤,神情可怜,心中大恸顾不得尊卑称呼,立即伏身跪下对皇后道:“阿姐不可犹豫了。我听夫君说过,历朝历代都没有皇室嫡女下嫁蛮邦的先例,公主那么多,凭什么要未央去?要是皇上不允,我王家拼死也要……”

“愚不可及,动辄就是拼死、拼死!你以为家族是什么?我王氏百年经营,虽被人在背后说是强弩之末,可还没寥落到要拼一死的地步,怎能为了未央,去胁迫犯上?未央的事你当我没有去求吗?可求有用吗?这事虽未用上谕昭告天下,可燕使已在雍州了,两国文书已暗中修订,未央远嫁,已成定局。”皇后广袖一拂,言语中怒气未平,更多的却是哀痛。未央被她拂袖力度所带,向前一扑,跌倒在地,听得更是不由放声大哭起来。

“未央。”乐歌上前搀起尚未央,轻轻为她拭泪。

“乐歌儿……”尚未央将乐歌拥住,哭得泪不可止。

乐歌从未见尚未央哭得那么厉害,她平日所见的长公主尚未央都是高高在上,明朗喜乐的。她是当今天子的第一个女儿,承欢膝下,最受帝宠,从来都是心想事成,可如今……

事后,她也听说了皇后曾跪求天子收回成命这桩事,宫里的人最善捕风捉影,都说皇后失态,帝王无情。

宁福殿的内场子前,夜凉阶冷,她那平日里矜持高贵的姨母竟重重跪下,完全不顾母仪,不顾王家贵女的身份。乐歌想,在那时贵为皇后的她也不过只是个心疼孩子的母亲罢了。

乐歌越过泪眼婆娑的尚未央,抬头去看哀伤的姨母,不得不承认,姨母老了。鬓间虽无白发,可眼中却是一片已将万事看透的空洞绝望。

管夫人的叹气声让乐歌听得心里发慌,她身在世家自然明了,母亲进宫探望的时候,也曾对她讲起,那一层最最无奈,最最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即便王家权倾朝野,也不会如管夫人所说的那样,倾全族之力去为尚未央抗圣。因为皇帝为了安抚王家,已与王家族长达成共识,王安以,王安奇,她的两位表兄,以白衣之身,一个入少府参事,一个入御林军为将。王家权衡之下,竟还觉得是好事一桩。

男子眼中,能巩固势力,带来利益这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女子幸福与否,无足轻重。

旬日后,燕使自雍州入京,求见皇帝。上谕也就跟着布告天下,齐燕结亲,永修百年之好,睦邻边境长安,开放互市,通商利民,功德无量。

乐歌佩服卫夫人的是,她果然一语中的,朝堂上,王家已得好处,自然点头赞成,可言官们也都一反常态的不吭声,没有搬出老例,也没有出言咄咄地迫着皇帝。

这番局面,不知是卫夫人私下垫下的功夫到家,还是言官们所谓的大局即是边疆安宁,战端不兴。至于嫁哪位公主,对他们来说根本无关紧要,公主终归是要嫁的,只要嫁有所值,“于国于民都有利”就好。

女子终生,不过只是大局权衡之下的工具,即使是贵为公主都不能幸免,这一切让乐歌少女的心,说不出的寒凉。

齐大庆二十年夏,良辰吉日,尚未央一身华服,冠服整齐,即将远行,临别前她神情凝重,几近贪婪地看尽了内廷的每一寸土地。

分别在即,宫婢、女官们都哭得似泪人一样,惟有尚未央不哭,事后大家都说长公主的泪似乎已经流尽了,哀莫大于心死。但乐歌却能明白尚未央,只有她懂她。

绝境之下,哭是最无用的。

“只可惜没能在临别之时见九哥一面。”尚未央拉着乐歌的手,拽得紧紧的,痛惜、软弱和不舍流露无遗。

“阿爹说过,前程渺渺,焉知非福呢?听说未央要嫁的乌留珠是燕国皇储,他母族势大,人也勇武,未央心性自由,或许只有广阔无垠的草原才最适合你,你莫要乐不思蜀才好。”乐歌不知该如何宽慰眼前这位和她一同长大的好姊妹,只得强颜欢笑打趣道。她不想那么残忍,去破坏尚未央心中的美好。

九哥……事到如今,你还惦记着你的九哥,你可知道正是你这位九哥的母亲,害了你的一生。乐歌暗想。

她选择闭口不言,因为明白有时候不知道反而是大幸。

尚未央西望古道,衮山山峦犹如碧绸般起伏层叠,似一直要延伸至苍溟尽头,总也望不到边际。她夏出雍州,一路跋涉,怕是要到初雪时节才能到达燕国。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尚未央神思恍惚,低低吟道。

乐歌听了心中更酸,伸手将尚未央搂在怀中。她二人小时候同在太学受教,自然知道未央所吟这首,是汉朝细君公主下嫁匈奴乌孙王时所作的《悲愁歌》。当时她和未央还哀叹过这位公主的命运,却不料,时移事易,尚未央也要远嫁。

尚未央突然回搂着乐歌,手中渐渐收紧,在她耳边轻道:“乐歌儿,我就这样了,可你不同,你能实现你的理想。在高峻的燕山神庙,我会为你祝祷,你和邢家公子永远不分开。”

“未央!”乐歌悲从中来,与尚未央双手紧紧相握,也不知是谁的眼泪,一滴一滴落在彼此手上,久久无法化在呜咽的风中。

“母后,女儿不孝,今生不知道何时还能再见了。”过了许久,尚未央放开乐歌,向立在鸾车前的皇后深深跪拜道。言罢又向管夫人行过大礼:“阿母,未央远行了。”

“未央,”管夫人泣道:“阿母不在你身旁照料,你自己要多保重,夏不可贪凉,冬记得添衣。燕人好武斗狠,脾气大,你要多忍耐……要记得修书回来……若有短缺,阿母会为你张罗。唉,你还是个孩子……怎么能离开阿母,去那么远的地方?”管夫人说着说着,忍不住痛哭起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