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平公主忙道:“伊人别打岔,你抱着统儿,喂他吃点儿,,糊状的东西
    刘玄意尴尬无比,不成形竟被这么解释出来了,可真要了命了!
    王平安冲他笑了笑,道:“刘兄,既然说到吃东西了,那我说你一定是冷的吃不得,热的仍旧吃不得,反正不管冷的热的,你吃了以后,都会胀痛难忍,对吧?”
    刘玄意苦着脸道:“对对,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嘛!人生在世。虽不止吃穿二事,可吃不好,我也是难受得很啊!”
    王平安点点头,其实刘玄意的病属于比较典型的胃病,要在后世,虽然他的病得了很久,但三个月左右功夫。差不多也就能治好了。但在唐初,那就难治了。太医们治不好。并非医术不高,而是少了一味很重要的药材,药不全,治起病来,效果当然就要大打折扣了。
    王平安问道:“刚才公主曾说,刘兄一年到头坐车四处奔波,这是怎么回事?刘兄总要出远门吗?。
    刘玄意叹气道:“要是出远门就好了。长途跋涉,总能有个休息的功夫。我很少出远门,总是在京畿附近转,这才让人难受呢!”
    南平公主见王平安似是有了治病的办法。忍不住说话的态度亲热起来,她道:“你姐夫职司很重要刘玄意脸一红,重要谈不上,但又劳累,又得罪人到是真的!
    南平公主道:“他做的是核对府兵帐目的活儿,这个职司很重要的。万万不能出现一点的差错。”
    王平安点头道:“是啊,普通商家的帐日出错,都是了不得的大事。何况是府兵的。确是干系重大。”
    南平公主大有知己的感觉,这王平安很善解人意啊!她道:“京畿这么大,又是天下脚下,所以各州县多配府兵,帐目无数。可查帐的人却没几介”你姐夫是驸马都尉。能不多担待着些么,就属他最忙!”
    刘玄意听妻子替他吹嘘,更不好意思了,人家王平安是大都督,我就是个小都尉,你和他说这些干嘛;事实上我查帐查的是谁,不就是查他这种人呢,看看他们有没有贪污军饷!
    他不是很重要,而是别人都不愿意干这个活儿,又欺真他老实,便说他爵位高,又是皇亲国戚小那些大小将军们不敢得罪他,所以他很重要。不可替代,而这得罪人的活儿,只能他干!
    南平公主又道:“那些帐目许多是一月一结的,不能拖到下个月,而京畿附近那么多的州县,你姐夫为了不耽误朝廷的大事,只能紧赶慢赶。各处奔波,连吃饭都只能在车上吃,查帐时还尽受人气,那些当兵的可不讲理呢,最爱胡搅蛮缠”哎呀,好无病,姐姐可没说你!”
    还好她反应快,及时想起来王平安是大都督,其卫府将军都横。属于当兵里面的大头子,当着他的面说当兵的不讲理。那不是指着和尚骂秃子么!
    王平安却道:“是啊,有些兵油子确实难缠,就喜欢没事儿找事儿!”
    他原本就已经知道刘玄意的病因了,一问之下,更加确定。
    刘玄意的胃病在现代很常见,尤其是司机,得这种病的更多,属于高发人群。
    司机在开车时总是精神紧张,这就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这和刘玄意总受兵将们的气类似,心情总不好,古代的马车又颠簸,他自然就会不舒服。
    不少司机吃饭时间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为了赶时间,吃饭时狼吞虎咽,不仔细咀嚼就把食物咽进肚里。刘玄意的情况也应该差不多,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只能是赶时间,所以吃饭肯定不规律,有时会在车上吃。
    还有一种情况,司机坐的时间长。运动量食物在胃内存留的时间长,胃排空慢,加重了胃的负担。自然就容易得病。刘玄意应该是这样,就算他不坐车,查帐时也得坐着呀,长时间不动地方!
    当然,也不光是司机容易得胃病。还有一类人爱得这种病,那就是网瘾大的,或者说从事这类工作的人。成天总是对着电脑,精神绷紧,吃饭不规律,不起来活动,也容易得这种病。
    有些人坐在电脑前,电脑桌上放着一盒饭,他吃几口,放到一边,过一会再吃几口,饭都冷了,过一会儿再吃几口”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身边很多人有这个习惯。
    注意。这不是好习惯!
    各人有各人的实际情况,不能同一而论。但这种病在现代时,王平安看得很多,而且病症基本差不多。
    南平公主问道:“那,那你姐夫这病能治好不?”
    王平安笑道:“能,怎么不能,只是时间要长一些。我来给刘兄开个方子,按方服药,一个月内能见好。到时我再给他看看,如果一切顺利,不停药,三个月就能好得差不多了。”
    李伊人道:“你要开药方吗?我给你拿文房四宝去。”说着,她起身跑到李世民那里,道:“父皇,无病给刘姐夫看病,要开方子呢,用用您的纸笔!”说着话,她就去拿写桃符用的纸笔。
    李世民笑道:“拿去用吧。你们也是的,大过年的,也不让王平安消停。”
    李治却笑起来,指着李伊人打趣道:“小妹,怎地连无病二字都叫出来了,羞也不羞!”
    李伊人冲他伸了伸舌头,做个鬼脸儿。道:“不理你!”拿着纸笔就跑回去了。
    李治道:“孤随你去看看,无病又开出啥好方子了。”他也跑了过这去。
    李伊人回来,在桌上铺开纸。递笔给王平安,道:“给你,快开方子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王平安笑道:“没那么严重。”他提起笔来,边写边道:“不是我自吹,这个方子,咱们大唐还真的只有我能开得出来,因为这方子里需要一味药,名为三七。嗯,就是俗称的山漆,这个药现在只是我有。通则不痛,这山潦有通疾化疚之特效。用之对症。”
    当归、桃仁、赤芍、柴胡、甘草等药各二钱,又有炮山甲、三七粉各四钱,一共十几味药。
    开完方子,王平安道:“按着刘兄的病症,这剂药应是对症,一日三剂,先连服一月,而后我再诊。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刘兄因为很繁忙。有时会不在家,要是吃了几剂见好。又忙起来顾不上连着吃,以为反正症状减轻了,少服几剂没关系,那可不行,必须连着服,不可断药,明白吧?”
    刘玄意接过药方,笑道:“那是。那是,这病折腾了我好些年,如果能治好,再麻烦也得服啊,哪敢断药。”
    李治坐了下来,道:“狐到这桌来。一会要上歌舞,无病你陪着孤看。”
    他坐在刚才李恪的位置上,李恪看到他来,便没再过来,去了杨妃那一桌。
    皇家的年夜饭和普通百姓家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大家在一起吃喝说笑,由于皇室中人平常并不怎么见面,有很多人一年之中,只能在今天见上一次面,所以在热闹程度上,比平常百姓人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热闹的气氛中,难免透着一些虚假。做作的成份有些严重罢了。
    过不多时,吃喝暂告一段落。撤下酒菜,换上了水果干品,干品还好,水果却都是从南方运过来。出了皇宫,当真是再有钱的人家,也难置配得齐。
    歌舞开始,几只歌舞之后,时间便到了亥时,再过一会,便耍进入子时了。李世民摆手道:“王平安何在,联来考你一考!”王平安头发差点立起来,又要考我,来你家吃顿年夜饭,看把我修理的!他站起身,道:“臣在,请皇上出题!”   
第四百九十八章彩头
    设卫众人心想!“桃符讣不够不成怀要芒平安再轿糊田出来?”
    李世民这回倒尖没有难为王平安,他道:“自南北朝开始,我中原百姓便要除夕守岁,在守岁之时,一定要吃种东西,是什么?”
    殿上众人微微有些失望。唉。这个题目太简单了吧,别说考住王平安。就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是考不住的。
    王平安松了口气,心想:“原来是问的饺子。”他道:“回皇上的话。除夕之夜,要吃饺子!”
    殿上众人齐声哦了出来。不会吧。连这个都能答错!饺子,那是什么?不管何地方言,可都没有这个词!
    习惯成自然,一提除夕之夜耍吃什么。王平安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饺子,可一说出来,他也就知道说错了。初唐时节,还没饺子一说,这年代的饺子被称为娇耳,或者汤中牢丸。民间叫汤中牢丸,但这里是皇宫,李世民问的肯定是原始名称。
    王平艾忙改口道:“臣斑音了。急着回答皇上的问话,竟把我们五里村的方言脱口而出。除夕之夜,当吃娇耳。”
    李世民心想:“五里村是徐州的地方,可徐州似乎无此方言啊!”并没追究为啥五里村的人会管娇耳叫饺子,他又问道:“为何要吃此物?”
    王平安大声道:“为纪念医圣仲景公!”
    饺子,便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开始这可不是为了好吃而做出来的。而是有现实的意义。饺子最早是剂汤药,名为“祜寒娇耳汤”
    冬天天寒地冻,百姓的耳朵多有冻伤,张仲景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便在南阳东关开设医棚,用羊肉和祜寒药材在锅里煮,煮好后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食物。叫做娇耳,再下锅煮熟后分给百姓食用。百姓吃了两个娇耳。喝上一碗汤,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张仲景用娇耳为百姓们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施舍祜寒娇耳汤,一直施舍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于是乎,中华传统节日里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由此产生。
    关于饺子的传说很多,这是其中之一。王平安学医出身,让他来说为什么耍吃饺子,他自然首选这个答案。
    李世民笑道:“很好,看来你还是读过几本书的。除夕守岁,自然要吃娇耳。”说着话,他从腰间的饰物中取下一串宝珠。拿下正中一颗红色珠子,道:“把它放进馅儿里。包在娇耳里,一会儿谁吃到这个。就上前来和联说,联把这一串宝珠都赐给了他!”
    史忠臣上前接过红色珠子,道:“是。老奴这就把宝珠放进馅儿里!”他叫小宦官们抬进来装馅儿的大食盆,将宝珠擦了擦,放进了馅儿里,随即用筷子搅拌,把珠子混入馅儿中。
    李世民拍手道:“好,咱们包娇耳,放爆杆!”
    皇帝一声令下,外面爆杆声再次响起,而史忠臣则把馅儿分装到小盆里,每个桌子上都放一盆。并送上面团和面板等物,让大家包饺子。王平安所在的桌子上自然也放了一盆。看着食盆,王平安心中好笑。包饺子不算难。但对于皇亲国戚来讲,那就不能说是不算难,而应该是难到极点了吧,估计大家都不会包。只是走个过场,最后吃的饺子。还是御厨房里做出来的。
    他刚这么想完,就听李治说道:“孤来粹面皮,你们负责包。”说着话,李治拿出个面团,揪成小块。然后拿起摊面杖,就摊起饺子皮
    了。
    王平安大吃一惊,差点没惊叫起来,就见李治动作熟练,简直可以说是到了大厨的水平,两只手不停。顷刻间便弊出了好几个面皮,也就是眨眨眼皮的功夫!
    向周围的桌子上看去,就见每张桌子,都有人在璜面皮,而且个个动作熟练,绝对不是光拿着摊面杖,不知如何下手的模样。尤其是李恪那一桌,李恪和李治一样,他也在摊面皮。
    李治的手法就相当了得了,而李恪更加厉害。
    就见他边璜面皮,连往面板的另一边扔”刷刷地,速度快到惊人。估计他不做王爷,而是去市井里开个小饭馆,光靠当着客人的面玩这一手。就能招来不少生意!
    王平安目瞪口呆,实难相信,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这还成什么世界,难不成自己走错了地方,现在不是置身皇宫,而是在某家大酒楼的厨房里?
    他转过头来,又往自己的桌子上看,不但南平公主夫妇,还有李伊人在包饺子,动作又快,包出的饺子又好看,就连那个叫统儿的小孩子。也有模有样地包出了一
    王平安心想:“弄了半天,整个大殿里,就数我包饺子的手艺最差,不,最差的那个应该是皇帝,我应该是倒数第二!”心里想着,他又转头去看李世民。
    谁知,一看之下,倒数第二立即变成了倒数第一,就见李世民的旁边。正有一个宫装贵妇在摊面皮。而李世民则亲手包出了饺子,不止一个。而是好几个,个个样子好看,放在一边的面板上!
    王平安张大了嘴合不拢,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大家都会包饺子?会包也就算了,怎么都包得如此之好?难不成要族李氏,是开饺子馆的出身。李渊丰过这个买卖?
    嫔妃和王子公主们,同样也包括李世民自己在内,都会包饺子,这时候叫包娇耳,而且不但会包,包的还都相当的好。对于皇室中人来讲。一年当中。只有今晚他们才有机会,在不用守太多礼法的情况下和皇帝吃顿饭,岂有不大展身手,引起皇帝注意的道理?
    李世民也会包饺子,那是因为他当年,也当过王子,和现在的王子们一样,他也需要向当时的父皇献献手艺,膝下承欢一番的啊!
    李治可不知道王平安包饺子的技术差劲儿,至少比他们是差得太多。他自己包得好,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王平安也包得好,向王平安的面前扔了个面皮,道:“无病,你也包。”
    王平安啊了声,拿起面皮,心想:“我可包不出什么花样来,还是包个普普通通的吧,莫要卖弄。以免出丑。”他包了一个很常规很普通的饺子,放到了面板上。
    史忠臣满殿走动,伺候着皇家人,来到了王平安的桌前,笑道:“无病,你这个娇耳包得可太普通了,怎么不捏出个好看的样子来?”
    皇家人包饺子,总是包出各种花样,有的甚至还能包出好看的动物来,为的是煮出饺子后。能让皇帝看上眼,从而吃自己包的饺子,唯独王平安包的普通,甚至连小孩子包的都不如,一点都没新奇感。
    王平安有些尴尬地道:“往常家里包娇耳就是这么包的,所以小侄倒没怎么学过花样儿,乡下地方,有的吃就不错了!”
    史忠臣笑道:“来来,让咱家来教你。要这么包”才好!”说着话,他拿起一个面皮,放到王平安的手里。
    王平安只感手中一硬,似乎有个物事被史忠臣塞到了手里,捏了捏感觉是个珠子,大小就是李世民刚才让史忠臣放进饺子馅儿里的宝珠。他心里一动,怎么回事,那个宝珠不是放入食盆中了吗,难道没放进去?
    史忠臣比戈了一通,叹气道:“无病,你也太笨了,竟然连娇耳都包不好。算了,一会儿只管吃吧你,你呀就会吃,包出不花样儿来。看看能不能吃出花样儿来!”这句话说得不太和身份,他再是个重要人物,也不能和王平安这么说话,而且还是当着众人的面说。
    不过大家倒也没在意,李治反而笑道:“无病你不会包没关系,可不会吃就有关系了,一会儿多吃几个。”
    李伊人冲他也笑道:“好笨啊。连娇耳都不会包!”伸手刮了专脸蛋儿,羞羞。可手指上却有面粉,沾在了脸颊上。王平安呵呵笑了起来,尽力装出一副傻姑爷的样子,道:“我回去学学,等明年吃年夜饭时,我肯定包得比你们都好。”
    他手里紧紧地捏着宝珠,心想:“是啊。我做不出来花样儿,可我吃得出来,你们等着瞧吧!”
    史忠臣摇着头走了,他刚才根本就没把珠子放进馅儿里去,只是做了个放的动作罢了,他袖子宽大,动作又快,谁也没看到他的把戏,都以为他把宝珠放进了馅儿里。他又借着伺候殿上众人的机会,把宝珠交给了王平安。
    饺子不多时便包好了,小宦官们端着饺子,在侧殿里下锅煮。这时已然接近午夜,在现代这时正是欢欢喜喜拜大年的时间,而唐朝也不例外。
    殿外小宦官拖着长音,高声叫道:“给我主万岁爷拜年啦!”
    王平安听小宦官一叫,连忙起身。却发现殿上众人没有起身的,他只好又坐了下去,心想:“怎么搞的。不是要拜年吗?应该到时辰了吧!”
    殿外传来脚步声,无数的宫女和宦官走了进来,他们排着队,来给皇帝拜年。
    原来是他们给皇帝拜年,看样子应该都是宫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吧!王平安对这些人没什么兴趣,正要转头去和李治说话,却忽然发现身前不远处,有一张熟悉的面孔。
    正是武媚娘!   
第四百九十九章又回灵感寺
    宫里有头有脸的宦官,环有给李世民侍过寝的宫人,存瓦一,刚候他们都来给李世民拜年,他们没资格和皇帝吃年夜饭,可到底马马虎虎算是和皇室有些关系,所以在吃饺子之前,来拜见李世民。
    按着往年的规矩,李世具会勉励他们一番,让他们做好奴婢这个工作。好好伺候他和李治,以及一众有品阶的嫔妃,再每人赏两只饺子,一碗汤吃,算做恩宠,这些人谢恩后,就可以离开了。王平安看着武媚娘,心中想道:“就算是才人,她怕也没有资格和皇帝吃年夜饭吧?日后她如何的威风不提,可现在却是着实的没地位啊!”
    转头看向李治,见李治手里拿着摊面杖,竟也在看着武媚娘,嘴角还带着微笑,而武媚娘却并不向两边看。非常专心地夹在人群中,给皇帝磕头拜年。
    王平安暗想:“这时候,怕他俩只是比较投缘,说话说得来罢了。再多的,他们应该还没想过。”
    正想着呢,这些人给皇帝磕完头。拜好年了,起身之时,武媚娘飞快转了下脸,看向王平安这一桌。他们离得很近,王平安的桌子就靠在队伍的边上,武媚娘一进殿就看见他们了。
    武媚娘媚眼如丝,而这如丝的媚眼就如同鱼钩一样,向王平安这桌甩来,王平安一眨巴眼睛,立时用眼角余光去看李治,发现李治笑容更盛。似乎很享受这个鱼钩。
    王平安心想:“好家伙,在大庭广众之下,就这样,在私底下来。还指不定得怎么样呢!”
    忽听身旁的李伊人小声道:“太子哥哥,那边那个宫女是谁,为什么要冲你笑?”
    千万别以为年纪小的就不懂事。李伊人就算再不明白世事,她也能看得出来武媚娘是在冲李治笑。而且笑得“与众不同”
    李治啊了声,糟糕,有些失态了。她冲我笑也就罢了,我怎么还回了一笑!没等他反应过来该如何回答,王平安就给他解围了。
    王平安道:“公主,你是说那个穿鹅黄色衣服的宫女吧?”
    李伊人转过脸,点头道:“是啊。刚才只有她转过头了,很快的转了下头,还笑了,别人都没有!”
    王平安道:“不瞒公主说,她是为臣的外甥女,她不是在和太子殿下打招呼,是在冲为臣打招呼。这不是过年了吗,她又不能过来给我见礼拜年,只好笑一笑,我好歹也是她的长辈。”
    他把笑改成了打招呼,替李治把事儿给揽了过去,转移李伊人的注意力。
    李伊人啊了声,奇道:“她是你的外甥女,她比你大好几呢吧?”
    王平安装出很得意的表情,道:“为臣不是辈份大嘛,所以就算她年纪大,也得给为臣见礼。对了。过完年后,臣的父母便要进京,到时会带上她的母亲的。”
    李伊人眨眨大眼睛,又看向武媚娘。这时候武媚娘已经跟着众人去了侧殿,等殿上众人开始吃饺子后。他们便会吃剩下的,然后就要离开了。李伊人只看到了她的背影。
    李伊人心想:“原来,那个宫女是他的亲戚,没想到他竟然在宫里还有亲戚。不过这个亲戚怕是不太招父皇的喜欢吧?嗯,以后我多照顾一下那个宫女。对,让她到我身边来。这样就可以通过她的嘴,让他知道我为人有多好了,还有得让他家的长辈也都知道,我是个很好很好的公主”,嗯,不象高阳姐姐那样!”
    亲事差不多就要定下了,李伊人和普通人家的少女一样,都想给男方留下个好印象,而武媚娘是男方的亲戚。还有个母亲和男方的父母在一起,这个机会她当然不会放过了。自然会想对武媚娘好点儿,然后通过武媚娘母亲的嘴,向男方父母传个话啥的,夸夸自己。
    李治看了眼王平安,心中大是感激。还是无病好啊,啥事都能替自己摆平。他小声对王平安道:“无病。等会吃娇耳时,孤要是吃到那个宝珠,一定把它偷偷给你,让你得这个彩头。”
    王平安一乐,一个人要是会来事儿。人缘好,那真是啥事都有别人替自己想着,史忠臣把宝珠偷给了自己,而李治又要说会偷偷给自己!他忙道:“多谢殿下,你啥事都想着臣,这可让臣说什么好呀!”
    李治拍了拍他的手,示意:咱们哥们儿,一切尽在不言中!
    过不多时,饺子煮好了。史忠臣亲手端了一个小盘子,里面只放着一只饺子,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唐朝的娇耳和现代的饺子,吃法差不多。同样是盛到盘子里按咋小来吃,而不是连汤就水象吃惧饶似的吃,但吃完饺子要喝汤,有个说法叫原汤化原食。
    饺子送上来,殿上众人又一起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