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忘!喂,喂喂,你想什么呢?”黄小丫哦了声,从无限的遐想中回过神来,自己现在还不是欧阳夫人呢,还得伺候好这个使唤婆子才行!她道:“我没想什么呀”啊,杨大婶是问我咋能让爹娘惦记吧?这还不简单么。”
    武媚娘摇头道:“简单简单,你尽说简单了,可到底怎么个简单法儿,你到现在也没说出来呢!”黄小丫心想:“问这个干嘛?啊,我又明白了,她想和那个抛弃她的男人藕断丝连,想让那个男人再回来找她!真是做梦,那个男人跑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了,就算想他回心转意,你也得先找到他才成啊!”她道:“等过几天的,要是我爹娘不来看我,我估计他们一定会来的。
    可如果没来,那我就去求求欧阳大爷”说到欧阳大爷四个字,她竟然现出几分娇羞来。
    武媚娘看着她潮红的小脸蛋儿,心想:“这小丫头片子想什么呢,怎么有点傻不拉唧的,说个话都说不到重点,乱七八糟的!”她低下头,轻轻地喝了口茶,当真是好茶,看来王平安还是很关心自己的。
    黄小丫接着道:“我就求欧阳大爷派人去我家,帮我送个口信儿”不,是送两个口信儿!”武媚娘皱起眉头,道:“两个口信儿?为什么要送两个,一个口信儿说不清楚事情吗?”黄小丫摇头道:“穷人家的孩子命贱,爹娘就算心疼,可也终不如富贵人家那样惯着。
    当初我刚生下来时,爹见又是个丫头,就把我给送人了呢!”武媚娘啊了声,道:“把你送人了?”这丫头可够可怜的,不过想想也是没法儿,穷人家生了孩子,要是养不起,往往送人,要么给人家当丫环,要么送给别人当童养媳。
    这种事情倒是很常见,也是父母被逼得没法,才想出的下策。
    儿子舍不得送,但把女儿送人确是很常见的,那个丁丹若就是王家的童养媳。
    黄小丫点头道:“是啊,把我送人了,等我长大一点懂事了,我才知道这么回事,可那家人对我不好,我就想能不能回自己家呢?别人家也有和我一样的,她教了我一个法儿,我照着做了,结果就真的被我爹娘要了回去,只不过花了一笔钱小我家更穷了,我和我爹也总吵架,我看不上他为了喝酒,把我送人。”
    武媚娘奇道:“那时你应该不大吧,你现在也不大啊,怎么就想出好法来?别人是怎么教你的,快快说来我听!”黄小丫喝了口茶,心想:“这茶真香啊,看来我得多藏些,以后自己慢慢喝。
    嗯,再送点回去给家里,只不过这么好的茶不见得能让娘和姐姐喝上,说不定又得让爹卖了换酒喝!”她道:“她教我的法子是求同一个人去我家里报信儿,这个简单我们小姐妹间互相帮忙就行。
    这两个口信儿要连着送,第一个口信儿说我过得不好,怎么惨怎么说。
    然后离开我家,等过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得算好了,比如说往返我家一次,要三个时辰,那就按这个时间算。”
    武媚娘道:“第二个。
    口信儿要这么送?这是为什备呀?”黄小丫道:“因为这可以证明,送信的那个人从我家离开,回来见了我,然后又急急忙忙的赶回我家啊!”武媚娘点了点头,这是从时间和路程上算出来的,可算这个干嘛?黄小丫又道:“穷人家嘛,都知道自己的孩子被送走,肯定过不上好日子,所以第一个口信儿就算把我说得再惨,爹娘也不会把我要回去的,因为那是要花钱的啊,人家养我好几年,不得花钱啊,得把钱补给人家!”“对,所以关键是在第二个口信儿上。
    那第二个口信是怎么送的,把你说得更惨,说你要死了?”武媚娘问道。
    黄小丫一波浪脑袋,象看傻子似的看着武媚娘,她道:“要是说我要死了,爹娘更不会把我要回去了,花钱要个死丫头啊?我家穷得都吃糠咽菜揭不开锅了,借钱往回要个死丫头么,那当初干嘛还把我送走?”武媚娘想想也对,贫贱夫妻百事哀,送走女儿也是没法子的事,一来是减轻家里的负担,二来也是希望女儿能活下去。
    要是往回要个快死的女儿,那就是没希望让她活下去了,那就算再心疼,也不她问道:“那该怎么送第二个口信儿呢?怎么把你说得更惨呢?”黄小丫道:“就不能再我说惨了,要说我一切都好,还要让爹娘不要担心,要说我吃得好穿得好,啥也不用做,反正和第一个口信儿正好相反就成了!”武媚娘更奇怪了,她道:“这是为什么呀,你这么一说,你的爹娘岂不是更不会往回要你了?”黄小丫很得意地道:“我们那些被送走的小姐妹,为了能回家,什么法子都想过了。
    当然了,十个法子里有九个是不成的,就算是成的那个法子,十个人用起来,也顶多就一个能成的,有可能连一个成的都没有,可偏偏我用的这个法子就好使,也偏偏就我回了家。
    当初娘和爹大吵一架,把家里最后的几亩地卖了。
    这才把我要回去的。”
    武媚娘没有再往下问,她心想:“这个法子用王平安的话来讲,就是已经被辨证过的药方,是好使的。
    可这么做的目地是什么呢,怎么能让对方挂念,并且挂念到要卖最后几亩田。
    不惜走绝路的地步呢?”她终究是个聪明人,虽然从没接触过这种事,可只要用心去想。
    答案便呼之欲出了!只片刻功夫,武媚娘便道:“你的第一个口信儿,是告诉你爹娘你真实的处境,而第二个口信是告诉爹娘,你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为了不让他们担心,你宁可自己吃苦,对不对?”黄小丫笑了,这个杨大婶不笨啊,竟然能看出这个方法的关键之处来,难不成她以前也被送走过?她道:“对,就是这么回事儿!”在古代,这种方法当真是很少有人能想出来,那真得是集体的智慧,而且必须是当事人,在身临其境地情况下,才能想出来,才能去试验的,不亲自处在那种环境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这种方法的。
    在现代,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利用了亲人的内疚心理,从而达到目地。
    当然了,严格来讲,也不是用在所有人身上都好使的,就算是黄小丫用这招,也只是让她母亲伤心到极点。
    非把她要回去不可,换了黄大败家子,他仍是不肯要回女儿的。
    那么乖巧懂事的女儿,又那么又过得那么凄惨,当娘的能不心疼么,砸锅卖铁也得把她要回去啊!武媚娘喃喃地道:“怪不得你总说你爹的不是,想必当初你娘不和他吵,他还是不会要你回去的吧!”黄小丫道:“是啊,杨大婶你真聪明,一下子就能把事情想明白。”
    武媚娘轻轻摇头,自言自语地道:“我一点儿都不聪明,我就没有想到过这个小法子!”黄小丫撇嘴道:“杨大婶,你也是当过童养媳的吧?怪不得你男人不要你,就因为你没想到过这个法子!”武媚娘道:“谁教你的这个法子,每次都能好使吗?”黄小丫摇头道:“也是个和我一样的童养媳,只不过她当时快成亲了,她男人对她可坏了,天天打骂她。
    她那天被打哭了,便和我说了这个法子,想求我去她家送信儿,我就去了,可她家太穷了,没法要回她,还说这就是她的命。
    可没想到她没用好这个法子,我用好了。
    所以说,爹娘也不能太穷,太穷这个法子就不好使了!”武媚娘的眼珠不停地转着,太子可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自己也不是要让他立即迎自己回长安。
    而且太子特别多情,特别优柔寡断,如果自己使出这招,太子定会内疚,感觉对不起自己,成天想着自己,而他又办事拖拉,肯定不会立即要王平安把自己送回去,时间上一拖,没准都得等自己把孩子生下来了小他才会有所行动。
    估计太子没胆子把自己单独弄回去的。
    但他会对王平安使劲儿,把王平安调回长安回,那样自己不就能跟着回去了,而且太子对自己的内疚会在看到孩子时,达到顶峰,自己岂不就入宫有望,而且还能独霸宠爱了吗?这招用在别人身上十成不见得有一成的把握,可用在太子的身上,那就会有十成十的把握!武媚娘太了解李治了,她立时下定决心。
    要把这招用在他的身上。
    武媚娘道:“好了丫啊,你回去睡觉吧,这茶你喜欢喝,以后你就多喝点儿,等喝光了,再管欧阳大爷要,他一定会给你的!”黄小丫大喜,说了这么半天,说得口都干了,杨大婶既然肯把茶给自己,那就太好了。
    得赶紧把茶都喝光,然后去找欧阳大爷去要,趁机和他多说几句话。
    她出了屋子,喜滋滋地回自己屋里睡觉去了。
    武媚娘把房门上闩,又坐回了桌前,她提起笔来,开始写第一封信。
    信里大提自己的想思之苦,而且写自己在路上吃了很多的苦,还得了病,虽然舅舅给她治好了病,可却身子一直不好,每日里只想着太子,以至于都瘦了”她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都是双层的了。
    不过没关系,反正李治也看不见,就写自己瘦了。
    这封信写的凄苦之极,只要李治看了,非得闹心不可,说不定还得掉眼泪。
    写好了第一封,她又开始写第二封。
    第二封信便和第一封完全相反了,她说自己没得过病,要李治不要担心,她和孩子都好,还说自己胖了,一点没瘦,每天吃得好喝得好,一沾枕头就能睡着,从不辗转反侧”要李治千万不要担心。
    最后,她在信的末尾写到,第一封信她是乱写的,就是写着玩的,她托人带信后,因送信的人走得匆忙,她没来得及要回,所以才特地写这第二封信,一切消息以第二封信为准!写完信后,她又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心想:“别说太子看了会掉眼泪,就算是我这写信的人,念一遍都会感到鼻子酸酸的!”她将两封信放进信封里。
    用火漆封好,却又发起愁来。
    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另一个”信是写好了,可由谁送去呢?两封信,要两个人送出去才行呀,而这两个人又必须是都能见到太子的人才行!   
第六百二十二章难道要有行动了
    浅媚娘写宗信后,又在桌前坐了好交,她实在想不出犹拙儿纹两封信送回长安,她除了找王平安帮忙之外,再也找不到别人了,可王平安能帮这个忙吗?要是换了武媚娘,她自知自己是不会帮这个忙的,和王平安易地而处,将心比心,王平安已经为她做了太多太多的事了,而她自己为了和李治继续藕断丝连着,又要给长安送信。
    这确实是有可能带来大麻烦的。
    信不象别的东西,那是有文字留底的,万一信被别人得去,那后果会严重到人头落地的,信这种证据万万不能让某些有心人发现,而长安到处都是有心人,皇宫里的有心人更是多到数不清,王平安能否愿意冒这个风险,实是未知,而且就算是他不肯,她也没法挑人家的理。
    啥事儿都有个底线,也不能超过底线太多,那就太不识趣,太强人所难了!武媚娘叹了口气,心想:“不管王平安愿意不愿意,我总得试着求求他才成,愿意当然好,不愿意就拉到,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她喃喃地念了几遍王平安的名字,吹熄了蜡烛,上床睡觉了,把两封信压在枕下,临上床时还琢磨着王平安将会有的态度,又念了几声王平安的名字。
    破木板床上,王平安打了几个喷嚏,睁开眼睛,道:“糟糕。
    可能着凉了,竟然打起喷嚏来。”
    秋仁杰和邱亭轩也都睁开眼睛,秋仁杰伸了个懒腰,道:“可能是有人在念叨大哥吧,咱们昨晚未归,不知府里人怎么念叨大哥呢,你打喷嚏毫不稀奇。”
    王平安搓搓脸,道:“你这种说法是愚夫蠢妇的想法,哪有说打喷嚏就是因为被别人念叨的结果,这是着凉的症状。”
    邱亭轩却和秋仁杰一个观点,他道:“无病,你可不要不信这些,很准的。
    再说你都被百姓念叨成大圣安了,要是再不信这些,岂不让那些信徒们失望?”秋仁杰想起现在大唐朝那些跳大神的人,把王平安供成了祖师爷爷,忍耐不住,笑了起来,也道:“对啊,大哥你要是不信这些,那岂不是让那些靠供你为生的神汉神婆们大失所望,以后人家还怎么混饭吃啊!”王平安嘿了声,他最不得意别人管他叫大圣安了,说道:“要是被人念叨,就得打喷嚏,那神佛每天都被无数的人念叨,那神佛每天不都得打喷嚏打个没完么,别的啥事也不干了,光打喷嚏就打不完了!”三人说说笑笑,出了厢房,一出门就见杜老大在灶台边忙乎,正在烧水煮东西。
    杜老大见他们起来,连忙道:“三位公子,你们这就要回城吗?喝点粥,垫巴垫巴再上路吧!”秋仁杰看了一眼大锅,见里面煮着半锅糊糊,也不知是啥东西做的糊糊,反正看着挺没食欲的,他估计王平安和邱亭轩谁也不会留下来喝这种“不明之物”他笑道:“杜老乡,你太客气了,我们有急事要赶回去,这粥就不喝了,你给杜大嫂和孩子多添一碗吧,让他们吃得饱些。”
    王平安冲杜老大拱了拱手,道:“杜家大哥,你今天找人照顾一下杜大嫂,然后你就进城抓药吧,记得去一趟刺史府,我给你介绍份活计,再和管事的说说,让他们撤了你们的那份监视文书,从此你们便不用担心了,多干些活,勤快一些,说不定过不了几年,也可以买几亩地,过上安生的日子!”杜老大吃惊地道:“可以吗?这可真是太感谢公子了!只是不知几位公子高姓大名?”王平安摆手道:“你说找姓秋的就成!小吏们自然知道你要找谁。”
    杜老大道:“原来公子姓秋,这个姓在我们庆州到是不多见!”王平安道:“我不姓秋,但你一说找姓秋的,那小吏们就知道你要找谁,不会难为你的。”
    他带着秋仁杰和邱亭轩出了杜家小院,骑上马,返回了庆州城。
    杜老大一直送他们到了村头,目送三人远去,心里很有些不敢相信那位公子说的话,这人有那么大的权力吗,竟然能让刺史撤销监视文书?他站了一会儿,这才回村,路过那家没养狗的人家,也就王平安他们昨晚投宿未成的那户人家,他推开破门进入院子,叫道:“二叔,你起来没呢,去我家喝碗粥吧?”进了屋子,又叫道:“二叔,你咋还睡呢,你成天的睡觉,小心得褥疮。”
    草堆上的大汉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地道:“你吵个屁的吵啊什么我得褥疮,我这里有褥子吗?”他翻身起来,见地上扔着不少的铜钱,奇道:“咦,哪里来的钱啊?”将铜钱捡了起来,数了数,大汉笑道:“还不尖呢,奇了怪了,怎么有钱在地上,我家昨天来贼了?好事,肯定是贼见我穷,;响”里不落忍。
    所以偷东西不成。
    反而给我留了点化稍。”
    这大汉昨晚睡糊涂了,竟然忘了王平安他们来借宿的事,更不记得秋仁杰给他扔了些钱。
    杜老大问道:“二叔,是不是昨晚有人来你这里借宿啊,你这里啥也没有,人家只好走了,还可怜你,给你留了些钱?”大汉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好象有这么回事,好象是有人来借宿,可他们太吵了,影响我睡觉,被我给打发走了。
    想起来了,就是打发到你家去了!”说着,他哈哈大笑,将钱揣入怀中,站起身来,道:“走,去你家喝粥去这大汉是杜老大的二叔,也姓杜,以前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别人都叫他杜糊涂。
    但杜老大知道,自己这位二叔以前精明着呢,就因为太精明,本事太大,所以才特别让人防备他,以至于别人连田地都不租给他,他只能靠人周济度日,现在只好装糊涂,免得里正没事就挑他的刺儿,修理他。
    两人出了院子,走向杜老大的家,杜老大把昨晚的事说了一遍,杜糊涂听了,大感惊讶,连连称奇,没想到昨晚那三个人,这么有本事啊,要是真能撤销了监视文书,那可是太好了,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会有好日子过了。
    杜糊涂帮着杜老大照看家杜老大则离了家,打算进城去。
    可他是受监视的,在刺史府没下令撤销监视文书之前,他要想离开村子,得先去里正那里报备,告诉一声里正,他要进城,要不然是不许离开小村的。
    没办法,当地官府就这样,上官的命令就是天大的命令,不服从是不行的,没地方说理去。
    杜老大是步行进城,抄的是近路,王平安他们不认得路,所以走的是大路,并非是一条路。
    杜老大途经里正村子时,犹豫了一下,感觉别找麻烦了,要是跟里正说,按着里正拿鸡毛当令箭的脾气,非得难为自己不可,说不定还要敲一笔进城费,他身上的钱不多,除了那粒金瓜子外,还有杜糊涂给他的那一小把铜钱,都是打算买药的,他怕钱不够,所以不想再让里正敲一笔。
    绕过里正的村子,他打算直接进城。
    然而,事有凑巧,杜老大想绕过里正的村子,却偏偏被村子里的人看到了。
    一个村民认得杜老大,知道杜老大乃是前朝的余孽,大大的危险人物。
    当然了,遇到真正的危险人物,这个村民逃得比兔子都快,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可要是碰上了好欺负的所谓危险人物,那他就要想办法难为难为了。
    这种人很多,从古自今,从来就没少过。
    这个村民跑到了里正那里,将看到杜老大的事情说了,说看样子杜老大是想进城,鬼鬼祟祟的,一看就知道不是去干好丰的,有可能是去造反的!里正大怒,大唐开国已经快三十年了,什么余孽不余孽的,纯属扯淡,可杜老大要进城理应向他报备,可这次却没有找他,他的自尊心大大受到了伤害。
    杜老大那小样儿的,不把里正当官啊,以为里正不入流,就收拾不了他啊?那就得让他明白明白,里正到底是穿几条腿裤子的!里正立即从村子里追了出来。
    家里的农活也不管了,一路追着,就想把杜老大抓回来,给他上一堂政治课,让他知道什么叫现官不如现管!杜老大进了城,他很少进城,但却知道药铺在哪里,他先去了药铺,按着王平安给的方子,抓齐了药。
    抓好药后,刨艮是惊讶,没想到只不过一剂药而已,折成现钱,竟然有一贯半之多,这药也太贵了!他将剩下的钱揣好,又去了刺史府,这药如此昂贵,他要是不找到好的活计,那是无论如何不能给老婆治好病的。
    他不敢指望那位公子能让刺史大人撤销监视文书,但能给他介绍份好活计,他还是满抱希望的。
    杜老大刚离了药铺,里正就窜了进去,他已然追上了杜老大,但却没上前,“抓人。”
    一直跟着,想看看杜老大到底有什么事要办。
    里正进了药铺,问里面的伙计,刚才杜老大抓的是什么药。
    伙计当然不肯告诉他药方了,天底下没这个道理,任谁跑进来问药方,伙计就得说出来,那他这药铺还打不打算开了。
    泄露方子,可是开药铺的大忌。
    开门做买卖的,言语自然客气,伙计虽然没告诉里正那方子,却告诉他那是剂很贵的药。
    里正听完很是吃惊,杜老大穷维丁当作响,怎么可能花大价钱买药?他跑出药铺,又跟上了杜老大,见杜老大竟是向刺史府方向去的,他更加吃惊,那不成前朝的余孽真的要有行动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新任刺史名声大噪
    ,正大急,监视前朝余孽的任务。
    正是由他来执行的,甘一独老大怀念故主”他故主的后代,他故主有后代吗?反正就是杜老大如有造反之举,那他可是要负上很大责任的。
    里正的冷汗都流下来了,心中叫苦,完了完了,这回要出大事!杜老大买那么贵的药干嘛?那肯定是毒药啊,他想去刺史府投毒,谋害新任的刺史大人!里正又想:“就凭杜老大那德行,还能毒害刺史大人?可他穷的都到那种地步了,竟还有钱买药,那说明有人资助他啊!谁能资助他?肯定是外来的大余孽啊!看来我们庆州要有大事发生了。
    不行,我得赶紧去报告,通知刺夹大人一声,说不定能立上一功!”连跑带颠地,里正从后面向杜老大追去,可他刚刚拐上了刺史府门前的大街,就看到杜老大已经到了门前,正在和守门的差役说话!里正又心想:“难不成刺史府的差役里竟然有内鬼,要和杜老大配合着,谋害刺史大人?哎呀,要是我能帮刺史大人抓出内鬼,那可是大功一件,刺史大人定会好好地赏我的!”里正躲在街口,看向杜老大,等着看他到底要和哪个内鬼联系。
    杜老大来到刺史府的门口,犹豫了一下,他从来没和有品阶的官员说过话,这还是头一回来官府,真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他站在门口的台阶下,心里有些害怕。
    不知该不该上去问。
    守门的差役看到了他,一个差役和颜悦色地问道:“老乡,你来这里做什么,有事儿吗?”差役们都不傻,他们已经知道新任刺史大人极不好伺候,昨天升堂点名时,把州里的官员们一通臭,连车长史那样的大人物都被得满头青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