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医生-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靠刀把子吃饭的,不是靠嘴皮子吃饭的,自然不肯去分析什么,免得分析错了挨骂。侍卫首领装出一副很“粗鄙”的样子,道:“只探听到这些,关于太子的,属下无能,没有探到什么消息。”
李恪哦了声,眼珠不停地转动,不再说话,开始思考问题。
侍卫首领等了半晌,小声道:“王爷,要不要属下去叫王平安来,让他给您开药方,顺便留他吃饭?”
李恪转动的眼珠忽然停下,看向侍卫首领,笑道:“你还行呀,比那些幕僚要强上不少。这个主意出的好,你速速去请王平安,让他来给本王看病,顺便做上一桌狗肉,他爱不爱吃,一望便知。”
侍卫首领陪着笑脸,道:“要是一桌子都是狗肉,那王平安不爱吃,他也得吃,看不出来他到底爱不爱吃了,不如一桌子菜中,只做一盘狗肉,他要是多挟几筷子,不就能看得出来了,这样更加保险些!”
李恪笑道:“甚好,就这么办,你快点去办吧,本王在此等候!”
侍卫首领连声答应,出去办事了。
李恪摸了摸肚子,感觉似乎又有些想方便,他叫道:“来人啊,人呢,都跑到哪里去了!”
伺候他的仆人都等在门外,听李恪叫唤,心中都叹气,又来了,王爷又要方便了,干脆在床上给他配个马桶算了,免得这么折腾我们……
侍卫首领先去厨房,让厨师们准备狗肉。别院里伺候他们的厨师,都是金三全给准备的,李恪为了表示自己很简朴,不贪图享受,所以并没有带自己王府里的厨师来,只用当地厨师,给金三全这些地主一个巴结自己的机会。
金三全给别院配的厨师自然是庆州最好的,而他配的厨师同时也兼职给他当密探,李恪在饮食上有什么变动,都要报给他知,他则报告给王平安知道。
厨师听了侍卫首领的吩咐,连声答应,立即叫人去准备狗肉,等侍卫首领一走,立即派小厮把消息报给了金三全知道。
侍卫首领回到自己的房间,换了身干净衣服,这才赶去刺史府,去请王平安。
此时的刺史府正堂,官员们已经不再赞美太子,再怎么赞美也没用,太子不肯起床,谁也不能去催他呀!他们现在改说水利工程的进度了,每个官员都有负责的事情,倒是话题不少,就算太子不来,他们也不会冷场。
王平安干脆开起了阶段性的总结大会,让官员们提出问题,然后他一个一个的去解决。就在快到中午时分,忽然吴王的侍卫首领来了,请他过府给吴王看病。
王平安便让官员们不必在此等待了,先各自回衙,把饭吃了,下午直接去工地便是,不用待太子出来了,太子为国操劳,应该让他好好休息才是。
跟着侍卫首领去了别院,路上。王平安看了眼侍卫首领,问道:“这位将军,昨晚初到庆州,这里比不得长安,住处难免简陋,不知你还适应么,可睡得好?”
侍卫首领眼中布满红丝,前日赶路本就劳顿,而他昨夜又未得休息,自是疲惫不堪,听王平安如此问,他心中叹气:“就算简陋,也比在牢里蹲着强啊,我都快累瘫了!”
他笑道:“睡得好,王公体贴我等,安排的地方相当舒服,末将们都睡得香,睡得甜。”
王平安呵呵笑了两声,该知道的他都知道了,但却并不挑明,他从马背上的兜囊里,取出三个口袋,塞给侍卫首领,道:“当差辛苦,不过是为了图一口安。}];*手}打}}生饭,让家里人日子过得好些,其中辛苦,我自然明白。将军要是不嫌弃,咱们以朋友之交相处吧,这点小意思,还请将军赏脸收下,买杯酒喝吧!”
袋一入手,侍卫首领立即就知道是金子,只有金子才会这么重!他心里头乐开了花,一夜的不快,顷刻间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正如王平安所言,辛辛苦苦的卖命当差,为的是嘛?不就为了这黄白之物么,要不然谁吃饱了撑的,给李恪那个混蛋当奴才,好歹他也是卫府的将军。
侍卫首领假意推辞了一下,不好意思收王平安的钱。可他一推辞不要紧,王平安竟然认为“是钱少了,拿不出手”,当即又从兜囊里掏出三袋金瓜子来,又塞到了侍卫首领的手里!看王平安的样子,要是侍卫首领还不肯收,他就要再掏三袋金子出来了!
侍卫首领几乎连马都要骑不稳了,有这么给钱的嘛,这也太大方了,早知和王公扯上关系,必有好处,可自己不还没扯上关系呢嘛,怎么就有好处了?他只好一脸不好意思,把金子收下了,总不能太让王公破费啊,虽然自己很有让他破费的想法!
钱一收好,侍卫首领心想:“升官发财,这财是小发一笔……不,是大发一笔。可惜我不是跟着王公混饭吃的,要不然官职说不定也能升上一升!”他得了好处,对王平安的印象立马儿改观,竟不在心里叫王平安,而是叫起王公来了。
就象听到了他的心声一样,王平安很关心地道:“将军,看你的军服,以你的本事来讲,这个品阶可有些低了!”
侍卫首领心想:“不会吧,我刚想升官,王公就要铺路子了?怪不得王公有大好人之称,果然是事事为别人着想啊,比我们王爷……哼,比那个吴王强一百倍!”
侍卫首领脸上又现出不好意思的表情,道:“末将本领低微,能当上七品武官,已然是占了王爷家将的便宜了,要是放在卫府里,可能也就是个八品官!”
王平安很“惊讶”地道:“将军这话可说得差了,能进入王府当家将,已然证明你是个持重之人了,将军不要妄自菲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当家将终是伺候人的差事,就算伺候的是吴王,仕途方面终也有所滞涩,要是能被外派为官,执掌一洲兵马,那前途可就光明无限了!”
侍卫首领心想:“谁说不是呢,我也想外派啊,在吴王府里我被呼来喝去的,说得好听是家将,说得不好听,不就是个看家护院的么。可外派执掌兵马,哪会那么容易啊,吴王又不保举我,出头之日更是遥遥无期。”
王平安很体贴地道:“要不要我为将军运作一下,我大唐州郡众多,经常有缺,只要将军开口,我替你去求求太子,十有八九可让将军满意!”
侍卫首领心里明白,这是在拉拢他呢,可又想想,自己跟着吴王确是没什么前途,而且吴王脾气古怪,时间长了,怕是早晚得被咔嚓了,自己知道的太多了,灭口是早晚的事!
那天李恪让他灭幕僚和能人异士的口时,他就有了弃暗投明的念头,现在有了机会,他把心一横,道:“要是王公方便,还请代末将运作,打通关节,末将感激不尽,终生不忘王公大恩!”
王平安笑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非要住在一起不可
侍卫首领这话,摆明了就是投诚,从吴王李恪的那队,想要跳到太子李治的这队当中!
大人物之间的战斗,向来是以小人物当棋子的,大人物们斗得再凶,互相之间见了面,照样是满脸春风,嘘寒问暖,都是在背后使劲,暗地里下绊子。可对于小人物来讲就不一样了,那真得拿命去拼前程啊,站对了队,那是一切好说,飞黄腾达,可要是站错了队,那可不是自己倒霉,事败之后,是一家人满门倒霉!
放在以前,李恪在京里好歹还能受到皇帝的宠爱,可现如今宠爱与日俱减,而离了长安之后,还没到地头儿呢,李恪就被撂倒到了,而刚到地头儿,就又被好一通修理,只能躲在床上发脾气,拿手底下的泄愤。
这种情况下,人心思变,侍卫首领是个正常人,家有老小,哪肯接着陪李恪玩下去,以前是没机会,现在有了机会,当然要换队站了。他又不傻,身为朝廷命官,效忠的是朝廷,吴王不是朝廷,而太子却有可能成为朝廷!
小人物的心理,王平安再清楚不过,他也是从小人物一步步爬到这个位置的。见侍卫首领开口求官,他道:“这个好说,只要将军一心为太子效力,太子自不会亏待你的,太子为人谦和,向来照顾臣子,不用说别人,将军看看我就成了!”
侍卫首领忙道:“王公的话大是在理,末将一心想为太子效力,却苦无机会。”
王平安问道:“将军,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你汉名叫做安山大,我可有记错?”
侍卫首领顿时露出喜色,他可从没指望过王平安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王平安刚才一直只叫他为将军,却并不提姓名,所以他便以为王平安不知道自己这种小人物叫啥名字呢,不成想一提及前途,人家立即就叫出名字来了。这可比李恪强多了,李恪是记不住假装记,而王平安是记住了,假装记不住,两厢一比较,高下立分!
侍卫首领道:“末将正是叫安山大,不瞒王公说,小人的出身不太好,先祖是胡人,由于战乱的关系,末将的父亲出生时,祖父已经去世,所以姓氏上就有点糊里糊涂,又说姓康,又说姓安,也搞不清楚姓啥,后来因为希望能过上平安的日子,便姓了安。”
王平安笑道:“胡人多了,现在不都是咱们大唐人么,英雄不论出身,只看现在,无须比爹!”顿了顿,他又道:“有不少胡人叫亚历山大的,将军叫山大,倒有些类似。”
侍卫首领啊了声,道:“是吧,这个末将倒是不太清楚。”
事实上,他说的比较婉转,说自己的父亲没见过祖父,其实他父亲连祖父是谁都不知道,只是看中原人姓啥的多,就跟着姓了,偏巧那时所在之地姓安的多,于是就跟着姓了安。
王平安压低声音,道:“要是将军不喜在长安为官,那不如去西域,这也算是衣锦还乡,那时威风八面,可不比现在强多了。”
安山大又惊又喜,听王平安的意思,是要派自己去西域了,这可是大好事,山高皇帝远的,执掌兵权的将军,生活奢华,可比在长安当家将,强上不知多少倍。
安山大清楚得很,自己投靠了太子,就等于是背叛了吴王,如果还在长安任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吴王报复,太子又不能保他一世平安,利用完了,一脚踢开,是很正常的事。可要是外派到西域或者其它边关去,那就没问题了,吴王势力再大,也报复不到边关。王公果然善解人意,自己还没给他办事呢,就为自己想好了日后的道路!
他感激万分,连声向王平安保证,自己一定效忠太子,不管谁敢和太子作对,他都将抗争到底,誓死保卫太子!
王平安笑了笑,道:“不过我有一事,却要将军做个保证!”
安山大二话不说,拍胸脯保证,啥事都行,王公尽管开口,只不过最好别出人命就行。他嘴上保证,心里也突突,万一王平安让他下毒整死李恪,那他是万万不敢答应的!
王平安道:“不是啥难事,只是要将军和你的儿孙,以后万不可娶胡人为妻,更不可娶有了儿子的胡人女子为妻,象巫婆啥的,这个规矩要定为你安家的家规,谁要是违背了,合族击之!”
安山大啊了声,万不成想王平安会提出这个要求,他可不知道以后会出个安禄山,只是感觉这个要求很容易达到,没什么了不起的,娶巫婆?开什么玩笑!
他立即点头,道:“末将向王公起誓,不管我安山大一族如何开枝散叶,绝不娶胡人女子为妻,更不会娶巫婆,如有违誓言,天诛地灭。”
想了想,天诛地灭有些太笼统了,不够真诚,反正这种事情自己和儿孙们都不去做就成了,也不怕报应。他又改口道:“如有违誓言,满门死绝。”
王平安笑道:“这誓发得太过严重了,不必如此。不过巫婆这种人,还是越少越好,如你有幸执掌兵权,干脆下令,不许她们婚配也就是了。”
这种小事,安山大当然答应,满口子的应允,什么巫婆不巫婆的,不就是跳大神的么,只要一昔权在手,想怎么修理她们,就怎么修理,以讨王公的欢心!
刺史府离别院不远,可两人却走了好半天才到。王平安进了别院,李恪立即叫进,让王平安给他看病。
李恪得的病,从表症上看,王平安当然知道怎么治疗,可李恪却非说他没有服过巴豆,所以王平安只好给他开出比较缓和的药剂,不敢按巴豆之症来治,如此一来,好的可就慢了,李恪还得多受些日子的罪,当然这就不能怪王平安了。
开好了方子之后,李恪为表示感谢,请王平安吃饭,王平安无法拒绝。*.E~'最}快,王爷请吃饭,自己不留,那就是当面打脸,太不给面子了。
安山大猛地想起,这顿饭是要试探王平安爱不爱吃狗肉的,自己只顾着高兴,竟把这事给忘了,可李恪一直在和王平安说话,他无法提醒,只能干着急。
花厅设宴,酒菜摆上。李恪道:“无病,本王身体不适,饮食方面还需……这个节制,你随意,莫要看本王吃的少,你就不敢放怀吃喝。”
王平安笑道:“那下官就不客气了,王爷盛情款待,如果下官扭扭捏捏地,岂不是说王爷的酒菜不好嘛!”
李恪哈哈大笑,冲侍卫首领打了个眼色,这桌上尽是酒肉,可哪碗是狗肉,他却是没分辨出来,他是从来不吃这种食物的。
安山大早就无间道了,李恪尚不知晓,竟还在暗示安山大给王平安吃狗肉。安大山站在一旁,陪着笑脸,道:“王公,厨房特地给您做了碗狗肉,这可是好东西,很补的,您不多吃点儿?”说着话,他指了指一碗肉。
李恪心里有些不满,暗骂了声废物,你不告诉王平安这是狗肉,他挨个菜吃过去,感觉这肉好吃,自会多吃,并且赞美几句,那不就试出来了嘛。可你一说,他就算不爱吃,也会说爱吃了!
果然,王平安道:“狗肉?这可是好东西,大补之物啊!”
他心里明白过味儿来了,看来昨晚的事李恪已然全部知晓,这是要试自己爱不爱吃狗肉,如果自己露出不爱吃的表情,那他就会联想了,会不会是李治爱吃?李治为什么爱吃,和谁一起吃的?
王平安挟起一块狗肉,吹了吹,放在嘴里大嚼,吃得满嘴流油,点头道:“以前下官并不爱吃这种东西,总觉得狗肉上不得席面,可是在工地上时,见百姓拿这种东西解馋,便跟着尝了尝,却发现这东西当真是香啊,完全可以称为是香肉,便爱上了这种东西,甚爱,大爱之!”
说着,他很恭敬地给李恪也挟了一块,道:“王爷,您也尝尝,这狗肉做得相当不错。”
李恪嗯了声,不好推却,挟起狗肉吃了,却摇头道:“有些太腻,本王不是太吃得惯,无病多吃些吧!”
王平安答应一声,风卷残云般,将一大碗狗肉全给吃了。见王平安如此的爱吃狗肉,李恪心里又烦了起来,如果真的是王平安爱吃,那就跟李治没关系了,也就用不着查李治为什么要吃狗肉了。
李恪想了想,觉得应该敲山震虎,不管怎么说,王平安在水车模型上摆了自己一道,这个场子得找回来才成。
李恪道:“无病啊,你以前说过要当本王的门下走狗,这话还记得否?”
王平安眨巴眨巴眼睛,道:“下官说过么,下官倒是不记得了!”他才不承认有这回事呢,有本事你拿信告我去啊!
李恪脸上肌肉抽了抽,却也无可奈何,确实拿王平安没法,他道:“无病,你将水车的功劳让给本王,本王还未曾感谢于你,你说吧,要本王怎么谢你?”
他嘴上说着感谢,可心里恨不得把王平安当成狗肉,一口吃了。要不是王平安拿水车的功劳给他下套,他现在能在庆州这里么,受这份罪!
王平安却道:“这是应该的嘛,下官一向和王爷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只要能为王爷效力,那下官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爷,您要是有事,只管开口,我王平安定然为您两肋插刀,要是牙蹦半个不字儿,从此以后王字倒着写!”
李恪气得鼻子差点没歪了,王字倒着写,不还是王么,难道就会变成刘了!他道:“不如把王平安三个字倒过来写,那还有些诚意!”
王平安点头道:“王爷责备的是,单倒写一个王字,诚意不够。只要是王爷吩咐下官去办事,下官要是牙蹦半个不字儿,从此以后王平安三个字倒着写!”
半个不字是没法往外蹦的,要蹦也只能是一个一个的蹦,而且就算是将王平安三个字倒着写,又能如何?大不了写的时候,把纸也倒过来,那不就得了,有啥大不了的!
李恪见拿王平安没招儿,只好出狠招了,他咬牙道:“无病,本王的病情很是严重,得你亲自照看才行啊,本王使唤得动你吧?”不等王平安牙里往外蹦不字,他又道:“不如本王也搬进你的刺史府里吧,和你一起住,你看如何?”
王平安呃了声,干嘛,想玩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么?你要是搬进刺史府里,那太子就得搬出来了,你俩住一块,还不得出**烦么!
他只稍稍一愣神的功劳,就听李恪道:“很好,无病你答应就好。来人啊,去准备,今天本王就搬进刺史府里。无病,你就把本王安排到太子的隔壁就成了,我们兄弟要住在一块,要是我们兄弟不能住到一块,本王唯你是问。”
李恪把眼睛一瞪,要是李治看我搬去了,他就搬走,我就找你算帐,说你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有离间之罪!
王平安大吃一惊,这比玩山还要严重,竟是直入虎穴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很好,你有种!不过,你不晓得一件事,那就是你的侍卫首领,已经叛变了!
李恪站起身,道:“事不宜迟,无病你这就回去准备一下吧,让我的侍卫跟着你去,帮你收拾!”说着,他冲安山大一使眼色,示意安山大去监视王平安,可别在他的住处弄出什么古怪机关来,让他中了暗算!
安山大满脸的忠诚,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表示明白。
王平安只好起身,道:“那下官就告退了,这就回去准备。”和安山大一起出了别院。
他们一走,李恪的怒火就爆发出来了,拍桌子怒吼,怒气攻心之下,竟然连桌子都掀了!
王平安和安山大回了刺史府,他让安山大前面等候,自己则跑去见李治。
李治到现在都没起床呢,每当他要起来穿衣服,武媚娘就冲他发嗲,弄得李治舍不得起床,就这么一直在床上翻来滚去的。
李治在床上道:“媚娘啊,我感觉饿,你不饿呀?”
武媚娘道:“我也饿了,要不然咱们起来吧,好象天都亮了!”
李治推开窗子,向外望了眼,道:“不是天亮了,而是下午了。”
他刚推开窗子,就听王平安的声音在院外传来,说有急事求见。
第六百七十二章垂帘听政提前开始
李治听到王平安在外面说话;他回头冲武媚娘道:“无病来了;让他再送些饭菜来吧;然后打发他走;咱们去院子里活动活动;我想出去晒晒太阳。武媚娘懒洋洋地嗯了声;道:“我也想晒晒太阳呢;在屋里憋着;着实有些气闷。”
李治道:“无病;你先去弄些饭菜来;这回要清淡爽口些的;不要再弄荤腻的了。”
王平安推开院门;探头向里看;见李治打开了窗子;光着膀子;就坐在窗边;他忙道:“殿下;饭菜慢慢说来得及;可臣有紧急事情;要和你说;方不方便现在进来?”
李治打了个哈欠;道:“紧急事情?这偏僻地方;能有什么紧急事情;你等会儿;孤这就出来。”
王平安答应一声;把院门关上;站在外面静静地等着。
李治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起来;捡起衣服穿上;问道:“媚娘;想吃点儿什么;我一会让无病做去。”
武媚娘披散着头发坐起身;想了下;这才道:“炝个白菜丝吧;我现在不想吃太油的东西。”
李治嗯了声;道:“我让无病去弄;还要别的不?”
武媚娘道:“再炒个鸡蛋吧;清炒;少放盐。”
李恪把衣服穿好;坐在床边穿鞋袜;武媚娘在他身后;给他梳理头发;两个人就象是多年的老夫老妻一样;很有恩爱的味道。李治拾掇好了;开门出来;转身将房门关好;来到院里的石桌旁坐下;道:“无病;进来。”
王平安应了声;推门进来;回身便把院门上了闩。他快步走到李治的跟前;还没等说话;却听李治道:“你记下;炝个白菜丝儿;然后清炒个鸡蛋;再来点米饭;米饭松软些……”
王平安不等他把话说完;急忙打断;道:“殿下;出大事了;那李恪想要搬进刺史府里居住;而且非要住在您的隔壁不可!”
李治啊了声;道:“什么?什么意思?他要搬到孤的隔壁住;他想干嘛?”
王平安没有压低声音说话;屋里的武媚娘也听见了;挪到窗边;趴着窗棱;偷偷往外面看。
王平安唉了声;道:“李恪相当地能折腾;昨天晚上派人在府外转悠;竟然还找厨师的麻烦;也不知他哪来的闲心。今天又把我叫到了他住的别院里;请我吃狗肉;还非要搬到这里来住;还说如果不能住到您的隔壁;就要唯我是问;臣无法阻止;全无办法啊!”
李治脸上阴晴不定;全然没了主意;他想了想;道:“他会如何拿你撒气?”
王平安苦起了脸;摇头道:“我哪儿知道;肯定是下绊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