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尼姑送走王平安,关上院门,走到桌前,把布袋子挨个打开,伸手抓出一把黄灿灿的铜钱,笑道:“以前还真没把这些东西当回事儿,可现在一旦无依无靠,竟发现这些所谓的肮脏之物,竟是如此的讨人喜欢啊”
    她冲别的静室叫了声:“姐妹们,平安小神医送了红利来,大家出来看看,咱们这便分了吧”
    嫔妃尼姑们纷纷出屋,走了过来,她们看到这许多的铜钱,无不双眼放光,叹息不止。
    她们都是曾经宫里有头有脸的嫔妃,被人称做娘娘的,那时总觉得富贵生活不会消失,皇帝会万岁万万岁的,那个时候,虽然也知道金钱的重要性,可却并不如何放在心上,只觉得天下第一等的大事,就是讨皇帝的欢心。
    可一旦老皇帝驾崩,她们被送出宫外当了尼姑,无依无靠,生活清苦之后,这才感觉到还是有钱好,有钱才能过上顺心的生活。别的不说,起码吃喝方面,自己能做得了主啊
    就象是无儿无女的老宦官一样,这些嫔妃尼姑,对于金钱方面,竟然也格外的喜爱起来,远远超过普通人。
    老尼姑把刚才她和王平安说的话,向嫔妃尼姑们重复了一遍。嫔妃尼姑们个个摇头,她们都不是傻子,宫斗出身的人,是从不介意把事情往最坏的地方想的。
    有些嫔妃尼姑便道:“那平安小神医好手段啊,竟然能把宫里的人给弄出来,还弄进了寺里当尼姑。如果不是他搀和,估计那个叫武媚娘的废才人,现在也和咱们一样,在这里混吃等死吧”
    老尼姑叹了口气,道:“她只提前出宫一步,便和咱们不同了,册上定然没有她的名字,可以重新做人了,说不定还能再进宫去呢”
    “那她岂不是要伺候父子两代人?”有的嫔妃尼姑道。
    老尼姑忙嘘了声,道:“她会怎么样,和咱们并无关系。重要的是咱们以后的日子会不会过得舒坦。咱们已经到了这步田地,什么都应该看开了,想别人没用,还是关心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嫔妃尼姑们一头,老尼姑的话非常有道理,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去争去抢的资格了,关心别人如何,还不如关心自己呢,自己能过得好,那才是真的好。
    老尼姑又道:“姐妹们以后注意些,如果有人来问,咱们便给那武媚娘做个证,让她能顺利的进宫吧。老姐姐我估计她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皇上喜欢她,不过是因为新鲜罢了,越得不到的,才越想得到嘛,过一阵子,就会冷落她的。咱们的人情是卖给那位平安小神医的,以后还要指望他给咱们送钱来呢”
    嫔妃尼姑们一头,都说有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当尼姑不知啥叫苦日子,能过得好些,谁愿意苦哈哈的呀
    王平安离了感业寺,再回长安时,接着紧赶慢赶,他必须要在天亮前回到国公府,休息一下,因为明天便是大朝会,一开就是半天,万一在朝会上睡着了,那可是会出大糗的
    后半夜时才又进城,回到了国公府,他立即上床睡觉,休养体力。
    后半夜再无闲话,第二天天没亮,王平安便起了床,梳洗之后,破天荒地喝了碗参汤,补补气力,这才换上朝服,赶去承天门,等着进宫参加大朝会。
    他赶到宫门口时,天色将亮未亮,而宫外早就聚集了不少朝臣,等着上朝。大臣们见王平安到来,纷纷上前说话,和他套近乎。
    王平安应付一阵,见人群中没有长孙无忌等人,心中纳闷儿,长孙无忌向来对上朝最有兴趣,怎么今天反倒来得晚了?
    正纳闷儿时,有一大臣过来,打招呼道:“王相,看你眼圈有些许青黑,莫不是昨晚没有睡好?”
    王平安闻声看去,见是一位五十多岁,快六十的大臣,身穿四品官服,腰中佩戴着金鱼袋。这人以前没见过,但看这人的打扮,他就猜出应该是一位特进大臣,官阶不高,却有很高的爵位,一般来讲,这种官员大多数都是在大朝会中打酱油的,啥事不管,只听不说,拿着朝廷的俸禄养老。
    王平安笑道:“是啊,这几天事忙,睡得不好。咱们有些日子不见了,您家中一向可好?”
    这老大臣很是知趣,察言观色,便知王平安不知自己是谁,等着自己先做自我介绍呢。他点头道:“还好,承王相问候,老夫家中诸事还算顺利,只是夫人不能常见皇后,所以特别想念。今天还和老夫说要进宫看望皇后呢,叙叙母女之情。”
    王平安轻轻哦了声,原来是皇帝的老丈人王仁祐啊听说这王仁祐出身祁县王氏,是大唐位居第一等的士族豪门,家族根深叶茂,势力庞大,只是以前他俩并没有见过。
    王平安笑道:“王老大人,本相有段时间不在长安了,总是来去匆匆,一直没有去府上拜望你,你可莫要见怪啊”
    王仁祐很是雍容,虽然上了年纪,可保养得非常好,尤其是胡子更是修整得漂亮,很有点美髯公的样子。他手抚长须,道:“王相客气了,老夫一直在陈州做刺史,只是皇上登基后才被召回长安,现在只是做了个散官,尚未实授,还在等消息呢”
    王平安点了点头,很关心地道:“王老大人乃是国丈,要想实授那还不简单么,你要是有意,不如来我门下省如何?”
    王仁祐忙道:“那可多谢王相了,只不过老夫只是对水利等事感兴趣,对于审核时政并无所长,去门下省不合适的。”
    他说话并没有太多的虚套,就算是拒绝的话,也说得很直接,但表情真诚,一点没有落人面子的意味。
    王平安笑了笑,道:“如果王老大人想去哪部,只要提前和本相打个招呼,本相定去尚书省为你说项,保你满意。只不过王老大人可是国丈,怕也是用不着我什么的。”
    王仁祐忙道:“王相说笑了,老夫用得着你的地方多着呢,最近就有一事,想要劳烦王相。”他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又道:“这里说话不方便,待到散朝之后,老夫请王相过府一叙,王相可抽得出时间来吗?我家夫人烧得一手好菜,时常念叨着,想请请王相呢,王相可得给个面子啊”
    “哎哟,瞧你说的,这不是打我脸呢嘛王老大人和夫人赏饭,小侄还能不巴巴的赶过去么。就这么说定了,散朝之后,小侄便随你走。”王平安立改称呼,由本相改称小侄了。
    可他嘴上说得甜蜜,心中却是哆嗦,这是有事要求我啊,要是所料不错,定和后宫有关。皇帝的老丈人请客,老丈母娘亲自下厨,估计那事小不了,只盼着别和武媚娘有关就成
    两人把话说完,这时承天门也开了,大臣们鱼贯而入。王平安落在众人之后,走得比较慢,忽听后面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却是长孙无忌他们。
    几位宰相来得时间刚刚好,刚下马车,宫门便开,他们走过来时,别的大臣已往里走了,来不及和他们打招呼。
    王平安连忙转身过去,先挨个问好之后,这才道:“舅父大人,各位叔叔伯伯,怎地今天来得晚了?”
    长孙无忌笑道:“哪有晚,这不就是刚刚好么。”
    马周却道:“来得早有什么好处,还不得被一群人围住,问东问西的。”
    而褚遂良则道:“今天要议营州之事,皇上要点将派军,这可是大大的肥差,无数人盯着呢,咱们要是先到,不得被马屁熏死。谁求咱们办事,都不好拒绝,所以干脆来晚点,免得听他们啰嗦。”
    王平安干笑两声,看了眼马周。马周正巧也在盯着他,见他看过来,说道:“你推举薛仁贵当副将,到底收了他多少的礼物?真是没想到,薛仁贵一向耿直,却也学会走门路了,还走的是你的门路。”
    王平安装出一副吃惊的表情,道:“走门路是要收礼的吗?呀,这可是让他捡了个便宜,我不知规矩,他来走我的门路,两手空空,我竟然也没要。亏了,亏了,下次可得先收钱,后办事了”
    众宰相哈哈大笑起来,一起进了皇宫的正殿,按品阶站好,等待皇帝到来。
    王平安站在第一排第三位,第一位是长孙无忌,而第二位是马周,他是第三位,竟然排到了房玄龄和褚遂良的前面。
    他回头望去,见那位皇上的老丈人竟差点站到大殿的外面去。王仁祐虽然是国丈,并且有魏国公的爵位,但品阶却低,就算是皇帝的老丈人,他也捞不到往前站,离着王平安老远呢
    长孙无忌道:“皇上快来了,别东张西望的,有点宰相的样子。”
    王平安忙连声称是,再不敢回头张望,规规矩矩地站好。
    过了好半晌,史忠臣才走出来,拖着长音叫道:“上朝”喊罢,退到了一边,李治慢慢地走上了台阶,在龙椅上坐了下来。
    大臣们一起跪倒,山呼万岁。
    李治虚抬手臂,道:“各爱卿免礼平身,这就奏事吧”说话的语气颇有疲倦,听声音似乎有些体力不支的感觉。
    王平安和大臣们爬起身,他抬头向李治看去,见李治竟然顶着两只大大的熊猫眼,显而易见他没有睡好,可能是尽想着武媚娘的事了。
    长孙无忌也看到了李治的模样,眉头皱起,心想:“不管是前朝,还是本朝,新君登基,无不勤勉,就算是装样子,也得装个一年半载的。可治儿倒好,连装样子都不肯装,勤勉二字和他无缘啊”
    想归想,可有事还得说,长孙无忌第一个出了朝班,道:“皇上,关于叛逆李恪的事,三省已有定论,拟好了章程,请皇上过目。”他从袖子里取出道奏章,高高举起,史忠臣下了台阶,把奏章接了过去,放到了李治的桌前。
    李治打开奏章,看了几眼,道:“怎么,要给李恪改姓,姓枭?这个……似乎不必吧?”
    长孙无忌道:“李恪造反,不能再算是皇族中人,这种不忠不义不孝之人,自不能再姓国姓,所以还是改个姓更妥当,他和他的子孙,不得再入祖宗祠堂,享受后人的供奉。”
    李治看向大臣们,问道:“各位爱卿以为如何?无病,你说呢?”他这是习惯性的询问,他早就习惯了啥事都问王平安,所以现在自然随口就说了出来。
    这下子,远近亲疏可算是表露无疑,大臣们心中叹气,王平安这个小小的家伙,竟然受宠到了这般地步,简直就是没天理啊。听说他不理政务,整天乱跑,不知所踪,这种人还能拿得出什么主意来?如果所料不错,他定是附议,同意长孙无忌的意见
    长孙无忌也心想:“无病这孩子是我一手栽培出来的,肯定顺着我的话说。”
    王平安忙出了朝班,很配合大家的想法,更一点不让长孙无忌失望地,道:“臣以为长孙大人的建议甚为有理,臣附议”
    长孙无忌大为得意,怎么样,我就说嘛,王平安是最会做人的,他哪会反对我呢
    别的大臣们则一起撇嘴,心想:“怪不得长孙老儿力挺王平安,赶情儿王平安什么都听他的,这不等于门下省合并到尚书省了么,长孙老儿想干嘛,当权臣么?”
    李治哦了声,又低头去看奏章,看了一遍,便感头疼,奏章里写的内容太多,要让他挨个的去想,实在没什么兴趣。再说了,他干嘛啥事都去想,如果啥都让他做主,那还要这么一大群的臣工干什么?
    他抬起头来,道:“这上面怎么没写挂帅的主将是谁呢?”
    长孙无忌立即道:“老臣以为,派李绩李大将军去,是最合适的。至于副将,可以派薛仁贵将军。”
    这次大朝会主要就是议的这件事,别的琐碎事情都好说,唯独谁领军这件事。谁领军做主将,那么这将军就会从他平常任职的卫府里挑兵将,所以说定一个主将的人名,就等于定一群将领的人名,而且此次征讨营州,是稳胜不败的,说不定能顺势打进高句丽,这种大大的肥差,争夺自然激烈,所以要当朝现议。
    谁知,这么重要的事情呢,李治竟然说道:“无病,你说呢?”
    咝地一声,满殿抽气声,就连长孙无忌都纳闷儿,皇帝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相信王平安了,怎么事事都问他啊   
第七百八十二章 李治的孤独生活
    第七百八十二章李治的孤独生活
    李治啥事都问王平安,但以前也不是这样,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啥啥都要听王平安的意见,可因为昨天晚上,他一直在想着武媚娘的事,弄得整夜无眠,而这件事只能由王平安去办,他想王平安想得多了,自然在大朝会上就问王平安,倒不是故意在表示恩宠。
    王平安嘴一咧,心想:“皇帝这么问我,估计别的大臣都得眼红,而那些想要托我办事跑官的,非得在我家门前排起长龙不可,那我以后再想办什么事,岂非不方便许多。皇帝可真够糊涂的。”
    他没忙着回答,却歪过头,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却目不斜视,不理他,让他自己做决定。王平安只好道:“臣以为长孙大人的建议甚为有理,臣附议”
    长孙无忌得意更甚,好孩子,我老人家没白疼你
    而满殿的大臣们则在心里一起嘿然,这王平安回答得还真是简明扼要啊,竟和刚才回答得一字不差
    李治嗯了声,道:“那就这么办吧,各项事宜三省参议,拟个章程给朕用玺便是。还有别的事么?”
    大朝会商讨得自然是大事,普通小事平常就能办了,不需要在这时候提出来。大臣们并没有什么要启奏的,都没吱声。
    李治等了片刻,道:“既然无事,那便退朝吧,无病随朕来”说着,站起身来,一甩袖子,走人了。
    大臣们赶紧再山呼万岁。爬起身后,他们互相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心中都想,不会吧,本还以为这次得舌战一番呢,那些大将军为了领兵出征,还不得打破了头,可皇上竟然连让他们说话自荐的机会都没给。
    别说大将们自荐了,连马周这个宰相都没给机会说话。长孙无忌把奏章向上一递,皇帝问了王平安,然后就散朝了
    大臣们一起摇头,这大朝会开的,未免也太草率了些,当今皇帝处理国政,比之先帝,可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啊,如果长此下去,朝中必出权臣。
    站在后面的王仁祐看着前面的王平安,心想:“这王平安了不得啊,看来事情拜托他,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不知萧氏有没有出手求他?嗯,萧氏族人求他也没关系,如论家世萧氏如何能比得过我祁县王氏,萧氏答应给王平安什么,我王氏加倍给便是。”
    他随着大臣们出了皇宫,却并未离去,而是等在了马车那里,想等王平安出来。
    王平安跟着李治去了甘露殿。一进大殿,李治便屏退宦官和宫女,史忠臣很会看眼色,虽然皇帝没明说让他离开,可他还是找个借口出去了,并不旁听。
    殿内只剩下王平安一个臣工,李治道:“无病,那事你想得如何了,可想出好的办法没有?”
    王平安道:“尚未想出太好的办法,不过臣倒是把证人找好了,就是那些先前宫里的嫔妃……”
    没等他说完,李治便大吃一惊,急道:“你怎么能把这事告诉那些人,她们可都是认识媚娘的啊,以前都是宫里人的”
    王平安摇头道:“这个,倒也不见得,还是不认识媚娘的为多。”他把昨晚的事情,向皇帝说了一遍。
    李治听完,这才松了口气,道:“原来如此。朕想起来了,以前无病你和朕说过一句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推得鬼啊笑哈哈。不想今天朕又知道了一句,原来有钱也能让尼姑作伪证,还作得笑哈哈,看来钱之一物,确实是好东西啊”
    王平安笑道:“那是,钱是好东西,不说别人,就说臣的爹爹,名字就叫做王有财”
    李治笑了两声,又开始发起愁来,道:“可是证人有了,那媚娘怎么进宫呢,如何找到个好理由?这个理由朕昨天想了一整晚,却什么也没想出来,当真是苦恼,看来还得是无病你来想才成啊”
    王平安想了想,道:“皇上,刚才上朝之前,在宫门口,国丈王老大人竟想请我过府赴宴,还要让夫人亲自下厨。臣想来想去,似乎就算是臣当了宰相,可以王老大人的身份,也用不着如此刻意地讨好臣吧?”
    “啊,你说王仁祐要请你吃饭,他是想求你办事吧?不会是想走你的门路,讨个官做吧?”李治莫名其妙,国丈还能缺官做么,自己只是事忙,没顾得上他罢了,只要吏部把升官文书送上来,自己岂有不批之理,用得着求王平安么,难不成国丈老头儿想进门下省不成?
    李治摸了摸额角,道:“朕只是一时事忙,没想起他罢了,他怎么着起急来了?”
    王平安轻轻一拍手,道:“皇上,问题就出在这里,您没想起他来,他可是当今国丈,您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他啊,忘了他岂不是就等于忘了皇后么”
    李治咦了声,有些茫然地道:“似乎真的有段时间没看到皇后了,好象最后一次,还是在登基大典上吧,此后就一直再没见过。”
    王平安微微一撇嘴,心想:“那日子可不少了,我连高句丽都打完回来了,这么长的时候,你们两口子竟一直没见面,你冷落她,也实在是冷落得太久了,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老婆”
    王平安道:“皇上,臣估计,国丈不见得找臣来求官,而是想通过臣,提醒一下皇上,让您多见见皇后。对了,皇上,你最近是不是有了新的宠爱之人啊,所以让皇后害怕了,这才告诉了国丈?”
    李治摇头道:“没有啊,朕已经很久没有召嫔妃侍寝了,只是有几次去见了萧氏,不过也没在她那里过夜,是去看了孩子,她给朕生了个小皇子,满讨朕欢心的。”
    王平安哦了声,道:“看来,皇后是怕萧淑妃抢了她的位子啊皇上您想,后宫之中,您只宠爱萧淑妃一人,这岂不是要给别人一种感觉,三千粉黛您不爱,只专宠萧淑妃一人吗?皇后岂有不害怕之理”
    李治很是惊讶地道:“没有啊,朕没有宠爱萧氏啊,朕去她那里,只是去看孩子的,不是去看她的啊”
    王平安道:“可别人看起来,却象是专宠,而且萧淑妃不仅得到皇上的宠爱,她又有皇子,别人看起来,甚至会认为皇上想要立她的儿子当太子呢”
    李治摇了摇头,道:“孩子还那么小,哪可能现在就立他为太子。”他说这话时,心中有些沮丧。
    李氏皇朝对于立太子之事,向来没什么麻烦,虽然太子总出事,但立太子却没什么麻烦的。李渊立了李建成,因为李建成是长子,李世民立了李承乾,也是因为他是长子。虽然他们最后都没当上皇帝,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都是皇后生的,并且都是长子。
    可轮到李治这里就不行了,王皇后没有生育,李治的长子是庶出,所以他登基之后,并没有着急立太子。当然,由于长孙无忌把持朝政,所以很大原因也在长孙无忌身上,他还没有想好,立哪个皇子当太子会对他更有利,所以他就不许李治立太子,李治也就没着急立,可心里头却还是不舒服的。
    王平安把他的不舒服说了出来,小声道:“因为皇后没有皇子,所以她害怕了,怕被废掉,这也是人之常情。臣估计国丈找臣,就是想探听一下其中消息,并想托臣劝劝皇上,多宠幸一下皇后,您不宠幸她,她一个人也生不出来啊”
    这话要是换了别人说,李治脾气再好,也得一记耳光打过去,可这话是王平安说的,他便感到很有道理。点了点头,李治道:“那朕以后就多见见皇后?对了,你可是她的堂弟呢”
    王平安嘿了声,道:“做不得准的。不过臣想,媚娘的事,能不能通过皇后呢?皇上,要不然你多见见萧淑妃吧,对她再好一些,这样皇后就会更害怕,国丈也会求臣,那时没准媚娘的事情,就会有转机呢”
    李治奇道:“转机?就算有转机,也不会和宫里嫔妃扯上关系啊,她们反对还来不及呢唉,想想真是头疼,朕昨晚一夜没睡,光想这事了,现在头疼得更加厉害。无病,这事就交给你办了,快点想出办法来”
    说着,李治站起身来,重重地拍了拍王平安的肩膀,道:“朕是很信任你地”态度和语气,竟敢长孙无忌还有史忠臣一样,他别的没学会,拍大臣肩膀的手段,却是学了个十足十,尤其是对王平安用得最多
    王平安告退出宫,而李治回后宫补觉去了。
    并没有去东台,王平安刻意不去处理政务,事实上门下省的政务,是属于衔接类型的,中书省做策划,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由马周做出的策划,哪可能有重大的错误,不需要审核的,而尚书省的长孙无忌,巴不得王平安不管事,而由他代劳呢,所以王平安去不去,也没啥太大的关系,相反还能落个好人缘。
    王平安出了宫门,远远的,就见王仁祐满脸笑容的迎了上来。王仁祐笑道:“王相,可让老夫好等,咱们现在就走吧?刚才老夫已经派人回家,让夫人准备酒菜了,今天咱们爷俩好好喝几杯”   
第七百八十三章 帮帮我家皇后吧
    第七百八十三章帮帮我家皇后吧
    王平安很是受宠若惊地道:“王老大人,小侄还以为你是客气呢,说要请我吃饭,只是说说罢了,没想到你真的要请啊”
    他把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