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这么客气干嘛,都让我不好意思了”
    薛仁贵满脸感激地道:“王相爷,小将在这玄武门里看大门,都看了好多年了,这自然是先帝信任小将的缘故,隆恩如此,小将敢不尽心竭力地守卫。可话又说回来了,新朝新气象么,小将总想着也能出去领兵,为国家多做些事。上次因为出征的事,还特地去求了长孙大人。”
    王平安笑道:“这回可是遂了你的心愿了,长孙大人帮忙,你可不是就能领兵出征了么,而且这次讨伐逆王,有胜无败,功劳稳稳当当地可以立下,到时朝廷一纸诏书颁下,薛大将军可就能守牧一方了,可比现在守玄武门,要风光百倍了”
    现在是初唐,还不是中唐晚唐,镇守四方的大将军,并没多威风的,要说比守玄武门更风光,那是不可能的,守什么地方也不如守玄武门的。可是,镇守四方的大将军自由的程度却是很大的,只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算说鸡蛋是树上结的,谁还敢反驳说是母鸡下的?
    薛仁贵陪着笑脸道:“那可不是嘛,象在长安城里,王公大臣满街都是,小将见了谁都得磕头行礼,要是出了长安,那可就是别人给小将行礼了”
    王平安嘿嘿笑了两声,道:“要说这长安城里王公贵胄多,那可真是多到数不清的地步了。要是说走在街上,忽然天下掉下了块瓦片,街上的人不小心被砸着了,砸到十个人,那有九个都是王公,剩下的一个还是贵胄,那多到没法儿。瓦片也为难啊,不砸谁都不好意思”
    薛仁贵一愣,没立时听明白,一块瓦片怎么可能砸到十个人?稍想一下,才明白原来王平安是在说笑话。他忙道:“谁说不是呢,要是光给王公贵胄行礼也就罢了,有时候遇见品阶比小将高的宦官,小将还得给他行礼呢,那心里才叫憋屈呢”
    王平安心想:“比你品阶高的宦官,可没几个。难不成史忠臣来了,你还敢不给他行礼么。你要敢当他面抱怨,看他抽你不?嗯,史忠臣不会抽你的,他犯不着亲自动手,他会让你自己抽你自己”
    薛仁贵小声道:“王相,小将想今晚去府上拜访,不知您可有空暇?”这话说得挺明显了,这是要给王平安送礼。
    王平安摆了摆手,道:“咱们自己兄弟,这个拜不拜访的不着急。你要出征了,花销必大,至少你得给自己的亲信预备盔甲吧,要是指望着卫府给你拨调,那可是得不到什么上好装备的。你把钱都留着给手下采买装备吧”
    薛仁贵不好意思地道:“那哪儿成啊,小将这心里头过意不去……”
    王平安拍了拍他的肩膀,满脸我是恩师的表情,道:“本相是很信任你的,薛将军你到了前线之后,定要英勇杀敌,为国家为皇上立功,这样本相在朝中也好为你请功。和别人说起你时,本相也有面子,毕竟你是本相推举的吗,咱们将相一体,共同为我大唐盛世基业奋斗终生,添砖加瓦”
    薛仁贵一听,心中赞叹,怪不得王平安小小年纪就能当上宰相,果然有过人之处啊,看人家的大道理讲的,多有水平,为了我大唐的盛世基业奋斗终生添砖加瓦,这话别人谁能说得了出来,只有咱的王相爷能说得出来啊
    薛仁贵大表钦佩,连声称是,愿意跟在王相爷的身后,好好地奋斗奋斗。可他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不管怎么说,自己受了人家那么大的好处,总得要报答一下才行,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啊,他又开口说起拜访之事。
    王平安想了想,道:“出征之前就算了,不要去本相那儿了。这样吧,如果你真有这份心意,我也不好推辞,不如等你凯旋而归后,再去我那里,我给你接风洗尘,顺便庆功,你看如何?”
    官场之上,没有白送的人情,如果王平安一味地不让薛仁贵给他送礼,那么事必会引起薛仁贵的恐慌,薛仁贵会胡思乱想的,为什么王平安不要我的礼物呢,为了什么呢?说不定还会引发猜忌,产生隔阂。所以说,礼物这个东西,不是想不收就不收的,事情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想不收都不行。
    相反,王平安一说让薛仁贵得胜还朝后,再去他那里拜访,这就表示现在我收你礼,你不见得能送多少,毕竟你还没发财呢,所以礼物的事情先放一放,等你出征回来后,发了大财,再给我送礼,这样你不是能多送些么,我这是体谅你,这叫先办事后收钱
    薛仁贵这才放下心来,不怕王平安胃口大,就怕他没胃口,哪个将军出征回朝,不都得发大财啊,就算王平安的胃口再大,他也能喂饱,就怕人家不让自己喂,那这里可就有说法儿了,而且啥说法还不挑明,可是最要命的
    薛仁贵当即表示,只要他能活着回来,回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王平安那里坐一坐,唠唠家常。
    两人客套一番,王平安也进了宫,他直接去了甘露殿,去见李治,要把今天的事跟李治说一说。
    故意走得比较慢,估计着王皇后应该把话和李治说完了,离开了甘露殿,时间上大约差不多时,他才请求面见李治。
    李治果然在等他,一听王平安到来,立即宣他进殿。李治不等王平安行礼,便从龙书案后跳了出来,挥手道:“都退下,都退下”
    殿里伺候的小宦官和宫女赶紧都出去了,谁也没敢留下。这些日子史忠臣身体一直不好,没有在殿里伺候,而史爱国和米小苗还没资格在这里长时间的当值,所以甘露殿的宦官高层,出现了空档,正好方便李治和王平安商量事。
    李治跑到王平安的跟前,道:“无病,刚才皇后来了,说要把媚娘接进宫来,她正在想办法,说不为别的,就为了能让朕过日子过得开心些。这是不是真的,皇后有什么办法?办法都是你想的吧,你怎么没有提前和我说呢?现在快快说给我听”
    王平安仔细听着李治说的这番话,前半句里自称为朕,后半句自称为我,这说明王皇后怎么样办事,并不能让李治着急,换句话说他根本没把王皇后当回事儿,而后半句问自己有啥方法时,他就开始着急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自己这个臣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要远远高过皇后这个结发之妻的地位
    王平安心里挺高兴,他道:“皇上莫要着急,快快请坐,咱们有话慢慢说。”
    李治道:“我能不急么,我等消息等得连饭都没吃。”他拉着王平安的手不肯松开,把王平安拉到龙书案那里,一同坐下。
    王平安道:“倒不是臣事先不和皇上说,而是臣的方法也是临时想出来的,是到了感业寺后,听了主持老尼的建议,这才想到了让媚娘当替身的事。”
    他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这事大概的经过,王皇后已经和李治说过了,尤其是关于替身的事,说得更加清楚。
    李治听罢,想了想,道:“那些曾经的嫔妃都没认出来媚娘?这可真是奇了,媚娘在宫里时不可能谁也不认识啊,怎么可能没人认出她来?还有那个老嫔妃,她为啥的要说后背有胎记的事,万一媚娘的背后真的也有一块胎记,岂不是要坏了大事”
    王平安笑道:“皇上,怎么可能没有人不认识武媚娘呢?关键的问题是,认出来有什么用,能给她们带来什么好处?好处是没有的,可坏处却马上就来。无利不起早,没好处只有坏处的事,谁傻啊去做这种事”
    顿了顿,他又道:“至于说到那个老嫔妃指出来的胎记,这个是不可能出现问题的。一来那种大胎记百万中无一,媚娘不一定有。就算媚娘就是那百万中唯一的一个,也照样能以此胎记为证据,说她不是曾经的武才人的”
    李治皱起眉头,想了半晌,却仍是没想明白,他道:“那个老嫔妃说的胎记至关重要,直接就能证明此了空,非彼媚娘也。可万一要是媚娘真的有呢,那该怎么办?”
    武媚娘有没有胎记,他当然知道,但对于那个老尼姑提出的胎记,却很不明白,为什么要提出来呢?
    王平安嗨了声,道:“皇上您想啊,只要提出了胎记,反正媚娘自家人是不会出来反驳的,女儿都死了,她们怎么可能再提伤心事,而且臣保护她们得紧,也不会让她们被人问起的。所以以胎记为证,再好不过。至于说到万一媚娘要是真的也有一块胎记,那这还不好办么。反正看过胎记的只有那老尼姑一个人,只要她说和以前看过的胎记不同,那不就得了。反而由此又可以引出一番评论,说小武媚娘和那死去的武媚娘有缘。”
    李治啊了声,恍然大悟,道:“这就和你以前说的一样,叫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王平安笑道:“对,作证嘛,还不就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的事么”
    “那,过些日子就由皇后把媚娘接进宫业,让她在宫里抄写经书?”李治问道。一想起能和武媚娘在宫中相会,而且是正大光明的相会,他就激动起来了。
    王平安道:“那是自然,这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办,顶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只要媚娘的头发长出来了,不再光头璀璨,那就可以入宫了,而且皇上还可以正式册封她一个封号,比如说昭仪啥的”
    李治心痒难耐,他道:“一个月的时间太长了,朕等不及啊,不如明天……嗯,过几天的,就让皇后把她召进宫来吧”
    王平安点头笑道:“这个便随皇上的心情了,不过也不能太快,否则会有流言蜚语传出去,没准有人会联想到皇上去感业寺的事,说您早就看上了了空小师太,结果皇后就把她给弄进宫来了,咱们等事情凉一凉的。”
    李治坐在龙榻上,不住扭动身子,他又想去感业寺了,想把这个好消息亲口告诉武媚娘。他问道:“怎么能让事情凉一凉呢?我要是收了一个尼姑做后妃,这事怎么都不会凉的,肯定要有人议论,我就怕舅舅插手,他对于这种事向来反感,怕是会为难媚娘啊”
    王平安心想:“他是会想为难武媚娘的,只可惜本事不够。”
    不等王平安出主意,这回李治自己竟然想出主意来了,他道:“这些日子朕多找些活儿给他做。那个昼夜开城门的事不够大,不如朕让他代天子阅兵,这不是要出征辽东了么,府兵大集,让舅舅去阅阅兵啥的,主持出征事宜,保证忙得他顾不上过问朕的事来。”
    王平安一挑大拇指,道:“高,此计大高,皇上英明。”
    两人商量了一番,王平安这才告退出殿。还没等他出宫,只是出了甘露殿不远,就见前面来了一人,是个小宦官。这小宦官似乎是在等着王平安,连跑带颠地过来,弯着腰,道:“王相爷,小的是淑妃娘娘宫里的,奉了娘娘的旨意,想要问您几句话?”
    现在王平安和萧淑妃已经是阵营分明地对着干了,这时候可不能首尾两端,两面讨好。他把眼睛一瞪,道:“有话快说,有屁就放,本相忙着呢,没功夫听你的废话”
    小宦官一哆嗦,好么,人不大,脾气不小,他道:“王相爷,您刚刚陪着皇后娘娘出宫了?可是去的感业寺?”
    王平安一甩袖子,道:“你说什么,声音太小,本相听不清。”推开小宦官,他又道:“也不屑听,回去告诉你家萧娘娘,收拾收拾行李,准备往冷宫里搬吧”
    小宦官大吃一惊,顿时呆住不动了。
    王平安大步离开,心中好笑,闹吧,萧狐狸闹得越欢,王皇后行动越快,武媚娘进宫的日子也就越近了。   
第七百九十二章 李义府
    第七百九十二章李义府
    王平安快步去了门下省,一进衙门,他就叫道:“诸君,可有什么紧要公务么,本相今天有空,可以用印”
    东台的官员们都吃了一惊,怎么搞的,这位三不管宰相怎么突然跑来办公了,还要用印?官员们赶紧从各自的屋子里出来,纷纷表示没有紧要的公务,就算是有,也都送到尚书省去了,由长孙大人代批。
    王平安连大堂都没进,笑道:“没有公务啊,那太好了,本相下值,你们也早点回家吧”说完,转身就走了。
    东台的官员们面面相觑,好么,看看人家王相爷,当官当得有多潇洒,挥挥衣袖,不带走半件公务。前脚进门就算当值,后脚出门就算是下值了
    王平安出了皇宫,赶去尚书省。尚书省和他的门下省可不一样,官员们忙忙碌碌,出出进进的,可不似门下省那样,官员们都坐在屋子里,等着下值回家抱老婆。
    王平安进了衙门,招手叫过一个官员,问道:“你们长孙大人可在衙内?”
    这官员咧嘴一笑,心想:“这位王相爷也真搞笑,问我也就罢了,竟然问的是你们长孙大人?他不认得我是谁么?”
    这官员笑道:“王相,您不认得下官了么?下官供职门下省,是您的直属部下啊只因您不在东台处理公务,所以下官只好把公文拿来送呈长孙大人,由他代为批阅的”
    王平安啊了声,想起来了,这个官员在自己点名是见过一面。他道:“嗯,你认出本相来了,很好。本相刚才是考考你的,看看你认不认得我这个上官。很好,你通过测试了。”
    这官员又笑了笑,回身一指,道:“长孙大人不在大堂,而在后面的二堂里,正在给户部的官员们开会,让他们筹集好大军远征所需的粮饷,您一进去就能看到他了。”
    王平安嗯了声,举步向里面走去,那官员在后面望着他的背影,嘴唇动了动,有心想跟上去,和王平安多说几句话,把自己的名字报上去,以便让王平安对自己留个印象。可又一想,王平安啥事不管,就算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又能如何,也不会对自己进行提拔的。这官员摇了摇头,出了尚书省的大门,便想赶回东台。
    他刚要上车,忽听远处有人叫他,抬眼望去,见远处行来一辆马车,车窗探出一个头来,竟是曾经的中书侍郎许敬宗。
    这官员脸上露出微笑,快步迎上,不等马车停下,便抱拳道:“许大人,咱们可多日不见了,您一向可好啊?看您似乎又福态了许多,想必日子过得顺心”他跟着马车跑了几步,待马车到了尚书省的门前停下,他打开车门,作势扶许敬宗下车。
    许敬宗这段日子那真过得要多顺心,就有多顺心,天天犹如是在天堂一般。他一生爱财,当官的终极目标就是发财,甚至连嫁女儿都要算计财礼钱,其爱财的程度以及为人,堪称大唐官场的一朵奇葩。
    本来许敬宗上次被修理之后,以为自己这辈子就算完蛋了,再没有出头之日,可不想王平安却把他调去灵感寺,负责通天浮屠的修建事宜,而从修通天浮屠里,又衍生出无数的生意。这下子,许敬宗算是如鱼得水了,对他来讲,天天过手金钱,这可比在中书省当官舒服多了。对于他来讲,家里藏多少钱不重要,而是控制多少钱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能控制住别人的钱,那对他来讲简直就是美到天上的事了。他现在做的事等于是古代的金融事业,玩的就是资本,正和他的心意
    许敬宗红光满面地下了马车,看着眼前的这个官员,笑道:“义府老弟,有段日子不见了,你现如今还在门下省当典仪啊?”他看这官员的官服是深青色,是个八品的小官,是以有此一问。
    这官员名叫李义府,在李治的时代可是一个大大有名之人,人送绰号李猫,是武媚娘的御用马屁精。在李治登基之后,他应该成为监察御史的,正八品的官职,可由于历史发生了少许偏差,他的官就没升上去,所以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门下省典仪,被人支使着,干些跑腿的活儿。
    李义府很是尴尬,他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好几急速奔四的人了,空有雄心壮志,却还当个典仪小官,也是无奈之极的事情,没办法啊,没有上官赏识,想升官难如登天。
    干笑两声,李义府道:“回许大人的话,下官至今还在门下省供职,前段时间得到消息,说是能够升任监察御史,可不知怎么的又没动静了。”
    “监察御史官也不大啊,委屈义府老弟了。”许敬宗拍了拍李义府的肩膀,道:“老弟你心思敏捷,怎么不活动活动,你现在正当壮年,正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啊。对了,现在王相爷掌了门下省,他为人最好说话,你怎地不去巴结?”
    巴结这个词被许敬宗说出来,仿佛是天经地义一般,要想升官,巴结大上司,是很正常的嘛,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李义府竟然真的没有一点的不好意思,反而叹了口气,小声道:“许大人有所不知,那王相什么事都不管,连衙门都不去,下官虽想巴结,却苦无门路啊”
    说着话时,他转头冲着尚书省的大门,下巴扬了扬,道:“刚才在里面见着王相爷了,他竟然把我当成了尚书省的官员,压根儿就不记得我是谁了呀”
    许敬宗老油条一根,一看李义府的表情就明白了,既然刚才两人见面了,李义府定是没有兴趣上前巴结,估计是认为王平安作官方法不对,不能长久为相,所以不必去巴结,没啥用处。
    许敬宗道:“义府老弟,这你可错了,大错特错啊你以为干活干得多,才能升官?错了,是有功大伙分,所以才能升官。你想想啊,正因为王相爷什么活都不干,那些活本来也就该下面的人干,他只是用个印而已,所以门下省干出了什么功劳,都要算到底下人的身上,王相爷半点不分,你本人就在门下省,你想想看,大家都说他不去办公,可有人说公务因此而耽搁,从而说王相爷的坏话么?”
    李义府一愣,他这时候还没到李猫的程度呢,远不如许敬宗那么油滑,可一听也就明白了。他点头道:“说来也奇了,还真没有人说过王相爷不够资格当宰相”
    许敬宗两手一摊,道:“这不就得了,而且别的宰相见王相爷只会附议,从不起妖娥子,就等于大家分了他这个宰相的权力。你说,别的相爷能不愿意他在门下省么,要是换了别人,岂不是又把权给抓回去了,那多没意思啊”
    李义府豁然贯通,道:“原来当官的诀窍在这里,不是我能得什么好处,而是别人因为我,能得到什么好处,这样我才能一直往上升”
    许敬宗拍手笑道:“就是这么回事,你总算是开窍了。王相爷不干活,一旦有活儿来,他就得找人干,他谁也没记住,却偏偏记住个人名,是你义府老弟的,那活不就是你的了么。等活儿干完了,你说是王相爷指导的,王相爷一高兴,你能不升官么?所以说,王相爷的大腿又粗又壮,你得想法抱上,可别松手啊”
    指点一番之后,许敬宗道:“老夫来尚书省有事,这就进去了,义府老弟也赶紧回去吧,该干嘛干嘛,找准机会,使劲往上窜吧”嘿嘿笑了几声,他进了尚书省。
    李义府在门口呆立半晌,心想:“找机会,我倒是想找机会,可机会在哪儿呢?”
    王平安去了二堂,见长孙无忌坐在大案之后,面前站着好大一群的官,他便没进去,只在门外冲长孙无忌笑了笑,便站到了一边,假装看风景。
    长孙无忌明白,王平安无事不登三宝殿,要么不来,要来就肯定是有事,他摆手道:“今天就议到这里吧,明日请早。”
    官员们便即告退,出门时看到王平安,自有一番奉承,王平安连打哈哈,敷衍过去。
    进了二堂,王平安道:“舅父大人,外甥从甘露殿里来,听皇上说他有意想让你代天子阅兵,主持出征事宜。”
    长孙无忌听了这话,啊地一声,从椅上站了起来,脸上瞬间现出又惊又喜的表情,可这表情来得快,去得更快,一闪而过,又恢复了平静。他并不再坐下,而是顺势伸了伸手臂,扭了扭腰,道:“坐得久了,腰酸背痛,得活动活动了”
    王平安见他掩饰心中的喜悦,笑道:“舅父大人,这可是个累活啊,你要是不想干,不妨推了它。”
    长孙无忌嗯了声,道:“如果皇上有旨,身为臣子的,怎么可以推却不干呢?你当老夫和你一样吗,就知躲轻闲。”顿了顿,他问道:“皇上还说什么了?”
    王平安道:“还说城门昼夜不关的事,有百纳海川之意,别的就没啥了”
    长孙无忌轻轻点了点头,心想:“代天子阅兵,这可是大事,本朝尚无先例,我得找褚遂良他们好好商量一下。”他道:“你来就是和老夫说这个的?”   
第七百九十三章 灵感寺步行街工程
    第七百九十三章灵感寺步行街工程
    王平安笑道:“门下省是个清闲的衙门,一天到晚也没啥公务。外甥见没啥事儿,为了不浪费时间,所以也就下值了,打算去街上找个地方,吃点喝点。舅父大人,你要不要一起去啊?由外甥作东,咱们好好喝几盅。”
    长孙无忌气道:“什么叫不浪费时间,所以下值?难道坐在衙门里是浪费时间么?”
    王平安忙道:“不是,外甥不是这个意思。在衙门里没事,还不如去街上了解一下民生,了解一下百姓们的生活状况,这不比干坐着要强么舅父大人要是没有时间,那外甥就一个人去了。唉,了解民生很是辛苦啊,还要听百姓们述苦,还要为百姓们排忧解难,光想一想,都感觉辛苦啊,可谁让外甥心系百姓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