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医生-第4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体了,没人观看他的表演,那他还哭个什么劲儿啊,翻身上马,也跟在后面,一起出城。
    进了突厥大军的兵营之后,长孙无忌去了汗帐,汗帐里面早就收拾干净了,再看不到杀李恪时留下的血迹,就象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
    长孙无忌在帐中写了一道奏章,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写下,向皇帝李治报告此事,奏章的后面,王平安先签了名,随后车正贤和史爱国也都签了名,算做是一道联名奏章。
    把奏章封好,长孙无忌派人送回京城。此后数日,王平安一边让突厥大军向高句丽方面移动,一边静等着长安的消息。
    按着他的估计,突厥大军暂时性地去接管高句丽,已然成了定局,不会有什么改变,而阿史那奇钵儿带着突厥大军到了高句丽之后,由于高句丽不少的城主还处在和车正贤的对立面,算得上是叛军,所以突厥兵去镇压叛乱,是会得到足够的好处的,所以高句丽这方面,不用担心。
    他所要关心的是武媚娘的反应,李恪之死,对武媚娘肯定会产生很大的震动,武媚娘会做出什么动作来,他是必须要防备的。但有一点,只要他把握着车正贤,他就一定能和长孙无忌回长安,毕竟高句丽正式投降,划入大唐版图的事,太过重大,以武媚娘现在的实力,她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阻止的。
    而王平安和长孙无忌只要一回京,那不少事情就都好办了,只要能见到皇帝就行,对于大臣们来讲,就怕见不到皇帝,没有皇帝的支持,啥事也办不了。
    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长安方向才有消息传来,而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把王平安和长孙无忌全给吓傻了。
    长安传回来的消息竟然是,王皇后被废掉,武媚娘被加封为皇后武媚娘在李义府和米小苗的帮助下,成功干翻了王皇后
    由于王皇后一直是在照顾着皇太子李忠,而李忠这段时间不知怎么的,总是得病,而且一场病比一场病严重,始终都好不了,太医们束手无策。武媚娘在皇帝的耳边吹了强劲的枕边风,使得皇帝李治认为,王皇后不是一个好皇后,而先前宫里出了那么多的事,都是由于皇后不贤,所以才导致的
    本来太子李忠得病,就算要怪王皇后,也还是不至于严重到要废掉她的地步的,可架不住武媚娘总是说她的坏话,而米小苗又天天地去“查证”,去“证明”王皇后的确不贤,而且还说她背后抱怨皇帝,说皇帝的坏话。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时间长了,李治便就信了武媚娘和米小苗的话,对王皇后不满之极。而在朝中,李义府又借着他是监察御史的身份,拉拢门下省的官员,谁要是顺着他的意,说武媚娘贤惠,那他就说那个官员的好话,谁要是不肯归顺,不愿站到武媚娘的队中来,他就拼命说谁的坏话。
    如此一来,把门下省的官员给收拾了个够呛,不少人只好巴结李义府,甚至去民间找了些所谓的祥瑞来,说天降祥瑞,是预示着大唐将要换皇后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虚无飘渺的证据,给武媚娘加封皇后摇旗呐喊。
    宫中朝中,一片赞扬武媚娘之声。房玄龄和褚遂良他们又得到了长孙无忌给他们送去的信,说是要养贼以除贼,便对李义府的折腾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势力。
    可谁也没有想到,武媚娘折腾来,折腾去,竟然把王皇后给折腾得被废掉了。而当李治说要立武媚娘为皇后时,朝中大臣过半反对,尤其是房玄龄和褚遂良反对的最强烈。李治拿不定主意,便问大将军李绩。
    李绩不肯搀和进去,便对李治说这是皇帝的家事,当由皇上自己作主,不需要问大臣的。他没有表明立场。
    可没有立场,实际上就是一种立场。李治很高兴,便对大臣们说,立谁为皇后,是朕的家务事,不需要问你们的,朕意已决,就立“杨春花”为大唐皇后了。
    册封武媚娘的诏书很快就发了下来,只要告天之后,武媚娘即将正式成为皇后
    李治在收到长孙无忌的奏章之后,下旨让长孙无忌回来,说他不但巡视了大运河的全程,都巡视到幽州去了,很有功劳,而且又接受了高句丽的投降,有大功于国,所以特让他回京交旨,并让王平安也回来,一起参加新皇后的册封典礼。
    看了圣旨之后,王平安和长孙无忌都是大为震惊。王平安道:“舅父大人,这可怎么办,武媚娘要是一旦成了皇后,咱们可就都大势去矣了呀”
    长孙无忌手捧圣旨,额头上全是汗水,他道:“是啊,那可是坏了大事了。照老夫估计,褚遂良他们的书信,这几日也会到达,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这事的,咱们再做定夺。”   
第九百零八章 班师回朝
    第九百零八章班师回朝
    按道理来讲,在皇帝李治的圣旨下达之前,褚遂良他们就应该把关于这件事的“小道消息”送来给长孙无忌知道。可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是,褚遂良他们竟然在圣旨都到了三天之后,才把这个消息送来。
    由于长孙无忌和王平安带着军队,又往高句丽方向移动了不少,阿史那奇钵儿已经进入高句丽了,王平安带着自己的侍卫团,还有一部份突厥兵,留在营州北面的百里之外,名义上是处理后勤事宜,给东征大军提供军需保障,事实上他们是在等着长安的消息。
    这天,汗帐之中,长孙无忌叫来王平安,指着案子上的一封书信,道:“无病,褚遂良他们送信来了,信上说了武媚娘即将封后的事情。”
    王平安赶紧拿起书信来看,他问道:“不知什么原因,他们怎么到现在才送消息来,如果咱们早得到消息,就能早做准备,没准在皇上有心想立,却还没做决定之前,就上一道奏章,反对此事了。”
    长孙无忌嘿然道:“你想到了,那武妖女自然也想到了,她可不是盏省油的灯啊前日咱们收到的那道圣旨,实事上是先给咱们送的,让咱们以为事情已成定局,来不及反对了,而在朝中,却是晚了三天才公布的,结果褚遂良他们可不就把消息送来晚了么”
    王平安哦了声,道:“咱们先得圣旨,却又没有收到朝中大臣的书信,自然会要等着确切的消息到来,如此一来,可就没有了反对的时间,让武媚娘把事情给做实了”
    他一边说,一边看起书信来,而长孙无忌默然不语。过了一小会儿,王平安把书信看完,道:“要照书信上说,褚大人和房大人他们,已经对武媚娘全无办法了,除了整天的叫喊反对之外,什么具体的办法,都想不出来了”
    长孙无忌嗯了声,没有立即回答,过了好半晌,他才道:“老夫一生遇到过无数的对手,可最难缠,最要命的敌人,就是这个武媚娘了。”
    王平安点了点头,心想:“你的感觉是对的,别的敌人都是被你打趴下的,而武媚娘是把你给打趴下的,不仅如此,最后还要了你的老命”
    一想到长孙无忌以后会被武媚娘给害死,他心中就不是滋味,且不说长孙无忌对他的好处,单说兔死狐悲,长孙无忌的下场,没准就是他王平安的下场,他同样也有被武媚娘收拾掉的危险。
    长孙无忌道:“无病,事已至此,你我又不在长安,可以说是完全处在下风,老夫一时之间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来。你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王平安皱起眉头,道:“要说办法,当然是有,比如说随波逐流,咱们只要把眼睛一闭,不去追究武媚娘的事,她愿意当皇后,就让她当去好了,那不就一切都解决了,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长孙无忌嘿了声,听了他的话,却没有生气,反而笑道:“装聋作哑?说得好,装聋作哑谁不会,老夫也会啊可你想没想过,你知道了武媚娘的秘密,公开出来,是不对起先帝,也对不起当今的皇上,可要是不公开出来,那就会成武媚娘心中的一根刺,因为她会总认为你有可能会公开出来。你说,就算你装聋作哑,就算你明哲保身,你最终能保得住性命么?武媚娘不动手则罢,一旦动手,必是害你quan家,你自己的命不在乎,可你家人的命呢?你不替他们想想吗?”
    王平安叹气道:“那完蛋了,那就只能和武媚娘对着干了。可怎么个干法,我却是半点办法都没有。说起来,王皇后我那堂姐,实在太也没用,咱们这才离开长安多久,她就又被打入了冷宫,难不成那冷宫是专门给她量身定造的,非得她去住不可了?”
    说起王皇后,可也真够倒霉的,好歹真实历史上,她是和萧淑妃一起被囚禁在里面的,可现在倒好,自己一个人进去了,孤孤单单,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时间一长,还不得疯了么
    长孙无忌半天没有说话,他也在想着对策。真实的历史上,他啥对策都想到了,可最后一条对策,他没有使用,所以被武媚娘给害死了。当然,当时的实际情况,最后一条对策,就是兵谏,他也用不出来,手中无兵,如何兵谏?所以这条对策,他也只能想想,却是没办法成功运用的。
    可现在不同了,他有了王平安的支持,而王平安手中有兵,不但有随身的三千侍卫,在外还有十万突厥大军可以为他摇旗呐喊,这就是实力,有了本钱,想干啥都方便,包括兵谏在内。
    长孙无忌现在除了兵谏之外,再也想不到别的办法,而他以前跟着李世民时,干过兵谏的事,玄武门事变其实就是一场兵谏,只是结果比普通的兵谏血腥些罢了。
    长孙无忌看向王平安,心想:“不能把我要发动兵谏的事情,提前告诉他,他肯定不敢。而我一旦发动兵谏,杀掉武妖女,皇帝必会和我翻脸,实在不行,我也奉他做个太上皇吧。治儿这孩子没啥大出息,本来以为他没有出息,所以正好听话,可现在看来,他又没出息,又不听话。如此一来,还要他当什么皇帝?不如立了李忠那小太子当皇帝吧,小孩子想不听我的话也不行”
    心中打定主意,长孙无忌道:“罢了,一切事情,等咱们回长安后,找褚遂良他们商量着办吧,估计要想铲除武妖女,这事怕是短时间办不成啊,得从长计议才成”
    王平安连忙点头,道:“从长计议最好,啥事都慢慢来呗,能不伤和气,最好不要伤了和气。”他嘴上是这么说,可心里却想着,等回到长安后,他就去找武媚娘,只要能让他去封地,不再长安朝廷里淌浑水,那他就赶紧走,武媚娘和长孙无忌的斗争,他可不想搀和。
    长孙无忌和王平安两人各有算盘,心中想的和嘴上说的,全都不一样。
    长孙无忌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准备好回京事宜吧,这次回京,不能说是得胜还朝,可却也算得上是班师回朝,老夫认为,你应该把所有的侍卫都带上,还要向阿史那奇钵儿要一队精锐兵将,用来向长安百姓夸武,让他们看看,是什么样的军队,只一出动,就把高句丽给吓投降了。”
    王平安却摇头道:“这个,似乎不妥吧?夸武夸的应该是咱们大唐府军才对,怎么夸起突厥兵来了,这不是等于在说突厥兵比咱们大唐府兵,还要威猛么?”
    长孙无忌脸一沉,道:“无病,你有这种看法,可让老夫失望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管是突厥兵也好,大唐府兵也罢,都是天可汗,我当今皇上的臣子,都是他的军队,何分你我?”
    他顿了顿,又道:“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顾虑,那也好办,至多让突厥兵在进京时,穿上咱们大唐府兵的军服也就是了。这也算是我大唐教化之功,把原本的蛮夷之兵,变成了王师,这可绝对算得上是功劳一件啊。难不成你还嫌功劳太多么?”说罢,他哈哈大笑。
    王平安心想:“功劳多少,对我来讲已经不重要了。不过,他干嘛要突厥兵进入长安,怕是不象他说得这么简单吧?”
    王平安问道:“舅父大人,那该带多少突厥兵进京呢?太少了不好,可太多了更不好啊”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你有三千侍卫,这些兵将算不上多,不如再带五千突厥精兵吧,凑成八千之数。八千虎贲入京,不管是用做仪仗,还是夸武耀威,都是正好之数。”
    王平安这才算是稍稍放下心来,八千人确实不算多,而且自己也好管理,不至于出什么妖娥子。他点头同意,立即提笔给阿史那奇钵儿写信,让他调五千精兵过来,用做带回长安,夸武之用。
    此后,又等了几日,高句丽的阿史那奇钵儿便把五千精兵派了回来。阿史那奇钵儿得知要这些兵将是用来进长安夸武的,自然不敢怠慢,不但兵将都是挑最高大威猛的,就连战马都是挑最好的。
    突厥精兵一到,王平安立即把军需事宜转交给一名突厥大将,让他把军需都送进高句丽,一年半载之内,高句丽就可着阿史那奇钵儿去折腾了。
    王平安和长孙无忌则带着八千兵将,返回营州,取道幽州,往长安进发。
    路上,接连收到褚遂良和房玄龄送来的书信,信上所述事情,愈发的严重。武媚娘已然开始着手在卫府中安插亲信了。就因为李绩当初没有表明立场,和了把稀泥,武媚娘便认为他好欺负,给他加了太尉称号,把兵权架空,又把尉迟恭给架空了,她已然掌握了两支卫府军队,带兵的大将军都是她新收的心腹。这些心腹,领兵打仗不见得有什么本事,可靠整自己的上司,从而往上爬,却个个都是高手。
    武媚娘又往大理寺安排了人,第一个被升赏的竟然是狄仁杰,因为狄仁杰是她的“妹夫”,因为狄仁杰要娶武小妹呀,实在亲戚,当然要重用了。   
第九百零九章 离京五十里
    第九百零九章离京五十里
    武媚娘当然不肯说明自己就是武媚娘的,她一直自称叫杨春花,而她是武媚娘的事,并没有大规模的传扬开,褚遂良和房玄龄在长孙无忌没有回长安之前,并没有把这件事泄露出去,就等着找机会,给武媚娘致命一击呢
    武媚娘以狄仁杰是少年英才为名,在李治的枕边吹了吹风,李治便下旨特进,让狄仁杰当上了大理寺的少卿,算是大理寺卿的副手。实际上,因为大理寺卿已经开始明哲保身了,所以大理寺的所有事宜,从理论上来讲,落入了狄仁杰和秦少卿的手里。而秦少卿见朝中变故巨大,吓得他一直托病在家,不敢去衙门里处理事务,如此一来,大理寺就等于是狄仁杰说了算了。
    狄仁杰可也不傻,他知道新得宠的杨娘娘为啥对自己这么好,一来是向王平安卖好,通过他的事,向王平安传递一个信息,她是不会和王平安为敌的,二来就是让狄仁杰去收拾那些反对她的皇族之人。
    皇族中,反对武媚娘的人可不在少数,但不管谁反对武媚娘,武媚娘都会立即派人去“查看财产”,去查一下皇族里的那些人,有没有贪污受贿,有没有利用职权收取好处。只要她一使出这招,几乎没有哪个皇族中人能够幸免。
    别的不说,皇族中人过个生日,送礼的人还不海了去了,可在查证家产时,禁军可不管什么是收受的贿赂,什么是收的礼物,统统都当成是贿赂,上报给李治。李治一怒之下,自然要把皇族中人送去大理寺,而狄仁杰要干的事就是,收拾这些“不识时务”的人。
    武媚娘用了这么一手,不但把皇族中人给吓住了,就连朝中的大臣们,也有不少被吓住了,不少人屁股后面都不干净,不查也就罢了,一查之下,没几个能跑得了的
    现在的朝廷中,除了几个知道内情的重臣之外,几乎所有的大臣,个个都怕起武媚娘了,武媚娘在宫里打个喷嚏,都能在朝中刮起一阵风暴来
    狄仁杰亲自给王平安写了信,他问王平安,要怎么做才行,是按着武媚娘的意思,去整那些皇族中人,还是现在就跟武媚娘翻脸?
    王平安给狄仁杰写了回信,让他稍安勿躁,不要立即和“杨春花”翻脸,如果现在就翻脸,武媚娘就会罢了狄仁杰的官职,而狄仁杰要想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有所作为,那么就必须手中有权。要不然狄仁杰被打回原型,那到了关键时刻,可就不能再牵制武媚娘了。
    王平安让狄仁杰暗中保护皇族中人,可千万不要弄出人命来,那仇可就结得大了,要暗地里卖出人情,得到皇族中人的支持,这样才能形成一股势力,在关键时刻,对抗武媚娘。
    行军的路上,书信往来不断,长孙无忌越看越是心焦。这一日,扎营之后,长孙无忌叫来王平安,道:“无病,事情比老夫估计的要严重得多,这个武媚娘太过厉害,行动如此的迅速,如果再假以时日,怕她连替皇上代批奏章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啊”
    王平安心想:“代皇帝批奏章还叫个事儿么?过不了多久,你就能看到了,武媚娘连垂帘听政的事都干得出来。别人垂帘听政,听的是儿皇帝的政,可武媚娘听的是丈夫的政,怎么样,够前无古人的吧?告诉,她的行为,不但前无古人,就连后无来者,她都做到了。”
    心里这么想,嘴上他可不能说出来,他只是惊讶地道:“如果真是如此,那可是要不得啊,代皇上批阅奏章?她把皇上当成了什么,皇上是她的丈夫,可不是儿子啊”
    长孙无忌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什么,可终究是咽了下去。他想说的是,皇上可不就是她的儿子么,她是先帝的嫔妃,等于是皇上的母妃,要说皇上是她的儿子,也不算错
    一想到这个,长孙无忌怒火升腾,他道:“武妖女必须要除掉,绝不能再姑息下去了,老夫回长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她血溅三尺”
    王平安没敢吱声,你让她血溅三尺,那你就自己动手去吧,就象让李恪死掉那样,可不要让我去做,我这辈子还没杀过人呢,连鸡都没杀过
    长孙无忌发了一通的脾气,又对王平安进行了一番忠君爱国的教育,让他一定和武妖女划清界限,不能学李绩那样,没有立场。没有立场的结果怎么样?就是被弄成了空壳子,一个领兵的大将军,手里没有了兵,那不就是混吃等死么,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
    王平安心想:“我倒是很想过没有意义的人生,世上最幸福的事,不就是好吃好喝,好开心么?意义,这就是最好的意义”
    长孙无忌心里一着急,更加催动军队,行军速度更快,没过几天,他们便到了离长安城五十里的地方。军队行进到了这里,没有皇命,就不能再往前走了,要让皇帝决定,是直接进京夸武呢,还是在离城三十里的地方,搞个欢迎仪式啥的,全由皇帝做主,领兵的将军不能擅自作主。
    大军扎营之后,长孙无忌先给朝中的老友们写了信,让他们快些想对策,书信先发了出去,直等了两个时辰之后,他才给皇帝李治写了奏章,报告自己到了离京五十里的地方,该怎么办,还请皇帝示下。
    因为书信传送需要时间,这天晚上,临睡之时,不管是褚遂良他们,还是皇帝,都没有回信,估计着要等明天白天时,才会有书信和圣旨到来。
    可是,到了后半夜的时候,王平安正在睡觉,却被欧阳利给叫醒了。欧阳利在帐外道:“主人,长孙相爷要你去他的帐里,现在就过去。”
    王平安一惊起身,问道:“怎么回事,怎么这时候叫我过去?可是京中有书信送来?”
    帐外的欧阳利道:“是褚遂良亲来”
    王平安啊了声,没想到是褚遂良亲自来到这么晚了,褚遂良亲自到来,肯定是有大事发生,否则他派个人来就行,有什么话不能在书信里说呢,非要当面说?
    王平安道:“我马上就去。”他起身穿上衣服,出了帐篷,立即往长孙无忌的大帐奔去。
    他和长孙无忌的帐篷离得并不远,片刻即到。王平安来到帐外,见帐中透出灯光,他道:“舅父大人,外甥来了”
    帐里传出声音,一听说话声,就知长孙无忌现在的心情极其恶劣。长孙无忌道:“速速进来。”
    王平安挑开帐帘,见长孙无忌披着衣服坐在案后,旁边坐着褚遂良,褚遂良一身黑衣,就如同夜行人相仿,正满脸凄容地看着自己。
    王平安进了大帐,直接就问道:“褚叔父,你怎么来了,可是京中发生了变故?”
    褚遂良也不客套,并不说什么场面话,他道:“京中确是发生了变故,皇上突然下旨,说明天就要进行册封大典,册封武妖女当皇后了”
    王平安一屁股坐到褚遂良的身边,吃惊地道:“明天?为什么是明天,难不成早就准备好了?可如果要是提前准备,具体日期褚叔父你们应该早就知道啊,为什么书信中从未提到?”
    褚遂良叹了口气,道:“准备什么,有什么好准备的。皇上又不是大婚娶皇后,他只是废掉了一个,再立一个罢了。皇上说国库尚不宽裕,一切从简,因为你和无忌公回来了,把高句丽纳入了我大唐的版图,算是立了不世之大功,理当庆祝,这本就是一笔花销,而册立新后如果大操大办,又是一笔开销,不如两个仪式合到一块办,这样又气派,又能省下不少的钱物。”
    王平安啊地一声,看向长孙无忌,就见长孙无忌脸色铁青,眼珠乱转,不知在想着什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