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江红之崛起-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作原理和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
    对于各国工业界来说,他们最为关注的是前者,而非后者,同样能够令一个国家陷入疯狂的也是前者,对于德国来说,几个月前,总额高达一亿马克的机器定单,足够让整个德国对这个东方国家重燃好感,随后的几个月中,每个月数百万、上千万马克的定单,尽管这些中国人有个臭毛病,即在各国定购机械设备的话,附带的条件是必须进行技术转让虽说这个臭毛病的确让人反感,可以庞大的定单和未来的市场,依然令这个国家的工业界和银行界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历史”上愉快的合作更使他们信心百倍。
    柏林,金碧辉煌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宫,三名身着中国海军军官正百无聊赖地干坐着,作为中国海军接舰团的成员,他们虽然随程壁光一同来到欧洲,但却未随同返国,他们要在欧洲各国考察各国舰队和海军技术,以便为他日中国海军发展提供借鉴。
    无论是洪海良或是刘培民亦亦或是蒋志先来说,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出国,但却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欧洲强国的皇宫,故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从大厅里霍亨索伦家族的装饰品到走廊上充满西洋气息的壁画,从洋溢着异国情调的巴洛克式家具到别具特色的波斯风格地毯都吸引着他的视线。
    洪海浪的眼睛不住地东张西望,还不时小声问刘培民几句,尽管他们参加过各国海军以及工业界举行的招待宴会,但对于欧洲的皇宫却是异常陌生。唯独蒋志先对此已经视若无睹,只笑吟吟地端着葡萄酒杯品尝。
    “明明是德皇要接见我们,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等了好半天,看累了的刘培民终于忍不住嘀咕起来。
    “不急,他越慢,证明对我们越是看重。”
    蒋志先的话让洪海良和刘培民两人都露出了不解之色,这是什么逻辑?
    只是,话说完后蒋志先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虽说他从未见过威廉二世,可却在从法国抵达德国后,仔细查找过关于这位皇帝的资料,出生时因左臂麻痹萎缩,导致这位皇帝从童年起的就形成自卑而又自大的性格的,
    正是他的这种性格,使得他不遗余力的建立一支一流的舰队,他的祖父威廉一世是个英雄,通过训练陆军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而他,威廉二世,将会通过建造一支舰队,使德意志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毫无疑问,他会是这支舰队的总司令——大西洋海军上将。
    原本对于威廉二世的接见,只是中校军官的蒋志先并没有多少信心,毕竟这位自负的皇帝怎么可能接见,这个他所蔑的东方国家的小小的海军中校呢?
    但最终执政府在过去几个月与德国工业界签定的的累计高达1。4亿马克的定单,和他们在德国各船厂、兵工厂只考察,而不下定单的举动,让原本信心百倍,感觉至少可以从中国海军得到不低于4000万马克定单的军火商们变得急不可耐了,终于在企业界的建议下,“大西洋海军上将”皇帝陛下,终于决定接见这三名小小的校级军官。
    基于对这位“海军上将皇帝”的了解,蒋志先清楚地知道对方此时此刻在干什么——更衣这位极为自负而又自卑的德意志皇帝,一天要换四套衣服,同时搭配不同的首饰和勋章,他是用招摇掩盖内心的自卑。
    如果他要接见一个认为比较重要的人物,必定精心打扮一番,对方越重要,他在装扮上花费的时间也就越长,他为什么在这时候“打扮呢”?或许是因为他想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的强大吧
    这时一名近侍走了过来。
    “请随我来”
    在三人进入一间挂着一副威廉一世在凡尔塞宫登基的油画的大厅后,终于他们三人看到了那位自负的德国皇帝。而在这位德国皇帝的身边,他们又意外的看到一个人,汉堡商业协会会长——里帝芬?冯?克,他怎么会在这?三人的心中略带着些许疑问,当他们在法国时,是汉堡商业协会主动邀请他们来德国,并且安排他们的食宿以及出行,他们的目的非常简单,只是为了想和中国多做生意,或许正是他们促成的这次见面。
    “见过陛下”
    三人同时恭恭敬敬地鞠躬作为见礼。
    “啊……三位年青的中国海军军官,很高兴见到你们。”
    一阵朗声的笑声从威廉二世,身着军装、腰配宝剑、胸前挂着数个大勋章的皇帝,满面尽是笑容,皇帝明显精心打扮了一番,但洪海浪怎么看都觉得这位与执政留着同样的胡须的皇帝身上,看不到一丁点军人应有的气质。
    初步的见礼后,宽敞的大厅里只剩下了4人,在皇帝陛下伸手示意下,蒋志先三人坐在沙发上,蒋志先原本就会说英语、法语以及德语,这会自然不需翻译。
    “怎么样,谈谈你们对德国海军的看法,你们来此不正是承担着使命吗?”
    威廉二世依然是一笑容可掬的模样,在某种程度上他并不愿意接见这三位中国海军的校官,如果是将军的话,或许他可以考虑一下,但是出于以克虏伯为首的工业界和德国中央银行总裁为首的许多柏林财界巨头的请求,他还是决定接见这三名中国海军军官,他的海军扩张需要军工界和德国财界的支持。
    “贵国海军短短6年间即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实为我等所惊叹”
    蒋志先如实的说道,六年前德国国会通过扩建海军法案,把舰队扩建为一支拥有19艘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42艘小型巡洋舰的舰队,扩建期是的六年,而在四年前,在这位“太西洋海军上将”的支持下,提尔皮茨不费吹灰之力,通过修订海军法案,国会批准了舰队扩建到拥有38艘战列舰、20艘大型巡洋舰和38艘小型巡洋舰的计划。
    “这全仰懒德国领先于世界的造船业,如果没有领先他国的造船业,德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
    威廉二世郑重其事的说道,如果不是他们在克虏伯下达了6座双联舰用炮塔和两座305毫米铁道炮的定单,他真还不相信这三名小小的校官竟然背负着采购任务。
    中国的那位执政夫人从英国海军购买两艘军舰的事实提醒着德国造船界,这个国家已经开始着手重整海军,英国在推销其军舰队原本就有技术以及声誉优势,而中国的执政夫人又是英国人,他们夫妇与即将出任第一海军大臣的费舍尔又有着不菲的私交,德国造船界必须要绞尽脑汁方才有可能得到来自己中国的定单。
    作为皇帝的威廉二世自然愿意为造船业出力,这对德国海军有好处,可以扩大生产、增加船厂收入,又能利用外贸舰为自己的新舰作技术试验,德国的装甲巡洋舰的技术积累便源自中国的定单。
    “的确,与英国以或是其它国家军舰相比,贵**舰优异的质量和防护能力,一直享荣誉世界,而且的贵国造舰重视防御的风格,也是符合像中国这样,无力购买太多军舰,却又急需战舰的国家”
    蒋志先点头附合着,他说的也是实话,德**舰普遍重视防御,而这的确也是中国所需要的。
    “德国的军舰是世界上最棒的,二十四年前,你们的国家曾在德国采购过军舰,对于德**舰,你们并不陌生,如果贵国欲重整海军,愿意在德国采购军舰,我想德国的船厂一定乐意以最优惠的价格,设计并制造出可以满足贵国海军需求的军舰,质量一定远优于贵国购买的“镇海”级军舰,而且贵国现在的形势也是急需军舰不是吗?”
    趁着对方的称赞,威廉二世随即为德国造船界作起了推销。
    三人对视一眼,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这位自负的皇帝为何接见他们三人,原来是为了向他们推销军舰,德国造舰水平早已不逊于的英国,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国家对德国投以青眼,二十几年来,德国造船界接到最大定单还是二十四年前来自己清国的定单,之后最大的一笔定单却就是来自日本的定购的那艘“八云”号,南美甚至俄国依然更倾向于英国甚至意大利,而非德国。德国造船业急需打开军舰的外贸市场,有什么市场能够比一个急欲重整海军军备的国家更为庞大,若非如此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刷次考甫鱼雷厂这些军工企业又岂会希望陛下能够接见中国海军代表,向他们表达德国的善意。
    “陛下,尽管中国有意重整海上军备,但是现在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却面临着一个问题,日俄与我国东北酣战,而我国却苦于有海无防,弱小的海军急需军舰以拱卫海疆,但我们急需的却是可以立即获得的军舰,如果现在我们向贵国定购军舰,至快仍需三年后方能完工,陛下,三年以后战争已经结束,其间有着太多的变故”
    蒋志先说出这番话时,洪海良和刘培民两人同时一惊,尽管他们接到国内的指示“尽一切可能寻得可以购买军舰”,但却未想到与威廉二世初次见面,蒋志先便顺着皇帝的话,道出了自己的需要。
    可以立即获得的?”
    威廉二世一愣,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位上校。
    “是的,陛下,我国需要的是像“镇海级”一般,可以立即驶回国的军舰,我国急欲重整海军,但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以我国的经济实力,并不足以支持海军的扩张,当然作为一名海军军官,我们更倾向于即时实现海军力量的扩充,但是陛下,如果说东北日本俄罗斯两国之间的战争结束,面对骤然消失安全威胁,我想执政府绝不会批准大规模的海军扩军计划”
    蒋志先摆出一副无奈的神色。
    “像在贵国定购的6座装甲炮塔以及铁道炮,只是为了满足海岸防御的需要,执政府投巨资用于加强海岸防御,目的在于在短期内实现海岸无虑,到那时海军争取军费只怕更为困难,执政府暂时并不支持定造军舰正是基于这一原因”
    听着的这位上校的讲述,威廉二世不满地皱起眉,他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苦心得到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回答,中国人根本没有定购军舰的意思。
    认真听着两人对话一直未开口的里蒂芬男爵,在听到蒋志先的解释时,双眼精光一闪,这会他的脑中只跳动着两个词。
    “钱啊……机会啊……”
    见皇帝并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他主动开口询问道。
    “如果我的意思是假设”
    里蒂芬男爵眨了眨眼方才继续说道。
    “如果德国可以在未来几个月内,向贵国提供军舰现货,不知道贵国海军部是否可以从执政府获得购舰的许可”
    “未来几个月。”
    蒋志先心动一动,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反问道。
    “不知道会长阁下,所说的几个月是多长时间”
    说着他似乎又沉思了一下,然后和身旁的洪海浪、刘培民两人对视一眼,方才说道。
    “若是,贵国可以保证,在明年二月份之前,交付军舰,我想我可以向海军部提出申请,当然最终这需要海军部作决定”
    虽说蒋志先未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里蒂芬男爵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他并不担心这些中国人把军舰卖给日本,像英国人在出售“镇海”级时,明确在合同中规定,未来十年内中国不得将军舰出售于第三国,否则英国有权索回军舰,这也正是他不需要考虑到其它因素的原因所在。
    “或许,我们应该就此进行进一步商讨不是吗?也许我们可以满足贵国的需求”
    这个回答让蒋志先三人一惊,但蒋志先尽量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带着无所谓的安详。
    “这个……恐怕需要等待海军部的进一步指示”
    '奉献'
第283章 谣言的作用(第二更!求月票!求定阅!)
    第第二更!求月票!求定阅!)
    从二十二年初次踏上美国的国土的那天。(手打小说)二十二载光阴倏然而逝,黄会允已从十六岁的青年变成了头发渐稀的中年人了。
    在西海岸,他推销债券的过程并不顺利,在西海岸,他仅只募集到一千万美元的公债,完成了预定指标的四分之一不到。条件是:年息六分,发行价格为票面的百分之九十…五;期限七年,以进出口附加税收入担保。
    不过对于黄会允来说,那不过只是一种尝试而已,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市场从来都是有限的,当这个市场猛的跳进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应该做什么呢?
    看着将出的朝阳,黄会允的唇角咧开了。
    “就看今天了”
    纽约证券交易所意味着,也可以说是代表着工商业的活动,同样也代表着资金的流动。它是世界上最活跃、最新奇的交易所之一。自纽约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或许是因为地理位置自然的结果,也可能是因为他在世界上享有声誉,也许是美国是个移民国家的原因。
    这里聚居着各地来的人,这是这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它漂亮的大理石的高门楼下,身材高大的金发撒枣逊人同身轻如燕、肤色发暗、头发呈褐色的克尔特人摩肩擦踵;黑人与芬兰人、印度人常常相遇;波利尼西亚人会惊奇地看到格陵兰人,同样还有东方人与他们的宿敌勾心斗角。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来到这里却只是为了一个目标……财富。
    十一月二十三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交易所正常开市,没有任何特别的情况出现。将近十一点钟的时候,只见主要的经纪人和业务代理们根据各人的性格,或愉快或严肃地互相打着招呼,互相握手,走向酒吧间,吃喝一顿之后,便投入到当天的交易中去。他们一个个先后打开各自客户的编了号的信箱的小**门。这些信箱都放在过厅中。他们从信箱中取出一大摞信件,漫不经心地浏览着。
    不一会儿,当日的股市行情出来了,忙碌的人群一下子就熙熙攘攘的了。人越聚越多,嚷叫声轻轻地响起。于是,电报开始从世界各个角度纷纷传来。每时每刻都有一长条蓝纸,在鼎沸的人声中被人高声朗读过后,由交易所守卫贴在北墙电报栏上。
    人群越来越骚动不安。一些代理人跑着进来出去的,匆匆地赶到电报局,把回电又带回来。人们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又写又改又删的,大家全都像是着了魔似的。下午一点钟左右,似乎有种神秘的事情在这伙骚动不安的人群中传开来。
    “西部银行”的合伙人中的一位刚刚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意想不到的、难以置信的消息。这消息像道闪电似的迅速地传了开来:
    “开什么玩笑……这是阴谋怎么能相信这种谎言?”有些人在说。
    “呃呃”另一些人说,“无风不起浪啊”
    “可是,先生,日本不可能只剩下不到五千万元的银币啊”
    一个经纪人在那里大声的嚷喊着。
    “就是啊日本不是正在发售两亿元的债券吗?”
    另一个人有些疑问的附和着。
    “那些钱只是增加了日本每月偿还利息的压力罢了五千万日元,只够日本远三个月的利息”
    “哼我早就说了么日本那个穷国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偿还外债他们借两亿元的外债,恐怕是为是偿还我们的利息,可以后他们用什么还呢?难道还是借债吗?”
    “是啊是啊如果这样的话,这个雪球会越滚越大……除非他们能击败俄国,从俄国人那获得赔款”
    “不可能,即便是战败了,俄国人也不可能支付那怕一分钱的赔款”
    “可是……那日本怎么办,到时候难道他们要拒绝支付呢?”
    “我想……我不相信这事”
    “天知道,不过日本肯定没钱了,他们每天都在花费几百万元去打仗”
    “日本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个国家”
    “可这个国家已经有十八亿日元的债务了”
    “可不是嘛,到了元旦,日本就得清理第一、二次六分利息的英镑公债二亿二千万日元和国内第四、五次六分利息的国库债券二亿日元的债务,他们肯定没钱了……”
    “我刚从日本回国,现在的日本国内,自开战之后,大量的金银币意外地流向国外,如果用纸币到日本银行兑换,已经出现没有能力支付金银币的地步。所以,这绝对不是什么谣言,而是事实。”
    “这太荒谬了,简直经不起一驳这纯粹是个谣言,可能是俄国人故意放出的空气,那些俄国人是想斩断日本的财源”
    “根本就不是谣言日本很可能已经破产了,如果他们借钱清理利息,那么以后他们还得借钱,这样折了东墙补西墙,肯定不是解决的办法,一年的利润甚至超过日本的财政收入,他们只能不断的借款,要是那样到时肯定就完全了。”
    “胡说这肯定是俄国人释放出来的谣言,如果日本赢了,俄国就会支付赔款……”
    “俄国人早就没钱了,你能指往他们赔多少?”
    ……无论如何,谣言发挥了它的和用,随着谣言的散播,到下午三时,日本债券的价格开始下跌,紧接着在纽约各处银行的发行的小额债券,亦不像之前那么热销,原本排着的长队随着谣言的传出散去了。
    深夜,踌躇满志的黄会允站在窗边眺,哈德孙河从不远处蜿蜒流过,河对岸是灯火辉煌的曼哈顿,更远处,便是自由女神耸立在晴空中的身影这座铜浇铁铸的塑像是美国人自由精神的象征,这座法国人的礼物,早已成为美国的象征
    看着自由女神像黄会允确信,是自由女神的微笑帮助了自己,使自己一帆风顺
    就在两个小时前,在来到纽约的半个月后,黄会允的努力得到了他的回报,接到摩根的邀请,明天下午,他将到摩根图书馆与纽约的银行家们谈判债券的发行条件。
    在美国银行界工作十余年的经历,便得他比高桥更了解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存在及其巨大威力。在现在的欧美,有个以罗思柴尔德、卡赛尔和谢弗等为中心的犹太人血统的大财团,它统治着金融界,拥有超越国家的至高无上的力量。即使是世界上的一流国家,如果无视它的存在,也难以推行其国策。
    俄国建设西伯西亚铁路和开发东北的资金,就是大部分出自这个财团之手。俄国在日俄战争,财政之所以濒临破产的边缘,就是因为背离了这个犹太人血统财团的利益所致。英、美、德、法不同阵营的国家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财政支援,完全证明了它拥有无视国界的巨大威力。
    最初他们因为不满俄国迫害其国内的犹太人,改弦更张转而支持俄国的敌人日本,借以达到它们对俄国报复的目的。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它们感到俄国岌岌可危,便遗弃了俄国,企图变日本为谋取利益的依靠。
    从上海出发时,黄会允就明白,自己的任务与其说是发行债券,倒不如说是协调了国际金融资本的意向和中国国家战略的需要,而这个战略需要就是要斩断日本的财源,变日本的财源为中国。
    这个犹太国际金融资本势力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无数次地表现出贪婪无度。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它可以出现在世界任何地方。相反,它又异常怯儒,对于些微的不利,反应极其敏感,常常是瞬息之间便会改变意图。
    为了挑拨犹太金融财团极为敏感的神经,他才会的利用第二侦缉处提供的情报,在纽约散布真实的“谣言”,那些犹太金融资本财团,能够分辨出什么是谣言,什么是事实,摩根的举动无疑是告诉黄会允一个事实——他们决定抛弃日本了
    他们之所以会做出这一选择,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比任何人都了解俄国的现况,即便是战败以俄国的财政情况看,他们绝不可能支付赔款,同样的他们也知道英美德等国对日本支持的目的在于削弱俄国,而非彻底毁灭俄国,如果日本无法获得赔款,以日本的国力偿还利息尚都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来,敏感的犹太人自然不可能像过去一样不遗余力的支持日本人,尤其是在他们得到一个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
    他遥望自由女神,向她致以一个东方式的谢礼。
    承蒙关照非常荣幸不胜感激
    得意洋洋的的黄会允从阳台回到房间,坐到椅上端起一杯红酒,随手拿起桌上的报纸,报纸头版依然是日本财政危机,无力偿付利息的报道,黄会允吹了个风,而现在喝主力的却是俄国人,为了斩断日本的财源,俄国人花费了数百万卢布在美国和欧洲的报纸上宣传着日本的财政危机,而且还不断的添油加醋,似乎日本的财政立马就要崩溃一般。
    翻看了几页报纸后,在报纸的角落里,一个新闻让黄会允的脸色一变。
    “日军攻克203高地”
第284章 (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阅!)
    第第一更!求月票!求定阅!)
    南京的冬天,也像北方一样,有纷飞的大雪,有凛冽的寒风;雪后的睛天,也有滴水成冰、冰冻三尺的三九。雪后晴天的夕阳,晚霞仍然如冰冷的金汤一样,僵硬地在冰冷的残雪上流淌着,僵硬地在冰冷的残雪上跳跃着。
    光复大道是世界上最宽的路,每一个南京人提着这从城北滨江的下关起直到老城,13公里长光复路,多少都带着些骄色,光复大道宽40米。中间机动车道22公尺,再外侧是5公尺的人行道,机动车道和慢车道之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