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还珠之穿越后与重生帝-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颖妃笑道:“正是,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十六年,本宫还记得,你当年进宫的时候,俏丽爽快,那年进宫的秀女中,本宫最喜欢的就是你,性子对本宫。”卿婷微微笑着。
颖妃也笑起来,说:“皇后娘娘,当年奴才还得娘娘照顾,那时候奴才才进宫,好奇心重,不知不觉得罪了人,还是娘娘您为奴才说了句话,说起来奴才从进宫就受娘娘的恩惠。”
卿婷心说,有这事么?那拉氏的记忆里没找到,可能对那拉氏而言,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早都忘了。卿婷低头一笑,说:“提那些小事做什么。说起来,以你的资历,这次没有升分位是可惜了,何况你还有九格格和十五阿哥,只是她比你早进宫几年。”
“娘娘,奴才入宫这些年,哪能因为这种事情就满心委屈,而且,舒妃姐姐为人处事也是不差的,理应如此。”
卿婷端起茶盏,说:“你能这么想就好,后宫从来不缺旧人和新人,那些新人到最后也都成了旧人,可有些旧人就是不肯面对,非要那些新人作对,要本宫说,真是无趣,反而生是非,落到皇上眼里,越发显得旧人无理取闹,新人‘楚楚可怜’,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颖妃心里一动,忙说道:“皇后娘娘说的是,后宫多几位姐妹也是好事一桩,皇上身边也多几个侍奉的人,让皇上身心愉悦何等重要,怎么可以再给皇上添堵。”
卿婷动了动身体,说道:“不知道有哪位妹妹能为皇上添个麟儿,可就是锦上添花。”
颖妃也笑着点头说是,但五脏六腑却有翻腾之感。
其实卿婷也是,换个时空,换个身份,她一定整死男的,逼疯女的。
皇帝过来的时候,颖妃和卿婷刚用过饭,不想午睡,招了武贵人玩鼎吊。
皇帝笑道:“你们别停,接着玩,朕过来看看十丫头。”
话虽如此,她们谁敢把皇帝晾到一边,自顾自的玩鼎吊,都丢下鼎吊过来伴君。
卿婷笑道:“哪还敢接着玩,再玩一会儿,我的箱子都该空了。蔓儿,这吊钱你不用数,直接放到武贵人面前,输也输得起,下次我再翻本。”
皇帝说道:“这主意你趁早打消,别当朕不知道,你自潜邸的时候就是牌桌上的肥羊。”他看了一眼武贵人,“想不到你倒擅长这玩意。颖妃,九丫头和小十五怎么样,昨个听人说九丫头不好好吃东西?”
颖妃忙说道:“奴才谢皇上关心,奴才一直照顾九格格和十五阿哥,九格格平素吃饭都很乖的,可能是小孩子脾脏弱,所以没有食欲,奴才也让太医院擅长儿科的太医看过了,都说是些小问题,配了药丸,每天让九格格温水服用两次。奴才真是惶恐,九格格略微不适,却让皇上皇后都亲自过问。”
皇帝看了皇后一眼,知道她昨个已经派人过问过了。“照顾孩子还是你们女人擅长,小孩子身体弱,多留些心。十丫头呢?”
“奶娘带着十丫头玩着呢,我这就让人把十格格抱过来”
奶娘抱过十格格,皇帝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又显得活泼可爱,不似其他孩子认生,瞧着是个胆大爽利的性子。只是皇帝遗憾,除了皇后生育了十格格,闵妃(之前的闵贵人,难产死后被追封为闵妃)生育了十五阿哥,他宠信的几个女人再无所出。
颖妃和武贵人见皇帝无意于她俩,各自找了借口先退了出去。
皇帝也不在意,笑道:“让朕瞧瞧十丫头又学会了几个新字。”他拿过桌上的纸墨,写字让十格格念,十格格对那些简单的字一认一个准。虽说自己还有个皇子,但他觉得十格格比十五阿哥聪明,身体也比十五阿哥健康,身份也是十格格更高,因此对十格格更疼爱一些。如今女儿牙牙学语,奶声奶气说起话来,分外惹人怜惜。
十格格学说话前,卿婷便做了不少识字只纸片,教女儿识字,这是后世挺常见的一种幼儿教育方式,让不会说话的孩子看纸片上的字,父母同时念出这个字,让孩子看过数个字后,再把刚才看过的纸片放在孩子面前,自己说一个字,要孩子从中找出父母说的那个字,每次十格格都能
准确找出卿婷说的字,令人称奇,。宫里奉承话多,卿婷对这些话只是听听而已,其中吹捧意味意味太重,等十格格稍大一些,定不能让这些话充斥身边。
卿婷坐在他对面,笑道:“皇上今个心情不错。”
皇帝笑道:“朕自然有开心的事,皇后,今晚叫小十一,小十二,兰儿,晴儿还有紫薇,都过来用膳,朕也过来,好久没跟孩子们一起用过膳了。”
卿婷点头答应,心知能让皇上心情舒畅的,自然是朝堂上的事。
——————————————————————————————————————————————————————————————————————————————————
皇帝想派遣大清聪慧好学的年轻人到海外增长见识,想似当年郑和下西洋,建造庞大的海船,竖着大清的旗帜,期望能够为大清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
这件事他对皇后讲过,皇后因后宫不得干涉政事而没有说什么,不过等那拉老夫人进过两次宫看女儿,皇后的父亲那尔布上了一本奏折,上面的内容并未涉及派遣有识的年轻人出海,但里面的内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教育改革,那尔布当今的教育体制,虽然一直都以孔子为尊,但并没有真正的用他的思想理念教育年轻人,孔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今的读书人,能真正通晓全部的有几人。可以说,国家的教育体制,已经变成了只重视智育,而忽略体育,有几人一提起读书人,脑海里出现的并非文质彬彬,脸色苍白,体形消瘦的形象,而是身材硕长,能文能武的呢?
体育(清朝没有这个叫法,但是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所以采用这个词),常常被忽视,即便是后世,通常所谓的好学生就是不犯错,文化课好,其中体育成绩非凡的;凤毛麟角,差不多能混个及格就不错,反正也不是中、高考科目。不能不说这是个极大的遗憾,如果体育不重要,为什么要把它同德、智相提并论,体育在很大程度上靠得是一个人的天赋,并不是所有人通过勤奋练习就能成为体育天才,虽然很多人不在乎,也没有在意过,但实际上,体育运动——尤其是那些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充分锻炼一个人的合作力、判断力、以及个别人的领导能力,这比埋头苦读书本要重要得多,因为书本知识,知识理论,可在体育运动中,在学会遵守规则的同时,也学会了在规则内合理冲撞,而且,在比赛规则被严格执行的时候,选拔队员时不会允许
走后门,因为这样会输掉比赛——卿婷没有见到奏折,只知道父亲应该是提议将体育和智育提升到统一地位,同样重视。
不得不说,这个做法不是大部分所喜欢的,正如之前所说,体育靠得更多是天赋,天赋是天生的,不要相信《读者》之类的杂志上讲的那些只要勤奋就能获得成功的“鬼”故事,这跟喝马桶水的“鬼话”一样荒唐可笑,体育、艺术,甚至其他内容,没有天赋的人顶多学个皮毛,很多人都不承认,但是事实如此,如果没有高考,让那么多人能通过背书做题考上大学,而是像欧美那样,除了书本知识,再加上学校的社交活动,是否参与义工,以及是否有杰出的体育成绩——请相信至少能刷掉很大一部人。
虽然大部人分不会喜欢,但这个提议是皇帝所需要的,在这个年代,坐船到另个洲,千万不要怀疑所用的时间之久,体质不够好,说不定就能体验到在内陆无法体验到的水葬。另外,皇帝虽说希望能够得天下所有才能者为天下人效力,但是作为统治阶级,不是那么希望各个阶级流动太过,而且对一个国家而言,这也不一定是好事,兴许有人不明白,这跟阶层有什么关系,可是,能够学到必要的文化知识,懂得人际交往的诀窍,还能够进行正确有效的体育运动,有多大的可能性是平民阶层或社会底层的人呢?这么说起来,的确很不公平,但事实就是如此,并且一直如此,就算是现代,一个无任何背景的人,想从一个阶层迈入更好的阶层,十分困难,哪怕这人挣得千万家产,也不过是前进了一小步,过得比以前好,身边有几个同样有钱的朋友,可真正的上流社会的沙龙还是没有他的位置。这一点,奏折上不会说明,但他们这些统治者都心知肚明,科举虽然让寒门子弟有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可跃过龙门之后,鲤鱼变得永远是草龙,和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龙,还是不一样的。
这份奏折在某一程度上迎合了皇帝的想法,但是这需要更多的大臣支持,皇帝开始在早朝上宣布自己想派遣大清使团出海,以及增强体育教育的想法,这两者可作为互补。要想出海游学,除了强健的体魄,还要有愿意接受新思想的头脑,皇帝这几年一直在想方设法改革教育,就是希望能教导出一批能够为他出海游离,能够虚心接受他国所长,正视本国的不足,同时,不可一味否定本国,褒奖他国,皇帝觉得,后世很长时间,这是这种风气,将自己国家的一切不分好坏全部否定,而他国的所有都是好的。
不过只一本奏折是不可能立刻发生变革,但有
人提出,不管朝中支持的朝臣多与寡,这事都引起一阵风波,自古常常嘲笑文人“手无束鸡之力”,可文人何尝不说,此句讲的是韩信,韩信虽无束鸡之力,可也被封大将,胜过武夫。
自然有人反驳,说从古至今,能文能武的能人比比皆是——
天下学子苦读圣贤书,岂能像武夫一般,动枪动棒——
若无武夫,何人能守护边疆,何人出兵迎战,再则,无论帅才,将才,也是文武双全之辈——
诸葛亮一点功夫都不会,还不是统领蜀军——
——从古至今,从来都是以文治国——
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有皇帝愿意,又有以傅恒、纳布尔为首的臣子支持,还有宗室各位王爷为皇帝马首是瞻,事情就有进行的可能,大不了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来,不过以后,毫无背景的文弱书生想出头就更难了。
至于出海游历,吸收他国精华,又是一场论战,什么本国地大物博,历史渊源,祖宗家法之类的都被作为此事不可行的理由。
不过他们找出理由反对,自然能找出理由反驳他们,皇帝是铁了心要此事成功,是不肯松口的。
为了支持皇帝,和亲王忍着心头滴血的痛,提供儿子——傅恒和纳布尔也是同样,甚至愿意捐出部分财产,纳布尔更是钻心之痛,他的亲孙子竟然各个都想去。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民族主义分子,怎么处理的?我觉得跟他们讲理是没有用的,用暴力更容易解决
、第五十九章
大清的第一批出海的热血青年;在一年后出发;这一年中;皇帝改革教育;选拔人才,为出行打下基础。早在此之前;皇帝便在加强海防;操练水军上下了不少功夫,因此在海船建造上费了不少心思。
纳尔布板着脸,送两个孙子离家,他心中对此事还是存有偏见。图明额和麟阁拜别祖家中长辈;与妻儿依依惜别,踏上离乡之路。伊拉奇向两位兄长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家里,孝敬父母,帮他们照顾妻儿。伊拉奇心里说:我也很想一起去。
图明额对弟弟说道:“家中长辈年事已高,祖父这些年为朝廷的事费劲心血,本来我和二弟都不宜远行,可是此举关系大清江山社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君主的臣子,当为国家鞠躬尽瘁。三弟,咱们兄弟,自小无话不谈,你的心思做哥哥的知道,本来作为长兄,我本来应该更顾这个家,理应留在家中,可皇令不可违,希望将来你也能够有机会,到时候大哥无论如何都会支持你。”
麟阁也颇为歉意,自己远行,要弟弟替他承担在长辈前该尽的责任,不过他也颇为期待,听说西洋的火器有可取之处,如果能够学习到更好更精妙的制造方式,也不枉此行,他更想看看,在西洋,是不是火器和军队联系得更为紧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要是能学到对大清军队有用的东西,那是最好不过。
乌拉那拉家除了嫡派子孙,还有一些旁系子孙,觉得靠祖宗靠纳尔布一族溷口饭吃,呆在家中前途淼茫,倒不如一同前往,兴许能靠这个经历将来溷个差不多的差事,不想这次出游人员选拔颇为严格,虽不要学富五车,也不可大字不识,这不是在国内溷不下去,跑到国外念个野鸡大学给自己装门面,更不是拼出国比阔气,毕竟是派出去吸取他国精华,又不受糟粕影响,是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强大的内心,将来他们回来,还要面对中西文化的对立和融合,社会的发展和朝廷的改革。
卿婷想起林语堂先生。曾经林语堂先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他坦言中西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他“贬儒扬道”,用道家理论解释西方文化,希望二者能相护容合。不管他所做的是否有效,但跟很多极端的人相比,林语堂先生至少在找两种文化的平衡点,而在两种文化中,他还是偏向于东方文化。卿婷在大学时看过英文版的《瞬息京华》,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观点存在。不知道这些人回来后,会是怎么样的情形,西方的工业革命不是到了那一年突然开始的,在此之前,
政治、经济、科技已经在发生变化,以三者为前提,才发生的工业革命,他们去西洋,三、五年之内是不会回来的,他们将会亲身感受异国的变化,自我反思,而皇帝不会只满足区区一批青年出海,之后会接二连三的有年轻人离开故国,他们会见识到什么,从中领悟什么,而对这个国家会产生什么影响,不是卿婷可以预料到的。
“听说傅恒夫人在家里天天算着日子,等儿子回家。”卿婷对皇帝说,虽说这次去的不是傅恒夫人亲生的,不过到底是眼前长大的,又是名义上的母亲,关切还是有几分真心实意。
“这次去了的,哪个家里头不是这样,不过这些好的,那些自视大清是泱泱大国,把外面的世界拒之门外,非但不肯让子孙出行,甚至极力阻止此行,有的还要以死相逼,哎,朝堂上有几个这样的臣子,能比三国鼎立还乱。”
“皇上,论理,后宫不能议论朝政,不过我相信,朝堂上的大臣心里想的都是大清江山,一心忠于皇上,只是有些人目光浅短,用错了方式。”卿婷想了想,还是说出口。
“可对于江山百姓,用错了方式,可不是之后改过就没事的。”皇帝叹了一声。
卿婷浅笑道:“皇上,我不懂其中道理,可是当年先帝推行摊丁入亩,也是前人未有之事,当年不也阻力重重,可如今谁能说摊丁入亩不好?到底对不对,好不好,都留于后人评论吧。”
皇帝笑了笑,对她说道:“你很会安慰朕。”
“因为我是您的皇后,若是不能为皇上您分忧,岂不是我的失职。”
“分忧,你们乌拉那拉家这次出了大力,你的三个侄子两个去了西洋,这一路上可不安稳,万一有什麽,你将来会不会怨恨朕。”皇帝面容严肃。
卿婷微微低头,声音略低,说道:“皇上,您忘了我的长兄是怎么没的?我虽是女人,但乌拉那家乃是武官出身,靠的是军功,我自小就耳读目染,‘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乌拉那拉家的人没读过几本书,但这几句话还是知道的。”
皇帝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说道:“朕就知道,朕没有看错人。”
————————————————————————————
傅恒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大清,那尔布让两个嫡孙去蛮夷之地,这种行为在很多大臣眼里是不能理解的,这一去,还不知道会走几年
,傅恒还好说,他的嫡子留在京中,福康安还是和嘉公主的额驸,家族在朝中的权势并没有损耗多少。可乌拉那拉家去了两个嫡子,他们的职位被别人顶替,朝廷上后继有人是很重要的,去遥远的番邦,谁能保证一路安全,生老病死只能由命由天,由不了身份地位,皇帝的儿子都不知道夭折了多少,皇后的侄子凭什么能百分百一路平安。
那拉老夫人为两个孙子牵肠挂肚,十二阿哥却是羡慕不已,海船好大好威风,大海一望无际,不知道那么大的海船要在大海上行驶多久才能到达对岸,对岸的人是不是都像在宫里见到的洋人一样,浅色头发,白色皮肤。以前听说西洋人的膝盖不能弯曲,可宫里见到的洋人不是这样,皇额娘说那是无稽之谈,说大清地域辽阔,一个地方和另一个的人都有所差异,但没一个地方的人是三头六臂,和其他人长相差个十万八千里,西洋虽然远,虽然皮色毛发不同,可人还是人;,大体还是一样的。
永璂对西洋的玩意很好奇,曾经想看看西洋钟里面是什么拆了宫里的西洋钟,也为了搞清楚西洋望远镜为什么用两片玻璃就能看清远处而弄坏了望远镜,还拆过其他若干小东西,卿婷揪着他的耳朵,要他把东西再修好,可惜没有一次做到。
他听伊拉奇说,麟阁说要做出更强的火器,永璂心想,要是皇额娘手里的火器能连续发射,该有多厉害——嗯,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拿火器呢?兰姐姐都能拿火器在木兰打猎。
永璂跟皇帝商量,下一次再去木兰,皇阿玛能不能让他拿小一点的火器,说不定他能用火器打到猎物。
皇帝对他说:“问你皇额娘去,看你皇额娘肯不肯把火器给你。”
永璂有些丧气,这么说是不可以的了。
“你先练好骑马射箭,等你再大一些,就让你练习火器,火器会走火,你还小,不知道其中的利害。”皇帝安慰永璂,“你不是和小十一约好了练布库的,去吧,别迟到了让他等着。”
永璂告退,匆匆回去换衣服,永瑆布库不如他,这阵子正苦练。
卿婷听他说练布库,道:“去吧,练布库也比乱拆东西的强,再这么拆下去,皇额娘这里一件西洋玩意都没有了。”是不是孩子到了一定年纪都会有拆东西的需求,记得她小时候还拆过照相机——照这个标准而言,永璂有个快乐的格物致知的童年。
——————————————————————————————
————
从皇太后去世,到皇帝派遣青少年出海西洋,这几年里宫里也发了些事情,紫薇已经嫁人,之前因为皇太后的丧事,又拖了数月,皇帝和卿婷商议,准备为她找一殷实清贵的家庭,毕竟她身份放在那里,高不成低不就。
这事婉妃没有出声说话,何况她说话也没有什么作用,全凭皇帝皇后做主,而皇帝把这事交给了皇后。
卿婷心说:一等、二等的人家还不愿意要她,三、四等的人家又怕委屈了她,乾隆啊,乾隆,你当年要是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怎么会弄出这样的事情来。还得找个家里人比较老实的,上上下下能对紫薇真心好,要不然这个姑娘非要肝肠欲断。
不须着意求佳景,自有良机逢早春。
卿婷把这句话写在白纸上,放在桉头,作为勉励,但她找的的确费力。
皇帝说了,不要门第多高的人家,本分肯努力的,将来能老老实实做到三品,顶天了,家里人不用太多,小两口过日子也简单点。
卿婷心说:这年头成婚都比较早,但凡不是无根无基的寒门子弟,实在是穷的讨不上老婆,就算是个五品、六品的京中小官,差不多也成婚的成婚,定亲的定亲。
家族中等,家境尚可,家人本分,尚是单身无定亲,还要求男子眉目俊朗,有几分才华,看起来条件都不算高,再加上必须是满洲人,还不能对紫薇不满意,而且这个家庭又要有这个娶皇帝“义女”的资格——卿婷左挑右选,最后择舒穆禄氏一青年俊才为婿,这家人不怎么起眼,在京中做官已经有几代了,担任的都是些比较清闲,不大不小的官,幸好这家子不曾败落,后人也算争气,凭科举出身,与琴棋书画上也知道一二,不算委屈了紫薇。
于是和硕格格紫薇穿上大红嫁衣,出嫁了,新郎在成婚前由皇后安排,隔着纱窗见过一次,眉目俊朗,不急不躁,看是个好相处的,又听皇后说,已经派人打探过,没有什么不良嗜好,本族也没有出过人神共愤的败家子,日后过举桉齐眉的安稳日子是不成问题。
紫薇出嫁后的第一年,还时不时回宫,看看婉妃,陪皇后用膳,第二年,就跟着丈夫到新疆上任去了。紫薇到了新疆之后,最先学会的一件事就是:你是风儿我是沙,是句多么愚蠢的话,阿拉真神除非脑子坏了才会去保佑说这话的人。
至于婉妃,依然低调的在宫里生活,只是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忻妃突
然染病,不太好了,她还有个八格格尚是年幼,皇帝让婉妃多照顾她们母女,婉妃会意。
忻妃有些不太甘心,可是这病就是不好,人病了就容易胡思乱想,有时候想到自己去了,留下八格格一个人孤苦无依,有时候又想到自己仅有这一个女儿,她又没个亲兄热弟,皇帝对她不过尔尔,将来还不知道会如何。因此不免在病榻上泪水涟涟。卿婷去看过她几次,一次比一次消瘦,最后就剩下一把骨头,原本乌黑浓密的头发都变得干枯,不经意间还看到几根银丝。
皇后不是神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