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娱乐圈之寻芳by漠小兰-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七月末,林栋的新编梁祝就与广大观众朋友们见面了。
与此同时,谢平之与肖瑶合作的电影也在各大院线上映了。
不过,身为女主角的肖瑶的戏份被删减了不少,几乎与女二的戏份持平了。
原因在于肖瑶近日丑闻缠身,从清纯校花一朝跌落到性|丑闻的深渊里。
有人报道她的包养丑闻,包养对象不只有赵烨,还有好几个其他金主。
也有报道指出她早在戏剧学院之时,就与多名金主来往,私生活很不检点。
更有不知是合成还是真实的不雅照片流出。
肖瑶在没有硝烟的娱乐圈战场里,败得一败涂地。
我为她唏嘘了好一阵,可惜,我能为她做得,也只能是唏嘘而已。
话剧演出当天,我等在后台备场,即使不是第一次演话剧,听着倒计时钟滴答滴答,我仍旧很紧张,攥紧的拳头里满是汗水。
灯光蓦地变暗,在短暂的无边的黑暗里,谢平之亲了亲我的嘴唇,“去吧。”他对我说。
那一刻,我就像连喝了五瓶脑白金一样,充满了斗志。
在一幕又一幕的换场里,祝英台和梁山伯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我的全副身心在舞台上,发力,绽放,雀跃,颤抖。
大屏幕上无数蝴蝶飞舞,3d特效中,一只斑斓的彩蝶徐徐地升上半空,渐渐消失在众人眼前。
大幕落下,掌声雷动。
林栋带领演员鞠躬致意。
台下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男神,你好帅啊!”
“平平,平平,平平……”
“好棒,我要晕倒了……”
“谢平之,我爱你……”
……
众人:“……”
我觉得无论我多么努力,终其一生,也可能永远不能超越谢平之。
谢平之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过分谦卑也豪不狂妄,千锤百炼而来。
发自内心里,我敬佩他,作为一个演员。
回到后台卸妆的时候,穆娟竟然来了。女更衣间里,一时之间,只有我和她两个人。
穆娟脸上依旧是无懈可击的妆容,美艳动人,她手捧着一大束玫瑰,递给了我:“恭喜你。”
我接过花,看了她一小会儿,“谢谢你,不过这花最应该给林栋,他是导演,劳苦功高。”
穆娟迎着我的目光,也仔细打量了我一会儿,忽然苦笑了一下,“有的时候,我真挺羡慕你的。你和谢平之很好。”
我瞬间就想起,从前穆娟告诉我的,不要和圈儿里人谈恋爱,尤其是事业心强的人。
我诚实地答道:“主要是他迁就我。”
穆娟又笑了一下,唇角弯曲的弧度都有些落寞,我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说:“林栋,其实人真挺不错的,脾气虽然糙了点儿,但是,他心里肯定还惦记着你,平时人挺聪明伶俐的,但每次一提你,人就哑巴,上次看到你的新闻,人都不淡定了,不如,你再给他一个机会?”
穆娟直直地看着我,隔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说:“他爷爷不大喜欢我……”
嗨,我当是什么虐恋情深呢,原来是这茬,“这完全可以争取啊……”
恰在此时,敲门声响了起来,传来谢平之的声音:“亮亮,你换完了吗?”
穆娟看着我笑了一下,“我考虑一下,你先走吧。”
我点了点头,就跟她道别了。
谢平之等在门口,往外走的时候,我注意到走廊里有好几个花篮落款都是顾筱云,写着“谨祝谢平之演出成功”。
我只看了一眼,就转开了视线。
梁祝新编连演了十九场,场场爆满。
媒体形容其为“天时地利人和”,此时恰逢暑期,学生群体贡献了大批上座率;其次首都剧院,厅广座位多,3d效果投影幕也是新近更新的,有力地给话剧的上演提供了支持;最后就是演艺阵容强大,谢平之少有地登上话剧舞台,展现了极高的演绎水平,尝试了新鲜的角色塑造,话题性很强,再加上我和他作为话题情侣,又一次顺应了舆论,给媒体制造了无限话题。
因此,梁祝新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有几家小型媒体甚至慷慨地称呼我为“新一代话剧女王”,令常阮玉很满意,又可劲儿地分发了不少红包。
总之,一场话剧演下来,我真心地没有赚钱,姑且保本。其后拍摄的洗发水和巧克力广告才算是有了两笔进账。
我从其中拿出了一笔钱,提前订购了不少谢平之的演唱会票,一部分送人,一部分囤货居奇。
八月末的时候,谢平之的演唱会在五万人的首都体育场开演了。
他已经有三年没有办演唱会了,并且时隔三年,他的演唱会也只举办一场,其盛况空前可想而知。
我囤积的一部分演唱会票不费吹灰之力就以高出原价几十倍的价格转卖了出去,最后算下来,我还赚了不少。
本来我以为告诉了谢平之,让他知道我利用他的演唱会倒卖票赚钱,他会说我缺德,投机倒把,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还委婉地夸了我一句,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于是,我对自己感到很骄傲。
演唱会当天,我特意带了一顶深紫色的假发短发,化了一个大烟熏妆,涂上紫色的唇彩,穿着无袖背心和热裤,还在手臂上贴了一枚很嘻哈的纹身贴花,确定常阮玉都认不出来我了以后,就高高兴兴地去了内场看演唱会。
夜幕降临,微风徐徐。干冰喷发一股又一股的白烟,将舞台围绕成云烟雾绕的幻境,迷离的灯光通过折射,幻化成更为迷离的光影。
一片迷离之中,乐队登场了。
周围突如其来的尖叫声几乎刺穿了我的耳膜。
我心想,这才刚上了个乐队,你们就闹成这样,待会儿谢平之上来,你们又是要闹哪样……
鼓手卖力地打击着鼓面,足足有十来分钟,越来越快的鼓点中,干冰停止了喷射。
最后的鼓点落下。
万籁俱寂。
我听见周围人的心跳和我的心跳汇成和弦,听见周围人的呼吸声和我的呼吸声变幻声部。
舞台最中央的梯形台阶渐渐升起,渐渐露出上面站着的人的模样。
谢平之依旧穿着纯白的t恤和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牛仔裤。
他的身前立着一个黑色的话筒,音乐声起,他开始歌唱。
场下的尖叫声,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汇成了汪洋大海,将我淹没其中。
打从心底里,我鄙视他们这种既打扰别人唱歌也打扰别人听歌的露骨而土鳖的讨嫌行为。
可是,看着冉冉升上舞台的谢平之,我还是很脑残地哭了。
对的……刚刚开场……我竟然……特么的就哭了……太脑残了……太不符合我这一身嘻哈的打扮了……
71第 71 章
由于我听过的谢平之的歌曲很有限;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不能算是他的歌迷。
整场演唱会,他的话很少;唱的歌很多,每一首都很动听;还用大提琴拉奏了那一首遥远的你。
许多观众朋友时而尖叫,时而落泪,沉浸其中。
我从开头哭过以后;勉强算是收住了,只坐在台下,静静地;看台上的谢平之。
我觉得他是如此的光芒万丈;似乎生来就应该被人仰望。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动人的魅力,而我只能目不转睛地仰望他。
今夜风清月朗,头顶的月光皎洁无尘,他的歌声郎朗,如清风,也如霁月。
台上挥舞的荧光如同万万千千飘飞的彩色蝴蝶,展翅翱翔。
音乐声停下,月已升至中天。
观众不舍地大喊大叫:“安可,安可,安可……”
谢平之坐在台上的高脚板凳上,说:“接下来是今夜的最后一首歌,唱给你们听,也唱给我最爱的你听。”
那一刹那,他的目光向我的深紫色假发扫来。
我的心狠狠地跳漏了一拍。
擦,我都打扮得这么嘻哈了,竟然还能认出我来。
他手里抱着那一把熟悉的黑色的大提琴,“这首歌叫做《亮亮》。”
我鼻子一酸,眼泪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
在台下一片安宁之中,他悠悠地唱了起来
……
晨光微亮,雨中,身边路人走过,
星光微亮,风里,聆听远方歌唱,
日月星辰,点亮,不及你半分光亮。
换过时间,换过地方,
哪怕,换过面庞,
人群之中,我心中的一点亮。
偶尔惆怅,
你的心事,
亮亮,
停在我幽幽心上。
晨昏颠倒,
潮泛涨退,
有人说天上一颗星一点亮。
你是,
我心中永远的光亮……
……
幽幽歌声里,我捂住眼睛,眼泪顺着指缝流了下来,像永无止境的源泉。
那一夜的歌声是我小半生的岁月里最为美好的记忆。
隔天的报纸纷纷将最后这一支歌命名为“爱的浪漫表白”,并对其名字“亮亮”二字进行了诸多猜测。
有人说就是指心里的光亮,与之前,谢平之给顾筱云写的“晨曦”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人说,这首歌显然比晨曦幼稚,并不能算是成功的表白;
当然,广大力挺的粉丝说,“亮亮”这一首歌比“晨曦”更有fee1,更像是发自内心的恋爱低语。并且发布在五万人眼前,具有特殊的意义,让万人见证的爱情……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直到某剧组的知情人士透露,“亮亮”二字其实就是我的小名儿,这个知情人表示,私下里,谢平之一直称呼我为亮亮,这一首歌实则就是以我命名的情歌。
一石激起千层浪。
海角论坛上展开了深八与热议:
我是亮亮的脑残粉:我就知道,这跟男神之前的歌完全不同,以前是商业,这首歌是纯为真爱,有木有!
女神淘宝代购:我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女神那天居然就坐在我旁边,带着紫色假发,我马上上图,供大家鉴赏。
cp王道:天啊,真的是女神,好嘻哈!
女神本命:亮瞎眼的假发,求购淘宝同款!
错过演唱会的逗比:55555,没有买到票,抱憾终生!
云女神挚爱:‘晨曦’好听一万倍!!!!
楼上跑错频道了:把顾粉叉出去!
……
而我望着我那一张嘻哈的造型,久久不能言。
当天下午顾筱云发了一条微博:晨曦有光,亦可闪亮。
不得不说,她很懂得借势宣传,字里行间透露着或真或假的情意绵绵,引人遐想。
许多云粉挺她说:“女神不哭,站起来掳。”而我的粉丝则组团去骂她了。
“太表脸了,男神给我们家亮亮写得歌,和你有半毛钱关系啊!”
“当初怎么会让你唱晨曦,白白糟蹋了一首好歌!”
“你亮什么亮,倒是闪一下看看啊。”
“绿茶watch。”
“我去年买了个表。”
……
我欢乐地看了一个下午,而谢平之和我的微博则一直保持谦默。
九月到来的时候,我的高考成绩下来了,以一分的险险优势上了戏剧学院的分数线,林国敬收了我的档案留在学校,等我以后再作面试。
我自然回了巴黎继续念书。
谢平之却没有再进剧组,他有了新的差事,受文化部门委托,为参加国际影像节的中国影像配乐。
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差事,历年来,往国际影像节选送的影像都经过层层筛选,加工,几乎动用整个文艺界的力量,小流集聚以成江海。而这一次,配乐的工作却落到了谢平之一个人的肩上。
各大媒体反映不一,寄予厚望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些许担忧。
选送的一段影像是中国传统水墨动画,讲述的是一朵白莲花的故事。
当然,不是那一种白莲花,而是带有中国古典佛儒道意味的白莲花,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深层审美品味。
因此,媒体朋友流露出了担忧的情怀,毕竟,中国古典音乐并不是谢平之的强项。
他本人也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整个九月,他都忙于准备素材,尝试谱曲,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十月份的时候,他率先代表团一步到了巴黎。
“天啊……”一打开门,我就惊讶了。谢平之整个人瘦了一圈,人也平添了几分落拓的沧桑感。
谢平之朝我笑了笑,亲了亲我的脸,进了门,将行李摆放在沙发边上,就把他做好的demo放到电脑里,与我分享。
随着白莲花的徐徐绽放,音乐淡入,古筝和琵琶的古曲,叮咚叮咚的回响。
大概五分钟以后,音乐淡出,画面如泼墨一般散开。
他问:“你觉得怎么样?”
我从谢平之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犹疑和没有把握。
想了好一会儿,我还是很诚实地说:“不错,配乐和画面匹配度很高,但是……平庸,中规中矩,没有惊喜……”
谢平之眼里的光一下子就黯淡了下去,他用手慢慢地婆娑着额头。
我知道这是他焦虑时候的模样。
“不如,你先休息两天,说不定就有新的灵感了。”我试着对他说。
谢平之苦笑了一下,“可惜我的时间不多了。”
国际影像节在月底就要开幕了。
尽管如此,谢平之还是空闲了两天,一天睡觉,另一天和我一起去了玫瑰剧院。
玫瑰剧院是巴黎市区内极小的一间剧院,只有一个演艺厅,大概能容纳五十人左右,是我们表演实践课的实践场所。
我原本很惊讶,隆德艺术学院蜚声国际,实践场所竟如此寒酸,可穿花裙子的法国女人说,表演是私人的行为,一个观众和一千个观众没有任何区别,孤芳自赏才是艺术的本质。
对此,我默然了很久。
实践课就是不断地不停地表演,大多是西式经典戏剧,既不惊世骇俗,也不标新立异。
讲求的是人类永恒的论题,生与死与爱。
而我在其中负责扮演的也大多是配角,我演过威尼斯商人里的群众,演过朱丽叶的母亲,甚至扮演过包法利夫人家里的家具,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假装自己是一座时钟。
谢平之来到玫瑰剧院的这一天,我扮演的是主角,因为剧目是花木兰,而我是班里唯一的黑头发黄皮肤。
背景配乐很简陋,是一只旧式手风琴,和装满沙粒的木盒子,随着手上颠倒的动作,发出大海的声音。
我的戏演到一半,谢平之忽然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匆匆地走了。
我知道这是他的灵感如同五雷轰顶而来。
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我就发现他在原有中式古典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其他的元素,水声,蝉鸣,桨声,露珠滚动的沙沙声响。
比之前作生动了许多。
我一连听了好几遍,犹豫了半分钟,说:“为什么你不拉一段提琴呢?我知道这不是中国古典音乐,可是或许这种反差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能就是音乐里的惊喜。”
谢平之转过头,有些发愣地看着我,复杂的神色一闪而过。
我想,其中夹杂的,大概就是他参加大提琴比赛的那些年,与金奖失之交臂的失落。
此时此刻何尝不是另一种弥补……
我假咳了一声,调转开了视线,“我也就是胡乱想的,不懂的,你自己慢慢琢磨,总会越来越好的。”
谢平之笑了,然后又投入到夜以继日的音乐制作中。
直到影像节开幕,我都再没有听过他的demo。
影像节地点定在巴黎近郊的一座园林里,入场铺设着长长的红毯。
我穿着黑色的长裙,挽着谢平之的手,从红毯上走过。
这是我俩第一次一起走红地毯,我多少有点紧张。
谢平之也与往日不大相同,他穿了一身黑色西服,领结扎得一丝不苟,举止间少了一分随性,多了一分优雅。
他配合着我的步伐,走得缓慢,我的指尖落在他袖口冰凉的袖钉上。
远道而来的国内媒体,一刻也不停歇地拍着我们,每一个动作都定格在了胶卷上。
我学着他嘴角扬起的弧度,笑得恰到好处。
走到红毯的一半,他转而握住我的手掌,温热从掌心蔓延开来,我的心情渐渐放松了。
走过红毯,他在我耳边对我轻声说:“亮亮,怎么办,我有点紧张。”
温热的气息贴着我的耳垂,令我始料不及。
我看他表现得那么完美,还以为他镇定得不得了。
从那一刻开始,我突然就不紧张了,好比差生上考场,本来没谱,可一听说优等生也没谱,就转而喜大普奔的那种心情。
我清了清嗓子,压低了声音,可劲儿地安慰谢平之:“真金不怕火炼,你就是金子中最亮的那一个。”
影像节开场照例是一部神经质到看不懂的法国电影。
夜幕初降,余晖西斜。
那一朵白莲花跃上了荧幕,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
古筝切切,琵琶渺渺,风声,雨落,蝉鸣,竹浆荡开波浪。
似远非远之间,悠长的,低沉的,琴音,暗暗的,如同泼墨山水中或隐或现的笔墨,徐徐展开。
东方与西方的交织在莲花的静静绽放中,一点墨迹,渲染在澄澈的清水中。
悲与苦,哀与辛,喜与乐,愿与盼,观众屏息凝神地倾听,观赏。
直到莲叶落尽,化作花泥,落入无波的古井。
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我们亲吻彼此,如同交颈的鸟。
谢平之眼里的光芒,璀璨若太阳下光华流转的钻石。
72第 72 章
影像节的隔天;媒体登载了我和谢平之在红毯上牵手的照片以及短片的好评,结论是谢平之又一次超越了自己。
《星报》有篇评论写得十分中肯,甚至挖出了谢平之出道之前;参加大提琴比赛,屡战屡败的历史;因此说他多年来对此耿耿于怀,之前的大提琴《遥远的你》和这次影像节的配乐皆是由此缘故。更举例分析,近两年谢平之演艺生涯在走下坡路;今年却因为梁祝话剧重燃了热情,又接上了影像节的东风,有了新的蜕变。
而《橙子日报》则是纯粹的八卦了;以我和谢平之的牵手照为切入点;同样举例分析了我们各自的情史;谢平之一栏标明无,只说顾筱云曾经借他炒作上位,并没有真凭实据。反观我这一栏却有好几位人选了。第一位在榜的是林栋,配图是我俩一起跳舞的照片,正是我第一次和米易去俱乐部跳莎莎舞的照片,都不知道他们是哪里来的图。第二位自然是我的“小白脸”赵烨,顺便八卦了一下与赵烨有关的女星,顾筱云和肖瑶。第三位是方锴。
全文读下来,笔者对我的评价是“浪|女回头金不换”。
浪你妹啊。
看完报纸,我还是给谢平之打了一通电话,打算稍微解释一下我和林栋跳舞的照片的由来。
估摸着他刚刚落地,我就拨通了他的电话,响了几声,他就接了起来。
“喂。”声音恹恹的。
我忙问了一句:“你怎么了?”
他说:“刚到,有点发烧。”
“水土不服?”
他“嗯”了一声。
我没有再提报纸的时候,只叮嘱他回家好好睡一觉,多喝热水。
临近圣诞节的时候,表演实践课结课,我们在玫瑰剧院演了一场哈姆雷特作为结课考查。
这一场只有零星几个观众的演出,经过常阮玉暗示,被几家国内媒体大肆渲染成声震巴黎的名校汇演。
网络上一时之间出现了许多写手帖,取名类似于“蔡寻芳的那些年”“娱乐圈励志帝”“她在巴黎飘”……集中讲述了蔡寻芳打拼娱乐圈这些年的辛酸史,从孤女到明星的蜕变之路。
其传达的正能量吸引了众多文艺小青年和网络水军,蔡寻芳成为了一个励志的符号。
与此同时,网络上另一条惹人眼球的新闻,就是顾筱云拍戏不用替身,不慎跌落威亚,住院的消息。
舆论大赞她的敬业精神。
谢平之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也简单地提起了这件事情。
“我给她送了一个果篮,落款是你和我的名字。”
听到前半句激荡的心情,到后半句就更加激荡了,但我嘴上只“嗯”了一声。
谢平之笑了一下,“明天,我还是打算去医院看看她。”
我于是又“嗯”了一声。
“你怎么了?嗓子疼?”他问。
我终于笑了,“没有,就觉得你心眼好,真的,我输液的时候,你顺道来看我,于晴住院,你也去看她,顾筱云住院,你也要去看她,你心眼好。”也念旧。
我是真在夸他,没有任何别的意思,谢平之也听得明白,答道:“都是同行,没事就去慰问一下。”
“嗯,心理学上说你这种人将来肯定是个好丈夫,好爸爸。”
谢平之又笑了一声:“真的?”
“嗯,真的。”
他问:“那你呢?”
我叹了一口气,“我不行,自私,大多时候都顾不到旁人。”
他说:“也是……”
沉默了片刻,才说:“这可能就叫互补……”
我:“……”
常阮玉在电话里,针对顾筱云住院一事却有新的一番见解:
“这都是在作舆论准备,你也是,她也是,这圣诞一过,一翻年,林国敬的收官作品就要开拍了,大家都矛着劲儿呢,她这时候进医院不稀奇……”
我茫然了,“什么收官作品?”
常阮玉答:“你不在国内,不知道,林国敬明年就退休了,退休前打算拍一部收官作品,本子我替你拿到了,但演不演得成,还得你回来我们仔细再说。”
圣诞节前一天,我搭乘着回国的班机降落在了首都机场,谢平之依旧在停车场的车子里等我。
回家的路上,他也说起了林国敬的新片。
听后,我惊讶地问:“你也收到了剧本?”
谢平之点了点头,“两个角色,男女主角,五个人都拿到了剧本。”
“五个人?”什么情况?
“嗯,女主角的人选除了你以外还有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