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献给尼金斯基by青镜晓颜-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书名:献给尼金斯基
作者:青镜晓颜 
==================

瓦斯拉夫·尼金斯基,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男芭蕾舞者。在30岁的盛年,他因为独特的内心世界而成为舞蹈以外的另外角色——“疯子”,他多次进出医院疗养,再也不曾回到理性的世界。而人们对他内心世界的了解也只能从他的《尼金斯基手记》获得。
叶普根尼·普鲁申科,被誉为“冰上沙皇”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曾以《献给尼金斯基》的著名自由滑试图诠释尼金斯基。
而这两个人一度离杨茉的生活太远了,但命运之手推着她走上了与普鲁申科一样,以花样滑冰改变自己、家庭命运的一条路。只不过,普鲁申科是自愿选择的,而她,是身不由己。。。。。。
她的前路又会是怎样的?

PS:因为杨茉相貌偏可爱型,因此选择了日本选手浅田真央的图片作为封面

再次PS:目前修文中~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杨茉,王旭,李淇 ┃ 配角:陈媛,钟海欣,李为国 ┃ 其它:花样滑冰

、小小少年

被问起人生的理想是什么,六岁的杨茉正在贪婪地舔舐来之不易的菠萝味冰棒,十岁的二哥李淇觉得很丢人,狠狠捅了她一下,杨茉明白这是什么含义——如果她不按要求回答的话,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根菠萝棒冰将是她最后的零嘴了。
可是她并不完全理解“理想”的含义,好在李淇及时提示了她:“说啊,以后要做什么?”
以后?多久以后呢?一天,一月,一年?
杨茉只知道她已经满六岁了,同龄的小朋友都上一年级去了,可是她不行,只因为她的生日在九月二日,而小学是九月一日开学,也就是说开学的时候她并没有满六周岁,学校不收她,所以她只好跟着一样没学上的大哥王旭在家里玩,当然她自己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我想……天天有冰棒吃。”
老大王旭第一个笑出来了,摸摸杨茉的头,肯定道:“好理想,长大之后争取嫁给卖冰棒的那个姓方的,你就天天有得吃了。”
李淇瞪了王旭一眼,没有把反驳的话说出来,王旭比他年纪大,比他有见识,他不止一次领教过。因此虽然不服气,还没有能力反驳。
一家之主的李为国抽着闷烟,没心思理会王旭出格的言辞。家里三个孩子三个姓,没一个是他亲生的,能一个人养活他们且毫无怨言,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但是现在的情况,他面临选择,因为老大王旭因为打架被学校开除了。
王旭是他当年战友的遗孤,三个孩子中数他最调皮,好在成绩不错,考上了市重点十四中,现在该念高二了,可是今年开学才一个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任凭他再三求情,也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对方被打断了肋骨,惊动了警察,不得不给一个处置。王旭那边也态度坚决,宁可没学上也不待在十四中了!他不认为自己有错。
“那你还能干什么?”李为国咆哮道。
“跟您一样到外面做事呗。”王旭接口道:“您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初中数学、物理、化学学完了,不说走遍天下,走遍哈尔滨市没有问题吧?”
“哼!不知天高地厚!”李为国丢下烟头,狠狠踩了踩,“想好了,不后悔?”
王旭点头。
“明天早上,六点钟起来!”
然后,王旭就不能陪杨茉打游戏机了,李为国让王旭去某餐厅做小工,窝在厨房里,最苦最累最没有出头机会的那种。他其实是想让这孩子知难而退。但是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从这个家门走出去的孩子,骨子里都有与他一样的倔强。
过年的时候也是家里管得最松的时候,因为李为国不在家,身为一个包工头,永远是债主盈门,因此他总是提前几个月留够生活费,然后人间消失,孩子们也从不找他——他们知道,该出现的时候,李为国总会出现的。
家里是不能待了,以往他们是集体跑到各自的同学、老师那里,能蹭就蹭,三个孩子都出奇的相貌好,王旭、杨茉尤其懂得讨人喜欢,很少有人讨厌他们的。今年王旭有了新工作,李淇、杨茉就跑到他工作的餐厅来了——家里已经住满的讨债的人,又没有暖气。
王旭在厨房角落里忙着削土豆皮,一溜灶台溢出香味。砧板上堆满的切好的鱼块肉块,无论是杨茉还是李淇都没有露出馋相,他们知道流口水也吃不到,反而丢脸。李淇挽起袖子帮忙,杨茉乖乖地坐在旁边看着。
一会两个服务员端着收拾的碗筷进来了,他们认识杨茉李淇,知道他们今天又没有吃早饭,看看没有人在,递给兄妹俩几个客人剩下的点心,两个孩子道谢过,齐齐跑到外面去吃掉了。
忙碌地厨师们也见怪不怪,这几个孩子都可怜,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事。
凌晨一点,餐厅打烊,三个人一起挤在王旭的单人宿舍里,度过寒冷的冬夜。舍友那台几乎报废的小电视里,只能勉强收到中央一、二、五台,重播新闻他们不感兴趣,只有五台放着比赛的录像还能看看,那是2004年花样滑冰世锦赛男单决赛,可惜屏幕效果不好,只能看出一个人影在冰面上飞舞,是的,是飞舞。那是男单冠军叶普根尼普鲁申科的自由滑表演《献给尼金斯基》,三个孩子是看不懂什么难度的,他们只看到那个人的动作看着很美,美到让他们忘记了身体经受的寒冷,忘记了抱怨电视显示屏质量太差了。
表演结束后,解说员忙着介绍普鲁申科的资料,他以往取得的成绩,听到普鲁申科也是出身贫寒,走上花滑道路最初只为改变命运,王旭看了看自己的李淇和杨茉:“咱家对面也有个冰场,要不要去试试?”
李淇知道王旭这么说的原因。家不远处有一个冰场,李为国当初也参与了它的修建,可是作为修建者的子女,他们从没有进去过。不过王旭还知道,这是省里的冰上项目的训练中心。而花样滑冰的教练组,前几天正在这家餐厅吃过饭,他留心记下了他们的电话号码。
那一天也是忙翻天,连他这个厨房的小工也不得不出来端盘子。其中一人正在对电话说:“虽然技术还粗糙,跳跃的完成度差一点,不过表现力不错,很会表演……你知道的,十全十美的好苗子是很难找的。”
他听见打电话那个人对同伴抱怨道:“老耿,上面不给准信,我们也不好跟家长说死。要是下岗工人的子弟也就算了,偏偏这家条件还挺好,没必要一条路走到底,你叫我们夹在中间的怎么办?还过年之后,年过完了人家都要高考报名了。”
同伴回答道:“反正中途练废的一把抓,也不缺他一个。”
两个教练与家长交换手机号码的时候,故意从一旁经过的王旭也默记下了,这对他不是难事。
年过完了,王旭带着李淇杨茉首先来到了旱冰场,自从定下了花滑之路的念头,三个人这一个月都在默默准备,王旭已经十六岁,肯定没有希望了。但李淇十岁,杨茉六岁。每天王旭都要弟妹们按照那天电视上普鲁申科那样后扳腿,李淇憋得脸通红,勉强能做到,杨茉却相对轻松得多。半个月后,她已经能后搬腿金鸡独立站立三分钟了。
不过陆地上做到与在高速滑行中做到完全是两码事,旱冰场上,两个孩子都摔得鼻青脸肿,连旱冰场的工作人员都过来问了:“你们这是干什么?”
王旭摆摆手道:“没事。”他面前,杨茉正尝试将腿举过头顶,无奈另一条腿还在晃晃悠悠,总是掌握不好平衡,毕竟是第一次滑旱冰,能站直不摔倒就不错了,还搞杂技动作,简直是折磨人嘛!
终于,杨茉艰难地成功了,她双手握住自己的右脚旱冰鞋,头、颈、背、腰、右脚形成水滴状,只有左脚在下支持着。
旱冰场上的人不禁鼓掌起来了。
然后,李淇也成功了,只是姿势不如杨茉好看。
王旭一手推着杨茉的肩膀,一手推着李淇的肩膀,慢慢地,向前滑行。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吹起了口哨,有人赞叹道:“这是玩杂技吗?”同伴反驳:“是花样滑冰吧?”
带着旱冰的成功,三个人来到了真正的冰场。敲门砖是王旭那天记下的两位教练的姓名和电话,他谎称是教练要他们来的,因为姓名和电话都正确,门卫只好替他们拨通了其中一人的手机。
那位姓耿的教练却是欣喜的口气:“是吗?快让他们进来。我在冰场上等着呢。”
门卫听了,只好放行。
王旭知道自己赌对了。
等到教练组发觉来试训的不是十六岁的自己,而是十岁的李淇和六岁的杨茉——反正已经进来了,我们又不是进来捣乱的,看一看这两个孩子的潜力如何又花不了太多时间。王旭的三寸不烂之舌不是白给的,何况他兜里还揣着过年发的一千多块的工资,最坏的情况,他就当出钱给弟弟妹妹们滑了一次真冰。
可是耿教练的眉头一直拧着,这两个孩子,从前没出现在冰场上,看他们穿冰鞋的动作就生疏得很,一看就知道第一次上冰,不知道带他们来的这个大孩子要搞什么,真该请保安赶他们出去,可是陶教练却同意让他们试试看,他一时也不好反对。那个年纪最大的孩子还掏钱说不成功就当他们上冰了一个小时,他有钱!
难道是有钱子弟闲极无聊?不像,这三个孩子看穿着举止都不像有钱人。耿教练看看准备上冰面的两个孩子细细的胳膊腿,转身翻出了两套护具叫他们带上。杨茉李淇都很礼貌地道谢了,杨茉的“叔叔”叫得尤其甜,那边陶教练也上了冰,指挥冰上训练的其他人腾出一块地方来。
两个孩子滑行开来,耿教练都要笑了,这两个人绝对是一天专业训练都没接受过的!转弯都不会!看动作,只怕就是以前滑过旱冰的吧?可是接下来的变化,却让他大吃一惊,虽然不会转弯,但在直线滑行中,两个孩子都能使用提刀燕式!而且是贝尔曼姿势!虽然男孩子第一次失败撞到了挡板上,但女孩是一次成功,滑行速度还不慢!
陶教练滑到了场边,冲他招招手,耿教练忙凑过去。
“那丫头绝对是可造之材,平衡感非常好,而且才这么一点小,发展空间很大。”耿金华点头认同,他转身去问王旭:“你妹妹挺不错的,我们想见见你家长。”
王旭回答:“我就是家长。”
耿金华笑道:“长兄如父?我知道,不过这种事情要跟家长才好谈的,监护人,你年纪还不够,懂吗?”
后来,耿金华陶志也见到了这几个孩子的家长李为国——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在偷偷回家的时候被人堵住毒打了一顿,断了一根肋骨。李淇喂饭,王旭坐在床头道:“老爹,你还问我能干什么,要不是我现在打工挣钱,连医药费都凑不齐。”
李为国似乎心安了一些,只口里骂道:“不知天高地厚!”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道:“老二今年的借读费……”
王旭回答道:“放心吧,已经免了!”
李为国怒道:“老子去求校长都免不了,你怎么办到的?”
王旭道:“那又不是什么好学校,就是个公立,我读书那一年有八个班级,到老二就四个了,要不是老二这几年都得华杯赛的奖给学校争光,傻子才去他那念!”
李淇也道:“大哥说我要转到东林去。”
东林学校是五年前才成立的一个私立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打着与市外国语学校合办的旗号,拉去了不少好生源。他们以免除学费为代价来挖李淇,不是不可能,毕竟李淇从四年级开始,得过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二等奖,省市级别一等奖,现在他马上升六年级,还有一次为学校争光的机会。王旭与李淇已经商量过,初中就去东林,除非其他学校能给出更优厚的条件。
而且,杨茉也可以以进入省花滑预备队为由,跟东林讨价还价。反正耿金华与陶志同意收下杨茉是真的。
只是如果这么小就一边读书一边训练,杨茉无忧无虑的生活就要从此结束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一只小小鸟

威尔第《茶花女》祝酒歌音乐回荡在冰场上,花滑一队女单选手许廷意在冰上旋转,杨茉坐在观众席上托腮看着。因为冰场只有一块,因此一线选手优先,她这个预备的预备只能等到最后。陪在身边的李淇暗暗祈祷,希望到时候冰面的状况不要太差,虽然他没有被看中,可是这一年多来陪着杨茉训练已经知道很多了:因为冰面状况糟糕导致受伤绝非罕见。比赛级别越高,清理冰面重新浇冰越及时,商演就差一些,他们这里,刚刚浇出的冰是很好的,但是轮不到预备队员使用,而且花滑队与速滑队使用的还是同一块冰面。
下个月就要参加花样滑冰的定级考试了,以杨茉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跳过启蒙级别直接冲击一级甚至二级标准(最高八级),但是国家规定不允许跳级报考。因此虽然马上要参加的是启蒙级别,杨茉却按照的是二级定级的标准训练的。陶志对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像这样天赋很好又愿意下苦工的孩子并不多见。因此对她的要求也特别严苛,当得知王旭居然每天自己给杨茉压腿,当即发飙:“你TM真是胆子大,也不怕压出毛病来。”
王旭笑:“我在网上看了人家体操怎么压腿的。”
陶志怒道:“这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问题,你弟弟妹妹这么小,压断腿了怎么办?”
王旭嘀咕了一句,不说话了。
同时参加定级的,还有李淇。以耿、陶二人对李淇的看法,他的天赋没有杨茉好,文化成绩也不差,没必要走这条路。大不了以后搞个特长生加分也就算了。
这次测试的地点在邻省,也是个冰雪运动的强省,说白了,中国的冬季项目基本是这几个省撑着的。
李淇杨茉提前一天来到测试地点,那里的冰场条件更好些,至少冰面明晃晃能照出人影了。
启蒙级别的定级考试只有这么几项:花样滑冰基本姿势、蹬冰动作和滑行动作、简单步法、花样滑冰的简单自由滑动作、冰上游戏。严格说来这一级是为初学花样滑冰的少年儿童爱好者设立的。但看到杨茉标准而漂亮的滑行动作,年纪又那么小,裁判组的人不免惊奇。等到她做出提刀过头顶的滑行的时候,三个裁判毫不犹豫给了6。0。虽然这样的分数并不会对外公布,只通知被测试者通过与否,但以启蒙组的标准看,这个小女孩应该参加更高级别的定级。
不久,成绩出来,李淇杨茉都通过了启蒙组的定级,有资格参加下半年7月份的第二次定级考试。
以陶志为杨茉制定的培养计划,如果她能在十四岁之前达到四级,绝对可以升一线队伍。
一级的测试标准就困难多了,出现了跳跃与旋转要求,有华尔兹跳、沙霍夫(后内结环跳)一周跳、点冰鲁甫(后外点冰)半周跳(落冰足任意)、菲力甫(后内点冰跳)半周跳(落冰足任意)、双足直立转(至少5圈)、单足直立转(至少3圈)、向前滑行的燕式平衡(至少保持3秒,浮腰至少保持在髋关节水平)。
以杨茉目前的技术水平,除了燕式平衡与旋转部分没有问题外,跳跃是她最大的软肋。
要想在冰面上腾空跃起,除了借助滑行的速度外,本身的力量也不可或缺,但这恰恰是目前的杨茉极其缺乏的。
于是,每天起床之后,李淇都会陪在杨茉围着学校操场跑。终于有一天,杨茉一屁股坐在地上,死活不肯再跑了。
才7岁的她当然不理解为什么两个哥哥要送她去滑冰,当然滑冰是很好玩,但是滑得这么痛苦就一点也不好玩了——天天压腿、开胯、跑步,在每周三次上冰练习步伐、旋转、跳跃。李淇上去拉她起来,杨茉干脆很无赖地嚎啕大哭起来。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么做的话,大多数情况下,老爹与两个哥哥都会让步的。
但这一次显然例外,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李淇一巴掌拍在她的脑门上:“不上学,哭死都没用!”
原来是小孩子不肯去学校,原本以为是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的大人们放心了,李淇架着杨茉,也不管她的一条腿还在地上拖着,硬是将她拖到了学校大门口。
这个时候正是上学的高峰期,这一对兄妹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李淇指着自己的妹妹吼道:“你除了喜欢吃,还喜欢什么?”当初也曾问过杨茉,喜不喜欢滑冰,杨茉说喜欢,因为在冰上比跑得快,很像在飞,于是李为国最终点头同意送她去学滑冰。但是目前她还不算正式队员,没有任何补助,因此训练的费用对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否则,李淇为何要在六年级转学私立的东林学校?
很少发脾气的李淇一旦发作起来,十分吓人,杨茉被骇得愣愣呆立。
是啊,自己有什么用呢?大哥王旭脑袋瓜灵活,什么一上手就会;二个李淇有股子钻劲,在学校是公认的数学天才;她除了能吃、会吃,尤其喜欢吃冰棒冰激凌……目前也只有花样滑冰拿得出手了。
门口值班的老师过来了,这两个孩子家庭的贫寒,她也是知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他们都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早熟,但孩子究竟是孩子啊。
脸上的眼泪鼻涕已经被老师擦掉了,牵着老师的手,杨茉进了一年级一班的教室,李淇已经头也不回地上楼了。望着他的背影,杨茉忽然觉得一阵羞愧:3月份就是华杯赛的初赛了,二哥就是因为数学比赛成绩优秀才被免除学费的,本来1月份就因为参加花样滑冰定级赛耽误了不少时间,可是自己偏在这个时候不听话。
之后,杨茉再也没有耍赖不去训练。
她只有花样滑冰,也只有比别人做得更出色。
这样的变化看在教练眼里,当然值得欣慰。可是力量不足造成起跳高度不够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年幼的杨茉,高度不够,就很难做出更多的旋转,直接限制她将来的发展。不过她最出色的平衡一如既往的出色,不到两年就掌握了极其难练成的仰燕式,并且姿态优美。旋转与步伐随着训练量的增多也渐渐有模有样。
12岁的杨茉通过了六级的定级测试,获得参加全国少年组比赛的资格。
陶志的电脑里,贮存着去年比赛的录像,他对杨茉很有信心。六级需要掌握点冰鲁甫跳(后外点冰跳)两周、鲁甫跳(勾手跳)两周、阿克赛尔两周(两周半跳)以及任选两个两周跳联合的联跳。实际上目前的杨茉已经可以很稳定地跳出六种两周了,能够在任何跳跃后再接后外点冰两周或者勾手跳两周,三周可以跳其中三种。光是这样的跳跃难度,足矣在今年的少年组占据一席之地。何况她还有引以为豪的滑行与旋转。
但是耿金华来泼他的冷水了:“两周跳是问题不大,可是她的高度你也看到了,上三周肯定有问题。”
陶志不服气:“她的三周已经可以完成三种,虽然成功率不稳定——”
耿金华冷冷地接口:“就是这个问题,女孩子还要过发育关,将来的跳跃能力肯定不如现在,可是现在她的跳跃就并不是最出色的,你也知道,我们的对手,J省的那个是可以完成五种三周的。”
“那孩子已经十四岁了,”陶志并不认同,“而且我觉得杨茉高度不够就是因为年纪小力量小,等到十四岁的时候,未必掌握不了五种三周,而且难得的是,她的勾手跳跟后外结环跳都没有用刃问题。那个孩子的后外结环的内刃错误太明显了,而且是从小就用错,很难纠正。”
冰场上,李淇与杨茉也在争论,杨茉问道:“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哥不让我在教练面前跳后内点冰跟勾手跳三周?”
李淇道:“教练对你的要求你做到了吗?”
杨茉点头:“他要我巩固现在会的六种两周跳跟三种三周跳,提高成功率。”
“那你照做就是。”李淇拍拍杨茉的肩膀,转身向场外走去——他还得去学校,东林中学允许他不上早自习送妹妹去冰场,已经是额外关照了。而杨茉也开始滑圈热身,同时另外一位少年组的队员钟海欣也准备上冰了。
教练组又在争论钟海欣的的问题,这个女孩已经十五岁,步伐比杨茉要优秀,滑行旋转没有杨茉漂亮,不过争论的重点在她的跳跃问题上。钟海欣目前六种两周齐全,三周会其中四种,但是她光掌握阿克赛尔两周(两周半跳)就用去了三年时间,掌握的四种三周里,后外点冰三周不错,后内点冰三周用刃不标准,后内结环三周存周(圈数不够),最擅长勾手跳三周。
教练组一致认为,钟海欣属于勤能补拙的类型,为了练出阿克赛尔两周花费了无数心血,用勾手三周跳来带两周半跳,但是最能体现跳跃发展潜力的后外结环跳却始终有问题,没有练成,后外结环跳是迈向新难度的预备级,后外结环两周跳能帮助阿克赛尔两周,后外结环三周能帮助阿克赛尔三周,陶志之所以对杨茉的跳跃有信心,就是因为她的后外结环三周跳不错,虽然目前只会三种三周,但拿下剩余两种,甚至拿下阿克赛尔三周(三周半跳,女运动员极少能掌握)都不是不可能。
钟海欣的教练陈青娥愤怒地敲着桌子:“只是跳跃短板,你们就断定她没有培养前途!”
陶志没有吭声,陈青娥在钟海欣身上花费的心血不比自己花在杨茉身上的少,辛辛苦苦带出一个苗子被判决为没有希望,任谁都会难受,耿金华点上一根烟:“你知道,在正式比赛里,旋转、步伐、滑行三级与四级(最高等级)的分值差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