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极品女友-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M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可以号令诸国,鲜有敢不听从者;在军事上,只需要随便寻找一个借口,它就可以对任何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政权发动军事打击,或者策划政变予以推翻。
    在这两点上,只有Z国和E国这样的大国,才敢与之叫板。这两个国家尽管在综合国力尚不及M国,却也有足够的能力抗衡一番。因此M国对这两个国家,在明面上也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暗地里的小动作,倒是家常便饭。
    然而在经济上,M国的经济总量位列第一,更是占到了全球的百分之十一。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间商贸往来的不断增加,可以说只要M国的经济感冒了,所有国家都得跟着打喷嚏。纵然Z国和E国,也不得不看M国的脸色行事。这种经济上的巨大影响力,位列全球经济总量第二位的RB都难以比肩,两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展开的日元升值战,最终以RB的全面告败而落幕。
    每当想到当前的这种国际形势,常有人为Z国而扼腕叹息。仅仅从经济角度而言,这个伟大的国家在历史上,经济总量曾一度占全球的三分之二,是即便今天的M国做梦都不敢想象的。然而近代开始的衰落,却给这个古老的天朝上国带来了难以言尽的耻辱,使得其国人往往需要在逝去的辉煌中寻找对现实的慰藉。幸运的是,伟大的复兴现在已经开始了。
    Z国还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历史发展是在两种极端之中,不断的寻求着平衡。它曾有过最早的民主思想,但是却创造出了最为严酷和专制的封建统治体系;它曾有过最伟大的思想家和被所有人敬仰的情操,但是素质低下和愚昧的民众,却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它可以贡献出最为清廉并具有杰出才干的官吏,值得全世界效仿。但是它的很多昏官的颟顸无能和贪官的腐败所达到的程度,却也可以让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惊掉下巴。
    外管局的这位局长陈宇博,属于上述两种官吏的综合体。他年富力强,有着独到和透彻的洞察力,但是却又是国之硕鼠。
    陈宇博从去年开始,就敏锐的意识到了M国正孕育着一场经济危机。为此他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配合其他渠道获得的一些信息,最终肯定了自己的推测。
    很多人天真的以为,经济危机来了,大家都跑不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M国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愁云惨雾,直到今天仍时常飘荡到人们的心头。但是正应了古人的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不断丰富、各类交易手段和方法不断增多的今天,即便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照样可以有人赚得盆满钵溢,而且这种收益可能还要远远超出经济繁荣的条件下,只不过是属于极少数人罢了。
    因此陈宇博敏锐的意识到,自己必须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仅可以让自己让自己发笔大财,更可以进军M国的金融市场。如果在M国可以做一个拥有亿万身家的金融家,陈宇博可以毫不犹豫的扔掉现在的局长宝座。
    所谓“进军”M国金融市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多了。因为这不是简单的进入,而是要充分利用M国经济的强势,把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与其面对未知环境可能蕴藏的风险,还不如安心留在国内发展。
    任何人都可以到M国的证券市场去买股票,M国股票的回报率虽然远远高于国内,但是想要低价买到绩优股,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国家外汇投资基金试水黑石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也是陈宇博所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问路石子。这颗问路石子的结局让许多人决定,安心留在国内市场,利用特权和信息的不对称优势谋取巨额利益。
    表面上看,只要有钱就可以入股M国的金融机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是难之又难,而且却绝对不会出现国内将优质国有资产低价卖给外资的情况。
    M国的政界出于高度的警惕性和强烈的爱国心,给任何外来资金介入本国金融机构,设置了重重无形的壁垒,使外资很难通过贿赂官员来廉价收购M国的资产。即便能够突破这道行政壁垒,共同诉讼制度还会形成一道牢固的防火墙,这种制度最关键的作用就是反应大众利益,能够把全体M国民众都调动起来,有效制止权力和资本的胡作非为,可以称之为大众政治制度的反映。
    就算行政壁垒和司法防火墙可以被突破,强大M国本土财阀,也可以轻易的消灭任何外来势力。在这种阴影之下,即便在M国开设金融分支机构都是很难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情况,那些在国内大发横财的官僚和资本家们,绝不敢轻易涉足M国。但是如果预言中的危机真的爆发,那么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大批倒闭的金融机构,将会被待价而沽。自顾不暇的M国本土资本家们,没有能力吃下去,那么必然就只能转手相让给外来资本。加之这些机构的所有者必然会急于出手兑现,以偿还债务,那么只要能够第一时间介入,就可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
    这种危机不会持续太久,M国及其盟国政府,乃至深受M国经济影响的其他国家,必然或多或少的出力予以挽救。在这种帮助之下,M国以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资本积累,以及丰富的人才储备,不久之后就可以度过危机。而到了那个时候,这些当初形同垃圾的金融机构必然会随之风生水起,当初投入的资本可以获得几倍的增值。
    不过作为国家公务员,他们不能直接出面,与他们交好的富豪这时就派上用场了。陈宇博能够拿出来的钱,当然都是贿款,他们不仅可以帮助洗干净,还可以个人的名义帮助运作。而得到了陈宇博的消息,这些富豪也会有所表示。
    只要一想到这些,陈宇博的心就有些飘飘然了。
    陈宇博的思绪被黄良友打断了:“陈家认为,如果想要把收益最大化,还是应该沽空股指期货!”
    陈宇博微微挑起眉头,问:“哪个陈家?”
    “就是那个来自东南亚的金融世家!”
    “哦!”陈宇博是有所耳闻的,微微点了点。
    这个陈氏家族原本立足于东南亚,在当地就是从是金融行业的。后来国内改革开放,这个家族开始逐渐的将事业的中心转移到国内。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因为高度看好国内未来的发展,也是因为多年来东南亚的排华风气,让他们深感寄居他人屋檐下的悲哀。
    陈宇博说:“风险与收益的对等的,沽空股指期货虽然可以把收益最大化,但也是风险最大的。何况这场危机究竟具体在很么时间爆发,导火索又是什么,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
    “那我劝阻他们?”
    “不必!”陈宇博微微摇了摇头,告诉黄良友:“把道理给他们讲明白了,怎样做由他们自己决定。无论是对还是错,我们都不承担责任。”
    “但是我觉得,既然跟着咱们走,就应该听咱们的话!”
    “事情哪里这样简单!”对黄良友的这句话,陈宇博感到十分好笑,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得板着面孔说:“你出面联系的这些富豪,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他们只要出面说句话,一地的最高行政官员都要给几分面子,很多时候甚至有能力影响到一些政策的制定。他们凭什么要唯你我二人马首是瞻?”
    黄良友实际上的野心,要比说在明面的这些大得多,因此对陈宇博的话心有不甘:“我觉得,咱们应该和他们联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
    “凡事不能一蹴而就,在现阶段,我们能够说服他们参与进来,就已经是成功的了。”陈宇博耐着性子,分析道:“但是等到我们的计划获得成功,情形就不一样了。这些富豪对我们一定会服服帖帖,到时候我们无形中就会成为领导,进而形成一股统一的力量。一旦资本与权力形成了合力,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黄良友点了点头,然后说:“祝愿咱们马到成功!”
    陈宇博想了想,突然说:“提到这个陈氏家族,我想起一件事情。”
    “什么?”
    “陈家是不是有个小女儿叫陈冰晗?”
    “对!”
    “在一次聚会上,我曾见到这个陈冰晗围着庞劲东转。后来打听了一下,听说她对庞劲东非常有好感。”
    “庞劲东?”黄良友在记忆里,拼命搜索着关于这个名字的信息。
    陈宇博提醒道:“帝国控股集团……”
    “哦,就是最近正在筹建的那个帝国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啊……”陈宇博在平日里细心观察周围的每一件事,哪怕是为不足道德。黄良友则不同,只注意宏观层面上的事情。曾有人把庞劲东引荐给陈宇博,而黄良友只是曾听人提起过这个名字。黄良友问:“你怎么对庞劲东这个人很感兴趣吗?”
    “帝国控股集团……”陈宇博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多么有霸气的名字……”
    “光是名字霸气有什么用?”黄良友不屑的“哼”了一声。
    “你难道不知道,他是苏黎世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这倒是国内的富豪们很难做到的,不过对国外的华人富豪来说,倒也不算什么。有的华人银行家,几乎控制了所在国家整体的银行业。瑞士有那么多的银行,苏黎世也不过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足够的钱去买股份就行了。”
    “就算你愿意买,人家也得肯卖啊!”
    黄良友颇为困惑:“你怎么突然关心起这小子?”
    “你也知道他是个小子……”顿了顿,陈宇博继续说:“就是说他很年轻,而且还是白手起家,如此年纪就有了这样的成就,前途还可限量吗?”
    黄良友依旧不屑:“这年头会赚钱的年轻人多的是,他再怎么能赚,将来还能超过比尔盖茨吗?”
    “不好说!”
    “那就等着瞧吧,反正眼下和咱们是没啥关系!”
    陈宇博见自己的理由没有打动黄良友,索性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你听说过黑皮手册的事情吧?”
    黄良友当时一惊,急忙问:“难道落在他的手里?”
    “正是,而且他在利用这本手册为自己谋取大量利益。”陈宇博目光扫过黄良友那张喜怒形于色的面孔,略有些失望的说:“制造这本手册的人,已经畏罪自杀了。虽然你和我都没有接触过这个人,手册上也没有关于你我的内容,但是对于这样的大事,应该多加关注才对。”
    事实上,黄良友刚才的表现,伪装出来的成分居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从陈宇博那里套取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虽然这本手册与自己无关,但是黄良友心里很清楚其价值。这本足以引发官场大地震的手册,只要能够握在手里,就要有一大票的官员乖乖的听自己的话,因此他曾在暗中关注过手册争夺战。
    在洪迎峰等人接连惨败,庞劲东不但毫发无伤,反而日渐做大之后,黄良友就断了这个念头。而且他清醒的认识到,这本手册如果真的弄到手,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觊觎,恐怕还是祸不是福。
    提到这本不断引发事端的手册,陈宇博和黄良友之间,一时沉默了下来,两个人各自在心里拨弄着自己的算盘。
    第二部 枪下游魂 第四十五章 请柬
     更新时间:2009…7…28 14:26:30 本章字数:4493
    过了一会,黄良友见陈宇博没有说出任何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于是打破了这种沉默,试探的问:“你对手册有兴趣?”
    陈宇博笑呵呵的反问:“你没兴趣?”
    黄良友不置可否的说:“有没有兴趣不重要,重要的是根本就没有机会下手!”
    这句话是一个不太明显的圈套,陈宇博绕了过去,把话题转回到了庞劲东的身上:“依我看,手册还是次要的,庞劲东这个人才是主要的。”
    “你想把他拉进来分一杯羹?”黄良友翘起二郎腿,依旧是一副不屑的模样。“比他有实力的人多的是,我看还是找几个够分量的人物吧,今后可以用的上。咱们又不是搞慈善事业的,不要随便的便宜什么人。”
    “你哪里知道,这个庞劲东……”陈宇博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慢慢的来回踱步,缓缓的说:“有人说,他是沈昊的干儿子……”
    “什么?”黄良友感到十分的惊讶,不自觉的坐直了身体。
    “很惊讶吗?”陈宇博乜斜了一眼黄良友,很轻视于其闭塞的信息渠道。
    “沈昊……如果能把他拉进来……”
    “你恐怕是拉不动沈昊了!”
    “难道庞劲东拉得动沈昊?谁知道沈昊有多少个干儿子……”黄良友说到这里,往沙发上深深的靠了下去。
    黄良友日常交游广泛,而且专门结交权贵。但凡能够成其为座上客的,都是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因此一般人很难被他看得起。
    经过这一番谈话下来,陈宇博多少看出了,黄良友对庞劲东的这种轻蔑,是有伪装成分在里面的。但是陈宇博并不在意,反而说出了一件彻底震惊了黄良友的事:“他与M国现在的总统候选人安德森关系非常密切!”
    黄良友眼睛一亮,急忙问:“真的?”
    “我给M国的那些资本家们做了那么多事,他们没有理由必要骗我!”
    黄良友略带揶揄的说:“我不知道除了经济,你们之间还谈政治!”
    “经济和政治往往是分不开的。”陈宇博毫不介意黄良友的态度,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前几天,我到M国考察的时候,一个资本集团的老板和我谈到了这一届大选,无意间说出了一些隐藏的内幕。”
    “什么样的内幕?”
    “民主党的候选人安德森被认为是呼声最高的,唯一能够对他构成威胁的只有另一位民主党候选人里维参议员。恰好是我在M国的时候,里维参议员遭遇未遂的刺杀,而嫌疑人正是这个庞劲东。过了几天,警方澄清他不是凶手,但是我认为这里面一定有隐情。后来果然传出了一条秘密消息,称庞劲东一定要除掉里维参议员,好像是因为里维参议员欠下庞劲东的血债。再后来,风传里维参议员的别墅遭到武装袭击,很多人死亡。但是竟然没有被报道,甚至所有人都装作不知道。”思考了片刻,陈宇博继续说:“谁有能力掩盖这样重大的事件?庞劲东显然不行,只能是另一位总统候选人!不管庞劲东和里维参议员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纠葛——这件事的真实性本就是个问题,里维参议员一旦身亡,对谁的好处是最大的?仍然是另一位总统候选人!因此,庞劲东和这个安德森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也就很清楚了。”
    “庞劲东又是怎么搭上M国总统候选人的?”
    “这就是有他们自己知道了!”陈宇博长叹一声,似乎是对自己没有能了解到全部的真相,而感到遗憾。
    虽然M国总统的选举,并不直接影响到Z国的官员和民众,但是陈宇博由于其职业和身份的关系,密切关注M国的政治,并且做出了很多精准的分析。例如说,并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庞劲东与安德森局长之间的关系,陈宇博在没有人告诉自己的情况下,根据已掌握到的信息竟然推测了出来。
    只不过,陈宇博在黄良友的面前不会说的太多,而且黄良友这些事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庞劲东所具有的这一层关系意味着什么,无论陈宇博还是黄良友都很清楚。
    黄良友若有所思的说:“这么说来,这个庞劲东还真是个人物,的确有必要把他拉过来!”
    陈宇博淡然一笑:“有了庞劲东这样的盟友,就等于有了那本黑皮手册,不知道有多少国内的官员要对我们俯首帖耳!如果那个安德森能够当上总统,在M国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可怎么才能让他成为我们的盟友呢?”
    “利诱之!”陈宇博回到座位上坐下,进一步解释说:“让他成为盟友很好办,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人对金钱不感兴趣。但是如何让他成为我们坚定的盟友,恐怕就要费点功夫了。”
    陈宇博思索了许久,突然问:“你和陈家的关系是不是非常好?”
    “陈家的长子——也就是陈冰晗的父亲——和我的关系简直没得说,陈家的老爷子一旦去世,他执掌家族产业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且我的女儿和陈冰晗还是同学……”
    “既然陈氏家族与我们的关系靠得住,那么倒是让庞劲东与陈氏家族结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具体怎样做?”
    “利用一下庞劲东与陈冰晗的关系。”
    黄良友“嘿嘿”一笑,说:“我明白了!”
    “那么就尽快安排吧!”思考片刻,陈宇博压低了声音,像是自言自语的说:“不过也要恩威并施才行……”
    如果双方可以达成合作,陈宇博笃定了要对庞劲东予以防范,因为他曾经听人说过,庞劲东如何弄垮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宋安时。
    ~~~~~~~~~~~~~~~~~~~~~~~~~~~~~~~~~~~~~~~~~~~~~~~~~~~~~~~~~~~~~~~
    庞劲东看着手里的一封请柬,坐在那里发呆。
    这封请柬设计和装帧极为精美,隐隐的散发着高档香水的气味,是一个开车高档轿车的陌生男人送来的。不过没有直接交到庞劲东的手里,而是给了出来开门的风间雅晴,同时一再重申,请庞劲东务必出席。
    对方当时的态度极其谦恭,搞得风间雅晴很不自在,老毛病发作,冲着对方不断的鞠躬,对方又急忙回礼。结果两个人在那里互相鞠了十几分钟之后,请柬才送交到庞劲东的手上。
    请柬的内容是邀请庞劲东,出席一个三天后举行的聚会。这个聚会是在一个郊外的豪华贵族度假中心,请柬上附有被邀请出席的人员名单,上面是一长串响亮的名头,既有大企业家,也有政府的高官,连沈昊和秦啸天都在被邀请之列。在这些人光环的映衬下,这个聚会是以什么样的名目举行的,反而已经不重要了。
    风间雅晴小心翼翼的问:“先生,您要去吗?”
    “我拿不定主意!”庞劲东把请柬放到茶几上,看了风间雅晴一眼,问:“你认为呢?”
    “小晴认为先生应该去。”风间雅晴指着名单,告诉庞劲东:“这可是一个相当好的机会,可以扩展先生社会关系。”
    庞劲东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换作是平常时候,虽然是懒于应酬,庞劲东也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但是现在庞劲东却有顾虑:“但是很多人都以为我在国外呢!”
    风间雅晴用手挡住了嘴,无声的笑了。她告诉庞劲东:“小晴觉得,凡是认为先生在国外的,都是和先生关系很好的人。仅仅是认识先生的人,反而不知道先生在国外。而且现在知道先生回国的人越来越多……”
    庞劲东必须承认,风间雅晴的这句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尽管她把话打住了,庞劲东却也能明白她的意思:“说的对,继续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
    “先生认为,有必要继续伪装下去吗?”
    “本来有必要,现在却没必要了!”
    风间雅晴点了点头,说:“那么就大大方方的去吧!”
    “还有一个问题……”庞劲东又拿起请柬,一边看着,一边说:“这上面的人,除了沈昊和秦啸天之外,倒是有几个有一面之缘。但是其余的人,包括聚会的主办者,我基本都不认识。为什么我会被得到邀请呢?”
    “先生现在可是帝国控股集团的董事长呢,大概有很多人急于认识先生呢!”
    “你今天是不是吃了太多的糖?”庞劲东掐了一下风间雅晴的鼻子,打趣说:“为什么嘴这么甜?”
    在风间雅晴小的时候,庞劲东很喜欢掐她的鼻子。但是阔别了许多年后,风间雅晴回到庞劲东身边之后,庞劲东却没有过这样亲昵的举动了。
    风间雅晴刚刚说这些话的神情,一如当年努力挺直瘦弱的身躯,对庞劲东说:“我相信你们是行侠仗义的好人,一定会帮助我复仇!”
    庞劲东感慨之余,用这个动作重温了这段回忆。只不过现在的风间雅晴毕竟是个大姑娘了,想的事情也多了。尽管她知道庞劲东仍然把自己当作一个孩子,脸蛋仍然被波动的心绪染红了。
    风间雅晴清了清嗓子,低低的声音说:“M国那边的事情进行的既然很顺利,先生也没有必要急于回去了。”
    “是啊,既然如此,我就去赴约吧!”
    庞劲东刚刚与米丽娅联系过,M国那边的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保安公司已经正式组建,并初具规模。现在欠缺的只有两件事情,一是招募人员;二是等待东瑶公司进入M国,承担基地建设。前者负责的是尼克,工作已经展开。后者则是韩风负责,不久之后就会有眉目。
    对于人员的招募,庞劲东有一个想法,就是从国内征召一批人过去。目前也以劳务输出的名义着手进行了,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横亘其间,难度颇大,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办到的。
    有一件事情出乎庞劲东意料之外,第七佣兵团的弟兄们竟然筹集了一亿美元,入股这家保安公司。这笔钱是弟兄们的全部身家,有的人甚至是举债筹集的,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充实了保安公司的资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