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双龙]问鼎 作者:思乡明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哥么?”
宋玉致半眯着眼从上到下细细地打量了宋师道一番,这才狡黠一笑,说:“哥啊,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要去会情人何必偷偷摸摸呢?直接带回家里,阿爹阿娘阿姐以及你的阿妹我都会很开心的。”
宋师道微微一愕,哭笑不得道:“什么会情人,你这小丫头,也不知羞。”真是天地良心,他这番去会双龙,其中的寇仲可是宋师道未来的妹夫呢,说他是帮宋玉致去会未来的情郎还差不多。
“呿,”宋玉致得意笑道:“要不是去会情人,哥你干嘛一个人都不带就偷偷落跑?还把我扔在船上顶缸,肯定是重色轻妹!”
“行了行了,我怕了你了,”宋师道无奈地说:“姑奶奶你把我诓回来就是为了给我一顿教训?”
“什么嘛,哥你可真是过河拆桥哇。”宋玉致嘟嘴道:“贩盐事情我都给你办好了,眼看就要返航回家了,你居然还沉浸在温柔乡里不回来,我要是不及时把你给‘弄’回来,到时候你没船搭了,可不又要怨我了!”
宋师道淡笑道:“好吧算我错了,如今我也回来了,那就一起回家吧。”
宋玉致不依不饶道:“我的未来嫂子呢?”
“哪有什么未来嫂子,”宋师道看着宋玉致那副撒娇耍赖的可爱表情,忍不住走上前去揉乱了妹妹的头发,说:“回到家里不许乱说话哈。”
“臭哥哥,怎么可以弄乱女孩子的头发?你好讨厌!”
船上欢声笑语,宋师道兄妹俩出门大半年,也是时候回家交差了。至于他为什么不回去找寇仲和徐子陵了:那是因为宋师道早已打算好了,先顺路回家交付这一趟的收获、布置好宋阀接下来的发展计划后再离家——到了那个时候,双龙的人生大戏也应该开场了。
宋阀筹备了这么多年,是必然要把握好造反时机,绝不能让李阀专美于前了。再者说来,没有得到长生诀的双龙,那根本就还是“双虫”——只有长生诀才能让寇仲和徐子陵脱胎换骨,而这番天大的机缘也是别人羡慕不来的。
宋师道并不想破坏这一切,所以他其实从来也没打算要直接把寇仲和徐子陵带回宋家去的,就算没有宋玉致的这件事,宋师道也会另找理由脱身,所以说宋玉致这回可真是歪打正着了。
宋阀的几艘船驶进钦江后,宋师道兄妹便在遵化登岸,又北行抵达郁水,渡水后到郁林郡,而郁林城的西郊外,就伫立着大名鼎鼎的宋家山城。
宋家山城位于郁水河流交汇处,三面临水,雄山耸峙,石城由山腰起建、依随山势而筑,顺山婉蜓。主建筑物群雄踞于山岭开拓出来的大片平地上,形势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附近的山野平原,又与郁林郡遥相对望,象征着岭南主宰的威严。
郁河沿岸还建立了数十座大货仓和数以百计的大小码头,宋师道和宋玉致乘舟渡河时,码头上泊满了大小船舶,河道上的交通亦是往来不绝。这种繁荣兴盛的气势,教他们生出了即将归家的浓浓喜悦。
小舟泊岸,早有十多名宋阀高手牵马迎接,他们身着青衣,各个精神抖擞、虎背熊腰,显见实力强扞。他们对宋师道执礼甚恭,俱露出崇慕尊敬的神色。
兄妹两人飞身上马,在一众宋家好手的前后护拥下,离开码头,往山上奔驰而去。置身登城山道,每当驰至山崖险要处,似若临虚悬空、飘飘欲仙,而下方即是河水滚滚、呼啸奔腾,真是奇境无穷。
尽管这条路宋师道从小到大已不知走过了几千万次,但走每一次都还是会感到心旷神舒,胸中更是豪迈平生,是以他忍不住长啸了一声,夹马催行。
宋玉致也一鞭子抽在马臀上,追逐而去,银铃般的笑声远远地传了开去。
护卫们一齐加鞭追赶,十多骑旋风般地跑到山道尽头,敞开的城门降下吊桥,一个管事打扮的中年人恭敬出迎,躬身拱手道:“阀主有命,请少阀主归城后到磨刀堂见他。”
第九章 父子
宋缺向来是典型的严父,他即便是在面对着宋玉致这个调皮可爱的小女儿的时候也是不苟言笑的,对宋师道他就更别提有多严厉了——宋师道身为宋缺的独子,自幼便被整个宋阀寄予厚望,由此也可以想见他背负了多少压力了。
听到管事的传话,宋玉致对着宋师道做了个鬼脸,说:“啊呀,哥你惨咯,阿爹可是无所不知的……”她挤眉弄眼的,就想看到宋师道惊惧色变的样子,孰料宋师道仍旧是一脸平静地回望她,仿佛心中无有半分波澜。宋玉致跺了跺脚,轻哼道:“就不信你见了阿爹还能摆出这副脸来,我去见阿娘了,哥你自求多福吧。”说罢就轻快地跑走了。
宋师道挑了挑眉,轻呼一口气,却是微微地笑了起来,转而看向那待命的管事,温言道:“这一路风尘仆仆,不知可否容我先行梳洗更衣后再去面见父亲?”
尽管宋阀中人早就知晓宋师道的脾性温和,但听得宋师道如此客气,这管事还是不免有些受宠若惊,更为恭敬地应道:“那是自然,少阀主尽可自便。”
宋师道颔首示意,随即便也入了山城。
能在宋家山城里居住的,基本都是宋阀的心腹和精锐。山城的外观和内在会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若说前者会令人想起攻守杀伐,那后者只会使人联想到宁逸与平静:城内零散分布着数百房舍,以十余条井然有序的青石大道连接起来,最有特色之处即是道路依山势层层上升,每登一层,分别以石阶和斜坡通接,十分方便,甚至可以骑马驾车直达门前。
道旁遍植树木花草,又引进山上泉水灌成溪流,潺潺流水在园林居所中淌过,形成小桥流水、池塘亭台等妙曼美景,极具江南园林的景致,置身其中,简直就像走进了一个建在山上的大花园。
主要的建筑群集结在最高第九层上的那个方圆约两里的大草坪上,里面居住着宋阀的核心人物,楼阁峥嵘、建筑典雅,俱以木石构成,缕工装饰一丝不苟,以各种匠心巧妙的细节营造出了充满南方文化气息的雄浑气派,明明白白地展示了宋阀在南方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师道驾轻就熟地在亭台楼阁、花木林园中穿梭行走,先回到他自己的院子里略略整理了一番,这才来到了位于山城最高处的磨刀堂门外。
磨刀堂中,一人背门立在堂心,他的身上不见任何兵器,体态像标枪般挺立,身着青蓝色垂地长袍,屹然雄伟如山。乌黑的头发以红带绕扎成髻,两手负于身后——这就是宋缺,单单看他的背影,就能感受到独属于“天刀”的那种睥睨天下的磅礴气概。
宋缺缓缓地转过身来,目中神采熠熠,静静地看着他唯一的儿子——他们父子俩的容貌有六七成相似,是以每次看到宋师道,宋缺总会由心而生一种难以明说的感慨,或因血缘羁绊,又或者还有其它的缘由。
看到了宋师道,自然也看到了他身后背着的那把从不离身的黑鞘窄刀,饶是宋缺心如古井,也不禁感慨万分——他最初根本就没打算指导儿子练刀,甚至是直接将教导儿子的责任推给了他使剑的弟弟宋智。但令宋缺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儿子心智极其坚定:自宋师道下定了决心要练刀之后,根本就不为外物所动——即使完全得不到宋缺的指导。
宋师道的勤奋坚持和宋缺的“狠心”两相对比之下,就连向来以大哥马首是瞻的宋智都看不过眼了,忍不住反复劝他的侄子弃刀练剑——但宋师道依旧坚持己见:莫看宋师道外表温和儒雅,其实他极有主见,脾气一点儿都不软,几乎是说一不二,除非错在于他,否则绝不会轻易被人说动。
下定了练刀的决心之后,每日天未亮时,仅七八岁的宋师道就举着那把与他差不多高的刀勤练基础刀法,风雨无阻,如此一练数年。
宋缺很清楚,当初为了宋师道练刀的问题,他的弟弟和妻子都对他颇有微词,所以宋缺也曾十分严厉地告诉了他的儿子:他是绝对不会给出指导的,劝宋师道还是死了练刀的心、去练剑算了——宋智的剑法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他肯定会对侄儿倾囊相授,所以也不算埋没了宋师道了。
但宋师道只是沉静而坦然地看着宋缺,说:“我之所以练刀,只是因为我选择了刀,而刀也选择了我;这和我的父亲是谁,没有半分关系,也不需要有半分关系。”
宋缺心下大震,从此宋阀上下再无人反对宋师道练刀了,而宋智也转而尽心尽力地为侄子收集天下各路刀法秘籍,还将刀剑相通的地方统统传授给了宋师道——他对于这个敢于公然“顶撞”宋缺的侄子,可真是欣赏和敬佩极了。
又过了几年,犹是少年、刀法初成的宋师道开始持刀上磨刀堂挑战宋缺,那时,面对宋缺的冷脸和气势,宋师道毫不胆怯、十分平静地说:“我只是想知道我的刀法和‘天刀’相比究竟差了多远,为求真知,输赢生死都不重要。”只这一句话,就令宋缺无法不应战。
而宋师道的心机也在这句话中表露无遗——他确实一直在对宋缺使心机,这一点,他甚至不介意被宋缺察觉,只因他对刀道的追求是真正坚定而不含杂质的:刀性烈如火,可以是喷薄而出的烈焰,还可能是深藏于心的暗火……总而言之,只要是练刀练出“道”来的高手,都必定是霸气天成的——无论那种霸气是外放张扬还是内敛深藏,所以说,刀如皇者心!
至于宋师道,他绝非原版的那个温和公子:剑心似君子,剑不适合他。再者说来,身为“天刀”宋缺的儿子,宋师道又怎么可能近宝山而不取?无论是因为梵清惠、还是因为专一刀道而使宋缺不愿意教子练刀,但宋师道难道就会束手无策了么?对外该做个怎样的少阀主,而在宋缺面前又该做个怎样的儿子,宋师道其实早有谋断。
宋缺的武功有多高,宋师道甚至知道得比宋缺自己还要清楚——在这个世界里,最厉害的武学境界被称为大宗师境,而江湖公认,天底下共有三位大宗师:即雄霸西域的“武尊”毕玄、高丽“奕剑大师”傅采林,以及中土的道家的第一高手“散真人”宁道奇——他们都已年近百岁,均领悟了玄之又玄的“道”,甚至常常闭关、向破碎虚空的至高境界冲击,基本很少现世。
而事实上,宋缺和石之轩也已达到了大宗师的水准,只是论年纪,他们均比三大高手低了一辈有余,且宋缺低调、石之轩神秘,故而两人的成就都被江湖中人给低判了。但宋师道又如何能不知道,就在“不久之后的将来”,为阻宋阀进军中原,他家老爹的旧情人、慈航静斋斋主梵清惠特别请了宁道奇来对付宋缺——当是时,前情尽断,梵清惠是真的想要宋缺的命了:然而结局却大出天下人的意料之外,宋缺居然和宁道奇打成了平手!而且若非宋缺有所顾虑、刀下留情,宁道奇必死,而宋缺或许仅会受伤而已……
生来就有了这样一个强悍的老爹,宋师道倘若还不知道该怎样“利用”这天赐的优势,岂不是脑袋里塞满了草?
甚至可以说,从小到大的每一步该怎么走,宋师道都已在心中事先排演过很多遍了……他这辈子的人生,虽然会有辛苦,却极为充实:既然宋师道想要成功,不付出心血是不可能的。
年少时挑战天刀的结果,一如宋师道所料,是痛并快乐着……
纵使宋师道说出了“输赢生死不重要”这样洒脱的话来,但宋缺自然也不可能杀掉宋阀唯一的继承人,不过伤痛都是在所难免的——宋师道的心机不可能完全瞒得过宋缺,外露的那部分已给了宋缺足够的理由来好好地教训他这个不怎么听话的儿子了,所以在那段时间里,除了挑战宋缺,宋师道基本都在养伤……但有了宋缺于打斗之中无声的指点和无意识的经验传授,宋师道的实力自然是突飞猛进,年纪轻轻就已逼近宗师水平,绝对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宗师比大宗师低一个档次,他们拥有纯熟的心法,还触摸到了“道”的边缘,是以被称为宗师;如果能够完全领悟“道”,则将成为大宗师。天下人都以为宋缺只是宗师,殊不知他已经默默地突破了。而宗师往下则是一流高手,他们往往都已领悟了独一无二的心法,只要再能对“道”有一点点感悟,就能进阶宗师了,宋师道如今就卡在“道”的这一关上。
但这已足够令宋缺对他的儿子刮目相看了——宋师道的心机、毅力、悟性以及习武天赋都是卓越不凡的,再加上这些年来宋师道不着痕迹的“努力”和“影响”,宋缺实在无法不对他这个儿子感到满意。
只是温情不适合宋缺,他始终都只能做个严父。
宋师道却是对这样的父子关系非常满意——宋缺不是普通人,他心坚如铁、对“刀道”无比执着,妄图用撒娇来讨好他或是用温情来打动他,都只会徒劳无功;唯有像宋师道这样,对宋缺敬而不畏、彼此相处不远不近,更展露出了可与宋缺媲美并肩的强者个性和潜力,才能让宋缺高看一眼,而越发加深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
这种另类的父子感情,甚至可以说是强者之间的互相欣赏,而与孺慕无关。
迎着宋缺的目光,宋师道也看向了他的这位了不得的父亲,目光沉静,一如当年:此时宋缺已年届六十,两鬓添霜,但却并不会让他显得衰老虚弱,反给他增添高门大阀的贵族气派,再加上他那渊亭岳峙的身姿,着实有种顶尖高手的迫人风范。
“父亲,孩儿回来了。”宋师道的语气虽然恭敬,却也带着几分随意,在这世上还真没有几个人敢对宋缺“随意”,但偏偏宋师道从小到大都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宋缺的,宋缺也习以为常。
“路上的事我都知道了,”宋缺语气同样是淡淡的,但他的目光却十分锐利,沉声说:“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宋师道早就知道他的行动瞒不过宋缺,而他本来也没打算隐瞒——这不过是一个让他“偶遇”双龙的理由罢了,如今宋师道既已达成了目的,就更没有遮遮掩掩的必要了。
宋师道只微微沉吟了片刻,正待说出他的计划,却不料宋缺已然等不及,径自说道:“从面相上,我已看出你气血有亏;再加上你周身的气机也有了破绽——明显是受过伤,且尚未痊愈。”他的语气很肯定,还带着几分沉重的怒意,低喝道:“不要吞吞吐吐,更不要妄图欺瞒,立刻教我得知,是谁敢伤我宋缺的儿子?!”
第十章 筹谋
听出宋缺话语中暗藏的关切之意,宋师道心中微动,淡淡笑道:“孩儿并没遇到那样胆肥之人,只是误入险地,不慎受了点儿小伤罢了。”
宋缺“哼”了一声,在他的眉心上多添了两条刻痕,语气颇为不虞地说:“你难道竟不懂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说着他顿了顿,又道:“还有,你为何要在扬州停留?”
宋缺虽然知道宋师道干了什么,但却完全猜不到儿子的用意,这样一想,便是宋缺也难免觉得有些挫败:他的这个儿子,从小就很有主见,不仅于武道一途坚定不移,甚至还有争雄天下的野心……
对于这种野心,宋缺总是既欣慰又担忧:既欣慰于儿子的出众,能够扛起宋阀的重担,又担心少年人只是空有幻想和冲动,而没有足够的胸怀和实干能力——所以宋缺只能对宋师道更加严厉,容不得他行差踏错半步。
但这样的严厉,只能让他们父子的关系越发像“君臣”,宋师道有两世记忆,自然觉得无所谓;可宋缺只得他这么一个儿子,说不郁闷是不可能的。
这不,即使宋缺的语气形同逼问,宋师道依旧微笑着说:“当时孩儿只是担心我那么一身狼狈的样子会吓到玉致,所以才在扬州休整了几日。此番孩儿大有收获,本来就没有隐瞒父亲的意思,毕竟我的野心,若无宋阀支撑,便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吓到宋玉致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身为宋阀小姐,宋玉致的胆子可大得很。不过宋缺却并没有深究这其中的破绽,因为他的注意力已经被宋师道的后半段话给吸引过去了——他目光一凝,缓缓说道:“你在我的面前,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直白……究竟是什么收获,能让你如此?还是说,你认为时机已至?”宋缺早就对儿子的野心有所了解了,但宋师道却从不和他讨论这个问题,直至今时今日……蓦地,宋缺的心里竟忽然生出了一些不知从何而来的喜悦之情。
其实宋缺也并非真的心如铁石,他也向往着父子和乐的天伦,只是以宋缺的骄傲,想要他退步实在太难;而宋师道也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表面温和浅笑,其实心门闭得死紧——这父子俩的性格刚好顶上了,温情脉脉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不过如今关乎到宋阀的大计,终归还是要宋缺来做主的,宋师道自然得好声好气地解释一番,他轻轻颔首,正色道:“其它收获不过都是些身外之物,唯有这时机二字万金难求。孩儿敢肯定,不出一年就会天下大乱,大隋已经走到了末路,为了将来天下的归属……我宋阀必要抢占先机,万不可迟疑拖延!”
宋缺神色稍动,说:“你怎么敢这样肯定?不出一年……如果大隋的寿命真的只剩下了最后一年,那我们宋家军就确实可以开始行动了。不过依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各地义军尚且不成气候,杨广那昏君手里还握有几十万大军,宇文阀和独孤阀亦不好惹,若我宋阀做了出头鸟,引得各方势力都将矛头对准我们,那可就大事不妙了……”他微微摇头,轻叹道:“战略战术皆是人力可及,唯时机乃天命所定,逢此巨乱征伐将至之际,天下大势瞬息万变,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明日之事,更遑论明年?且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如果你无法说服为父,我是不会轻易押下整个宋阀的。”
看着儿子意气飞扬的神情,宋缺的语气难得地缓和了下来,他实在不想打击儿子的信心,但事实就是如此,即使他愿意支持儿子,也不能拿整个宋阀去冒险。
宋师道心下也有些叹息,由他前世今生的所知所感,宋缺的谋略才干着实令人高山仰止,而宋阀之中也是人才济济;更遑论宋家军雄踞岭南、所向披靡,几乎无有威胁,宋家山城亦是固若金汤——可这最终呢?天下却偏偏让李阀给夺走了:原版的宋师道比不了李世民,这故而是一个原因。但难道宋缺就不能亲率大军夺取帝位了么?如果说宋缺仅仅是为了遵守对梵清惠的承诺,那也未免太可笑了,至少在宋缺的心里,无论是宋阀还是他的刀道,都比梵清惠重要得多了。那么,六十岁的武学大宗师分明是正值盛年,要打天下亦是绰绰有余,原版的宋师道虽然仁厚有余而杀伐不足,但他做不了开国之君,也能做个守成的太子啊,为什么宋家会失败呢?
究其根本,或许还是因为宋家的根基太稳了——就是因为太稳定,才容易懈怠犹豫。宋阀倘若争夺天下失败,可能会累及全族;然不争天下,稳坐高台,却是无论谁人登基,都得拉拢岭南势力,从而保证宋阀屹立不倒。
宋缺一开始就这样想,所以才会失了先机——从宋师道的“先知”来看,后来的宋阀先是支持李密,后又支持寇仲,但他们都因为各种原因“败”于李阀之手,以致天下终于是落入了李世民手中,而后世家瓦解、贵族衰落,各姓门阀再也无法继续立足,即便是强横如宋缺,也只能顺应天命、自行解散宋家军,隐世养老去了。
所以说,无论如何,宋阀都是难以续存的。原着中的宋阀会有那样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宋缺的见识和能力不行,恰恰相反,宋缺着实是个非常了得的人物,远胜于李渊、李世民等人。只不过宋缺既身为宋阀阀主,总要考虑得更多一些,与其押上全族、公然举旗造反,还不如扶持一个“代理势力”挡在前面——正比如说李密抑或是寇仲那样,以使宋阀免于受到战乱的正面冲击。
宋缺的想法确实是老成而稳当的,如果没有李阀,那就一切都好说。只可惜还有个异军突起的李阀:李阀的属地山西,根本就是前狼后虎、腹背受敌之所,是以李渊父子也只能背水一战了——无论扶植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打天下来得可靠!再加上慈航静斋的搅局和李世民那精确的时机把握能力,所以最后是李阀赢了,宋阀输了。
宋师道当然无法对宋缺直言“将来会发生的二三事”,但此时宋阀有了他这个锐意进取的少阀主,就根本不需要扶植任何“代理”了,于是宋师道自信地笑了笑,说:“父亲所虑甚是,此时押下整个宋阀确实太过冒险,倘若公然举旗造反,只怕杨广大军杀到,我宋家军将会陷入鏖战之中,反倒失去逐鹿中原的机会。所以孩儿的意思是,宋阀先做些小动作抢占先机——比如整合岭南势力,在训练精锐宋家军的同时继续招兵买马;掌控沿江的帮派码头,以便于战起之后彻底发挥我们水战的优势;再比如说想办法拉拢飞马牧场,筹备战马;又比如说控制巴蜀、驻兵入川占领蜀道天险……自此使宋阀进可攻退可守,只待战火燃遍天下,我们就进军直取中原腹地!”
宋缺不说话,只紧紧地盯着宋师道,这磨刀堂里的气氛瞬时变得凝重而压抑,但宋师道依旧泰然自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